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精)
- 格式:ppt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10
五言乐府诗(716首)五言乐府诗(716首)1、钓四月暾时天,翠林鸣杜鹃。
碧畔欢蛙曲,共奏天籁传。
微风涟漪起,初辉金鳞闪。
一线入水底,静待浮漂观。
2、晨捕四月曦气新,远山近临身。
烟波一舟去,翠萍如裂茵。
撒网缓缓慢,击竿速速抡。
惊鱼入罟内,激飞乱水尘。
3、浮萍水面浓翠密,宛若巨绿茵。
风来漂游荡,漫延紧聚滨。
逐波吞湖泊,随流江河巡。
浪迹江湖道,犹如打工人。
4、自然鹤舞身姿妙,子规啼好声。
不为它倾目,无求众赏聆。
心愉翩翩起,意勃殷殷鸣。
何忧风来破,散发由然情。
5、诗诗在自然中,一脉入慧瞳。
出在前贤睿,载标竹简崇。
阅册破万卷,千知格物丰。
挥颖寰宇内,尽显隽秀风。
6、诗诗在性情中,与景共交融。
春风秋色里,感触抒盈丰。
山水有灵意,花月含语衷。
怅兴俱吟颂,阴晴各西东。
7、心望雨后好清凉,无忧入梦乡。
偿我中华志,绽放意气扬。
登临南柯国,风歌游黄粱。
但愿非空像,弗遗失落伤。
8、猎诗细雨出门游,沿河濛霭浮。
寻诗于目内,得韵生灵由。
远山隐形半,近水畅声流。
并燕轻翔戏,蛙曲奏远舟。
9、石林麋鹿出山林,立卧寂无音。
生来不知岁,雨雪轮欺侵。
朝迎承烈日,暮接月辉临。
珊瑚出溟域,宛若禽兽森。
10、这暑天大暑何近秋?高温在蒸油。
避热去水畔,翠荫轻凉沟。
天旱无云雨,只见溪断流。
一杯芳茗饮,神振驰远游!11.避伏逃炎入幽林,空寂杂蝉音。
清气身神爽,荡漾慕仙心。
茵草盛砾隙,蕈鲜树枝侵。
有水侧流响,宛如抚瑶琴。
12、今夜至夤初蛩鸣,半月皎天星。
蒸笼比寝室,一夜扇未停。
闻声忽心感,曲音溢秋情。
挥指点划字,一腔付荧屏!13、白露秋行于仲季,凉气凝露晶。
山林橙色染,碧水老荷菱。
桂葩绽馨郁,菊茁育蕾英。
残阳霞光里,独雁鸣心惊。
15、道源太极暴虐行,磅礴强旋风。
疯从海奔陆,怒狂横肆雄。
拔林拋穹上,碎楼扬灰蒙。
阴阳平衡逐,狼藉入哀瞳。
16、物理玄机在静处,道在品昧中。
格物尽藏匿,自然衍变工。
无内诞有兴,盛衰至亡空。
太极始终止,长短一匝同。
17.俯视闲观黄歧论,静品老庄思。
《乐府乐歌诗词集100篇全集》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
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乐府乐歌诗词集270篇全集》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观沧海[两汉]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分类标签: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乐府写景山水抒情志向春江花月夜[唐代]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只相似一作: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一作:落花)分类标签:春天月亮思念乐府优美子夜吴歌·夏歌[唐代] 李白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最经典的30首乐府诗最经典的30首乐府诗,值得一读再读!1. 上邪 / 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 有所思 / 佚名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3. 将进酒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 木兰诗 / 佚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 梅花落 / 鲍照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乐府诗集全文《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归,出郭相迎将;阿姊闻妹归,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归,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免子安能辨我是雄雌?二、衍生注释:1. “唧唧”:这里是模拟织机的声音,有一种说法也认为是木兰的叹息声。
2. “军帖”:征兵的文书、告示。
3. “可汗”: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4. “鞍鞯”: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
5. “辔头”:马嚼子和缰绳。
6. “金柝”: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
7. “帖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妇女装饰,把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等形状,贴在额上或脸上。
三、赏析:1. 主题:《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名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2. 情感:既有着木兰对家人的深切眷恋,为了父亲愿意投身军旅的孝顺和勇敢,也有着她归来后那种恢复女儿身时的喜悦和自豪。
3. 表现手法:这首诗采用了互文的表现手法,像“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就是说在窗和镜前整理头发和贴花黄,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还有排比的手法,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渲染了出征前紧张忙碌的氛围。
乐府诗:李白《蜀道难》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宝贵的财富。
下面是蜀道难唐代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译文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导语】乐府是古代⾳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的管理⾳乐的官署。
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乐、整理改编与创作⾳乐、进⾏演唱及演奏等。
下⾯是分享的经典乐府诗名篇赏析⼤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经典乐府诗名篇赏析:江南 两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 这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字⼀句直接描写采莲⼈采莲时的愉快⼼情,⽽是通过对莲叶和鱼⼉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许多⼩伙⼦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们望着露出⽔⾯的⼜⼤⼜圆的荷叶,⼼⾥⽆限喜悦,因⽽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
“可”这⾥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
“⽥⽥”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的样⼦,⼀说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
“何⽥⽥”就是“何其⽥⽥”,是极度赞美的语⽓。
这⾥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
莲的花期为夏历五⾄七⽉,每朵花可开⼆⾄三天,每⽇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逐渐闭合,翌晨再度开放,花开过⼆⼗天,可采收莲蓬⽣⾷,果实(莲⼦)的成熟期在七、⼋⽉间。
清⼈张⽟榖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矣。
”(《古诗赏析》)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秀丽,还表明莲⼦必然丰收,采莲⼈⾃然⼼⾥⾮常⾼兴。
⼈们在采摘⽔上的莲蓬的时候,必然会看到⽔中的情景。
“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般。
“戏”字写鱼在⽔中的迅捷欢乐神态,⾮常形象。
这⾥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意,采莲⼈划着⼩船在莲叶间穿⾏,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在⽔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之轻快,采莲⼈⾝姿之轻盈,⼼情之欢快,⾃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歌辞只有七句,明⽩如话,⽽后四句⼜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复,它的妙处究主要在于运⽤民歌中常⽤的⽐兴、双关⼿法,把男⼥之间调情求爱的欢乐之情写得极其委婉、含蓄,耐⼈寻味,⽽⽆轻佻、庸俗之弊。
【导语】乐府是⾃秦代以来设⽴的朝廷⾳乐机关。
它除了将⽂⼈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汉武帝时得到⼤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泛。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的乐府诗及译⽂精选。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的乐府诗及译⽂精选 ⽊兰诗 唧唧复唧唧,⽊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叹息。
问⼥何所思,问⼥何所忆。
⼥亦⽆所思,⼥亦⽆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点兵。
军书⼗⼆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兰⽆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声,但闻黄河流⽔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头。
不闻爷娘唤⼥声,但闻燕⼭胡骑鸣啾啾。
万⾥赴戎机,关⼭度若飞。
朔⽓传⾦柝,寒光照铁⾐。
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归来见天⼦,天⼦坐明堂。
策勋⼗⼆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兰不⽤尚书郎,愿驰千⾥⾜,送⼉还故乡。
爷娘闻⼥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弟闻姊来,磨⼑霍霍向猪⽺。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伴,⽕伴皆惊忙:同⾏⼗⼆年,不知⽊兰是⼥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古诗简介 《⽊兰诗》⼀⾸的北朝民歌,⼜名《⽊兰辞》选⾃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学(《⽊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兰诗》讲述了⼀个叫⽊兰的⼥孩,⼥扮男装,替⽗从军,在战场上建⽴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热情赞扬了这位⼥⼦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畏的精神。
翻译/译⽂ 织布机声⼀声接着⼀声,⽊兰姑娘当门在织布。
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问姑娘在想什么,问姑娘在思念什么。
姑娘并没有想什么,姑娘并没有思念什么。
昨夜看见征兵的⽂书,知道可汗在⼤规模征募兵⼠,那么多卷征兵⽂书,每卷上都有⽗亲的名字。
《五言乐府》诗词辑录11篇五言乐府,即体式为五言的乐府诗。
乐府诗,是指在中国汉魏两晋南北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的诗歌,也简称为乐府。
在体式上,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在中国的汉魏两晋南北时代,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职能是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
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在体式上,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传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思想性1、反映的是老百姓被君主、官吏所奴役和迫害的痛苦;2、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的痛苦;3、批判了上层社会的腐朽生活。
艺术性1、叙事性成分占很大比重,并通过叙事塑造人物形象,从乐府开始,中国叙事诗开始了新纪元;2、比兴的大量运用,是以前诗歌所没有的;3、形式多样,有四言句,有五言句,有杂言句,语言活泼生动。
与近体诗的区别句式比较灵活自由,比兴的大量运用,形式多样,语言活泼生动。
而绝句,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平仄、押韵,讲究语言的凝练,意境的营造等。
目录:1.李白:关山月2.李白:子夜秋歌3.李白:长干行4.王昌龄:塞下曲·其一5.王昌龄:塞下曲·其二6.孟郊:列女操7.孟郊:游子吟8.崔颢:长干行9.李白:玉阶怨10.卢纶:塞下曲11.李益:江南曲1.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
《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
”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导语】乐府是⾃秦代以来设⽴的朝廷⾳乐机关。
它除了将⽂⼈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汉武帝时得到⼤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泛。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乐府诗及赏析【五⾸】。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乐府诗及赏析 江南 汉乐府〔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 这是⼀⾸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欢乐的⼼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回旋反复的⾳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望⽆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由⾃在、欢快戏耍的鱼⼉,还有那⽔上划破荷塘的⼩船上采莲的壮男俊⼥的欢声笑语,悦⽿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动的场景!从⽂化学的⾓度,我们⼜会发现这是⼀⾸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怎能不想起北⽅的“⼤姑娘⾛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股夏⽇的清新迎⾯扑来,想着就令⼈觉得清爽。
还不⽌于此,我们感受着诗⼈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的⼼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字是写⼈的,但是我们⼜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如临其境,感受到了⼀股勃勃⽣机的青春与活⼒,领略到了采莲⼈内⼼的欢乐和青年男⼥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这就是这⾸民歌不朽的魅⼒所在。
2.精选乐府诗及赏析 古朗⽉⾏ 李⽩〔唐代〕 ⼩时不识⽉,呼作⽩⽟盘。
⼜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垂两⾜,桂树何团团。
⽩兔捣药成,问⾔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肝。
赏析 这是⼀⾸乐府诗。
“朗⽉⾏”,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
鲍照有《朗⽉⾏》,写佳⼈对⽉弦歌。
李⽩采⽤这个题⽬,故称《古朗⽉⾏》,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运⽤浪漫主义的创作⽅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汉乐府诗集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乐府诗集,欢迎欣赏!【汉乐府诗集】1、《猛虎行》魏晋·陆机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2、《猛虎行》唐代·李白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3、《对酒行》唐代·李白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4、《短歌行》魏晋·陆机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