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鸡场通风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32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作者:王华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摘要:本文对3万标准化蛋鸡场和1万标准化蛋鸡场的周围环境和建设以及技术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3万标准化蛋鸡场 1万标准化蛋鸡场一、场址选择1.气候条件:详细了解本地区气象部门最近5-10年内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和绝对最低气温、土层冻结深度、平均降雨量、最大风力、常年主要风向、各月份日照时数。
2.位置:场址要选择交通方便、道路平坦的区域,鸡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点及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屠宰场和医院。
距主干道、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500米以上,距动物诊疗所200米以上,距次干道100米以上。
3.地形、地势:要求地势高且干燥,向阳背风,面南或东南方向,最好有一定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
若在山坡、丘陵一带建场,可建在向阳坡上,但坡度不宜过大。
鸡场不宜建在低洼潮湿之处,也不宜建在山顶和高坡上。
场区力求方正,以减少线路和管道,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4.土壤:土壤以排水性好、导热性差的沙质壤土为宜,另外场区地下水位应偏低。
5.水源:场区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好打深井取水,河水和池塘水未经处理不能供鸡直接饮用。
6.电源:电源必须稳定、可靠、充足,最好采用双路供电,否则需自备发电设备。
二、场区规划标准化蛋鸡场的场区一般可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粪尸处理区等几个部分。
1.管理区内生产辅助设施有更衣室及消毒通道、兽医化验室、蛋库、配电室、修理间等;生产管理设施有办公室,财务室等;生活设施有食堂、宿舍、卫生间等。
2.生产区内设施有饲料房,育雏育成舍,产蛋舍等。
3.粪尸处理区包括粪便存放棚、尸体剖检室、尸埋井或焚烧炉等。
蛋鸡场建筑物较多,必须合理布局,才能经济有效地发挥各类建筑的作用。
标准化鸡场各类建筑布局总体原则:利于防疫、便于生产、减少投资等。
3.1场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2管理区和生产区隔离,育雏、育成舍与成鸡舍单独成区,净道、污道分离。
年度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的有关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重点推进我市畜禽养殖场“五化”建设,按照“自主选择、填平补齐、先建后补”的原则,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畜产品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项目名称:**市2017年度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建设项目项目属性:扩建监管单位:**市农村工作局建设单位:**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单位法人:**项目建设地点:**市**镇***村项目监管责任人:**项目建设期:12个月项目监管联系人及电话:**主要建设内容:建4万羽育雏舍1栋600平方米,购育雏鸡笼128组、喂料系统1套、清粪系统1套、乳头供水系统1套、温控系统1套、电器控制系统1套。
建设期限:2017年1月-2017年12月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61.8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111.8万元。
中央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
二、项目实施地点概况(一)实施地产销条件1、项目区概况**镇谷汪马龙井村位于**市北部,205省道沿线(马遵公路)穿过该镇,与外界紧密相连,毗邻瓮安县;北与瓮安县平定营镇交界。
距市区**27公里,距湘黔铁路**火车站30公里、贵州南下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30公里。
建设地址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1200左右,年平均气温14.7℃。
无霜期279天,年均日照1253小时,年均降水量1205毫米。
距村落和居民区3公里,场区5公里内无厂矿,无工业污染源,无交通干线,场区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山头组成,自然隔离条件好,完全能满足全区功能合理划分、布局。
场区建设坡度较适宜,排水良好。
2、地方政府重视情况:项目单位是我市具有年存栏10.1万羽的蛋鸡养殖合作社,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市委,市政府对项目建设十分重视和支持,要求把蛋鸡养殖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
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本规范以规模化商品蛋鸡场、蛋种鸡场为对象,包括鸡场选址与布局、设备与设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六方面的技术要求,为集约化、规模化商品蛋鸡与蛋种鸡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对上述规模化养殖场的基本要求是:场址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饲养的蛋鸡有引种证明,并附有引种场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养殖场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建立养殖档案;产蛋鸡养殖规模(笼位)在1万只以上(含1万只)1 蛋鸡场选址和布局1.1 场址环境1.1.1 土地的使用应符合当地农牧业规划与布局的要求,以不占用基本农田、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山坡及废弃地为原则。
1.1.2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与其它养殖场及屠宰场1000米以上。
鸡场周围环境空气应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 388)。
1.1.3 鸡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土壤透水性好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的要求、水源稳定并配有贮存和净化设施、给排水方便并远离噪音的区域。
1.1.4 鸡场区应有充足、方便取用并符合卫生标准的地下水或自来水,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7)的要求。
1.1.5 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场区内配有应急使用的发电机组。
1.1.6 道路交通便利,鸡场应铺设专用的道路通往公用交通网。
1.2 场区布局1.2.1 场区合理布局。
场区应设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便及废弃物处理区。
生产工艺设计,应以从净区向污染区不可逆走向的要求进行布局。
1.2.2 生活办公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建立不透风的围墙加以隔离。
1.2.3 饲料加工厂(或拌料间)应与生产、生活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1.2.4 粪便暂存、病死鸡与废弃物处理区及其设施,应设在生产区围墙外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适当的距离。
1、适度通风:鸡舍既要注意通风,又要注意防寒保温,用燃煤进行育雏时,切忌门窗紧闭,以防止通风不良。
2、及时清除粪便和垫料,防止留在室内时间过长而产生氨气。
3、用中草药熏燃,用哎叶,苍术,大青叶或大蒜,秸秆各等份,在鸡舍内燃烧,既杀菌又除臭,特别是在空舍时使用效果更好。
4、用吸附剂吸除:木炭、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把这些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装入网袋内,挂在鸡舍或撒在地上,可以吸收空气中的臭味。
5、添喂制剂: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等可提高蛋白利用率,使粪便中氮的排出量减少,从而改善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并节约饲料。
6、添喂木炭渣:在鸡的饲料中添加1%--2%的木炭渣,可使粪便干燥,臭味降低。
7、铺垫石灰:鸡舍内湿度过大时,鸡舍放一些大块的生石灰,吸湿,待石灰湿后立即清除,也可用煤渣做垫料吸除鸡舍内的有害气体。
8、地面铺撒过磷酸钙,在鸡舍内,按每50个鸡活动地面均匀撒过磷酸钙350克,可减少空气中的氨气,一般存放期为7天。
9、用硫酸亚铁7份,干煤灰3份,混匀后按鸡粪重量的10%撒入鸡舍,每周一次,能清除鸡舍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
10、在每10平方米的垫料中混入2.5千克硫磺,能抑制氨气的产生和散发。
肉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近年来随着肉鸡养殖量的增加,养殖区域的不断扩大,由于养殖户对管理方面的疏忽,环境污染严重,肉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1,病鸡精神不振,常呆立一侧,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尾部羽毛被黄绿色粪便污染,食欲减少,冠发紫,排黄绿色粪便。
2,幼雏(多在1-5日龄)发病时精神不振,衰弱,下痢,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腹部胀满,脐带愈合不良。
3,肉鸡发病后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羽毛逆立,呼噜,甩鼻及咳嗽症状,排黄绿色稀粪,饮料转化率降低,后期易继发腹水症。
有些肉鸡群表现为头部肉芽肿。
4,幼雏早期死亡,脐带发炎,卵黄吸收不良,囊壁充血,内容物黄绿色,粘稠或稀薄样,脐孔开张,红肿,5,气囊混浊,增厚,有干酷物,肿肿大,有白色纤维素状渗出,胆囊肿大,胆汁充盈。
附件: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范为了加快蛋鸡饲养方式转变,提高蛋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一、养殖规模存栏规模在1万-5万只的蛋鸡养殖场(户)。
二、选址与布局(一)选址。
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噪音。
(二)基础条件。
有稳定的水源,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
(三)场区布局。
场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粪污处理区。
育雏、育成和蛋鸡舍各鸡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配套合理。
(四)净道和污道。
场内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
三、设施与设备(一)鸡舍。
鸡舍建筑牢固,能够保温、防雨雪、防鼠害、防鸟。
(二)饲养密度。
产蛋鸡饲养密度合理,每平方米不超过13只。
(三)消毒设施。
场区门口有消毒池,鸡舍门口有消毒盆,场区有消毒泵。
(四)设备。
鸡舍安装通风设备、降温设备,并配备光照系统、自动饮水系统、自动清粪系统和焚烧炉。
(五)辅助设施。
有更衣消毒室、兽医化验室、解剖室。
配备清粪设施、储粪场所及鸡粪无害化处理设施。
四、管理及防疫(一)制度。
有健全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二)操作规程。
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免疫程序。
(三)档案管理和生产记录。
1.档案管理。
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完整的养殖档案,要求以下记录齐全完整:(1)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情况记录。
(2)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来源清楚,其名称、使用对象、使用时间和用量记录。
(3)定期免疫、监测、消毒记录。
(4)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记录。
2.生产记录。
有完整的日产蛋记录、日死亡和淘汰记录、日饲料消耗记录。
(四)从业人员健康状况。
从业人员未患人畜共患传染病。
(五)引种。
雏鸡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引进。
用户手册环境控制器T607AC目录1. 简介 (4)2. 安装 (4)3. 操作 (4)4. 读取设定值 (4)5. 修改设定值 (4)6. 设置点 (5)6.1系统设置 (5)6.2风机组设置 (5)6.3最小通风量设置……………………………………………… .66.4冷却设置 (6)6.5报警设置……………………………………………………… ..66.6隐藏功能97. 举例 (9)8. 疑难解决 (11)9.接线说明 (12)9.1端子接线图129.2实物接线图131在开始使用LOGIC系列温控产品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1.控制器工作电源:交流220V;2.非专业人员请勿随意拆卸控制器;3.通电时,请勿打开控制器面板,不要触摸接线端子,以免发生危险;4.第一组风机是可以作为通风系统工作的;5.如果控制器上没有连接湿度传感器,那么功能11(冷却湿度设置点)务必输入数值100;6.如果一个报警被屏蔽,那么当相应的问题存在时报警继电器不会被激活,报警装置无响应。
简介T-607AC是一个独立的禽舍环境控制器,它能够控制1组加热器,5组风机,1组冷却装置。
第1组风机是作为最小通风系统工作的。
温控器T-607 AC可以连接到计算机上,在Winchick软件包的帮助下,进行中央管理。
1.安装旋开面板上的两颗螺丝:2.1温控仪T607AC背面四个角打好φ6的安装孔,用φ6的自攻螺钉安装到墙上,安装在电控箱附近一个干燥的地方,要求安装室温在0--40℃,注意防潮、防湿、防水;2.2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传感器输入处。
可连接多达4个温度传感器和1个湿度传感器。
可以通过一根普通的两芯电缆把温度传感器放置在离主控制器100米远的地方,温度传感器没有极性;湿度传感器有极性2.3把8路继电器输出连接到不同的装置上。
所有输出都是干式触点2A/220V NO/NC;2.4连接一根220V的电缆到主控制器上;2.5用两颗螺丝把面板盖好。
畜禽天地E-mail:kxzyzyx@ 电话:010_68152422本栏编辑:李镅纵向通风的设计和影响因素陈合强文/图髙温髙湿条件下,关注影响鸡舍纵向通风效果的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些构成了种鸡场通风管理的技术关键。
一、正确设计纵向通风高温高湿季节为确保种鸡场舍内环境适宜,必须确保鸡舍的通风设计正确,要求参考以下几方面:第一,设备通风效果应达到纵向风速2.0 ~ 2.5米/秒(进入鸡舍的风速应根据鸡舍的宽度决定),舍内至少每分钟全部换气1次,相对湿度控制在45% ~ 65%,所有侧墙进风口关闭,湿帘进风口开启。
第二,应依据鸡的体感温度而不是干球温度(温度表上的读数,只能作为温度控制的一个关键参数)控制舍内 温度,注意不要为了降低干球温度而使相对湿 度上升太高。
第三,只有当纵向风机全部开启、舍温高于27.8 T:且相对湿度低于70%时,才打 开湿帘水泵;待湿帘纸全部干燥后再启动水泵 给水,让湿帘始终处于渐干渐湿的循环状态,使水蒸气从湿帘纸表面蒸发达到最佳效果;一 旦舍内达到露点,水就不再蒸发、温度也不再 下降,而相对湿度还会继续增加,因此把握湿 帘水泵关闭的时机比开启更重要。
第四,纵向 通风的设计值可能因设计风速,湿帘类型,鸡 舍宽度,舍内障碍物(如产蛋箱、挡风帘、加 热设施、隔栏网等),遮黑罩类型等的不同而 发生改变。
第五,所使用的设备应有准确可靠 的参数,对有疑问的设备谨慎使用。
第六,应 注意纵向通风中过帘、进风口和舍内3个风速 可以彼此不同。
二、影响纵向通风效果的因素1.鸡舍的密闭状况纵向通风设备对进入舍内空气控制的效果,受鸡舍密闭程度的影响很大。
鸡舍密闭越 好,进入鸡舍的空气越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使 设备抽入的空气全都从湿帘或纵向进风口进入鸡舍;若是鸡舍密闭不严、有漏风,则会造成舍内两端温差加大、舍内风速差异大(越靠近风机端风速越快),使降温效果大打折扣。
2. 通风量的计算注意计算通风量时应从鸡舍截面积中去除麵和棚架等面积。
鸡舍通风标准嘿呀,咱来聊聊鸡舍通风的标准这事儿哈。
一、为啥鸡舍要通风呢?你想啊,鸡在鸡舍里就像咱们人在房间里一样。
如果不通风,那味道可就难闻死了。
而且鸡会呼出二氧化碳,要是二氧化碳太多了,鸡就会觉得不舒服,就像咱们在一个很闷的屋子里,喘气都费劲。
另外呢,鸡舍里还可能会有氨气之类的有害气体,通风不好的话,这些气体在鸡舍里越积越多,鸡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容易生病,这可不得了啊。
二、鸡舍通风的基本要求。
1. 通风量的大小。
这通风量得合适才行。
如果通风量太小,就达不到把有害气体排出去、把新鲜空气换进来的目的。
可要是通风量太大了呢,鸡舍里的温度就会变得不稳定,忽冷忽热的,鸡也受不了。
一般来说,每只鸡每公斤体重需要一定的通风量,这个量会根据鸡的生长阶段有所不同。
比如说小鸡的时候,可能需要的通风量相对少一点,但是随着鸡慢慢长大,需要的通风量就得增加啦。
2. 通风的均匀性。
鸡舍里每个角落都得能通风到才行。
不能说有的地方风呼呼的,有的地方却一点风都没有。
这就要求通风设备的布局要合理。
比如说通风口的位置啊,得分布得均匀一些。
要是通风不均匀,鸡在鸡舍里有的被吹得冷飕飕的,有的却还闷着,这样鸡就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长得也不好。
三、通风设备的选择。
1.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鸡舍的门窗之类的来通风。
这种方式比较省钱,适合一些小型的鸡舍。
不过呢,自然通风就很依赖天气了。
如果外面没风,或者天气很闷热,自然通风可能就不太够用了。
所以要是用自然通风,鸡舍的朝向就很重要啦。
最好是能够让风比较容易吹进来的朝向,这样能多借点风力。
2. 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就比较靠谱啦。
像风扇之类的设备就可以用来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能够很好地控制通风量,而且不管外面天气咋样,都能让鸡舍保持一定的通风状态。
但是机械通风设备需要用电,还得定期维护,要是风扇坏了,那鸡舍的通风就会出问题。
所以得有专人来负责检查这些设备,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得时刻关注着设备是不是正常运行呢。
风机标准化管理制度风机是通风系统的基础设备,是鸡舍环境控制的关键,风机排风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整个通风系统的正确运行。
而风机的排风量受诸多内外和自身因数影响,随时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风机始终保持完好状态;要求环境控制系统自动调整进风设备与之相互适应,要求风机零故障,要求风机做到标准化管理。
一、风机使用和维修安全1.1在进行维护前,首先断开风机电源,以保证只有维修人员可以开启风机。
风机维护结束后,由维修人员打开风机电源。
1.2当靠近传动带或者其它传动零件时要特别小心,因为系统中可能残存有张力,当张力释放时可能会引起伤害。
1.3重新启动风机之前,要确认所有电气外壳都关闭锁好,所有防护罩和其它安全措施都正确固定。
1.4风机正常运转情况下,不要把手伸进风机的内外防护罩,不要有异物进入。
二、标准风机状态描述2.1 风机外边框与墙体结合紧密,没有漏风处,表面光滑,没有锈蚀。
2.2 风机叶片完整、无变形、无缺损和裂纹,动平衡状态良好,叶轮轴无异响和发热,不缺油也无油污和铁屑附着。
2.3 风机电机运行平稳,不发热、无异响、无震动,不缺件,接线规范、标准,有过载和过热保护,电机轴不缺油也无油污和铁屑附着,接线盒防水,防虫,美观牢固。
2.4 皮带规格,型号正确,张紧度适中。
皮带轮无磨损、无缺损、无裂痕,与轮轴紧配合,键与键槽规格一致,键的外边面与轮毂平齐。
2.5 百叶窗密封性能好,自动开合,无锈蚀、无变形和破损。
2.6 拢风筒安装牢固,无变形,无锈蚀。
2.7防护网整齐,无破损。
2.8 电机和扇叶支架牢固,无锈蚀。
2.9 所有紧固螺丝处画线定位,不缺少,不松动。
2.10 风机所有部件无灰尘积聚。
三、风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3.1视实际情况确定清扫周期,对风机进行全面清洁。
外壳、叶片、百叶、防护罩、风机电机。
3.2清洗电机时,特别注意!防止电机进水,防止接线柱受潮。
3.3每批鸡鸡舍消毒前,检查风机各部位螺栓紧固程度,确保电机基础不松动、外壳不松动;检查传动带的张紧程度;检查电线的接线,符合标准,保证安全。
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本规范规定了蛋鸡养殖场建设的选址、规划布局、鸡舍建筑、配套设施及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蛋鸡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范围于本规范。
NY/T 5038 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规范GB/ T 18407.3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1334 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NY/T 1596 畜禽养殖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3 场址选择3.1 选择场址应符合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不得建在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3.2 选择地势高燥、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场。
3.3鸡场应位于居民区当地常年主风向下风处,畜禽屠宰场、交易市场的上风向。
鸡场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 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中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1000 米以上;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
3.4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区和环境污染的地方建场。
3。
5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要求。
4 场区布局4。
1 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4。
2 蛋鸡场应严格执行生产区与行政管理区、生活区相隔离的原则,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并设隔离区,另设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管理区、生活区设在上风向,病害肉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
4。
3 生产区下风处应设有鸡粪堆放池和污水沉淀池。
4。
规模标准化养鸡场鸡舍设计建设方案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一、适合的养殖农户群体(企业)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
二、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三、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1)鸡场总体布局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
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
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
(2)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
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
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
山东畜牧兽医2014年第35卷28白羽肉鸡标准化饲养管理要点葛建阮祥鲁范刚(山东省齐河县畜牧兽医局251100)中图分类号:S83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4)02-0028-02 近几年规模养鸡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肉鸡场已成为养鸡业的主流,在整个肉鸡养殖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鸡舍内小气候全靠机械来控制和调节。
目前经济发展购买先进的养鸡设备很容易,但如何发挥设备的作用,提高养鸡技术水平,按照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数据指导生产,真正做到养鸡精细化管理,是人员素质问题,关键在于管理者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人员素质的提高,培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有了高素质人员队伍,设备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优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饲养人员要求既要有饲养管理技术,又要懂的饲养设备的维护管理,养鸡业才能创造出最好经济效益。
畜牧法对标准化养鸡在场址布局、栏舍建设、养鸡设备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的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都有标准规定,结合生产实际,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肉鸡饲养管理工作。
1 白羽肉鸡世界最优良主要品种爱拔益加AA、艾维因、罗斯308、科宝500,这些品种肉鸡特点是生长快,肉质好、耗料少、适应性强,商品肉鸡胴体美观,胸脯和腿肉发达,是市场上分割加工、烤炸或整吃的重要鸡肉来源,畅销全世界。
2 养鸡环境条件及设施养鸡场要建在交通方便、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地势高,无有害气体、烟雾即其他污染的地区。
并距离交通要道、居民区、学校500m以上。
2.1 肉鸡饲养方式2.1.1 平养 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简便易行投资少。
但劳动强度大,饲料浪费,房舍面积利用率低,易发球虫病。
2.1.2 笼养 阶梯式笼养和层叠式笼养;饲料管理方便,减少料浪费,充分利用鸡舍空间,提高了自动化水平,改善了鸡舍环境条件,提高养鸡效益。
但鸡易折伤脚翅。
2.2 选场布局饲养后粪便污染处理区与生活区、办公区布局合理,且相互分开,符合防疫要求,鸡舍建筑更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暖风炉、温帘、风机、水线、料线、空气质检测仪、臭氧消毒机),先进的设备对鸡舍内小气候能有效控制和调节。
标准化肉鸡养殖基地建设标准1范围为了整体提升肉鸡养殖小区的基础设施,实现商品肉鸡饲养的良性循环,保证养殖户的根本收益,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肉鸡养殖小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2引用标准国质检食[2003]212号关于印发《出口禽肉及其制品检验检疫要求(试行)》的通知以及《出口肉禽饲养场备案的基本条件和要求》、《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畜禽饮用水中农药限量指标》;3定义3.1五统一即统一供应雏鸡,统一供应饲料,统一使用药物,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收购屠宰;3。
2空舍期从上一批鸡只出栏彻底清洗、消毒工作完毕到下一批开始饲养的间隔时间;空舍期一般为15—21天;4养殖小区选址4.1自然条件因素4.1。
1地形地势养殖小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和向阳背风的地方.平原地区建场应选择比较平坦、开阔、利于排水,地下水位应低于鸡舍地基深度0.5米以下;山区建场应选择稍平缓坡,坡面向阳,总坡度不超过25%,建筑区坡度应在25゜以内;靠近河流、湖泊地区建场应选择比当地水文资料中最高水位高1—2米处;从防疫的角度,养殖小区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物,如利用原有林带树木、山岭、河川、河谷等作为天然屏障.土质未被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没有地质化学环境性地方病,以砂壤土类地区较为理想.4。
1.2水源水质水源充足,供水能力能够满足养殖小区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需求,应具有独立的自备水源(井);养殖小区水源应具有国家有关部门出具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检验报告,饮用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见表1)和《畜禽饮用水中农药限量指标》(见表2);4.1。
3气候因素鸡舍的建筑方位、朝向、间距、排列次序等应考虑当地风向、风力、日照等情况;防暑、防寒措施以及建筑结构等应考虑当地常年平均气温、绝对最高与最低气温、土壤冻层深度、降雨量与积雪厚度(雪载)、最大风力(风载)、常年主风向和风频率等常年气象变化情况;表1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表2 畜禽饮用水中农药限量指标(毫克/每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