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定额计价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3
建筑工程计价的方式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而计价则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而合理的建筑工程计价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本的控制非常关键。
本文将会介绍建筑工程计价的方式,包括单价法、准备费法和定额法等。
一、单价法单价法是建筑工程计价中最常用且较为简单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计算每个单位工程(如墙体、地面等)的成本来推算整个工程的总造价。
具体步骤如下:1. 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单位工程,对于每个单位工程进行测量,得到其面积、长度等基本参数;2. 根据单位工程的特性和难度,确定每个单位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和人工;3. 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每个单位工程所需材料和人工的单价;4. 将每个单位工程所需材料和人工的单价乘以其对应的数量,得到每个单位工程的总成本;5. 将所有单位工程的总成本相加,即为整个工程的总造价。
单价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理解和掌握。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没有考虑到一些工程间的相互关系和共同使用的资源等。
二、准备费法准备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工程全过程所需费用的计价方式。
它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利润三部分。
具体步骤如下:1. 对整个工程进行拆解和分析,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基本构件和单元工程;2. 根据每个基本构件和单元工程的特点,确定其对应的直接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等);3. 计算间接费用,包括临时设备使用费、施工组织费、管理费等;4. 确定合理的利润比例,计算利润;5. 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利润相加,即为整个工程的准备费。
准备费法的优点是可以全面考虑到各个方面的费用,并且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灵活计算。
缺点是需要更多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支持。
三、定额法定额法是一种利用工程定额表进行计价的方法。
定额是根据过去实际工程经验,编制出来的一套标准化工程量与费用的对应表。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各个构件的数量和尺寸;2. 查阅定额表,找到与各个构件对应的定额,并记录下来;3. 根据定额表中的标准工程量和费用,计算出各个构件的费用;4. 将所有构件的费用相加,得到整个工程的总费用。
建筑工程计价的方式
建筑工程计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定额计价法:根据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单位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定额,通过定额和工程量来计算工程造价。
2. 比例计价法:根据建筑工程的面积、体积、长度等基本量的比例关系,确定不同单位工程的造价比例,从而计算工程总造价。
3. 单价计价法:将单位工程或单个施工项目的造价进行明细计算,包括各个材料、人工、机械设备的单价以及数量,并按照计算公式进行计价。
4. 工料分析法:将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按材料和人工进行分类统计,然后根据材料的市场价格和人工的工资标准,计算出工程造价。
5. 活动计划法:根据施工工序和工程进度,制定详细的施工活动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实际工程量和工作量进行计价。
这些计价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施工管理的要求,不同的计价方式可以相互补充和参考,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五章建筑⼯程定额计价第⼆节⼟⽯⽅⼯程计量与计价⼀.基础知识1.⼟壤类别划分:根据⼟质实际状况判断⼟质2.⼟⽅体积换算沟槽:凡沟槽底宽在3⽶以内,沟槽底长⼤于3倍槽底宽为~(b ≤3⽶,l/b>3)基坑:凡⼟⽅基坑底⾯积在20㎡以内为~(S ≤20㎡)⼟⽅:凡沟槽底宽在3⽶以上,基坑底⾯积在20㎡以上,平整场地挖填⽅厚度在±300以上均按挖⼟⽅计算4.⼲湿划分:有地质勘测资料,地下⽔位以上的为⼲⼟,地下⽔位以下的为湿⼟⽆地质勘测资料,地下常⽔位以上为⼲⼟,常⽔位以下为湿⼟5.⼟壤放坡表(有施⼯组织设计按施⼯组织设计计算;⽆施⼯组织设计是,放坡⾼度⽐例按6.基础施⼯所需⼯作⾯宽度表1.⼀般规则(1)⼟⽅体积,以挖凿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若虚⽅,计算须进⾏换算(2)挖⼟⼀律以设计室外地坪标⾼为起点,深度按图⽰尺⼨计算(3)按不同的⼟壤类别、挖⼟深度、⼲湿⼟分别计算⼯程量(4)在同⼀槽坑内或沟内有⼲湿⼟是应分别计算,但使⽤定额时,按槽坑或沟的全深计算2.平整场地的⼯程量计算平整场地是指建筑物挖、⼟⽅⾼度在±300㎜以内及找平平整场地⼯程量按建筑物外边线每边各加2⽶围成的⾯积,以平⽅⽶计算3.沟槽⼯程量计算: V=S×L按沟槽长度乘沟槽截⾯积计算沟槽长度取定:外墙按图⽰基础中⼼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基础底宽加⼯作宽度之间净长度计算沟槽底宽度取定:按设计宽度加基础施⼯所需⼯作⾯宽度计算沟槽深度取定:按垫层底⾯⾄室外地坪深度计算4.计算挖⼟⽅、基坑、沟槽⼯程量注意点:①考虑放坡②考虑基础施⼯⼯作⾯③沟槽、基坑中⼟壤类别不同,分别按⼟壤类别放坡⽐例以不同⼟壤厚度不同分别计算④计算放坡⼯作量时交接处重复⼯作量不扣除,符合放坡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度应⾃垫层底⾯⾄设计室外地坪标⾼计算5.回填⼟⼯程量计算回填⼟区分夯填、松填以⽴⽅⽶计算⑴基坑、沟槽回填⼟体积=挖⼟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实体体积(基础垫层、各类基础、地下室板墙、地下⽔池壁)及其空腔体积⑵室内回填⼟体积按主墙间房间净⾯积乘填⽅厚度计算⑶管道沟槽回填,按挖⽅体积减去管外径所占体积计算,管径≤500mm时,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管径超过500mm以上时,按下表扣除6.余⼟外运、缺⼟内运⼯程量计算:运⼟⼯程量=挖⼟⼯程量-回填⼟⼯程量正值为余⼟外运负值为缺⼟内运“0”为⼟⽅均衡⼀般⼯程⼒求运⼟接近零7.机械⼟⽯⽅:⑴机械⼟⽯⽅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推⼟机推距:按挖⽅区重⼼⾄回填区重⼼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铲运机运距:按挖⽅区重⼼⾄卸⼟区重⼼加转向距离45⽶计算⾃卸汽车运距:按挖⽅区重⼼⾄填⼟区(堆放地点)重⼼的最短距离计算⑵强夯加固地基:以夯锤底⾯积计算,并根据设计要求夯击能量和每点夯击次数,执⾏相应定额。
建筑工程计价定额建筑工程计价定额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各项工程量按照一定标准和要求进行计算和评估,从而确定工程造价的一种定额标准。
它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预算和投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定额编制的步骤、内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额编制的步骤定额编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工程量清单编制: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详细量取各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包括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工程等。
2. 工日定额编制:根据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施工所需的工人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计算完成每项工程所需的工日数量。
3. 材料定额编制:根据工程量清单和设计要求,计算每项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数量,并根据市场行情确定材料的价格。
4. 机械设备定额编制: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并计算每项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的台班数和合理作业时间。
5. 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计算:根据工程量、工日、材料消耗和机械设备使用情况等数据,计算出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的具体数值。
二、定额内容的主要依据定额内容的编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工程定额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建筑设计图纸:定额编制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中的尺寸、平面布置等要求,详细计算工程量和材料的使用情况。
3. 市场行情和价格指标:定额中的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需要根据当地的市场行情和价格指标加以确定。
4. 施工工艺和管理要求:定额中需考虑施工工艺和管理要求,如质量控制、安全防护、施工进度等因素。
三、定额的应用与意义定额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预算编制和控制:定额可以作为工程预算编制和控制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和控制成本。
2. 投标准备:定额提供了工程造价的参考标准,使得各方参与者能够按照统一的准则进行投标准备。
3. 定价依据与结算标准:定额为工程结算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合同管理和相关纠纷的解决。
建筑工程定额计价建筑工程定额计价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结算过程中,根据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工程量的大小、资金的投入等因素,采用定额计算的方法确定工程造价的过程。
它是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定额计价的概念和原则定额计价是指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以所有有关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等为依据,按照预先确定的定额进行计算,最终确定工程实际造价的过程。
它是依据建筑工程各项工程量确定和工程造价计算的基本方式。
在建筑工程定额计价中,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遵循:1. 合理性原则:定额计价的基础是合理性,即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确保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 准确性原则:定额计价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信息错误导致的计算偏差。
因此,在定额计价过程中,必须确保所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无误。
3. 统一性原则:定额计价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确保工程造价计算的统一性和公正性。
4. 可行性原则:定额计价需要具备可行性,即计价结果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并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二、定额计价的步骤和流程定额计价的步骤和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工程量的测量与计算: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工程量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算,包括土方工程、结构工程、装饰工程等各项工程量。
2. 定额的确定:根据工程量的计算结果,结合相关的工程规范和设计要求,确定相应的定额。
定额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施工工艺,结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制定的。
3. 定额计算:根据定额和工程量计算结果,进行工程造价的计算。
计算过程中需要确保定额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价格、人工费用、设备成本等因素。
4. 造价分析与比较:根据定额计算的结果,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比较,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5. 定额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工程的需要,对定额进行修订和完善。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需要,通过对工程量的计量、费率的确定,计算出工程项目的预算金额,以便合理安排项目资金和控制工程成本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从预算定额的定义、编制过程、应用价值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预算定额的定义与意义预算定额是指对工程项目中各种工程量进行计量,根据相应的费率标准,计算出工程项目的各种费用,并合理编制而成的资金计划表。
预算定额的目的是为了合理规划和控制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尽量降低工程成本。
预算定额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收集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工程量的测算,确定各种费率标准,计算出各项费用,并编制成预算定额表。
预算定额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工程项目资金筹措和使用的依据,可以帮助项目方有效地规划和管理资金。
其次,它可以为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可信的费用依据,避免因费用变动带来的纠纷。
再次,预算定额可以为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行业的公平竞争。
二、预算定额的编制过程预算定额的编制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确定项目范围和要求,收集资料,测算工程量,确定费率标准,计算费用,编制定额表。
1. 确定项目范围和要求:这一步是明确项目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包括建筑规模、功能布局、质量要求等。
只有明确了项目的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测算和计算。
2. 收集资料:收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技术方案等。
这些资料对于后续的测算和计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测算工程量:根据项目要求和资料,对工程项目中各项工程量进行测算。
这一步需要严谨和准确,确保计算结果的可信度。
4. 确定费率标准: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市场行情和政策要求,确定各项费率的标准。
这一步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费率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建筑工程定额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工程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各项工程费用的标准。
建筑工程计价是指根据建筑工程定额,通过计算各项费用,确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在建筑工程中,定额和计价是密不可分的,对于项目的合理预算和施工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工程定额的分类建筑工程定额按照不同的项目特点和计算基础的不同,可以分为综合定额和部分定额两种类型。
综合定额是指针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将不同专业的工程量和费用进行综合计算,从而得出整个项目的工程费用。
综合定额考虑了各个专业的工程量和费用,综合反映了整个项目的造价。
部分定额是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某一特定专业或某个工程构件,对工程量和费用进行单独计算,从而得出该部分工程项目的费用。
部分定额通常用于对某一专业或某一工程构件进行详细的预算,对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计价的方法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计价中,常用的方法有综合单价法和清单计价法。
综合单价法是指根据每项工程的综合定额和工程量,计算出每单位工程量的价格,并乘以工程量得出该项工程的费用。
综合单价法因为考虑了各项费用的综合影响,对于整个项目的费用控制较为准确。
清单计价法是指根据清单中列举的各项工程和工程量,结合相应的定额,计算出各项工程的费用,最后将各项费用合计得出总造价。
清单计价法对每个工程构件都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管理和费用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建筑工程定额与计价的作用建筑工程定额和计价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筑工程定额和计价是工程预算的基础。
通过对工程量和费用的合理计算,可以对工程项目进行准确的投资预估,为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其次,建筑工程定额和计价对于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工程量和费用的综合分析,可以合理安排施工进程,控制工期和进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建筑工程定额和计价对于质量控制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额计价的组成
定额计价是一种建筑工程计价方法,它将建筑工程划分为一系列工作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量和工作内容。
定额计价的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额清单:定额清单是定额计价的核心,它列出了各项工程项目的名称、工作量、工作内容和计价单位等详细信息。
定额清单通常按照工程项目的性质和工作内容进行分类,如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等。
2. 定额单价:定额单价是指每个工程项目单位工作量的计价标准。
定额单价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因素确定的,它反映了每个单位工作量的成本。
3. 组价:组价是指将定额清单中的各个工程项目按照其工作量和定额单价进行计算,得出每个工程项目的总价。
组价是定额计价的核心环节之一,通过组价可以得出整个工程的总造价。
4. 标底:标底是指根据定额清单和组价计算出的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标底是工程投标和结算的依据,也是进行工程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的重要指标。
5. 附加费用:附加费用是指除了工程项目本身的成本之外,还包括一些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附加费用通常以一定比例或固定金额的形式计算,并加入到工程项目的总造价中。
以上就是定额计价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定额清单、定额单价、组价、标底和附加费用的计算,可以得出建筑工程项目的总造
价,并为工程的投标、结算和成本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1. 概述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建筑项目的预算和定价。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的基本原理、流程以及常见问题。
2.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的基本原理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是根据建筑项目的特征和技术要求,结合相应的工程定额和行业标准,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和调整,确定工程项目的总造价。
其基本原理如下: - 定额计算: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结合相关的工程定额和行业标准,计算出各项工程量。
- 工程造价计算:根据工程量和相关的市场价格,计算出工程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的费用。
- 调整因素:考虑工程项目的特殊要求和市场行情,对工程造价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考虑地区差异、季节因素、劳动力市场情况等。
- 预算编制:根据各项费用的计算结果,编制出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表,包括各项工程费用的详细清单和总造价。
- 定价标准:根据项目的预算和市场需求,确定建筑工程的定价标准,包括出售价格或施工合同价格。
3.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的流程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项目准备阶段:确定项目的基本信息、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并对工程量进行初步计算。
2. 数据调查阶段:了解当地的市场行情、定额标准和相关政策,获取工程材料、人工和机械设备的价格数据。
3. 计算和调整阶段:根据项目的特殊要求,结合定额和市场价格,对工程造价进行详细计算,并考虑必要的调整因素。
4. 预算编制阶段: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出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表,包括各项费用的详细清单和总造价。
5. 定价标准确定阶段:根据预算和市场需求,确定建筑工程的定价标准,并制定出售价格或施工合同价格。
6. 监控和调整阶段:根据施工过程和市场行情的实际情况,对预算和定价进行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的常见问题在进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计价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包括: - 定额不准确:由于定额的制定和更新周期比较长,可能会存在一些过时或不准确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