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新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230.44 KB
- 文档页数:14
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化工安全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其中的危险因素则是在进行化工安全设计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以下将对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危险因素1、化学品。
化学品是化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也是导致危险的主要因素。
例如,硫酸、氯气、氢氟酸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一旦泄漏或泄露,将对人员和设备造成重大的威胁。
2、高温高压。
化工过程中,许多反应都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这种反应有时会导致热损伤,而且高温高压下的反应也会引起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例如设备失效、泄漏和重大事故等。
3、静电。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电荷的静电积聚也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因素。
静电的积累有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等隐患。
4、机械过载。
化工设备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械运动,但这种运动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导致设备过载,甚至设备损坏,从而影响化工安全。
5、人员误操作。
人员误操作是造成许多化工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人员如果没有得到系统化的培训和规范化的操作指导,就会非常容易出现误操作,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应对措施1、加强化学品的管理。
化学品的管理是化工安全的第一步,必须对物品进行登记、存储、使用、合理处置等全流程的管理。
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物品的使用规范,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
2、掌握适当的工艺条件。
在进行化工过程时,必须保持有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条件,以确保化工系统运行安全。
公布工艺标准,进行规范化的操作,有助于提高化工系统的运行成功率,降低化工事故的风险。
3、防止静电积累。
针对静电现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控制,例如使用避静电开关,使用带有静电防护的装置和掌握尽量减小静电的发生。
4、使用可靠的设备。
使用可以靠的设备将大大降低化工事故的风险。
通常选用带有防爆、过流等特性的设备。
在设备安装、运行、检修、保养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与监控。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风险管理体制和达到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前提。
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一)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过了解本项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对现场的勘察,对本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详细的定性分析。
3.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辨识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有二甲苯、甲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乙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丙酯、三羟甲基丙烷、分散剂、阻聚剂、乳化剂、消泡剂、钛白粉、颜料等,产品为丙烯酸树脂、固化剂(TDI加成物)、PU聚氨酯漆、乳胶漆、丙烯酸外墙漆、水性印花染料色浆。
该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原料和产品中二甲苯、甲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乙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和PU聚氨酯漆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内,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内。
另外该项目的供热系统使用燃料柴油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种物质危险特性和健康危害如表3.1-1:表3.1-1物质的危险特性和健康危害序号危险物质危险特性健康危害1二甲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2甲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化工厂安全风险辨识一、发生火灾的类型1、化工原料具备易燃、易爆的特性,且化工生产装置会因超温超压发生爆炸。
2、液体原料由于种种原因发生漏料、冒料、跑料,就可能引发流淌火灾,或火灾发生后容器破损形成流淌火灾。
特别是贮罐发生问题,极易形成流淌火灾。
3、立体火灾由于原料易泄、易淌、易流,设备又多为竖直筑架,管道纵横交错,孔洞缝隙互为贯通,有火灾发生时就易形成立体燃烧。
二、危险源1、化工生产严禁明火,明火的温度一般都在七八百摄氏度以上,而化学物品中一些物料只要有一二百度就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或被引燃着火,引发火灾。
2、有时可能是轻微撞击产生的能量,也足以引发一些敏感度较高的化学物料的氧化反应。
3、摩擦既能产生静电,也会产生热量,这两点对很多化学物料来讲都是不可接受的。
4、因为化学物品对热的反应敏感,所以除明火外,传导热、聚焦热也能引起物料剧烈反应。
5、化工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中都容易产生静电,而由于静电的电位差高,虽放电时间短瞬,但危害性仍然较大。
6、化学生产中有许多是反应过程,在高压下发生反应,或在高热下发生反应。
高热必然产生高压,压力过高,会导致物料的过激反应,甚至导致爆炸、燃尧。
三、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特点1、爆炸威胁大化工企业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先爆炸后燃烧,或者先燃烧后爆炸。
爆炸瞬间造成建筑结构破坏、变形或者倒塌,破坏力超强。
2、燃烧速度快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产品沸点低,挥发性强,且具备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起火,燃烧迅猛,蔓延极快,常以爆炸形式出现。
有些可燃液体具有流动性,起火后失控到处流散,致使火灾蔓延扩大。
3、毒害性较大大部分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害性,且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四、防火措施1、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要针对化工企业所具有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特点,严格日常规范操作,要掌握突发事件处置程序。
化工企业要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意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对化工公司化工生产过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该工程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以下15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火灾、8)高处坠落、9)坍塌、10)锅炉爆炸、11)容器爆炸、12)其他爆炸(化学性爆炸:混合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淹溺、15)其他伤害等。
1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该项目的现场检修,进行装卸、搬运作业时,有可能因作业人员大意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砸伤或压伤人体,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高处落物也可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该公司易造成物体打击的具体情况如下:1)生产过程中高处的设备和部件松动坠落;高处作业时工具坠落;违规向上扔工具;保险粉仓库装卸台、仓库内的桶装原料滚落。
2)生产过程中高处作业人员投料取样操作不慎,高处的设备和部件、物料坠落。
3)检修、维修和施工过程中高处走也较多,临时用电设备、切割、焊接作业多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4)高处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思想麻痹等。
根据上述分析物体打击危险因素主要分布场所为:仓库、煤场、渣场、保险粉生产车间、甲醇罐区、其他罐区、仓库的装卸台、机修车间等。
2车辆伤害厂外车辆进入厂区,厂内车辆(如叉车、机动车辆)在厂区作业时,因厂区内作业环境复杂、可变的因素多等原因,有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车辆伤害可能导致建构筑物的毁坏和相关操作人员、周边作业人员受伤、死亡。
该公司的成品运输和大部分原材料运输主要采用车辆运输,频繁的物料运输进出增加了车辆伤害的可能性;仓库的装卸、存储,设备、物料运输以及员工的上下班接送等,需要经常使用车辆,若厂内道路、车辆管理、车辆状况、驾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化工厂风险辨识报告范文一、引言化工厂是一种高风险的工厂,涉及到的化学物质和工艺在处理中可能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安全和环境风险。
为了确保工厂的安全运营和预防潜在危险,我们进行了一次化工厂风险辨识分析。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辨识出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风险辨识1. 化学物质风险在化工厂中,存在着大量的化学物质,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物质。
这些物质在不正确的储存、搬运或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甚至产生有害气体。
因此,需要加强对化学物质的储存管理,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培训,同时确保在操作中使用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
2. 火灾风险化工厂存在着明火、高温设备和大量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火灾预防机制,包括安装火灾报警系统、设置灭火设备,确保灭火器材的定期维护和检查。
此外,要加强员工的消防知识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应对火灾。
3. 安全设施风险化工厂的安全设施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安全,如逃生通道、安全出口、紧急疏散设备等。
应对这些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
同时,应制定逃生演练计划,提高员工的自救能力和紧急疏散的效率。
4. 环境风险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这些废物的处理和排放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否则可能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化工厂应建立完善的废物处理系统,并委托合格的环保公司进行监测和处理。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培训对化工厂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他们在处理化学物质和危险情况时能够正确操作和及时报警。
2.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化工厂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3. 定期检查设备化工厂应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
对关键设备进行故障预测和定期更换,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化工厂如何识别危险、有害因素一、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它缺陷。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它防护缺陷。
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它电危害。
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它噪声。
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它振动。
电磁辐射:X射线、Y射线、α粒子、B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非电离辐射。
运动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它运动物危害。
明火。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它高温物质。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它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它作业环境不良。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它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它标志缺陷。
二、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它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它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它腐蚀性物质。
化工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发布时间:2022-07-18T00:47:55.41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3月5期作者:崔启伟[导读]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很多,可能引发的生产事故类别也很多,崔启伟沈阳奥思特安全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摘要: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很多,可能引发的生产事故类别也很多,包括: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淹溺、其他伤害等;其中,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为化工企业比较典型的事故类别,也是造成事故后果非常严重的事故类别,下面着重对引发以上几种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关键词:化工企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1.1火灾、爆炸1.1.1生产过程的火灾、爆炸危险性(1)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以易燃液体、易燃气体作为原料,生产过程中计量罐或反应设备进料过量会发生泄漏,一旦遇明火、高热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在管道输送时,流速太快,产生静电,当静电积累达到一定量时,产生静电放电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采用易燃的反应溶剂,在回流反应、回收溶剂时,若冷凝器降温水不足,导致冷凝器超压,溶剂蒸汽泄漏,遇明火、高热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4)有些企业生产环境为酸性环境,工艺管道容易被腐蚀,可能导致物料泄漏,一旦遇明火、高热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5)企业生产工艺涉及危险化工工艺,例如硝化反应,物料加料过速,导致大量放热、反应釜搅拌意外停止,未能及时停止加料,导致局部大量放热、反应釜温度、压力控制失效,一旦物料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6)若生产车间未设防雷装置或防雷接地失效,可能因雷电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7)生产现场的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不规范或电气设备不符合场所电气要求,或在严重过热和故障情况下,也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化工生产检维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大修和常规性检修一、事件和危害辨识的定义事件:是指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的破坏。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于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害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危害辨识:是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所列的导致20类事故的因素也可以是危害。
这20种事故是(1)物体打击(11)灼烫(2)车辆伤害(12)火灾(3)机械伤害(13)高处坠落(4)触电(14)坍塌(5)淹溺(15)起重伤害(6)冒顶片帮(16)锅炉爆炸(7)透水(17)容器爆炸(8)放炮(18)其他爆炸(9)瓦斯爆炸(19)中毒、窒息(10)火药爆炸(20)其它伤害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检修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在大修过程中主要辨识导致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它伤害等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①设计不良(技改项目):设计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严、外型缺陷、运动件外露、必要的联锁装置缺乏、管道垫片材质不符合、使用阀门压力等级不符合;②防护不良:检修现场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无接地、绝缘或绝缘不充分、没有使用漏电短路保护器、个人防护用具缺少或不良③维护不良。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2、物料①物理性:高温或低温物料(固、液、气三态)、附着在设备内壁的物料、运动的物件;②化学性:易燃易爆的物质、自燃的物质、有毒物质、腐蚀物质、其他化学危险物质;③生物性二、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㈠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大修过程中的辨识:3、振动振动或晃动引起物件的掉落危害。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性危害主要表现为职业性中毒。
化学工业中的刺激性毒物常引起呼吸系统损害,严重时可使人发生肺水肿;氰化物、砷、硫化氢、一氧化碳、醋酸氨、有机氟等易引起中毒性休克;砷、锑、钡、有机汞、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等易引起中毒性心肌炎;黄磷、四氯化碳、三硝基甲苯、三硝基氯苯等可能引起肝损伤;重金属盐可造成中毒性肾损伤;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以及亲神经毒物均可引起中毒性脑水肿;苯的慢性中毒主要损害血液系统,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贫血,严重时出现再生障碍贫血;汞、铅、锰等可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橡胶行业、石油行业、印染行业、油漆涂料行业还多发职业性肿瘤。
化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历来是公安消防机构监督管理的重点,单位和个人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无不小心谨慎,但即使如此,这类场所还是事故多发。
这类场所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常见因素有:(1)静电设备、物体和人体上积累静电,其放电时便容易引燃易燃蒸气、粉尘和纤维而导致火灾爆炸。
这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接地、连接、电离、增湿、工作人员不穿容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等一系列防静电的措施来防止。
(2)化学作用由于对化工生产的控制失灵,或化学物质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以及非稳定的化合物进行分解往往导致起火。
这可由合理的操作、测试和控制来防止;也可由细心的管理来避免,特别是避免加热和震动来加以防止。
(3)自燃物有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情况下,其本身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产生热,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氧含量时,发生自燃,如渗油的纸、布等均能发生自燃。
这可通过加强管理和合理的操作来防止。
(4)摩擦热发热的轴承、失调的或已损坏的部件、原料的堵塞或卡位,以及动力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的不良配合都能造成摩擦起火,这些可通过定期的检查、维修和润滑而加以预防。
(5)金属杂质金属杂质进入机器内摩擦打出火花,特别是棉纺厂内这种火花以及磨碎和粉碎作业场所产生的火花容易造成起火,这可通过消除原料中的杂质来预防,也可用磁铁或其他分离器除去外来杂质。
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辨识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危险因素对化工安全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化工领域常见的危险因素,探讨其辨识方法及应对措施。
首先,引言部分介绍了化工产业的重要性和危险因素的概念,并强调了开展危险因素辨识的必要性以及提出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的应对措施。
最后,结束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要性。
关键词:化工安全设计;危险因素;辨识;应对措施一、危险因素的种类及特征1.1火灾和爆炸风险火灾和爆炸是化工行业面临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这种风险通常源于可燃物质和氧气的存在,以及相关设备的不安全性。
可燃物质包括易燃液体、固体和气体,如溶剂、油类、气体燃料等。
当可燃物质与氧气在适当的浓度和条件下相遇时,即形成了火灾和爆炸的潜在威胁。
例如,在密封容器中的可燃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只需小范围的火花或高温源就足以引发爆炸事故。
此外,化工设备的不安全性也会增加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例如,设备设计缺陷、材料强度不足、电气系统故障等都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另外,操作错误、维护不当以及紧急情况应对不力也可能加剧风险。
针对火灾和爆炸风险,化工安全设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合理选择和储存可燃物质,并确保其与氧气的接触受到控制。
1.2毒害性物质泄漏风险毒害性物质泄漏是化工领域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种风险涉及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等的泄露和泄漏后的扩散和污染。
在化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具有毒性或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如酸、碱、重金属盐类、有机溶剂等。
由于操作失误、装置损坏、管道破裂等原因,这些物质可能会泄漏出来,并沿着大气、土壤和水体传播。
泄漏后的扩散和污染将对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和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1.3高温高压风险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高温高压容器和管道系统,因此高温高压风险是一项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温高压风险主要源自于设备和管道系统的不稳定性或失效。
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如果容器和管道系统不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可靠性,就可能发生严重事故,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等。
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一、引言化工行业是指利用化学和物理变换原料,制造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有毒、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使得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化工厂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生产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从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1. 化学品危险性化工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化学品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了有毒、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
这些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发生泄漏或者有其他危险品接触,会对生产人员和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必须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进行全面的危险性评估,并在设计阶段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设备安全在化工厂中,大量的设备和管道会接触到高温、高压、高速等极端工况,这些都会对设备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失效,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在化工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设备的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危险事故。
3. 静电和火灾爆炸危害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品的特殊性质,会产生静电和火灾爆炸的危害。
特别是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和粉尘等化学品,一旦发生静电放电或者火源点燃,就会引发爆炸事故,给生产场所和生产人员带来巨大的危害。
在化工安全设计中,必须要对静电和火灾爆炸危害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防范措施。
4. 人为操作和管理不当人为操作和管理不当也是化工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如果生产人员操作不当、维护不到位或者管理不周,就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化工安全设计中,必须要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人为操作和管理带来的安全隐患。
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多种因素需关注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化工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须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和分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一、化学物质危害化工企业涉及大量的化学物质,其中很多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等危害。
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如果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到位,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二、高温高压危害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这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泄漏、爆炸等事故。
此外,高温高压作业也容易导致职业病,如中暑、热射病等。
因此,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制定科学的操作规程,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
三、机械装置危害化工生产中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装置,如泵、风机、搅拌器等。
这些机械装置在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如缠绕、挤压、切割等。
因此,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机械装置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能训练。
四、电能设备危害电能设备是化工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存在着危害。
例如,电器设备可能存在触电风险,而雷电、静电等也可能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因此,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对电能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五、防火防爆危害化工生产中涉及的大多数化学物质都具有易燃易爆性,而生产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和火花。
因此,防火防爆是化工企业的一个重要安全问题。
为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化工企业必须严格控制火源,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消防设施。
六、作业环境危害化工企业的作业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存在多种危害因素。
例如,作业现场可能存在有毒气体、高温、噪音、振动等危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影响其健康和安全。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对化工公司化工生产过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该工程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以下15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火灾、8)高处坠落、9)坍塌、10)锅炉爆炸、11)容器爆炸、12)其他爆炸(化学性爆炸:混合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淹溺、15)其他伤害等。
1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该项目的现场检修,进行装卸、搬运作业时,有可能因作业人员大意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砸伤或压伤人体,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高处落物也可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该公司易造成物体打击的具体情况如下:1)生产过程中高处的设备和部件松动坠落;高处作业时工具坠落;违规向上扔工具;保险粉仓库装卸台、仓库内的桶装原料滚落。
2)生产过程中高处作业人员投料取样操作不慎,高处的设备和部件、物料坠落。
3)检修、维修和施工过程中高处走也较多,临时用电设备、切割、焊接作业多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4)高处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思想麻痹等。
根据上述分析物体打击危险因素主要分布场所为:仓库、煤场、渣场、保险粉生产车间、甲醇罐区、其他罐区、仓库的装卸台、机修车间等。
2车辆伤害厂外车辆进入厂区,厂内车辆(如叉车、机动车辆)在厂区作业时,因厂区内作业环境复杂、可变的因素多等原因,有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车辆伤害可能导致建构筑物的毁坏和相关操作人员、周边作业人员受伤、死亡。
该公司的成品运输和大部分原材料运输主要采用车辆运输,频繁的物料运输进出增加了车辆伤害的可能性;仓库的装卸、存储,设备、物料运输以及员工的上下班接送等,需要经常使用车辆,若厂内道路、车辆管理、车辆状况、驾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化工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1.爆炸和火灾危险: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爆炸和火灾是最常见的危险。
这主要是由于化学反应的特性决定的。
企业应该对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的化学物质进行辨识,并采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在危险区域设置防爆设备,如防爆灯、防爆电器等;-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并配备灭火设备和系统;-设立火灾逃生通道,并进行员工的安全培训;-建立消防队伍,并经常进行演习;-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线、电器设备,避免引发火灾。
2.中毒危险:化工生产中使用的许多化学物质对人体具有毒性。
企业需要对可能引起中毒的化学物质进行辨识,并采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建立化学品存储区域,并严格管理和标记化学品;-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等;-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定期进行化学物质的储存和处理操作,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建立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紧急情况。
3.放射性危险:一些化学物质具有放射性,对人体和环境有害。
企业需要对可能带有放射性危险的化学物质进行辨识,并采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对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设备进行辐射防护设计和装备;-实施辐射防护计划,并定期对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建立辐射工作区域,并进行辐射监护;-提供员工的个人防护设备,并对其进行培训;-建立紧急响应机制,以应对辐射泄漏事故。
总之,化工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认真辨识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这样能够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确保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对化工公司化工生产过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该工程的主要危险因素分为以下15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火灾、8)高处坠落、9)坍塌、10)锅炉爆炸、11)容器爆炸、12)其他爆炸(化学性爆炸:混合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淹溺、15)其他伤害等。
1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该项目的现场检修,进行装卸、搬运作业时,有可能因作业人员大意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砸伤或压伤人体,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高处落物也可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该公司易造成物体打击的具体情况如下:1)生产过程中高处的设备和部件松动坠落;高处作业时工具坠落;违规向上扔工具;保险粉仓库装卸台、仓库内的桶装原料滚落。
2)生产过程中高处作业人员投料取样操作不慎,高处的设备和部件、物料坠落。
3)检修、维修和施工过程中高处走也较多,临时用电设备、切割、焊接作业多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4)高处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思想麻痹等。
根据上述分析物体打击危险因素主要分布场所为:仓库、煤场、渣场、保险粉生产车间、甲醇罐区、其他罐区、仓库的装卸台、机修车间等。
2车辆伤害厂外车辆进入厂区,厂内车辆(如叉车、机动车辆)在厂区作业时,因厂区内作业环境复杂、可变的因素多等原因,有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车辆伤害可能导致建构筑物的毁坏和相关操作人员、周边作业人员受伤、死亡。
该公司的成品运输和大部分原材料运输主要采用车辆运输,频繁的物料运输进出增加了车辆伤害的可能性;仓库的装卸、存储,设备、物料运输以及员工的上下班接送等,需要经常使用车辆,若厂内道路、车辆管理、车辆状况、驾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辨识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竞争形势的愈发激烈,化工行业的发展遇到巨大的挑战,我国化工企业更要居安思危,从自身的安全管理做起,保障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化工安全设计将是化工企业降低安全事故率、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化工安全设计;危险因素辨识;应对措施1危险源与事故风险因素1.1危险源识别化工生产危险源是破坏工作环境和威胁员工人身安全的根源,化工生产过程的危险源,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物料危险源,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到的原料,如甲苯、硫酸、氯气等,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性、毒害性等特点,在原料的储存和运输等环节需加大监控力度。
二是工艺过程危险源,有的化工生产需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这时风险不仅体现在原料的运输环节,也体现在化学反应方面,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安全措施不到位,会存在因大量热量聚集而引起反应失控甚至反应装置爆炸等风险,造成安全事故的后果不可估量。
三是罐区和回收风险,原料罐区一般储存危险原料,如果原料罐区存在设计缺陷或操作失误,易引发泄漏等风险。
不重视罐区的安全设计工作,紧急切断设施与液位监控操作等方面缺位,极易引起渗漏和泄漏及爆炸等风险事故。
物料输送中的静电或是物料的挥发及机泵设计选型不合理等危险因素,也有可能引起各类风险事故。
回收工序一般为蒸馏、精馏工序,如未设置的安全措施,极易造成蒸馏、精馏过度,可能会引起物料的分解,从而发生爆炸等事故。
1.2化工事故原因化工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人为因素,化工生产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化工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不足,对安全生产方案的认知度低,都有可能引起各类化工事故。
部分化工生产企业相对于安全生产,更注重生产效率,造成化工生产环节的安全隐患较大,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足,也会直接影响员工安全管理观念的树立,无法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规范,促使安全事故频发。
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
分析(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33
化工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新编
版)
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通过了解本项目所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对现场的勘察,对本项目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详细的定性分析。
3.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辨识
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有二甲苯、甲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乙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丙酯、三羟甲基丙烷、分散剂、阻聚剂、乳化剂、
消泡剂、钛白粉、颜料等,产品为丙烯酸树脂、固化剂(TDI加成物)、PU聚氨酯漆、乳胶漆、丙烯酸外墙漆、水性印花染料色浆。
该项目所涉及的所有原料和产品中二甲苯、甲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乙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聚氨酯固化剂和PU聚氨酯漆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内,甲苯-2,4-二异氰酸酯在《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版)内。
另外该项目的供热系统使用燃料柴油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各种物质危险特性和健康危害如表3.1-1:
表3.1-1物质的危险特性和健康危害
序号危险物质危险特性健康危害
1二甲苯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2甲苯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
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
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3丙烯酸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
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
本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4丙烯酸丁酯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5苯乙烯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
量热量。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
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
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6乙酸丁酯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7甲基丙烯酸甲酯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在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聚合,粘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全部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本品有麻醉作用,有刺激性。
急性中毒:表现有粘膜刺激症状、乏力、恶心、反复呕吐、头痛、头晕、胸闷,可有急识障碍。
慢性影响:体检发现接触者中血压增高、萎缩性鼻炎、结膜炎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百分比增高。
8甲苯二异氰酸酯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遇水或水蒸气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本品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
高浓度接触直接损害呼吸道粘膜,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表现有咽喉干燥、剧咳、胸痛、呼吸
困难等。
重者缺氧紫绀、昏迷。
可引起肺炎和肺水肿。
蒸气或雾对眼有刺激性;液体溅入眼内,可能引起角膜损伤。
液体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口服能引起消化道的刺激和腐蚀。
9柴油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10丙烯酸树脂
易燃,23≤闪点≤61℃;该品的危险性能取决于所用的溶剂。
而所用的溶剂一般都是遇高热、明火易燃,与氧化剂接触会反应。
蒸气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作用。
11聚氨酯漆固化剂
易燃。
遇高热、或受高热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蒸气能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
蒸气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作用。
12PU聚氨酯漆
易燃。
闪点57℃。
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蒸气对眼睛、呼吸
表3.1-2建设项目所涉及各种物质理化参数
序号
危险物质名称
危险物质编号
闪点(℃)
火险类别
爆炸极限%
1
二甲苯
33535
25
甲类
1.1%~7.0% 2
甲苯
32052
4
甲类
1.2%~7.0%3
丙烯酸81617
50
乙类
2.4%~8.0%4
丙烯酸丁酯
33601
37
乙类
1.2%~9.9%5
苯乙烯33541
34.4
乙类
1.1%~6.1%6
乙酸丁酯32130
22
甲类
1.2%~7.5%
7
甲基丙烯酸甲酯32149
10
甲类
2.12%~12.5%8
甲苯二异氰酸酯61111
121
丙类
0.9%~9.5%9
柴油
33648
/
丙类
无资料
10
丙烯酸树脂33645
23~61
乙类
无资料
11
聚氨酯固化剂32198
/
甲类
无资料
12
PU聚氨酯漆
33646
57
乙类
无资料
注:(1)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拟储存的甲苯属于易制毒化学品。
(2)根据《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拟储存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属于剧毒品。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