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优参数(2G)-爱立信分册-V2.1(已修订)
- 格式:xls
- 大小:416.00 KB
- 文档页数:152
GSM无线网络优化-无线接通率分析2024目录第1章无线接入性分析概述 (3)1.1.概述 (3)1.2.计算公式 (3)1.3.信令流程 (3)1.3.1.SDCCH分配成功率 (3)1.3.2.TCH分配成功率 (5)1.4.无线接入性优化流程 (7)1.4.1.SDCCH分配成功率分析 (7)1.4.1.1.由于SDCCH拥塞导致分配失败的优化 (7)1.4.1.2.由于干扰导致SDCCH分配失败的优化 (8)1.4.1.3.由于覆盖导致SDCCH分配失败优化 (8)1.4.1.4.处于位置区边界,频繁位置区更新导致SDCCH分配失败优化 (8)1.4.1.5.传输误码高导致SDCCH分配失败优化 (8)1.4.1.6.参数的设置不合理导致SDCCH分配失败优化 (9)1.4.2.TCH分配成功率分析 (9)1.4.2.1.由TCH信道拥塞导致TCH分配失败的优化 (9)1.4.2.2.硬件故障导致 TCH分配失败优化 (9)1.4.2.3.干扰 (10)1.4.2.4.传输误码高导致TCH分配失败优化 (10)1.4.2.5.参数设置不合理 (10)第2章无线接通分析流程 (12)2.1.1.无线接入性分析总体思路流程图 (12)2.1.2.SDCCH 分配成功率流程图 (12)2.1.3.TCH 分配成功率流程图 (13)第1章无线接入性分析概述1.1.概述无线接入性指标是反映客户成功接入无线网络概率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也是集团公司的考核指标。
随着网络的发展,客户对手机使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无线接入成功率也越来越重要。
因为这是直接反映到用户使用手机的感知上,如果这个指标不好,很容易导致用户投诉,为了保证各个地市的无线接入性指标达到集团公司的考核指标,需要研究影响无线接入性指标的各个原因,并对原因提供一套针对无线接入性的优化思路。
1.2.计算公式为了研究影响无线接入性指标的各个原因,我们需要先从考核指标的公式进行分析:无线接入性=SDCCH分配成功率*TCH分配成功率=[SDCCH立即指配成功次数/ SDCCH试呼次数]*[话音信道占用次数(不含切换) /话音信道试呼次数(不含切换)]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GSM网络的无线接入性体现在话务接通的两个方面:信令信道(SDCCH)的接通及话音信道(TCH)的接通。
)参数)参数)参数)参数)参数)参数
)参数
TCH占用请求由于已超载,BSC就会生成相关
BSC就会生成相关的告警。
小区发起系统间不能传输话务。
0,门限和相应的滞后
0,门限和相应的滞后
0,门限和相应的滞后
10dB的步长改变
GPRS
,它将避免切换到那个BTS上4SACCH复帧的平均值,参
时使用。
1中(时隙0,BCCH除外。
550米的距离,如果CH
TEO会被忽略。
非紧急切换排队优先级)需
Y时排队优先级才QPU参数设置为Y时排队QPU参数设置为Y时排
SEG中复制。
MS功率降低时使用。
MS功
中自动创建的NSVCI值不必
DT
BCF必须
BC
NOKIA PRIMESIT NOKIA PRIMESIT
NOKIA METROSIT
NOKIA METROSIT
)相同
2(TCH呼
VLR中的“imp
之外分配话务信道)
B O3: -95 B O4: -90
或超过10。
10。
多层网:1…124,128…
用于识别
EGPRS或
则检查CELL
S DCCH 独立专用控S DCCH 独立专用控S DCCH 独立专用控
S DCCH 独立专用控
S DCCH 独立专用控
S DCCH 独立专用控
S DCCH 独立专用控
TSL参数都给定,
4:对于所有的手
与bts_id(
通常不建议使
HPP设置为6。
MIU
TSC
TSL
MS。
爱立信常用无线参数介绍(经典)爱立信常用无线参数介绍一.小区描叙参数 (1)1.1 CELL (1)1.2 CGI (1)1.3 BSIC (2)1.4 BCCHNO (2)1.5 BCCHTYPE (2)1.6 AGBLK (3)1.7 MFRMS (3)二.邻小区参数 (3)2.1 CELLR (3)2.2 CTYPE (4)2.3 RELATION (4)2.4 CS (4)三.IDLE MODE参数 (5)3.1 ACCMIN (5)3.2 CCHPWR (5)3.3 CRH (6)3.4 NCCPERM (6)3.5 CB (6)3.6 CBQ (7)3.7 MAXRET (7)3.8 ATT (7)3.9 T3212 (7)3.10 CRO (8)3.11 TO (8)3.12 PT (8)四.LOCATING下的参数 (9)4.1 BSPWR (9)4.2 MSRXMIN (9)4.3 BSRXMIN (9)4.4 MSRXSUFF (10)4.5 BSRXSUFF (10)4.6 BSTXPWR (10)4.7 KHYST (11)4.8 TRHYST (11)4.9 KOFFSET (11)4.10 TROFFSET (12)4.11 BQOFFSET (12)4.12 TALIM (12)4.13 QLIMDL (12)4.14 QLIMUL (13)五.功率控制 (13)5.1 DMPSTA TE (13)5.2 SSDES (14)5.3 INIDES......................................................................................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SSLEN (14)5.5 INILE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GSM无线网络优化-TBF建立成功率分析(爱立信分册)2010-07-27版本号:1.0.0目录第1章TBF建立成功率概述 (3)1.1.概述 (3)1.2.TBF建立信令基本流程 (3)1.3.TBF下行建立成功率统计 (6)1.4.下行TBF建立成功率优化流程 (7)第2章TBF建立成功率分析流程 (9)2.1.下行TBF建立成功率优化流程图 (9)第1章TBF建立成功率概述1.1.概述为了提高四川省各个地市的TBF建立成功率指标,特研究TBF建立成功率指标的优化思路。
TBF(Temporary Block Flow)是指两个无线资源实体所使用的一个物理连接,以达到在PDCH上支持单向传递LLC PDU的目的。
TBF是由一些载有一个或者多个LLC PDU的RLC/MAC 块组成的,TBF只有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才存在,网络可以给TBF分配一个或多个PDCH信道。
一个TBF包含很多RLC/MAC块,用来承载一个或多个LLC PDU。
网络给每一个TBF安排一个TFI(Temporary Flow Indicator),用来唯一的标识一个TBF。
TBF的建立成功与否,关系到用户能否与PDCH正常关联起来,关系到用户的数据包能否正常传送。
因此,TBF下行建立成功率指标反映了用户使用数据业务接入感知度,是衡量数据业务网络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1.2.TBF建立信令基本流程TBF下行建立信令流程如下:TBF下行链路的建立及释放:寻呼:当MS在SGSN中的状态为STANDBY时,SGSN将向PCU发出一条PAGING PS(分组寻呼)消息,MS以“信道请求”消息进行寻呼响应。
当MS在SGSN中的状态为READY时,下行链路TBF的建立将不需要寻呼过程,如果服务小区没有PCCCH信道,那么下行的数据传输将通过CCCH信道发送IMMEDIATE ASSIGNMENT(立即指配)消息来建立起来,如果系统提供了PCCCH,下行的数据传输通过PCCCH发送PACKET DOWNLINK ASSIGNMENT(分组下行指配)消息来建立起来。
爱立信WCDMA无线网络优化常用参数2009年10月29日目录1前言 (5)2无线资源管理参数 (6)2.1功率管理参数 (6)2.1.1小区信道功率配比参数 (6)2.1.1.1PCPICH 的发射功率(primaryCpichPower) (6)2.1.1.2主 SCH 的发射功率(primarySchPower) (6)2.1.1.3辅 SCH 的发射功率(secondarySchPower) (7)2.1.1.4BCH 的发射功率(bchPower) (7)2.1.1.5FACH_1 的最大发射功率(maxFach1Power) (7)2.1.1.6FACH_2 的最大发射功率(maxFach2Power) (8)2.1.1.7PCH 的发射功率(pchPower) (8)2.1.1.8PICH 的发射功率(pchPower) (8)2.1.1.9AICH 的发射功率(aichPower) (9)2.1.2上行功率控制参数 (9)2.1.2.1前导和消息部分的功率偏置(powerOffsetPpm) (9)2.1.2.2PRACH 可使用的最小扩频因子(spreadingFactor) (10)2.1.2.3PRACH 前导和消息部分所使用的扰码序列号(scramblingCodeWordNo) (10)2.1.2.4PRACH 初始发射功率修正值(constantValueCprach) (10)2.1.2.5PRACH 功率攀升步长(powerOffsetP0) (11)2.1.2.6前导重传最大次数(preambleRetransMax (11)2.1.2.7前导循环最大次数(maxpreambleCycle) (11)2.1.2.8UE最大上行发射功率(maxTxPowerUl) (12)2.1.2.9上行功控 BLER 质量目标值(blerQualityTargetUl (12)2.1.2.10上行外环功控初始目标信干比(ulInitSirTarget) (12)2.1.2.11上行外环功控最大目标信干比(sirMax) (13)2.1.2.12上行外环功控最小目标信干比(sirMin) (13)2.1.2.13上行外环功控方式选择(ulOuterLoopRegulator) (13)2.1.2.14上行外环功控调整步长(ulSirStep) (13)2.1.3下行功率控制参数 (14)2.1.3.1PCPICH 初始发射功率缺省常量(pcpichPowerDefault) (14)2.1.3.2下行 DPDCH 初始 SIR 目标值(dlInitSirTarget) (14)2.1.3.3下行功控 BLER 质量目标值(blerQualityTargetDl) (15)2.2小区选择与重选 (15)2.2.1小区选择和重选重要参数 (15)2.2.1.1GSM 与 UMTS 切换和小区重选指示开关(COEXUMTS) (15)2.2.1.2小区选择质量标准指示(qualMeasQuantity) (15)2.2.1.3测量迟滞(qHyst1、qHyst2) (16)2.2.1.4负载等级偏置(qOffset1sn、qOffset2sn) (16)2.2.1.5最低接入电平(qRxLevMin) (16)2.2.1.6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IntraSearchs、sInterSearch 和 sRatSearch) (17)2.2.1.7最低质量门限(qQualMin) (17)2.2.1.8小区重选迟滞时间(treSelection (17)2.2.1.9GSM 开始搜速 UMTS 小区的门限(QSI) (18)2.3切换参数 (18)2.3.1同频切换参数 (18)2.3.1.1激活集最大小区数目(MaxActiveSet) (18)2.3.1.2测量所使用的质量标准指示(measQuantity1) (19)2.3.1.3软切换报告范围(reportingRange1a 和 reportingRange1b) (19)2.3.1.4软切换迟滞(hysteresis1a-hysteresis1d) (19)2.3.1.5软切换延迟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1a-timeToTrigger1d) (20)2.3.1.6小区偏置(IndividualOffset) (20)2.3.2异频切换参数 (20)2.3.2.1异频测量指示开关(interFreqFddMeasIndicator) (20)2.3.2.22d 事件测量门限(usedFreqThresh2dEcno 和 usedFreqThresh2dRscp) (20)2.3.2.32d 事件测量迟滞(hysteresis2d) (21)2.3.2.42d 事件的延迟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2d) (21)2.3.2.52f 事件相对测量门限(usedFreqRelThresh2fEcno和usedFreqRelThresh2fRscp) (21)2.3.2.62f 事件测量迟滞(hysteresis2f) (21)2.3.2.72f 事件的延迟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2f) (21)2.3.3异系统切换参数 (22)2.3.3.1系统间切换指示开关(fddGsmHOSupp) (22)2.3.3.23a 事件测量门限(utranRelThresh3aEcno、utranRelThresh3aRscp和gsmThresh3a) (22)2.3.3.33a 事件测量迟滞(hysteresis3a) (22)2.3.3.43a 事件的延迟触发时间(timeToTrigger3a) (22)2.4准入控制参数 (23)2.4.1相关重要参数 (23)2.4.1.1速率-功率映射曲线 (23)2.4.1.2接入控制中所使用的功率门限(pwrAdm、pwrAdmOffset) (23)2.4.1.3接入控制使用的 UL ASE 门限(aseUlAdm) (23)2.4.1.4接入控制中所使用的 DL ASE 门限(aseDlAdm) (23)2.4.1.5接入控制中所使用的扩频因子门限(sf8Adm、sf16Adm、sf32Adm) (24)2.4.1.6接入控制中下行码字使用门限(dlCodeAdm) (24)2.4.1.7接入控制中压缩模式 RL 最大允许数目(compModeAdm) (24)2.5负载控制参数 (24)2.5.1相关重要参数 (24)2.5.1.1上行 RTWP 阻塞门限(iFCong) (24)2.5.1.2拥赛控制中所使用的功率门限(pwrAdm、pwrOffset) (25)2.5.1.3拥赛控制触发时间(pwrHyst) (25)2.5.1.4拥赛控制行为中允许释放的最大 ASE 数目(releaseAseDl、releaseAseDlNg)252.6分组数据管理 (25)2.6.1状态迁移 (25)2.6.1.1上行 RACH 向 DCH 转换业务量门限(ulRlcBufUpswitch) (25)2.6.1.2DCH 向 FACH 转换速率触发门限(downswitchThreshold) (26)2.6.1.3DCH 向 FACH 转换速率赦免门限(downswitchTimerThreshold) (26)2.6.1.4DCH 向 FACH 转换触发时间(downswitchTimer) (26)2.6.1.5FACH 向 CELL_IDLE 转换触发时间(inactivityTimer) (27)3系统功能参数 (27)3.1.1主要参数 (27)3.1.1.1无线链路丢失定时器时长(dchRcLostT) (27)3.1.1.2周期性小区/URA 更新的周期长度(t305) (27)1 前言无线网络参数的设置对网络中小区的覆盖和容量、信令流量的分布、网络中不同业务的性能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适用版本:Nokia BSC软件版本:S12; OMC版本:OSS4.2/OSS5.1日期修订内容修订人V0.1.02007年4月创建文档陈劼V0.2.02007年4月修改分类陈劼V0.3.02007年4月修改重要度,去掉参数属性项陈劼V0.4.02007年5月对参数重新分类,新增采集方式等陈劼V1.0.02008年3月定稿陈劼V1.1.02008年12月对格式做了部分调整方波V1.2.02009年2月根据集团要求的参数模板,对word规范进行更新设计院V2.0.02010年3月根据集团FOA的要求,对2010年3月厂商应答的excel参数进行更新, 修改规范的格式增加“是否删除”、“是否新增”等参数属性,按照现网版本完善规范,并转换为word规范设计院V2.1.02010年5月根据2009年参数维护分工(网通 [2009] 89 号“关于省公司承担厂商特定无线参数规范维护任务的通知”网通 [2010] 28 号)和TD参数分析安排(网通 [2010]28 号“关于启动贴近客户感知的TD-SCDMA指标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对无线参数手册维护分工进行了增补,增加了231个参数,参数编号517-748;同时收录了个重点参数。
赵飞龙V2.1.12010年5月修订了重点参数集,精简为158个参数,为重点明确了取值范围;补充了部分全集参数中参数的调整原则与建议值。
赵飞龙V2.2.12010年5月参数全集里面没有描述,重点参数从70个缩减到50个。
赵飞龙V2.3.02010年9月修订了参数全集,删除142个,增补56个参数,最终精简为661个参数,重新规划定义了参数的功能类别及所属网元,修正部分参数中文及英文名称,订正17个参数对应库表及字段名,增补旧版中存在空白的字段。
修订了重点参数集,删除13个,增补13个参数,最终确定为51个重点参数,调整6个参数的建议取值范围,增补旧版中存在空白的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