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21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始终存在。
为了保障员工人身安全、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以及环境得到保护,需要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本文将介绍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并详细阐述危险物品识别、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艺过程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危害识别、环境因素识别、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估、事故案例分析、专家评审以及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1.危险物品识别危险物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危害的物品。
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危险物品进行识别,了解其性质、危害程度和管理方式。
例如,某些化学物品可能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害,需严格控制其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
2.工作场所危害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职业病、劳动保护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尘、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工作场所还需遵守相关劳动保护法规,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3.工艺过程危害识别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反应、热能利用等方面。
例如,某些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需对工艺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和监测。
同时,工艺过程中使用的热能也可能导致烫伤等危害,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设备设施危害识别设备设施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材料疲劳、软件漏洞等方面。
例如,某些设备设施可能因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疲劳裂纹或故障,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此外,设备设施还需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如防雷、防电等。
5.职业健康危害识别职业健康存在的危害因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化学物质摄入等方面。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存在粉尘等呼吸系统疾病危害因素,需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保护。
此外,员工还需遵守相关职业健康法规,如佩戴防护用品等。
6.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污染源等方面。
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存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风险,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二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是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辨识的基础。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6类:(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它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它防护缺陷。
3)电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它电危害。
4)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它噪声。
5)振动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它振动。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g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它运动物危害。
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它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它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乱、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它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它信号缺陷。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工作场所的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对人身安全、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元素或组合体,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因素。
在工作中,遭遇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人身受伤、职业病、生产安全事故以及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因此,辨识和控制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对维护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详细探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措施。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指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酸、碱、毒气、有机化合物等。
在识别化学因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观看危险有害物质的标识•查询工作环境的安全数据表•观察化学品的液态、气态和固态状态等特点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音、震动、辐射、静电、高温、低温、高压等。
在识别物理因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测量工作场所的噪音水平和震动水平•进行电磁辐射测试•检查高温、低温、高压等物理环境因素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有害微生物、动物、植物等。
在识别生物因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观察工作场所是否有昆虫、害虫、鼠类等生物存在•进行微生物检测,如霉菌和细菌•检查是否有有毒的植物生长于工作场所二、危险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在辨识好危险有害因素后,必须采取控制措施,从源头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防止事故的发生。
危险有害因素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技术控制措施技术控制措施是指使用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技术控制措施的实现主要依靠以下手段:•环境隔离和减少人员接触•采用新型物料和设备,减少化学物质泄漏•采用防爆型、防辐射和防噪音设备等2.行政控制措施行政控制措施是指通过制定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和制定行为准则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
行政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制定职业健康与安全会议和培训•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制定紧急预案,以便对突发事故作出快速反应3.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是指通过使用个人保护装备的形式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耳塞、口罩等防护装备•防护服•呼吸保护器等三、结语危险有害因素是一个极其严峻的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什么是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损伤或其它健康相关的不利影响的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物理环境因素:如辐射、噪声、震动、电磁场等,这些因素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比较隐蔽,但长期暴露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2.化学环境因素:如污染物、有害气体、化学品等,它们在工业生产、农林渔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3.生物环境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它们存在于空气中、食物、水源、土壤等环境中,长期接触可能引发人体感染、疾病等。
如何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具体步骤如下:1.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包括对职工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劳动强度、工作节奏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并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
2.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如对空气、水、土壤等进行监测,查看是否存在有害物质。
3.根据工作环境中危险因素的种类,确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对有害物质进行隔离等。
4.对有害因素进行定期检测,保证超标情况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如何防范危险有害因素?防范危险有害因素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一些常见的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任务、权利和义务、安全目标和标准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预见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做好卫生防护工作在工作场所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防护墙、消防设备等,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药品、卫生设施等,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和必要的培训教育。
强化管理和监督对职工进行岗前、在岗和离岗三类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职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防止职业性病、工伤和事故的发生。
加强环保和污染治理加强环保工作,严禁不合法的污染行为,减少污染的产生,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并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总结危险有害因素是常常被忽视的问题,但它们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的。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许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如果不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会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损失。
因此,本文将介绍如何辩识危险、有害因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辨识危险因素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我们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例如,设备故障、高温、高压、射线等都属于物理危险因素。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在工作前必须确保设备没有故障;2.当有高温、高压、射线等危险因素存在时,一定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3.如果工作区域存在危险因素,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例如设置安全围栏、穿戴防护服等。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也是我们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例如,有些化学药品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等特性,如果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在使用化学药品时,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阅读化学药品的说明书,了解其危险性;2.在使用药品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并如实告知医生是否与药品有过敏史等病史;3.使用药品时必须注意用量和时间,避免因药物过量或长期使用造成危害。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也是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等都属于生物危险因素。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接触动物、植物等生物时,必须穿戴防护服和口罩等防护措施;2.经常洗手,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3.对于从事生物实验的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
二、辨识有害因素除了上述的危险因素,还有一些有害因素也需要我们辨识和处理。
1. 精神压力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和压力,可能会导致精神压力问题。
如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2.尽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3.如果已经出现精神压力问题,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2. 辐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一些辐射源,例如,电脑、手机等。
附件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也称之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认知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一、危险有害因素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附录A6、附录A7)。
二、安全设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控参数、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安监总管三〔2013〕3号)、《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管三〔2013〕12号)要求的“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安全联锁、自控、监控设施;《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安监总厅管三〔2013〕39号)规定的预防事故安全设施、控制事故安全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安全设施。
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过程要结合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根据岗位职责,按岗位单元和危险作业步骤进行辨识,体现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原则。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
八大危险作业活动、六个重要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建议使用此诊断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1. 厂址(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1.1周边环境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该厂位于公路边,路上过往运输车辆多,存在车辆伤害的危险(2)该地北面为荣丰河。
员工存在淹溺危险。
(3)该项目地块南面与重庆欧创电气公司相邻,东面与重庆斯特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公路相隔,容易造成噪声影响。
1.2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夏季温度较高,易引发人员中毒、中暑事故。
(2)本项目的原料及成品中大多数对环境有影响,如果物料发生小量渗漏,长期积累有可能造成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
(3)本项目靠近荣丰河,存在洪涝的危险。
(4)项目建设地处于夏季易遭雷击区,在生产运行过程,存在雷击危险。
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需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以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行。
2. 总平面布置企业由甲级设计单位按相关规范进行设计,企业在建设过程按图施工,各装置之间的间距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各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但由于本项目涉及到多种有毒有害物料,生产过程涉及聚合反应,液体物料大部通过汽车输送,因此存在如下危险。
(1)本项目存在甲类仓库和丙类仓库的物质在储存、装卸、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扩散至其它作业场所对这些场所的人员及设施造成伤害。
(2)甲类库房之间布置有锅炉房、污水处理房、变配电房、事故水收集池。
存在锅炉爆炸、环境污染、触电等危险因素。
13.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d主要建筑物一览表4. 生产工艺流程化工胶粘剂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化工胶粘剂生产过程可分为乳化、过硫酸钠滴加、乳液聚合等工序。
(1)乳化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若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反应失效,引发意外事故。
(2)处理过程中有有毒和窒息性气体产生,如反应釜排气设置不合理,有可能引起有毒物为在车间内积聚,存在发生中毒事故的可能性。
(3)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为高闪点易燃液体,遇点火源(明火、电火花、静电、雷电、高温物体表面)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