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省省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4
文明村测评体系说明一、AA市文明村是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优良好的先进村。
二、AA市文明村实行届期制,每届届期三年,届满荣誉称号自然终止,需重新申报参加评选。
三、AA市文明村实行星级评定,根据考评评分确定“星级”,分为三个等级。
采取百分制评定,测评得分低于80分的不予命名表彰,测评得分80分至90分之间的,评定命名为“三星级市级文明村”,测评得分90至95分之间的,评定命名为“四星级市级文明村”,测评得分95分以上的,评定命名为“五星级市级文明村”。
评定为“三星级”、“四星级”文明村的,通过进一步创建巩固提升,在以后年度的创建评选中,可以继续申报参加创建评选,进行晋位升级。
创建为“五星级市级文明村”方有资格参加省级文明村评选。
四、根据创建文明村工作实际,测评体系共设置15个测评项目,64条测评内容,满分为100分。
五、数据采集主要使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问卷调查三种方法。
材料审核需提供近三年的文字材料、数据和图片。
2015年度市级文明村的材料审核时间范围为2013-2015年。
六、申报前两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市级文明村;命名后在届期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文明村一票否决,由命名表彰机关撤销文明村荣誉称号。
1、领导班子成员发生严重违纪和违法;2、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严重经济案件、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3、违反环保和土地法规定,造成恶劣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4、村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事故;5、村民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6、有邪教活动;7、申报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
全国文明村镇指标及测评要求
一、思想引领
1.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宣传,建设学习型村镇,提高群众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崇尚科学、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诚信守约的文明风尚。
二、精神风貌
1.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文明新风,争当文明村民、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等。
2.注重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人居环境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设施,提高村镇整体环境卫生水平。
2.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打造宜居环境。
3.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群众安全感。
四、基层治理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文明村镇评选方案一、背景与目的村镇文明建设是城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展示地方形象、传承经济文化、提升民生保障的有效途径。
本评选方案旨在发挥评选激励作用,推广文明村镇建设的经验,营造全社会争创文明村镇的浓厚氛围。
二、评选对象范围本次评选对象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乡村、镇区,评选内容不限于硬件设施,也包括文明底蕴、文艺活动、环保意识、公共服务等方面。
三、评选原则1.广泛征集:通过各地媒体、网站、社区组织等途径广泛征集参评对象。
2.公正公平:评选过程公开透明,评委会成员职责明确,评选结果公正公平。
3.综合考量:评选不以单一硬件设施为标准,而是综合考量文明程度、公共服务质量、社会治理水平等多个方面。
4.参与鼓励:评选以鼓励比评比,通过评选激发全社会参与文明村镇建设的积极性。
四、评选流程2.参评条件审核:评选组织对参选对象进行审核,确定具备参评资格的对象。
3.初步评选:评选组织对参评对象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入围候选名单。
4.复审和公示:对入围的名单进行复审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
5.终审和颁奖:评选组织根据综合得分进行终审,颁发各个奖项,并公布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五、奖项设置1.国家级文明村镇奖:每年评选1-2个,奖励100万元人民币。
5.其他特别奖项:包括最美乡村、最具活力村镇、最佳婚庆之乡等等,每年评选若干个,奖励视情况而定。
六、评选标准1.村镇文明程度:包括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文明礼仪、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等方面。
2.公共服务质量:包括教育、医疗、安全保障、文体活动、交通服务等方面。
3.社会治理水平:包括政府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机制创新等方面。
七、评选结果的意义评选结果不仅是对文明村镇建设者的肯定和鼓励,还是对文明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通过评选,可以推动全社会参与文明村镇建设,激励广大村民自觉共建和谐社区,促进城乡发展协调。
某某省文明村镇考核标准(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省级文明村镇推荐、评选和考核工作,加强对全省各级文明村镇的管理,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根据《某某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制订本标准,供各市文明委在省级文明村镇复查、推荐中使用。
1、根据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实际,考核标准共设置组织领导、经济发展、道德风尚、社会事业、文化生活、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社会治安、环境卫生、文明创建10个测评项目,40条测评内容,满分为100分。
2、省级文明村镇考核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的方法。
3、申报前12个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省级文明村镇:
(1)领导班子成员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2)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事件;(3)发生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案件;(4)发生较大以上级别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5)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6)发生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7)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8)发生其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山东省文明村镇考核标准(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省级文明村镇推荐、评选和考核工作,加强对全省各级文明村镇的管理,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根据《山东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制订本标准,供各市文明委在省级文明村镇复查、推荐中使用。
1、根据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实际,考核标准共设置组织领导、经济发展、道德风尚、社会事业、文化生活、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社会治安、环境卫生、文明创建10个测评项目,40条测评内容,满分为100分。
2、省级文明村镇考核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的方法。
3、申报前12个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省级文明村镇:
(1)领导班子成员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2)发生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事件;(3)发生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案件;(4)发生较大以上级别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5)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6)发生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7)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8)发生其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事件。
AA省省级文明村镇测评细则
说明
一、AA省文明村镇、社区是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获此荣誉称号的村镇、社区,应是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名列前茅、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村镇、社区。
二、根据创建文明村镇、社区工作实际,测评体系共设6个项目,29条内容,分布在组织领导、文化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村容村貌、创建活动之中。
三、数据采集使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问卷调查三种方法。
评分采用“状态描述法”,以A、B、C描述测评内容的状态。
A为该项测评内容的满分;B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66%;C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33%(测评内容的最低得分为0,用C#标示)。
每一项指标的状态确定后,得出测评总分。
四、申报前一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省级文明村镇、社区:
1、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严重违纪和违法;
2、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3、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