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优质课优秀教案-图文
- 格式:pptx
- 大小:5.67 MB
- 文档页数:17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设计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上课时间:5月18日周五下午第一节地点:高一(3)班课时安排:2个课时课型:诗歌鉴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诵读吟咏,感受苏轼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来源:学#科#网Z#X#X#K]能力目标: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意目标: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重点:情、景、史的自然结合难点:体悟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来源:]一.导入:生:背诵《赤壁赋》第一节。
师:在赋中苏轼陶醉在赤壁美丽的月色中,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人的感觉会因心境的不同而异,我们今天来学习苏轼另一首借赤壁而抒怀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感受词人的另一种情怀。
二.指导朗读1.听录音朗诵。
2.齐读。
三,介绍文学常识和背景四..研读课文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写了哪些景物?联想到了什么?景物:大江、浪花联想到:风流人物2.开头三句历来为人们称道。
请分析一下,这三句好在哪里?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好不好?为什么?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大江”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还指历史的长江,把空间拓展开了;“千古”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
这几句一开篇便将我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人物的活动展开波澜壮阔的背景。
开篇见江山,历史、人物结合在一起,引起怀古思绪。
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迈之情笼罩全篇。
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三句交代了哪些要素?地点,时间,人物,事件。
为了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并为下面写周瑜埋下伏笔。
4.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①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激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②这几句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穿”,形容山崖高耸入云,“雪”写出白色浪花的壮美,这几句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
1《念奴娇-赤壁怀古》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多层次、多频次诵读,指导学生体会豪放词的特征。
2.通过赏析,引导学生理解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通过品味,让学生明确词中关键语句的内涵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紧扣语言文字,解读词中的景、人、情。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鉴法、讨论法教学计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引课题。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中国众多的文章,最喜欢《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够获得余先生如此高的评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二、读,知特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叶圣陶先生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现在我们先来读这一阕词。
(一)请同学们默读本词一遍,力争读准字音。
公瑾(jǐn) 初嫁了(liǎo)羽扇纶巾(guān)樯橹(qiáng lǔ)一尊还酹江月(huán lèi)了(liǎo):完毕、结束。
还(huán):古音,此字古音没有“hái”。
尊:通假字,通“樽"酹:在江中祭酒。
(二)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注释,自行理解本词内容,出声自由朗读本词一遍。
(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本词。
注意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气。
(四)请个别同学朗读,听他的读音和节奏是否准确,并让其他同学再读。
读出抑扬顿挫的语势,读出洒脱豪迈的词风。
(五)全班同学声音洪亮齐读本词一遍,再次强调豪放词朗读的特点。
三、赏,明内容。
(一)本词中的过渡句是哪一句,起到什么作用?过渡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作用:承上启下。
上阕描绘赤壁雄奇之景,下阕歌颂周瑜丰功伟绩。
(二)上阕是如何描绘赤壁雄奇景的?直接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语言、赏意境,体会词人情感,认识豪放词风。
2、鉴赏本词,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2、能够感词人所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教学重点】品味词作豪放雄浑的气势、苍凉悲壮的情调,体会词人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沉重感慨。
【教学难点】品味《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的特点。
【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词作名篇,也是文学史上豪放词的扛鼎之作,地位非常重要。
苏轼在人生劫难中登临赤壁矶,奔腾而去的长江水引发了他无限情思,他追忆古人之功成名就,慨叹自己之老来无成,笔墨间尽显苍凉悲壮之气。
【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学过苏轼词作,但多为婉约风格,鉴赏这一首豪放词,可带领学生体会苏轼多变的风格,同时也可学会怀古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一直有“诗庄词媚”之说,词,这种从它诞生起就被人们称为“诗余”的文学形式,虽然以吟咏风花雪月,缠绵悱恻见长,但这种不高的格调,却大大限制了它的发展,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坛的巨匠苏东坡走来了,他以其豪迈之气,为中国词坛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为词的发展“指出了向上一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走进他的诗词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板书)婉约派。
)其代表人物是谁?(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学生讨论解决)“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豪放派与婉约派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归纳)豪放派——纵横捭阖,气魄宏大,豪放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