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的生产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52.38 KB
- 文档页数:7
蓝牙耳机的生产工艺
蓝牙耳机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步骤。
下面是蓝牙耳机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1. 零部件采购:首先,生产厂家需要购买各种蓝牙耳机的零部件,包括塑料外壳、喇叭单元、电池、电路板等。
2. 外壳注塑:接下来,厂家会使用注塑机将塑料材料注入到模具中,形成耳机的外壳。
这一步骤需要注意质量控制,确保外壳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都符合要求。
3. 部件组装:通过自动化装配线,将已经注塑好的外壳和其他零部件进行组装。
这包括将喇叭单元、电池、电路板等装入外壳内部,并连接好各个部件之间的电线和接口。
4. 充电和测试:组装完成后,蓝牙耳机需要充电并进行测试。
测试包括音质测试、蓝牙连接测试、电池续航时间测试等,以确保蓝牙耳机的质量符合要求。
5. 包装和贴标:经过测试合格的蓝牙耳机会被装入适当的包装盒中,并在盒子上贴上标签、说明书等。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耳机不受损,并确保包装外观整齐、美观。
6. 检验和成品入库:最后,生产厂家会对成品进行最后的质量检验,并将合格的产品入库。
这些成品可以按照订单要求分批出货给客户。
这是蓝牙耳机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当然不同的厂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和调整,以适应自身的生产要求和技术条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蓝牙耳机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蓝牙耳机生产工艺
蓝牙耳机是一种无线耳机,通过蓝牙技术连接音频设备,使用户可以在不受线缆限制的情况下享受音乐和通话。
下面将介绍蓝牙耳机的生产工艺。
首先,蓝牙耳机的生产需要设计和开发。
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绘制出样机的外观和功能图纸,并确定耳机的规格和尺寸。
接下来,生产厂家会采购所需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包括外壳、耳塞、电池、线圈、电路板等。
厂家会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并进行供应商的审核和筛选。
然后,厂家会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组装。
首先,将电池、线圈等琐碎的零部件安装到电路板上,然后再将电路板和其他组件连接起来。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精密的工具和设备,以确保每个部件正确连接。
接着,厂家会进行测试和质检。
他们会使用专门的设备测试耳机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如音质、信号传输等。
如果有任何缺陷或不合格的部件,会进行更换或修理。
最后,蓝牙耳机将进行包装和配送。
厂家会为耳机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包装盒,并将其放入包装盒中,并加入相关的配件和说明书。
然后,耳机将被发送到销售商或分销中心,最终销售给消费者。
总结起来,蓝牙耳机的生产工艺包括设计、采购、组装、测试和质检以及包装和配送。
生产厂家需要确保耳机的质量和性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生产数据线耳机的工作原理生产数据线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音频信号从音源传输到耳机驱动单元,并转换为声音输出。
首先,我们来看数据线耳机的结构组成。
数据线耳机由耳机插头、导线、电极、驱动单元和耳塞等部分组成。
耳机插头是连接音源设备的接口,通常使用3.5mm 立体声插头。
导线用于传输电流和信号。
电极是连接导线和驱动单元的部分,负责将音频信号输入到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是实现声音输出的关键部件。
耳塞是将声音导入耳朵的部分。
当我们插入数据线耳机时,耳机插头与音源设备的插孔连接,建立了一个电路。
音源设备通过输出音频信号到导线,在导线中形成电流。
产生的电流通过电极输入到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是数据线耳机实现声音输出的核心部分。
它通常由磁铁、线圈和薄膜组成。
电流进入驱动单元后,线圈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与磁铁相互作用,引起薄膜振动。
薄膜的振动会使空气产生压力波,从而产生声音。
薄膜的振动是由音频信号的频率和振幅决定的。
音频信号的频率越高,薄膜振动的频率也就越高,产生的声音就越高音调。
音频信号的振幅决定了产生的声音的大小。
当音频信号振幅较小时,薄膜振动幅度小,声音较低;而当音频信号振幅较大时,薄膜振动幅度大,声音较大。
然后,产生的声音通过耳塞进入耳道,最终被人耳感知。
耳塞的作用是将声音导入耳朵,并提供隔音效果,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音乐或其他声音。
此外,为了提供更好的音质和用户体验,现代的数据线耳机通常还会具备其他技术。
例如,一些耳机会采用降噪技术,通过内置的麦克风来捕捉环境噪音,并逆向发出相位相反的声波以抵消噪音,从而实现降噪效果。
此外,一些耳机还具备线控功能,可以通过线控按钮进行播放、暂停、调节音量等操作。
综上所述,生产数据线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流,然后通过电极输入到驱动单元中,使薄膜振动产生声音,并通过耳塞传入耳道,最终被人耳感知。
这样就实现了数据线耳机的声音输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线耳机的音质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为我们提供更好的音乐和多媒体体验。
2019年第4期摘要:针对现有耳机插头产品注塑生产工艺中出现的生产效率低、生产中的废品率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选取了一种常见耳机插头产品的注塑生产过程作为自动化改造对象。
改造后结果表明,使用新开发的自动化装置,生产成品率得到显著提高,注塑生产效率提高了近两倍,使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
关键词:注塑自动化;耳机插头;多功能复合模具装置作者简介:辛元发,男,湖北黄冈人,大学专科,工程师。
耳机插头注塑自动化装置的开发辛元发(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近年来,我国塑料机械工业的飞速发展,年增长率在逐年提升,成为我国机械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目前,虽然我国生产的塑料加工机械基本可满足国内的生产需要,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塑料加工机械在产品质量稳定性、产品精度,特别是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这种不利的发展背景,发展以耳机插头产品为代表的高效注塑自动化设备与控制系统已经势在必行。
先针对某一种耳机注塑产品开发出对应的自动化设备,试制成功后再扩展到其他注塑产品,从而提高注塑生产效率。
耳机插头注塑自动化装置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市场利用价值,此自动化生产装置开发成功后将有望在稳定塑料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耳机插头注塑工艺现状现在在售的耳机插头前端材料大多数为铜,注塑部分材料为PVC 工程塑料。
由于生活中人们对耳机的广泛使用程度,大部分耳机插头的前端容易脱落。
而且现在的耳机在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当下各耳生产商在耳机的生产过程中,所有工序均为手工操作,一模两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较大生产中使用的装置相对落后;再者,手工操作中极容易产生不可避免的误差,使插头的尺寸精度无法达到预定要求影响耳机的使用寿命;其次、生产产品缺陷较多,特别是铜针压花、压线、杂物、黑底、起鼓、缺胶等现象最为常见,这样就会使耳机生产中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原材料浪费迟滞企业的发展速度。
耳机制造工艺及流程耳机本体部分1:ID外观设计对于一款耳机而言,外观设计是第一要素,一方面一款耳机的外观决定了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另外一方面一款耳机的外观将会对声音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一般这个部分是由艺术审美水平较高的工业设计师进行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声学及结构工程师也会参与,避免特别影响声学结构甚至是无法开模具的情况出现。
由于不同的外观设计将使用不同的工艺,本文以最传统的塑胶耳壳情况进行后续步骤的描述。
某耳机ID设计2:声学结构设计当外观设计完成,工业设计师将没有内部结构的3D文件移交到声学工程师/结构工程师,进行声学结构的设计。
这部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发声单元的安装,2:前后声学腔体的大小,结构,形状及透气孔的大小,位置设计,3:出音方式的设计。
以上三个方面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款动圈耳机来说,动圈单元将耳机的前后声学腔体分开,前后腔体分别对声音的音色有着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后面的调音网布对声音进行调节。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声学结构会对声音产生一些特殊的影响,在这一部分做的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一个好的声学结构对声音的影响非常大,好耳机和差耳机在这个部分就会拉开差距。
动铁耳机的声学结构则相对简单,前腔体出声管设计比较重要,后腔体相对没那么高的要求。
当然了,不是说声学结构越复杂越好,只要声学结构合理,跟发声部分的配合更重要。
在我刚入行的时候碰到过声学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最后我们花费了很大的努力,勉强将声音做到了一个还可以的程度,但是距离真正的优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某圈铁耳机结构设计调整过程3:工程手板工程手板很简单,就是当结构工程师/声学工程师完成了结构设计之后,会通过3D打印或者是CNC锣出来一个形状,通过这个形状进行声学结构的验证和组装配合结构的验证,同时这个手板也是用来做第一次调音的,价格比较昂贵。
当然还有一种工程手板就是最初在ID设计结束之后就做出来的手板,那个的目的在于试佩戴,没有内部结构,价格低廉,但是好的耳机会在这里进行很细致的调整,通常会做很多来确保佩戴舒适。
耳机是如何制造的?
1. 原材料挑选:
所有制作耳机的材料,从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到电子元器件的类型与品质无不精心考量,因为材料种类多样,因此耳机制造者务必精挑细
选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除了眼前显耀的外壳、配件之外,耳机内置的
芯片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决定耳机的音质。
2. 结构装配:
耳机的制作往往从设计结构开始,组件工程师首先决定最终耳机结构,它不仅要满足功能上的要求,也要有更好的质感外观呈现。
随后进入
焊接环节,工程师们翻阅设计资料,『天衣无缝』的将各种元件精准
装配起来,以确保耳机能正确运转。
3. 测试校准:
将耳机整体完成以后,工程师们将带给最终用户的品质感受做一个最终校准,耳机的音质要通过一系列专业测试,以确保准确度与丝滑度。
其中测试中包含的参数也是非常之多,诸如动静比、频率音量、磁场
及噪音等众多细节都要进行严格把关。
4. 包装装箱:
耳机制作完成以后,还有最后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整理出品并进行包装。
专业的装箱工程师,要按照完成品的质量要求,编排准备相应
数量的箱子,以及每种耳机包装材料,确保最终出品完美无缺。
以上便是耳机制造的流程,为每个步骤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才能保
证耳机质量与口碑,让消费者能够获得优良的体验。
耳机插头生产工艺流程
《耳机插头生产工艺流程》
耳机插头是连接耳机和音频设备的重要配件,其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耳机插头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非常重要。
通常耳机插头的原材料包括金属、塑料和电子元件等。
生产车间会根据规格要求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其次,加工原料。
金属的加工主要包括切削、车削、抛光等工序,塑料的加工主要包括注塑成型、涂装等工序,电子元件的加工主要包括焊接、组装等工序。
然后,进行组装。
将已加工好的金属、塑料和电子元件组合在一起,进行焊接、固定等工序,形成成品的耳机插头。
最后,进行质量检测。
耳机插头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可靠性测试、耐久性测试等。
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
总的来说,耳机插头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选择、加工原料、组装和质量检测。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耳机插头的质量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音频体验。
便携式耳机。
本产品其组成包括:底板,底板连接竖杆,竖杆连接压盖,竖杆缠绕耳机线,底板连接盒框,盒框连接盒隔板,盒隔板的一侧放置左耳听筒和右耳听筒,盒隔板的另一侧放置耳机线,盒框开有耳机线的线出口,盒框开有插头出口,耳机线连接插头,插头穿过插头出口,插头出口与线出口相对设置,盒框连接固定板,固定板开有圆插孔,固定板开有下凹槽,圆插孔紧配合插入固定插杆,固定插杆的顶部连接上盖板,上盖板开有上凹槽,上凹槽与下凹槽对应设置,上凹槽与下凹槽之间固定耳机线。
本技术新型用于台式机、手提电脑、手机上听音频、通话。
技术要求1.一种便携式耳机,其组成包括:底板,其特征是: 所述的底板连接竖杆,所述的竖杆连接压盖,所述的竖杆缠绕耳机线,所述的底板连接盒框,所述的盒框连接盒隔板,所述的盒隔板的一侧放置左耳听筒和右耳听筒,所述的盒隔板的另一侧放置所述的耳机线,所述的盒框开有所述的耳机线的线出口,所述的盒框开有插头出口,所述的耳机线连接插头,所述的插头穿过所述的插头出口,所述的插头出口与所述的线出口相对设置,所述的盒框连接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开有圆插孔,所述的固定板开有下凹槽,所述的圆插孔紧配合插入固定插杆,所述的固定插杆的顶部连接上盖板,所述的上盖板开有上凹槽,所述的上凹槽与所述的下凹槽对应设置,所述的上凹槽与所述的下凹槽之间固定所述的耳机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耳机,其特征是: 所述的固定插杆插入所述的圆插孔的底部、所述的上盖板与所述的固定板之间压住固定所述的耳机线,所述的上盖板上设置横杆,所述的横杆的顶部盖上弧板,所述的弧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连接连接板,所述的上盖板与所述的连接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的横杆固定连接弧形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耳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盒框连接固定卡扣,所述的固定卡扣包括圆板片,所述的圆板片粘接在所述的盒框上,所述的圆板开有卡扣圆孔,所述的卡扣圆孔穿过卡扣圆杆,所述的卡扣圆杆固定连接圆片,所述的圆片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卡扣圆孔的直径,所述的圆片装在所述的圆板与所述的圆板片之间,所述的卡扣圆杆固定连接吸盘,所述的吸盘固定在机箱或平面上,所述的盒框通过合页连接上盖,所述的盒框与所述的上盖之间通过磁扣固定。
平板耳机二合一设计理念平板耳机二合一设计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然而,使用平板电脑时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使用耳机听音乐或观看视频时,需要接入设备,而平板电脑的USB接口通常只有一个,这就限制了我们的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款平板耳机二合一,既能满足平板电脑使用音频设备的需要,又能方便使用。
我设计的平板耳机二合一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耳机插头、转换器和耳机。
首先,耳机插头部分使用了一个独立的转换器,它可以将标准的3.5毫米音频接口转换成USB接口。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转换器将平板电脑连接到耳机插头上。
转换器设计为小巧轻便的外形,方便携带,并采用优质的材料制作,以确保音质的传输质量。
接下来是耳机部分的设计。
耳机采用了舒适的耳罩设计,使用柔软的材料,使用户可以长时间佩戴而不感到不适。
耳机还配备了高品质的扬声器,可以提供清晰、音质优良的音乐和视频体验。
耳机上还设计了一些按钮,可以实现音量调节、音乐切换等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播放。
平板耳机二合一的设计理念是为了解决平板电脑使用音频设备的不便之处。
通过将耳机插头和转换器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方便地将平板电脑连接到耳机上,而不用担心接口不够。
这就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音乐和视频的体验。
此外,平板耳机二合一还有一些其他的设计特点。
比如,耳机部分可以折叠,方便携带。
转换器上还可以设置一个小的LED指示灯,方便用户在连接时知道设备是否正常。
总之,平板耳机二合一的设计旨在提供便利、舒适、高品质的音频体验。
通过平板耳机二合一的设计,用户可以轻松地使用耳机来欣赏音乐和观看视频,同时还可以方便地连接到平板电脑上。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还使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音频体验。
我相信,平板耳机二合一的设计将会成为未来平板电脑音频设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图片简介:本技术涉及多媒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包括四极插针、三极插针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与三极插针的并联连接;所述副电极组包括副咪正极和副咪负极,两个副咪正极和一个副咪负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插针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副第一极、副第二极及副第三极。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只需是采用多功能耳机插头的耳机就能够插入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耳机插座中,实现耳机输出和输入功能,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要求1.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极插针、三极插针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与三极插针的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电极组包括副咪正极和副咪负极,两个副咪正极和一个副咪负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插针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副第一极、副第二极及副第三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极组包括咪正极、咪负极、喇叭正极及喇叭负极,所述咪负极与喇叭负极一体设置,所述咪正极与串联的两个所述副咪正极连接;所述咪负极连接副咪负极,四极插针的第一极、第二极分别连接两个喇叭正极,四极插针的第三极连接喇叭负极或咪负极,四极插针的第四极连接咪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线缆,所述主电极组通过线缆连接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还通过线缆连接外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的直径均为3.5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级插针,多极插针的一极连接副咪负极,其余多极串联连接副咪正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极插针包括两级插针,两级插针的第一极连接副咪正极,两级插针的第二极连接副咪负极。
8.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麦、与耳麦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多功能耳机插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耳机插头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放置在模具上,并将相应的导线固定连接在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上;将加热的注塑溶液注入模具,并合模;冷却后开模。
技术说明书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多媒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耳机分为两种标准:OMTP标准通常被叫做国家标准,CTIA被称为国际标准,区别在于插头最后两节地线和麦克风线顺序相反。
耳机插头有的是三节,三节的插头共有三根线(左声道、右声道、公共线),多是电脑用耳机的插头;有的是四节,四节的插头有四根线,分别是左声道、右声道、麦克风、公共线,四节的插头对应的耳机是含有话筒的,多用于手机和一些数码产品用的耳机上。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有线电脑耳机都是双插用在手机上不能进行语音通话,手机耳机都是单插在电脑也不能运用电脑软件进行语音通话。
不能通用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同一个耳机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上不能完全体现耳机输出输入功能。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及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包括四极插针、三极插针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与三极插针的并联连接。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电极组包括副咪正极和副咪负极,两个副咪正极和一个副咪负极分别连接所述三极插针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副第一极、副第二极及副第三极。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电极组包括咪正极、咪负极、喇叭正极及喇叭负极,所述咪负极与喇叭负极一体设置,所述咪正极与串联的两个所述副咪正极连接;所述咪负极连接副咪负极,四极插针的第一极、第二极分别连接两个喇叭正极,四极插针的第三极连接喇叭负极或咪负极,四极插针的第四极连接咪正极。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线缆,所述主电极组通过线缆连接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还通过线缆连接外部机构。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的直径均为3.5mm。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多级插针,多极插针的一极连接副咪负极,其余多极串联连接副咪正极。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极插针包括两级插针,两级插针的第一极连接副咪正极,两级插针的第二极连接副咪负极。
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耳机,包括耳麦、与耳麦连接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多功能耳机插头。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功能耳机插头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放置在模具上,并将相应的导线固定连接在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上;将加热的注塑溶液注入模具,并合模;冷却后开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只需是采用多功能耳机插头的耳机就能够插入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耳机插座中,实现耳机输出和输入功能,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耳机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四极插针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四极插针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四极插针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四极插针的仰视示意图。
图6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三极插针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三极插针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多功能耳机插头中三极插针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台式电脑的耳机接口示意图。
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机的耳机接口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极,2、第二极,3、第三极,4、第四极,5、副第一极,6、副第二极,7、副第三极,8、主线,9、副线,10、咪正极,11、副线咪正极,12、副线咪负极,13、咪-喇叭负极,14、喇叭正极一,15、喇叭正极二,16、副咪负极,17、副咪正极一,18、副咪正极二,19、四极插针,20、三极插针,21、耳机插座,22、咪插座,23、手机用耳机插座。
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请参阅图1-8,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耳机插头,包括四极插针19、三极插针20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19和三极插针20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19与三极插针20的并联连接。
具体的,所述副电极组包括副咪正极和副咪负极,两个副咪正极分别为副咪正极一17和副咪正极二18,副咪正极一17、副咪正极二18和一个副咪负极16分别连接所述三极插针上由前端至后端依次设有副第一极5、副第二极6及副第三极7。
所述主电极组包括咪正极10、咪负极、喇叭正极及喇叭负极,所述咪负极与喇叭负极一体设置形成咪-喇叭负极13,所述咪正极10与串联的副咪正极一17、副咪正极二18连接;所述咪-喇叭负极13连接副咪负极16,四极插针的第一极1、第二极2分别连接两个喇叭正极,即第一极1连接喇叭正极一14,第二极2连接喇叭正极二15;四极插针的第三极3连接咪-喇叭负极13,四极插针的第四极4连接咪正极10。
在使用时,提供多种选择,完全满足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的声音信号输出和输入功能;以台式电脑为例,其耳机接口如图9所示,包括耳机插座21和咪插座22,四极插针19插入耳机插座21,耳机插座的弹簧片A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一极1,耳机插座的弹簧片B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二极2,耳机插座的弹簧片C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三极3,三极插针20插入咪插座22,咪插座的弹簧片D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一极5,咪插座的弹簧片E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二极6,咪插座的弹簧片F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三极7;耳机插座21和咪插座22同时插入,实现了耳机的声音信号输入和输出。
以笔记本电脑或手机为例,其耳机接口如图10所示,手机用耳机插座23内设有若干弹簧片;四极插针19插入手机用耳机插座23,手机用耳机插座的弹簧片A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一极1,手机用耳机插座的弹簧片B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二极2,手机用耳机插座的弹簧片C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三极3,手机用耳机插座的弹簧片D接触四极插针的第四极4,三极插针20不用。
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线缆,所述主电极组通过线缆连接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还通过线缆连接外部机构,所述外部机构包括耳麦和麦克风。
具体的,所述线缆包括主线8和副线9,所述副线9一端连接副电极组,另一端连接主电极组,即副电极组的副咪正极一17和副咪正极二18串联连接副线9中一条线的一端,副线9中一条线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咪正极10设有的副线咪正极11,副电极组的副咪负极16连接副线9中另一条线的一端,副线9中另一条线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所述咪-喇叭负极13设有的副线咪负极12。
所述主线8中各导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主电极组包括的各部件,另一端连接耳麦和麦克风,实现声音的输入和输出。
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多级插针,多极插针的一极连接副咪负极,其余多极串联连接副咪正极。
具体的,所述多极插针包括两级插针,两级插针的第一极连接副咪正极,两级插针的第二极连接副咪负极。
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耳机,包括耳麦、与耳麦连接的如上任一所述的多功能耳机插头。
具体的,所述多功能耳机插头包括四极插针19、三极插针20和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四极插针19和三极插针20内的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所述主电极组和副电极组相对接通;实现四极插针19与三极插针20的并联连接。
所述多功能耳机插头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放置在模具上,并将相应的导线固定连接在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上;将加热的注塑溶液注入模具,并合模;冷却后开模。
具体的,在将四极插针和三极插针通过线缆焊接连接后,使用万用表的正负级接触焊点两边来检测,判断焊接的工序是否完成;所述注塑溶液由聚氯乙烯材料加热至160度到190度之间生成,合模后的冷却时间在5秒内,冷却后开模对成品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合格。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台式电脑为例,其耳机接口如图9所示,包括耳机插座21和咪插座22,四极插针19插入耳机插座21,耳机插座的弹簧片A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一极1,耳机插座的弹簧片B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二极2,耳机插座的弹簧片C接触四极插针的第三极3,三极插针20插入咪插座22,咪插座的弹簧片D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一极5,咪插座的弹簧片E 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二极6,咪插座的弹簧片F接触三极插针的副第三极7;耳机插座21和咪插座22同时插入,实现了耳机的声音信号输入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