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及注释、诗意
- 格式:doc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3
春chūn 晓xiǎo孟浩然·唐 春chūn 眠mián 不bù 觉juã 晓xiǎo , 处chù 处chù 闻wãn 啼tí 鸟niǎo 。
夜yâ来lái 风fēng 雨yǔ 声shēng ,花huā 落luî 知zhī 多duō 少shǎo。
【注释】(1)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译文】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村cūn 居jū高鼎·清草cǎo 长zhǎng 莺yīng 飞fēi 二âr 月yuâ 天tiān , 拂fú 堤dī 杨yáng 柳liǔ 醉zuì 春chūn 烟yān 。
儿ãr 童tïng 散sàn 学xuã 归guī 来lái 早zǎo , 忙máng 趁chân 东dōng 风fēng 放fàng 纸zhǐ 鸢yuān 。
【注释】(1)村居:住在农村。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散学:放学。
(5)纸莺:风筝。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悯mín 农nïng 李绅·唐春chūn 种zhîng 一yī 粒lí 粟sù, 秋qīu 收shōu 万wàn 颗kē 子zǐ。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注音、注释、译文)1、咏鹅【唐】骆宾王鹅é,鹅é,鹅é,曲q ǔ项xi àn ɡ向xi àn ɡ天ti ān 歌ɡē。
白b ái 毛m áo 浮f ú绿l ǜ水shu ǐ,红h ón ɡ掌zh ǎn ɡ拨b ō清q īn ɡ波b ō。
作者 简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
有集。
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古诗赏析《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
2、江南汉乐府江ji ān ɡ南n án 可k ě采c ǎi 莲li án,莲li án 叶y è何h é田ti án 田ti án。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间ji ān 。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东d ōn ɡ,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西x ī,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南n án ,鱼y ú戏x ì莲li án 叶y è北b ěi。
人教版小学古诗词【小学一年级】上册:1、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 yōng ?一去二三里,yī qù 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 wǔ 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 qī zuò八九十枝花。
bā jiǔ shí zhī 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2、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 ?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 wú 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 huā hái zài人来鸟不惊rén lái niǎo bú jīng注词释义: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解释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及其简单的解释: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月光洒在地上,如同霜一样。
诗人抬起头来仰望明月,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春天早晨的宁静和美好。
诗人在春天的早晨睡得很香,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周围到处都是鸟儿的叫声。
夜里听到了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
3.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白鹅在水面上的情景。
鹅伸长脖子向天空歌唱,它的白色羽毛在绿色的水面上显得格外醒目,红色的脚掌在清澈的波浪中划动。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上鹳雀楼远眺的景象。
太阳靠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再上一层楼。
5.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释:这首诗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同情。
农民在烈日下锄禾,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而我们每天吃的粮食,每一粒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6.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释: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阳光照射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色的带子挂在山前。
水流从高处直落下来,好像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背诵。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文学修养。
人教版语文1 6年级古诗词(带注解)人教版语文1-6年级古诗词(带注解)【小学一年级】第一卷:《江南》汉乐府在长江以南,荷叶可以采摘,鱼可以在荷叶间嬉戏。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王伟绘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罗斌旺《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同情农民(二)李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浪登月记(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风》(唐朝):李乔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小学一年级】第二卷:《春晓》孟浩然春天睡不着黎明,鸟儿到处歌唱。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赠汪伦》李白当李白正要坐船时,他突然听到了上岸的声音。
桃花池有几千英尺深,没有王伦对我的爱那么深。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在松树下,我问男孩,他说师父出去采草药了。
就在这座山的某个地方,但深深的云层让我想知道在哪里。
《画鸡》(明)唐寅没有必要在头上砍下红色的王冠,在白雪覆盖的未来行走。
我一辈子都不敢轻率地说话。
只要我要求成千上万的家庭开门。
《静夜思》李白床前的明月被怀疑是地面上的霜。
抬起头,我看到月亮如此明亮;闭上眼睛,我的怀旧之情又来了。
《池上》白居易婴儿撑起船,把白莲花偷了回来。
我不知道把痕迹藏在哪里。
浮萍一起开放。
《小池》杨万里春天是寂静的,珍惜涓涓细流。
树荫映在水面上,喜欢细嫩的阳光。
盛开的莲花刚刚发芽;一只蜻蜓已经站在上面了。
1/9【小学二年级】第一卷:《梅花》(宋)王安石角落里有几朵梅花,只有凌寒。
我知道这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香味。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坐在他身旁,身上倒映着浆果和苔藓,学会了吊轮。
路人招手问问题。
他们太害怕了,不敢回应别人。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山那边的太阳闪闪发光;黄色的河水向岸边流淌。
你可以爬到更高的高度,欣赏更壮观的景色。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阳光香炉冒出紫色的烟雾,瀑布从远处悬在河边。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词注释翻译赏析注释】⑴所见:看到的。
⑵骑:骑乘。
⑶振:震动。
⑷樾:林荫处。
⑸意欲:想要。
⑹捕:抓。
⑺蝉:知了。
⑻闭口:停止歌唱。
【译文】牧童骑着黄牛,在林荫处高声唱歌,歌声震动山林。
他想要抓住唱歌的知了,但突然间却停止了歌唱。
鉴赏】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看到的一幅乡村牧童唱歌的画面。
前两句描写了牧童骑黄牛在林荫处唱歌的情景,用一个“振”字,一个“樾”字,把唱歌的声音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后两句叙述了牧童想要抓住唱歌的知了,但却突然停止了歌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瞬间美好的感受和珍惜。
全诗简洁明了,语言朴实自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译文】漫步在崎岖的寒山石径上,___升腾之处有人家。
停下车子,坐在枫林里享受傍晚时分的美景,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漫步于寒山之上的情景。
诗人以“石径斜”、“白云生处”等细节描绘了山的高远和险峻,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美景的热爱和赞叹。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译文】悠悠的秋风吹动着江面和梧桐树叶,传来寒冷的声音。
这时,我想起了离家在外的旅客的思乡之情。
我听到有儿童在夜深人静的篱笆旁抓蟋蟀,只有一盏灯亮着。
鉴赏】___以深沉的思维和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景象和人情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深刻的意境。
诗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表现出深秋的凄凉,而“江上秋风动客情”则表达了旅人思乡的心情。
最后,诗人通过描写儿童抓蟋蟀和篱笆旁的一盏灯,表现出夜晚的宁静和生活的朴素,使整首诗更具有生活气息。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1)潋滟:水面波光潋滟。
(2)空蒙:山色被雨雾笼罩,看不清。
(3)西湖: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中国著名的淡水湖泊之一。
(4)西子:杭州美女的代称。
(5)淡妆浓抹:形容山色淡雅、水色浓郁。
(6)总相宜:完全相配。
译文】湖水波光粼粼,晴空万里山峦若隐若现,雨后的山色更显得神秘莫测。
一年级上册古诗词汇总(附注释+译文)(人教版)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①咏:指用诗词等来描写、赞美某一事物。
②项:脖子。
向天歌:指鹅朝着天空叫。
③红掌:指鹅红色的脚掌。
拨:划动。
清波:清澈的水波。
【译文】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向天空唱着歌。
洁白的羽毛在碧绿的水面上浮动着,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①汉乐府:指由朝廷乐府机构搜集、保存下来的汉代诗歌。
②可:适宜、正好。
③何:多么。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④戏:玩耍,嬉戏。
【译文】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多么茂盛啊!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它们一会儿在莲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儿在莲叶的西边嬉戏,一会儿游到莲叶的南边嬉戏,一会儿又游到莲叶的北边嬉戏。
画佚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②春去:春天过去。
③惊:吃惊,害怕。
这里主要是受惊飞起的意思。
【译文】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①悯:怜悯、同情。
②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
③餐:饭食。
④皆:都。
【译文】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还在田里锄禾,汗水滴滴,落入禾苗下的泥土里。
谁知道盘子里的饭食,每一粒都包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①朗月行:乐府古题。
②呼作:称作。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比喻月亮又圆又大。
③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④青云:指高空的云。
【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又怀疑它是瑶台仙镜,飞挂在高空的云上面。
一年级下册古诗词汇总(附注释+译文)(人教版)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①春晓:春天的早晨。
晓,天刚亮的时候。
②眠:睡觉。
觉:察觉。
③闻:听到。
啼鸟:鸟儿的啼叫声。
④夜来:昨天夜里。
⑤知多少:不知道有多少。
【译文】春睡中不知不觉天色就亮了,到处都能听见鸟儿的啼叫声。
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道花儿被吹落了多少。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汪伦:李白的朋友。
李白游泾(jīng)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②行:离开。
③闻:听到。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歌唱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④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⑤不及:比不上。
【译文】李白乘船将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送别的踏歌声。
桃花潭的水有几千尺那么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①疑:好像。
②举头:抬头。
【译文】床前的月光非常明亮,好像是地上凝结着一层白霜。
抬起头望着天空中的一轮明月,低下头思念远方的故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①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山林中的人。
②童子:小孩。
这里指隐者的弟子。
③言:说。
④云深:指山中云雾缭绕。
处:地方。
【译文】松树下,我向童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回答说师父上山采药去了。
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中,山上云雾缭绕,也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①小娃:小孩子。
小艇:小船。
②白莲:白色的莲花。
③解:明白、知道。
踪迹:船行留在水面上的痕迹。
④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
叶扁平,呈椭圆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一个小孩子自己撑着小船,偷偷去采了白莲花回来。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加注释一年级的学生通常需要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词,以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及其注释: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注释:- 床:指井边的栏杆。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怀疑。
- 举头:抬头。
- 低头:低头思考。
2.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内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注释:- 春眠:春天的睡眠。
- 啼鸟:鸟叫。
- 夜来:夜里。
- 花落:花朵落下。
3.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内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释:- 白日:太阳。
- 依山尽:靠着山落下。
-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 穷:尽,达到极点。
- 千里目:极目远眺。
4. 《绝句》- 作者:杜甫- 内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注释:- 黄鹂:一种鸟。
- 翠柳:绿色的柳树。
- 白鹭:一种白色的鸟。
- 西岭:指西方的山。
- 千秋雪:长久不化的雪。
- 东吴:古代地名,指今江苏一带。
5.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
- 紫烟:紫色的烟雾。
- 遥看:远看。
- 飞流:急流。
- 银河:天上的银河。
以上古诗词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适合一年级学生背诵,以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注释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更好地记忆和体会诗词的美妙。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注释一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通常包括一些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诗篇,下面是几首常见的古诗词及其注释: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时,思念家乡的情感。
"床前"指的是床边,"明月光"是明亮的月光,"举头"是抬头,"低头"是低头。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诗人因为睡得很香而没有察觉到天亮。
"春眠"指春天的睡眠,"不觉晓"是不知不觉中天亮了,"啼鸟"是鸟的叫声,"夜来"是昨晚,"风雨声"是风雨的声音。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这首诗通过登楼远望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白日"是太阳,"依山尽"是太阳落山,"黄河"是中国的一条大河,"入海流"是流入大海,"欲穷"是想要穷尽,"千里目"是千里之外的视野。
4.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这首诗以鹅为主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鹅在水中游动的情景。
"曲项"是弯曲的脖子,"向天歌"是向天空叫,"白毛"是白色的羽毛,"浮绿水"是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掌"是红色的脚掌,"拨清波"是划动清澈的水波。
5.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及注释、诗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一年级】
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举:抬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晓:春天的清晨。
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③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④夜来:夜里。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到处都是鸟儿明快的啼叫声。
想起夜里的那阵阵风雨声,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村居高鼎.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1)村居:住在农村。
(2)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醉:迷醉,陶醉。
(4)散学:放学。
(5)纸莺:风筝。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杨万里.南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