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6
临床路径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
入院首日
值班医师接诊患者
初步询问主要病史:有否停经史,腹痛时间,阴道出血情况(了解门诊资料)
观看患者面容,判断出血量——贫血or休克
立即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休克指数判断)
查体+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穿刺
完善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尿HCG、血β-HCG、B超
初步诊断:异位妊娠
医嘱:(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完成文书(首次入院录、上级医查房记录、病情沟通、授权委托书、输血知情同意书)
确定保守治疗依据:1、生命体征正常
2、异位妊娠包块<3cm
3、腹腔内出血<100ml(输卵管妊娠未破裂
或流产)
4、血β-HCG<2000mIu
5、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作出治疗方案选择(上级医师参与谈话)医嘱:
保守治疗第一天
查房:血压,脉搏,体温;面容,精神状态;化疗副反应症状
查体——心肺听诊,腹部体征(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道出血?
医嘱:
保守治疗第二天
查房:同前
医嘱:
保守治疗第三天
查房:同前
医嘱:
保守治疗第四天
查房:同前
医嘱:
保守治疗第五天
查房:同前
医嘱:
动态监测,若腹痛加重、腹腔内出血增多、血β-HCG增高or 持续不降、包块增大——保守治疗无效,即手术治疗
治愈指标:用药后2周血β-HCG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腹痛缓
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
最新: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的90%以上,是早孕期孕产妇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
目前国内外对输卵管妊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均不统一,亦缺乏早期、快速诊断的方法。
为了使国内各级妇产科医师规范诊治输卵管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9年5月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外相关共识及指南,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及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编写“输卵管妊娠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对输卵管妊娠的规范诊断和治疗提供循证医学指导。
1 流行病学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在早期妊娠妇女中的发生率为2%~3%。
尽管诊断与治疗方法不断改进,但是输卵管妊娠破裂仍旧是妊娠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
2011—2013年在美国因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妊娠相关死亡人数的2.7%。
2 高危因素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既往有异位妊娠病史、输卵管损伤或手术史、盆腔炎性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等。
既往有异位妊娠病史的女性复发风险增加,有过1次异位妊娠病史者,其重复异位妊娠概率约为10%;有过2次以上异位妊娠病史者,则再发的风险增加至25%以上。
次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年龄>35岁。
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女性患异位妊娠的风险低于未使用宫内节育器者,然而一旦带环妊娠,则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达53%。
其余如口服避孕药、紧急避孕失败、前次选择性终止妊娠、流产、剖宫产均不增加异位妊娠风险。
33%~50%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没有明确的高危因素。
3 输卵管妊娠的症状、体征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症状、体征表现缺乏特异性。
常见症状:停经、腹痛、阴道流血。
其他症状:乳房胀痛、胃肠道症状、头晕、晕厥、肩部放射痛、泌尿系统症状、阴道组织物排出、肛门坠胀感及排便疼痛等。
常见体征:盆腔压痛、附件区压痛、腹部压痛、宫颈举痛。
其他体征:面色苍白、腹胀、子宫增大、体位性低血压、休克:心动过速(>100次/min)或低血压(<100/60 mmHg)。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临床路径(试行)一、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临床路经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不孕病(TCD编码为:BFZ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输卵管炎性不孕(ICD-10编码为:N97)。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临床常见证候:湿热瘀结证寒湿凝滞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肝郁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9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不孕病(输卵管炎性不孕)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年龄≤20岁或≥45岁不进入本路径。
4.由输卵管近端阻塞或输卵管积水等引起的不孕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子宫输卵管造影、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支原体、衣原体检查、病毒四项检测、妇科盆腔彩B 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宫腔镜、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腹腔镜、输卵管镜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内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寒湿凝滞证:温经散寒,化瘀通络。
(2)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3)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4)肾虚肝郁证:补肾活血、行气止痛。
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临床路径一、输卵管妊娠(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000.1)行经腹腔镜单侧输卵管开窗术(ICD-9-CM-3: 66.020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3.手术途径:经腹或经腹腔镜。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00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β-hCG和\或尿hCG;(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II类切口增加抗生素使用。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2022年版)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1)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宫颈举痛、附件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
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0.101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血β-hCG和尿hCG;(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某片。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2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ICD-10: S06.501)行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ICD-9-CM-3: 01.3101)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 O00.101)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 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 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 68.39/68.49)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损伤(ICD-10: N17)住院完成急性肾损伤的诊断、病因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初步治疗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 I61)鼻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鼻出血(ICD-10: R04.0)行鼻止血术(ICD-9-CM3:21.0)*: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Ⅱ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 E11.2- E11.9)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ICD-10: J42.x02)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ICD-10: I27.9)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ICD-10: K92.204)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ICD-10: 74+ R18)腹股沟疝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腹股沟疝(ICD-10: K40.2,K40.9)行择期手术治疗(ICD-9-CM-3: 53.0-53.1)急性阑尾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及穿孔性)(ICD-10: K35.902/K35.101/K35.003)行阑尾切除术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ICD-10: I40.001\I41.1*)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炎(ICD-10: J18.0)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干骨折(ICD-10: S72.30)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 79.35)荨麻疹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荨麻疹(ICD-10: L50/L56.3)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欧阳家百(2021.03.07)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2015版)为持续改进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各级行政部门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等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修订《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请各科认真组织实施。
一、组织体系为了保证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工作的顺利运行,由质控部、医务部、护理部、药学部、院感办、信息工程部等多部门负责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的总体研究、设计、质控及协调工作,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各入径病种的实施,单病种均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医院成立以下组织:(一)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暨指导评价小组主任(组长):黄强副主任(副组长):汪莲开成员:石磊陈磊宋丽君吴长坤彭芳覃正碧向辉华周发为刘锦红田国红翟东升杨华吴素英陈文革唐萍质控部负责单病种与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各科室主任为组长,副主任和护士长为副组长,科室推荐个二、工作职责(一)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方案;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审核临床路径文本。
2.制定单病种与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
3.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临床路径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组织相关教育培训工作。
5.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二)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职责1.在科委会领导下,负责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和实施,制定和修订临床路径的文本。
2.负责记录和整理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相关资料。
3.单病种科室专人(副主任医师以上)负责网络直报单病种质量控制相关数据。
4.对科室开展单病种与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三)个案管理员履行职责1.负责与委员会暨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工作联络。
2.负责临床路径路径表单的起草。
2008年06月第3卷第12期中国医疗前沿C hi na H eal t hcar e I nnovat i onJ une,2008V01.3N o.12117临床路径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林少玲(广州市海珠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250)【摘要】目的探讨按临床路径的服务模式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20例榆卵管妊娠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现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病人对输卵管妊娠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并对两组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
结论输卵管妊娠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保证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明显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健康教育输卵管妊娠【中图分类号】R714.221【文献标识码】B健康教育是住院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健康教育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康复更加重要。
临床路径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工作量表{11,为了满足病人不同病程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每日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病人制定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或表格。
它由病人的每—个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工作;同时也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的护理过程中来,以减少住院天数田。
从2006年1月开始,我科应用临床路径对输卵管妊娠病人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输卵管妊娠病人120例,平均年龄20-42岁,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27-69天。
观察组60例采用临床路径依照健康教育计划表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
一、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异位妊娠(TCD编码:BFR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编码:000.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谈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妇产科学》(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2.病期诊断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
已破损期: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流产,但病情较轻。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临床常见证候: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已破损期:正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的患者。
2.病期和辨证属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病情影响因子积分≤8分,且β-HCG<1000IU/L、输卵管妊娠包块≤3cm者。
或病期和辨证属已破损期正虚血瘀证,病情影响因子积分≤9分,且β-HCG <1000IU/L者。
3.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血液系统疾患者,或输卵管妊娠合并宫内妊娠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β-HCG定量、孕酮(P)、雌二醇(E2);经腹/经阴道子宫双附件彩超;血常规、血型(ABO血型和Rh血型)、尿常规、生化检查、感染四项、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胸片。
1、宫颈癌临床路径
2、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3、剖宫产临床路径
4、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5、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6、子宫平滑肌瘤开腹子宫全切手术临床路径
7、子宫腺肌症临床路径
8、过期妊娠临床路径
9、试产失败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10、前庭大腺囊肿临床路径
11、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
12、阴道分娩产钳助产临床路径
1、宫颈癌临床路径
2、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3、剖宫产临床路径
4、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5、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6、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7、子宫腺肌症临床路径
8、过期妊娠临床路径
9、前庭大腺囊肿临床路径
10、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实施⽅案平顶⼭市第⼀⼈民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案为规范医护⼈员执业⾏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卫⽣资源利⽤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等⽂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案。
⼀、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路径是医⽣、护⼠和其他⼈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的⽅式。
⽬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 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术使⽤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为,对病⼈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与其家⼈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总体⽬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员⾏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医疗资源,控制⾮必要医疗⽀出。
三、指导思想以邓⼩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体制改⾰相关⼯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步规范临床诊疗⾏为,不断提⾼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成⽴组织,明确职责1.成⽴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长:马⾦⽣副组长:李智伟⾼克毅王⼤峰成员:马⾦⽣李智伟⾼克毅王⼤峰段新杰王震宇吴会战李庆民刘海静何清芳刘贵炎马建军宁雪光张洪辉⾼菲孙兰⾹赵毅杨双合唐志军孙云峰曹飞陈艳红院成⽴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在医教部。
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
(2016年县级医院版)
一、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0)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输卵管挤压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 66.0201/66.02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停经、或伴腹痛、阴道流血等。
2.体征:可有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包块。
3.辅助检查:尿hCG阳性或血hCG值升高,超声提示,必要时血孕酮检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支持治疗:输液、输血(必要时)。
2.手术方式: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或输卵管挤压术。
3.手术途径:经腹腔镜或开腹。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O00.100输卵管妊娠疾病编码。
2.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
(3)血β-hCG和尿hCG;
(4)输血相关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盆、腹腔B超,心电图,胸部X片(除外合并宫内妊娠)。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阴道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1-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腰硬联合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2-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β-hCG、血常规、尿常规。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
2.血β-hCG持续下降
3.伤口愈合好。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诊断不明确,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 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3. 因手术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
二、输卵管妊娠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ICD-10:O00.100)
行腹腔镜下或开腹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ICD-9-CM-3:66.6201/66.6202/66.0101/66.0102/66.0201/66.0202)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