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二》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12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 3(第二课时)《练习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3.3(第二课时)《练习二》说课稿》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为依据,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接触并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2.操作活动法: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0以内加减法。
2.讲解与演示: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练习二》教学反思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在设计本课时,深入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通过“希沃”白板5软件制作课件。
在“闯关一”环节中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分类游戏,在“闯关五”利用蒙层,通过希沃授课助手直接上传学生作品,增加“练习二”习题二维码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我精心设计了练习。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本次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
我在课堂练习中,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5个闯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堂课,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相当高。
教学活动过程完整,能有效地完成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学会估计商是几位数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并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读图、分析图中理解数量关系;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除法问题。
另外我在课堂教学中多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做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与此同时,我也参与讨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通过希沃授课助手及时上传学生作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通过编写应用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加强了信息交流,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发展其应用意识。
新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除法及练习⼀、练习⼆教案(直接打印版)第⼀单元:除法分桃⼦(两位数除以⼀位数)学习⽬标:1.结合“分桃⼦”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位数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位数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1.复习。
12×3= 20×4= 24×4=36÷9= 48÷4= 72÷6=⼆、探究新知板书:分桃⼦.1.多媒体出⽰教材第2页情境图如下:(1)理解图⽰内容,让学⽣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启发学⽣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图中有多少个桃⼦?”“68中的6表⽰图中的那部分?8呢?”2.提出问题:6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每只分多少个?3.解决问题。
(1)6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每只分多少个?列算式:68÷2=(2)独⽴完成与⼩组合作,出⽰要求:运⽤前⾯学习过的知识,思考⼝算除法该如何计算?结合下图学⽣汇报、⼝算:竖式计算:请你根据刚才⼝算的过程,⿎励学⽣尝试⽤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不同的表⽰⽅法。
交流展⽰各⾃的竖式,结合前⾯分物的过程,说⼀说,竖式每步表⽰的意思是什么?(1)和(2):先把6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商34表⽰每只猴⼦各分到34个桃⼦。
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优化,并让学⽣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般⽅法:师书:从被除数的⾼位算起,先算⼗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2.⼜来了⼀只猴⼦,68个桃⼦平均分给3只猴⼦,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补充完上⾯的竖式,说⼀说竖式每⼀步的意思?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师:剩下的2个桃⼦,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除数⼩。
【素材积累】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