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纺织品及服装中的重金属及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是保证儿童纺织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 g/cm3的金属元素,如铅、镉、铬等。
这些金属在儿童纺织品中的含量过高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需要采用可靠、快速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监测。
1. 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这种仪器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通过射线荧光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
操作简便,快速检测结果可即时获取。
2. 原子吸收光谱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通过对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吸收光谱进行测量来确定其含量。
可以使用火焰式、石墨炉式或者氢化物发生器结合原子吸收光谱仪来进行分析。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通过对样品进行离子化,在电场的作用下将离子导入质谱仪进行分析。
在进行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样品准备:在进行分析前,需要准备好合适的样品。
对于纺织品样品,可以将其切割成合适的尺寸,去除掉非纺织部分,如纽扣和拉链等。
然后将样品经过特定的处理方法,使得其中的重金属可以被有效溶解出来。
2. 仪器选型: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仪器进行分析。
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优缺点,需根据实际情况权衡选择。
3. 标准溶液: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制备相应的标准溶液,用于仪器校准和质量控制。
标准溶液的制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或行业的标准要求进行。
重金属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帮助纺织品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儿童纺织品的安全性。
监测儿童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监管,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儿童纺织品是指专门为儿童设计和制作的服装和家居纺织品,例如儿童衣服、床上用品、玩具等。
由于儿童的皮肤娇嫩,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于儿童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需格外重视。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对儿童的健康有着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儿童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本文将探讨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制作。
我们需要明确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标准。
国家对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有严格的限制标准,例如对铅含量的标准为每公斤不得超过90毫克。
还需了解测试的样品类型和检测的目的。
根据这些基本信息,我们将制作一份快速检测方法。
一、采集样品我们需要采集儿童纺织品样品作为测试样本。
样品的大小需要符合一般的实验操作规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二、样品前处理对于不同类型的儿童纺织品,需要进行不同的样品前处理。
对于织物类的纺织品,可以选择剪取样品或者使用某种合适的工具剥离织物的表面。
对于硬质纺织品,可以选择碾碎或者切割的方法进行前处理。
三、样品溶解将前处理后的样品溶解在酸性条件下。
选择合适的酸溶液进行处理,确保样品中的重金属离子能够完全溶解。
在溶解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重金属离子的释放和溶解。
四、检测方法选择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化学法、荧光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五、标准曲线的建立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使用选定的检测方法建立标准曲线。
通过标准曲线可以准确地测定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六、样品测试将经过前处理和溶解的样品进行测试,根据标准曲线的测定结果来计算出样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七、质量控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控制步骤包括对标样和质控样品的测试,比对测试结果和标准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制作。
纺织品金属含量标准一、金属杂质金属杂质是指纺织品中混入的非故意添加的金属物质,如铁屑、铜屑等。
这些杂质可能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机械磨损、环境污染或存储不当等因素。
为了确保纺织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各国标准和国际组织对纺织品中金属杂质的含量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金属杂质含量的限制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金属杂质含量应低于1.0毫克/平方米,特殊情况下应低于0.5毫克/平方米。
二、纽扣、拉链等附件纺织品上的纽扣、拉链等附件也含有金属成分,这些金属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各国标准和国际组织也对其含量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纽扣、拉链等附件中的金属含量限制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金属含量应低于100毫克/件,特殊情况下应低于50毫克/件。
三、缝纫线缝纫线是纺织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金属含量也受到严格限制。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缝纫线中的金属含量限制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金属含量应低于0.5毫克/米,特殊情况下应低于0.2毫克/米。
四、金属残留物金属残留物是指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磨损或化学品腐蚀等原因而残留在纺织品上的金属物质。
这些残留物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各国标准和国际组织对其含量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金属残留物含量的限制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金属残留物含量应低于1.0毫克/平方米,特殊情况下应低于0.5毫克/平方米。
五、金属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纺织品中金属含量的合规性,需要采用适当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金属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材料和元素的特点进行选择和应用。
纺织品中的重金属问题及检测标准周梅; 赵瑞方; 朱银; 云晓青【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9(000)012【总页数】4页(P94-97)【关键词】纺织品; 重金属; 来源及危害; 检测方法; 预处理; 检测仪器【作者】周梅; 赵瑞方; 朱银; 云晓青【作者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正文语种】中文纺织品服装作为最常用的日用消费品,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家发布的一系列强制标准如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1]、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2]等都有对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
在这个背景下,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织品中重金属的来源、危害、重金属检测项目、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并对纺织品中重金属的预处理和检测仪器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1 纺织品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纺织品中的重金属主要有3种来源:(1)原材料:纤维材料本身,如棉花、麻。
这部分重金属来源于天然纤维生长时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而来。
(2)纺织过程:在纺织纤维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染料和助剂。
(3)服装加工工程中,如纽扣、拉链等物品。
服装中的重金属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当重金属在人体内蓄积到一定数量后,会对皮肤、肝、肾、心、脑、骨骼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毒性,尤其对婴幼儿的影响更大。
2 针对纺织品中重金属的检测项目目前,纺织品中重金属的检测项目主要有4种,分别是:可萃取的重金属、可迁移的重金属、重金属总量和重金属释放量。
(1)可萃取的重金属此项目是纺织品重金属最常规的项目,检测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时一般选用此检测项目。
该检测项目是模拟人体穿着环境,将一定量的纺织品浸泡在人工酸性汗渍或人工碱性汗渍或人工唾液中萃取,在一定温度下(通常是37℃)下振荡,然后将溶液过滤,用合适的仪器上机检测。
(2)可迁移的重金属可迁移重金属也称为可溶性重金属,玩具制品在进行重金属检测时一般采用此检测项目。
纺织品中的重金属问题及检测标准发表时间:2020-08-12T16:38:46.1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作者:田宝胜庄海涛[导读] 摘要:纺织品及附件中的重金属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临沂市纤维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山东临沂 276000摘要:纺织品及附件中的重金属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且纺织品的加工使用过程中,使用材料进行纺织品加工时,会不可避免的混入金属源如铜铁等,从而造成有害的影响。
所以,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来源、危害、重金属的常规检测项目、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并对纺织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的预处理和检测仪器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帮助试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合适的预处理条件和仪器,减少试验误差,达到提高检测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纺织品;重金属;来源及危害;检测方法;预处理;检测仪器纺织品的生产加工工序比较复杂,一般都会使用助剂、染料等化学试剂,而对于印花的纺织品还可能会使用涂料或色浆进行处理。
在这些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而钮扣、拉链和饰品等纺织品所需附件也可能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引入重金属。
长期穿着这类纺织制品,有害重金属就可能被人体摄入,而人体一旦摄入这些有害重金属就很难排出体外,并会在体内产生累积,最终对人体的多种器官和生理功能造成损害。
因此,人们对纺织品及附件所含重金属的关注越来越高。
国内外政府或相关部门不断颁布或更新相关标准,对纺织品及附件所含重金属的质量浓度做出明确的限定。
一、纺织品中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纺织品中的重金属主要有3种来源:(1)原材料:纤维材料本身,如棉花、麻。
这部分重金属来源于天然纤维生长时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而来。
(2)纺织过程:在纺织纤维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染料和助剂。
(3)服装加工工程中,如纽扣、拉链等物品。
服装中的重金属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当重金属在人体内蓄积到一定数量后,会对皮肤、肝、肾、心、脑、骨骼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毒性,尤其对婴幼儿的影响更大。
百检检测:专家解读纺织品及服装中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的检测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电⼦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抽查以⼉童产品安全和电器产品安全为重点,对天猫、京东商城、1号店、凡客诚品、唯品会、国美电器、拼多多、⽹易严选、苏宁易购、当当⽹、贝贝⽹等11家电⼦商务平台上销售的婴幼⼉服装等7类电⼦商务产品质量开展了国家监督专项抽查。
抽查的63批次婴幼⼉服装产品中,有有1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涉及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pH值、绳带要求、附件不合格项⽬“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由于含有“致癌”两个字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恐抗拉强⼒、耐唾液⾊牢度等。
抗拉强⼒、耐唾液⾊牢度等。
其中,不合格项⽬慌和不解。
那么,服装中的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具体指的什么?来⾃哪⾥?能否去除?如何检测服装中的可分解致癌芳⾹胺?我们邀请了福建省纤维检验局检测专家朱峰来解读纺织品及服装中的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检测的相关问题。
纺织品及服装中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含量的检1、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具体指的是什么? 会对⼈体产⽣哪些危害?会对⼈体产⽣哪些危害?纺织品及服装中可分测依据有哪些?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是指在⼀定条件下,经还原反应分解出致癌芳⾹胺的染料。
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属于偶氮染料,分⼦结构中含有偶氮基(—N=N—)。
⽬前,国内外公认的致癌芳⾹胺的数量是24种,涉及约200种偶氮染料,这些偶氮染料⼜被称为禁⽤偶氮染料。
需要说明的是,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类,⼴泛地应⽤于各类纤维的染⾊,禁⽤偶氮染料仅占全部偶氮染料的 5%左右,并⾮所有的偶氮染料都是禁⽤染料。
经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染⾊的纺织品、服装或其他消费品与⼈体⽪肤长期接触后,在⼈体正常代谢过程所发⽣的⽣化反应条件下,可能发⽣还原反应分解⽣成致癌芳⾹胺,经过⼀系列活化作⽤⽽改变⼈体细胞的DNA结构,引起⼈体病变和诱发癌症。
我国现⾏纺织产品中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的限量依据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在纺织产品中禁⽤可分解致癌芳⾹胺染料,致癌芳⾹胺的限量值为≤20 mg/kg。
纺织品中可萃取重金属的测定
<strong>检测纺织品中重金属的重要性</strong>
现在,在全球范围内检测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已经成为生产和销售纺织品的重要环节。
重金属可以污染空气、水和土壤,对人类的活动和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检测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对确保人们对服装的健康使用至关重要。
在检测纺织品中重金属时,可以采用总有机碳(TOC)测定法。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检测范围广泛,从元素的数值到微量的重金属,都有可能检测到。
总有机碳(TOC)测定法是纺织品中重金属检测的最佳选择。
另外,由于重金属的危害程度,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防止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
除了上述测定方法外,还可以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技术手段检测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总而言之,检测纺织品中重金属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纺织品市场的监督,督促纺织品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控制重金属含量,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和社会稳定。
其次,消费者应根据所购商品的品牌和质量,明智地选择纺织品,保护自己的健康。
纺织品中的重金属问题及检测标准分析摘要:我国对于纺织品化学物质含量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强调需要做好重金属含量检测,以便及时对含量超标纺织品进行处理,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文章将通过对纺织品中重金属来源以及类型的介绍,对重金属危害进行分析,并会以此为切入点对重金属检测相关内容展开深度探讨,旨在提高重金属检测工作开展水平,保证纺织品应用安全性。
关键词:检测标准;检测方法;重金属;纺织品纺织品是日常生活中与民众接触最为频繁的一类物品,无论是床上用品还是贴身衣物等,主要以纺织品为主。
如果纺织品中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会在水分作用下形成游离态,通过口腔或皮肤等渗入到人体内部,经过长期累积,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不利于个体健康。
鉴于此,对纺织品内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是极为必要的。
一、纺织品中重金属类型与来源分析较为常见的纺织品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工制造过程。
在进行床上用品以及衣物等纺织品的制造过程中,可能会为追求色彩鲜艳和图案的丰富性,使用一定量的金属络合物或者媒介染料等物质,如果没有合理进行管控,很容易会在后期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重金属元素,进而造成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②生物富集。
在对植物纤维进行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棉麻在生产过程中所吸收的金属元素,而导致在进行纺织品的制造过程中产生一定重金属的可能性,此种情况所引发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如果出现个别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
二、金属含量超标危害分析在进行纺织品制造过程中,会因为催化以及印染等工艺影响,而导致纺织品纤维存在一定量重金属的情况,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之下,重金属会转化为游离状态,渗透到人体皮肤甚至是呼吸道等位置,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以及肌肉组织等产生严重影响。
虽然部分重金属属于人体必要元素,但如果在人体内含量出现超标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不仅会造成肝脏损伤或者皮肤损伤等问题,同时会因为婴儿的抵抗力相对较弱,而对婴幼儿产生严重影响的情况。
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
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检测标准通常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有关,以确保消费者和环境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一些与纺织品重金属检测相关的主要标准和法规:
1.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标准:美国CPSC制定了一些
标准,规定了在纺织品和衣物中的重金属含量。
这些标准适用于儿童衣物,以确保儿童接触的产品不含有害的重金属,如铅。
2.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制定了一些法
规,包括受限物质清单(REACH法规)和有害物质限制法规(RoHS法规),规定了在纺织品和其他产品中的特定有害物质的使用限制,包括重金属。
3.欧洲标准:欧洲标准机构(CEN)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
定了与纺织品中重金属检测相关的标准。
例如,ISO 14184-1 标准规定了在纺织品中检测可溶性重金属的方法。
4.国际贸易标准:一些国际贸易协定和标准要求,例如Oeko-Tex
标准100,规定了在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限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5.安全消费品法规: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自的安全消费品法
规,包括限制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这些法规通常是为了确保产品对消费者的安全。
检测纺织品中的重金属通常涉及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或质谱分析。
检测通常由专业实验室或认可的第三
方机构执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可信度。
重金属在纺织品中可能源于染料、印花、附加物或某些生产过程。
检测旨在确保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法规或标准规定的限制,以降低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纺织品重金属含量标准纺织品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而重金属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染物质,其在纺织品中的含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因此,纺织品重金属含量标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重金属。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等。
这些重金属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可能被使用,或者通过污染的方式进入纺织品中。
而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标准,则是对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的限制和要求,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针对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国家和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重金属含量标准。
一般来说,这些标准会对纺织品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限制,以及规定检测方法和标准。
比如,对于婴儿服装这样的特殊纺织品,重金属含量标准会更加严格,以确保婴儿的健康和安全。
在实际生产中,纺织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重金属含量标准,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手段,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监管部门也会对市场上的纺织品进行抽检,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除了国家标准之外,国际上也有一些关于纺织品重金属含量的标准和规定。
比如,欧盟对纺织品中镉、铅等重金属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求,对进入欧盟市场的纺织品进行检测和认证。
这也促使国内纺织品生产企业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还需要符合国际标准,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总的来说,纺织品重金属含量标准是保障人们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督,提高抽检频率和力度;消费者也要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纺织品。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纺织品重金属含量在合理范围内,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保驾护航。
nb衣服对重金属含量的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衣物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对于婴幼儿和儿童的衣物,安全性和无害化成为了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NB衣服作为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服饰品牌,其对重金属含量的标准备受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探讨NB衣服对重金属含量的标准及相关法规,并介绍与之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NB衣服厂商应该遵守的标准和要求,并着重强调这些标准和要求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性。
1.3 目的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加深读者对于NB衣服对重金属含量标准以及相关问题的理解。
希望能够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在购买NB衣服时,选择安全、质量有保证且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
同时也希望引起生产企业对于产品质量合规性及文明、科学生产制造的重视。
2. NB衣服对重金属含量的标准:2.1 NB衣服的定义:NB衣服是指由NB(New Balance)公司生产的运动装备,包括鞋、运动内衣、运动上衣等。
这些产品以其高品质和舒适性而闻名,并广泛受到运动爱好者的喜爱。
2.2 重金属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是指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和铬等。
过量暴露于重金属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长期接触或吸入高浓度重金属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神经系统损伤、器官功能障碍和癌症等。
2.3 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法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了关于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标准和法规,以确保产品对消费者的安全性。
例如,在欧盟,有关纺织品中七种有害物质限制规定(REACH SVHC)和可移动重金属含量限制规定都适用于NB衣服及其他纺织品。
在中国,国家标准GB 18401-2010《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品中允许的重金属含量限值。
对于NB衣服这样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产品,其中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镉和汞的含量必须控制在特定范围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对重金属含量限值存在差异,厂商需要根据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制定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上限要求。
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纺织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重金属作为一类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其在纺织品中的含量也备受关注。
因此,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成为了纺织品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标准。
本文将对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标准。
首先,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对纺织品中重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检测。
常见的纺织品重金属包括铅、镉、汞等,这些重金属元素如果超出了一定的含量标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的制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可能有不同的检测标准。
一般来说,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保证纺织品的质量安全。
在实际生产中,纺织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重金属含量标准。
另外,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的检测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为纺织品质量的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后,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关部门需要对纺织品生产企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抽样检测,确保其产品符合重金属含量标准。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查看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来了解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保障自身权益。
总之,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是保障纺织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制定、执行和监督都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控和检测,才能够确保纺织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纺织品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有所帮助,增进对纺织品重金属检测标准的了解和认识。
纺织品和服装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其来源纺织品中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纺织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使用的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服装上,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应,甚至诱发癌症;二是在纺织品加工制造和后期的印染、后整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染料、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树脂整理剂等多种化学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使纺织品及服装再度蒙受污染。
自1994年7月15日德国政府颁布禁用偶氮染料法令以来,到目前为止,在纺织品和化学品领域中禁用和限制的化学物质有13类约300个。
下面对这13类化学物质作一个基本介绍。
除用1-EP6/0.311禁用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是指含一个或多个偶氮基(-N=N-)的芳香族化合物。
偶氮染料是染料中非常重要的结构,属于该类结构的染料有几千种。
经研究表明某些芳香胺对人体或动物具有致癌的作用或怀疑有致癌作用,因此各国的法规仅对会分解产生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进行禁止。
德国最先颁布禁止生产和使用以联苯胺为代表的20种致癌芳香胺及可分解出这些芳香胺的染料的法令,规定进口商不得进口用这些染料加工的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
随后,这一法令也被欧盟其它国家所使用。
按照德国Bayer公司在1994年提出的禁用染料品种以及1999年德国VCI(德国化学工业协会)提出的禁用染料数据统计有146个,规定在纺织品上的致癌芳香胺的限值不超过30mg/kg,在染料中的致癌芳香胺的限定值不超过150mg/kg。
禁用染料在经印染的纺织品或皮革制品中都有可能存在。
2致敏性分散染料致敏染料对皮肤有过敏性和刺激性,部分分散染料被认为易起过敏反应,如果该类染料长时间接触皮肤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在一些国家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中对这些染料进行了限制和禁用。
目前受控的致敏性染料有20种,Oeko-tex对这20种染料的使用进行了限制,这些染料均为分散染料。
德国的《食品与消费品法》中对被证明有过敏反应的6种分散染料使用进行了限制。
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纺织品作为人们生活中必需的日用品之一,在制造过程中往往使用染料和助剂等化学药品,这些药品可能会导致纺织品中含有重金属元素。
对于儿童纺织品,特别是儿童服装和儿童玩具,如果重金属含量超标可能会对儿童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快速检测儿童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
1. X射线荧光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XRF)是一种快速、无损的元素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该方法通过辐射样品产生元素特征X射线,然后测定X射线的能量和强度,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专门的样品前处理,而且快速、准确,能够对多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快速检测。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是一种基于光谱学原理的定量分析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光谱仪检测样品中吸收光的强度,然后计算出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但需要对样品进行化学分解或浸泡,有一定样品前处理难度。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元素分析技术。
该方法使用高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来产生离子,然后通过质谱仪检测样品中的离子种类和数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该方法用于儿童纺织品的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的优势。
原子荧光光谱法(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AFS)是一种通过原子在荧光状态下产生特征光谱进行元素分析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无损、快速、灵敏度高,并且仅需要少量样品。
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
摘要:儿童纺织品是指专为儿童设计和制作的服装、床上用品和玩具等纺织品。
由于儿童对重金属的敏感性高,长期接触重金属可能对其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对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引言:
随着人们对儿童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儿童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监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重金属是一类常见的有害物质,其在儿童纺织品中的含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目前,常用的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不同的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一、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之一。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采用了化学试剂与纺织品样品中的重金属发生特定的反应,并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吸光度或发射光强来确定重金属的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但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样品预处理和分析,不适用于快速检测。
结论:
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快速检测方法是保证儿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儿童纺织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改进,更多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将被开发和应用于儿童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专家解读:纺织品及服装中的重金属及检测作者:
来源:《中国纤检》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质量安全的认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常识也更加关注,从食品安全到交通工具安全、电梯安全、化妆品安全、穿衣安全等。
我们发现,消费者在超市和商场购物的时候不再是紧盯价目表,而是在买食品的时候仔细研究配料表,在买衣服的时候反复琢磨服装的标识,这说明大家在生活品质提高的同时更加挑剔质量了。
消费者的关注使得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控制。
通过梳理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各地对服装质量的监督抽检的结果发现:纤维含量不合格、标识不规范、色牢度不合格、pH值不合格、甲醛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成为服装质量的主要问题,其中,纤维含量不合格和标识不规范是最常见的问题。
虽然化学物质超标等质量问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其对健康危害大,引发的关注度也更高。
2015年9月新生开学之际,新京报组织在超市商场购买4款书包,经专业检测机构检测,有2款书包检出重金属铅。
众所周知,食品中重金属超标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引起中毒,那么服装中的重金属来自哪里?穿在身体外面的服装中的重金属会对健康有影响吗?如何准确检测服装中的重金属?本期邀请北京服装学院的材料学专家、副教授龚来解读纺织品及服装中的重金属检测的相关问题。
1 纺织品及服装中的重金属从哪里来?对人体的健康有哪些危害?
纺织品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染整过程中重金属络合染料和化学助剂的使用,天然纤维生长过程中从自然界中的吸收富集,以及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适量的某些重金属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
但过量的重金属在被人体吸收后,容易在肝、骨骼、肾、心脏及脑中积累,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脏器、皮肤、骨骼、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2 国内外的标准和法律对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都有怎样的规定?
国内的标准GB/T 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对锑(Sb)、砷(As)、铅(Pb)、镉(Cd)、汞(Hg)、铜(Cu)、铬(Cr)、钴(Co)、镍(Ni)等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限量规定。
国外有国际生态纺织品标准OEKO-TEX Standard 100-2010,重金属种类有很多,根据不同重金属种类以及纺织产品的分类,标准中都给出了限定值。
对可萃取重金属,两套标准做了相同的限量,其中,OEKO-TEX Standard 100-2010对重金属铅和镉做了总量限定,对于可萃取铅,Ⅰ类产品限量0.2mg/kg,Ⅱ-Ⅳ类产品均为1.0 mg/kg,可萃取镉各类产品均为0.1 mg/kg。
对于被消解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类产品铅为90.0 mg/kg,镉为40.0 mg/kg,Ⅱ-Ⅳ类产品铅为90.0mg/kg,镉为40.0mg/kg。
GB/T 18885—2009对重金属铅做了“金属附件禁止使用铅和铅合金”的注解。
3 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依据是什么?检测的难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检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目前,测定方法有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PFS)、比色法等。
目前检测的难点是我们所能检测到的游离量还与纺织品的色牢度、水洗程度及萃取条件等因素有关。
国内缺乏重金属总量的标准测试方法,OEKO-TEX标准作为测试程序仅就萃取条件、测试用仪器做了粗略规定,缺乏具体分析步骤的描述。
检测时应注意针对不同测试方法所能达到的灵敏度,同时还要注意待测元素是否易挥发从而导致测试结果不精确问题。
比如铅、镉这两种元素,采用干法灰化法预处理样品时易挥发,与采用微波消解法预处理样品得到的结果差距比较大。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干法灰化法进行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加入助剂,以减少待测元素发生挥发,提高检查结果精确度。
4 对生产企业来说,如何避免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质量问题出现?(可以举例详细阐述)?
作为纺织纤维原料的生产方,在种植植物纤维时,尽可能挑选无污染或者说低污染土地;在生产化学纤维时,在切片生产中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引发剂、催化剂,在纺丝过程中避免使用含重金属的抗菌剂,积极使用无重金属的替代品。
作为纺织纤维及服装加工企业,应该跟染化药剂及服装辅料生产商进行沟通,根据各生产商的产品资料在染化药剂及辅料的筛选上做出比较系统的研究,以期在纺织纤维及服装加工中避开相关的含有重金属的染化药剂及服装辅料。
5 什么样的服装容易有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出现?对于消费者在购买纺织品或服装时,有没有简单的辨别方法?
镍在纺织服装上起到增加强度与硬度,防止腐蚀的作用,主要存在于纺织服装附件:油漆涂料、墨水、拉链、塑料件、金属化合物中。
铬常会存在于纺织品和服装塑料件、涂料以及经鞣制的皮革中。
铅常会存在于纺织品和服装塑料件、油漆、涂料以及金属涂层中;镉通常存在于纺织服装附件:各种颜色涂料及金属涂层中。
建议在购买服装的过程中,消费者应尽量避免购买地摊上或市场中的廉价服装,选择衣服时,尽量避免选择有着亮丽涂层的衣服。
购买童装则要注意衣服上的金属拉链,拉链颜色亮丽以及明显有涂层的,应尽量少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