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6
初中地理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1、初中地理气候类型怎样判断根据纬度判断五个自然带,再根据经度判断小类型,再根据地形地貌判断是否高山气候,再根据海陆位置(洋流等)判断是否特殊自然带。
2、地理气候类型怎么判断先判断是位于什么温度带,再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判断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一般都是先说温度再说湿度。
如热带雨林气候。
就是这个意思。
以温定带:1.最冷月在15°C以上的为热带。
2.最冷月在0°C~15°C之间的为亚热带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3.最冷月在0°以下,最热月在20°C以上,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气候。
4.最热月在10°C~20°C,为亚寒带。
5.最热月在10°C以下,寒带。
以水定型:1.热带雨林——年雨型季风、草原——夏雨型沙漠——少雨型2.温带海洋——年雨型季风——夏雨型大陆性——少雨型3.亚热带季风——夏雨型地中海——冬雨型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3、初中地理气候类型怎样判断(4、在地理中气候类型怎么辨别啊?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气候是地球表面大气层对流、辐射和水汽运动的综合结果。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对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总体描述和归纳。
正确的判断方法对于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首先,气候类型的判断可以通过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气候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和风速等。
通过长期的气象观测数据,可以计算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如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季节变化等。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将气候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进一步细分为干旱气候、湿润气候等类型。
其次,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通过植被类型进行推断。
植被是气候的重要指示物,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生长的植被类型也不同。
例如,热带雨林适宜生长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而草原和荒漠则适宜生长在干燥和多风的气候条件下。
因此,通过对植被类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另外,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通过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进行综合分析。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直接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和分布。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炎热,而靠近极地的地区气候寒冷。
而且,山地、平原、沿海等地形地貌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进一步确认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最后,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通过生物指标进行评估。
生物对气候的适应性很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物的分布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对生物的分布和数量进行调查和统计,可以初步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例如,热带地区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而寒带地区的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运用气候数据、植被类型、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生物指标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和评估。
只有全面、准确地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才能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气候类型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组合特征。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可以通
过观测和统计某地区的气象要素来确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气温和降水量来判断气候类型。
气温和降水量是最基
本的气候要素,它们直接影响着气候类型的划分。
一般来说,气温和降水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气候类型的划分,比如热带雨林气候通常气温高,降水量充沛,而沙漠气候则是气温高,降水量稀少。
其次,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通过观测气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来进行。
比如,气
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包括纬度、海拔、地形等因素。
纬度越低的地区,一般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大,适宜植被茂盛,这些地区通常属于热带气候类型。
而纬度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逐渐稀疏,这些地区通常属于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
另外,气候类型的判断还可以通过观测季风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来进行。
季风
气候的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而海洋性气候则是一年四季温差小,降水均匀。
通过观测这些特征,可以判断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除了以上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观测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气候类型。
比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原本属于寒带气候的地区开始出现了气候变暖的迹象,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这些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会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气候要素的观测数据、分布特点、季风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以及气候变化趋势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判断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常见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的技巧与方法气候类型图是气象学中常用的一种图表,用于描述某个地点长期的气候状况。
通过对气候类型图的分析,人们可以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为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常见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技巧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气候类型图。
气候类型图的结构气候类型图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温度气候图,右边是降水量气候图。
其中,温度气候图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区间,展示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和月最高、最低温度。
降水量气候图用柱形图展示一年中每个月的降水量大小,再加以一个平均降水线,用于显示全年平均降水量和不同季节降水量的差异。
温度气候图的判读温度气候图是一年中温度变化的反映,对于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非常重要。
以下为温度气候图的判读技巧和方法:1. 区分温度线的颜色温度气候图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区间。
一般而言,图中最高温度线以上为热带气候区,最低温度线以下为极地气候区,二者之间为温带气候区。
在温带气候区,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细分为温暖、寒冷、高山和沙漠等不同的气候类型。
2. 判断每个月的气温波动范围气候类型图中,每个颜色区域代表一个温度区间,相邻两个区间之间有一个分界线即为温度线。
通过观察每个月所处的颜色区间,可以推断出该月的平均气温。
此外,注意每个月的颜色区间是否有变化,以及变化的幅度大小,可进一步了解该地区气候的季节性和温差大小。
3. 观察月最高、最低温度线温度气候图中,除了平均气温线,还有最高、最低温度线。
这两条线代表了气温的极端范围,经常会出现在高温或严寒的地区。
对于旅游、流浪等人群,了解当地极端气温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降水量气候图的判读降水量气候图是一年降水量分布的反映,对于判断某地的干湿程度和季节性很有帮助。
以下为降水量气候图的判读技巧和方法:1. 判断每个月的降水量大小降水量气候图中,每个月所对应的柱子代表该月的降水量大小。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般地区的降水量都呈现出春季与夏季多雨,秋季比较干旱的规律,但每个地区具体的变化情况也有所不同。
有关气候知识的判定方法(请抄写下来)一、判读气候类型三步骤:1、判断半球。
根据最高温最低温出现月份来判断南北半球。
2、以温定带(以最冷月气温判断):A、大于15度的是热带。
B、介于0到15之间的是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
C、介于零下15和0之间是温带气候。
D、最高温在0度以下则是寒带气候。
3、以水定型降水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A、年雨型(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 。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 。
B、夏雨型(夏季多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
(冬季少雨或干旱):热带季风气候>1500 。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 。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
C、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300-600 。
D、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250。
温带大陆性气候<250 。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250。
极地气候<250。
二、判断气候特征的依据:(1)、•气温及特征是a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习惯上称为寒冷。
b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零下10℃以下,习惯上称为严寒。
c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习惯上称为温暖。
d夏季一般把月平均气温20℃(有的定为22℃)作为凉爽和炎热的界限。
e、一般把月平均气温24℃以上,称为高温。
f、一般把月平均气温高于33℃,称为酷热。
•(2)、降水及特征是A、季节判断:月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为雨季或湿季。
热带月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为干旱少雨(干燥)。
温带月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下,为干旱少雨(干燥)。
B、全年判断: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为湿润、降水丰沛。
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为少雨、干燥。
常见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的技巧与方法一、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气候气温和降水特点解题思路: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7月、1月气温,判断南北半球;从气温曲线的弯曲方向可判断南北半球。
曲线下凹为南半球,上凸为北半球。
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3.以“水”定“型”:根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例:下图是四幅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统计图,据此图判断四地的气候类型。
【解析】读图可知:A地、B地最冷月均温均大于15℃,推断两地均为热带气候,夏季降水多,同时B地比A地降水多且集中,可判断A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地为热带季风气候;C地最冷月均温小于0℃,且夏季降水多,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D地最冷月均温大于0℃小于15℃,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又由于夏季降水多,可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点状图的判读:气温和降水时间变化及气候类型解题思路:在解题时首先要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大小变化趋势等信息,然后选取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特点,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判断。
例:下图是根据甲乙丙三地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所作的统计图(各个区间有12个点,表示12个月),据此图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
【解析】读图可知:1.甲地、乙地最冷月均温均大于0℃小于15℃,推断两地均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2.甲地月均温高时降水少,月均温低时降水多,而乙地情况正好相反,推断出甲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依照以上思路,丙地最冷月均温大于15℃,全年多雨,推知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三、数据表格的判读:气温和降水时间分配(随月份)解题思路:选取1月和7月的气温、降水特点运用上述方法进行判断从表中可以判读1月、7月(代表冬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及其组合情况,由此来判断气候类型。
但此表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气候特点有一定难度。
例: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2题。
温带大陆性全年降水少< 500mm ,集中夏季,温差大温带季风 500-600mm(>500mm),雨热同期最冷月 <0℃亚热带季风 800-1500mm ,雨热同期温带海洋性 季节分配均匀,700-1000mm 地中海 冬雨型,300-1000mm 最冷月 >0℃ 亚热带和温带热带沙漠 250mm 以下,温差大热带季风 雨旱两季,1500mm 以上 热带草原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热带雨林 降水>2000mm,分配均匀 最冷月 >15℃热带 气候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 气候类型的判读: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最热月气温 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情况以“温”定“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的判读: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最热月气温 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情况温带大陆性全年降水少< 500mm ,集中夏季,温差大温带季风 500-600mm(>500mm),雨热同期最冷月 <0℃亚热带季风 800-1500mm ,雨热同期温带海洋性 季节分配均匀,700-1000mm 地中海 冬雨型,300-1000mm 最冷月 >0℃ 亚热带和温带热带沙漠 250mm 以下,温差大热带季风 雨旱两季,1500mm 以上 热带草原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热带雨林 降水>2000mm,分配均匀 最冷月 >15℃热带 气候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统计图类型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形成原因 植被农业生产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2000mm 以上终年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热带雨林水稻种植、热带经济作物,随播随收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大陆部和非洲、南美洲、大终年高温,干湿两季,700-1000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热带草原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小麦西岸洋洲mm制为主,湿播旱收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部和西岸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等终年高温少雨,250mm以下副高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沙漠绿洲农业、畜牧业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0°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岛等终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1500-2000mm之间5-10月,西南季风控制,11-4月,东北季风控制热带季雨林(热带草原)水稻、茶叶、甘蔗、小麦,湿播旱收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0-25°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均有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800-1500mm季风环流控制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为主,水稻、甘蔗、柑橘、茶叶布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除南极洲外各皆有分布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00-1000mm夏:副高控制冬:中纬西风控制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灌溉农业,水果蔬菜,小麦、玉米、葡萄、柑橘、无花果等统计图类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植被农业生产温带季风气候35-55°N大陆东岸亚洲东部沿海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00-600mm季风环流控制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为主,小麦、玉米、谷子、苹果、梨、甜菜等温带大陆性气40-70°N温带大陆部(包括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常年干旱少雨,降深居陆,终年受极地大陆气温带草原、温带荒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或绿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部水量不足500mm团控制漠、亚寒带针叶林洲农业,棉花、瓜果、小麦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南北美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700-1000mm终年受中纬西风控制温带落叶阔叶林畜牧业为主苔原气候70-80°N大陆北冰洋沿岸最热月气温<5℃,降水少冰原气候80-90°N大陆格陵兰岛部和南极大陆全年酷寒,月均温均在0℃以下;降水稀少。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1.方法1:根据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判读:1)先定南、北半球:根据最冷月出现月份。
最冷月为1、2月时为北半球,最冷月为7、8月时为南半球。
2)根据最冷月气温确定热量带:大于150C为热带,0~150C为亚热带,小于00C为温带3)根据降水总量与季节分配最终确定气候类型。
4)、九种常见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大气环流因素气候类型的判读典型例题(一):[例1].要熟悉世界一些重要城市的气候类型:伦敦气候罗马气候莫斯科气候旧金山气候华盛顿气候新加坡气候孟买气候巴西利亚气候开普敦气候[例2].要熟悉世界一些重要地区的气候类型:刚果盆地气候中南半岛气候马来群岛气候撒哈拉气候阿拉伯半岛气候南欧三大半岛气候西欧大西洋沿岸气候德干高原气候巴西高原气候中亚、新疆气候美国南部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气候[例3]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4)题。
1). 城市气候类型:①为、②为、③为。
2).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 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 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3).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4).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析甲、乙、丙、丁四地气象资料,完成5)—7)题。
5)、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B 、甲地平均温高于乙地C 、丙地雨季的开始早于丁地D 、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于丁地6)、若乙地纬度与丙地大致相当且大气环流形势相同,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乙地处于山地北侧,丙地处于山地南侧 B 、乙地受暖流影响,丙地受寒流影响 C 、乙 地受海洋影响小,丙地受海洋影响大 D 、乙地海拔低于丙地 7)、有关四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可能位于埃及南部B 、乙地可能位于美国西北部C 、丙地可能位于印度西北部D 、丁地可能位于我国南部 2.方法2: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确定气候类型: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时,根椐纬度判断南北半球及所在温度带,再根椐经度与海陆轮廓判断其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内陆地区),最后根椐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得出气候类型。
浅谈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与方法陕西咸阳天王中学张万斌气候类型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球上的其它自然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每年的高考卷中都涉及到该知识点,而且出题的角度越来越富有新意,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突破气候难点的瓶颈,关键在于对气候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谈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与方法。
气候的形成有四大因子,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
下垫面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裸地、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人类活动则通过影响下垫面和对大气成分的改变来影响气候要素的变化。
现从大气环流角度来说明据此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应掌握各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例1:由“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差异”两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解析: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海陆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引起海陆间风向的季节变化,季风气候都与此相关;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会导致气候类型的干湿变化,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都与这种原因相关。
高中地理:最全的气候类型及判读气候类型及判读一、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带型气候类型分布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夏)赤道低气压带、(冬)信风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之间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旱(10-次年5月)、雨(6-9月)两季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南北纬海陆热力性质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性湿润)气候25°~35°大陆东岸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0°大陆东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内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50°-70°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严寒而漫长寒带苔原气候环北冰洋大陆沿岸极地气团控制长冬无夏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内陆终年严寒全球气候模式分布图全球气候实际分布图二、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依据纬度位置判断温度带,依据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或是内陆)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
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
(3)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形”定位(半球):6、7、8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线);12、1、2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线)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 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 < T < 15℃寒带:冷季最低温:< 0 ℃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三、气候特征的描述技巧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对气温、降水以及光照三要素分别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