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练习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21
物理练习册九年级上册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A. 3×10^8 m/sB. 3×10^5 km/sC. 3×10^7 m/sD. 3×10^6 km/s2. 一个物体的重力是50N,它的质量是(B)A. 5 kgB. 5.5 kgC. 6 kgD. 6.5 kg3. 以下哪项不是力的三要素之一?(C)A. 大小B. 方向C. 质量D. 作用点4.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摩擦力与(A)A. 压力成正比B. 速度成正比C. 面积成正比D. 温度成正比5.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与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是(B)A. R = U + IB. R = U / IC. R = U × ID. R = I / U二、填空题1.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________。
答案:大3. 功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
答案:W = F × s4.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的现象称为电流的________。
答案:热效应5.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________。
答案:和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²的加速度沿斜面下滑,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解:首先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Fg = m × g = 2kg × 9.8m/s²= 19.6N。
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 × a,计算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F = 2kg × 2m/s² = 4N。
由于物体是沿斜面下滑,摩擦力f与重力的分量相等,所以f = Fg - F = 19.6N - 4N = 15.6N。
2. 一个电阻为10Ω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导体两端的电压。
物理练习册及答案八年级上册### 物理练习册及答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速度与时间- 问题1:某物体在10秒内移动了50米,求其平均速度。
- 答案:平均速度 = 总位移 / 时间 = 50米 / 10秒 = 5米/秒。
- 问题2:如果物体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求其在20秒内的位移。
- 答案:位移 = 速度× 时间 = 5米/秒× 20秒 = 100米。
第二节:加速度- 问题1: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加速度为2米/秒²,求5秒后的最终速度。
- 答案:最终速度 = 初始速度 + 加速度× 时间 = 0 + 2米/秒²× 5秒 = 10米/秒。
- 问题2:已知物体的初始速度为10米/秒,加速度为-2米/秒²,求物体在5秒后的位移。
- 答案:位移 = 初始速度× 时间+ 0.5 × 加速度× 时间² = 10米/秒× 5秒+ 0.5 × (-2米/秒²) × (5秒)² = 50米 - 25米 = 25米。
#### 第二章:力与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问题1: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 问题1:一个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受到10牛顿的力,求其加速度。
- 答案:加速度 = 力 / 质量 = 10牛顿 / 5千克 = 2米/秒²。
#### 第三章:功与能量第一节:功的定义- 问题1:一个力为20牛顿,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移动了5米,求做的功。
- 答案:功 = 力× 位移× cosθ,假设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cosθ = 1,所以功 = 20牛顿× 5米 = 100焦耳。
人教版高三物理练习册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物理练习册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 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为零#### 二、填空题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并且具有______的性质。
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保持不变,这个总能量称为物体的______。
#### 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10N,求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加速度a=0,因此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0。
2. 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从10m高处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即mgh=1/2mv^2。
代入数据可得:10kg×9.8m/s^2×10m=1/2×10kg×v^2,解得v=14.7m/s。
#### 四、实验题1.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小车的加速度和拉力的大小。
请简述实验步骤。
答:首先,将小车和砝码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弹簧秤测量拉力的大小。
然后,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最后,测量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F=ma。
#### 五、简答题1.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答: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总能量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答案练习册【练习一:力学基础】题目1: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千克,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解答:根据重力公式 \( G = mg \),其中 \( m \) 是物体的质量,\( g \) 是重力加速度,一般取 \( 9.8 \, \text{m/s}^2 \)。
所以,\( G = 2 \, \text{kg} \times 9.8 \, \text{m/s}^2 = 19.6 \,\text{N} \)。
题目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是10牛顿,求物体受到的推力。
解答: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F = ma \),物体的加速度 \( a = 0 \),所以推力 \( F \) 等于摩擦力 \( f =10 \, \text{N} \)。
【练习二:热学初步】题目1:一杯水的初始温度是20℃,加热后温度升高到80℃,求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水的比热容 \( c \) 为 \( 4.18 \, \text{J/g°C} \),假设水的质量为 \( m \) 克。
根据热量公式 \( Q = mc\Delta T \),其中 \( \Delta T \) 是温度变化。
\( Q = m \times 4.18 \times (80 - 20) \)。
题目2:一块冰从-10℃加热到0℃,然后融化成水,求冰吸收的总热量。
解答:首先计算冰从-10℃加热到0℃所需的热量 \( Q_1 \),使用冰的比热容 \( c_{\text{ice}} \) 为 \( 2.1 \, \text{J/g°C} \)。
\( Q_1 = m \times 2.1 \times (0 - (-10)) \)。
然后计算冰融化成水所需的热量 \( Q_2 \),冰的熔化热 \( L_f \) 为 \( 334 \,\text{J/g} \)。
\( Q_2 = m \times 334 \)。
初二物理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力与压力1. 选择题1.力是通过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力将物体推拉的结果,通常用单位________表示。
– A. 牛顿– B. 米– C. 克– D. 瓦正确答案:A2.如图所示,一台吊车用绳子吊起一个重物。
力F1是吊车向上的拉力,力F2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那么吊车对物体产生的是________。
– A. 引力– B. 压力– C. 拉力– D. 重力正确答案:C3.以下哪个是力的三要素?– A. 推力、拉力、压力– B. 方向、大小、作用点– C. 新德里、北京、东京– D. 物、力、功正确答案:B2. 填空题1.物体自身所带的力称为________。
答案:内力2.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正中央时,物体会________。
答案:保持平衡3.用力甩掉滑板上的落叶,我们叫这种力为________。
答案:摩擦力第二单元:机械、力和能1. 选择题1.下列辨析中错误的是________。
– A. 功和能是同一性质– B. 功和能是作用的不同方面– C. 功是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D. 能不一定能变成功正确答案:A2.工作1所做的功比工作2所做的功大,可以通过___表示。
– A. 力大– B. 距离长– C. 时间短– D. 动力小正确答案:B3.在物理学中,动能等于物体的________与________的乘积。
– A. 质量、速度– B. 弹性、动量– C. 力、位移– D. 温度、时间正确答案:A2. 填空题1.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用_______表示。
答案:瓦特2.当一个物体没有发生位移时,它具有_____,但没有_____。
答案:能量,功3.斜坡上滑的小车具有_____。
答案:动能结论通过这个答案练习册,我们可以回顾、巩固和测试对初二物理单元一和单元二的知识理解。
在单元一中,我们了解了力和压力的概念,并学习了力的三要素。
在单元二中,我们学习了机械、力和能的关系,包括功、能量和功率的概念。
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1.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篇一1、聚变,热,光,太阳2、化石能源,太阳能3、内表面涂黑,把反射镜做成凹面,能将阳光反射并会聚4、太阳,煤,石油,天然气5、太阳,化学,0.96、化学能,电能【能力提升】7、C8、B9、D10、D11、C12、B13、D【探索研究】14(1)支持猜想:如夏天在太阳的照射下,穿黑色衣服比穿白色衣服感到热;(2)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容器、水、黑白两种涂料(纸)、温度计两支。
实验步骤:将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图上黑白涂料;在容器中分别装上相同质量的水,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同时测量两个容器中水的温度;通过温度的变化,来比较黑白容器对太阳能吸收本领的大小。
2.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篇二内能基础知识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能力提升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由于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3.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篇三【电现象答案】基础练习1、正;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一种电荷相互吸引2、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3、物体是否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定向移动;正电荷5、分开;负6、摩擦起电;梳子沾点水7、B8、B9、分子;负10、B11、B拓展提高12、正;同种13、细丝张开;异种电荷相互排斥14、BCD;AF;E【电路答案】基础练习1、电源、开关、用电器2、电路图3、通路;开路;短路4、断开;短路5、正极;用电器;负极6、断路;通路;短路7、开关8、9、10、CCB拓展提高11、向左;向右12、C4.初三物理练习册答案篇四电磁感应现象答案基础练习1、电;磁;法拉第;导体运动;磁场2、有;没有3、电磁感应;磁场方向4、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0.02s;505、6、7、8、9、CCABCDC拓展提高10、东西;发电11、不发生偏转;开关没有闭合;不发生偏转;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12、(1)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向上运动(2)向右偏转(3)导体运动方向(4)保持线圈的位置不动,先将磁铁的一端向下插入线圈,观察指针的偏转方向,然后对调磁极,用另一端向下插入线圈,观察指针的偏转方向,比较两次电流表的偏转方向是否相同。
物理人教版八下练习册答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力和运动】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2.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4. 摩擦力是两个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5. 平衡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二章压力和压强】1.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2.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计算公式为:\[ P =\frac{F}{A} \]3.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第三章浮力】1. 浮力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力。
2.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3.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下沉。
【第四章简单机械】1.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2. 滑轮的分类: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需要移动更长的距离。
【第五章机械能】1.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鼓励大家在实践中探索物理的奥秘。
鲁教版物理同步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力学基础】1. 问题: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问题:简述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 F= ma \),其中 \( F \)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 m \) 是物体的质量,\( a \) 是物体的加速度。
3. 问题:牛顿第三定律是什么?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第二章能量守恒】1. 问题: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答案: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保持不变。
2. 问题:机械能包括哪些形式?答案: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 问题:简述热力学第一定律。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第三章电磁学】1. 问题:什么是电流?答案: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其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安培(A)来表示。
2. 问题:欧姆定律是什么?答案: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V = IR \),其中 \( V \) 是电压,\( I \) 是电流,\( R \) 是电阻。
3. 问题:什么是电磁感应?答案:电磁感应是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或磁场在导体附近变化时,导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结束语】本练习册答案仅供学习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掌握公式和定理,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应用场景。
祝学习进步!(完)。
人教版物理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章:力学基础问题1: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问题2:计算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受到10N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
所以,\( a =\frac{F}{m} = \frac{10N}{5kg} = 2 m/s^2 \)。
问题3:解释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第二章:能量守恒问题1:描述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总量保持不变。
问题2:计算一个从高度为10米自由落体的物体的动能。
答案:首先计算物体的势能,\( PE = mgh \),其中\( m = 5kg \),\( g = 9.8 m/s^2 \),\( h = 10m \)。
\( PE = 5kg * 9.8 m/s^2 * 10m = 490 J \)。
当物体落地时,所有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动能也是490焦耳。
第三章:电磁学基础问题1:什么是电流?答案: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速率,通常用安培(A)作为单位。
问题2:欧姆定律是什么?答案:欧姆定律表明,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 \( V = IR \),其中 \( V \) 是电压,\( I \) 是电流,\( R \) 是电阻。
结束语:以上是人教版物理配套练习册的部分答案示例。
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科学,通过练习和理解这些基础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希望这些答案能够帮助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请注意,实际的练习册可能包含更复杂或不同类型问题,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解答。
物理练习册八上答案【第一章力和运动】1.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2. 什么是惯性?答: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压力和压强】1. 什么是压强?答: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单位是帕斯卡(Pa)。
2. 液体压强的特点是什么?答:液体压强的特点包括:(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大气压强是如何产生的?答: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的重力作用以及气体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
【第三章浮力】1. 阿基米德原理是什么?答:阿基米德原理指出,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流体中时,它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等于它所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2.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答:物体的浮沉条件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流体的密度。
当物体密度小于流体密度时,物体会上浮;当物体密度大于流体密度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密度等于流体密度时,物体会悬浮。
【第四章简单机械】1. 杠杆的分类有哪些?答:杠杆分为三类:(1)省力杠杆;(2)费力杠杆;(3)等臂杠杆。
2.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区别是什么?答:定滑轮不改变力的方向,但也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省一半的力。
3. 滑轮组的作用是什么?答:滑轮组可以既改变力的方向,又可以省力,通过增加动滑轮的数量,可以成倍地省力。
【第五章功和机械能】1. 什么是功?答:功是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的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其计算公式为W=Fs,其中W是功,F是力,s是位移。
2. 机械能包括哪些形式?答:机械能包括动能、势能和弹性势能。
3. 能量守恒定律是什么?答: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物理长江练习册全册答案第一章:力学基础1. 题目: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20N的水平推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其中\( F \)为推力,\( m \)为质量,\( a \)为加速度。
代入数值解得,\[ a =\frac{F}{m} = \frac{20N}{5kg} = 4m/s^2 \]。
2. 题目: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求其在第2秒末的速度。
答案:自由下落的物体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v = gt \],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代入\( t = 2s \),得\[ v = 9.8m/s^2 \times 2s = 19.6m/s \]。
第二章:能量守恒与转换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5m处自由落下,求其着地时的动能。
答案:物体的势能\( PE \)为\[ PE = mgh \],其中\( m \)为质量,\( g \)为重力加速度,\( h \)为高度。
代入数值,\[ PE = 2kg \times 9.8m/s^2 \times 5m = 98J \]。
由于能量守恒,物体着地时的动能\( KE \)等于其势能,\[ KE = 98J \]。
2. 题目: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答案:动能\( KE \)的公式为\[ KE = \frac{1}{2}mv^2 \],代入数值,\[ KE = \frac{1}{2} \times 2kg \times (10m/s)^2 = 100J \]。
第三章:电磁学1. 题目: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通过的电流为2A,求导体的电阻。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 V = IR \],其中\( V \)为电压,\( I \)为电流,\( R \)为电阻。
解得电阻\[ R = \frac{V}{I} =\frac{12V}{2A} = 6\Omega \]。
人教版物理练习册上册答案在人教版物理练习册上册中,包含了许多章节和习题,以下是一些章节的习题答案示例:第一章力学基础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其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加速度为2m/s²,那么它受到的力是多少牛顿?- 解:根据F=ma,F=5kg * 2m/s² = 10N。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为10N,求物体所受的推力。
- 解: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即推力为10N。
第二章运动的描述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²加速运动,5秒后的速度是多少?- 解:根据v=at,v=2m/s² * 5s = 10m/s。
2.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₀=10m/s开始减速运动,加速度a=-3m/s²,求物体在第3秒时的速度。
- 解:根据v=v₀+at,v=10m/s + (-3m/s² * 3s) = 1m/s。
第三章能量守恒与转化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度h=5m的平台上自由落下,求落地时的动能。
- 解:首先计算势能E_p=mgh=2kg * 9.8m/s² * 5m = 98J。
由于能量守恒,落地时的动能等于势能,即动能E_k=98J。
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15m/s运动,求其动能。
- 解:动能E_k=1/2mv²=1/2 * m * (15m/s)²。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物体的质量,无法计算具体数值。
第四章力的作用效果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30N,F2=40N,且两力夹角为60°,求合力大小。
- 解: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合力F=√(F1² + F2² +2*F1*F2*cos60°) = √(30² + 40² + 2*30*40*0.5) = 50N。
物理必修三答案练习册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力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定律?A. F = maB. F = mvC. F = ma²D. F = m/a答案:A2.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基于哪个物理原理?A. 光的波动性B. 光的粒子性C.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D. 光的反射原理答案:C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说明了能量守恒定律?A. ΔE = 0B. ΔE = QC. ΔE = WD. ΔE = Q + W答案:A二、填空题1. 一个物体的动能(K.E.)可以通过公式 ______ 计算,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答案:K.E. = 1/2 mv²2.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F与它们的电荷量q1和q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其公式为______ 。
答案:F = k (q1q2) / r²3. 一个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其速度v与下落时间t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______ 表示。
答案:v = gt三、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10N的恒定拉力,假设摩擦力忽略不计,求物体在5秒内移动的距离。
解答:首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可以求出加速度a。
a = F/m = 10N / 5kg = 2 m/s²然后,使用公式s = 1/2 at²计算5秒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s = 1/2 × 2 m/s² × (5s)² = 25 m2. 一个物体从高度h = 50m自由下落,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解答:使用公式v² = 2gh,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取9.8 m/s²。
v² = 2 × 9.8 m/s² × 50 mv = √(2 × 9.8 m/s² × 50 m) ≈ 31.6 m/s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练习,同学们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必修三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方法。
物理练习册及答案九下### 物理练习册及答案九下#### 一、选择题1. 题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速是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B. 光速是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C.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快- D. 光速是不变的,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无关答案: A, D2. 题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A. 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总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C. 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 总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答案: A, C, D#### 二、填空题1. 题目: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______。
答案:增加2. 题目: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是:\[ U = IR \]。
如果电流I保持不变,电压U增大,电阻R将______。
答案:不变#### 三、计算题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滑动,求物体的动能。
答案:动能公式为\[ E_k = \frac{1}{2}mv^2 \],代入数值得:\[ E_k = \frac{1}{2} \times 2 \times 5^2 = 25J \]。
2. 题目: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该电路的电压。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 U = IR \],代入数值得:\[ U = 10\times 0.5 = 5V \]。
#### 四、实验题1. 题目:用弹簧秤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
实验器材包括弹簧秤、物体、细绳。
请简述实验步骤。
答案:- 将细绳系在物体上,确保绳结牢固。
- 将弹簧秤的钩子挂在细绳的另一端。
- 轻轻提起物体,使细绳保持垂直。
- 观察弹簧秤的读数,记录物体的重力。
2. 题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器材包括小灯泡、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和电压表。
答案:- 将小灯泡、电源、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按照电路图连接。
山西省物理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6 km/sC. 3×10^8 m/sD. 3×10^8 km/s答案:C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作用力是10N,那么其加速度是()A. 0.5 m/s^2B. 1 m/s^2C. 2 m/s^2D. 5 m/s^2答案:C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的速度是8 m/s,那么它的加速度是()A. 1 m/s^2B. 2 m/s^2C. 4 m/s^2D. 8 m/s^2答案:B二、填空题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2.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效应,这种现象被称为焦耳热效应。
答案:焦耳热效应三、简答题1.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答案:电磁感应现象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2.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答案:欧姆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四、计算题1. 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阻器,通过它的电流为0.5A,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压U=IR,所以U=0.5A×20Ω=10V。
2.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10m的自由落体运动,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2=2gh,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取9.8m/s^2,h是高度。
代入数值得v^2=2×9.8×10,所以v=√(2×9.8×10)≈14.1m/s。
结束语:以上是山西省物理练习册的部分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第11章 静电场【例题精选】例11-1 (见书上)例11-2()22300(428qd qdR R d Rπεππε-或),从O 点指向缺口中心点 例11-3 D 例11-4 D 例11-5 B 例11-6 0/2σε, 向右; 03/2σε, 向右; 0/2σε, 向左 例11-7 (见书上)【练习题】11-1 B 11-20/d λε,220(4)d R d λπε-,沿矢径OP 11-3 0/Q ε,0205180Q R πε和r11-4 B 11-5 【解】(1)作与球体同心,半径r <R 的高斯球面S 1。
球体内电荷密度ρ随r 变化,因此,球面S 1内包含的电荷214()d ro Q r r r πρ=⎰。
已知的电荷体密度ρ(r ) =kr ,根据高斯定理:11d s o Q Φε=⋅=⎰E S , 230144d rr o E r k r r ππε⋅=⎰,可求得球体内任意点的场强:24r or E k ε=,r <R 。
(2)作与球体同心、半径r >R 的球面S 2,因R 外电荷为零,故S 2内的电荷Q 2=Q 总,根据高斯定理:1231d 44d Rr s oE r k r r Φππε=⋅=⋅=⎰⎰E S ,得球体外任意一点的场强:4204r R E k rε=,r >R 。
11-6 0/(2)σε-,03/(2)σε11-7 【解】两同轴圆柱面带有等量异号电荷,则内外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和-λ。
电场分布具有轴对称性。
(1)建立半径1r R <的同轴高斯柱面,设高为h 。
高斯柱面内无电荷分布。
1d 20SE rh π⋅=⋅=⎰E S ,则,10E =(1r R <)(2)建立12R r R <<的同轴高斯柱面,设高为h 。
高斯柱面内包含电荷。
柱面的上下底面无电场分布,电场均匀分布在侧面。
20d 2Sh E rh λπε⋅=⋅=⎰E S ,则,202E r λπε=(12R r R <<)(3)建立半径2r R >的同轴高斯柱面,设高为h 。
高斯柱面内包含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
3d 20SE rh π⋅=⋅=⎰E S ,则,30E =(2r R >)第12章 电势【例题精选】例12-1 -2000V 例12-2 45V , -15V 例12-3 (见书上)例12-4 (见书上)例12-5 D 例12-6 C 【练习题】 12-1d 0L⋅=⎰E r , 单位正电荷在静电场中沿任何闭合路径绕行一周,电场力所做的功为零,保守12-2 C 11-3 (1)204Q R πε, 0;(2)04Q Rπε,024Q r πε12-4 【解】在任意位置x 处取长度元d x ,其上带有电荷d q =λ0 (x -a )d x它在O 点产生的电势 ()xxa x U 004d d ελπ-=O 点总电势: ⎥⎦⎤⎢⎣⎡-π==⎰⎰⎰++l a a la a x x a x dU U d d 400ελ⎥⎦⎤⎢⎣⎡+-π=a l a a l ln 400ελ 12-5 【解】 (1) 球心处的电势为两个同心带电球面各自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势的叠加,即12001214q q U r r πε⎛⎫=+ ⎪⎝⎭22120124414r r r r πσπσπε⎛⎫=- ⎪⎝⎭()210r r +=εσ2100r r U +=εσ=8.85×10-9 C / m 2 (2) 设外球面上放电后电荷面密度为σ',则应有 ()2101r r U σσε'+='= 0,即 σσ21r r -='。
外球面上应变成带负电,共应放掉电荷()221222441r q r r r πσσπσ⎛⎫''=-=+ ⎪⎝⎭()21200244r r r U r πσπε=+==6.67×10-9 C12-6【解】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A 、B 两点电势分别为04A U λε==; 0220682ελελ=+=RR R U B q 由A 点运动到B 点电场力作功()0001264ελελελq q U U q A B A =⎪⎪⎭⎫ ⎝⎛-=-=注:也可以先求轴线上一点场强,用场强线积分计算.12-7【答】均匀带电球体的电场能量大。
因为半径相同且总电荷相等的球面和球体,其外部电场分布相同,具有相同的能量;但内部电场不同:球面内部场强为零,球体内部场强不为零,所以球体的电场能量大。
第13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例题精选】例13-1 C 例13-2 C 例13-3 (见书上)例13-4 (见书上)【练习题】13-1 D 13-2 【解】三块无限大平行导体板,作高斯面如图,知:E 1=σ1 / ε0,E 2=σ2 / ε0 左边两极板电势差U 1=σ1d 1 / ε0,右边两极板电势差U 2=E 2d 2=σ2d 2 / ε0, 而左板和右板构成等势体,中板自身是等势体,所以U 1= U 2,则 σ1 /σ2= d 2 /d 113-3 【证】在导体壳内部作一包围B 的内表面的闭合面,如图。
设B 内表面上带电荷Q 21,根据高斯定理,因导体内部场强E 处处为零,故1210d ()/0sQ Q ε⋅=+=⎰E S ,得 211Q Q =-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设B 外表面带电荷为22Q ,则 21222Q Q Q += 由此可得 222211Q Q Q Q Q =-=+。
13-402Qd S ε;0QdSε。
第14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例题精选】例14-1 B 例14-2 C 例14-3 (1) 增大 , 增大 (2) 增大 , 增大 (3) 减小 , 不变 例14-4C Fd /2, FdC 2。
例14-5 (见书上)例14-6 (见书上)【练习题】14-104r q Rπεε14-2 ε r ,ε r 14-3 C 14-4 B 14-5 C14-6 【解】(1)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则极板上所带的电量不变。
故极板间的电势差和电场能量分别为 Q U C ==1281010100.1--⨯⨯=1000V ,216121.010221010e Q W C --⨯===⨯⨯5⨯10-6 J 。
(2)设极板原间距为d ,增大为2d 时,相应的电容量要变小,其值为0/2/2C S d C ε'==。
而此时极板所带电量仍然不变。
电场总能量改变为 22/2 /e W Q C Q C ''===1.0⨯10-5 J ,电场能量的增加量为Δ e e e W W W '=-=5.0⨯10-6J ,由于把带电的电容器极板拉开时,外力需克服电场力作功,这部分外力所作的功就转化为电场能量了,或者说,电荷不变时,电容器内部的电场强度不变,但是场强存在的空间体积变成原来的两倍,总能量也就变为原来的两倍。
第15章 稳恒磁场【例题精选】例15-1 (见书上)例15-2 (见书上) 例15-3 (见书上)例15-4 (见书上) 例15-5 D 例15-6 C例15-7 环路L 所包围的所有稳恒电流的代数和;环路L 上的磁感强度例15-8 答:第一说法对,第二说法不对.因为围绕导线的积分路径只要是闭合的,不管在不在同一平面内,也不管是否是圆,安培环路定理都成立 例15-9 (见书上) 例15-10 (见书上)【练习题】15-1 (1) 00O 1428I IB R Rμμ== (只有四分之一圆弧电流在P 点产生B ) (2) 0000111122(cos0cos )(cos cos )042422222II I I B R R R Rμμμμπππππ=---+-=参考: 圆形载流导线圆心处的磁场:RIB 20O μ=一段载流直导线的磁场:)cos (cos 4210θθπμ-=aIB 15-2lIπ430μ (参考上一题,注意流过ab 边与流过ac,cb 边的电流关系);垂直纸面向里 15-3 D (参考15-1,O 点B 由圆形电流与无限长载流直导线产生,注意二者方向) 15-4 B (参考例题15-2) dI=Idr / a ;dr ar2Ir 2dI dB o o πμ=πμ=; B p =⎰dB =ln 22b ao o bI I b adr ar a bμμππ++=⎰。
15-5 解:带电圆盘转动时,可看作无数的电流圆环的磁场在O 点的叠加.某一半径为ρ 的圆环的磁场为 )2/(d d 0ρμi B =而 ρσωρωρρσd )]2/([d 2d =π⋅π=i ∴ ρσωμρρσωρμd 21)2/(d d 00==B 正电部分产生的磁感强度为 r B r2d 2000σωμρσωμ==⎰+ 负电部分产生的磁感强度为 )(2d 200r R B Rr-==⎰-σωμρσωμ今 -+=B B ∴ r R 2=15-6I 0μ ; 0 ; 02I μ15-7 D 15-8 C 15-9 B (载流长直螺线管内的磁场:I B n 0μ=)15-10 解:建立坐标系,应用安培环路定理,左边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x2IB 01πμ=; 方向向里 右边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x a 3(2IB 02-πμ=; 方向向外应用磁场叠加原理可得磁场分布为,)3(2200x a IxIB -π+π=μμ )252(a x a ≤≤ B的方向垂直x 轴及图面向里.第16章 磁力【例题精选】例16-1 1∶2 ; 1∶2 (参考 洛伦兹力q F v B =⨯;回旋半径mvR qB=)例16-2 A (可以用安培力来判断各边受力情况,也可以用n M e B m B =⨯=⨯NIS 判断出载流线圈所受磁力矩,然后判定转动方向)例16-3 D (cd 处在ab 的磁场中,可用安培力来判断)例16-4 (见书上)例16-5 (见书上) 例16-6 A ;B ;(参考闭合载流导线在磁场中磁力矩n M e B m B =⨯=⨯NIS ) 例16-7 0 (同上NIS =⨯=⨯==00n M e B m B mB sin )【练习题】16-1C【22d smv ΦB S B R B Bq ππ⎛⎫=⋅=*= ⎪⎝⎭⎰】16-2)2/(2e m Be π;)2/(22e m R Be 16-3 B 16-4 D (用安培力来判断各边受力情况)16-5 C16-6 解:在直线电流2I 上任意取一个小电流元dl I 2,此电流元到长直线的距离为x ,无限长直线电流1I在小电流元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012I B xμπ=⊗,再利用d F I Bdl =,考虑到0cos 60d x dl =,有:01202cos60I I d xd F x μπ=⋅, ∴0120120ln 2cos60b a I I I I d xb F x aμμπ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