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1节 光度法基本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621.12 KB
- 文档页数:28
第9章 吸光光度法【知识要点】1、光吸收的基本定律(1) 理论上将具有同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由不同波长组成的光称为复合光。
白光是可见光,它的波长范围为400~750nm ,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各种色光的波长范围不同(称为波段)。
实际上只要将两种颜色适当的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形成白光,这两种色光就称为互补色光。
(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郎伯-比尔定律实验证明,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某一均匀的非散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溶液浓度C 和液层厚度b 成正比,这就是郎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Kbc I I T A t==-=0lg lg 式中:I 0为入射光强度;I t 为透射光强度;T(=I t /I 0)为透射比或透光度;A 为吸光度,反应吸光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K 为比例常数。
注:一般来说,郎伯-比尔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
(3)摩尔吸光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a 摩尔吸光系数若溶液浓度以1-⋅L mol 为单位、液层厚度以cm 为单位,则郎伯-比尔定律中的比例常数K 称为摩尔吸光系数,用符号ε表示。
郎伯-比尔定律可写成:bc A ε=式中:ε的单位为11--⋅⋅cm mol L 。
摩尔吸光系数ε是吸光物质在给定波长和溶剂下的特征常数,ε越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强,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也就越高b 桑德尔灵敏度(用S 表示)它是指在一定的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A=0.001时,1cm 2截面积内所含的吸光物质的质量,其单位为.2-⋅cm g μ经推导可得εMS =(.2-⋅cm g μ) 2、分光光度计及吸收光谱(1)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数据处理装置各部分的作用及性能如下: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光源要有足够的光强度和稳定性。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多属热光源,如钨灯。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