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地理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1课时“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知识点1“三洲五海之地”1.位置与范围(1)位置: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2)范围: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交通要道(1)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2)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口。
(3)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
3.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等;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等。
知识点2世界石油宝库4.地位:目前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5.分布: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6.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7.石油外运航线(1)航线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
(2)航线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
(3)航线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东亚。
8.未来发展:中东的许多产油国,依靠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还成为富裕国家。
但是,石油资源不可再生,开采一点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未来继续发展的问题,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名师点拨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温馨提示到欧洲西部、北美洲的输油路线有两条,较近的路线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要求轮船吨位不超过20万吨。
因此,这条路线虽然短,但输油量远远小于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路线。
拓展链接世界八大海峡(1)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2)霍尔木兹海峡:“世界油库的阀门”“石油海峡”。
第2课时繁荣的旅游业知识点1繁荣的旅游业1.旅游资源: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1)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南部地中海沿岸,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曲折幽深,引人入胜。
中部阿尔卑斯山脉,雪峰高耸,是登山和滑雪的理想场所。
(2)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欧洲西部世界遗产地约占全球的40%。
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历代名人辈出,知名度高。
本区现代文化事业发达,博物馆、艺术馆、音乐厅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2.旅游业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欧洲西部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较多,游憩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已形成众多吸引全世界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3.旅游大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
4.《申根协定》:1985年6月14日,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签署了相互开放边境协定,因签字地点在卢森堡小镇申根,故称为《申根协定》。
到2011年,《申根协定》的成员国达到28个,大部分在欧洲西部地区。
根据该协定,旅游者如果持有其中一国的旅游签证,即可合法地到所有其他《申根协定》成员国旅游。
名师点拨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1)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众多游客观光旅游。
(2)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
(3)交通运输业发达,游客出行方便。
(4)人口密集,客源丰富。
归纳总结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拓展链接挪威——“峡湾国家”挪威国名的意思是“通往北方的路”,传说古代从欧洲大陆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一条必经之路。
这个国家最美丽的地方要数一条条深入高山的魔幻奇异的峡湾,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更准确地说是心灵的震撼。
长达2.5万千米的海岸线蜿蜒曲折,被北海的浪涛割成锯齿状。
窄如细指的水流挤出一条道路,从峡湾注入内陆的山岳中,大小奔腾的瀑布一个接一个。
这无穷尽的曲折峡湾和无数的冰川遗迹所构成的壮阔精彩的峡湾风光,是狂野而宁静的挪威灵魂,使得挪威获得“峡湾国家”的称号。
河南省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知识点梳理选择题1、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有两种特有的动物。
它们的名字是 ( )A.袋鼠和鸸鹋B.鸸鹋和鸭嘴兽C.袋鼠和考拉D.考拉和鸭嘴兽答案:A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有许多特有生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
出现在澳大利亚国徽上的特有动物是鸸鹋和袋鼠,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西亚著名的灌溉农业区为()A.湄公河三角洲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C.图兰平原D.阿拉伯高原答案:B西亚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全年盛行下沉气流,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该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著名的农业区是位于两河流域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故选B。
3、(2017年5月31日,中国承建的从肯尼亚沿海港口蒙巴萨至首都内罗毕的铁路(简称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蒙内铁路将成为内罗毕出海的重要通道。
下图为非洲及蒙内铁路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中国游客玲玲乘火车从蒙巴萨至内罗毕途中看到的自然景观为()A.热带雨林景观B.热带草原景观C.热带荒漠景观D.亚寒带针叶林景观答案:B由图可知,蒙内铁路位于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部地区,非洲赤道附近的东部地区的气候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所以中国游客玲玲看到的自然景观是热带草原景观,B对,ACD错。
故选B。
小提示:本题重点考查了非洲的气候分布,在非洲赤道附近地区,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4、叙利亚战争爆发后,数以万计的叙利亚难民逃进欧洲西部,其主要原因是欧洲西部()A.地理上与叙利亚相邻B.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C.农业落后,需要大量劳动力D.环境优良,适宜人类居住答案:B分析: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包括30多个国家。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大多数属于发达国家。
叙利亚战争爆发后,数以万计的叙利亚难民逃进欧洲西部,其主要原因是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
欧洲西部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知识点1黑种人的故乡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2)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3)纬度位置:赤道穿过其中部,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其南部和北部,绝大部分地处热带。
2.范围: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
3.居民和文化(1)居民与民居: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广泛。
(2)文化:黑种人大都能歌善舞,具有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的天赋。
知识点2快速发展的经济4.资源概况: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
生物资源丰富,是咖啡和油棕的原产地。
5.经济发展(1)特点及形成原因: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形成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的经济特点。
(2)快速发展的经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很多国家,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知识点3人口、粮食与环境6.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1)人口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2)粮食问题: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
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3)环境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
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名师点拨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问题的解决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一、三洲五海之地1.位置:①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包括西亚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②地跨“三洲五海”之地。
2.地位: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3.需要掌握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找到):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奈半岛高原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海洋五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黑海、里海海湾波斯湾(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地)海峡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石油出口必经之地)湖泊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运河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二、世界石油宝库①.中东是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②.由于自身对石油的消费很少,中东所产石油绝大多数通过海洋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③.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主要产油国家。
三、匮乏的水资源①水资源匮乏的原因: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
②水资源匮乏带来的影响:严重影响中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中东水资源日趋严重。
河流、湖泊水资源分配的矛盾,也是形成中东紧张局势之一。
四、多元的文化国家民族信仰中东大部分国家阿拉伯人伊斯兰教伊朗波斯人土耳其土耳其人以色列犹太人犹太教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三大宗教的圣城),目前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信奉基督教、犹太教。
宗教文化上的差异,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活动题答案】【三洲五海之地】P45 活动认识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国家所跨大洲阿塞拜疆/ 巴库/ 大高加索山脉(外高加索三国之一)亚、欧土耳其/ 安卡拉/ 土耳其海峡亚、欧埃及/ 开罗/ 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亚、非2、里海—海迹湖,世界最大的湖,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群是北美洲的五大湖,水最多的是贝加尔湖。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地理知识点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地理知识点第一节中东●范围: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以及北非的埃及。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湖)、阿拉伯海和红海。
(P51图8.3中知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2、丰富的石油资源:①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②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③主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④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石油输出路线:(P53活动3 )A: 运向西欧、美国(最短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B:运向西欧、美国(较远的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C: 运向日本(东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3、匮乏的水资源:是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
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
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带来很大的影响。
4、文化差异: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着“阿拉伯国家”。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
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战争的导火索。
地理第八章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知识点总结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20°W--160°E)的区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地理第八章东半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1.中东的范围: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之外的西亚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
2.重要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地处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
3.两个重要的沟通东西方交通要道: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⑵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红海的通道。
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沟通东西方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苏伊士运河的建成,大大的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的航程。
如: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英国伦敦走苏伊士运河可比绕道好望角缩短 7300 千米。
土耳其海峡是黑海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重要通道。
注意: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4.丰富的石油资源:⑴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地区。
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⑵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
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伊朗。
(两伊两特一酋)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①特点: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②输出地区或国家及航线:P47 图 8.2往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东亚。
往西:A(小型油轮)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
B(大型油轮)阿拉伯海→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
5.匮乏的水资源:⑴中东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特点:全年高温少雨⑵中东水资源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⑶解决水资源的措施:兴修水利、海水淡化(沙特阿拉伯)、高效节水技术(如以色列的滴灌设施)、农业科研。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1.特殊的地理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两洋: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三洲:联系亚、欧、非三大洲; 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2)战略地位重要的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
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1)高原为主的地形高频必考·备战中考精品资源·备战中考主要高原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 ,平原面积狭小 ,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和沿海地区。
死 海为陆地海拔的最低点。
(2)干旱的气候与灌溉农业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畜牧业比较发达 ,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3)匮乏的水资源因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沙漠广布 ,使有关河流、湖泊的水资源纷争 不断。
中东地区主要 河流有图中的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和约旦河等。
(4)丰富的石油资源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以波斯湾为中心 ,形成了一条巨大的 石油带。
主要产油国家有图中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3.“阿拉伯世界”主要为白色人种 ,半数以上是阿拉伯人 ,多信奉伊斯兰教 ,是伊斯兰 教、基督教和犹太教 的发祥地 ,三大宗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
速记口诀 中东 世界热点数中东 ,两洋三洲五海地; 石油宝库不虚传 ,储量产量都第一; 西欧美日需血液 ,三条血管出波斯; 苏伊士 ,好望角 ,马六甲 ,来救命; 沙漠之水贵胜油 ,河流湖泊有争异; 民族文化差异大 ,三大宗教发源地; 伊斯兰教犹太教 ,巴以冲突盼和平。
1.(2019 年黑龙江大庆市)中东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这“三洲”指的是A.亚洲、欧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非洲C.亚洲、非洲、南美洲D.欧洲、非洲、大洋洲高频必考·备战中考精品资源·备战中考2.(2019 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卷)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A.佛教B.犹太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2019 年湖南省湘西州节选)2019 年 4 月下旬的美国政府宣布 ,从 5 月 2 日起将不再向进口伊朗(西亚重要产油国)原油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给予制裁豁免 ,以期全面封堵伊朗原油出口。
初一地理知识:关于东半球的分部及民族一、东半球的概念地球按照经线的分布被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其中东半球是指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地球部分,包括了大片陆地和海洋,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栖息之地。
二、关于东半球的分部1. 亚洲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洲,面积达到了44040000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亚洲包括了50个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让这块大陆更加多元化。
2. 欧洲欧洲是东半球的西部,面积虽然不如亚洲大,仅为10180000平方公里,但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州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和机构。
欧洲共有44个国家,大部分是西方文化圈国家。
3. 非洲非洲位于亚洲和欧洲的南方,它是全球第二大洲,面积达到了30370000平方公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非洲的文化和自然景观非常丰富,有各种不同的民族和语言。
4. 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洲,仅有8531500平方公里,但它是地球上最宝贵的区域之一,包括了许多美丽的岛屿、海洋和大陆。
大洋洲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澳大利亚是主要经济大国之一。
三、关于东半球的民族东半球地区的民族十分丰富,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和民俗。
以下是东半球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1.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人口数目超过了12亿。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汉族的文化包括了诗歌、绘画、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
2. 韩国民族韩国人是东半球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之一,韩国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国家,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
韩国的文化特色包括了韩剧、韩服、韩食等。
3. 日本民族日本人是东方四小龙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和民俗。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家,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历史遗迹。
日本文化的代表有和服、茶道、武士道等。
4. 印度民族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印度的宗教特色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之一,比如印度教和佛教。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地理知识点
第一节中东
●范围: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西亚各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以及北非的埃及。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湖)、阿拉伯海和红海。
(P51图8.3中知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
2、丰富的石油资源:
①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②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③主要的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等。
④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石油输出路线:(P53活动3 )A: 运向西欧、美国(最短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B:运向西欧、美国(较远的西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
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C: 运向日本(东行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3、匮乏的水资源:是战争的导火线,是本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
中东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
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匮乏的水资源对中东各国的生产以至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4、文化差异: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叫着“阿拉伯国家”。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信仰犹太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
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战争的导火索。
第二节欧洲西部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本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最大的地区,目前其成员国有27个,多是发达国家,欧盟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
2)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
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呈“十”字形分布。
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
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3
(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平原为主的地形——中部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
●
成多汁的牧草;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致使草场广布。
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
因此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
如英国、法国、德国。
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社会经济原因: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经济发展水平高,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4、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
平原分布在中部,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
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流深入内陆。
(参考P64图8.23,记住: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大不列颠岛、冰岛、多瑙河下游平原、大西洋、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罗的海、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5、繁荣的旅游业: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南欧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边风景区和沙滩浴场,北欧曲折、幽深的峡湾,引人入胜;中部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运动的好场所;独
特的风土人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旅游业发达的地区。
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欧洲著名的三大旅游国。
主要的旅游地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6、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
地形:由东南高西北低,以高原为主。
(P67图8.26: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称为赤道雪峰)本区的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
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
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
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
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掌握P70活动2,P71图8.32)
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②弊端:卖出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买进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制约了本国经办济的发展
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④出路: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3、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粮食供应不足
③生态环境恶化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3.0%)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
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
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解决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是很多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
●本区很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