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物理中考复习备考 机械效率
- 格式:pptx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45
不动可动F 2F 1BAG Ol 1l 2F 1 B B GGAAsh2021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11 简单机械滑轮、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例题)一、滑轮: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如下左图所示。
(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如下中图所示)轴心O 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可知,则,不省力。
(3)特点: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图中F 1方向向下)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图中得到使重物G 上升的力)。
(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S=h 。
(如上右图所示)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 。
(不计绳重和摩擦)【例题1】如图所示用的定滑轮的拉力F 是20N ,匀速提起物体A ,不计摩擦,A 的重力为 N 。
定滑轮实质是 杠杆。
若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上升了2m ,则拉力F 做的功为 J 。
【答案】20;等臂;40。
【解析】拉力F 是20N ,匀速提起物体A ;F1向上向上OF2GF1l1l2hs=2h因为是定滑轮,所以G=F=20N,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动滑轮中,拉力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之间有S=h=2m;所以W=FS=20N×2m=40J。
【变式练习1】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
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N。
【答案】6【解析】当图中的装置静止时,它们受到的都是平衡力的作用。
甲的重力为6N,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6N,两侧拉力平衡,因此,乙端对弹簧秤的拉力也是6N,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机械效率综合计算1.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每个滑轮的重力均为50N。
用滑轮让重力为150N的物体匀速上升2m的过程中:(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少?(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若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0N,当滑轮组机械效率达到最大值85%时,人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2.有一重力为600N、底面积是0.5m2的物体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400N,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1)物体静置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工人的重力为600N,则工人通过该滑轮组装置能匀速拉起的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3.如图所示,某斜面的倾角为θ,斜边长为5m,高为1.6m,木箱的重为G。
要想让木箱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需要对木箱施加平行于斜面的力F。
(1)画出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2)若木箱质量为100kg,所用拉力为F=400N,求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g取10N/kg)4.如图所示、大小为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在滑轮组上绳子的自由端,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正方体物块A沿木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块A沿水平地面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48N。
不计滑轮与绳子的质量及滑轮轴处的摩擦。
求:(1)将物体A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如乙图所示,请在乙图中作出运动过程中A的受力示意图;(2)在上述过程中,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5.如图甲所示装置,A是重15N的空吊篮,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 和50N。
质量为50kg的小明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忽略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问:(1)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2)第2s内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3)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多重的货物?(4)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多少?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轮、轴间摩擦。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2N ,把一个重为12N 的物体在2s 内匀速提升0.2m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A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为6NB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1m/sC .F 所做的有用功为2.8J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5.7%【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n 为2。
A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11+12N 2N 7N 2F G G n ==+=物动 故A 错误; B .物体移动的速度0.2m0.1m/s 2sh v t ===物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20.1m/s 0.2m/s v nv ==⨯=绳子物故B 错误;C .拉力F 做的功为总功7N 20.2m 2.8J W Fs Fnh ===⨯⨯=总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120.2m 2.4J W Gh ==⨯=有故C 错误;D .物体克服重力为有用功12N 0.2m 2.4J W Gh ==⨯=总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4J 100%100%85.7%2.8JW W η=⨯=⨯=有总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重300N 的物体在10s 内水平均速移动了1.5m ,若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60N ,绳端所用的拉力F 的功率为12W ,则绳端所用的拉力为_____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答案】40 75% 【解析】 【分析】 【详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所以23m s s ==绳物绳端运动的速度为3m =0.3m/s 10ss v t ==绳绳 根据公式P Fv =可得,拉力大小为12W ==40N 0.3m/sP F v =绳 [2]由题可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60N?1.5m=90J W fs ==物有总功为40N?3m=120J W Fs ==总绳所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90J=100%=100%75%120JW W η⨯⨯=有总3.如图的装置中,物体B 重为30N ,每个滑轮重均为6N ,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
专题六:机械及其效率一.选择题(共8 小题)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与物重G 物的关系,改变G 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 物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2NB.当G 物=6N 时,机械效率约为η=66.7%C.同一滑轮组η随G 物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100%D.G 物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2.如图装置,AB 为水平轻质杠杆,O 为支点,AO:OB=4:1,G1=150N,G3=160N.水平地面上的物体G1通过细绳悬挂在A 点,G2、G3、G4通过滑轮连接,滑轮悬挂于B 点,G2恰好匀速下降,此时地面对物体G1的支持力为50N.若用力F 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拉动物体G4,使G2匀速上升,不计滑轮重力则力G2、F 的大小分别为()A.160N 40N B.100N 80N C.200N 80N D.100N 40N3.如图所示为重为20 牛的A 物体用滑轮组采用甲、乙两种方法提升重物和水平移动。
A 物体在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15N,F1=12N,F2=6N,A 物体在10s 内匀速移动的距离均为0.6m,则在该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F1、F2移动的速度大小相同B.F1做功比F2做功少C.两种方法中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多D.两种方法中机械效率相同4.如图,轻质杠杆OA 中点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重力为60N 的物体,在A 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是物体的重力B.此杠杆为费力杠杆C.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 的大小为30ND.保持F 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杠杆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力F 将增大5.如图所示,实心物体A 漂浮在水面上,现利用电动机通过滑轮组拉动A,使A 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碰到定滑轮)。
2021年中考专题复习——机械效率计算(杠杆类综合题型)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剪刀剪纸的机械效率为80% ,这表示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2J 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 的功用于剪纸G=的重物提升到高处。
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2.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100N的滑轮组装置。
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v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
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2=⨯,不计绳重和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
则下列选项510mS-正确的是()A.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为150W~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为600PaB.在01sC.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W为375JD.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保留两位F有效数字后为53%3.利用图所示的杠杆将重为3N的物体缓慢匀速提高10cm ,手的拉力F 为2N,手移动的距离s 为30 c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A.22% B.33% C.50% D.67%4.如图,若瓶起子起瓶盖的机械效率为90%,这表示A.若作用在起子的动力是10N,则阻力是9NB.若作用在起子的阻力是10N,则动力是9NC.若作用在起子的动力做功1J,则有0.9J的功用于起瓶盖D.若作用在起子的动力做功1J,则有0.1J的功用于起瓶盖5.小明用如图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100N的钩码挂在铁质杠杆上,弹簧测力计作用于P点,现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50N,其移动的距离为s=0.5m(不计转轴O处的摩擦,钩码重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杠杆的机械效率η为60%B.若增加钩码的重量,重复实验,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不变C.若将弹簧测力计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F′小于FD.若将钩码移动到Q点,仍将钩码匀速提升h的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η′大于η6.如图所示,拉力F 为5N,物体A 以0.1m/s 的速度在物体B 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 表面足够长);物体B 静止在地面上,受到地面对它的水平向左4 N 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