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小品剧本写对子
- 格式:doc
- 大小:27.29 KB
- 文档页数:25
相声-反义词(共5则)第一篇:相声-反义词对口相声剧本《反义词》甲︰这个相声演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乙︰欸对!相声演员的语文水平都比较高。
甲︰我问问你,你的语文水平怎么样?乙︰我的语文水平比他们都强一点儿。
甲︰强那么一点儿。
乙︰呃!甲︰那反义词你会说吗?乙︰什么叫「反义词」?甲︰我说正面的。
乙︰哦!甲︰你说反面的。
乙︰这个呀是我们说相声的本能,每个人都会说,我说的比他们还好。
甲︰是吗?乙︰不信你可以考考我。
甲︰我说天。
乙︰那我说地,是不是反义词?甲︰对!乙︰嘿…… 甲︰我说东乙︰我说西甲︰我说南乙︰我说北甲︰还真不错。
乙︰嘿…就是!甲︰那我说什么,你都能答得上来吗?乙︰那当然!甲︰我灵。
乙︰我蠢。
甲︰我帅。
乙︰我丑。
甲︰我美,我美男子!乙︰我丑,我丑八怪!甲︰你还真实际。
乙︰对得工整。
甲︰好,对得工整!我在前。
乙︰我在后。
甲︰我在上。
乙︰我在下。
甲︰我快。
乙︰我慢。
甲︰我松。
乙︰我紧。
甲︰我软松松。
乙︰我紧绷绷。
甲︰我松,我越来越松。
乙︰我紧,我越勒越紧。
甲︰我松,我松的舒服。
乙︰我紧,我紧的难受啊!甲︰你干嘛难么难受啊?乙︰我都快勒死了!甲︰行!乙︰怎么样?甲︰你对得真不错。
好!咱们再来。
乙︰来。
甲︰我高。
乙︰我矮。
甲︰我窄。
乙︰我宽。
甲︰我窄,我肚量大。
乙︰我宽我……我心眼小。
甲︰我大大方方。
乙︰我偷偷摸摸。
甲︰我顺顺当当。
乙︰我别别扭扭啊!甲︰你跟谁别扭?乙︰我跟你别扭!甲︰我高兴。
乙︰我烦恼。
甲︰我快乐,我事出有因。
乙︰我生气,我不知道跟谁?甲︰…… 乙︰哈……甲︰我逛大街。
乙︰我钻小巷。
甲︰我上广场。
乙︰我蹲马桶。
甲︰我喝汽水。
乙︰我吃狗屎。
甲︰啊?乙︰我…我…我干嘛呀我?甲︰我智囊。
乙︰我饭桶。
甲︰我价值连城。
乙︰我一文不值。
甲︰我唱圣歌。
乙︰我骂大街……我骂谁呀!甲︰我香味扑鼻。
乙︰我臭气熏天。
甲︰……(熏臭动作)乙︰哇……甲︰我脸皮薄。
乙︰我脸皮厚。
甲︰我要面子。
乙︰我死不要脸……我干嘛死不要脸哪!甲︰我文明礼貌。
對口相聲劇本欣賞《說一不二》作者﹕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甲︰咱們說的是相聲,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
乙︰著重在『說』。
甲︰對了!反應人們的機智。
乙︰沒錯!甲︰今天咱們倆在這裡給各位觀眾說一段,叫做「說一不二」!乙︰嗯?什麼叫做「說一不二」呢?甲︰就是咱們現在說的每一句話,都必須帶有「一」字,但是不能說出「二」字來!乙︰哦!只能說一,不能說二?甲︰唉!誰要是說出二字來,誰就得受罰!乙︰啊?還得罰呀?!甲︰對了!乙︰怎麼個罰法兒呢?'甲︰這樣,我要是說出「二」字來……乙︰啊?甲︰我在這舞台上,給大家跳一段鋼管舞!乙︰呵…‥那好啊!我要是說出二字來……甲︰怎麼樣?乙︰我就屁股寫出『佩服你』三個大字!甲︰好嘛!你還能用屁股寫字?…乙︰放心!你是沒機會看到的。
甲︰先別急!咱們這要求還得嚴格。
乙︰哦!怎麼嚴格法兒?甲︰不僅是「二」,什麼「兩」!「兩個」!還有咱們「倆」!倆!倆!倆!倆!沾一點邊兒就算輸!乙︰呵…連「倆」都不許說?甲︰你行不行?乙︰可以!甲︰可以?乙︰沒問題!甲︰那咱們一言為定!乙︰馬上就說!甲︰我第一個說!乙︰那我就第…哦…等你說完了,我再說!甲︰哈哈哈….乙︰(抹汗)太危險了!甲︰行啊!呵…你注意了!咱們開始!乙︰放馬過來!甲︰說……我是一名學生!我這裡有「一」字!乙︰哦!甲︰「一」名。
乙︰嗯!有一。
說…我是一位老師!我這裡也有「一」!甲︰行!乙︰呵呵…‥甲︰我有一台電腦!乙︰我有一台摩托車!甲︰我每天都愛護我的電腦,把它擦一擦。
乙︰我每天都愛護我的摩托車,把它洗一洗。
甲︰我把我的電腦擦得一乾……乙︰什麼?甲︰一乾……一淨的。
乙︰嚐!這叫什麼話呀?啊?甲︰怎麼啦?怎麼啦?乙︰什麼叫一乾一淨啊?甲︰那要照你說應該是…乙︰應該是一乾……(比二數) 這個淨!這個淨!甲︰這是幾呀?乙︰這不就是……不知道。
甲︰你也太丟人了,連這是幾你都不知道哇?乙:是啊!那麼你說這是幾啊?甲:這不就是……我也不認識!乙︰你看他也不知道了。
相声电影对联
相声电影对联是相声演员在电影中演绎对联艺术的形式。
下面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十个相声电影对联:
1. 曲艺之王,笑声满堂;相声之帝,口若悬河。
2. 银幕上丑角扮相,舞台上名角出场。
3. 笑声连连,观众高兴;对口相声,演员出彩。
4. 情节精彩,台词妙不可言;表演细腻,笑点频频出现。
5. 悟空唱相声,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唐僧学对联,引来一片掌声雷鸣。
6. 乌龙闯相声,笑翻观众;猪八戒对联,逗乐大家。
7. 影片中的相声,传统艺术与现代搭桥;电影中的对联,幽默和智慧的碰撞。
8. 相声电影中的对白,让人捧腹大笑;演员的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9. 相声电影的情节跌宕起伏,笑料一个接一个;演员的表演技巧娴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0. 相声电影中的对联,妙语连珠,引人入胜;演员的表演,生动活泼,让人忍俊不禁。
这些对联展示了相声电影的特点和魅力,既有对相声表演的赞美,又有对演员表演的赞扬。
同时,通过对联的形式,展现了相声电影中笑料丰富、情节精彩的特点。
这些对联用中文准确地描述了相声
电影的特点,同时保持了文章的流畅度和自然度。
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相声电影的幽默和智慧,仿佛真人在叙述一样。
三一文库()〔相声:对对子的相关范文〕*篇一:相声《对春联》台词相声《对春联》台词甲做一个相声演员也不容易,首先说得有文化。
乙那是呀!你看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嘛!甲你念过书吗?乙我念过两天。
甲什么学校毕业?乙嗐!我念的还是过去那个经书哪。
甲“五经”、“四书”、“十三经”啊。
乙是呀!甲那些书我也念过,什么“三字文”、“百家经”、“千家姓”??不是??三眼井儿(北京地名)。
乙还三里河儿哪!甲对啦!三里河儿(北京地名)。
乙什么呀?“三百文”“百千姓”??我也乱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甲对啦!你说念完这几部书念什么?乙念念《大学》。
甲念完大雪念小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乙叫你在这儿背历书哪!甲你不是说念大雪吗?乙我说念《大学》。
甲对??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嘛!念完《大学》念什么?乙《中庸》。
甲念完中用念不中用,等你念到废物点心就算毕业啦。
乙那我就没用啦。
我说念《中庸》。
甲念完《中庸》念《论语》、《孟子》、《礼记》、《春秋》。
乙对了。
甲这些书光念不行,得会讲,不会讲就不能开笔做文章。
比如你吟个诗,对个春联,都要从书中寻章摘句才行。
乙那倒是。
甲你看我这个人没了事儿最喜欢对春联,最近在家中我搜集到几副绝对儿。
乙绝对儿?甲就是有上联没下联,谁也对不上来,我走过多少个地方,访问过多少个大文豪,结果一个对上来的也没有,这几副绝对儿太好了,我准备登报。
乙登报干吗?甲征求下联儿。
乙你这绝对儿是什么词句呀?甲怎么?你打算对呀!乙我不是打算对,我想听听。
甲大文豪都没对上来,就阁下您听了有什么用啊?乙你可不能那么说,绝对儿碰巧了对得才妙呢!甲好,我说一说你听听,你可别胡对呀!乙当然啦。
甲不明白就问我。
乙当然向你请教。
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甲乙第一副,“买卖兴隆通四海。
”完啦!啊。
我当什么绝对儿呢?(故意假谦虚)我给你对对行吗?我这儿正找不着下联呢?可我对得也不一定恰当。
没关系你对吧!你那上联是什么?“买卖兴隆通四海。
岳云鹏春晚相声“对对联”满堂彩,不过真正的春联可不是这样对的前言没想到,春晚唯一的相声独苗竟然是小岳岳和孙越的《妙言趣语》。
老街是个资深外行相声迷,也是老钢丝一个,看着这十几年德云社实现了草根到殿堂级的升华,当年活跃在小园子的人今天上了春晚甚至全世界去巡演,老街总有些感慨。
我在小岳岳跟史爱东合作以前就看过他的演出(不过是在网络上)。
岳云鹏从一个初中没有上完、普通话都不会说的河南小伙儿,到几次登上春晚舞台甚至成为今天相声界的唯一代表,他的努力为大家展现了一个戏剧般励志逆袭的故事。
小岳今天的表演虽然有笑场,不过整体表现隐然有大家风范,在春晚直播敢于现挂也看出其身经百战的舞台经验。
不过,老街不是评论相声,今天所说的是相声中的对联。
一、《妙言趣语》改编自《对对联》熟悉相声的没有不知道这个老段子《对对联》,我虽然听过很多不同演员不同版本的《对对联》,但是真不知道这是个解放前的老段子还是新相声。
为写这篇文章我特意搜索了一下,搜索的结果是:不过这个相声也叫做《对春联》,搜索的结果是:这个经典的相声最早是谁开始讲的就不必研究了,但这个节目似乎是每个相声演员必备的段子。
仅仅是德云社的演员,我就听过李根、史爱东;曹云金、刘云天(退出前)等人的演绎。
好的演员每一场都有不同的内容,今晚岳云鹏孙越也同样加进了新鲜内容。
二、老段子里的经典对联其实算不是对联《对对联》里最经典的是这一段:乙:我说“上”。
甲我对“下”,有上就有下嘛!乙我说“天”。
甲我对“地”。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乙我说“言”。
甲我对“醋”。
(甲把“言”误为“盐”了)乙醋?甲啊!油盐酱醋,五味调和,你那是咸的,我这是酸的。
乙我说“好”。
甲我对“歹”。
乙我说“事”。
甲我对“炮”。
(甲把“事”误为“士”了)乙炮!那对得上吗?甲你支士我拨炮,你跳马我出车(jū)。
乙你跟我下象棋来啦!我这五个字凑一块儿是对子的上联:“上天言好事”。
甲那我对“回宫降吉祥”。
相声《巧对春联》甲辛苦先生。
乙哦,你辛苦。
甲你瞧不出我来吧。
乙您恕我眼拙,瞧不出你是这儿的。
甲我是学生。
乙哟,你长的这么苦累脑袋,还是学生哪。
甲你别瞧不起我。
乙不敢。
甲满腹珠玑,口似悬河,扫数群羊,问一答十,走马观碑。
乙你无论如何别的我不知道,这走马观碑,我可知道。
甲怎么样。
乙在欧美各国有一个苏季子,他老先生能够走马观碑。
甲他是骑着马观碑呀?我问你,是马快呀,是电车快?乙那一定是电车快。
甲我坐电车观碑。
乙这是多早晚?甲这话昨天:乙在哪儿呀?丙打天桥直奔正阳门。
乙噢。
甲电车放的挺快,一抬头,写的什么,我把它念下来。
乙这碑在哪儿?甲前门楼子上。
乙这碑上写的什么呀?甲打倒帝国主义。
乙你别挨骂啦,那几个字,二尺多高。
谁都瞧得见。
甲那不叫碑吗?乙所说的碑,是石碑,字核桃大小,好几千字,马要放欢了,一过,要把它全念下来,一宇不差。
甲那你还找苏季子去辞。
乙你怎样?甲我连记数也纪事不下来。
乙那你说它干什么。
甲对答如流,我不让你。
乙这么说,你能对对子。
甲嗻。
乙对对子可有规矩。
甲晓得。
乙讲的一三五不论。
甲二四六分清。
乙佳人配才子。
甲土木对山林。
乙雷阴阴,雾蒙蒙。
甲开市大吉,万事亨通。
乙这么说,你行?甲是呀。
乙我说上联,你能给我配下联吗?甲五分钟之内,准有下联。
乙噢,我先试探试探你。
甲可以,可以。
乙我说俩字。
甲我也对俩字。
乙笔筒。
甲剑囊。
乙我这笔筒是文的。
甲剑囊是武的。
乙噢,我马牙枣。
甲我对羊角葱。
乙三座塔前三座和塔。
塔、塔、塔、塔。
甲五台山之后有五台。
台、台、台、台。
乙北燕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甲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乙噢,我南柳巷,北柳巷,南北柳巷,无柳巷。
甲我对东安门,西安门,东西安门,没安门。
乙你这是什么呀,别挨骂了。
相声《八扇屏》台词(对口相声)甲您是?乙哦,我是相声演员。
甲噢?相声的演员?乙对啦!甲我跟您不一样。
乙那您是?甲我是文人。
乙您是什么?甲文人哪。
乙文人?哼哼,这我还真不理会。
甲不理会吗?乙对啦。
甲我没“闻”过您吗?乙哎……对啦,我也得让你“闻”哪?什么叫“闻我”呀?甲文人墨客。
乙这对。
甲每天我要读读书啊,阅阅报啊。
乙学习嘛。
甲操操琴哪,舞舞剑呢。
乙好!甲做做诗啊,尿尿炕啊。
乙啊?甲这个……写写账。
乙他差点儿把实话说出来。
甲啊,写写账。
乙这写账也是您的工作呀?甲那当然啦!每天我要算一算我的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能不能保持平衡。
乙生活有计划。
甲还经常到公园游玩游玩。
乙哦,您喜欢到公园去玩儿去。
甲对。
这话在三月份吧!我还到北海去游玩。
乙噢,您到北海去玩儿去啦!甲游玩哪。
乙哎?什么叫”游玩哪“?您说玩儿去不就得啦?甲您不知道,因为我这个人说话就爱走大音。
乙你那么说多别扭?甲到北海去游玩。
乙哎,游玩!甲那天的天气还是比较好,响晴白日!乙是啊。
甲有点儿小风儿。
这个风嘛,也不大。
乙够几级风?甲也就在一、二级左右。
乙唉,不大。
甲哎呀,我一看这个风景啊,非常的优美。
乙是啊。
甲我一看这个河水,也是非常的清凌。
乙嚯。
甲当时我一看这河水这么清凌,我一高兴啊!乙怎么样?甲我就洗了个“枣”。
乙哦……啊?甲洗“枣”……乙别说啦!要把你淹死怎么办呢?甲洗“枣”怎么能淹死人呢?乙怎么淹不死?北海那儿水深着呢,你脱了衣服下河里洗澡去,会淹不死你?甲冲你这么一说呀,你这个人一定没洗过“枣”。
乙我怎么没洗过澡?甲洗“枣”我脱衣服干什么呢?乙废话!你不脱衣服怎么洗呀?甲我洗“枣”你懂不懂?乙懂啊。
不就是脱了衣服,下河里头,洗澡去嘛。
甲不,洗“枣”。
乙你怎么个洗澡啊?甲就是地下有一个枣,我把它捡起来,到那儿洗了洗,然后我把它给吃啦!乙洗“枣儿”啊?甲啊,洗“枣”。
乙咳,那得说洗“枣儿”。
甲我已经跟您说了,我这个人说话就爱走大音嘛。
乙你走大音?可吓我一跳呢,我还直怕把你给淹死哪。
反七口对口相声剧本甲您家几口儿人哪?乙我家六口儿人。
甲这么一说您家的日子比我们家好过。
乙怎么?甲我家人口儿多呀。
比起您家的日子就难过了。
乙您家几口儿人哪?甲其实也不算多,比您家多一口儿人,七口儿。
有这么句话呀!愣添一斗,不添一口。
多一口儿人是一口儿人的事。
乙您这可是瞎说,您家几口儿人那还瞒得了我,您家也六口儿人。
甲七口儿嘛。
乙你这是干什么?这儿又没有舍银子舍钱的,一人一份儿,你多说一口兄长人多来一份儿,何必多说一口儿人哪?甲我干吗多说一口儿人哪,本来是七口儿嘛。
乙六口儿是了。
甲七口儿准了。
乙您也甭说你们家七口儿啊,我也甭说你们家六口儿,咱们算一算。
甲怎么算哪?乙由打你们家头一口儿算起,算到末一口儿,看看是几口儿人。
甲好啦,算可是算,咱们可不能白算。
乙不白算怎么样哪?甲咱们赌一盒烟。
你若算出我们家七口儿来,你得给我一盒烟。
乙那我若算出六口儿来哪?甲我拿你一盒烟。
乙好嘛,前前后后两盒烟没了。
我若算出你们家六口来呀,你得给我一盒烟。
甲就那么办吧,你算吧。
乙(伸左手)拿我这五个手指头记数,由大指这儿算,算到小指这儿伸开,那就是六口儿,四指若再伸开,那就是七口儿,你可瞧明白喽啊。
甲我瞧明白了。
你算吧。
乙头一口儿,你爸爸。
甲(答应)哎!你等等,我说我们家是七口儿,若算不出七口儿来可是我赢。
乙就是啊。
甲你算吧。
乙头一回儿,你爸爸。
甲(又答应)哎!你等等,咱们赌一盒烟是什么牌儿的?乙那倒好办,什么牌儿的都行。
甲那好,你算吧。
乙头一回儿是你爸爸。
甲哎!你等等,若是输了的话,当时你可就得给我买。
乙(不耐烦)哎,这么会儿工夫儿他抄我仨(指乙三次说“爸爸”时甲都答应,占乙的便宜)去了!甲算吧。
乙瞧着啊,头一口儿哇……甲、乙哎!乙你又来了!你是算哪,你是答应啊?甲算算,这回我不答应了。
乙小子,你这回若答应,我非揍你不可。
瞧着,头一口儿……甲(张嘴)乙你爸爸。
甲(闭嘴)这回我没答应吧?乙这回倒是没答应。
甲我咽了!乙嘿!这更“瓷实”啊!有咽爸爸的吗?甲哎!乙怎么回事?甲打嗝儿又翻上来了!乙你是算哪你是起哄啊?甲算,算。
相声关于谐音对联谐音对就是利用语音相谐一语双关,起到妙趣丛生的效果。
谐音联是利用汉字中同音字词较多的特点,使联语语意双关,一联多意,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又可以联想出更深层意思的制联方法。
用谐音法制作的楹联,联谜兼备,别具情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声关于谐音对联,欢迎大家阅读!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上联: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下联: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上联: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下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上联:下大雨麦子灌种。
下联:旱高地田禾必干。
上联:玛瑙原非马脑。
下联:琅?不是狼肝。
上联:禾花何如荷花美。
下联:莓子每比梅子*。
上联:溪西犀喜戏。
下联:囿右鼬悠游。
上联:鸡饥争豆斗。
下联:鼠暑上梁凉上联:泥肥禾尚瘦。
下联:晷短夜差长。
上联:*啃河上(和尚)骨。
下联;水流东坡诗(尸)。
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
下联;积善人家庆(罄)有余(鱼),汉字谜语《汉字谐音对联_关于汉字谐音对联大全》。
上联: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下联;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
上联: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光舞(武)起自汉中。
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上联: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梨(离)儿腹内*。
上联: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围实难旅。
下联;鸟处笼中,心思槽巢,恨关羽不得张飞。
上联: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媳妇提锡壶,锡壶漏,媳妇怒。
上联:饥鸡盗稻童筒打。
下联;暑鼠凉梁客咳惊。
上联: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下联;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
下联;刘伶饮酒不留零。
上联:雨打沙滩,沉一渚,阵一渚。
下联;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上联: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
下联;修撰进馐,馐馔饱充修撰腹。
上联:牧童伐木,木打牧童双目木。
下联;梅香烧煤,煤抹梅香两眉煤。
相声小品剧本相声小品剧本甲相声一个人也能说,两个人也能说,三个人也能说,一个人说为单口相声,两人为对口相声。
乙对啦。
甲什么叫对口相声?就是两个人一对一口。
但是对口相声在艺术水平上俩人可不一样。
乙怎么不一样?甲您多会儿看,往我这边站,艺术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最低限度也得有十年八年的舞台经验。
乙要是往这边站呢?甲那是滥竽充数,会个哼、啊、这、是就行。
可是算不算个说相声的呢?勉强吧。
乙嘿!甲两人要一对比呢,我这边就是主要的,他那边就是次要的,"搭配".拿东西来比呢,我这边就好比是翡翠,他呀,(指乙)也就是块搓脚石。
乙我呀!甲要拿水果来比,我这边就是香蕉,他呀,就好比个烂酸梨;要拿菜来比呢,我这边就是海参,这位就是块烤地瓜。
我说这话哪,他一定不爱听,但是他应当好好向我学习。
乙我呀,是得学习。
可像他那个比喻可不对头。
但是在台上我们也不能打嘴仗,有什么意见我们到后台再交换,暂时我请一场假,另换一位跟他说(乙往台下走,甲上前往回拉)。
甲你为啥走呀?乙我为你着想,我要走。
甲怎么为我着想?乙您挺好一个人为什么和块烤地瓜在一起哪。
甲唉!暂时就凑合吧。
乙哎,你慢点扯,劲头大,小心把地瓜皮扯坏了。
甲你看我说这话你不爱听吧。
乙还不是不爱听,因为你说得不对。
说相声的当初学先站你那边,有了经验以后,才敢站到我这边。
在我这边站着得问什么知道什么,问什么答什么。
甲哪能呢?在我这边站着,那才是问什么答什么的,不论是天文哪,地理呀,我全能答出来。
乙好嘛,那我问您点儿常识你就答不上来。
甲你问什么我都能给你解答。
乙好,我问你,全世界最高的山数哪座?甲全世界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
乙在什么地方?甲在我国的西藏和尼泊尔中间。
乙最高峰叫什么名字?甲最高峰叫珠穆朗玛峰。
乙高多少公尺?甲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八点一三公尺。
乙那对吗?甲你不信你拿尺量去。
乙你那不是抬杠吗!那全世界最深的湖呢?甲是贝加尔湖。
乙世界最大的河?甲是密西西比河。
乙最大的江?甲扬子江,就是我们中国的长江。
马季幽默搞笑相声剧本台词《说一不二》2009-5-16 15:20:08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大中小】点击: 839 次表演者:马季赵炎马: 给大家说一段“说一不二”。
赵: 什么叫说一不二啊?马: 就是每人说一句话啊, 里面必须带个“一”字儿, 不许说那“二”字儿。
赵:噢, 只准说一, 不准说二。
马: 对对对。
赵: 我不说二。
马: 不说二行。
赵: 我说“俩”。
马: 唉说……赵: 行吗。
马: 二俩不都一样吗?甭说说俩, 俩俩俩俩带一点声音全不行!赵:要求还挺严格, 那要说出二来呢?马: 谁说出二来谁受罚!赵: 怎么罚呀?马:我要说出二来, 我给大家唱个歌!赵: 真的?马: 怎么样啊?赵:行, 我要说出二来, 我给大伙跳个舞!马: 咱是一言为定。
赵: 说话算话。
马: 现在开始。
赵: 马上就说。
马: 我可第一个说。
赵: 我第……你说完我就说。
马: 嘿嘿……赵: 悬了这。
马: 够机灵的。
听着啊, 我是一个步兵。
我有一了, 我是一个步兵。
赵:我是一个炮兵, 我也有一了, 一个炮兵。
马: 我有一支枪。
赵: 我有一门炮。
马: 嗯?一个人一门炮?赵: 我一个班一门炮, 你甭管。
马:好好好, 我爱护武器一天擦一次。
赵: 我爱护武器每天擦一回。
马: 我把武器擦的一干……赵: 嗯?说啊。
马:擦, 擦得一干一净的。
赵: 怎么一干一净?马: 那应该怎么说呢?赵: 应该说呀, 擦得一干……这个净的。
马:哎, 这是几啊?赵: 这是……不认识这个。
马: 这都不认识!赵: 你说这是几啊?马: 这是……我也不认识这个。
赵:再来再来, 再来再来。
马: 我每天节约一滴水。
赵: 我每天节约一度电。
马: 我每天节约一滴油。
赵: 我每天节约一寸布。
马: 我每年节约一套军装。
赵: 我每年节约一双军鞋。
马: 一双军鞋几只?赵: 一只。
马: 啊?赵: 再加一只。
马:像话吗, 像话吗?一句话你一块说出来呀, 他把一句话分成……赵: 哎?马:得, 你就这么说吧。
90后搞笑相声小品剧本甲: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哥俩给大家说段相声。
乙:【学着歌星的样子大声说】观众朋友们你们好吗?后面的朋友们你们好吗?甲:喂、喂、喂,我们今天是来说相声的,不是来唱歌的,你没必要这么抽风吧。
乙:你out了不是,现在的明星大腕那个出场不是这个阵势。
甲:你一个说相声的,出个场至于这么夸张吗?不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疯牛病呢!乙:要说我不愿意和你在一起说相声呢!你整个就是一个老年痴呆,我们说相声的一百多年了,一出场都就想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整天干巴巴的站在台上向观众朋友们鞠躬问好,一点新意也没有,你认为这有意思吗?甲:向你这样踩在电门上出场,就是有新意呀?不过就是一个说相声的,还真把自己当个大歌星呀!乙:谁说我不是大歌星?甲:你还真是一个大歌星呀!我还真的没有看出来。
乙:我是大歌星的歌迷!甲:就一粉丝呀!说话大喘气,你一个粉丝至于这么嚣张吗?乙:你可不要小看我,我可和别的歌迷不一样,我可是一个超级歌迷。
甲:怎么不一样,在超级你不也是一个喜欢听歌的吗?乙:别的歌迷,只是做一个歌星的粉丝,而我是所有歌星的粉丝,只要是歌我就喜欢。
甲:来!我们握一下手,不容易呀!我们同病相怜的两个人,今天总算是走到一起了!乙:怎么你也喜欢听歌?甲:谁说我喜欢听歌,我喜欢看电影!乙:切!你一个喜欢看电影的捣什么乱。
甲:我可不是一个普通喜欢看电影的,我可是一个影迷,一个骨灰级的影迷,和你这个超级的歌迷可有的一拼。
乙:你捣乱是不,你一个喜欢看电影的,怎么能和我一个喜欢听歌的比呢?甲:怎么不能比,我们就比一下是我看过的电影多,还是你听的歌多。
乙:比就比,谁怕谁呀!谁输了,谁就今晚请吃饭。
甲:好!观众朋友们,你们今天就给我们哥俩个当一个裁判,一会看完演出让他请大伙吃饭。
乙:凭什么,凭什么我就要请大伙吃饭?我就一定会输给你吗?甲:那当然了,因为我看过的电影已经数不胜数了。
乙:你这不废话吗?我听过的电影也数不过来呀!对了,我们这可怎么比呀?甲:这还不简单,我说一个电影名,你就说一个相应的歌名。
对口相声剧本吹牛甲: 我们家是吹牛世家乙: 我们家还是吹牛专业户呢甲: 我们家吹牛不纳税;乙: 我们家吹牛还不交钱呢甲: 不是吹,我一出生就会上厕所;乙: 爬着去甲: 谁刚生下来就会爬呀乙: 那怎么去甲: 床就当厕所了呗乙: 这叫尿床甲: 我三个月就会跑;乙: 那准是个怪胎甲: 三个月我妈就上班了,我只好奶奶家/姥姥家两头跑;乙: 就这么跑呀甲: 要说吹牛,我可是没人能比;乙: 我不信,你敢不敢在这儿比一比甲: 在这吹没问题乙: 要说这饭量大,我一顿饭能吃五碗面条甲: 我一顿饭能吃八斤水饺乙: 哎呀,我发烧了甲: 昨天晚上我也发高烧啦乙: 我高烧六十七度;甲: 我高烧九十四度;乙: 你也不怕烧死啊”甲: 晚上睡觉我手里攥着一把玉米,第二天一看,全成爆米花了乙: 晚上睡觉我盖着一床被子,第二天一看,被子烧了个大窟窿甲: 我比楼高乙: 我头顶天,脚踏地,伸手能抓大飞机甲: 我上嘴唇顶着天,下嘴唇顶着地乙: 那你的脸呢甲: 吹牛的人不要脸了乙: 哎-----甲: 怎么样乙: 再来呀;甲: 还想吹什么乙: 来吧;甲: 你来吧;乙: 告诉你呀我这个人能耐可大啦甲: 有什么能耐乙: 我这人能用耳朵看书;甲: 你没问问我有什么能耐吧乙: 你有什么能耐甲: 我经常用鼻子吃饭;乙: 那我能用胳肢窝找矿;甲: 我能用嗓子眼儿发电;乙: 我隔着墙能看见人;甲: 我隔着你衣服能看见你钱;乙: 昨天晚上我请同学吃饭啦甲: 我昨天晚上也请同学吃饭啦乙: 我怎么吹,他怎么吹呀甲: 来吧乙: 吃着吃着坏啦;我把筷子咽下去啦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勺子咽下去啦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盘子咬下一块来;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把大碗咬下一块来乙: 我吃着吃着又坏啦我把那桌子给咬下来啦甲: 我吃着吃着也坏啦;我咬……我把自己鼻子咬下来啦乙: 啊你够得着吗甲: 我跷着脚咬的你管得着吗乙: 像话吗甲: 我在吹牛上有祖传秘方;乙: 我能把方的吹成圆的;甲: 我能把短的吹成长的;乙: 我能把丑的吹成美的;甲: 我能把死的吹成活的;乙: 嘿,你可太厉害啦;甲: 吹呀乙: 我告诉你呀,我们家是吹牛作坊;甲: 我们家是吹牛工厂;乙: 我们家是吹牛股份有限公司;甲: 我们家是吹牛大托拉司;乙: 我们家是世界吹牛中心;甲: 我们……你们这中心是我们家吹出来的;乙: 嗐比不了;你可真能吹呀甲: 怎么样服了吧;我跟你讲,待会马云就过来接我去吃饭了一脸傲娇的模样乙: 嘿,还马云接你去吃饭;我还比尔盖茨呢。
相声对对联范⽂3篇对春联(对⼝相声)甲做⼀个相声演员也不容易,⾸先说得有⽂化。
⼄那是呀!你看我们天天都在学习嘛!甲你念过书吗?⼄我念过两天。
甲什么学校毕业?⼄嗐!我念的还是过去那个经书哪。
甲 “五经”、“四书”、“⼗三经”啊。
⼄是呀!甲那些书我也念过,什么“三字⽂”、“百家经”、“千家姓”……不是……三眼井⼉(北京地名)。
⼄还三⾥河⼉哪!甲对啦!三⾥河⼉(北京地名)。
⼄什么呀?“三百⽂”“百千姓”……我也乱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
甲对啦!你说念完这⼏部书念什么?⼄念念《⼤学》。
甲念完⼤雪念⼩雪、冬⾄、⼩寒、⼤寒、⽴春、⾬⽔……⼄叫你在这⼉背历书哪!甲你不是说念⼤雪吗?⼄我说念《⼤学》。
甲对……对。
“⼤学之道在明明德”嘛!念完《⼤学》念什么?⼄《中庸》。
甲念完中⽤念不中⽤,等你念到废物点⼼就算毕业啦。
⼄那我就没⽤啦。
我说念《中庸》。
甲念完《中庸》念《论语》、《孟⼦》、《礼记》、《春秋》。
⼄对了。
甲这些书光念不⾏,得会讲,不会讲就不能开笔做⽂章。
⽐如你吟个诗,对个春联,都要从书中寻章摘句才⾏。
⼄那倒是。
甲你看我这个⼈没了事⼉最喜欢对春联,最近在家中我搜集到⼏副绝对⼉。
⼄绝对⼉?甲就是有上联没下联,谁也对不上来,我⾛过多少个地⽅,访问过多少个⼤⽂豪,结果⼀个对上来的也没有,这⼏副绝对⼉太好了,我准备登报。
⼄登报⼲吗?甲征求下联⼉。
⼄你这绝对⼉是什么词句呀?甲怎么?你打算对呀!⼄我不是打算对,我想听听。
甲⼤⽂豪都没对上来,就阁下您听了有什么⽤啊?⼄你可不能那么说,绝对⼉碰巧了对得才妙呢!甲好,我说⼀说你听听,你可别胡对呀!⼄当然啦。
甲不明⽩就问我。
⼄当然向你请教。
甲第⼀副,“买卖兴隆通四海。
”⼄完啦!甲啊。
⼄我当什么绝对⼉呢?(故意假谦虚)我给你对对⾏吗?甲我这⼉正找不着下联呢?⼄可我对得也不⼀定恰当。
甲没关系你对吧!⼄你那上联是什么?甲 “买卖兴隆通四海。
”⼄我给你对“财源茂盛达三江。
相声对对联(优秀6篇)甲:这么跟你说吧。
我七岁就会背《笠翁对韵》。
乙:又吹上了。
那废话少说,这就开始了。
甲:来者不拒。
乙:我这上联有了:羊肉。
甲:我给你对“萝卜。
”乙:不像话。
甲:怎么了呢?乙:羊肉对萝卜,有讲吗?甲:有啊,羊肉炖萝卜,它好吃啊,还特有营养。
乙:没问你那个。
好好说啊。
甲:行咧。
乙:我说:核桃。
甲:我给你对“萝卜。
”乙:我这核桃可能吃。
甲:我这萝卜也能啃啊(做动作)乙:别啃了。
我再出一上联:绸缎甲:我给你对“萝卜。
”乙:啊?萝卜像话吗?我说的这是穿在身上的:绸缎。
甲:我这也能穿啊。
罗是‘绫罗绸缎’的‘罗’,卜是‘布匹’的‘布’,你看怎么样?”乙:好,算你对上来了甲:什么叫算对上了,就是对上来了。
乙:我再说一上联:钟鼓甲:(想也不想)萝卜乙:走(推甲)。
捣乱是不是?当着这么些同学,你掉萝卜堆里了?甲:你才掉红薯窖里了呢。
乙:怎么我说什么你都对萝卜啊?甲:谁让你刚才一直“我是孙悟空”来着。
乙:他这里等着我呢。
我刚才说的上联可是“鼓钟”,就寺院里一敲,咚咚咚咚,动静很大的钟和鼓。
甲:我这“萝是‘锣鼓’的‘锣’,卜是‘铙钹’的‘钹’,一敲哐哐哐哐,动静也不小。
乙:嘿。
还真有你的。
甲: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我七岁就会背《笠翁对韵》。
乙:别吹啊,我说,一个字的呢能对吗?甲:一个字?十个字,一百个字也不在乎。
乙:是这话。
我单说一个字:小。
甲:我给对:大。
乙:小对大,这个可以。
我再说一个字:香。
甲:“香”?我给你对个“臭”。
乙:香对臭,也行。
我再说一个字:手。
甲:手,对脚啊。
乙:(看手。
再看脚。
)一个上边,一个下边。
行。
甲:(作得意状)、谢谢!谢谢!乙:我这三个字合起来就是我的上联。
我是:小香手。
甲:我是:大臭脚。
(尴尬)我呀,合着你是下套蒙我。
乙:你不是我七岁就会背《笠翁对韵》吗?甲:他在这等着我呢。
乙:你还能对吗?甲:当然能对了,这回我加点小心。
不能让你再把我绕进去。
乙:听着,我说:山羊。
甲:我得你对:水牛。
相声:对对子甲你们是做什么生意的?乙说相声的。
甲噢!我知道啦!就是相貌的相字,声音的声字,讲究说学逗唱,对不对?乙对对!您怎么知道呢?甲对吗!我不知道还成?乙您怎么就应当知道呢?甲您不知道,因为我也是说相声的,怎么不应当知道?不知道成吗?乙噢!原来哥儿俩同行,失敬了?甲岂敢!岂敢!乙您跟谁在一块儿呢?怎么今天这么闲着,没做买卖去?甲我现在不说相声了,改行啦!乙噢!您改行啦?改的是哪一行?今天没有事?甲我今天特地来给您帮忙。
乙我先谢谢您的高情美意!甲好说!好说!全是自己弟兄不必客气。
乙您到底改的是哪一行?干什么又改行呢?甲说相声这碗饭,实实在在的不好吃。
乙怎么?您说说我听听。
要是说得对,等过几天我也改行,请您给我维持一下。
甲好吧!那没有什么,只恐怕您不成。
乙什么事我不成?请您先说一说我听一听!甲好!您听听:我改的这一行是临时的买卖。
乙什么呀?甲现在不是腊月了吗?乙是呀。
甲我会写一笔好字,您知道吧?乙我不知道!甲您真不知道吗?乙我真不知道!咱们二位不认识我怎么会知道?甲对呀!我忘啦!(稍一顿)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您当真的不认识我吗?乙当真不认识!甲果然不认识?乙果然不认识!甲哎呀!乙怎么啦?甲要唱!乙别打哈哈!甲对啦,别打哈哈!乙可是您会写字又怎么着呢?是给人家衙门里当书记去吗?甲不是!不是!我改的是卖对子。
乙噢!您改的是卖对子,就是年下家家门口贴的红对子?甲对啦!乙好哇?年下卖对子可真是好买卖。
您全写的什么词儿呢?甲我这对子词儿,并不是平常人家所写的什么“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这些俗而且厌的词句。
乙那么您用什么新词呢?甲我这对子词儿全是新编。
乙嗬!这一说您的肚子里真叫不错!真有一点儿学问,不然能自己编对子词吗!可有一样,我听见朋友讲究过,做对子可并不容易的,必须要对仗工整,平仄分明。
别打哈哈,要是做得不好写出去叫人家会做的人看了,可难看哪!甲那是一定!我告诉你吧兄弟,没有金钢钻决不敢做瓷器活儿!你忘啦!去年不是英国使馆请我去做对子?乙对啦!可是那一回你怎么去的,做的是什么词?我全不知道!甲我告诉你,那天我到使馆,那位公使迎接出来,见了我非常的欢迎,他耍着洋腔,好似作诗念平仄似的说:“XXX(此处谁说就用谁的名字)久仰大名,如雷震耳!今天可见着你了!好好!快快地请到客厅里边坐,洋使唤小子!快去给X先生弄咖啡去。
三一文库()/其他范文/相声小品剧本
写对子
甲:相声演员我知道你的文化不错。
乙:唉,我没有什么文化。
甲:唉。
乙:比文盲啊,强不了多少。
甲:那可不行。
乙:啊。
甲:哎呀,现在没有文盲。
乙:唉,是。
甲:还要努力学习。
乙:是。
甲:每个人哪,都要到高中水平。
乙:唉。
甲:我大本,大专,大本呀!
乙:谁呀?
甲:大学本科!真是的。
不懂,你不懂啊!
乙:大学本科?
甲:唉,大学毕业。
乙:您。
您大学毕业?
甲:唉。
对了对了。
乙:哎呀。
您。
您。
甲:嘿嘿,就你老看不起我。
我到哪儿我都受人尊敬。
乙:哟,嚯!
甲:啊?嚯呀。
前些天那个花园街那儿,南市花园街知道吗?乙:啊。
甲:华元街青年商店开幕,剪彩,请我,请我嘛!
乙:请你干吗?
甲:唉,要求我,让我给写字儿,让我给编个对子。
乙:嘿!
甲:商店!
乙:啊?
甲:开幕!
乙:啊?
甲:我给编个对子。
经理亲自到家接我去了。
听听这对子啊,看我编的,编的这词儿啊。
乙:唔。
错不了。
甲:记一下,记一下啊。
上联儿啊。
乙:唔。
甲:(缓慢而郑重地)生意兴隆通四海。
乙:(拉长音儿,嘲弄意)唔。
甲:怎么样?
乙:好!
甲:这。
这是上联儿。
乙:真不错。
甲:唉。
乙:下联儿是:财源茂盛达三江,是吗?(见甲没反应,继续问)是吗?
甲:唉?
乙:唉?
甲:唉,唉,唉,我写这对子那天你看了吗?
乙:谁看了?没看过!
甲:你怎么把词儿记住了?
乙:我记住了?
甲:我编的这词儿。
乙:您这个对子啊,
甲:啊?
乙:打有狗那年就有这对子。
啊。
您上哪儿抄来的?哪儿。
哪儿拆房子这旧门框让您发现了?把词儿抄下来了。
啊?这就能上这儿来?!您瞧这通吹!大话说的!这么好,那么好,好了半天,“生意兴隆通四海”啊?你当着。
甲:你。
你出题!我给你编个词儿!我编个对子你听听!你不服“马大学问”!
乙:那成啊!那得显你有学问!
甲:你说吧!
乙:我说个。
题目?甲:啊?
乙:你要写上对子来,算你的?甲:算,算,我要一没词儿——乙:啊?
甲:你瞧瞧,我要编不出词儿来乙:怎么样?
甲:我当时——
乙:唔?
甲:给你一毛钱!
乙:嗨!
甲:唉。
乙:我要你一毛钱干嘛?!甲:我。
我就有一毛钱。
乙:嘿,多惨哪!
甲:(模仿小孩儿)我们家不让我多带钱。
乙:你倒听话。
甲:啊。
乙:带着吧,别丢了!
甲:让我饿了买烧饼。
乙:是啊?
甲:(吭吭哧哧)嗯。
乙:买煎饼都不卖给你。
甲:嗯。
乙:唉。
说!我给你选个题目。
甲:行啊,你说吧。
乙:甭动,您就给青年商店写个对子。
甲:商店,行啊,那这词儿好编啊!
乙:来啊!
甲:这词儿好编啊。
上联儿啊,听着吧!乙:听着。
甲:“百问不烦,百拿不厌,坚守工作岗位;”乙:好,这好。
甲:这是上联儿。
乙:好。
甲:唔。
乙:下联儿?
甲:“想买也好,想换也行,受到顾客表扬。
”乙:嘿!好。
甲:怎么样?
乙:好。
高。
横批?
甲:啊?
乙:横批?
甲:横批?横批四个字儿!
乙:唔。
甲:“大发财源!”
乙:这句差点儿。
甲:怎么?
乙:这个差点儿。
老词儿。
甲:啊?
乙:大发财源?不成。
甲:啊?怎么?
乙:老词儿。
甲:大发“才”源嘛?!发现人才嘛!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嘛!培养青年,会做买卖,把买卖做活,大发才源,使用人员,大发财源!
乙:噢。
甲:怎么样?
乙:这么个“大发才源?”
甲:唉,对了,培养人员。
做买卖,把买卖做好。
乙:哦,这么讲。
甲:“大发才源!”
乙:唉那你给服务员写幅对子。
甲:服务员,服务员也成啊!
乙:写啊。
甲:青年商员儿,“进门来,能让您心情舒畅;”
乙:那是,敬业态度好。
甲:唉。
乙:下联儿?
甲:“出户去,管叫你意满心足!”
乙:唉,买到称心的东西了。
甲:唉。
乙:横批?
甲:横批呀?
乙:啊?
甲:“喜报三元!”
乙:唔,又是老词儿!
甲:唉。
这。
!
“乙::喜报三元,独占鳌头。
”
甲:贴喜报了嘛,受表扬嘛!炊事员,服务员,售货员——喜报三“员”!评奖,得了奖,受表扬。
乙:这么个喜报三“员”?
甲:先进工作者。
乙:(恍然大悟地)唔。
甲:喜报三员!
乙:成成成!
甲:啊——。
(升调)
乙:唉,我给你选一新鲜的。
甲:啊?
乙:现在南市。
甲:啊?
乙:食品一条街。
甲:食品一条街,什么呀?乙:您给写个对儿。
甲:行啊,说实在的,现成啊!乙:现成啊。
甲:听这上联儿!
乙:啊。
甲:“食品一条街,(乙:唉。
)建筑美观,新型新式;”
乙:哎。
下联儿?
甲:“佳肴千百种,设备完善,古色古香。
”
乙:嘿!横批?
甲:横批呀?横批呀?“福在眼前!”
乙:“福在眼前”?
甲:口头福嘛?!
乙:啊?
甲:口福就在眼前,南市食品街,想吃什么?你瞧,南北大菜,满汉全席,全羊大菜,小吃零食。
乙:唉。
甲:吃吧!吃就。
能吃是福!
乙:唉。
甲:利在健康!
乙:嘿!这地铁修好了!
甲:地铁,地铁。
乙:西站到大营门。
甲:行啊。
乙:你瞧这多好!
甲:地铁啊?
乙:啊。
甲:听这上联儿!
乙:啊。
甲:“永不消失的电波,地道站;”
乙:唉?
甲:地铁嘛,停电不行。
乙:啊。
甲:地道站,你想哪站上,哪站下,都行。
乙:唉。
甲:“永不消失电波,地道站;”
乙:下联儿?
甲:下联儿啊?“钢铁怎样练成,朝阳沟。
”
乙:对。
离了钢铁不成。
甲:对呀。
乙:横批?
甲:横批呀?
乙:啊?
甲:这横批呀?
乙:啊?
甲:横批还来个吉祥话儿!
乙:吉祥话儿?听听。
甲:“四季平安”!
乙:好嘛!四季平安上地铁这了?
甲:对了,四季平安。
乙:怎么?
甲: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刮风不透,下雨不漏,行车安全,没有紧急刹车。
乙:唉。
甲:“四季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