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0纸的发明 类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9.52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课时1.看拼音,写汉字。
wěi dà bǎo chí jīnɡ yàn ōu zhōu shè huì()()()()()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书一()事情一()薄片学富()()贡献()进步3.比一比,再组词论()社()验()术()存()伦()杜()脸()木()有()参考答案1.wěi dà bǎo chí jīnɡ yàn ōu zhōu shè huì伟大保持经验欧洲社会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本)书一(件)事情一(层)薄片学富(五车)(伟大)贡献(社会)进步3.比一比,再组词论(无论)社(社会)验(经验)术(手术)存(生存)伦(伦常)杜(杜鹃)脸(脸面)木(木头)有(没有)第二课时一、多音字组词xiān () biàn () chuán ()鲜便传xiăn() pián() zhuàn()二、读读想想。
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或()上,或把字刻在()上。
2.后来人们把字刻在()和(),把这些()和()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
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上,这样就()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很少有人用,不能()。
4.()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造纸,但是()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三、为什么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传承下来了?参考答案一、 xiān (新鲜) biàn (方便) chuán (传说)鲜便传xiăn(朝鲜) pián(便宜) zhuàn(自传)二、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把字刻在(青铜器)上。
2.后来人们把字刻在(竹片)和(木片),把这些(竹片)和(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书)。
第10课《纸的发明》知识点课文分析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歌颂我们祖先的功绩。
我会写:术shù(算术、术语、武术)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录lù(录取、录音、录用)册cè(上册、史册、纪念册)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存cún(存心、存在、存钱)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验yàn(验算、验血、经验)阿ā(阿姨、阿爸、阿婆)欧ōu(欧洲、姓欧、欧元)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社shè(社会、报社、社团)必会词语: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保存、方便、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价格、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进步、文化、影响多音字:累:lèi(累坏)lěi(积累)léi(果实累累)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近义词:笨重—沉重轻便—简便粗糙—粗陋吸收—吸取改进—改善促进—推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反义词:文明—野蛮贡献—索取笨重—轻巧粗糙—光滑促进—阻止理解词语: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1)这段话写了蔡伦________。
(2)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3)照样子,用一句话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答案】(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2)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3)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考查动词。
此题较容易,细读句子把动词一一找出来即可。
(3)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故答案为:(1)改进造纸术,造出纸来(2)剪碎、切断、浸、捣烂、捞、晒(3)我先在纸上勾勒出半只蝴蝶来;然后把纸对折,拿起剪刀,沿着画好的蝴蝶边框小心翼翼地剪着,最终一幅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3)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2.阅读《花钟》选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七点,睡莲从;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张开________ 发现________ 怒放________ 艳丽________(3)照样子写两个。
类文阅读-10纸的发明春联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
“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1.在短文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是的画“√”,不是的画“×”。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韵律性强。
()(3)词性相对。
()(4)平仄相调。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有什么作用?4.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联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竹报岁平安春同大地干山秀依然十里杏花红勤劳门第春光好日照神州百业兴绿柳舒眉辞旧岁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红桃开口贺新年5.根据短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下面这幅春联应该贴在哪里?选一选。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A.宾馆B.家里C.商店D.学校1.无论都2.(1)√(2)×(3)√(4)√3.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
4.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同大地干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5.A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纸的发明》阅读理解真题答案纸的发明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年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选词填空。
发明发现1)造纸术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在姐姐的书架上,我()了那本我喜欢的漫画书。
改进改正1)有了错误,要及时()。
2)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了造纸术。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最早的文字是用刀刻在竹片和木片上的。
()2)“学富五车”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3)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上,或者刻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上;再后来,就可以在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改进了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
第10课纸的发明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名师来指导〕(1)默读课文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答案大家找〕(2)第1自然段:总述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讲述了早期书写材料的变化,以及得不到普及的原因。
第3自然段:写人们发现可以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第4自然段: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得到了传承。
第5自然段:写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造纸术发明以前:用龟甲、兽骨、青铜、竹片、木片等,材料笨重,携带不便。
帛,太贵,不能普及。
西汉时代:用麻,粗糙,不便书写。
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多,便宜。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答案大家找〕用蔡伦改进的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
三年级下册第10课一、书写1. 看拼音写词语。
chuàng zào xié shǒu cún zài zhì zào lún lǐshè huì bǎo cún dà yuē ōu zhōu jīng yàn【答案】创造携手存在制造伦理社会保存大约欧洲经验【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携、制、欧、验”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二、选择题2. 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蔡.伦(cài)大约.啊.拉伯B. 携.带(xié)朝鲜.一册.书C. 创.造(cuàng)世.界造纸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察字形与字音。
A.错误。
“啊拉伯”应该为“阿拉伯”。
B.正确。
C.错误。
“创造(cuàng)”应“创造(chuàng)”。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在周末开了有趣的联欢家庭会。
B. 当老师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C. 我们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D. 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答案】D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B. 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C. 到了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下来。
D. 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了全世界。
【答案】A三、填空题5. 比一比,再组词。
麻()洲()论()术()欧()床()州()伦()述()呕()【答案】(1). 麻烦(2). 亚洲(3). 讨论(4). 美术(5). 欧美(6). 木床(7). 苏州(8). 伦理(9). 叙述(10). 呕吐【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10.纸的发明一、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造纸shù()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wěi dà()贡献之一。
2.故宫博物院里bǎo cún()着许多奇珍异宝。
3.小红今天没来上学,dàyuē()是生病了。
4.我国的造纸术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ōu zhōu()。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携.带(xiéxéi)蔡.伦(cài chài)欧洲.(zōu zhōu)社.会(shèsè)三、选词填空。
发明发现1.地质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 )了大油田。
2.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先( )的。
传承继承3.祖国的优秀文化要靠我们来( )。
4.我们要( )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 ) 笨重——( )方便——( ) 粗糙——(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缩句)2.他笑出声来禁不住。
(修改病句)3.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
(改成“被”字句)六、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给多音字组词。
阿{ā( )ē(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约——( ) 轻便 ——( )便宜——( ) 传承 ——( )3.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4.为什么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第10课纸的发明一、1.术伟大 2.保存 3.大约 4.欧洲二、xiécài zhōu shè三、1.发现 2.发明 3.传承 4.继承四、渺小轻便麻烦光滑五、1.祖先创造了文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练习10 纸的发明一、看拼音写词语。
zào zhǐshù wuǐdà jìlù bǎo cúnā lā bóōu zhōu shèhuì jīnɡyàn二、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创(chànɡchuànɡ) 蔡(cài chài) 伦(lún nún)册( cè chè) 洲(zōu zhōu) 录( lùlǜ)三、把下列词语补充恰当的动词。
( )文字( )发展( )在水里( )经验( )欧洲 ( )造纸术四、选择题。
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造纸术B.指南针C.轮子五、判断。
1.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 )2.纸是我们中国发明的,后来传到了国外。
( )3.改进技术后,纸的价钱也便宜了。
( )4.造纸术的发明也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 )六、按照要求改句子。
(1)再把浆捞出来晒干,不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了。
改成肯定句: 。
(2)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书多的时候要用车来拉。
(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七、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促进事情满足发展记录需要八、课文回顾。
1.这篇课文写出了,表明了,表达了作者了对。
2.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这个成语形容。
九、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用“”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
2.用“”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
《纸的发明》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阅读理解题1.阅读理解。
火药的发明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合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偶然发生爆炸,顿时火焰冲天,火柱直冲屋顶。
不一会儿,整栋房子都被烧成了灰烬。
人们从这一现象中得到启示,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
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原始的火炮。
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
还有人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青、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这就是后来的“万人敌”。
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枪炮的老祖宗。
(1)人们最初是从哪儿得到启示发明火药的?( )A.放烟花爆竹B.治病的药物C.炼丹发生爆炸D.抛射石头的抛石机(2)火药是用( )混合制成的。
A.硝石、硫黄、木炭B.硝石、硫黄、丹药C.丹药、硫黄、木炭D.硝石、丹药、木炭(3)火药最先应用于什么?( )A.治病B.炼丹C.娱乐D.军事(4)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上安装有什么?( )A.“万人敌”B.“定向棒"C.毒药D.爆仗(5)短文讲述了火药发明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火枪和枪。
②秦汉以后,人们从炼丹发生爆炸中得到启示,找到了火药的配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学富五车:普及:2.人类用文字记录事情,经历了这样的历程:___→___→___。
A.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或青铜器上B.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C.把文字写到帛上3.“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这种书”指哪种书?用“”在文中画出来。
4.“帛”不能普及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帛比竹片、木片轻便B.帛的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C.帛不能被大量生产D.帛不方便保存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的学校(节选)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花孩子们的衣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色,由此我可以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
2.赏析词句。
(1)第三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们因为有了雨的滋润______的情态,朗读时要读出______(A.兴奋 B.悲伤 C.惊讶)(填序号)的语气。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阅读理解训练专项题一、阅读短文。
植物也要睡眠吗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
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眠。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
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有许多小羽片(组合组装)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
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聚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的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豆角等。
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
花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
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
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
各种各样的花,睡眠姿态也各有不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有些花与众不同,白天睡大觉,夜晚时分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
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花闭合起来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
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还有月光花、待霄草、夜开花等,它们都是昼闭夜开的花。
还有番红花在早春时候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反复好几次。
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瓠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的,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含答案)(1)(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含答案)(1)(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下册语文试题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含答案)(1)(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0 纸的发明一、看拼音写词语。
wěi dà jì lù bǎo cún shǒu cèdà yuē ōu zhōu shè huì jīng yàn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制.造(zhì zì)携.带(xié juàn) 一册.书(cè chè)阿.拉伯(āà)创.造(chuāng chuàng)三、多音字组词。
lèi ( ) xiān ()累 léi ()鲜lěi ( ) xiǎn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贡献——()笨重——()传承—-(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贡献—-()笨重-—( ) 促进—-()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文字.(修改病句)2.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改成“被”字句)3。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带点的词造句)4。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
(用带点的词造句)七、联系课文内容,将蔡伦造纸的过程的过程排序。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纸的发明》同步训练一、基础运用1.下列词语的书写,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屠.苏(dū)灵魂登高B.牧.童(mù)酒家暴竹C.创.造(chuàng)社会铸刻D.积累.(lěi)普极蔑席2.蔡伦主要是从()方面改进造纸术。
A.加工工具B.生产工艺C.原材料D.生产者3.下列属于文房四宝的一项是()A.琴棋书画B.笔墨纸砚C.望闻问切D.梅兰竹菊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用麻来造粗糙的纸。
②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但那时候没有纸。
③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改进了造纸术。
④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5.比一比,再组词。
麻洲论术欧床州伦述呕6.连一连。
书写纸用来复印、打印复印纸主要用来制作练习本、记录本等餐巾纸用来包装物品包装纸吃饭时用来擦手、擦嘴等7.根据课文,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填上字母序号,后面的括号里填上数字序号,并给句子排序。
A .造纸术发明以前B .西汉时代C .东汉时代①价钱太贵,不能普及②比较粗糙,不便书写③可以大量制造,价格便宜④很笨重,不便于使用,人们用麻来造纸。
但是,麻纸()。
,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造出来的纸()。
,记录一件事情,就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再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但是,这种书()。
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
帛虽然轻便,但是()。
排序:二、现代文阅读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纸的发明(节选)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类文阅读-10纸的发明春联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
“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1.在短文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是的画“√”,不是的画“×”。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韵律性强。
()(3)词性相对。
()(4)平仄相调。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有什么作用?4.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联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竹报岁平安春同大地干山秀依然十里杏花红勤劳门第春光好日照神州百业兴绿柳舒眉辞旧岁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红桃开口贺新年5.根据短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下面这幅春联应该贴在哪里?选一选。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A.宾馆B.家里C.商店D.学校1.无论都2.(1)√(2)×(3)√(4)√3.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
4.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同大地干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5.A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类文阅读-10纸的发明
春联
春联这种文学样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
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上下联末的“寿”和“门”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春联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
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期望与祝福的春联。
“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春联。
可见,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期望与祝福。
1.在短文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在下列哪些是春联的特点?是的画“√”,不是的画“×”。
(1)上下联字数相等。
()(2)韵律性强。
()
(3)词性相对。
()(4)平仄相调。
()
3.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有什么作用?
4.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上下联连一连。
又是一年芳草绿竹报岁平安
春同大地干山秀依然十里杏花红
勤劳门第春光好日照神州百业兴
绿柳舒眉辞旧岁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红桃开口贺新年
5.根据短文第三自然段,你觉得下面这幅春联应该贴在哪里?选一选。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
A.宾馆
B.家里
C.商店
D.学校
1.无论都
2.(1)√(2)×(3)√(4)√
3.抒发美好愿望,增加喜庆气氛。
4.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春同大地干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5.A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我写着写着,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
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太阳”这个词,使你感触到热和力,而“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
“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
“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眼泪。
“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两个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呵!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
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我的使用汉字的同胞们、朋友们,请去发展它、丰富它吧!
1.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用句号结尾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2.填空。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方块字比成了、、。
3.作者从()两个方面写了汉字的魅力(双选)。
A.高强度悟性的结晶
B.具有强大的再生活力
C.每一个汉字都有不同的风韵
D.书法艺术中无穷无尽的变化
4.根据短文第二自然段,写出你对下列汉字的感受。
看见“太阳”这个词,你感受到;看到“森”这个字,你感受到;看到“”这个字,你感受到。
5.根据短文中作者表达的感情,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今,电脑打字已悄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书写习惯。
人们能快速地在
键盘上敲打出自己需要的汉字,但书写汉字的能力却急剧下降,经常出现
写错别字或者“提笔忘字”的情况。
你觉得,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应该怎样做?写出你的想法。
1.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
的书法瑰宝。
2.孩子鲜花精灵
3.CD
4.例:热和力一棵棵大树休人坐在树下
5.例:人们应该多拿起笔来书写汉字,少用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