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基础理论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6
环境监测模拟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用酒精灯加热时∙,受热物应放在火焰的0。
A、内焰B、外焰C、内焰和外焰之间D、焰心正确答案:B2、仪器设备三色标识中,红色代表()。
A、停用B、合格C、租借D、准用正确答案:A3、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情况下进行。
A、50%以上B、75%以上C、85%以上D、95%以上正确答案:B4、如无明显生产周期、稳定、连续生产,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小于Oh,每个生产日内采样频次应不少于()次。
()A、2、4B、4、3C、4、4D、2、3正确答案:B5、如果实验出现火情,要立即:()A、停止加热,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B、用干毛巾覆盖上火源,使火焰熄灭C、打开实验室门,尽快疏散、撤离人员正确答案:A6、若标准中要求某项杂质的含量W0.03%,而实测结果只有0.001%,应如何报出结果()。
A、报出0;B、报出V0.03%;C、报出“微量”。
D、报出O.OO1%;E、报出V0.01%;正确答案:E7、某弱酸HAC的KA=IX10-5,则其O.1mo1∕1溶液的PH值为:()。
A、1.0B、2.0C、3.0D、3.5E、5.0正确答案:C8、在使用设备时,如果发现设备工作异常,怎么办?OOA、停机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员B、关机走人C、停机自行维修D、继续使用,注意观察正确答案:A9、使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试纸扔在待测液中,再将待测液中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B、把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
C、把试纸用蒸僧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最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D、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再取出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正确答案:B10、用重铝酸钾法测定CODCr时加入硫酸汞的目的是()。
A、催化剂B、增加回流的温度C、消除干扰D、灭菌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面关于地下水留样说法正确的是()。
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污染治理B. 环境评价C. 环境规划D. 环境管理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环境监测的常规项目?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声污染答案:D3.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采样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直接采样B. 间接采样C. 随机采样D. 系统采样答案:B4.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方法通常包括哪些?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统计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5. 环境监测中,对污染物浓度的测定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质谱仪B. 色谱仪C. 光谱仪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环境监测中,______是指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测定。
答案:监测2.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______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环境管理3. 环境监测中,______是指对环境因素进行的测定和分析。
答案:环境分析4. 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5. 环境监测中,______是指对环境污染物进行的定量分析。
答案:污染物监测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答案: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噪声监测、辐射监测等。
2.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哪些?答案: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生物监测法、物理监测法等。
3.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有哪些步骤?答案: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审核、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
4.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地区大气监测结果显示,SO2的浓度为0.05mg/m³,根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5mg/m³。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水质监测B. 大气监测C. 噪声监测D. 电磁辐射监测A. 科学性B. 客观性C. 实用性D. 保密性3. 下列哪项不属于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监测C. 模型预测D. 社会调查A. 数据审核B. 数据整理C. 数据统计D. 数据保密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建议二、判断题1. 环境监测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5.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3. 简述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4. 简述环境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
5. 简述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环境监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A. 气相色谱仪B. 质谱仪C. 水质自动监测仪D. 红外光谱仪A. 仪器校准B. 样品保存C. 人员培训D. 数据传输8.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A. 监测方案设计B. 样品采集C. 数据处理D. 报告编写A. 数据的完整性B. 数据的准确性C. 数据的合理性D. 数据的安全性A. 监测目的B. 监测方法C. 监测结果D. 监测经费二、判断题6.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7.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8. 环境监测报告应定期编制,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9.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必须加强其建设和完善。
()10. 环境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环境质量状况,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1. 简述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
12. 简述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排放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用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是:A. pH值B. 溶解氧C. 化学需氧量(COD)D. 总磷和总氮4. 土壤污染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5. 噪声监测中,分贝(dB)是表示声音强度的单位,以下哪个分贝值代表的声音最弱?A. 20 dBB. 40 dBC. 60 dBD. 80 dB6.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指标是指:A. 微生物数量B. 植物种类多样性C. 动物种群数量D. 所有以上选项7.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B.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 土壤微生物分析D. 土壤气相色谱分析8. 大气中PM2.5是指:A.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直径小于等于2.5毫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等于2.5纳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有机颗粒物9. 水质监测中,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A. 酸碱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导法D. 电位滴定法10. 在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参数常用于评价土壤的酸碱度?A. 土壤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湿度D. 土壤温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2.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在水质监测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常用化学指标。
4. 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提高工业生产效率C. 增加政府收入D. 促进国际贸易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的常用方法?A. 生物监测B. 化学监测C. 物理监测D. 心理监测3.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4.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5. 水体中的溶解氧(DO)浓度通常用于评估什么?A. 水体的营养状态B. 水体的酸碱度C. 水体的生物活性D. 水体的温度6. 环境监测中,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什么方法?A. 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位法D. 重量法7. 下列哪项不是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风化D. 生活垃圾8. 环境监测中,噪声的测量通常使用什么仪器?A. 声级计B. 温度计C. 风速仪D. 湿度计9.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10. 环境监测中,生物标志物通常用于评估什么?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毒性C. 生物生长D. 生物代谢1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数据存储D. 数据销毁1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时间通常不应超过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96小时13. 下列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14. 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质量D. 噪声水平15.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方法?A. 手动采样B. 自动采样C. 随机采样D. 定点采样16.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过滤B. 浓缩C. 稀释D. 以上都是17.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18.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运输应遵循什么原则?A. 快速B. 安全C. 保密D. 以上都是1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分析方法?A. 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质谱分析D. 心理分析2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频率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21.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2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2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24.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条件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25.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设备?A. 采样瓶B. 采样器C. 采样枪D. 采样袋26.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时间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27.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28.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地点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2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分析设备?A. 光谱仪B. 色谱仪C. 质谱仪D. 心理仪3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方法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31.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3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3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34.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时间通常不应超过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96小时35. 下列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36. 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质量D. 噪声水平3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方法?A. 手动采样B. 自动采样C. 随机采样D. 定点采样38.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过滤B. 浓缩C. 稀释D. 以上都是39.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4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运输应遵循什么原则?A. 快速B. 安全C. 保密D. 以上都是4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分析方法?A. 光谱分析B. 色谱分析C. 质谱分析D. 心理分析4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频率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43.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44.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45.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46.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条件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4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设备?A. 采样瓶B. 采样器C. 采样枪D. 采样袋48.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时间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49.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原子荧光光谱法5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地点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5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分析设备?A. 光谱仪B. 色谱仪C. 质谱仪D. 心理仪52.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方法应根据什么确定?A. 监测目的B. 监测地点C. 监测时间D. 监测人员53. 下列哪种污染物是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A. 重金属B. 有机氯化合物C. 二氧化硫D. 放射性物质54.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什么原则?A. 随机性B. 代表性C. 随意性D. 特殊性55.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用于监测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分光光度法56.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保存时间通常不应超过多久?A. 24小时B. 48小时C. 72小时D. 96小时57. 下列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58. 环境监测中,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用于评估什么?A. 空气质量B. 水质C. 土壤质量D. 噪声水平5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监测中的常用采样方法?A. 手动采样B. 自动采样C. 随机采样D. 定点采样60. 环境监测中,样品的预处理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过滤B. 浓缩C. 稀释D. 以上都是1. A2. D3. B4. C5. C6. C7. C8. A9. C10. B11. D12. B13. C14. A15. C16. D17. D18. D19. D20. A21. A22. B23. C24. A25. C26. C27. D28. A29. D30. A31. A32. B33. C34. B35. C36. A37. C38. D39. D40. D41. D42. A43. A44. B45. C46. A47. C48. C49. D51. D52. A53. A54. B55. C56. B57. C58. A59. C60. D。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一.填空题1.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2.常用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分析、分析、值测定,还有对比分析,分析方法实验和的应用等。
答: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空白实验;标准物;比较;质控图。
3.分光光度法分析中校准曲线的一元线性方程为,其中a为回归直线和纵轴的交点,即,b为曲线的斜率,也是方法的,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用表示该曲线的剩余标准差。
剩余标准差能说明回归直线的。
答:y=a+bx; 截距;灵敏度;r; S E;精密度。
4.按GB6682-92标准,分析实验室用水分级,原子吸收光谱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一般化学分析实验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
答:三、二;≤0.10ms/m(≤1.0µs/cm)、三、≤0.5ms/m(≤5.0μs/cm)。
5.空白实验是指用代替样品,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
答:纯水;完全相同。
6.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与之间的关系用式表示,即。
答:自变量;因变量;线性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
7.在环境监测分析中通常规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用来表示,一般要求应。
答:r;≥0.999。
8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和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9.绝对误差是与之差,相对误差为与的比值。
答:测量值;真值;绝对误差;真值。
10.当前我省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有效期为年,有效期满前个月应向省技术监督局提出计量认证的。
答:五;6;复查申请。
11.计量认证的复查依据的规定进行。
答:计量认证评审。
12.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和。
答:精密度;准确度。
13.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是样品具有:、,测定数据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14.在实施环境监测分析质量保证过程中是基础,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在各参加实验室都的条件下,由主持实施的。
环境监测试卷试题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6、测定80.0ml水样的DO,消耗0。
010mol/L的Na2S2O3 14.24ml,该水样的DO(O2,mg/L)为14。
24。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0和7.0,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14。
0500→14.0 ; 14。
1501→14.2。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B、四C、三D、二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C、105 5℃烘箱内烘干D、室内自然干燥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B、可疑数据C、正常数据D、剔除数据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B、平均C、优先D、综合5、大气污染物监测布点时,对有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采用 A 布点法.A、同心圆B、扇形C、网格D、分散式6、标准状态下测定某汽车尾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 A ppm。
监测知识考试含答案全套环境监测技术考试题库1,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_和_。
()A,使用B拆除C,闲置D.新增答案:BC2.国务院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_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OA.社会发展B.国家经济C.技术条件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HJ/T 373-2007)规定固定污染源运行状况时,应记录企业的_情况。
()A.人员情况B.生产情况C.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D.企业自行监测情况答案:BC4.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一()A容量总量控制B.目标总量控制C.指令性总量控制D.区域性总量控制E.最佳技术经济条件下的总量控制5.以下一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地补充项目。
OA.铁、车孟B.铅、镉C,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D.氤化物、亚硝酸盐、硫化物答案:AC6.流域同步监测中,以下属必测项目的是一()A.pHB,AsC.CODD.NH3-N答案:ABCD7.按照赋存介质分类,地下水可分为一O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承压水E岩溶水答案:ABE8.按照埋藏条件分类,地下水可分为一。
()A.孔隙水8.包气带水C.潜水D.承压水E.岩溶水答案:BCD9.引起水样水质变化的原因有_。
()A.生物作用B.化学作用C.物理作用D.毒性作用答案:ABC10.无机氮是一的总和,无机氮也称“活性氮”。
()A.硝酸盐氮B.亚硝酸盐氮C,氨氮D.凯氏氮答案:ABC11.加强一等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环境监测活动全程监控,实现对异常数据的智能识别、自动报警。
OA无人机B.大数据C.人工智能D.卫星遥感答案:BCD12.水质样品保存时,添加保存剂的方式有_。
OA.抑制溶液PHB.加入抑制剂C.加入氧化剂D.加入还原剂答案:ABCD13.环境监测报告分为一和。
OA数据型B.报表型C.综合型D.文字型答案:AD14.对含采样结果在内的监测报告,应包括_信息。
一、填空题(共12空,每空0.5分,共6分)1、每次钢瓶标准气装上减压调节阀并连接到系统中后,应检查气路。
2、污水排放口应满足现场采样和流量测定的要求,原则上设在厂界内,或厂界34、《“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规划目标: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成,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监测评价制度不断健全,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得到有效保证,新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5、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包括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6时的状态。
78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国家生态环境基础标准和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环境空气质量白动监测系统主是由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组成。
A. 通信传输站B. 系统支持实验室C. 数据分析实验室D. 远程监控实验室( )2、用气袋采集环境空气非甲烷总烃样品,样品保存时间不超过。
A.8h B.12h C.24h D.48h( )3、一般在沙尘天气条件下,下列哪个选项中的颗粒物组分均会出现显著增长?A.Si、Ca、Fe B.NO3⁻、SO₄²⁻、NH4+C.OC、EC、K+ D.NO3⁻、SO₄²⁻、EC( )4、《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到2035年的主要目标为: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
A.72% B.73% C.74% D.75%( )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中规定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 8 米,锅炉烟囱的具体高度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 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以上。
A.3m B.5m C.8m D.10m( )6、10ppb的二氧化硫换算为微克每立方米的值为。
抗击新冠肺炎 宅家自我提升 生态环境监测专业知识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0分,计10空,每空1分)1、承担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前应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能力确认,能力确认方式应包括基础理论、 、样品分析的培训与考核。
答案: 基本技能2、对于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 2、NO 2、O3、CO )点式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各分析仪至少每周进行1次跨度检查,当发现跨度超过仪器调节控制限时,及时对仪器进行_____________校准。
答案:漂移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规定,进行大气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考虑大气稳定度的气象因素。
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一般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 、较稳定和稳定六个级别。
答案:中性4、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的测点布设,其海域的动力场状况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海区的 和 等动力场状况。
答案:潮流场 风场5、不同时段水质定量比较是指同一断面、河流(湖库)、流域(水系)、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的水质状况与前一时段、前一年度同期、或某两个时段进行比较。
比较方法有单因子浓度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种。
答案:水质类别比例比较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的主要数据来源有: 遥感更新、地面监测和___________。
姓名: 身份证号码:答案:环境统计年报7、藻类在光的作用下,吸收水中的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对水体生产力和水体污染的自净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无机营养盐类8、常规分析工作中,分析试液的总固体溶解量希望越低越好,一般控制在1 mg/ml 左右。
因此,ICP-AES的样品处理尽可能采用酸分解而不用。
答案:碱熔9、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浮标法、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
答案:六分仪二、选择题(共20分)(一)单选题(共10分,计10题,每题1分)1、化学发光法测定NO X基本原理是_________。
姓名:得分:环境监测技术(基础理论)试卷一、判断题(将答案填在括号里,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每题1分,共30分)1、精密度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2、城市交通干线两侧环境噪声执行5类标准。
()3、实验室用水应符合要求,其中检测物质的浓度应低于所用方法的检出限。
()4、有配套塞、盖的玻璃仪器,如比重瓶、称量瓶、分液漏斗、比色管、试剂瓶等,都必须保持原装配套,不得拆散使用和存放。
()5、空白实验是为了消除实验中的系统误差。
()6、测试结果的系统误差越小,测试的精密度越高。
()7、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数位不能低于方法检出限的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数位。
()8、测量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时,需要测量背景噪声值。
()9、向地表水三类功能区水域排放含热废水不得使混合均匀的水域水质温升超过1度。
()10、测量PH值时,溶液应适度搅拌,主要目的是使溶液温度均匀平衡。
()11、在加标回收率实验中,一般情况下样品的加标量应为样品浓度的0.5~2倍。
()12、在室内测量环境噪声时,应该关闭门窗。
()13、加标回收率、空白值测定属于精密度控制,平行双样测定属于准确度控制。
()14、测油类的样品应选用广口玻璃瓶作容器,按一般通用洗涤方法洗涤后,还要用萃取剂(如石油醚等)彻底荡洗2—3次。
()15、1.3500修约至保留一位小数后,结果应记为1.4,而1.4510修约至保留一位小数后,结果应记为1.4。
()16、涉水采样时采样者应位于下游方向,逆流采样,并需避免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
()17、采集水样时,所有项目都应充满容器,避免残留空气对测定项目的干扰。
()18、采集自来水或抽水设备中的水样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水管中的杂质有陈旧水排出,然后再取样。
()19、水样在4℃冷藏或将样品迅速冷冻,贮存于暗处,可以起到抑制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降低化学反应速度的作用。
()20、代表性和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实验室分析测试方面;精密性和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优化布点、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而可比性又是精密性、准确性、代表性、完整性的综合体现。
()21、准确性是精密性的前提,只有在受控条件下的准确度才能确定出某个测试值在其真值附近波动的范围,进而才能统计出某测定值的精密度范围。
()22、对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有关因素:如仪器设备、样品情况、环境条件等要有详细的记载要求。
()23、实验室之间通过对同一样品的分析,可以发现某个实验室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24、实验室应确保所购仪器设备和消耗材料在使用前按相应的检验的标准进行检验、校准或检定。
()25、使用分度吸管作精密移液时每次都应以零标线为起点,放出所需体积的液体。
()26、考核污染源水质达标监测,采样点位必须设在污染物外排放口处。
()27 、在大气布点时,监测点采样口周围有270度扑集空间。
若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采样口周围有 180度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
()28、采样就是为检验各种规定的水质特性,从水体中采集具有代表性水样的过程。
()29、企事业单位排放的废水只要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就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30 、缓冲溶液之所以能够对溶液的酸碱度起稳定作用,是因为它们均由弱酸弱碱及其盐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只选1个最为合理的答案,请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括号里。
每题2分,共40分)1、如果某实验室测定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样品时,其测定值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均好,说明该实验室的监测分析数据质量是好的;如果该实验室的分析数据精密性好,但准确性不好,那么就说明该实验室可能存在着偏离真值的( )。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误差 D:相对误差2、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提供这一水系区区域本底值的断面叫对照断面。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 )。
A:背景断面 B:对照断面 C:控制断面 D:消减断面。
3、当河流水面宽≤( )m时,可在河中心位置设置一条采样垂线。
A:10 B:50 C:100 D:200。
4、排放曲线有明显变化的不稳定排放污水,要根据曲线情况分时间单元采样,再组成混合样品,正常情况下,混合样品的的单元采样不得少于( )次。
A:2 B:3 C:6 D:85、根据管理需要进行调查性监测,监测站应事先对污染源单位正常生产条件下一个周期进行加密监测时,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 )次。
A:2 B:3 C:5 D:66、经灭菌的微生物和生物采样容器必须在( )内使用,否则应重新灭菌。
A:3天 B:7天 C:10天 D:14天7、在采集COD样品时,加入H2SO4溶液的作用是( )。
A;细菌抑制剂 B:与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盐类C:减缓水解速率 D:减缓氧化还原作用8、在采集细菌水样时,要把水样( )。
A:先冲洗3-5次,再加入 B:先冲洗2-3次,再加入C:直接加入 D:先冲洗1-3次,再加入9、在预定采样日期,如果遇到( )以上大风、大雨或暴雨、洪水等恶劣气候条件,不要采样,可更改采样时间。
A:四级 B:五级 C:六级 D:三级10、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值量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11、新配制的铬酸洗液呈色,长期使用或吸收过多水分时变成色。
( )A:暗红色、墨绿色 B:暗红色、黑色C:暗红色、绿色 D:绿色、绿色12、当湖库水深≤5m时,应在采样垂线上设一个采样点,即水面下( ) m处设置测点。
A:0.5 B:0.2 C:1.0 D:1/213、为防止交叉干扰,同一实验室在测定氨氮项目时不能同时测定( )。
A 氰化物B 化学需氧量C 硝酸盐氮D 亚硝酸盐氮14、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 )不能产生系统误差。
A 方法的缺陷B 仪器标定不正确C 试剂不纯D 操作偶然误差15、采集挥发酚水样时,需加入硫酸铜和磷酸,加磷酸的目的是控制( )。
A pH<4B pH<3C pH<2D pH<116、标定标准溶液必须分别独立称取2~3份基准试剂进行平行测定,并且平行测定相对误差( )。
A < 5 ‰B < 4 ‰C < 3 ‰D < 2‰17、聚四氟乙烯坩埚的耐腐蚀性强,电绝缘性好,使用温度不宜超过( )。
A 150℃B 200℃C 250℃D 300℃18、当样品数量超过10个时,分析人员应测定占样品数量( )的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
A 5~10%B 10~15%C 15~20%D 20~25%19、数理统计中规定,350×102和0.0320的有效位数分别是( )。
A 二位和二位B 二位和三位C 三位和三位D 五位和四位20、进行常压蒸餾时,被蒸馏的物质的沸点应小于( )。
A 120℃B 150℃C 180℃D 200℃三、多项选择题(至少有1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都不得分,请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到括号里。
每题1分,共30分)1、用流速仪法进行污水流量测量时,要求()。
A:有不少于3-5m的平直过流水段 B:截面形状为规则几何形C:排污截面底部需硬质平滑 D:水位高度不小于0.1m.2、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用硝酸酸化的目的是()。
A:使金属离子络合 B:防止水解沉淀 C:防止器壁吸附 D:抑制生物活动3、测定以下哪些项目的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不留空间,并用水封口()。
A:油类 B:生化需氧量 C:有机污染物 D:化学耗氧量4、以下项目中,需要单独采样的项目有()。
A:悬浮物 B:硫化物 C:溶解氧 D:余氯5、以下项目中,属于第一类物染物的有()。
A:总铬 B:六价铬 C:总锌 D:总砷6、检测样品的()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抽样过程、样品的接受、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A:代表性 B:有效性 C:准确性 D:完整性7、(),体现的是实验室和实验室之间在测定同一样品时,其测定值之间和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A:代表性 B:精密性 C:完整性 D:准确性8、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
A:抑制微生物作用 B:减缓化合物或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
C: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 D:防止二次污染9、下列哪些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A:长度 m B:时间 s C:质量 kg D:体积 L10、真值包括()。
A:理论真值 B:约定真值 C:绝对真值 D:相对真值11、下列哪些玻璃仪器可以在烘箱中烘干()。
A:三角瓶 B:容量瓶 C:烧杯 D:试剂瓶12、下列哪些溶液必须选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A:高锰酸钾 B:硝酸银 C:碘化钾 D:硫酸13、采废水样时,下列哪些项目只能单独采样,不能组成混合样品,并要尽快分析。
()A:硫化物 B:大肠菌群 C:溶解氧 D:余氯14、()污染属于第二类污染物。
A:悬浮物 B:COD C:氨氮 D:氰化物15、滴定管在使用前准备步骤有()。
A:洗涤 B:试漏 C:装溶液 D:赶气泡16、通常塑料容器用作测量()。
A:金属 B:生物 C:无机物 D:放射性元素17、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采样应根据()设计采集样品的种类和方法A:生产工艺 B:排污规律 C:污染程度 D:监测目的18、在监测分析过程中常有()的废液,直接排放于下水管道会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
A:腐蚀性 B:剧毒性 C:酸性 D:致癌性19、二硫化碳引起的燃烧可用()。
A:水 B:四氯化碳 C:防火砂 D: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20、测定水样的pH值时,水样中的()将影响测定结果。
A 胶体物质B 浊度C 络合物D 酸度21、在化学分析中,与重量百分比浓度和体积百分比浓度意义一样的分别是()。
A 摩尔浓度B 质量分数浓度C 体积分数浓度D 体积比浓度22、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应具备的条件为()。
A 杂质含量< 0. 1%B 干燥时不分解C 目标元素的质量比应较大D 使用时易溶于水23、测定化学需氧量的玻璃仪器不能用()进行清洗。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D 铬酸洗液24、由回归得到的校准曲线通常不经过原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方法的灵敏度低B 仪器计量不准确C 存在某种系统性原因D 测量中各种随机作用的影响25、国家规定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集的第一类污染物有()。
A 烷基汞和六价铬B 总砷和总氰C 总镉和总锰D 总镍和总铅2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
A 风景名胜区B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C 自然保护区D 文化区27、玻璃量器的A级和B级是根据()来确定的。
A 容量允差B 水的流出时间C 水的吸入时间D 标准容量28、一个实验室在监测样品时,为保证结果准确常采取的控制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