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匀速直线运动习题.docx
- 格式:docx
- 大小:57.95 KB
- 文档页数:3
初二上册物理《匀速直线运动》练习试题在我们学习物理的日常生活中,对试题的练习是我们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每一份试卷!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整理的苏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匀速直线运动》练习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苏教版初二上册物理《匀速直线运动》练习试题选择题小明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张伟提前5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m,张伟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 )A.小明先到达终点B.张伟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10km的两地出发,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为15m/s,乙车速度为36km/h,它们相遇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B.甲车比乙车少走24kmC.甲车运动的时间比乙车多2/9hD.甲车比乙车多走4km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8m/s,物体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7m/sB.5m/sC.6m/sD.5.5m/s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乙车行驶的时间与甲车行驶的时间之比是3:1,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3:2B.2:3C.1:6D.6:1实验题(1)“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3)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0.1m/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0.075m/s.夏夜,人们常常点蚊香来驱赶蚊虫。
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你已进入梦乡。
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有多长时间。
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要求:(1)写出测量的步骤(所测的物理量要用字母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sv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大小恒定不变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
它在前2s运动的速度是()A.0.2m/s B.10m/s C.5m D.5m/s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速度始终比甲的速度大B.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C.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4.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自由下落的小球B.人造地球卫星C.正在启动的汽车D.匀速运行的自动扶梯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A.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B.A物体作变速运动C.v A>v BD.B物体运动2s通过的距离是4m6.如图是用每0.2s闪光1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小球运动得越来越慢的照片是()A.B.C.D.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5.3 直线运动(基本公式运用)1.我们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作____________.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通过________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也是相等的.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20 m.那么,在最初1.75 s时间内运动的速度是 m/s.3.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首先爬到了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D.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4.满足下列哪个条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A.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B.通过每千米所用的时间都相等C.每分钟所走的路程都相等D.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5.下列运动的物体属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奥运会上百米赛跑B.自由下落的小球C.站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上楼的顾客D.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6.某百米短跑运动员的成绩为10 s,如果他在前5 s内的平均速度为9 m/s,冲过终点时的速度达到13 m/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8 m/sB.9 m/sC.10 m/sD.11 m/s7.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各段路程中的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必须所指明哪一段路程或时间C.用平均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D.匀速直线运动各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不相等8.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l h内行驶了18 km,乙在1min 内行驶了600m,比较两车速度 ( ) A.甲车大B.乙车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1)列车由扬州开往广州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2)列车由扬州开往黄山路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10.下列各情景中,物体不具有动能的是( )A.行驶的汽车B.流动的河水C.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D.地球围绕太阳转动11.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了10 m的路程,则它在前2 s内通过的路程是 ( )A.一定等于4 mB.可能大于4 mC.不会小于4 mD.不会是4m12.如图所示,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 m跑步比赛.甲、乙两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 s通过的路程为400 m,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 m;接着乙同学以6 m/s 的速度追赶,经过50 s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 s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________m/s.乙同学出发后,前10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1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 s内,小华跑得较快D.整个过程中,小华通过的路程长14.超音速飞饥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是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m/s?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 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15.某人步行的速度为5 km/h,骑车的速度为20 km/h,从甲地到乙地,他前一半路程步行,后一半路程骑车;回来时前一半时间步行,后一半时间骑车.求:(1)从甲地到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2)从乙地回到甲地全程的平均速度.16.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间隔相同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如图所示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填字母).(3)如果该小球从5 m高处自由落下,在着地前的最后0.2 s内通过的距离是1.8 m,则该小球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_____(填字母).A.等于9 m/sB.大于9 m/sC.小于9 m/sD.无法确定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相等相等2. 2.53. C4. D5. C6. C7. B8. B9. (1)28 h 20 min (2)59.6 km/h10. C11. B12. 5 4 7.513. C14. 850 m /s 2000 s15. (1)v =s t =2s 0t 1+t 2=2s 0s 0v 1+s 0v 2=2v 1v 2v 1+v 2=2×5 km/h×20 km/h 5 km/h +20 km/h =8 km/h. (2)v′=s t′=s 1+s 22t 0=v 1t 0+v 2t 02t 0=v 1+v 22=5 km/h +20 km/h 2=12.5 km/h. 16. (1)变速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C (3)C。
第4题 §5.3 匀速直线运动1.下列各情况中,人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某人向东走了2 m ,用时3 s ;再向南走2 m ,用时3 s 的整个过程B.某人向东走了10 m ,用时3 s ;接着继续向东走20 m ,用时6 s 的整个过程C.某人向东走了20 m ,用时6 s ;再转身向西走20 m ,用时6 s 的整个过程D.某人始终向东运动,且任意1 s 内的运动轨迹长度都是3 m答案 D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米,后5秒通过的路程是18米,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 , 6米/秒;B , 5米/秒;C , 4米/秒;D ,3米/秒。
答案 D3.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从楼上阳台掉下的砖头B .草坪上滚动的球C .沿跑道滑行的飞机D .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答案D4.小汽车的速度为100km/h ,自行车的速度是5m/s,这说明( )A .汽车的速度一定比自行车大B .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小汽车长C .在相同时间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可能比自行车的大D .小汽车一定始终行驶在自行车的车前方答案 C5. 如图所示,是南京红山动物园“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关于比较它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兔子运动快慢程度。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④D .②④6.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 ,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 ,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 ,则 ( )A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 .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 .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答案C7.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 )A .3:4B .4:3C .12:1D .1:12答案C8.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60m 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 ,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 . 6m/s 、7.5m/sB .5m/s 、7.5m/sC .5m/s 、6m/sD .7.5m/s 、5m/s 答案D二、填空题9. 国际泳联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于2002年6月5日在我国琼州海峡举行。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速度越大的物体,经过的路程一定越长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经过的路程越长,所需时间一定越多C. 运动时间短,物体速度一定大D. 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电动小车在某时辰的速度为5,那么它在这一时辰的前内经过的路程是〔〕A. B. C. D. 无法确定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两运植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v甲>v乙B. v甲<v乙C. v甲=v乙D. 无法确定4.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冤家在某景点停止了一场幽默的运动竞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行进,小王以8 m/s的速度跑步行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经过的路程是0.6km。
那么〔〕A.小张的速度最大B.小王的速度最大C.小李的速度最大D.三人的速度一样大5.如下图的图象中,描画的是同一种运动方式的是〔〕A. A与BB. A与CC. C与DD. B与C6.某同窗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经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A. 40 m/sB. 20 m/sC. 10 m/sD. 5 m/s7.短跑运发动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抵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在前5秒内运发动的平均速度为4.5 m/sB. 在后5秒内运发动的平均速度为9.6m/sC. 百米赛跑中运发动的平均速度为10.0m/sD. 百米赛跑中运发动的平均速度为9.1m/s8.如下图,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 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竞赛临近完毕,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下图的场景,齐声喝彩〝刘翔最快〞;依据表中所示的竞赛效果,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别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区分是〔〕A. 观众:相反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反时间比路程B. 观众:相反时间比路程;裁判:相反路程比时间C. 观众:相反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反时间比路程D. 观众:相反路程比时间;裁判:相反路程比时间10.一短跑运发动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发动、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发动C. 羚羊、汽车、运发动D. 运发动、羚羊、汽车11.一短跑运发动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发动、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发动C. 羚羊、汽车、运发动D. 运发动、羚羊、汽车二、填空题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是________.13.如下图,是〝森林植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形.竞赛末尾后,〝观众〞经过比拟________以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木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经过比拟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水平.14.比拟物体运动的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相反路程比时间;②________.百米竞赛裁判采用的是方法________;物理学中用速度描画运动快慢,采用的是方法________〔填〝①〞或〝②〞〕.15.在田径运动会跑步竞赛中,看台上的观众是用 ________的方法来比拟运发动的快慢的,而终点裁判是用 ________的方法来比拟运发动的快慢的.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我们用物体运动的 ________来比拟它们的快慢.16.同窗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在竞赛末尾后,〝观众〞经过比拟 ________以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木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经过比拟 ________判定最先抵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17.如图中〔a〕、〔b〕两图区分表示比拟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a〕说明: ________;图〔b〕说明: ________18.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小球,失掉一张频闪照片,如下图。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3直线运动一、单选题(共12小题)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所示的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v ﹣t 图象中,正确()A.B .C.D.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次所得到的照片。
关于苹果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苹果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2.(电子版搜索微信公众号:初中满分笔记课堂)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A .0﹣2s 内,小车是静止的B .2﹣4s 内,小车运动了2mC .0﹣6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D .0﹣6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3.(电子版搜索微信公众号:初中满分笔记课堂)如图所示,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C .在20s ~30s 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比甲车的大D .在0~40s 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5.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可判断()A .v 甲>v 乙B .v 甲=v 乙C .v 甲<v 乙D .无法判断6.如表是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07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 1北京南始发站08:0502济南西09:4509:484053南京南12:1512:1810254上海虹桥**:**终点站1325A .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1025kmB .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的运行时间为4.10hC .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240km/h ,则达到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B .苹果的运动速度不变C .苹果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D .苹果在AB 路程上比BC 路程上运动慢4.(电子版搜索微信公众号:初中满分笔记课堂)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13:30D .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平均速度是243km/h 7.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段路程的速度为v 2,那么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B .C .D.9.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v 的大小与s 、t 的选取无关B .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情况C .在任何情况下,v 是不变的D .必须指明在哪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才有意义内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前10min 内,小刚跑得路程长B .都跑完2km 的路程,小明所用时间比小刚长C .全程中,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D .全程中,小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做变速直线运动11.一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 末的速度为9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约为()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何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都相等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时间越短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8.(电子版搜索微信公众号:初中满分笔记课堂)小明在一次跑步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 1,后半10.(电子版搜索微信公众号:初中满分笔记课堂)体育训练课上,小明和小刚两人在学校操场跑道A .5m/sB .10m/sC .7m/sD .15m/s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两物体在0﹣1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甲=v 乙B .两物体在15﹣2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 甲<v 乙C .两物体在15s 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 .两物体在20s 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二、填空题(共6小题)13.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 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 与B 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cm ,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一、填空题1、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在30min内行进了27km,其中第一个10min行进8km,第二个10min行进10km,第三个10min行进9km,据此可知火车在做运动,火车在3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s经过的路程是24m,后4s经过的路程是42m,这个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整个6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某同窗〝百米跑〞的时间是12.5s,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4、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反的时间内它们所走的路程之比是5: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
5、一列火车以72km/h的速度经过一座长1600m的大桥,用的时间是1.5min。
求火车的长度是。
二、选择题6、以下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经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所用时间越小,速度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20km/h的速度大于15 m/s7、假设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经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2s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8、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下图,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 ,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经过的路程均为10m9、汽车司机的座位前装置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假设速度计的指针如下图,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经过的距离是( )A.2100 km B.35 km C.70 km D.32.5 km10、以下图是应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区分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12、甲、乙两同窗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下面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甲同窗比乙同窗晚动身4 sB.4~8 s内,甲、乙同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8 s内,甲、乙两同窗经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窗速度相等13、一辆客车以10m/s的速度驶上某一段斜坡,经过16s抵达坡顶,接着又以16m/s的速度经6s抵达另一侧的坡底,该车上下坡的平均速度为( )A.13m/s B.12m/s C.12.3m/s D.11.6m/s14、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那么,甲、乙两个物体经过各自的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是( )A.2:3 B.3:2 C.1:6 D.6:1三、简答与计算题15、甲、乙两人区分从相距1400m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速度区分为3m/s和4m/s,与此同时甲放出一只狗以5m/s的速度跑向乙,与乙相遇后又立刻跑向甲,如此重复直到甲、乙相遇。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 3直线运动同步练习D卷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2分)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2.(2分)如图所示(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S AvD . i3.(2分)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
下列图像中,能够反映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4.(2分)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A . 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牛B .食用油的密度约0.9千克/米3C .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米3D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米/秒5.(2分)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我国选手李娜勇夺桂冠,成为该项国际赛事的亚洲第一人,在网球运动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 .网球撞击球拍的力和球拍对网球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B .飞行的网球最终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 .网球与球拍撞击时,球拍发生形变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 .网球离开球拍后能继续飞行是由于网球具有惯性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t tD .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7.(2分)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是3: 1,其路程之比是2: 3,则甲、乙两物体的时间之比是()A . 1: 2B . 2: 1C . 9: 2D . 2: 98.(2分)一位短跑选手百米赛跑成绩是10s,测得前5s跑过45m,则在100m内平均速度是()A . 10m/s9m/ sllm/s(2分)以下是小明对自己身体情况进行的一些估测,其中最合理的是()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体温约为37°C 身高约为170dm 步行的速度约为1. 4km/h9.(2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所示,并画出了 s-t图线a、b、c 判断正确的是()10.甲纸带对应b图线乙纸带对应a图线丙纸带对应c图线甲纸带对应c图线乙纸带对应b图线丙纸带对应a图线甲纸带对a应图线乙纸带对应c图线丙纸带对应b图线11. (2分)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 .甲和乙D .乙和丁12.(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人乙;_F ~\ t 7A . 0 - tl时间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B . tl-t3时间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 t2-t4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 . 0-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13.(2分)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5.3直线运动1姓名:日期:【知识梳理】一、匀速直线运动①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②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
v与s、t的大小无关。
③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程和时间(s-t)、速度和时间(v-t)图像。
如图所示:二、变速直线运动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②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
计算时,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才有意义。
③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三、实验: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1)气泡在向上运动时,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不变的。
(2)如果气泡上升的速度过快,计时不方便,改进方案:a.用小气泡做实验;b.用较长玻璃管。
四、实验:测量平均速度1、原理:v=S/t;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实验表格:如图所示;4、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2)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或挡板)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5、注意事项:①斜面坡度应较小,便于测量时间;②在测量路程时,不能直接从斜面顶端量到末端或中点,因为小车有一定的长度,所以测量路程时,必须从小车的头量到头,或从尾量到尾,否则计算会出现错误。
③计算平均速度时,路程s和时间t必须对应。
五、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叫做动能。
【典型例题】1、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E 点的路程为_________cm,B点运动到F点的速度为_________m/s;(2)小球由A到F的过程做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理由是:;(3)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4)小球在___ 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5)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从A点到F点的运动情况的是()2、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C.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3、晓军从家中出发到万达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3 直线运动同步练习(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3 直线运动同步练习(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5.3 直线运动同步练习(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5。
3 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答案】A2。
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
【答案】A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反比C。
路程跟时间、速度均成正比D。
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答案】D4.如图中的的物体,可近似看成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瀑布中下落的水B。
匀速运动的卫星C。
自动扶梯的人 D. 正在上升的火箭【答案】C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D。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答案】C6。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甲与乙B。
甲与丙C。
丙与丁D.乙与丙【答案】D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B.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C.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D。
直线运动练习一、单选题1.对一个匀速直线运动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 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 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D. 速度既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又与运动时间成反比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使斜面保持一个较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B. 小车在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C. 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的平均值D. 测量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时,要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下滑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中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A. B.C. D.4.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自西向东行驶时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2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6m/sC. 乙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D. 甲、乙两车在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5.下列图象中,能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A. 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 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C. 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D. 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没有关系7.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陈老师喜爱环绕洋澜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为4km,据此估算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 6km/ℎ,66cmB. 1.5km/ℎ,1.2mC. 6km/ℎ,20cmD. 1.5km/ℎ,0.6m8.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的速度匀速走了5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4m/sB. 3m/sC. 3.5m/sD. 2.5m/s9.下列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图象中,正确的是()A. B.C. D.10.如图所示,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 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3mB. 物体在0~3s内平均速度是1m/sC. t=0.5s时速度是t=4s时速度的2倍D. 物体在3s~5s内的速度增加了2m/s11.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速度为υ1,逆水行驶速度为υ2,则船在一次往返中的平均速度为()A. v1+v22B. v1+v2 C. v1−v2 D. 2v1v2v1+v212.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的是A.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 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 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 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1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的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小C.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二、填空题14.在1000m长跑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2min.则他跑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相比_________(稍快/相等/稍慢),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________m/s.15.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起跑阶段的速度为6m/s,跑向终点时的速度为9m/s,最后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已知运动员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他冲过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_m/s.16.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共运动__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1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5m的路程,接着静止5s,再在5s内通过10m的路程,物体在这15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8.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前5s内运行的路程为20m,则它在第3s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一、选择题1.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失掉的照片如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答案】A2.以下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答案】A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 速度跟时间成正比C. 路程跟时间、速度均成正比D. 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有关【答案】D4.如图中的的物体,可近似看成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瀑布中下落的水B. 匀速运动的卫星C. 自动扶梯的人D. 正在上升的火箭【答案】C5.如下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乙两车都由运动末尾运动C. 甲、乙两车经过5s经过的路程都是10mD. 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答案】C6.如下图的图象中,描画的是同一种运动方式的是( )A.甲与乙B.甲与丙C.丙与丁D.乙与丙【答案】D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甲、乙是同时动身的B.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C. 相遇时两物体经过的路程均为100mD. 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速度大小恒定不变D.以上说法都对【答案】C9.甲乙两同窗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甲同窗比乙同窗晚动身4sB. 4s~8s 内,甲乙同窗都匀速直线运动C. 8s末甲乙两同窗速度相等D. 0s~8s内,甲乙两同窗经过的路程相等【答案】C10.关于以下图象,解释正确的选项是〔〕①说明了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②说明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说明了非晶体消融的温度变化特点④说明了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11. 物理学习需求增强了解,培育学科思想.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况一定不相反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正比D. 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答案】D12.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下图是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O动身,沿同不时线抵达同一目的地x2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剖析得出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 在0-t1的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比甲决B. 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C. 在t2-t3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 全进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C二、填空题13.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s内经过的路程为50m,那么这个物体在前5s内的速度为________m/s . 【答案】514.坐内行驶的汽车上的一名乘客,想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他在进、出隧道口时,区分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他留意到经过隧道时,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不时停在图丙所示的位置.由此可知汽车经过隧道所用时间为________,汽车作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此隧道长约________ km.【答案】5min;匀速;30km/h;2.515.如图是应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区分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照片是________.【答案】乙16.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下行驶,在这条公路上恣意取如下图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经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载上去,据此可判别,小汽车在这整个进程中作________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该运动进程的特点是:〔1〕________,〔2〕________.【答案】匀速直线;20;运动的快慢不变;运动方向不变1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0s内经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________m/s.【答案】3;318.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动身,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当t1=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m.【答案】30;15;60019.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频闪照片,从图可知,甲物体做________运动,乙物体做________ 运动。
5.3 匀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 下列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四个选项中,横轴均表示时间,纵轴均表示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不随时间变化,故v﹣t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答案为B。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匀速直线运动2.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ab段B. bc段C. cd段D. de段【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ab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更大;cd段与de 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速度更慢。
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
故选A。
此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比较方法,即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同时更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比较。
3.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建议每天行走6000步.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A. 6km/h,65cmB. 1.5km/h,1.2mC. 6km/h,20cmD. 15km/h,0.6m【答案】A【解析】由题可知:步行时间t=40min=,路程s=4km所以陈老师行走的速度 .一步的长度为,最接近于65cm。
故答案为A。
4. 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B...... ............【考点定位】匀速直线运动5.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 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 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甲车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图示可知,在30~40s内,甲车的路程小于乙车的路程,此段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小,故B错误;在20〜30s 的时间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相等,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在0~40s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200m,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应选D。
5.3 匀速直线运动
一.填空题
1.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斜坡的项端
A经B滑至底端C,所用时间与通过的路程如图
所示,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m/s
2.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20m/s,它表示的物理
意义为该车通过18km所需时间为h.
3.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第7s末的速度为9m/s,第10秒末达到终点时的
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二.选择题
4.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
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A.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5.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开出100s后速度可达20m/s,在此期间列车共行驶
1000m,平均速度是…………………………………………………………()
A.0.2m/s
B.20m/s
C.10m/s
D.无法确定
三.应用与设计
6.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始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左右摆动,
汽车从路牌A行驶到路牌B需要多少时间?
7.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出了甲、乙两个物体的路程图像.你
能否从图像上比较出这两个物体运动情况的共同点和
不同点.。
5.3 直线运动(基本公式运用)1.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直线运动;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直线运动.2.下列物体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上楼的顾客B.沿平直轨道出站的列车C.从阳台上掉下来的花盆D.在环形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玩具汽车3.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的运动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4.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500 m的路程共用8 s,前200 m做匀速运动,历时4s,后200 m也做匀速运动历时3 s,那么这个物体做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第2 s的速受是 m/s;第6 s的速度是 m/s.5.如图所示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6.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即小气泡运动的初始位置)开始标注,而是将起始刻度标注在玻璃管的中下部,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______(选填“快”或“慢”)一些.(3)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后,小气泡所做的是________运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夏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C.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快慢的程度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更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慢的程度8.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相等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甲中相邻两位置距离相等.由照片可知,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均选填“甲”或“乙”)9.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由图可知,汽车在做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汽车在20 ~40 s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10.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 s内前进了2 m,在以后的4s内前进了8 m.这个物体的运动是 ( )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1.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前4 s内通过的路程是18 m,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为6 m/s,该物体在整个6 s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关系的是( )A.①和③B.②和④C.只有③D.只有④13.在“测定纸片的下落速度”的活动中:(1)本活动需要测量的物理数据是和,利用公式才能测出纸片的下落速度.(2)清你设计测量纸片下落速度的表格(不要求在表格中填具体的数据)14.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如图甲所示,大桥全长55 km,设计速度100 km/h. 小明当天随爸爸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用时45 min.求:(1)爸爸驾车通过大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在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2)如图乙所示,港珠澳大桥有一段为海底隧道,若按设计速度通过该隧道需要多长时间?15.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____车的速度大,5 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答案1.匀速变速2. A3. C4.变速 62.5 50 66.75. A6. (1)气泡最初运动不稳定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2)路程时间慢(3)如图所示7. B8.甲乙9.变速37.510. D11. 512. B13. (1)下落高度h 时间 =s /t(2)略14. (1)路程s =55 km ,t =45 min =0.75 h ,则平均速度v =s t =55 km 0.75 h≈73.3 km/h=20.4 m/s. (2)由图可知,海底隧道的长度为s 隧道=6225 m =6.225 km ,速度v′=100 km/h ,根据v =s t可得需要的时间: t′=s 隧道v′=6.225 km 100 km/h=0.06225 h =224.1 s. 15. 甲 6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3“直线运动”质量检测练习题选择题图中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它们速度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①③②【答案】C【解析】①运行中火车的速度;②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速度可达;③狂奔猎豹的速度是28m/s。
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故答案选C。
选择题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答案】D【解析】试题由图可知,甲乙两个人都在运动,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选D。
选择题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4 m/sB. 4.8 m/sC. 5 m/sD. 6 m/s【答案】C【解析】设运动的总时间为2t,则前一半时间的路程s1=v1t=4m/s×t,后一半时间的路程s2=v2t=6m/s×t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选择题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答案】A【解析】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说成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选A选择题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下列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图所示物体的s﹣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然后逐一分析各v﹣t图象,看哪个图象与s﹣t图象反应的运动规律相同.解:由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示各v﹣t图象知:A、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B、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D、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故D错;故选B.选择题如下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友情情提示:图中的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是A. B. C. D.【答案】D【解析】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第4题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5.3 匀速直线运动
1.下列各情况中,人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某人向东走了2 m ,用时3 s ;再向南走2 m ,用时3 s 的整个过程
B.某人向东走了10 m ,用时3 s ;接着继续向东走20 m ,用时6 s 的整个过程
C.某人向东走了20 m ,用时6 s ;再转身向西走20 m ,用时6 s 的整个过程
D.某人始终向东运动,且任意1 s 内的运动轨迹长度都是3 m
答案 D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米,后5秒通过的路程是18米,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 6米/秒;
B , 5米/秒;
C , 4米/秒;
D ,3米/秒。
答案 D
3.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从楼上阳台掉下的砖头
B .草坪上滚动的球
C .沿跑道滑行的飞机
D .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
答案D
4.小汽车的速度为100km/h ,自行车的速度是5m/s,这说明( )
A .汽车的速度一定比自行车大
B .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小汽车长
C .在相同时间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可能比自行车的大
D .小汽车一定始终行驶在自行车的车前方
答案 C
5. 如图所示,是南京红山动物园“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关于比较它们俩运动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①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②由于兔子自恃奔跑能力强,比赛途中睡了一觉,终点“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最先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③物理学中是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乌
龟与兔子的运动快慢程度;④物理学中是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
法比较兔子运动快慢程度。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④
6.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 ,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答案C
7.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4,运动路程之比为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 B.4:3 C.12:1 D.1:12
答案C
8.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6m/s、7.5m/s B.5m/s、7.5m/s C.5m/s、6m/s D.7.5m/s、5m/s
答案D
二、填空题
9. 国际泳联马拉松游泳世界杯赛于2002年6月5日在我国琼州海峡举行。
出发点为广东省徐闻县海安镇白沙湾,终点为海口“假日海滩”。
两地的直
线距离约为25km,出发时计时表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第
一个游完全程的俄罗斯选手到达终点时的计时表的指针位置
如图乙所示,则该选手比赛全程用时h,全程的平均
速度约为km/h。
答案4.8 5.2
11. 某人乘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所示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那么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___________s,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m/s。
答案300 20
12.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
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到、发站时间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
13 到站时间——16:11 20:11 8:04 发车时间14:40 16:16 20:23 ——
14 到站时间9:30 7:23 3:14 ——发车时间——7:28 3:26 15:45
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 462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TAXI
车费发票
车号码 E.U-8888 日期02-05-28 上车10∶00 下车10∶05 单价 2.00元里程 6.0km
金额16.00元第8题
(1)你从列车时刻表所列各项内容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13、14次列车运行时间差为_________________,计算13次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和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答案(1)从北京到上海所需时间,中间到达天津西和济南的时间等
(2)9min 83.0km/h 83.4km/h
13.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长2430千米,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通过一个1050米长的隧道,用了1分10秒钟。
求:(8分)
(1)火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以这个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答案15米/秒、54千米/时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