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电工基础“教学三步曲”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谈中职机电专业《电工基础》课的教学《电工基础》是中职机电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电工基本原理、电工基本技能和电路基本知识,是学生掌握电气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基本原理。
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电工学基本原理,包括电路原理、电气原理、电工基本知识等内容;2. 掌握电工基本技能。
使学生能够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故障检修和调试等基本技能;3.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工作。
二、教学内容1. 电工基本原理。
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的介绍,电路图的绘制,电磁感应等内容;2. 电工基本技能。
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故障检修和调试等实际操作技能;3. 电路基本知识。
包括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等基本电路原理的介绍;4. 安全知识。
包括电气安全知识,紧急救护知识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解电工基本原理的注重通过实际案例、实验操作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图例分析。
通过图解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3. 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课堂讨论。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5. 多媒体辅助。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四、教学手段1. 教材教辅。
选用与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大纲相符的教材,并配合相关的教辅资料;2. 多媒体设备。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电路图、案例分析等内容;3. 实验设备。
配备相关的实验设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4. 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电工领域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教案标题:中职《电工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工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2. 掌握电路基本原理,能够分析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3. 理解电能的转换与利用,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电路的搭建、测量仪器的使用等。
教学重点:1. 电工基础知识的概念和理解;2. 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教学难点:1. 电路分析的能力培养;2.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电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25分钟)1. 介绍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2. 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 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进行电路的搭建;2. 演示如何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等测量仪器;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测量电流、电压等。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的特点和计算相关参数。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3. 预告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如参观电力设施、实地考察;2. 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或项目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推荐相关的电工基础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以上是一份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的简要指导,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水平,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中职《电工基础》课教案姓名:魏雪燕单位:邢台沙河华北程学校《电工基础》课教案教师魏雪燕班级06机电三课型新授课课题§2---7 支路电流法一、教学目标1、明确基尔霍夫二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应用2、掌握支路电流法的定义3、熟练掌握支路电流的解题步骤及技巧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二、教学重点1、基尔霍夫二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应用2、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及应用三、教学难点利用支路电流法求各支路的电流四、教学方法启发讲授法五、教学过程1、教学内容教师组织教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杂电路的几个术语及基尔霍夫二个定律,请同学们思考:(1)提问:1、什么是支路、节点、回路、网孔?2、基尔霍夫二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式回答?(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归纳:ΣI入=ΣI出或ΣΙ=0ΣU=0 或ΣΙR=ΣE(3)、检查:让学生练习利用ΣΙR=ΣE写出黑板上图中回路电压方程式强调;在ΣU=0中,E是作为电压来计算的,遇正极则为正,遇负极则为负;而在ΣΙR=ΣE中,E是作为电动势来处理的,若电动势的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则该电动势取正值,反之为负。
2、新棵教学内容思想教育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是本章重点,也是电工专业非常重要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讲,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板书支路电流法(一)、定义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列方程式求解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设问:需要列怎样的方程式求解?首先要分析电路,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二)、电路分析(1)、弄清支路m、节点n、回路和网孔数。
(2)、如有m条支路,需要列m个方程式。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检查指导。
(三)、解题步骤(1)、分析电路,需要列m个方程式。
(2)、假设支路中电流方向和回路方向。
(3)、先列n-1个节点电流方程式,再列m-(n-1)个回路电压方程式(等于网孔数)。
(4)、解联立方程组求各支路电流大小。
(5)、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方向。
学生分组练习。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和电工元件。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能等。
2. 电工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3.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的功率定律等。
4.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叠加原理、戴维南-纳恩定理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和图片等形式直观展示电工元件和电路。
2.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目标:1. 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直流电路的测量。
教学内容: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源、直流电阻、直流电流等。
2. 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3. 直流电路的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4. 直流电路的测量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等。
教学方法:1. 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流电路的知识。
2. 进行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交流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测量技巧。
教学内容: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交流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等。
2. 交流电路的特点:周期性、频率、相位等。
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电工基础》是中职学校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主要教授学生电工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电工技能与应用能力,为其未来从事电气工作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教学内容《电工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电工基本理论、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电气线路操作:1.电工基本理论:主要教授电学基本理论、电路原理、电气基础知识、电气安全和常见电气元器件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是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功率的概念,以及基本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
2.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主要教授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接线原理、调试技巧和维护保养等。
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是如何正确安装和连接电气设备,如何进行设备调试和故障排除等。
3.电气线路操作:主要教授常见电气线路的操作方法,如灯光控制、电机控制及疏散指示灯等。
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是如何正确操作各种电气线路,如何判断线路故障和排除故障等。
二、教学方法《电工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以讲授为主、实践操作为主或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等:1.讲授为主:采用PPT等媒体手段,辅以示意图和实物展示,对电工基本理论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
2.实践操作为主:在电工实验室或电气工程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
3.讲授和实践相结合:讲解理论知识后,引导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手段针对《电工基础》这门课程,教学手段也至关重要,需要采用多种手段进行辅助,主要包括教学用具、教学软件、实验模拟和课外阅读等:1.教学用具:例如电工板、示波器、万用表、电焊机等实验用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气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
2.教学软件:例如Multisim、Protues等电路仿真软件,可用于电路仿真和电气元件设计,便于学生模拟实验操作。
浅谈中职学校《电工基础》教学电工是应用电学和电子技术来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各种电气设备的技术人员。
在现代社会中,电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电工职业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为了培养优秀的电工技术人员,中职学校开设了《电工基础》课程。
本文将简单谈一下中职学校《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1.电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电机是电气设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设备。
因此,对于学习《电工基础》的学生来说,了解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及其应用领域和特点。
2.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电路是电器设备的核心部件,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是学习《电工基础》的基础。
课程需要介绍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符号以及电路中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电器元件的种类和使用电器元件是构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掌握电器元件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是电工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课程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电器元件,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和晶体管等,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4.电线的布线和故障排除电线是电器设备中用来传输电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学生需要掌握电线的布线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课程需要介绍电线的种类、规格和使用,以及几种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二、教学方法1.理论学习在电工学习中,理论学习是最基本的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讲解、PPT等形式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学生需要注意,只有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2.实验电工学习离不开实践,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而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技能。
学生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问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
3.案例分析电工学习需要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例如电机的调试、电路的设计等,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感受知识的重要性。
谈中职机电专业《电工基础》课的教学中职机电专业是培养电气技术人才的重要专业之一,而《电工基础》课程则是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电工基本理论知识、电工常用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工安全知识等多个方面,是学生打好电工理论和实践基础的重要课程。
本文将就中职机电专业《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课程内容设计1. 电工基本理论知识电工基础课程应着重于电气基本理论的讲解,包括电路基本元件、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等内容。
学生应该通过这门课程掌握基本的电气知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等。
2. 电工常用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工基础课程还应该包括电工常用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的讲解。
比如万用表、电动工具、绝缘工具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这些对于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非常重要。
3. 电工安全知识电工工作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因此电工基础课程中应该包括电工安全知识的教育。
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绝缘工具、如何正确地处理电路故障等。
二、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电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实际操作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来讲解电工基础知识。
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帮助学生了解电工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提倡学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工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建议1. 建立健全的实验教学体系电工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建立健全的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对电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谈中职机电专业《电工基础》课的教学电工基础作为中职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为学生打下了牢固的电工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电工基础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电气设备安装、维修和故障排除。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电工基础的相关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气符号、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等;2. 能够使用常见的电工工具,进行电气线路的布线、连接和安装;3. 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电气设备的维修和故障排除;4. 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正确使用电气设备,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本电路的连接方式等;2. 电气符号:学习电气元件的标志和符号,了解常见电气元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3. 电工仪器仪表:介绍常见的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包括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4. 电气设备安装与接线:学习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安装方法,包括接线盒的连接、绝缘处理等;5. 电气设备维修与故障排除:介绍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包括继电器、接触器等常见元件的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向学生讲解电工基础知识和技能,解答学生的疑问;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电气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技能;3. 故障排除实践:设计一些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故障排除操作,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组成;(2)掌握欧姆定律、功率公式及电能的计算;(3)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应用;(4)了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2. 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2)能够使用Multisim等电子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3)具备阅读和绘制电路图的能力;(4)能够进行简单电子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组成(1)电路的概念;(2)电路的组成;(3)电路的状态。
2. 欧姆定律、功率公式及电能计算(1)欧姆定律;(2)功率公式;(3)电能计算。
3. 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应用(1)电阻;(2)电容;(3)电感;(4)二极管;(5)晶体管。
4. 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1)电路图的符号;(2)电路图的绘制方法;(3)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理论讲解+ 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2. 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物演示,增强学生直观感知;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4. 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安排适量实验操作;5. 定期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基础》教材;2. 实验设备:电子实验桌、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软件;3. 教学辅助材料:电路图、实物图、PPT课件。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30%);2. 考试成绩:期末理论知识考试(7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其中理论讲解32课时,实验操作8课时;2. 授课方式:每周4课时,共10周完成;3. 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组成;(2)第二周:欧姆定律、功率公式及电能计算;(3)第三周: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应用;(4)第四周: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5)第五周:电路分析方法及实例;(6)第六周:电子测量仪器及使用;(7)第七周: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8)第八周:实验操作及课程总结。
职高电工基础“教学三步曲”探究[摘要]在电工基础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联系实际,问题激发学趣;引导自学,思考激发探究;精讲点拔,评价激励成功。
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从而习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电工基础探完职高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22-01
在职高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充满生活活力”,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1.联系实际,问题激发学趣
1.1创设情境,设计提问
问题情景的设置,应是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可以达到的,而学生不作努力不能解决的,需要“一个弯”的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若有所思”的状态,做到“学”、“疑”、“思”相结合,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思维的进程精心设计提问,提问要有启发性,避免“是什么”,多用“怎么办”、“为什么”等形式的发散性提问。
1.2列举案例,分析探究
在电工电子装接实习中经常出现装接失败案例,例安装串联型稳压直流电源线路板时,出现三极管发热甚至烧毁。
由于学生缺乏检修经验,经过几个小时整修,装接还是不成功,从而导致学生的挫败心理问题。
这些学生本身或多或少有某一方面知识的缺陷,我们教师心急如焚,往往采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加以严厉地批评和指责。
批评和指责有用吗?对学生的心理分析及引导不是要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看法和行为进行批评和指责,要坦诚、理智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行为,运用心理学上所介绍的方法和技术去改变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意识和行为,应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探究。
1.3动手操作,激发热情
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准备材料,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师在活动中应明确、简洁、恰当地进行提问,或让学生就所研究的问题自己提问,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地活动。
只有学生有了疑问并产生了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索才进入真正的准备阶段。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使他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使他们专注做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做他们认为开心的事。
例如,在探究“三相负载的星形与三角形联接”时,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多种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思路及实验的可操作性进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验中发现了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的用途,通过小组探究,极大地激发了探究的热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引导自学。
思考激发探究
2.1自学教材,提问指导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内容,教师进行学法的指导。
由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现象或复习某些知识,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知识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如在学习《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时,可在复习混联电路的知识后引入复杂电路的概念,随后提出下列问题:什么是节点和广义的节点?回路和网孔有什么区别?用自己的话表述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并举例说明?
2.2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
其中,独立思考是关键。
自主学习要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思索、动手,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和思维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2.3提出质疑,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挑剔,不惟师,不惟书,养成多层面思考、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电磁感应这一节里,有很多是学生刚刚接触到的电磁事物和现象,要敢于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且鼓励他们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比如有很多学生提出如果在电感线圈与灯泡并联的电路中切断电源的瞬间,那结果会怎样?这样学生在看待新问题时就不会盲目、简单地去解决。
3.精讲点拔,评价激励成功
3.1精讲点拔,引发思路
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适时适度地引导点拨,做到引导得法,点拨有方,画龙点睛,抓住实质和关键,重点讲实、难点讲透、疑点讲清。
讲到“点”,讲到“位”。
要着重讲点(重点、难点、疑点),讲线、面(知识内在的纵、横联系),讲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
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提问,引发学生思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设问时要选择时机,启发学生在愤然之际,提问学生在矛盾之时,诱导、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摸索。
有时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后,犹如在刚恢复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块石子,再激起波澜,引起学生深一层的思考。
3.2评价激励,体验成功
思维能力的培养始于问题意识,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顺藤摸瓜,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训练。
经常与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争辩,引发学生对问题认真细致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注意训练学生对同一问题不仅要正向思维,还要会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发展思维的广度。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要及时纠正错误,而要针对错误进行引申,使错误显现出来。
实施电工基础“教学三步曲”,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和基本职业
素质,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值得我们广大电工基础教师去尝试,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