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运动系统1(骨各论)
- 格式:ppt
- 大小:22.46 MB
- 文档页数:109
基础医学各论一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与骨连接第一节骨学总论1. 说明骨质在长骨内的配布。
答:长骨的骨干主要由密质构成,其中以中部为最厚,向两端逐渐变薄,到关节面则成很薄的一层。
松质的配布正相反,骨两端很发达,而骨干部逐渐变薄。
2. 老年的骨为什么易骨折而不易变形?答:老年人的骨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增多。
因此,骨质较脆,韧性较差,在受暴力时容易引起骨折。
3. 说明骨质在扁骨内的配布。
答:扁骨有两层密质夹着一层松质构成。
两层密质分别称为内板、外板。
两板之间夹着一层松质。
颅顶骨的松质称板障。
4.为什么说骨是一个活的器官?答:每块骨都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并具有它自己固有的血管和神经,具有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功能,而且还有自身改建和修复的能力。
所以骨不是组织,而是器官,一个活的器官。
5. 幼儿的骨为什么易变形而不易骨折?答:幼儿的骨有机质含量较多,因此骨的韧性较大,硬度较小。
在受暴力时,骨易变形不易骨折。
第二节中枢骨1. 被描述为四棱锥形的眶有哪些重要的交通?答:尖:视神经管通颅中窝;上壁: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内侧壁:鼻泪管通鼻腔;下壁:眶下裂通颞下窝和翼腭窝,眶下沟开口于眶下孔;外侧壁:眶上裂通颅中窝。
2. 颅底内面有哪些沟、管、裂、孔?各通行什么结构?答:筛孔:嗅神经;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眼上静脉;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及外口、内口:颈内动脉;圆孔:上颌神经;卵圆孔:下颌神经;棘孔,脑膜中动脉;脑膜中动脉沟:脑膜中动脉;舌下神经管内口:舌下神经;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迷路动脉;上矢状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同名静脉窦;颈静脉孔: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枕大孔:延髓和脊髓交界处,椎动、静脉,副神经,脊髓前、后动脉。
3. 简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构成,二者之间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椎管容纳脊髓,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一个棘突,一对横突,两对关节突。
基础医学各论一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与骨连接第一节骨学总论1. 说明骨质在长骨内的配布。
答:长骨的骨干主要由密质构成,其中以中部为最厚,向两端逐渐变薄,到关节面则成很薄的一层。
松质的配布正相反,骨两端很发达,而骨干部逐渐变薄。
2. 老年的骨为什么易骨折而不易变形?答:老年人的骨有机质较少,而无机质增多。
因此,骨质较脆,韧性较差,在受暴力时容易引起骨折。
3. 说明骨质在扁骨内的配布。
答:扁骨有两层密质夹着一层松质构成。
两层密质分别称为内板、外板。
两板之间夹着一层松质。
颅顶骨的松质称板障。
4.为什么说骨是一个活的器官?答:每块骨都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并具有它自己固有的血管和神经,具有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功能,而且还有自身改建和修复的能力。
所以骨不是组织,而是器官,一个活的器官。
5. 幼儿的骨为什么易变形而不易骨折?答:幼儿的骨有机质含量较多,因此骨的韧性较大,硬度较小。
在受暴力时,骨易变形不易骨折。
第二节中枢骨1. 被描述为四棱锥形的眶有哪些重要的交通?答:尖:视神经管通颅中窝;上壁:眶上孔或眶上切迹;内侧壁:鼻泪管通鼻腔;下壁:眶下裂通颞下窝和翼腭窝,眶下沟开口于眶下孔;外侧壁:眶上裂通颅中窝。
2. 颅底内面有哪些沟、管、裂、孔?各通行什么结构?答:筛孔:嗅神经;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眼上静脉;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及外口、内口:颈内动脉;圆孔:上颌神经;卵圆孔:下颌神经;棘孔,脑膜中动脉;脑膜中动脉沟:脑膜中动脉;舌下神经管内口:舌下神经;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迷路动脉;上矢状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同名静脉窦;颈静脉孔: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枕大孔:延髓和脊髓交界处,椎动、静脉,副神经,脊髓前、后动脉。
3. 简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椎骨由椎体和椎弓构成,二者之间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椎管容纳脊髓,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一个棘突,一对横突,两对关节突。
第一目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一、骨学总论、躯干骨(一)名词解释1.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2.骨质:骨的主要成分,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4.肋沟:为肋骨内面近下缘处的浅沟,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5.椎间孔:由相邻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四)问答题1.简述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构成。
骨质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配布于骨的内部。
骨膜分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别具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
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2.椎体有哪些共同特征?椎骨的共同形态一般具有椎体、椎弓、椎孔和突起。
椎体位于椎骨的前份,呈短圆柱形。
椎弓位于椎体的后方,是弓形骨板,可分为椎弓根和椎弓板二部分。
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
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1个棘突、2个横突、2个上关节突、2个下关节突。
3.颈椎在形态上有何特点?颈椎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
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面。
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有椎体钩。
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横突有横突孔。
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
4.在活体上,能摸到躯干骨的哪些重要骨性标志?活体上能摸到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有:第7颈椎棘突、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骶角。
5.胸骨角位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胸骨角位于胸骨柄和体的连结处,微向前突,可在体表扪及。
它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骨角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
二、颅(一)名词解释1.Pterion: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2.鼻旁窦:是下颌骨、额骨、蝶骨及筛骨内含气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围并开口于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