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二)
- 格式:doc
- 大小:175.00 KB
- 文档页数:11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有意义的人生教学难点:明白探究生命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当我们看到过花开花落,思考过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板书题目:感受生命的意义(二)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三)自学提示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四)讲解新知1.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 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①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五)习题1.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 D )A.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B.好高骛远,只从事重要工作C.异想天开,在梦想中度过人生D.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2.从年初到年末,“见义勇为最美人物“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最美职工”“最美基层法官”“最美志愿者”等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发布,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奋进,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传遍大地。
从最美人物身上我们深深感到( A )①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具有多样性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③要在服务社会中提升生命价值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最美的生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材料一:外祖母常说活着的理由有一万零一条,所以她才留恋生命、留恋那活满房同的阳光。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生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但中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语言的引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活动内容。
3.准备纸和笔,用于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短片中可以包含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如“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案例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案例可以是一些关于人们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创造价值的故事,如志愿者、医生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他人的。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题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单元第四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上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道德修养: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法治观念: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健全人格: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重难点怎样的一生值得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我为什么活着?活动一:畅所欲言新课导入,借助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主题。
讲授新课一、生命的追问1.生命的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学习,为了养育后代,为了帮助他人……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名言警句分享: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思考、回答阅读、思考、回答从人生思考的问题出发,审视自己的生命,进行生命的思考。
借用名言警句的例子,知道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讲授新课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知识点总结1:我们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而且也为他人而活,更要为社会为国家而活。
二、怎样的一生才是值得的?(或: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李振,30岁,2011年9月因意外事故,导致腰椎粉碎性骨折、骨髓损伤,整个下半身丧失知觉。
在3年多的漫长训练中,他克服了一个个难题,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如今不仅学会了坐着轮椅下台阶,还先后参加了7次半程马拉松赛。
他想告诉大家,轮椅只是换了一种行走方式,只要乐观自信,照样可以活出精彩。
(1)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官东,男,安徽宣城人,1990年5月生,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识点。
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以下答案你不认同的是( )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B.不择手段让自己过得舒服、快乐C.承担起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D.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2.小军学完本课后感悟到,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意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让学生知道人活着为了什么,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难点:知道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一、自主学习1.生命的追问(1)能够活出自己的,实现,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发现我的生命(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的,生命意义是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滴地,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
二、合作学习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2.如何认识我的生命?三、复习巩固1.司马迁遭遇宫刑仍完成《史记》巨著,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创作出世界名曲,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仍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这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A.对社会的贡献B.树立正确的成长观C.各种生命相互关爱D.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来自( )A.追求物质享受B.追求生命长度C.对生活的付出,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D.对个人的关心3.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生命何时终结,谁也无法预料。
但哲学家在身后留下博大深邃的思想,诗人在身后留下摄人心魄的情感……这给我们的启不是( )A.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B.有杰出贡献的人,生命才有意义C.要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D.每个人都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4.“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顾晨葵老师,在身患骨巨细胞瘤,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后,提前重返讲台,用爱心滋润村娃心田,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生命是有意义的,理解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
2.能力目标: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能主动承担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是郭明义,鞍钢齐大山铁矿工人。
1989年,我第一次开始献血,以后每年都会献。
1994年,我捐出了300元钱,给一个失学的孩子。
我虽然捐助了300多个孩子,但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
后来,我的工友还有很多人同我一起来帮助这些失学的孩子。
我们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大家一起献爱心做好事。
有人说我是‘郭傻子’,问我做那么多事情图个啥。
我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对于郭明义来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的、有意义的?二、探究新知1.追问生命活动一:阅读感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著名作家巴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正是为了给我们生活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结果,否则,我们将憔悴地死去。
我仍在思考,仍在探索,仍在追求,我不断地自问,我的生命什么时候开花?”PPT上呈现上述内容,学生思考问题:如何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学生在组内交流探究达成共识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内容):我们每个人都要追问自己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才是值得的。
实现自我价值,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的。
2.发现我的生命活动二:探究与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2)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3)在这些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1《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和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
通过情境和案例的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情境,以便进行教学呈现。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一个感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生命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生命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和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内容生命的追问;发现我的生命。
教学目标1.通过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体会、感受生命的价值。
2.如何“发现我的生命”?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生命的意义。
难点:学会探索生命的意义,发现我的生命。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教材第111页,讨论:人为什么活着?回答设问问题。
【活动】历史上令人唾骂的人的故事。
(如秦桧、向忠发等人)播放视频:舍己救人的村支书刘善平遗体万人送别。
讨论,这几个人谁的生命更有价值?【活动】雷锋为什么受人敬仰?教材第112页。
雷锋是如何看待生命的?【讨论】教材第112页探究与分享。
【小结】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教材第112页。
【活动】教材第113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提问】你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呢?在“探究与分享”里,你填写了一些重要的经历,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很大的意义,可见,你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与你的生活经历有关。
教材第113页。
【活动】阅读教材第113页“相关链接”。
【提问】每个人认为的生命的意义一样吗?教材第114页“探究与分享”,回答设问问题。
【小结】对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教材第114页。
【活动】教材第114页“拓展空间”。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提问式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 板书设计感受生命的意义⎩⎪⎨⎪⎧1.生命的追问2.发现我的生命→需要一点点建构、自己发现和创造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见学生用书相应练习题。
课后作业测评见学生用书相应练习题。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思路】课标分析生命是由无数瞬间构成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为宝贵的阶段。
因此,要教会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
使学生懂得人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生命的意义是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的,人生的价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学习和将来的积极工作来创造。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1.播放视频:《梦骑士》。
2.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1)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
(2)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2.怎样才是有价值的人生(1)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伟人事例:(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教师小结:(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
(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
(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目标导学二:发现我的生命1.我的生命线(教材P113)(1)回忆历程:可让学生准备好A4纸,把纸横过来,中间画一条河,说明这是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河。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2、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1、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努力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和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1、了解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原动力之一,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2、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享《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
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然而,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他就是人称“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1963年,21岁的霍金在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不幸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
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又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
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
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
现在,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形象。
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平摊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但他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正是在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
【2022年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的意义”,这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十讲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生命的意义,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如何去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这一讲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能还没有深刻的理解。
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挑战,对于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可能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去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和宝贵的。
2.学会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3.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尊重和珍惜生命,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去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如PPT、视频、文章等,以及准备一些与生命意义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如:“你觉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你曾经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视频、文章等方式,呈现与生命意义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去发现和理解生命的意义。
可以给每个小组一个案例,让他们讨论这个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的。
《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人生的意义所在。
2.培养学生感恩生命、珍惜生命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导学内容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感受生命的意义?
3.如何珍惜生命,正确对待生命?
三、导学步骤
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生命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2.讲解生命的意义:讲解生命的定义、生命的本质、生命的价值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
3.探讨生命的意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就生命的意义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4.感受生命的意义: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感人故事、诗歌或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5.珍惜生命,正确对待生命: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性,提醒学生要珍惜生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6.情感表达:让学生写下对生命的感悟和体会,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四、导学反馈
1.教室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生命的意义和珍贵性。
2.作业安置:安置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或制作一幅生命主题的画作,展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交流对生命的看法,培养珍惜生命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从而珍惜生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让生命更加有意义、更加美好。
愿每个学生都能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驾驭自己的生活。
(二)能力目标: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
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歌词: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没有人愿做离群之雁,谁又愿靠向无人港湾,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就让我们相互关怀。
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在这个世界彼此温暖,这就是存在的意义。
爱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一:生命的追问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活着是为了什么【形式】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P111中的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活着是为了什么?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全班交流分享。
【问题】(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有爸爸、妈妈和爷爷。
爸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妈妈说,活着是为了让我身心健康成长;爷爷说,活着这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现在活着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写成一本书,把那一代人在大山深处的机械制造工厂里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的精神写出来,把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
(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回答)(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我希望自己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每天都能有新的收获,能向着我的奋斗目标前进,厚积薄发,将来成为出色的英语翻译。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本节课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的意义”,内容涉及到生命的价值、人生的目标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人生的目标3.如何珍惜生命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材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作业。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包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残疾人坚强的生活等。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坚强。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张海迪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她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如何勇敢地面对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的价值?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讨论如何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言。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如何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付出,鼓励学生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一、学习目标1.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自主预习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为自己)(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为他人)(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为社会和人类)2.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三、合作探究材料一:王平准备参加社会实践小组,周日到大街当文明监督员,协助交警维持秩序。
对此,妈妈说:“在大街上干再好,也没有人知道是你,劳而无功,不值得。
”材料二:“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1)妈妈的观点对吗?为什么?(2)从生命的角度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
四、随堂演练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3.下列的人生值得过的是()①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③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生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A.①②③B.①②④ C .①③④D.①②③④4.小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 1 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生命是有意义的,理解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
2.能力目标: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能主动承担起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感受生命的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新知先学】一、生命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________,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____________。
(2)在看到______________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
二、发现我的生命1.探索____________,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________。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________。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__________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____________。
通过认真地审视关于生命的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小题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1.每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和追求都是一样的。
( )2.只有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 )3.在探索和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人生更加精彩。
( )4.普通人难以实现生命的意义,只有名人和伟人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 )5.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要点探究】感受生命的意义北京大学未名湖边常常可以看见一名年轻男子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守着一辆行李车和一堆书,旁边有一个纸板写着:自由作家。
刚投去好奇的目光,男子便以期待的目光回应搭话。
这是位肌肉痉挛患者,四肢及面部表情行动常不受控制,说话不清楚,只能间歇性地蹦出单字、单词。
那些书是他写的,最新作品是《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署名庄酷。
这本书出得很认真,甚至可以说很精致,封面是荒原上长着的一棵老树照片。
翻开书,里面有作者简介。
他做过家庭教师、商店老板、文字编辑、网络写手等,已撰写小说、杂文等多部作品共百余万字。
这位年轻人长年在湖边活动,卖自费出的书。
他选择在这里活动大概是因为对这所高等学府热烈向往的心愿。
他已为北大师生所熟悉,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
看到眼前行动不便的他,很难想象他是如何把百多万字作品一字字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该是一次艰难的搏斗,一次挑战。
(1)为什么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成功”?(2)我们应该如何探索自己生命的意义?【课堂小结】【课外拓展】母爱的雕像一场森林大火过后,护林员开始上山察看灾情。
有位护林员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只被烧焦的鸟。
虽然这只鸟已经死了,但它却像雕像一般保持着一种姿势。
护林员感到有些惊讶,便用树枝轻轻地拨了拨那只鸟,没想到几只雏鸟从死去的母亲翅膀下钻了出来。
原来,鸟妈妈本能地知道有毒的浓烟会向高处升腾。
为了不让灾难降临到孩子们身上,它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把几只小鸟带到树下,用自己的翅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保护伞。
[解读] 当灾难来临时,鸟妈妈放弃了逃生的机会,用自己的翅膀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保护伞。
这是一曲母爱的颂歌,这是一曲生命的颂歌。
【参考答案】【新知先学】一、1.有意义2.(1)自我价值(2)别人的需要(3)人类共同需要二、1.生命意义人生道路2.具体的生活经历3.发现和创造【小题反馈】1.× 2.× 3.√ 4.× 5.√【要点探究】探究(1)人为什么活着?人们的回答也许各不相同。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因此说,能够追寻生命的意义,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通过认真审视关于生命的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设计:饶君君审核:李杰七年级备课组执教:使用时间:【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重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一.情景导入1.多媒体播放《轮椅上的霍金》的故事。
2.学生谈感受。
3.师: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他们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并在课本中勾画出答案。
1.人为什么活着?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3.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4.参加志愿者活动对你有着怎样的意义?(二)合作探究要求: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主问题一:人为什么活着?结合教材P111案例运用你的经验(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主问题二: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结合教材P112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让学生通过阅读《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主问题三: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阅读教材P113探究与分享(流水代表你的生命线,在开始的地方贴上你出生时的照片,在最后贴上你最近的照片。
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请在生命线上找到一个点,标明发生的时间,在浪花里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
)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三)讨论解疑交流展示案例链接:教材P114探究与分享(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四)随堂演练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 )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②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2.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 )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3.下列的人生值得过的是( )①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③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生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的呢?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导学案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影响生命的质量。
2、懂得关切他人的生命,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
3、懂得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生命充盈的表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案例导入刘伟,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2岁学习游泳, 14岁获得全国游泳亚军,16岁学习打字, 19岁开始用脚弹钢琴,仅用一年即可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7级水平的钢琴曲。
2010年,摘得东方卫视第一季《中国达人秀》总冠军。
2011年,无臂钢琴师刘伟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中国名曲《梁祝》,同时受邀前往英国伦敦与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会面。
刘伟人生感悟“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被广为传颂,他坚韧不拔、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外媒争相报道,成为人们心中新一代励志的“精神偶像”。
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并在课本中勾画出答案。
1.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2.人的生命充盈的表现?3.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4.怎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5. 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二)合作探究要求: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主问题一:人的生命充盈的表现?结合教材P115探究与分享来回答主问题二: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结合教材P116阅读漫画探究与分享,关于跌倒老人到底扶不扶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悟。
主问题三:怎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三)讨论解疑交流展示案例链接:教材P119探究与分享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四)随堂演练1、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首诗告诉我们()(1)生命不仅有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2)既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3)人生的意义在于既实现个人的幸福,又为社会尽到责任(4)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A.(1)(2) B.(2)(3)(4)C.(1)(3)(4) D. (1)(2)(3)(4)2、西塞罗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这是因为()A.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B.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延长生命的时间C.人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D.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的付出,来自我们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教学反思: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一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能力目标: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情感价值目标:明白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自主预习】(参照课本P112-114)一、生活的追问1.人为什么活着对于有些人来说,的丰富多彩和的奥秘已经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是为了让生命,他们认为探索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能够活出自己的,实现,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