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饲养管理规范
- 格式:wps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散养鸡饲养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散养鸡的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凡涉及养殖场管理的事项,均遵循本规章制度执行。
二、养殖场基本情况1. 养殖场名称:XXX散养鸡场2. 养殖场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3. 养殖场负责人:XXX4. 养殖场联系电话:XXX三、养殖场环境要求1. 养殖场要远离工业污染区和城镇居民区,具备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通风条件。
2. 养殖场应建有完善的饮水系统和饲料存储设施,保证鸡只的饮水、饲料供应。
3. 养殖场要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鸡舍、整体场地干净整洁,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四、鸡只管理1. 选购健康鸡苗,禁止购买无证无检验的鸡苗。
2. 养殖场对饲养鸡只做好分类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3. 定期进行鸡只健康检查,确保鸡只健康。
4. 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每只鸡有充足的空间活动。
五、饲料管理1. 选用优质饲料,避免添加有害物质。
2.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保证鸡只吃到新鲜的饲料。
3. 给鸡只科学喂食,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
六、疫病防控1. 严格执行疫苗接种计划,做好疫苗登记和追溯工作。
2. 定期做好鸡只疫病检测,及时发现病害。
3. 一旦发现鸡只患病,立即隔离治疗,消除疫情隐患。
七、饮水管理1. 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保证鸡只饮水安全。
2. 定期清洗水槽、水管,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八、人员管理1. 养殖场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饲养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
2. 养殖场人员要遵守养殖场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措施。
3. 养殖场人员要保证鸡只的健康和生长,做到爱护动物,严禁虐待。
九、监督检查1. 养殖场要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 对于违反养殖场规章制度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处理,做到有错必纠。
十、处罚条款1. 对于无证无检验购买鸡苗等涉嫌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养殖场将被勒令停止生产,并处以相应罚款。
2. 对于造成鸡只感染疫病的行为,养殖场将被责令进行疫苗接种,并加强防疫措施。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是指对散养鸡的生活环境、饲料供应、饮水和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保证散养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健康。
以下是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的一些重点内容。
一、场地准备1. 散养鸡的场地要选择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温的环境。
2. 场地应具备围栏,避免鸡禽外逃,并确保鸡群的安全。
3. 场地应做好排水设施,以防止鸡舍积水和脏水的滞留。
4. 地面要平整、无碎石和硬质地面,以避免鸡禽受伤。
二、饲料供应1. 饲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饲料,满足散养鸡的营养需求,可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配比。
2. 饲料喂养:定时定量喂食,不过量喂食,以免浪费和造成饲料的污染。
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及时更换陈食。
3. 饲喂设备:使用合适的饲喂设备,如饲料槽、自动投喂器等,方便鸡禽取食,减少饲料的浪费。
三、饮水管理1. 饮水设备: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使用自动饮水器或设立多个饮水器,以保证鸡禽充足的饮水量。
2. 饮水安全: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避免饮水被污染,防止疾病的传播。
3. 饮水温度:饮水温度要适宜,不得过热或过冷,以保证鸡禽正常饮水。
四、疾病防控1. 疫苗接种:对散养鸡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2. 卫生措施:定期清洁鸡舍,保持环境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3. 防虫措施: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外部寄生虫的侵害,避免寄生虫传播疾病。
4. 规范养殖操作:搞好隔离管理,对发生疾病的鸡禽要及时分离,避免病菌传播。
五、行为管理1. 群聚管理:合理控制鸡禽的密度,以避免因鸡禽过多导致鸡舍环境差、易感染疾病。
2. 场地划分:根据鸡的年龄和大小,适当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以保证鸡禽的正常活动和休息。
3. 自由活动:确保鸡禽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以保证其正常的行为和发育。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 环境1.1 鸡场环境规模鸡场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符合NY/T388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a 鸡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b鸡场距离干线公路、饮用水源、居民点1km以上;c、鸡场与其它规模畜牧场应保持一定有效安全防疫距离。
1.2 鸡舍环境1.2.1 鸡舍内的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饲养阶段的需求。
1.2.2 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
1.2.3 鸡场生产区、生活区分开,雏鸡、成年鸡分开饲养2 鸡场的设施设备2.1 设施2.1.1 鸡场净道和污道要分开。
2.1.2 鸡场周围要设隔离带。
2.1.3 鸡舍应有防鸟、防鼠设施。
2.1.4 鸡舍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清毒。
2.1.5 鸡场应建鸡粪贮存和污水处理设施。
2.2 设备2.2.1 鸡笼安装分阶梯式和重叠式,最佳为三鸡一笼,每鸡应占有笼底面积470cm2~500 cm2,8cm~10cm的料槽位,每笼应有一只饮水器。
2.2.2 器具数量应满足各阶段饲养的需要。
3 饲养条件3.1 饮水3.1.1 水质符合NY5027要求。
3.1.2 经常清洗饮水设备,要求夏季每天至少2次以上,冬季每天1次以上,并定期消毒。
3.2 饲料3.2.1 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配合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3.2.2 添加预防应激的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应符合NY5042的要求。
3.2.3 不得在饲料中添加诸如砷、铬、铜等有毒有害化学制剂。
3.2.4 不得使用霉败、变质、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
4 引种4.1 商品代雏鸡应来自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或专业孵化场。
4.2 雏鸡不能带鸡白痢、禽白血病和霉形体病等蛋传疾病。
4.3 不得从疫区购买雏鸡。
5 育雏期饲养管理5.1 育雏舍育雏舍不应靠近其它鸡舍,鸡舍四周应有围墙隔离,出入围墙大门口应设有消毒设施,车辆和人员进出应消毒。
5.2 育雏方式育雏方式通常分为两类:网上育雏和笼育。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家禽饲养行为,保障家禽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家禽产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家禽饲养活动,包括家禽的饲养、繁殖、销售、运输等环节。
第三条家禽饲养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环保的原则,保障家禽产品质量安全,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家禽饲养的监督管理。
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家禽饲养管理工作。
第二章饲养条件第五条家禽饲养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和本地区家禽饲养场建设标准;(二)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设施、设备;(三)有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隔离设施、消毒设施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四)有符合环保要求的粪污处理设施;(五)有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记录制度。
第六条家禽饲养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固定的饲养场所;(二)有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饲养设施;(三)有符合环保要求的粪污处理设施;(四)有基本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记录制度。
第七条家禽饲养场和饲养户应当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家禽的品种、来源、饲养管理、防疫、用药等情况。
第三章饲养管理第八条家禽饲养场和饲养户应当遵守以下饲养管理规范:(一)按照家禽品种特性,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二)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不得使用违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三)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做好疫病监测和预防工作;(四)禁止使用禁用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五)禁止出售病鸡、死鸡和其他不合格的家禽产品。
第九条家禽饲养场和饲养户应当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包括:(一)制定疫病防控预案;(二)实行严格的入场检疫制度;(三)对饲养场所、设备、工具等进行定期消毒;(四)对饲养人员实行健康监测;(五)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小型鸡养殖管理制度一、饲养环境管理1. 棚舍环境(1)饲养棚舍应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定期清理棚舍内部的杂物,保持棚舍内部整洁卫生,防止传染病传播。
(3)垫料要保持干燥,及时更换,避免霉菌滋生。
(4)定期对棚舍进行消毒,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饲料管理(1)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鸡的营养需求。
(2)定时定量投喂,避免鸡群发生挤压和食物浪费。
(3)保持饮水器和饲料器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水质。
(4)保证鸡的饮水量充足,避免脱水和暴毙。
3. 疾病预防(1)要求定期接种预防疫苗,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2)严格控制疫病来源,防止病从外部传播。
(3)定期体检鸡群,及时发现疾病并采取措施治疗。
二、饲养管理1. 饲养密度根据鸡的种类和年龄合理确定饲养密度,避免过度密集导致饲养环境恶化和鸡群生长受限。
2. 生长发育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群提供合适的饲料和环境,促进鸡的生长和发育。
3. 繁殖管理根据鸡的生殖特点,合理进行选种、配种和孵化管理,提高繁殖效率。
4. 造血管理定期进行造血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饲料配方和管理措施,保证鸡的健康生长。
三、经营管理1. 生产计划制定周密的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鸡的生长情况确定饲养规模和销售计划。
2. 成本控制合理控制饲料、饲养棚舍、疫苗等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 质量检验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4. 营销策略与市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适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总结通过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可以使小型鸡养殖更加规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养殖户能够认真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鸡的养殖效益,为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饲养管理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对蛋鸡的饲养环境、饲料营养、健康检疫、疾病防控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保证蛋鸡健康生长,提高产蛋率和蛋质量。
以下是蛋鸡饲养管理的要点:一、饲养环境管理:1.笼舍布置:选择宽敞、采光好、通风良好且易于清洁的鸡舍。
舍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
2.牲畜防疫:对鸡舍和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洁消毒,以防止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二、饲料营养管理:1.饲料配方:根据蛋鸡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产蛋周期,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
注意蛋鸡营养需求的平衡,避免缺乏其中一种营养素。
2.饲料供应: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蛋鸡获得充足的饲料,并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和畅通。
三、健康检疫管理:1.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的蛋鸡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蛋鸡的舒适度和正常生理状态。
2.疾病防控: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加强蛋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定期检查和处理蛋鸡的脚趾,防止产生脚炎和鹌鹑不力。
四、疾病防控管理:1.预防病害:通过加强饲料卫生、控制饲养密度、保持生态平衡、加强疫苗接种等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及时处理病鸡: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并提供适当的治疗,减少死亡率和病鸡对其他蛋鸡的威胁。
五、蛋鸡产蛋管理:1.产蛋周期控制:根据蛋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繁殖规律,调整灯光和饲料供应,控制蛋鸡的产蛋周期,使其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2.蛋质量监测:定期对蛋质量进行检测,包括蛋壳硬度、蛋黄颜色、蛋白质含量等指标。
及时纠正可能影响蛋质量的因素。
综上所述,正确的蛋鸡饲养管理对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蛋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管理饲养环境、科学配制饲料、做好健康检疫管理以及疾病防控,才能确保蛋鸡的健康生长和高效产蛋。
鸡的养殖技术及饲养管理
一、鸡的养殖技术:
1. 环境要求:鸡舍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和充足的光照,不得有噪声、异味。
鸡舍的内墙、地面和设备要保持清洁,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2. 饲料:饲料质量对鸡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种类选择,定期检查饲料品质,精细化饲料喂养管理,对提高鸡的生产效益、降低饲料成本和预防疾病都具有积极意义。
3. 疾病防治:要加强鸡群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疫病防治制度,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加强对鸡群的日常检查和疾病处理,提高群体免疫力。
4. 饮水管理:水可占鸟体重的60%-70%。
喂水采用自动喂水器,保持水质清洁并有一定的消毒能力。
定期更换饮水器内神托、过滤网等设施,做到饮水量充足且及时。
二、鸡的饲养管理:
1. 饲料投喂:要正确控制饲料投喂量,按照每只鸡每日需要量进行饲喂。
饲喂时,应混合各种饲料,达到适宜的营养需要。
2. 清洁卫生:要保持鸡舍内墙、地面、设备和饮水器等卫生干净,减少鸡群间的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
3. 环境控制:要保持鸡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情况,为鸡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疫病预防:要加强鸡群的卫生保健工作,注重预防疫病的发生,定期检查鸡的身体状况,以及定期接种免疫疫苗等工作。
5. 饮水管理:要保证饮水质量和数量,注重水的消毒和更换,保证鸡群身体健康。
雏鸡的饲养管理
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还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2、饮水:育雏期间要严防止断水、缺水,做到饮水器不断水,随时自由饮用。
一般1~2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可用凉水预温来解决。
3、开食:开食一般不能晚于36h。
雏鸡喂料应该喂给新鲜全价配合饲料,因为全价配合饲料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根据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营养需要配方,可加快鸡的生长发育。
4、通风换气:一方面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集,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育雏室内粪便及潮湿垫草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
5、光照:一方面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使鸡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是每天光照时间过长,会促进小母鸡性成熟,使小母鸡过早开产。
早开产会影响土鸡产蛋小,降低产蛋的连续性,继而影响全年产蛋量。
(责任发布:王芙蓉)
- 1 -。
鸡场饲养管理制度•相关推荐鸡场饲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鸡场饲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鸡场饲养管理制度1一、养鸡技术培训:鸡场内要按NY5043《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的要求合理配置技术及生产管理人员,所有人员要一律实行凭证(培训证)上岗制度。
场方要定期对生产技术人员进行无公害食品生产管理知识等的继续培训教育,切实提高人员素质。
二、鸡舍清理和准备:鸡场采取“全进全出”制,当一栋蛋鸡转群淘汰后,应先将鸡舍内所有设备(包括粪便、病残鸡及各种用具等)清理出去,然后将鸡舍及设备等冲洗消毒干净。
空舍14天后,再将所有干净用具放到鸡舍中,按要求摆放好,将喂料设备和饮水设备安装妥当。
对自动饮水系统(包括过滤器、水箱和水线等),采用碘酊、百毒杀、氯制剂等浸泡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待用。
三、接雏:鸡场在接雏前2天,要给育雏舍加温,使温度达到33-35℃,然后将饮水器灌满水,水中可加3%葡萄糖。
雏鸡到来后,先供饮水,2小时后开始供喂料。
四、温度控制:鸡舍内第1周温度要保持在33-35℃,以后每周可下降2-3℃,21天以后温度控制在20℃左右。
鸡舍确切温度要视鸡群活动情况而定,降温过程不要太快,以免雏鸡受凉刺激,日夜温差变化要控制在1℃内。
五、通风:要确保鸡场内经常通风换气,除去有害气体。
冬季严禁用煤炉取暖,以防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通风要做到循序渐进,窗户在早、晚凉时小敞,中午热时大敞;有风时小敞,无风时大敞。
当进入鸡舍,感觉气味刺鼻时,要及时敞开通风,同时注意保证室内温度。
饲养前期要做到以保温为主,兼顾通风;后期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
六、湿度:鸡场进雏后前7天要经常带鸡消毒或洒水以提高湿度,相对湿度要保持在70%左右。
8天以后尽量保持鸡舍干燥,相对湿度控制在50%以下。
肉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一、选择优质雏鸡1、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或较一致的母源抗体;2、体重大小比较均匀,一般体重应在34克以上;3、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清脆,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4、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表现;5、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在%以下;二、肉鸡饲养管理日程进雏前15天1、清理鸡舍:先用卫康消毒剂将整个鸡舍喷雾消毒,再将设备器具搬出清洗、消毒,彻底清除舍内粪便、垫料、羽毛、灰尘等;2、打扫鸡舍周围环境:做到鸡舍周围无鸡粪、羽毛、垃圾,粪便应送到离鸡舍几公里外的地方堆积发酵作肥料;3、对清理好的鸡舍进行消毒:地面和周围环境用3%的火碱消毒,顶棚和四壁应用奥力消毒剂喷雾消毒,在整个场区及场外道路撒生石灰;4、将舍外洗刷消毒后的干净器具和设备搬进鸡舍,检查和修理门窗、通风、照明及供热设备等;进雏前7天1、用卫康消毒剂再次消毒,从上到下对整个鸡舍和设备进行全面喷雾消毒,地面和环境用3%火碱消毒;2、查漏补缺:检查门窗、通风口及顶棚,确保没有上批鸡留下的灰尘;进雏前5天1、熏蒸消毒:可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一般每立方米空间用30毫升甲醛和15克高锰酸钾,并在鸡舍每隔10米放一个熏蒸容器,先放入高锰酸钾,然后倒入甲醛,烟熏消毒一定要注意安全,出门后立即将门窗封严,密封24小时;2、将熏蒸消毒24小时的鸡舍,门、窗打开通风;为了进出鸡舍消毒方便,应在鸡舍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液一般2天换一次,以使其保持有效杀菌浓度;进雏前3天落实好进雏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设施、饲料、药品、取暖煤等;进雏前2~1天预热、升温、试温,舍内温度应高于育雏温度2度左右,检查炉子是否好烧,鸡舍各处受热是否均匀,有无漏烟、倒烟现象,临进鸡前1天,温度应达到要求35~38度,铺好垫料,准备好雏鸡料、药品等;雏鸡1-4日龄1、饮水: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让雏鸡饮水,用20度左右温开水;水中放惠维素或电解多维;对于运输较远或存放时间太长的雏鸡,进舍后应控制饮水量,以防脱水严重的鸡雏一次饮水太多出现水中毒;第2-7日龄时,饮水中加入菌特自由饮用,目的是为了:1减少应激,抓雏、运输、环境变化等应激反应;2预防疾病,有些疾病是从种鸡垂直传播给雏鸡的,如白痢、慢呼、大肠杆菌病等;3提高鸡的健康状况,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2、温度:1日龄温度稳定在36-37度,温度过低不利于卵黄吸收,以后每一天温度降度;湿度保持在65%-70%,如达不到,可在升温炉上加一铝锅水蒸发水蒸气,坚决避免高温低湿现象,以免鸡只脱水,在保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3、开食:雏鸡饮水2-4小时后,有1/3的雏鸡有啄食表现时开始喂料,料中最好加入新肥素或禽速康任选一种,能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病的发生,将饲料撒在垫纸或料盒上,少给勤添,每2小时左右撤去脏料更换新料,4日龄以后,每3小时给料一次;4、光照:前2日龄24小时光照;每15平方米一具40瓦灯泡,自3日龄起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夜里12点关灯;5、注意进雏后:1仔细挑选出残弱鸡,隔离单独饲养,检查脐带是否收缩不全,发现有隆起、黑蒂、血丝甚至有臭味的鸡只应淘汰,因抢水打湿羽毛的鸡只应检出,放置在温度高干燥处;2仔细观察将温度和湿度随时控制好,发现鸡群聚堆或伏卧在火源附近,说明温度太低,应加温;如鸡只远离火源,在墙根处聚集,,说明温度太高,严防高温低湿,雏鸡脱水;3随时清除开食盘中的脏物,做好每日记录,如死淘数,喂料量等;6、3日龄后带鸡消毒:用卫康消毒剂带鸡喷雾消毒和舍外5米内环境消毒;带鸡消毒,注意不要直接对准雏鸡喷雾;更换门口消毒盘内的消毒液,使其保持消毒浓度;5~6日龄1、5日龄舍温调到35度;6日龄34度;2、每日喂料一共8次:白天5次,晚上3次,在3周前每喂一次料,控制半小时,限制鸡采食量,防止猝死发生;3、更换或增加垫料,更换门口消毒盆内消毒液,停止带鸡消毒,因为7日龄时疫苗接种,以防影响效果;4、改进通风换气方式,每1-2小时打开门窗30秒至1分钟,使舍内完全换成新鲜空气后关上门窗;5、饮水中加入加奇,激活免疫细胞,增强7日龄的疫苗免疫效果,减小免疫应激反应;7日龄1、温度控制在33度,湿度60%-65%,全天23小时光照;2、疫苗接种:用新—支H120二联苗点眼、滴鼻,并且同时肌肉注射新城疫—肾传支二联苗,注意事项:1配制疫苗的水中不能含有氯及其他消毒剂,最好稀释疫苗前在水中加入加奇本品能净化水质,增强免疫效果,消除免疫抑制的发生并且2天不能带鸡消毒或饮水消毒;2配好的疫苗不能受太阳光照;3滴鼻用品不能用消毒剂消毒,应用高温消毒,抓鸡时要轻,使疫苗完全吸入鼻孔和眼内才放鸡;4疫苗接种前后各两天不能用抗病毒药;如氯霉素、磺胺药、呋喃唑酮类等药物也不能用,以免影响免疫效果;5夜间观察鸡群有无疫苗反应,如反应严重应立即采取措施;8-14日龄1、8日龄温度控制在32度,以后每天降度,湿度65%-60%,光照控制在23小时;2、饮水中加入新肥素和禽速康来预防坏死性肠炎、大肠杆菌及肠毒综合征;或用球速杀饮水,来预防球虫病;注意观察鸡群有无疫苗反应、呼吸道症状,如有可能在水中增加加奇用量,并加入妙福,为减轻疫苗反应及治疗呼吸道病;3、饲养密度大时应及时扩群,及时称重并做好记录,将饮水换成深井水或自来水;15-19日龄1、15日龄温度控制在28度,以后每天降度,湿度保持60%-65%,光照仍然保持23小时;2、此阶段极易发生呼吸道病及肠炎,所以这一次用药也很关键,饮水中加入赛福康,来预防疫苗应激引起的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及其他肠道疾病等;3、从15日龄开始改为四二制喂料,即白天喂料4次,夜间喂料2次,在以后饲喂中都采用四二制喂料;17日龄将准备的中鸡料1/5与小鸡料4/5混合后饲喂,以后每天增加中鸡料1/5至到完全换成中鸡料;通过逐渐过渡的方法减少换料给鸡只带来的应激;4、注意观察鸡群是否有疫苗反应,粪便变化等;如有法氏囊反应,用加奇+赛福康饮水,如果应用得当,2天即可治愈;5、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清理粪便,更换或增加垫料;18日龄后再用卫康消毒液带鸡喷雾消毒,并对鸡舍周围5米内的地面用卫康消毒剂消毒,每隔1-2天一次;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氨气和硫化氢气浓度;21-25日龄1、21日龄温度控制在25度,以后每天降度,湿度60%-65%,光照应调整为22小时;2、饮水中添加球速杀预防球虫病的发生,料中拌菌特来预防病毒性疾病及大肠杆菌性肠炎;饲料中可加入创富帮助消化,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生长;并随时观察鸡群采食量,精神状况及粪便有无异常现象;如有个别不食,精神不振,肛门上粘绿色、白色粪便等现象时应把病鸡及时放入隔离栏,单独治疗;3、从21日龄开始全部转换成中鸡料,按四二制饲喂,并做好每日喂料量、死淘数等记录;4、对鸡只称重,分析鸡群生长现状;5、鸡舍内用卫康消毒剂带鸡喷雾,舍外可用2%火碱消毒;25日龄以后饮水中不能兑消毒剂也不能带鸡消毒,以免影响28日龄的新城疫免疫;6、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27-34日龄1、温度控制在22度,湿度60%-65%,光照时间22小时;2、免疫接种,28日龄用新城疫IV系疫苗3倍量饮水,加强免疫,免疫时应注意:1根据季节掌握控水时间1-3小时;2配制疫苗时,水中应加入加奇,保护疫苗,以延长疫苗在水中的存活时间;3用清水洗饮水器,免疫用水不得含有任何消毒剂;4加强通风换气,当保温与通风发生矛盾时,以通风为主;3、此阶段是大肠杆菌病的易发阶段,又因刚饮完疫苗极易引起慢性呼吸道病,注意观察有无呼吸道症状和粪便异常;饮水中加入赛福康或赛替米任选一种,连用3天;4、29日龄开始不再对鸡采食量进行控制,加料前也不再空盆半小时,保证鸡只能吃多少就给多少,并且经常敲打盆唤起鸡只食欲,使鸡多吃料,迅速促进其生长和育肥;定期称重,记录平均体重,对照分析管理水平;35-39日龄1、温度保持在20-21度,湿度60%-65%,光照22小时;2、用赛替米拌料,或加奇饮水、预防非典型新城疫,病毒性呼吸道等病毒性疾病;饮水中还可以加入新肥素,防止肠毒综合征等肠道疾病;连用3-5天;料中应加入创富,促进生长,增加食欲,提高饲料转化率;3、39日龄逐渐开始换大鸡料,是鸡群慢慢适应,喂料应满足鸡只要求,能吃多少就给多少,甚至经常将鸡群哄起,让其多吃料;4、注意温差,控制舍温,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降低氨味;5、及时更换垫料,加强地面卫生管理;6、定期称重,分析管理水平;7、用卫康消毒剂饮水消毒一次,清理肠道有害菌群,注意对益生素等微生态制剂的破坏;40-49日龄1、温度20-21度,湿度60%-65%,光照22小时;2、饲料中加入加奇提高机体抗病力,预防病毒性疾病及大肠杆菌病;3、42日龄开始中鸡料转成大鸡料,让鸡只自由采食,使鸡快速生长;称重,记录平均体重,对照分析;4、从43日龄开始,如果鸡群状况良好,可停用一切药物,饲料中可以加入惠维素和创富,有促进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预防肠道疾病,增加食欲;后期可加入动物油来催肥;5、鸡舍内每2天带鸡喷雾消毒一次,进行停药后的强化消毒;50日龄-出栏1、出栏前一周严禁使用任何药物;2、以保持舍内良好环境为工作重心,强化消毒管理;3、联系买主,准备出栏;4、出栏时抓鸡方法要正确,动作要轻缓,尽可能减少肉鸡的物理损伤;。
山鸡饲养管理规章制度内容一、饲养场环境要求1.1 饲养场应选择干燥通风且阳光充足的地方建设,远离工业区和交通干扰,空气流通良好,水源充足、质量可靠。
1.2 饲养场地面应平整、干燥,杂草清除干净,定期进行消毒清洁,确保鸡只生长环境卫生。
1.3 饲养场周围应设围栏或隔离措施,防止鸡只逃脱或遭受外界干扰。
二、鸡群管理规定2.1 食材配给:根据山鸡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设计饲料配方,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2.2 饮水管理:保证饮水器时刻保持清洁、水质清澈,水量充足,避免鸡只水源不足。
2.3 鸡群数量:根据饲养场所的大小和资源条件,合理控制鸡群数量,避免过度密集养殖导致疾病传播。
2.4 饲养密度:根据山鸡的生长特性和饲养场所的大小,控制饲养密度,确保鸡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三、饲养管理规定3.1 定期体检:定期对鸡只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鸡只健康。
3.2 疫苗接种:根据山鸡的生长阶段和疫情情况,合理制定疫苗接种计划,确保鸡只免疫力。
3.3 疾病防控:加强饲养场所的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疾病传播,定期进行消毒。
四、饲料管理规定4.1 饲料品质检查:购买饲料前,对饲料进行品质检查,确保饲料符合山鸡的生长需求。
4.2 饲料配送:定期为鸡群补充新鲜、干净的饲料,避免过期饲料或污染饲料的使用。
4.3 饲料存储:储存饲料应放置在通风、防潮、干燥的地方,避免虫害和霉菌的侵害。
五、饲养记录管理规定5.1 记录建立:对饲养场的鸡只生长情况、饲料消耗量、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
5.2 记录保存:饲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日后查验。
5.3 记录审核:定期对饲养记录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六、安全管理规定6.1 饲养场设施安全:饲养场的设施应符合安全规范,避免鸡只受伤或逃脱。
6.2 饮食安全: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安全卫生,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6.3 人员安全:饲养场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是指对肉鸡进行合理饲养和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这些技术要点包括饲料管理、环境管理、疾病防控、育种选优等方面,下面详细介绍。
一、饲料管理
1.合理配置饲料配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肉鸡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肉鸡养分的平衡和需求的满足。
2.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合理控制饲料中水分,避免出现发霉、变质等问题。
3.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肉鸡的饲料摄入量和饲养时间,避免浪费和鸡只之间的竞争。
二、环境管理
1.保持饲舍干燥、整洁,定期清理鸡舍,清除鸡舍中的粪便、杂草、垃圾等。
2.合理通风,确保饲舍内空气的流通,避免鸡舍内产生过热、缺氧等情况。
3.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环境要求合理调控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
三、疾病防控
1.做好疫病预防工作,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注射,及时处理疫病的发生。
2.定期做好饲料和环境的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和寄生虫,保持饲舍的卫生。
3.加强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育种选优
1.根据市场需求和肉鸡品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肉鸡品种。
2.合理选择种鸡,选择健康、毛色艳丽、身体结构健全、生长迅速的种鸡,为育种提供优良的基因。
3.进行肉鸡的筛选,根据生长速度、肉质品质、繁殖性能等指标,选出优质的肉鸡,为后续的肉鸡繁殖和出栏提供良好的种源。
鸡场的饲养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鸡场的生产安全和质量,提高鸡的生长效率和产品质量,维护鸡场的正常运作,特制定本饲养管理制度。
二、饲养管理人员1.饲养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兽医学或畜牧学专业知识,并持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
2.饲养管理人员应按时、按规定进行饲养管理工作,保证鸡的生长和健康。
3.饲养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饲养管理技能。
三、场地及设施1.鸡场应选址在离大城市、水源、交通便利的地方,确保鸡场的供水、通风、采光等条件良好。
2.鸡场应建立完善的隔离区、检疫区和隔离设施,确保鸡场的生产环境无病原菌侵入。
3.鸡场的饲养设施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四、饲料管理1.饲料应具备营养均衡、品质优良、安全无害等特点,饲料的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
2.鸡场应定期对饲料进行检验,确保饲料的质量。
3.鸡场应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合理搭配饲料,提供给鸡充足的营养。
四、健康管理1.鸡场应定期对鸡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2.鸡场应建立健全的免疫程序,预防疾病的发生。
3.鸡场应保持鸡舍内的卫生清洁,防止疫病传播。
五、疫病防控1.鸡场应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措施,做好疫苗接种、消毒、隔离等工作。
2.鸡场应定期消毒鸡舍和设施,防止疫病传播。
3.鸡场应严格控制鸡场的外来人员和车辆,避免疫病的传播。
六、环境保护1.鸡场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制度,确保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鸡场应定期清理鸡舍周围的环境,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3.鸡场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七、培训与考核1.鸡场应定期组织饲养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
2.鸡场应定期进行考核,评选出表现优秀的饲养管理人员。
3.鸡场应建立奖惩机制,激励饲养管理人员积极履行职责。
2021年9月1日鸡场管理制度部分文字参考自网络,仅供参考。
散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要想养出优质的散养鸡,饲养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列举几点饲养管理措施:一、鸡舍设施建设1、选址要合理,要选平坦、通风、日照充足的地方建设鸡舍;2、鸡舍应该离村道或公路至少50米以上,避免灰尘、噪声对鸡的影响;3、鸡舍建筑应该符合国家涉禽卫生标准,并根据鸡的数量进行合理规划;4、鸡舍要隔离疫病,杜绝外来病菌的感染。
二、饲料管理1、分阶段饲养:鸡的生长发育需要不同的营养成分,因此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来进行饲养;2、饲料品质:优质饲料是鸡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要选用经过检验合格的专业饲料;3、饲喂方法:不同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饲喂方法,可以采用自由饮食或定时饲喂。
三、饮水管理1、保证足够的清洁、饮用水:养殖期间要时刻关注饮水器的情况,保证饮水水质的清洁无污染;2、定期更换饮水器:饮水器也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要定期更换饮水器和清洁饮水器。
四、定期检疫和防疫1、对饲养场进行定期检疫:每个饲养季节结束后,要进行彻底消毒和清理;2、预防疫病:养殖鸡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注射和药物灭虫,防止害虫和疫病的发生。
五、环境控制1、光照调节:光照与鸡的生长发育密不可分,要采用科学的光照调节方法;2、温度控制:温度对鸡的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采用恰当的温度调节方法;3、通风措施:通风水平不仅会影响鸡的生长效益,而且会增加鸡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六、疫情控制1、防范疫情:鸡类疾病的高发时间段为秋季、冬季和春季,要重点防范这几个季节;2、定期的疫苗注射和药物灭虫:为了预防疫情的发生,一定要定期做好疫苗注射和药物灭虫工作;3、感染了疫情如何处理:当发现鸡只感染疫情时,一定要将疫病鸡与健康鸡分开。
农场养鸡日常管理制度一、生产管理1. 养鸡场的环境管理养鸡场应该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的环境,保持鸡舍内外的卫生。
鸡舍内应该定期清洁,定期更换垫料,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滋生。
饮水器、饲料器等设施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2. 饲养管理饲料是鸡的主要营养来源,应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的需要,合理调配饲料。
鸡的饲养密度也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鸡太密集导致发生争斗和感染疾病。
定期检查鸡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疾病防控养鸡场应该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控制度,包括定期给鸡接种疫苗、定期检测鸡的健康状况、对疫病流行的地区要加强监测等。
发现疫病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4. 生产记录养鸡场要做好生产记录,记录饲料的投喂量、鸡的生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等。
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为下一轮的养殖提供参考。
二、质量管理1. 产品质量管理养鸡场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确保鸡的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饲料的质量也要保证,不得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饲料。
对于生产出的产品,必须做好产品追溯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 检测管理养鸡场应该建立检测体系,定期对鸡进行质量检测,确保鸡的健康状况符合标准。
如发现质量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并对问题鸡群进行隔离处理,避免问题传播。
3. 供销管理养鸡场要建立良好的供销关系,确保鸡肉销售渠道畅通,保证销售的鸡肉符合质量标准。
同时,也要确保饲料、疫苗等物资的供应充足,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三、安全管理1. 劳动安全养鸡场要重视劳动安全问题,定期对劳动设备和鸡舍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员工要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2. 食品安全养鸡场要严格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确保生产出的鸡肉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对饲料、水源等也要加强监控,确保不受污染。
工作人员要接受食品安全培训,保证操作规程的执行。
3. 环境安全养鸡场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环境安全问题,防止污染环境。
湖南雁湖农牧蛋鸡饲养管理日常操作规程一、蛋鸡成长阶段的操作规程1、进雏前14天1.1准备工作1.1.1能够移出舍外的设备如:饮水器、料盘、灯泡、粪板等移出舍外清洗,笼内的垫网用4%火碱浸泡1-2天;1.1.2清理雏鸡舍的粪便、羽毛等杂物;1.1.3用高压枪冲洗笼具、储料设备;冲洗原则为:由上到下,由内到外;1.1.4清理育雏舍周围的杂物、杂草等;并对进风口、鸡舍周围用火碱溶液喷洒消毒;1.1.5鸡舍冲洗完毕晾干后,修复笼具等所用养鸡设备;1.1.6检查供温、供电,饮水设备是否正常并检修;1.1.7清洗整理完毕后,对笼具、储料设备、饮水器具等消毒一遍;消毒剂可选用:季胺盐、碘制剂、氯制剂等;如有条件可对笼具、地面等进展火焰消毒。
本卷须知:1、如果上一批雏鸡发生过某种传染性疾病,养殖户一定要将育雏舍冲洗干净并进展严格的熏蒸消毒,间隔30天后进雏;1.2一定计算好育雏舍所能承受的饲养能力〔饲养密度:3周龄内笼养每平方米不可超过50只;平养不能超过30只;网养不能超过30只〕;1.3清洗消毒要全面彻底,不留死角;1.4保证消毒药的剂量、效果;1.5注意灭鼠、防鸟。
2、进雏前7天2.1 准备工作2.1.1检查育雏舍,确认鸡舍冲洗消毒干净后,用戊二醛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时将门窗关闭,并用报纸糊好,不能透气;进风口设置铁丝网,防止鸟入舍;制止任何闲杂人员及没有消毒过的器具进入鸡舍,等待雏鸡的到来;2.1.2进雏前3天翻开鸡舍,用次氯酸钠溶液对鸡舍进展喷洒消毒;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检测消毒效果;2.1.3调试灯光,可采用60瓦白炽灯或9瓦节能灯,灯与灯间隔3米,列与列之间相互交织,高度距离上层鸡头部50-60厘米;2.1.4平养鸡可在地面铺上干净没发霉且吸湿性好的锯木屑或软木刨花〔熏蒸消毒后再用,以防止侵入眼睛〕;2.1.5准备好华裕种禽专用强化幼雏料〔0-10天〕、疫苗、药物〔葡萄糖粉、电解质多维、支原净、恩诺沙星等〕;2.1.6进雏前三天在育雏舍周围喷洒生石灰一次,上面洒上水,起到环境消毒的作用;2.1.7进雏前2-3天开场供暖试温,冬季提前两天预温,夏季提前1天预温;调整好供水、照明、喂料设备,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黄羽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一、鸡舍建设
1. 鸡舍应建在通风良好、地势高燥、环境幽静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
2. 鸡舍应分育雏舍、育成舍和成鸡舍,并按雏鸡、中鸡和大鸡不同阶段分群饲养。
3. 鸡舍设计应便于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能调节舍内温度和湿度。
二、品种选择
1. 选择适宜当地生长、抗病力强、生长快速的优良黄羽肉鸡品种。
2. 引进雏鸡时应选择健康无病、品种特征明显、遗传性能稳定的种鸡。
三、饲料管理
1. 选用优质饲料,保证营养均衡,满足黄羽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2. 雏鸡饲料应易于消化,适当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生长发育。
3. 中鸡和大鸡饲料应逐步降低蛋白质和能量水平,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提高肉鸡的抵抗力。
四、饮水管理
1. 保证水源清洁卫生,定期清洗饮水器和水质检测。
2. 根据气温和黄羽肉鸡的生长阶段调整饮水量,保持适宜的湿度。
五、温度控制
1. 育雏阶段温度应保持在30℃-32℃,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降至20℃左右。
2. 保持鸡舍内温度稳定,避免忽高忽低,影响肉鸡生长。
六、防疫管理
1. 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
2. 根据当地疫情和黄羽肉鸡的生长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并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3. 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治疗,死鸡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七、日常管理
1. 保持鸡舍内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废弃物。
2. 根据黄羽肉鸡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密度,保证充足的采食和饮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