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二章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二章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二章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二章练习题

期中—化学复习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1、据报道,月球上有大量He 32存在,He 32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He 32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He 22和He 32互为同位素

B.He 32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

C.He 32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D.He 32代表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3个中子的氦原子 解析:He 32和H 31质子数不同,不是同位素;He 32的电子数为2,中子数为3-2=1。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

A.重氢、超重氢

B.氧、臭氧

C.红磷、白磷

D.H 2O 、D 2O

解析: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的互称,所以,同位素首先必须是原子,因此,B 、C 、D 项都不是。

3、位于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A 、B 、C 、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 、C 位于同一主族,A 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 、D 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B 、D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A 、C 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E 是自然界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根据你的推断完成下列问题:

(1)B 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E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

(2)由A 、B 两种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具有漂白作用的四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C 与D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E 的最高价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氧 Al (2)

(3)SO 2 O 3 H 2O 2 Na 2O 2 (4)Na·+

+·N a →Na +[]2-Na +

(5)Al 2O 3+2OH -====2 2AlO +H 2O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4、下列事实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强的是( C )

①HCl 的溶解度比H 2S 大 ②HCl 的酸性比H 2S 强 ③HCl 的稳定性比H 2S 强 ④HCl 的还原性比H 2S 强 ⑤HClO 的酸性比H 2SO 4强 ⑥Cl 2与铁反应生成FeCl 3,而S 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 2能与H 2S 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 处于S 同周期的右侧 ⑨还原性:Cl -<S 2-

A.③④⑤⑦⑧⑨

B.③⑥⑦⑧

C.③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解析:①②两项不能说明元素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强弱;③是正确的;④项的顺序反了,应该是H 2S 的还原性比HCl 强;⑤项中HClO 不是最高价含氧酸;⑥项的非金属单质在相同条件下与变价金属反应,产物中变价金属的价态越高,说明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⑦项是作为氧化剂的非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置换另一种非金属单质;⑧项是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的;⑨项是利用逆向思维来进行判断的。

5、X 、Y 、Z 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 →A(气),Y+Z →B(气)。

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若常温下X 、Y 、Z 均为气体,且A 和B 化合生成固体C 时有白烟产生,则:

①Y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成固体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常温下Y 为固体,X 、Z 为气体,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 ,则:

①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 ,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Y 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常温下X 、Y 、Z 均为气体,且A 和B 化合生成固体C 时有白烟产生,则A 和B 是NH 3和HCl ,C 为NH 4Cl ,又因Y+X →A(气),Y+Z →B(气),故Y 为H 2。

(2)常温下Y 为固体,X 、Z 为气体,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 ,则Y 为S ,X 为H 2,Z 为O 2。

答案:(1)①H 2 ②NH 3+HCl====NH 4Cl

(2)①SO 2 ②H 2S+OH -====HS -+H 2O ③S+3Cl 2+4H 2O====H 2SO 4+6HCl

第三节 化学键

6、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BC ) A.Cl B.

C. D.

解析:A 项中Cl 原子漏写了未参与成键的最外层电子;D 项中共用电子对应由C 、O 原子双方提供,而不应由C 原子单方提供,且C 原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的写法为

7、下列表达方式中错误的是( A )

A.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H +[∶Cl ∶]-

B.S 2-的结构示意图:

C.O —18的原子符号:O 188

D.CO 2分子的结构式:O==C==O

解析: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中无方括号和电荷数。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两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B.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C.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解析:A项不正确,如H2O2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项正确,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肯定不相同。C项不正确,如离子化合物Na2O2中含有非极性键。D项不正确,如稀有气体的单质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C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解析:化学反应过程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的放热反应开始也需要加热;反应开始时需要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解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其他还有光能等。

1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C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解析:A选项是放热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B选项是吸热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选项是放热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12、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_______________元素,B为_______________元素;C为_______________元素。D 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的原子组成符号为_____________,它的最高价为___________价。

(2)用电子式表示A、D两元素形成AD2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B、C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生成淡黄色固体,则B是氧,C是钠。A原子序

数小于氧,且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A 是碳,D 是硫。

答案:(1)碳 氧 钠 S 32

16 +6 (2)

(3)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3、根据Zn+Cu 2+====Zn 2++Cu 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Zn 为负极时,正极可以选用的金属材料是( D )

A.镁

B.石墨

C.铝

D.铅

根据原电池形成条件,要使Zn 作负极,与它相连的金属必须要比Zn 的活泼性差,石墨为非金属,故答案为D 。

14、X 、Y 、Z 都是金属,把X 投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的表面有Z 析出,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电池的负极,X 、Y 、Z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为( C )

A.X>Y>Z

B.X>Z>Y

C.Y>X>Z

D.Y>Z>X

解析:X 能把Z 从其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X 的活泼性强于Z ;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Y 为电池的负极,说明Y 的活泼性强于X ,故正确答案为C 。

15、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能够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B )

解析: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要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如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如石墨)等。(2)要有电解质溶液,如酸、碱或盐溶液都可以。(3)要有导线,能形成闭合回路。

由此条件进行判断:A 项中两个电极的金属性相同,不符合条件(1)。C 项中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符合条件(3)。D 项中没有电解质溶液,酒精是非电解质。所以只有B 项符合条件。

16、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 2和O 2分别通入电池,穿过浸入20%—40%的KOH 溶液的多孔碳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H 2+2OH --2e -====2H 2O 和

2

1O 2+H 2O+2e -====2OH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D)

A.通H 2的一极是正极,通入O 2的一极是负极

B.通O 2的一极是正极,通入H 2的一极是负极

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pH 增大

D.工作时负极区附近pH 减小

解析:H 2失去电子为负极,负极产生水稀释,且消耗OH -

,碱性减弱,pH 减小。O 2得到电子为正极。故A 、C 项错误,B 、D 项正确。

17、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 2+====Zn 2++Cu ,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CD )

A B C D 正极

Zn Cu Cu Fe 负极

Cu Zn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 2 H 2SO 4 CuSO 4 CuCl 2 极,A 项错误。电解质溶液应为可溶性铜盐溶液,所以B 项错误。故C 、D 项正确。

18、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 --2e -====ZnO+H 2O 石墨:2

1O 2+H 2O+2e -====2OH - 据此判断,锌片是( A )

A.负极,并被氧化

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

D.正极,并被还原

解析:锌失去电子,被氧化,作原电池的负极。

19、将洁净的金属片A 、B 、C 、D 分别放置在浸有某种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

金属 电子流动方向 电压/V

A A →Cu -0.78

B Cu →B -0.15

C C →Cu +1.35

D D →Cu +0.30

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请依据记录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在四种金属中C 的还原性最强

B.金属B 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A 、D 若形成原电池时,A 为正极

D.A 、B 形成合金时,将该合金露置在空气中,A 先被腐蚀

解析:由题意中的电子流向可知金属性强弱为A>Cu ,BCu ,D>Cu ,由此可推断B 、C 项错误,D 项正确。再由电压数据的最大值为+1.35,可知C 的金属性最强,A 项正确。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20、已知反应A+3B====2C+D 在某段时间以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 -1·min -1,则此段时间内以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 )

A.0.5 mol·L -1·min -1

B.1 mol·L -1·min -1

C.2 mol·L -1·min -1

D.3 mol·L -1·min -1

解析:根据A 的变化量,求出其他物质的变化量,然后根据定义进行求解。

21、一定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BD )

A.NaOH(s)

B.H2O

C.NaCl(s)

D.CH3COON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铁跟盐酸反应的实质是:Fe+2H+====Fe 2++H2↑,由此可知,要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就必须满足“既减小H+浓度,又不影响H+的物质的量”这个条件。

2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在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N2O4(g)====2NO2(g),若N2O4的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需要15 s,那么N2O4的浓度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 C )

A.等于5 s

B.等于10 s

C.大于10 s

D.小于10 s

解析:(0.1-0.01)∶15=(0.07-0.05)∶t,t=10

s,因为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所需时间大于10 s。

23、100 mL 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B )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A项中加入6 mol·L-1盐酸,虽然加快了反应速率,但是使产生的H2量增多。C、D项使盐酸浓度减小,速率减慢。B项中加CuCl2溶液,锌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也不影响H2量。24、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 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C )

解析:粉末状碳酸钙的表面积比块状碳酸钙的表面积大,故在相同条件下,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化学反应速率快,即单位时间内损失的CaCO3的质量大,可排除A、B项。由于A >B且粉末状CaCO3的消耗量大于块状CaCO3,故当粉末状CaCO3完全消耗时,块状CaCO3尚有剩余,此后单位时间内CaCO3的损失量又大于粉末状CaCO3。故本题答案为C项。

25、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B )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H2O2中加入少量MnO2,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

解析:A项KClO3分解产生O2,增大O2浓度;C项增大固体表面积;D项增加水的导电性26

、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恒容的容器内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解析:选项A中,C的生成速率与分解速率分别是该反应中C的正、逆反应速率,由于相等,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容器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无论是否达

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会改变,因此B 中所述不是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该可逆反应,不论是否平衡,只要生成n mol A 的同时必然生成3n mol B ,它们仅表明了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因此选项C 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而选项D 并不能说明反应混合物中A 、B 、C 浓度不变,也无法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7、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N 2+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反应放热),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方面看,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一般为压强:20 MPa —50 MPa ,温度:500 ℃左右,催化剂:铁触媒。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D )

A.使用铁触媒,可使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体之间的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取得较高的反应速率

B.工业上选择上述条件下合成氨,可以使氮气全部转化为氨

C.上述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

D.温度升高,不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解析:使用铁触媒能等幅度地加快正、逆反应速率,虽然平衡不发生移动,但能缩短达到合成氨平衡的时间。但对于可逆反应,无论什么条件下,都不可能进行到底。通过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如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压强等因素),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机物的水溶液都不导电

B.有机物都易燃烧

C.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获取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解析:CH 3COOH 是弱电解质,其溶液能导电,A 项不正确;CCl 4不能燃烧,B 项错误;有些有机物是可以进行合成的,如尿素,C 项不正确。

29、在一定条件下,可与甲烷发生反应的是( B )

A.氧气(光照)

B.氯气(加热)

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常温)

D.浓硫酸(常温)

解析:常温下甲烷性质稳定,与浓硫酸、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不发生反应。常温和光照条件下,氧气不能与甲烷发生反应。加热条件下氯气能与甲烷发生反应。

30、下列五种烃:①CH 3CH 2CH(CH 3)2 ②CH 3C(CH 3)3 ③丙烷 ④戊烷 ⑤CH 3CH(CH 3)2,其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⑤③

解析:方法一:烷烃的沸点,一般来说①具有不同C 原子数的烷烃,C 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②具有相同C 原子数的烷烃,分子结构越趋于链状(支链越少)沸点越高,趋于球形(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方法二:所列五种烷烃,戊烷沸点最高,④应排在第一位,可排除A 、B 、C 三项。

3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D )

A.C 126与C 136

B.O 2与O 3

C.与

D.与

解析:同分异构体是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分子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的互称;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故A项为同位素,B项为同素异形体,C项为同系物。

32、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B.甲烷分子中的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

C.甲烷分子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D.甲烷分子的结构式是

解析:甲烷分子具有空间正四面体结构而非平面正方形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