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项目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基础问题研究2014年课题3中期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8.08.13
•【文号】国科发基〔2018〕127号
•【施行日期】2018.08.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
究计划)
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8〕127号各有关项目依托部门: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科技部组织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年立项的2个项目、2013年立项的184个项目的结题验收。
现将项目验收结果通知如下。
1.“水稻优良品种的分子设计研究”等186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予以通过验收。
其中,“硬岩掘进装备的关键基础问题”等56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的基础科学问题”等130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2.“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等186个项目财务验收结果为通过财务
验收。
对于课题结余资金的处理,科技部将按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7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
科技部
2018年8月13日附件。
生物质制备液态生物燃料的催化剂研究生物质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液态生物燃料。
然而,生物质转化制备液态生物燃料的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
催化剂作为生物质转化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转化效率和产物选择。
因此,对生物质制备液态生物燃料的催化剂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物质资源与液态生物燃料生物质是指由植物和动物生物组织,以及其代谢产物形成的可再生有机物。
生物质资源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包括木材、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等。
与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资源具有可再生性、低碳排放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资源。
液态生物燃料是通过生物质资源进行转化,制备出的液态燃料,包括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液态生物燃料具有与传统燃料相似的燃烧特性,可以直接替代传统燃料使用。
由于其来源于生物质资源,液态生物燃料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和环境友好性,被广泛看好作为替代传统燃料的绿色能源。
二、生物质转化制备液态生物燃料的挑战生物质转化制备液态生物燃料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生物质预处理、裂解、催化转化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至关重要。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然而,生物质具有多元复杂的结构,转化过程中易产生聚合物化、酸碱性变化等问题,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面临许多挑战。
1. 生物质结构复杂性生物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多种组分组成,每种组分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在催化转化过程中,这些组分会相互竞争和干扰,降低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兼容多种生物质组分的催化剂,成为制备液态生物燃料的关键问题。
2. 反应条件复杂性生物质转化制备液态生物燃料的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多相等复杂反应条件。
在这样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活性,才能够保持长时间高效工作。
此外,催化转化过程中还可能伴随有机物生成、水生成等副产物的生成,对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过程木质素剩余物创制先进能源材料关键技术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话题——生物质液体燃料的生产,特别是其中的木质素。
乍一听,可能很多人觉得这跟自己没啥关系,但其实这背后可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
木质素,它是植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成分,简直就像大树的“胶水”,把树的细胞紧紧粘在一起。
我们如果能好好利用它,不仅能解决环境问题,还能创造出新型的能源材料,真是一举两得嘛!2. 木质素的奇妙之处2.1 木质素的来源说到木质素,大家可能会想,哦,那不就是树木的废料吗?其实不然!木质素在生物质能中的地位可不低,尤其是在我们提取液体燃料的过程中,它不仅是个“陪衬”,还大有可为。
就像一个被埋没的宝藏,等着咱们去发掘。
咱们从树木中提取的木质素,往往是那些不被重视的部分,但这可是个富矿,能转化为各种先进材料,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2.2 木质素的价值再说,木质素的价值可不是小打小闹的,它能做的事情多得很。
比如,它可以用来制造生物塑料,这种塑料可降解,环保又实用;还可以用作生物炭,改善土壤质量,简直是一颗“绿色明星”。
所以,木质素不再是那个“废物”,而是个未来的能源英雄。
3. 关键技术的探讨3.1 提取和转化好,接下来咱们聊聊如何把这些木质素转变成有用的材料。
首先,我们得把它提取出来,这过程可不简单哦。
想象一下,咱们就像一位大厨,得把各种材料准备好,然后进行精细的加工。
木质素的提取需要经过一些化学反应,就像泡一杯好茶,火候和时间都很关键。
经过合理的处理,咱们就能得到高纯度的木质素,真是妙不可言。
然后,转化过程也很重要。
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比如催化剂的应用,我们可以把木质素变成各种有用的液体燃料。
这个过程有点像变魔术,从“废物”变“宝物”,不仅能减少能源的浪费,还能大幅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想想看,如果每个人的家里都能使用这种环保燃料,那生活简直不要太美好!3.2 应用前景说完技术,咱们再来看看木质素的应用前景。
利用太阳能转化生物质为高品质液体燃料的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同时又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绿色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了目前全球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
生物质能源作为绿色能源的代表之一,由于其资源充足、不污染环境、可再生等特点,在当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液体燃料,则是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那么,如何实现利用太阳能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液体燃料呢?以下是一些研究进展。
一、太阳能转化生物质燃料的方法目前,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光热法和光合法。
其中,光热法是指利用太阳能的热量,将生物质进行裂解、气化等,得到低碳烷值的液体燃料。
典型的方法包括焦化、煤化、气化等。
而光合法则是指利用太阳能的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为生物质,再利用催化剂处理使之成为高品质液态生物柴油。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但光合法在环保方面相比光热法更具优势。
二、太阳能转化高温生物质液体燃料研究人员经过不断尝试和探索,使用光热法转化生物质的高温液化过程中,发现可以通过适当的催化剂,将液化后的生物质实现高温裂解,得到高品质的液体燃料。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化学反应速度快,高效率并且可以达到高纯度。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液体燃料的含氧量,减少排放的有害物质,从而减轻了环境的压力。
三、太阳能转化生物质为生物柴油另外一方面,利用光合法转化生物质的燃料逐渐被研究人员所关注。
目前,许多研究人员主要致力于将光合法转化的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生物柴油。
通过对生物质的分析化学性质,研究人员可以得到相应的产物,再利用催化剂的力量,加入不同的势能场,提高催化反应效率,最终得到了一系列的高品质生物柴油。
这类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热值和可再生性,这些优点都为其在未来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靠性保证。
四、太阳能生物质转化技术在未来应用的前景生物质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利用太阳能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液体燃料成为可能。
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2.02.02•【文号】国科发基[2012]79号•【施行日期】2012.02.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基〔2012〕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办公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下简称973计划,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世界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
“十二五”期间,973计划将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加强化科学目标导向、更加注重优秀团队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科学等9个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基础研究,同时,围绕纳米研究等6个方向实施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现将2013年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公布,请根据指南组织项目,并按照编写提纲填报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可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http://“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栏下载)。
973计划项目实行网上申报,2013年项目受理日期为今年3月25日8:00至4月9日17:00,逾期不予受理。
网上申报流程和有关事项将于3月上旬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网站上另行通知。
咨询电话:************,58881072,58881076受理部门: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传真:************电子邮件:***************.com附件: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重要支持方向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项目申报要求科学技术部二O一二年二月二日附件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3年重要支持方向农业科学领域1.主要农作物生殖发育的分子机理和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率的研究研究主要农作物生殖发育障碍及育性的分子机理,探索作物育性人工调控的新策略和新技术;为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效率,揭示产量和生态适应性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探索提高杂种优势效率的新途径。
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烃类燃料研究进展张琦;马隆龙;张兴华【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5(46)1【摘要】对生物质炼制制备汽柴油与航空煤油等烃类燃料的研究内容与最新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生物油改质精制方面,描述了生物油加氢脱氧研究进展,介绍了催化裂化制备烯烃与芳烃产品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在生物质碳水化合物利用方面,介绍了生物质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经水解单糖催化转化制备C5/C6烷烃、C8 ~C15长链烷烃的工艺路线与技术原理,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催化剂体系.在木质素利用方面,介绍了木质素催化解聚制备单环酚类化合物及解聚产物加氢脱氧制备烃类燃料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在催化转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总页数】10页(P170-179)【作者】张琦;马隆龙;张兴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6;S216【相关文献】1.甲壳素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研究进展 [J], 张明川;臧洪俊;余松柏;颜丙;蒋奕;谢瑞瑞2.非热等离子体烃类燃料氧化重整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J], 丁天英;刘景林;赵天亮;朱爱民3.不饱和脂肪酸催化脱氧制备烃类燃料的研究进展 [J], 叶玉华;刘迎新4.生物质多元醇水相催化合成烃类燃料的研究进展 [J], 江婷5.生物质转化制备5-乙氧基甲基糠醛液体燃料研究进展 [J], 徐桂转;陈炳霖;张少浩;郑张斌;杨雨青;王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生物质快速热解气催化转化制备高品位液体燃料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陆强,周民星,胡斌,王昕,侯悦,郭浩强,李文涛
申请号:CN201610875092.7
申请日:20160930
公开号:CN106433807A
公开日:
201702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的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气催化转化制备高品位液体燃料的方法。
本发明是以TiN或ZrN为催化剂,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为原料,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在无氧条件下于400~800℃进行快速热解后将热解气相产物通过装有TiN或ZrN催化剂的反应器中进行催化转化,将热解气快速冷凝至室温,即可得到燃料品质较好的液体生物油。
上述催化剂在催化转化生物质热解快速热解气的过程中,能够促进木质素热解低聚物的分解,以及稳定酚类及芳香烃类产物的形成,并转化掉酸类和醛类产物,从而获得高品位的液体燃料。
此外,上述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有望替代贵金属催化剂。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2号华北电力大学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的定向气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能源消耗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传统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之一。
生物质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可更新、环保和可持续等特点,是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质气化是生物质转化为气态能源的重要技术途径,可以将生物质固体燃料转化为气态燃料,进而生产高品位液体燃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本研究旨在对生物质气化技术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生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气化特性和液体燃料制备,通过开发高效、能源密集型的气化制备技术,提高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品位和附加值,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生物质气化特性研究生物质气化过程中,温度、压力、气氛等参数都会对气化反应的产物和产率产生影响。
本研究计划采用等温反应器进行生物质气化试验,探究温度、气氛等参数对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影响。
2.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生物质气化后,产生的气体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液体燃料。
本研究将研究不同催化剂对气化产物的液化反应,考察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种类对液体燃料的品质和产率的影响。
3.气化制备技术开发在前两个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将进一步开发高效、能源密集型的气化制备技术,优化气化制备工艺,提高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品位和产率。
技术路线如下:(1)生物质气化实验:确定反应温度、气氛、反应时间等参数,采集反应产物进行分析。
(2)液体燃料制备实验:采用不同催化剂对气化产物进行液化反应,通过对反应产物进行质谱、红外、核磁等表征方法,分析其组成和品质。
(3)气化制备技术开发:依据前两个研究的实验数据,优化气化制备工艺,并进行实验验证。
三、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1.预期成果(1)对生物质气化特性进行深入探究,为生物质气化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数据和支持。
(2)开发生物质液体燃料制备新技术,实现高产、高效、低能耗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制备。
草本能源植物培育及化学催化制备先进液体燃料的基础研究项目名称:草本能源植物培育及化学催化制备先进液体燃料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马隆龙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起止年限:2012.1-2016.8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厅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拟解决以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1)能源高粱等能源植物选择性培育与遗传学基本规律通过对草本能源植物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对功能基因结构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掌握选择性培育草本能源植物的遗传学基本规律。
(2)水热环境下生物质大分子结构解聚机理探讨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形态及木质素聚合度、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对超稀酸酸-酸耦合解聚的影响规律及解聚后木质素结构的变化机理,研究解聚后木质素聚合度、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物对木质素进一步转化为酚类低聚衍生物的影响规律,探索有效的纤维素、木质素定向解聚方法。
(3)解聚产物催化转化制备先进液体燃料的机理及选择性控制规律生物质解聚产生的糖类和酚类衍生物水相催化合成烷烃燃料、含氧燃料和芳烃是实现生物质全成分高效转化为先进液体燃料的关键。
其中涉及到的主要科学问题为:针对糖类衍生物组成特点,控制催化剂活性中心强度、活性原子簇大小以实现对含不同化学基团和碳链长度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力,以实现选择性控制糖类衍生物的脱水、加氢脱氧饱和、异构等反应以定向合成C5、C6生物汽油,以及高选择性脱水合成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等平台化合物及其与小分子醛酮等化合物耦合控制碳链长度以及耦合产物的加氢脱氧饱和、异构制备生物航空煤油和柴油。
针对糖类衍生物含氧量高的特点,采取部分还原、脱水、醚化和酯化等控制氧含量以制备含氧燃料。
该过程的关键是控制催化剂活性中心大小、强度和优化匹配等以实现上述反应的归并耦合,达到含氧燃料定向水相合成的目的。
另一关键点是木质素大分子解聚为酚类衍生物及选择性C-C键和C-O-C健断裂制备芳烃和加氢脱氧饱和、异构制备液体烷烃燃料的催化反应机理、产物选择性调控以及相应高效催化剂的制备科学。
973项目“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基础问题研究”
2014 年课题3 中期总结交流会会议纪要
会议时间:2014年7月21日
会议地点:四川大学东区第一理科楼311会议室
参会人员:项目首席专家周劲松教授、专家骆仲泱教授、朱锡锋教授、武书彬教授、课题3负责人胡常伟教授和张颖副教授、及课题3研究骨干及相
关研究人员
2014年7月21日,在四川大学东区第一理科楼311会议室召开了973项目“生物质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基础问题研究”课题3 “基于产物导向的生物质热解选择性调控基础研究” 中期总结交流会。
项目首席专家周劲松教授、专家骆仲泱教授、朱锡锋教授、武书彬教授、课题3负责人胡常伟教授、张颖副教授及课题3研究骨干及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为两个部分,上午主要听取了课题3研究进展情况的中期汇报,重点讨论了课题在整个项目中的定位、以及后三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并就研究经费的合理使用进行了讨论。
下午课题研究骨干和学生进行了交流汇报,对课题各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
与会专家们就课题3 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以及与各课题的关联展开了激烈讨论,现总结如下。
骆仲泱教授提出,生物质原料酸碱洗预处理对热解产物的影响规律可在下一步深入研究;在中期总结时需注意课题研究内容与项目中前、后课题的交叉衔接,考虑后三年的主要研究思路,分级冷凝对生物油组分的影响,及提质过程中不同组分生物油所采取的方法的综合,为目标产物调控提供依据。
朱锡锋教授提出,为便于调控目标产物,生物油组分应当进行初分为高能量密度组分和高附加值组分,在总体研究思路上可以从原料分级、预处理干预、催化作用、热解气分级冷凝等多个角度考虑。
酸/碱洗预处理对生物油热解产物的影响显著,可以作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但其能耗高。
在生物质原料方面,考虑将各种不同生物质原料(秸秆、棉花、毛竹等)混合热解,研究生物质组分之间的耦合机制。
通过热解气的分级冷凝,可以初分得到轻质、重质生物油,其中不同组分可以考虑分级梯度利用。
目前的分离工艺在真空环境,而生物质热解还做不到,考虑工艺上的改进。
周劲松教授指出,在研究过程中要从目标出发,在新发现基础上凝练后三年研究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案,并注意与上一个973的区别,在避免研究内容重复基础上寻求新的科学问题的突破。
并提出在项目中期前召开所有课题参与的一次讨论会,为项目中期总结准备。
武书彬教师指出,酸碱法预处理影响了原料组成,在70-80 o C水热条件下可以去除50-60%半纤维素,加入5%NaOH可以去除80%以上的半纤维素。
在溶剂解和热解过程中,大分子的结构机理不同,热解过程中存在大量自由基使过程更为复杂。
建议有目的性地缩小一定研究范围,以利于各课题间有针对性地实现研究内容的对接。
生物质的三组分难以分开研究,其空间结构影响传热传质、挥发
分等。
生物质各组分受温度影响大,通过分段热解、产物分段收集可以提高油品,降低酸量。
模型物和真实生物质的差异较大,如何把模型物的研究结果转移到原生生物质的研究上是一个问题。
胡常伟教授提出,热解条件下个组分的结构过程互相交叉,原料在氮气氛下热解机理复杂,还需进一步做工作研究选择性如何提高。
在生物质转化利用中,实现生物质大分子天然结构的全方位利用,是一条提高能量利用率的途径:如利用木质素获取芳环结构物质,利用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含氧结构直接合成含氧高值化学品。
模型化物的研究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生物质中某些组分的热解变化规律,但其结果在真实生物质体系如何加以利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张颖副教授也认为应当加强课题内部串接,使项目汇报时总体思想突出,各课题研究内容集中并前后连贯。
最后,参会专家再次强调要明晰项目和课题研究主线,同时加强各课题间交流和数据共享,凝练项目解决科学问题的核心。
下午,研究骨干和学生进行了交流汇报,并就其中部分问题进行讨论,对学生们的研究思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