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国际系统分类法及编号 国际生化协会酶学委员会规定了酶的系统分
类法和分类编号原则,根据酶催化反应的性质,将 酶分为6大类,分别用1, 2, 3, 4, 5, 6表示。再根据 底物中被作用的基团或键的特点,将每一大类分为 若干个亚类。每个亚类再分为若干亚亚类,亚亚类 以下,按命名先后排列各个具体的酶。将每个酶的 4个层次的类别号码排列起来,用“.”隔开,前面 冠以“E.C.”标志。
17
第17页/共68页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根据中间产物学说,
对酶促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推导出酶促反应速
度与底物浓度之间基本的关系式,称为米氏方程:
式中 v —— 反应初速度
v Vmax [S] [S] Km
Vmax —— 最大反应速度 [S] —— 底物浓度 Km —— 米氏常数
米氏方程所表达的反应速度v与底物浓度[S]的
关系与实验所得v—[S]关系完全一致。这为酶促反
应历程的中间产物学说提供了动力学依据。
18
第18页/共68页
2 米氏方程的推导
根据中间产物学说,酶E先与底物S结合成中间
产物ES,然后ES分解生成产物P并释放出酶,即:
E+S
k1 k2
ES k3
E+P
(1)
Vmax = k3[E0]
(6)
将(6)式代入(5)式,得米氏方程:
v Vmax [S ]
(7)
Km [S]
米氏方程是酶促反应最基本的动力学关系式,
表达了酶促反应速度v与底物浓度[S]之间的关系,通
过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表达了酶的性质及反 应条件与反应速度v之间的关系。
22
第22页/共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