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7
大学生低碳意识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大学生低碳意识调查报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题目大学生低碳意识现状调查调查时间 2012年4月—2012年5月调查地点网络调查领队姓名成员姓名指导教师大学生低碳经济意识调查与分析摘要: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低碳经济意识,包括对各种低碳经济行为的看法等,从而进一步了解现今大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的看法,通过分析讨论得到现实可靠的结论,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提高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经济意识;调查导语: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
其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2009年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使低碳之风吹满了我们祖国的神州大地,一时间,“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也是将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了我们整个社经济的发展方向。
本文就将对在校大学生的低碳意识所做的调查进行分析论证。
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以及调查过程:网络问卷调查法。
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和短信的方式随机调查了104名在校大学生,了解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他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度和参与情况,从而宣传和倡导大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1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GDP)的影响有104名大学生认为在短期看来,“低碳经济可能会对GDP造成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是有利的”,占总人数的59.77%,比重最大;另有31人认为低碳经济更会推动经济增长。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低碳生活调查报告(一):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摘要:由于工业化建设日益壮大,矿物资源得到超多的开采,使得社会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加大,从而,导致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绿色低碳问题。
在我国,自2016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对绿色低碳采取了各项有利的措施,也同时,让绿色低碳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
时隔三年后,我们国家绿色低碳生活的现状如何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在各高校针对绿色低碳生活都进行了哪些活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行社会调查。
调查目的:对当今绿色低碳生活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高我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对绿色低碳生活有必须地了解。
调查方法:针对我国绿色低碳有关状况进行资料采集,摘取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分析,并整理。
一、现状和问题:自200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温室气体得到超多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气象组织提前公布的2016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中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
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
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 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
应对如此严峻的形式,201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低碳生活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这天,你减碳了吗也变成了很多年轻人见面时新的问候语。
二、解决方法1.绿色低碳生活需让人人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需求。
这些需求和发展,一方面消耗着超多的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又排放出超多污染物,破坏环境,使得全球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压力。
例如,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状况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许多资源被浪费、被污染;污染物的排放节制不够等等。
2023校园低碳生活调查报告【2023校园低碳生活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生活已成为全球社会的共同追求。
为了了解2023年校园低碳生活的现状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取了10所大学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
三、调查结果1. 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1%的学生对低碳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只有36%的学生了解低碳生活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 学生的低碳生活行为(1)交通出行:42%的学生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或办事,32%的学生选择公共交通工具,26%的学生选择私家车。
(2)饮食:22%的学生选择素食或减少肉类摄入,48%的学生选择减少食物浪费。
(3)家居生活:68%的学生认为节约用水、用电非常重要,有52%的学生会关掉电器设备的电源。
(4)购物消费:58%的学生支持购买环保产品,28%的学生支持二手商品。
四、调查结果分析1. 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2. 步行、骑自行车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是主要的低碳出行方式,私家车使用率较高,应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3. 饮食方面,素食、减少肉类摄入和减少食物浪费的认同度较高,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食物浪费问题缺乏认识。
4. 家居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较强,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未采取具体措施。
5. 环保产品和二手商品的认同度较高,可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五、调查结论2023年校园低碳生活的认知程度和行为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推广步行、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是可行的低碳出行方式,同时减少肉类摄入、食物浪费以及节约用水、用电也是重要的低碳生活方式。
同时,应鼓励购买环保产品和支持二手商品,促进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发展。
六、建议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低碳生活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程度。
低碳实践报告5篇实践结束后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为此要好好写份实践报告了,实践结束之后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时写好实践报告,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低碳实践报告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低碳实践报告篇1学院: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时间单位:实践时间:一、调查课题:创造低碳生活二、调查人:三、调查来源1、生活问卷2、网上查阅四、调查目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缓解生态恶化。
五、调查内容1、现在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现代社会正处于高碳生活,低碳生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
虽然当前,不少的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意识已经开始转变,从节约水电,降低能耗,减少具有污染性材料的使用等日常小事入手,不断培养文明、责任的`低碳方式。
但仍有不少的人对低碳生活的观念还比较模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难以改变。
2、什么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仅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
3、低碳生活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
我们每天都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都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4、低碳生活的意义:全民低碳生活,对缓解全球变暖有非常巨大的效果。
二氧化碳在地球上能存在上百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减少农业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却忽视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低碳环保从我做起调查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低碳环保从我做起调查报告低碳环保从我做起调查报告一.前言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二.调研数据说明调查时间:2012年5月15日~18日调查地点:青岛科技大学校园内调查方式: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调查了1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的意义: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和态度,也让大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这些环保理念理应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低碳生活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实行、提倡、推广低碳生活。
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环境,知道低碳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尽一个小公民的责任,增强环保意识。
2、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如参与小区活动:“地球一小时”,爱护共同的家园;动员家人少开车多步行,返璞归真地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参与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
四.调查内容:我主要通过发放纸质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参与度、意识以及态度等相关方面进行了调查。
设置的调查问卷如下:1.请问您的受教育程度是:()A.高中及以下B.大专C.本科D.本科以上 2.在此之前您认为自己对“低碳生活”了解多少? A.完全了解 B.基本了解 C.听说过D.不了解3.您认为提倡“低碳生活“方式A.能够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很有意义和必要B.想法很美好,但实施起来会很困难C.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一时热D.无所谓,不关注4.您是否愿意以植树或付费的方式补偿您的日常生活碳排放?(A.愿意 B.看情况 C.不愿意)5.出门购物您一般 A.买塑料袋 B.自带塑料袋 C.使用环保购物袋6.您在工作或学习会自觉拔下不用的手机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么()A.会 B.不会 C.偶尔会7.您最常使用的交通方式是()A.步行 B.骑自行车 C.坐公交车D.坐地铁8..您有没有考虑过您的日常生活方式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A.考虑过,也尽量低碳生活B.考虑过,但很难做到C.没考虑过,想要了解D.不考虑9请问您对“低碳”这一概念的认识是:()A.从未听过 B.听说过,但不清楚是什么 C.知道含义和大概内容 D.熟悉含义和具体内容10您对“低碳时代”的到来持有什么态度?()A.支持 B.反对 C.不知道11.您认为低碳经济应该具备什么特征?[多选题]()A.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B.低碳经济不一定高成本、高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障碍;C.低碳不是贫困,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D.发展低碳经济关乎每个人的生活。
低碳生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优秀8篇)关于的低碳生活调查报告篇一三、课题解决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危机,扣动了人们忧患意识的扳机,纵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首先,减碳主要落实在生产上,如大力开发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其次,低碳,从我做起。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存环境,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为保护环境献一份力。
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做起:结论篇二所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主张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一种理念。
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篇三调查对象:宗址村三队村民调查人:潘峰调查目的:了解有多少人了解“低碳”的含义,又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
调查方式:口头访问访问的内容:1、你知道“低碳”是什么意思?2、你在生活中如何解决衣、食、住、行中的节能低耗的问题。
3、家里新增添了什么家用电器,会正确节能使用吗4、近距离外出和远距离外出时,分别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调查分析:1、本次调查中,一共访问了五十多位村民,其中分老年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2、在对老年人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人都不知道“低碳”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从小吃过苦,生活大多很节俭,因此其实一直在过着低碳生活。
比如:在天黑之后他们才会开灯;米和菜都先拿到池塘洗一遍,回家再用自来水清洗一遍,用过的水也不浪费,用来浇花洗菜、喂性畜等;常把细小的肥皂收集起来,装到丝袜里,捏成大肥皂再用;上街时,除步行外,一般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买菜时会自己带篮子,不用塑料袋。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范文5篇精选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范文(一)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含碳量较高的用品(煤气,化工制品等)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世界人口的激增,大工业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的异常等等对人类的生存条件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大部分农村及城镇居民缺乏环保意识,或者在环保方法措施上存在盲区,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更为严重。
“低碳生活”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是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什么是低碳生活方式,普通民众对这些低碳方式的认知和实践状况又是如何,哪些方面仍需大力宣传和积极实践,都是我们急需了解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化工系团总支通过调查研究,从多角度了解普通大众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和实践情况,并取得一定成果。
研究意义: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迫在眉睫。
而“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有效且简易的发展途径,日益被大家关注与认可。
与此同时,“低碳生活”有助于改善环境污染,潜移默化中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产生对社会有利的良性循环。
因此,研究“低碳生活”,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及实践意义。
二、调查详细说明:通过对承德市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和实践情况的调查,在市民中广泛宣传,保护环境,争创新型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性,呼吁市民重视生活低碳性,享受低碳生活。
同时,提高农村及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为“共建小康,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调查方法:深入城区及乡村进行问卷调查及宣讲“低碳生活”方式方法。
调查过程:活动宣传:☆于承德市中心广场进行大型环保宣讲活动,耐心向市民宣传,低碳环境对个人生活,健康的好处;☆广泛邀请市民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家积极互动让市民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打造新型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性以及低碳生活的益处。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14篇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1一、调查课题:我们身边的低碳生活现状调查二、调查分工:根据本次调查的课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五名学生进行如下分工这样的先决条件,让我们在单位联系方面得到了很大便利,而且,实际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参观、访问、讲座,还是深入厂区的考察,都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成效。
不仅如此,我们的实践活动,在加强我校和企业的相互了解、增进友谊方面也做出了一定贡献。
小A:负责调查资料的搜集和课题的总体策划;小B和小C:负责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小F和小D:负责调查问卷的整理和解决方案搜集和整理;三、调查宗旨:科学认真,实事求是,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四、调查内容:教师评语:我国云贵地区持续干旱,人们饮水受到严重影响,你以精确的数字向我们介绍我国缺水的现象,并提出节约用水的好建议。
1.什么是碳拍量?大家都知道,现在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时尚生活。
那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呢?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碳排放量。
了解了碳排放量的危害,就理解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
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
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实际意义的。
2.碳排放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是一直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
我们每天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的生产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少用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等,都是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3.如何进行碳排量计算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是可以计算的。
低碳生活调查报告低碳生活调查报告通用15篇低碳生活调查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都讲究“低碳”,而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是指节水、节电、节油、节气。
可是我们家的低碳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决定用暑假来做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低碳生活在我们家的执行情况。
2、询问家长,了解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等方面的使用情况。
3、上网浏览,了解低碳生活的好处,掌握低碳生活的小窍门。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的内容自己观察家庭低碳生活的`具体执行情况1、家用电器关闭后没拔的插头,电视机待机灯亮。
2、有一个水龙头没关紧,水正在低。
3、煤气灶总开头有时忘关。
4、餐厅里的吊扇有时没人还开着询问家长爸爸(教师)电视、电脑、空调、热水方面1、八月以来,空调一天开12小时。
2、为节能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3、暑假里,电视、电脑平均每天各六七个小时。
妈妈(电工)用电知识和洗衣机1、提倡使用节能电器。
2、夏天的衣服不用洗衣机,既省水又省电。
3、家庭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电度数乘以0.785。
爷爷摩托车、电瓶车的使用1、平均每天开二次,不到三公里,这样反而费油。
奶奶冰箱、煤气灶的使用1、冰箱内物品满满的。
2、烧菜熟时用小火,有时不用煤气,用自制的灶头烧菜。
上网浏览低碳生活的好处,生活小窍门1、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2、不仅节省了家庭开支,也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国家减排做贡献。
3、用空调时不要频繁的开启。
4、在冰箱内存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
四、结论1、我们的家庭虽然在加快低碳目标的步伐,但是要完成这个目标靠的是勤俭节约和恒心跟毅力。
2、尽量使用节电的设备。
3、每天晚上坚持去公园快步走1个小时,节省开空调时间。
4、尽量把灯具换成节能灯具。
5、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只在睡前开1个小时电热毯,其余的时候我们少使用它,睡觉时关掉。
6、及时拔掉各种充电器。
家里的手机、MP3、电子词典等充电结束后,及时将充电器拔出。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优秀6篇调查方式篇一通过网上向同学朋友和陌生人随机发放、以及向爸爸妈妈单位里的人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和调查结果数据见附件)。
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了41份。
低碳生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篇二一、摘要“低碳环保”一词频繁被提及,各行各业都在低碳时代展现自己的环保意识,进行自己的环保行动。
为了加深对低碳环保的认识,提高低碳环保的意识,我们利用暑假时间,组队对于低碳环保做了相关调查。
以调查问卷和宣传单的形式,针对不同人群,深入社区、街道、商业区、旅游景点等场所进行调查。
此次活动历时两周,不仅仅我们对于低碳环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地居民在我们的影响下对于这个词也是身体力行。
二、实践目的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快乐,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显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更残酷的事实:地球上的固有能源在一天天地减少,环境也在一天天地遭受着污染,地球的生态在遭受着破坏,我们的身心健康也正在受到极大的威胁。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我们也应该在此大浪潮下做些什么。
三、实践内容为了向低碳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山大不同院系的同学自发的组成一支环保小分队——“绿色先锋”,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家乡滕州开展起了低碳环保的调查宣传活动。
首先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环保与治理的相关信息,设计并打印调查问卷以及宣传单,以供活动所需;再者就是商量各自的分工以及活动的具体日程;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最后当然是把商讨结果付诸行动。
我们所采取的活动形式具体如下:1、对我们市街道、社区、商业区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实际调查。
我们发现在我们家乡大多数人都没有及时把垃圾投入到指定的垃圾箱内,人们随手乱仍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们那边的垃圾箱一般分两格,一格是装可回收垃圾的,另一格是装不可回收垃圾的,一般人不能把垃圾正确的投入到垃圾桶中。
关于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损伤越来越深重,国家在采取更多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着重引导人们开展低碳生活,节约资源的教育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大学生作为国家合格的受教育者,是推进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参与者。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以及相关的实践,某大学前期组织举行了一项针对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调查,本文将就本次调查结果做一份报告。
本次调查以某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留学生占15%。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对低碳生活方面的认知情况和实际操作情况,包括其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用电和生活作息方面的了解和实践情况等。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低碳生活有基本的了解,73.30%的学生表示支持低碳生活,60.10%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
从出行方面看,有多达59.00%学生表示通过步行或骑自行车等方式出行,有23.40%的学生表示坚持使用公交工具出行;从用水方面看,有60.80%的学生一般会控制用水量,而且有25.50%的学生会在洗澡的时候有意识的减少用水,尽量控制用水量;从用电方面看,有82.60%的学生会在不是必要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电量的消耗,他们会选择在室外活动,减少室内活动;从生活作息方面看,有62.60%的学生会尽量提早睡眠,尽量控制熬夜,有83.90%的学生会尽可能多地放风。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低碳生活有较高的认知,也在生活实际中多有意识地去实践,在减少能源消耗、节约用水用电方面都有实际行动。
但是,也存在学生缺乏深度的低碳生活了解,这就需要大学为其开展相关的低碳生活培训,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宣传采取绿色低碳的行动理念,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高校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调查报告第一篇:高校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调查报告高校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调查报告4.调查结论 4.1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第一题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低碳生活”只是有一个简单的模糊的概念,只有少部分(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能够非常了解“低碳生活”的内容。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概念并不十分明晰。
从第二题和第三题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低碳的概念较为明确,三个选项的选择较为平均,并且对低碳生活的好处也有正确地了解。
第四题和第五题我们能够看出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是持积极态度,对于相应的学习和活动也会踊跃参与。
第六题反应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知行不一的状况,面对不环保行为,超过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沉默。
这个与前面几道题的高认知度相悖。
第九题我们由数据可知,较多的大学生会因为有奖品而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大学生中仍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虚荣、炫耀、攀比心理,降低了其对低碳生活的认知程度。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有低碳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有意愿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非低碳”生活方式。
4.2造成对于“低碳生活方式”认识程度低等问题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的内在主观意识和外在的实践行为,以及一定的客观条件形成了其当下生活方式现状。
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总体上有低碳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有意愿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非低碳”生活方式。
本报告结合调研数据,具体分析造成此类现状的原因如下:当今世界,价值观多元化、文化思想多元化,使得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突出;但同时,因为急功近利、腐败物质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大学生生活中存在着一定的虚荣、炫耀、攀_比心理,导致盲目消费,浪费严重,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于注重个人享受。
(结合问卷第9题具体分析)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逐步成熟,从校园迈入社会的阶段,可塑性较强,需要及时正确的引导。
大学生低碳意识调查报告优秀范文(通用4篇)大学生低碳意识优秀范文篇1班级:土木调查组成员:几年来,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话题在国内同样备受关注,在搜索引擎中键入“低碳生活”等关键词,相关链接多达几千万个。
低碳生活的意义、如何从身边事做起、在生活中实现低碳,这样的信息触手可及。
那作为新生力量的大学生们是否在低碳生活,低碳潮流中起着引领作用呢?从年前的哥本哈根会议到年后的“两会”,低碳一时风靡大江南北。
然而,何为低碳?如何践行低碳理念?我们能为之做些什么?似乎我们心中现在并没有这样一个概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50份,获得有效样本50份,有效问卷率为100%。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年级结构:大一占50%,大二占25%。
大三15%。
占大四占10%。
性别结构:男生占64%,女生占36%。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一)低碳生活的定义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二)低碳的途径和意义除了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的环境日主题提示人们,“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
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低碳生活的篇1在有限的地球生存空间,生活着众多的人类。
人类活动需要消耗能量,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科学家发现,近22019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已经上升30%,人们普遍认为各类极端气候都和此有关。
人们开始呼吁“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低碳的排放量,其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
暑假期间,我们“低碳三人行”小组在周边小区就低碳生活作了一次社会调查。
调查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遍布碳的足迹:大街小巷,烟头、塑料袋和纸巾到处乱扔;餐馆饭堂里,堆满一个个白色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沿河流域中,流淌着黑得发亮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生态环境因此大受污染。
在家庭内部,也不经意地留下碳的足迹。
以一个家庭为例:用电、用气、用水、自驾车……人们在尽情享受的同时,也制造了生存的杀手碳。
因此,提倡低碳生活刻不容缓。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调查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目前对低碳了解的比较多的是年轻人,他们将低碳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妈妈的同事们拼车上班,轮流驾驶,既节省了能源,也减少了支出;巧手的白领们将穿旧的牛仔长裤改成短裤,凉爽而不失时尚。
而有些老年人虽然对低碳的概念不能准确表述,但却在行动上实践了低碳的理念:王奶奶用家中破旧的丝袜做成了各种各样的丝网花,让自己的家变得更环保、更温馨,又充满实现创意的欢乐;婆婆将喝过的茶叶收集起来,晒干做成枕头芯,不仅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爱好运动的李爷爷不知道什么是低碳,但他告诉我们,他们老俩口每天早上挎着菜篮子上街买菜,晚饭后从小区出发,每天步行3-5公里,然后回家。
低碳生活的调查报告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低碳生活已成为现代人的热门话题。
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工作和日常活动中,通过采取可持续、环保的方法和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我通过对中国大学生低碳生活意识和行为的调查,得出了以下报告。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中国大学生,共采访了200名大学生,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年龄在18-25岁之间。
二、低碳生活意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的人数占比高在200名被访者中,有189人(94.5%)回答表示他们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
2. 种种因素促进了低碳生活观念的增强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背景、新闻和网络媒体等诸多因素有关。
其中,有81%的大学生考虑过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并认为自己可以采取行动来降低碳排放。
83%的人指出,新闻和互联网是他们了解低碳生活的主要途径。
3. 温室气体的排放是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讨论环保议题时,大学生最关心的仍然是温室气体的排放。
53%的受访者认为“温室气体的排放越来越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制订出一些政策措施来对抗它”。
三、低碳生活行为1. 减少能源消耗根据调查,有92%的大学生表示可以采取减少用电、水和燃气等方法。
他们通过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器、使用更高效的灯泡、减少淋浴时间来减少能源的消耗。
2. 公共交通有7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选择公共交通是在降低个人碳排放。
减少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使用,采取公共交通,对于减少碳排放非常有效。
3. 减少废物和垃圾88%的大学生关注废物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他们表示可以采取垃圾分类、尽量减少使用纸张、塑料袋等方法。
4. 合理使用家电和电子产品在问卷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将竭尽全力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比如智能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等。
同时,他们也会尽量选择耐用性较好的电器,以减少废弃电器数量。
四、低碳生活的限制因素1. 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多数大学生表示他们在生活方式上面临着限制因素。
大学生低碳生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锦集五篇第一篇:低碳生活社会调查报告目前,世界环境危机日益突显,表现为白色污染的扩张,如垃圾包围城市,还有就是世界范围内的由巨大的温室效应引起的大范围的厄尔尼诺现象,极端天气数量大大增加,海平面上升引起岛国的恐慌,如南太平洋的岛国图瓦卢和度假圣地马尔代夫正准备举国迁移离开美丽的家乡温度的不断爬升,正给人类带来生存的危机。
巨大的危机带来的是深刻的反省,人类大范围的无节制的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和滥伐森林是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灾难,20某某年人类国家联合召开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讨论制定了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合作书,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控制和缩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此可见二氧化碳在这中间扮演了何种角色,想当然是十分重要的。
人类自进入煤炭工业时代和石油工业时代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式的增长,人类将林立的高耸的烟囱当作胜业文明的象征,长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酝酿了现在的环境危机。
现在,为了形势需要,人们开始提倡“低碳生活”,所谓的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
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
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首先,减碳主要落实在生产上,如大力开发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任官平强调,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
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