read和write函数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6
简介⼏种系统调⽤函数:write、read、open、close、ioctl 在 Linux 中,⼀切(或⼏乎⼀切)都是⽂件,因此,⽂件操作在 Linux 中是⼗分重要的,为此,Linux 系统直接提供了⼀些函数⽤于对⽂件和设备进⾏访问和控制,这些函数被称为系统调⽤(syscall),它们也是通向操作系统本⾝的接⼝。
⼀、系统调⽤ 系统调⽤就是 Linux 内核提供的⼀组⽤户进程与内核进⾏交互的接⼝。
这些接⼝让应⽤程序受限的访问硬件设备,提供了创建新进程并与已有进程进⾏通信的机制,也提供了申请操作系统其他资源的能⼒。
系统调⽤⼯作在内核态,实际上,系统调⽤是⽤户空间访问内核空间的唯⼀⼿段(除异常和陷⼊外,它们是内核唯⼀的合法⼊⼝)。
系统调⽤的主要作⽤如下:1)系统调⽤为⽤户空间提供了⼀种硬件的抽象接⼝,这样,当需要读写⽂件时,应⽤程序就可以不⽤管磁盘类型和介质,甚⾄不⽤去管⽂件所在的⽂件系统到底是哪种类型;2)系统调⽤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作为硬件设备和应⽤程序之间的中间⼈,内核可以基于权限、⽤户类型和其他⼀些规则对需要进⾏的访问进⾏判断;3)系统调⽤是实现多任务和虚拟内存的前提。
要访问系统调⽤,通常通过 C 库中定义的函数调⽤来进⾏。
它们通常都需要定义零个、⼀个或⼏个参数(输⼊),⽽且可能产⽣⼀些副作⽤(会使系统的状态发⽣某种变化)。
系统调⽤还会通过⼀个 long 类型的返回值来表⽰成功或者错误。
通常,⽤⼀个负的值来表明错误,0表⽰成功。
系统调⽤出现错误时,C 库会把错误码写⼊ errno 全局变量,通过调⽤ perror() 库函数,可以把该变量翻译成⽤户可理解的错误字符串。
⼆、⼏种常⽤的系统调⽤函数2.1 write 系统调⽤ 系统调⽤ write 的作⽤是把缓冲区 buf 的前 nbytes 个字节写⼊与⽂件描述符 fildes 关联的⽂件中。
它返回实际写⼊的字节数。
如果⽂件描述符有错或者底层的设备驱动程序对数据块长度⽐较敏感,该返回值可能会⼩于 nbytes。
ubuntuLinux下C语⾔open函数打开或创建⽂件与read,write函数详细讲解open(打开⽂件)相关函数read,write,fcntl,close,link,stat,umask,unlink,fopen表头⽂件#include<sys/types.h>#include<sys/stat.h>#include<fcntl.h>定义函数int open( const char * pathname, int flags);int open( const char * pathname,int flags, mode_t mode);函数说明参数pathname 指向欲打开的⽂件路径字符串。
下列是参数flags 所能使⽤的旗标:O_RDONLY 以只读⽅式打开⽂件O_WRONLY 以只写⽅式打开⽂件O_RDWR 以可读写⽅式打开⽂件。
上述三种旗标是互斥的,也就是不可同时使⽤,但可与下列的旗标利⽤OR(|)运算符组合。
O_CREAT 若欲打开的⽂件不存在则⾃动建⽴该⽂件。
O_EXCL 如果O_CREAT也被设置,此指令会去检查⽂件是否存在。
⽂件若不存在则建⽴该⽂件,否则将导致打开⽂件错误。
此外,若O_CREAT与O_EXCL同时设置,并且欲打开的⽂件为符号连接,则会打开⽂件失败。
O_NOCTTY 如果欲打开的⽂件为终端机设备时,则不会将该终端机当成进程控制终端机。
O_TRUNC 若⽂件存在并且以可写的⽅式打开时,此旗标会令⽂件长度清为0,⽽原来存于该⽂件的资料也会消失。
O_APPEND 当读写⽂件时会从⽂件尾开始移动,也就是所写⼊的数据会以附加的⽅式加⼊到⽂件后⾯。
O_NONBLOCK 以不可阻断的⽅式打开⽂件,也就是⽆论有⽆数据读取或等待,都会⽴即返回进程之中。
O_NDELAY 同O_NONBLOCK。
O_SYNC 以同步的⽅式打开⽂件。
O_NOFOLLOW 如果参数pathname 所指的⽂件为⼀符号连接,则会令打开⽂件失败。
c语言中的read和write函数
读函数read
ssize_t read(int fd,void *buf,size_t nbyte)
read函数是负责从fd中读取内容.成功时,read返回实际所读的字节数,如果返回的值是0,表示已经读到文件的结束了.
小于0表示出现了错误.如果错误为EINTR说明读是由中断引起的, 如果是ECONNREST表示网络连接出了问题.
写函数write
ssize_t write(int fd,const void *buf,size_t nbytes)
write函数将buf中的nbytes字节内容写入文件描述符fd.成功时返回写的字节数.失败时返回-1. 并设置errno变量. 在网络程序中,当我们向套接字文件描述符写时有俩种可能.
1)write的返回值大于0,表示写了部分或者是全部的数据.
2)返回的值小于0,此时出现了错误.我们要根据错误类型来处理. 如果错误为EINTR表示在写的时候出现了中断错误.
如果为EPIPE表示网络连接出现了问题(对方已经关闭了连接).。
内核驱动中的read()、write()函数使⽤read()、write() 函数a -- read() 函数函数原型ssize_t (*read) (struct file * filp, char __user * buffer, size_t size , loff_t * p);参数含义filp :为进⾏读取信息的⽬标⽂件,buffer :为对应放置信息的缓冲区(即⽤户空间内存地址);size :为要读取的信息长度;p :为读的位置相对于⽂件开头的偏移,在读取信息后,这个指针⼀般都会移动,移动的值为要读取信息的长度值b -- write() 函数函数原型ssize_t (*write) (struct file * filp, const char __user *buffer, size_t count, loff_t *ppos);参数含义filp :为⽬标⽂件结构体指针;buffer :为要写⼊⽂件的信息缓冲区;count :为要写⼊信息的长度;Ppos :为当前的偏移位置,这个值通常是⽤来判断写⽂件是否越界两个函数的作⽤分别是从设备中获取数据及发送数据给设备,应⽤程序中与之对应的也有 write() 函数及 read() 函数: len = read(fd,buf,len )len = write(fd,buf,size)static ssize_t hello_read(struct file *filep, char __user *buf, size_t len, loff_t *pos)static ssize_t hello_write(struct file *filep, const char __user *buf, size_t len, loff_t *pos)我们知道,应⽤程序⼯作在⽤户空间,⽽驱动⼯作在内核空间,⼆者不能直接通信的,那我们⽤何种⽅法进⾏通信呢?下⾯介绍⼀下内核中的memcpy---copy_from_user和copy_to_user,虽然说内核中不能使⽤C库提供的函数,但是内核也有⼀个memcpy的函数,⽤法跟C库中的⼀样。
linux c中write、read的用法摘要:一、引言二、write 函数的用法1.函数原型2.功能描述3.参数说明4.返回值5.应用实例三、read 函数的用法1.函数原型2.功能描述3.参数说明4.返回值5.应用实例四、总结正文:一、引言Linux C 语言中,write 和read 是两个用于文件操作的重要函数。
它们分别用于向文件中写入数据和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函数的用法。
二、write 函数的用法1.函数原型write 函数的原型为:`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2.功能描述write 函数用于向文件描述符为fd 的文件中写入count 个字节的数据,数据存储在buf 指向的内存区域。
3.参数说明- fd:文件描述符,表示要操作的文件。
- buf:指向要写入文件的数据缓冲区,可以是字符数组、字符指针或者字节数组等。
- count:要写入文件的字节数。
4.返回值write 函数返回实际写入的字节数,如果写入失败,则返回-1,并设置相应的错误码。
5.应用实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write 函数应用实例,用于将字符串写入文件:```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int main() {char str[] = "Hello, world!";int fd = open("output.txt", O_CREAT | O_WRONLY, 0644);if (fd < 0) {perror("open");return 1;}ssize_t ret = write(fd, str, sizeof(str));if (ret == -1) {perror("write");close(fd);return 1;}close(fd);return 0;}```三、read 函数的用法1.函数原型read 函数的原型为:`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2.功能描述read 函数用于从文件描述符为fd 的文件中读取count 个字节的数据,数据存储在buf 指向的内存区域。
linux内核驱动中读写磁盘的接口函数Linux内核驱动中读写磁盘的接口函数在Linux操作系统中,内核驱动程序负责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
磁盘作为一种常见的外部存储设备,对于内核驱动程序而言,读写磁盘是一项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Linux内核驱动中用于读写磁盘的接口函数。
1. read函数read函数是用于从磁盘读取数据的接口函数。
其原型如下:ssize_t read(struct file *file,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offset);参数解析:- file:表示要读取的文件对象,包含了文件在磁盘上的位置等信息。
- buf:表示接收读取数据的缓冲区。
- count:表示要读取的字节数。
- offset:表示读取的偏移量。
read函数的返回值表示实际读取到的字节数。
在读取数据时,内核驱动程序会根据文件对象中的位置信息,将数据从磁盘读取到缓冲区中,并更新文件对象的位置信息。
2. write函数write函数是用于向磁盘写入数据的接口函数。
其原型如下:ssize_t write(struct file *file, const char __user *buf, size_t count, loff_t *offset);参数解析:- file:表示要写入的文件对象,包含了文件在磁盘上的位置等信息。
- buf:表示待写入数据的缓冲区。
- count:表示要写入的字节数。
- offset:表示写入的偏移量。
write函数的返回值表示实际写入的字节数。
在写入数据时,内核驱动程序会根据文件对象中的位置信息,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磁盘,并更新文件对象的位置信息。
3. open函数open函数是用于打开文件的接口函数。
其原型如下: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参数解析:- pathname:表示要打开的文件路径。
文件I/O操作open(),close(),read()和write()函数详解1. open()函数功能描述:用于打开或创建文件,在打开或创建文件时能够指定文件的属性及用户的权限等各类参数。
所需头文件:#include <sys/>,#include <sys/>,#include <>函数原型: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int flags,int perms)参数:pathname:被打开的文件名(可包括途径名如"dev/ttyS0")flags:文件打开方式,O_RDONL Y: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O_WRONL Y:以只写方式打开文件O_RDWR:以读写方式打开文件O_CREAT:若是改文件不存在,就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并用第三个参数为其设置权限O_EXCL:若是利用O_CREAT时文件存在,那么返回错误消息。
这一参数可测试文件是不是存在。
现在open是原子操作,避免多个进程同时创建同一个文件O_NOCTTY:利用本参数时,假设文件为终端,那么该终端可不能成为挪用open()的那个进程的操纵终端O_TRUNC:若文件已经存在,那么会删除文件中的全部原有数据,并且设置文件大小为0 O_APPEND:以添加方式打开文件,在打开文件的同时,文件指针指向文件的末尾,即将写入的数据添加到文件的末尾O_NONBLOCK: 若是pathname指的是一个FIFO、一个块特殊文件或一个字符特殊文件,那么此选择项为此文件的本次打开操作和后续的I/O操作设置非阻塞方式。
O_SYNC:使每次write都等到物理I/O操作完成。
O_RSYNC:read 等待所有写入同一区域的写操作完成后再进行在open()函数中,falgs参数可以通过“|”组合构成,但前3个标准常量(O_RDONL Y,O_WRONL Y,和O_RDWR)不能互相组合。
read和write函数 每⼀个TCP套接⼝有⼀个发送缓冲区,可以⽤SO_SNDBUF套接⼝选项来改变这个缓冲区的⼤⼩。
当应⽤进程调⽤ write时,内核从应⽤进程的缓冲区中拷贝所有数据到套接⼝的发送缓冲区。
如果套接⼝的发送缓冲区容不下应⽤程序的所有数据(或是应⽤进程的缓冲区⼤于套接⼝发送缓冲区,或是套接⼝发送缓冲区还有其他数据),应⽤进程将被挂起(睡眠)。
这⾥假设套接⼝是阻塞的,这是通常的缺省设置。
内核将不从write 系统调⽤返回,直到应⽤进程缓冲区中的所有数据都拷贝到套接⼝发送缓冲区。
因此从写⼀个TCP套接⼝的write调⽤成功返回仅仅表⽰我们可以重新使⽤应⽤进程的缓冲区。
它并不告诉我们对端的 TCP或应⽤进程已经接收了数据。
TCP取套接⼝发送缓冲区的数据并把它发送给对端TCP,其过程基于TCP数据传输的所有规则。
对端TCP必须确认收到的数据,只有收到对端的ACK,本端TCP才能删除套接⼝发送缓冲区中已经确认的数据。
TCP必须保留数据拷贝直到对端确认为⽌。
任何UDP套接字也有缓冲区⼤⼩,不过它仅仅是可写到该套接字的UDP数据报的⼤⼩上线,如果⼀个应⽤进程写⼀个⼤于套接字发送缓冲区⼤⼩的数据报,内核将返回⼀个EMSGSIZE错误,既然UDP是不可靠的,他不必保存应⽤进程数据的副本因此不需⼀个真正的缓冲区。
(应⽤进程的数据在沿协议栈向下传递时,通常被复制到某种格式的⼀个内核缓冲区中,然⽽当数据被发送后,这个副本被数据链路层丢弃了)函数定义:ssize_t write (int fd, const void * buf, size_t count); 函数说明:write()会把参数buf所指的内存写⼊count个字节到参数放到所指的⽂件内。
write成功返回,只是buf中的数据被复制到了kernel中的TCP发送缓冲区。
⾄于数据什么时候被发往⽹络,什么时候被对⽅主机接收,什么时候被对⽅进程读取,系统调⽤层⾯不会给予任何保证和通知。
Pythonread和write⽅法Python read和write⽅法:read():从⽂件中读取字符串注:Python 字符串可以是⼆进制数据,⽽不仅仅是⽂字。
语法:⽂件对象.read([count])count:打开⽂件需要读取的字符数注:read 函数不使⽤ count 会尽可能多地读取更多的内容,通常⼀直读取到⽂件末尾。
程序:# 打开创建好的 test.txt ⽂件f = open("test.txt",'r')# 输出⽂件所有的内容print(f.read())# 关闭⽂件f.close()# hello,world.# hello,world2.# hello,world3.# hello,world4.# hello,world5.# hello,world6.# hello,world7.# hello,world8.# hello,world9.# 使⽤ count# 打开创建好的 test.txt ⽂件f = open("test.txt",'r')# 输出⽂件的前 11 个字符print(f.read(11))# ['hello,world.\n']# 关闭⽂件f.close()# hello,world⽂件位置:tell():返回⽂件内当前指向的位置# 使⽤ count# 打开创建好的 test.txt ⽂件f = open("test.txt",'r')# 输出⽂件的前 11 个字符print(f.read(11))# 返回⽂件内当前指向的位置print(f.tell())# 11# 关闭⽂件f.close()# hello,worldseek(offset [,from]):改变当前⽂件的位置 offset:表⽰要移动的字节数 from :指定开始移动字节的参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