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融化了[思维导图知识点知识树]2019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1
4.冰融化了【学习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4.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5.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6.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7.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学习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学习难点】水的三态变化与热量有关系,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材料】冰块、吸管、温度计、结冰的试管、烧杯、橡皮筋、清水等【学习过程】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活动一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给冰加热,会看到冰了。
活动二实验验证我们的想法。
1.分组实验:吸管吹冰块。
(1)取一小块冰,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的快。
(2)组内说一说冰块融化的原因。
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
吹热气时,周围温度高于,所以冰块就开始融化了。
2.分组实验: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有哪些变化。
(1)取一支结冰的试管,在冰面上做上标记。
(2)把试管浸入热水中,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3)等冰融化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
冰融化后,体积变。
(小大)(4)将我们的观察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3.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与不同,并用箭头表示它们的转化关系。
完成在活动手册上。
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说一说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就会开始融化。
吹热气时,周围温度高于,冰吸收了热量,便融化成了水。
2.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由固态变成了 。
3.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是同一种物质吗?冰是 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水是 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判断题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 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冰融化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热与冷的知识,详细内容为:1. 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2. 掌握冰融化的条件和特点;3. 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了解冰融化的条件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冰融化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融化的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冰块、热水、温度计、计时器、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笔、尺子、温度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川融化、河水上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冰融化现象。
2. 新课导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其影响。
3. 例题讲解:(1)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展示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记录。
(2)冰融化的条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冰融化需要温度、时间的条件。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过程,记录温度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冰融化了2. 内容:(1)冰融化过程:固态→液态(2)冰融化条件:温度、时间(3)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河水上涨、气候变化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冰融化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影响。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冰融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了解冰融化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中冰融化过程和条件的实验设计。
3. 作业设计中观察生活中的冰融化现象。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跟进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4冰融化了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冰融化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热与冷中的第4节,详细内容为探讨冰的融化过程,理解冰融化成水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理解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教学重点: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热水、温度计、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表、画图工具、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冰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冰块融化。
2. 新课导入:讲解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探讨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冰融化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4. 随堂练习: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冰融化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冰融化过程及其温度变化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冰融化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冰块融化过程,记录温度变化,并绘制图表。
2. 答案:根据实验观察,完成记录表和图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过程中能量转换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热与冷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冰融化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
3. 作业设计:观察冰块融化过程,记录温度变化并绘制图表。
4. 拓展延伸: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问题。
一、教学难点解析: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 实验演示: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初始温度,然后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冰融化过程,同时记录温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