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
- 格式:pdf
- 大小:88.93 KB
- 文档页数:2
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1、经济快捷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速度快,这是高速铁路区别于普通铁路的最主要标志。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速铁路的速度都在不断提升。
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高速列车的速度也有进一步提升。
如果进一步调整,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400 km/h。
与航空运输相比,高速铁路的竞争力在于其便于旅客出行、车次便利、受天气影响小。
2、安全舒适1.安全安全是当今人们出行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最关心的因素之一。
而高速铁路是在全封闭的环境中自动运行的,再加上一系列完善、可靠的安保措施,其安全程度远远高于其他交通工具。
高速铁路不仅安全性高,而且速度非常快,每趟列车大约相隔4 min,基本上可以做到旅客随到随走,不存在旅客滞留、购票难等情况。
同时,为便于旅客乘车,高速铁路基本上是规律化运行的。
另外,高速铁路运行平稳,车内基本设施齐全、座席宽敞,车内很安静,旅客在车内可以享受愉快的旅途生活。
2.舒适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乘坐交通工具的舒适程度也成为人们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这方面,高速铁路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线路平顺、稳定,列车运行平稳,震动和摆动幅度很小,而且每位旅客所占有的活动空间与汽车和民航相比都大得多,再加上设施先进、装备齐全,使乘坐高速列车出行非常舒适。
3、拉动城市发展高速铁路的另外一个技术优势是运量大。
在我国,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京沪高铁设计运输能力为年单向发送旅客8 000万人,平均每天约为22万人。
此外,高速铁路作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城市功能的外拓、产业的升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所形成的区域来看,其城市能级远远大于其他交通方式所形成的区域,因此,高速铁路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4、全天候运行高速铁路采用的是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全部采用的是封闭性的自动控制系统,一般来说不会受天气条件的影响和限制。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高速列车有着按规定时间发车、运行与到达等优势。
高速铁路的优势高速铁路是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与民航、公路、水运、普速铁路相比,其在速度、运能和便利性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错位优势,正好满足了市场上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填补了既有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空缺。
1.营运速度高高速铁路的营运速度都在200 km/h以上,5 h内可以到达1 000 km范围内的目的地,而且高速铁路的营运速度还有发展的空间,目前许多高速铁路线路的营运速度都达到了300 km/h。
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高速列车的最高营运时速分别达到了350 km、300 km、330 km、270 km和300 km。
2.安全性高由于高速铁路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
几个主要高速铁路国家,一天要发出上千对的高速列车,其事故率及人员伤亡率远远低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因此,高速铁路被认为是最安全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3.列车运行正点率高旅客选择交通工具的重要依据就是时间,期望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以便与其他行程安排协调一致。
高速铁路拥有强大的技术保障体系、高标准的列车组织运营水平,能够充分保证列车的高准点率。
从国外实际运营情况看,在高速线上运行的列车普遍具有很高的正点率,终到误差时间小于5 min的概率都在90%以上。
4.输送能力大输送能力大是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
目前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4 min的要求。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高峰期的发车间隔为3.5 min,平均1 h发车达11列,在东京—新大阪的2.5 h的运行路程中开行希望号1列、只停大站的光号7列及各站都停的回声号3列,每列车可载客1 200~1 300人,年均输送旅客达1.2亿人次,品川站建成后,东京站的发车密度为15列/小时。
5.全天候运行高速铁路线路采用全封闭的结构,具有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取消了地面信号,一般情况下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可以做到安全运行,按图行车;在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条件下,可以采用减速运行的方式维持行车,不会像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那样对大雾、暴雨、大雪、雷电、大风天气敏感。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和优势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和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安全、高效的交通方式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优势进行探讨。
一、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高速铁路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英国伦敦与利物浦之间的列车是世界上第一列达到时速40英里的火车。
然而,直到20世纪,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并没有显著提高。
1955年,日本推出了首个时速120公里的新干线列车,标志着高速铁路技术的重要突破。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速铁路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法国的TGV列车时速达到了300公里。
而如今的中国高铁已经实现了时速350公里的运行速度,甚至更快。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轨道技术的创新:高速铁路采用了宽轨距、钢轨、混凝土枕木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列车的稳定性和运行速度。
2. 牵引动力的改进:高速铁路采用电力牵引技术,它比传统的内燃机车更加节能环保,能够提供更大的动力输出。
3. 信号控制系统的先进:高速铁路配备了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列车位置和速度,确保行车安全。
二、高速铁路技术的优势高速铁路技术相比传统铁路和其他交通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1. 高速度:与传统铁路相比,高速铁路的时速明显更高,乘客可以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这对于商务旅客和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援非常重要。
2. 安全可靠:高速铁路采用现代化的安全措施,如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防撞装置、自动紧急制动等,大大降低了事故风险。
3. 舒适便捷:高速铁路车厢内设施齐全,座椅舒适,并提供网络连接、空调等服务,为乘客提供良好的旅行体验。
4. 绿色环保:高速铁路采用电力牵引系统,不会产生尾气和噪音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
5. 经济效益明显:高速铁路可以大大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的一体化。
此外,高铁的建设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三、发展前景与挑战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许多国家都将高铁列为发展重点。
高速铁路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速铁路的发展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它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还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分析高速铁路的影响。
一、经济效益1.1 促进经济发展高速铁路的出现,解决了国内外长距离交通问题,使得人员、资金、物资等因素可以更加便捷、快速的完成流动,推动了经济发展,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京沪高铁”首发后,它为全国经济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贡献预计在1.5万亿元以上,同时也引领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了国家竞争力。
1.2 改善区域和城市间的联系高速铁路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距离,促进了区域和城市的联系,带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这种联系和发展不仅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以“广深港高铁”为例,通过高速铁路连接了广东省最大的三个城市,即广州、深圳和香港之间,从而形成了一个城市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此举为广东省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3 提高旅游业和服务业水平高速铁路的出现,使得长途旅行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人们可以更轻松的前往旅游景点,这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让旅游业更加开放和市场化。
高速铁路消除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加快了人们的出行速度,更有机会享受美妙的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
例如,“丽江至大理铁路”贯穿了与云南省南北,开启了旅游黄金之路,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繁荣。
二、社会效益2.1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高速铁路的出现,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了替代作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交通运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所以,高速铁路的发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例如,“京沪高铁”每年可以减少6.6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高铁的出现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发生,为人类的未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经济影响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速铁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建设成本、运营效率等方面探讨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二、技术创新
1. 列车设计
高速铁路列车的设计水平不断提升,采用先进的轨道、牵引、供电技术,使运行速度更高、安全性更好。
2. 信号系统
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信号系统,能够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和调度,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三、建设成本
高速铁路的建设成本较高,但其投资回报率也相对较高。
高速铁路的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交通状况,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运营效率
1. 时间效率
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快,能够大大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2. 能源效率
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高速铁路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五、经济影响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2.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铁路设备制造、旅游业等。
3.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流入。
六、结论
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也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高速铁路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关于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经济影响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启发。
高速铁路的优势与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正逐渐崭露头角。
高速铁路以其快速、安全、舒适等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的优势以及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高速铁路的优势1. 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交通工具,高速铁路以其快速的行驶速度为人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高速铁路的设计使得列车可以以极高的速度行驶,通常每小时时速可达到300公里以上,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
2. 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大大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高速铁路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可以大幅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在事故发生后能够更快速地进行处理。
高速铁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安全和可信赖的交通选择。
3. 提供舒适的出行体验高速铁路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舒适的出行体验。
高速列车通常配备有舒适的座椅、空调系统和良好的隔音设施,旅客可以在列车上放松身心,享受愉快的旅程。
此外,高速铁路也提供了餐车和卫生间等便利设施,使得旅行更加舒适和便利。
4.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建设高速铁路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速铁路连接了各个城市和地区,便于人们的商务出行和旅游观光,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和资源的辐射范围。
高速铁路的便利性也有助于提高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二、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1. 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改进高速铁路的性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速铁路的技术也将不断创新。
未来,高速列车的时速将更高,运行更稳定,更加节能环保。
新一代高速铁路将采用更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大幅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
2. 高速铁路网络将进一步完善目前,全球各地正积极推进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
中国、日本、法国等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高铁网络,而其他国家也在积极规划和建设中。
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分析孟庆南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摘要】在综合交通体系中,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尤为显着,这引起世界各国对高速铁路的关注。
建设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潮流。
本文立足中国国情,从多个角度对中国高速铁路与相关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速铁路技术经济优势比较1964年,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诞生于日本。
东海道新干线通车后显示了巨大威力,每天运送旅客高达6万多人次,10年后,日运客量更是达到34万人次,大大缓解了日本干线铁路运输的压力。
高速铁路是世界“交通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中国国情需要高速铁路发挥其技术经济优势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内陆深广,幅员辽阔,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加上人口众多,且分布严重不均匀,这就决定了中国需要有一种强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来加强不同区域的经济联系。
中国虽是世界第三能源大国,可人均能源占有率很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0年超过55%,预计2020年将超过美国,达到60%-70%。
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一旦供应中断,中国将陷入严重的能源危机。
这种形势下,中国发展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迫在眉睫。
就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来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无法避免能源持续消费增长,未来能源安全形势将会变得越来越严峻,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尽快步入能源消费的健康轨道。
而铁路属于资源节约型运输方式,加快铁路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我国处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期,到2020年将提高到60%左右。
以前有句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的发展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运能大的轨道交通来解决高密度、高强度的旅客运输需求,而如果地区铁路系统发展滞后,无疑会严重制约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进程。
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规模大爆发,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助推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浅析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廖 弘(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校,广东广州516000)【中图分类号】U2921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279(2006)01-0041-02 速度是一项指标,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财富。
在当今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谁拥有高速度,谁就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铁路目前的运输速度还不高, 2004年,我国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为6414km/h,旅客列车平均技术速度为7317km/h,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的旅行速度为11912km/h,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为3215km/h,货物列车的技术速度为4617km/h。
我们要抓住时机,加速发展高速铁路,这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经过高速铁路的运营实践,各国逐渐趋同对“高速铁路”的简单定义,即“运营速度达到250km/h及以上的铁路。
”高速铁路具有的一系列技术经济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输送能力大输送能力大是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具体体现在密度、速度、定员这三方面。
密度方面。
目前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4min及其以下(日本可达3min)的要求。
速度方面。
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英国的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均达到了300km/h。
如果作进一步改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400km/h。
定员方面。
高速铁路速度高,并不等于定员少。
如新干线列车的平均定员为1178人,最高为1634人,最低为 辩证思维方法如果在企业管理中能够灵活运用,则会有助于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五、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已知的信息,突破常规,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具有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思维活动。
一、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1.占地少。
对于运送相等数量的旅客,高速铁路所需的基础设施占地面积仅是公路所需要面积的25%。
2.节约能耗。
高速动车组单位能耗不及波音747飞机的3%,私人汽车能耗的20%。
高速铁路是惟一使用电力的运输方式,并且它能利用可更新的能源,如核电、太阳能或水利发电。
而其他运输方式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和消耗将进一步加剧能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3.污染轻、排放低。
公路和航空运输不仅产生大气污染而且通过释放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
据欧美各主要城市检测数据,城市中各类主要废气40%—90%来自汽车尾气。
由于高速铁路是电力牵引,对大气不会造成污染,基本不会排放有害气体。
同时,高速铁路相对公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产生较小的噪声。
若为把机场噪声效果降到高速铁路噪声的等级,就必须更加远离机场跑道几百米。
4.安全。
自1964年日本开通新干线,已安全输送旅客超过5O多亿人次,从未发生行车死亡事故。
5.旅行舒适。
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平稳、空间较大、设施齐全,旅客不必固定在座位上,可以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活动方式,享受高品质的旅行服务。
6.交通顺畅。
铁路有自己的运行线路,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基本不受其他运输方式的干扰,运行速度快,对解决时间较集中、客流量特别大的运送非常有效。
国内外一些大城市还通过建设地下铁路、城市轻轨及地区快速铁路来解决城市交通的道路拥挤。
二、中国国情适合发展高速铁路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交通运输结构,要选择对生活危害最少、消耗自然资源最小、运输效益最大的交通方式。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铁路运输面临艰巨任务,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铁路,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已做出客运要高速、货运要重载的决策。
交通运输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从土地资源利用来看,因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亩,减少、消除过度的或不当的土地利用,节约建设用地非常重要。
发展高速铁路能使土地资源利用既充分又合理。
【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
浅析高速铁路的
技术经济优势
廖 弘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校,广东广州516000)
【中图分类号】U2921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79(2006)01-0041-02
速度是一项指标,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财富。
在当今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谁拥有高速度,谁就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铁路目前的运输速度还不高, 2004年,我国旅客列车平均旅行速度为6414km/h,旅客列车平均技术速度为7317km/h,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的旅行速度为11912km/h,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为3215km/h,货物列车的技术速度为4617km/h。
我们要抓住时机,加速发展高速铁路,这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经过高速铁路的运营实践,各国逐渐趋同对“高速铁路”的简单定义,即“运营速度达到250km/h及以上的铁路。
”
高速铁路具有的一系列技术经济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输送能力大
输送能力大是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具体体现在密度、速度、定员这三方面。
密度方面。
目前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4min及其以下(日本可达3min)的要求。
速度方面。
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英国的高速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均达到了300km/h。
如果作进一步改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350~400km/h。
定员方面。
高速铁路速度高,并不等于定员少。
如新干线列车的平均定员为1178人,最高为1634人,最低为
辩证思维方法如果在企业管理中能够灵活运用,则会有助于提高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
五、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已知的信息,突破常规,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具有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有别于常规性思维,是人们在传统思维方式基础上经过扬弃,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主体观念和把握客体的特定方式,是思维的多种要素、形式和方法通过组合和优化而建立的思维结构及思维程序。
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束缚的,而是自由的;不是滞后的,而是超前的;不是迟钝的,而是敏捷的。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敢于打破旧的传统、旧的习惯、旧的观念和旧的做法,敢于冲破旧的习惯势力、传统观念、狭隘意识和保守心态的阻挠。
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主体来讲,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思想素质和较丰富的企业工作实践作基础;应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超前性和科学预测能力,在错综复杂局面前具有超强的思辨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应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敢于负责,敢闯敢冒,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应具有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把设想变为现实的能力,具备抢占先机、迎接挑战的勇气和毅力、信心和意志;应具有善于借鉴、吸收、消化一切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并为我所用的气魄和运用当今最新企业管理理念的能力等。
在此基础上,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作出科学的决策,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作出准确的定位,提出和构建体现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竞争观,形成良好的企业品牌文化。
在创新性思维的前提下,才能产生不畏艰难的改革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开拓市场的拼搏精神,才能塑造出独具特色的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职工队伍形象,从而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从而凝聚人心,积聚力量,使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得到提高。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管理者应当从企业发展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心和时代的紧迫感来认识确立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思维理论指导思维实践,从而保证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作者系济南铁路局党[干]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龚 军〕
630人;德国高速铁路的列车定员达到669人;法国高速铁路的列车定员达到定员794人;韩国高速铁路的列车定员达到935人。
二、安全性好
高速铁路由于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
高速铁路问世41年以来,只有德国于1998年6月3日发生过一次事故(ICE高速列车行驶在改建线上发生事故)。
因此,高速铁路被认为是最安全的。
三、受气候变化影响小
高速铁路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全天候运营,除非发生地震。
据日本新干线风速限制的规范,若装设挡风墙,即使在大风情况下,高速列车也只要减速行驶,比如风速达到每秒25~30m,列车限速在160km/h;风速达到每秒30~35m(类似11、12级大风),列车限速在70km/h,而无须停运;风速达到每秒35m以上停运。
飞机机场和高速公路等,在浓雾、暴雨和冰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则必须关闭停运。
四、正点率高
正点率高是高速铁路深受旅客欢迎的原因之一。
所有旅客都希望正点抵达目的地,只有列车始发、运行和终到正点,旅客才能有效安排自己的时间。
由于高速铁路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较高的运输组织水平,可以做到旅客列车相当高的正点率。
西班牙高速铁路的正点率达到9916%。
日本新干线运行41年来,平均每列车晚点不到018分,东海道新干线更是以运行准时而闻名于世,2002年东海道新干线每列列车平均晚点只有22秒。
高速列车极高的准时性深得旅客信赖。
五、舒适方便
高速铁路一般每4min发出一列车,在日本,在旅客高峰时每315min发出一列客车,旅客基本上可以做到随到随走,不需要候车。
为方便旅客乘车,高速列车运行规律化,站台按车次固定化等,这是其它任何一种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
高速铁路列车车内布置非常豪华,工柞、生活设施齐全,坐席宽敞舒适,走行性能好,运行非常平稳。
减震、隔音,车内很安静。
乘坐高速列车旅行几乎无不便之感,无异于愉快的享受。
六、能源消耗低
如果以“人・公里”单位能耗来进行比较的话;高速铁路为1,小轿车为513,飞机为516。
高速列车利用电力牵引,可利用多种形式的能源,不必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
另外,高速铁路可利用列车制动再生电能,并回馈给电网。
七、环培污染小
当今,发达国家对新一代交通工具选择的着眼点是对环境影响小。
高速铁路符合这种要求,它明显优于汽车和飞机。
各种运输方式每人公里对环境的污染水平如下表所示:
各种运输方式每人・公里对环境的污染水平表(g/人・公里)
运输方式
污染元素
小汽车高速铁路
CO9130106
NO X1170143
HC1110103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对1991年欧洲17个国家用于交通对环境影响所花费的费用统计资料表明,航空、汽车、火车等三种形式运输工具,除本身的能源、材料消耗外,为环境保护所花费的额外的社会运输成本为2094亿欧洲货币单位(ECU),相当于这些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154%。
对各种运输模式治理环境污染所花费的费用(亿ECU)及比例如下表:
指标
运输方式
汽车航空高速铁路
费用(亿ECU)194212428
比例92%6%117%
八、土地利用率高
一条双线高速铁路宽1317m,而一条6车道高速公路宽3715m,其土地利用率比公路高40%,运输能力却比高速公路大。
再如,从巴黎到里昂高速铁路(全长390km,线间距412m,允许速度270km/h)的占地420公顷(未计车站占地面积),小于巴黎戴高乐机场的占地面积。
九、经济效益好
高速铁路投入运行以来,备受旅客青睐,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投入运营后,高速列车的客运市场占有份额迅速上升,迫使东京———名古屋的飞机航班停运,这是世界上铁路与航空竞争首次取得胜利的实例。
日本高速铁路大大提高了运输服务质量,同时取得了预期的经济效益,1964年投入运营,1966年开始盈利,1971年收回全部投资。
法国“东南线”在技术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法国铁路摆脱了萧条,重新走向了辉煌,激发了法国修建高速铁路的积极性。
同时,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十、社会效益好
高速铁路的社会效益更是显着,随着交通、物流环境的大大改善,国家竞争力得到加强;地区经济发展得以均衡;国民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地区文化差距得以缩小。
新干线被日本人誉为“经济起飞的脊梁”!韩国更希望KTX的开通成为韩国迈入国民人均收入达2万美元的全民富裕社会的契机。
实践证明,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使其在中长距离范围内成为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运输方式。
在全球范围内,必将有更多的国家修建高速铁路,这是解决交通运输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唐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