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表计一次校验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50.04 KB
- 文档页数:1
计量检测与仪器作业指导书第1章计量检测基础理论 (4)1.1 计量的概念与分类 (4)1.1.1 概念 (4)1.1.2 分类 (4)1.2 检测方法与原理 (4)1.2.1 机械检测法 (4)1.2.2 电气检测法 (4)1.2.3 光学检测法 (5)1.2.4 声学检测法 (5)1.3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5)1.3.1 测量误差 (5)1.3.2 数据处理 (5)第2章计量法规与标准 (5)2.1 计量法规体系 (5)2.1.1 计量法规概述 (5)2.1.2 计量法规体系构成 (5)2.1.3 计量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 (6)2.2 计量检定规程 (6)2.2.1 计量检定规程概述 (6)2.2.2 计量检定规程的制定原则 (6)2.2.3 计量检定规程的主要内容 (6)2.3 计量标准及建标 (7)2.3.1 计量标准概述 (7)2.3.2 计量标准的分类 (7)2.3.3 计量标准的建立与维护 (7)2.3.4 计量标准的作用 (7)第3章计量检测仪器 (7)3.1 计量检测仪器概述 (7)3.2 常用计量检测仪器 (7)3.2.1 长度测量仪器 (7)3.2.2 角度测量仪器 (8)3.2.3 重量测量仪器 (8)3.2.4 硬度测量仪器 (8)3.2.5 速度测量仪器 (8)3.2.6 温度测量仪器 (8)3.2.7 压力测量仪器 (8)3.2.8 流量测量仪器 (8)3.3 计量检测仪器选用与维护 (8)3.3.1 选用原则 (8)3.3.2 仪器维护 (8)第4章长度计量 (9)4.1.1 长度单位 (9)4.1.2 测量误差 (9)4.1.3 长度计量器具选用原则 (9)4.2 长度计量器具 (10)4.2.1 机械式长度计量器具 (10)4.2.2 电子式长度计量器具 (10)4.3 长度测量方法 (10)4.3.1 直接测量法 (10)4.3.2 间接测量法 (10)第5章力学计量 (11)5.1 力学计量基本概念 (11)5.1.1 力的单位 (11)5.1.2 测量准确度 (11)5.1.3 测量不确定度 (11)5.2 力学计量器具 (11)5.2.1 机械式测力计 (11)5.2.2 电子测力计 (11)5.2.3 液压测力计 (12)5.3 力学测量方法 (12)5.3.1 静态测量法 (12)5.3.2 动态测量法 (12)5.3.3 振动测量法 (12)5.3.4 转矩测量法 (12)5.3.5 压力测量法 (12)第6章热工计量 (12)6.1 热工计量基本概念 (12)6.2 热工计量器具 (13)6.2.1 温度计 (13)6.2.2 热量计 (13)6.2.3 热容量计 (13)6.3 热工测量方法 (13)6.3.1 直接测量法 (13)6.3.2 间接测量法 (13)第7章电磁计量 (13)7.1 电磁计量基本概念 (13)7.1.1 量纲 (14)7.1.2 单位 (14)7.1.3 标准 (14)7.2 电磁计量器具 (14)7.2.1 分类 (14)7.2.2 原理 (14)7.2.3 功能 (14)7.3 电磁测量方法 (15)7.3.2 间接测量法 (15)7.3.3 比较测量法 (15)7.3.4 转换测量法 (15)7.3.5 非接触测量法 (15)7.3.6 数字化测量法 (15)第8章光学计量 (15)8.1 光学计量基本概念 (15)8.1.1 光学量的定义 (15)8.1.2 光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16)8.1.3 光学计量标准的建立与维护 (16)8.2 光学计量器具 (16)8.2.1 光谱仪 (16)8.2.2 干涉仪 (16)8.2.3 激光测距仪 (16)8.2.4 光学厚度计 (16)8.3 光学测量方法 (16)8.3.1 直接测量法 (16)8.3.2 间接测量法 (17)第9章声学计量 (17)9.1 声学计量基本概念 (17)9.1.1 声学计量定义 (17)9.1.2 声学计量单位 (17)9.1.3 声学计量标准 (17)9.2 声学计量器具 (17)9.2.1 声级计 (17)9.2.2 声强计 (17)9.2.3 频谱分析仪 (17)9.2.4 声学传感器 (17)9.3 声学测量方法 (17)9.3.1 声压级测量 (17)9.3.2 声强测量 (18)9.3.3 声音频率分析 (18)9.3.4 声学传感器测量 (18)9.3.5 声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18)第10章计量检测质量控制 (18)10.1 计量检测质量管理体系 (18)10.1.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18)10.1.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18)10.1.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18)10.2 计量检测过程控制 (18)10.2.1 检测前准备 (18)10.2.2 检测过程控制 (18)10.2.3 检测后处理 (19)10.3 计量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19)10.3.1 数据收集与整理 (19)10.3.2 数据分析方法 (19)10.3.3 数据处理过程 (19)10.4 计量检测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19)10.4.1 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原理 (19)10.4.2 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19)10.4.3 不确定度表示 (19)第1章计量检测基础理论1.1 计量的概念与分类计量学是研究测量方法和测量单位的科学。
电厂热力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第一章总则 (3)1.1 编制依据 (3)1.1.1 编制目的 (3)1.1.2 编制依据 (3)1.1.3 检修作业类别 (3)1.1.4 检修作业内容 (3)1.1.5 检修作业范围 (4)第二章检修前期准备 (4)1.1.6 目的与意义 (4)1.1.7 检修计划的主要内容 (4)1.1.8 检修计划的制定流程 (4)1.1.9 人员配置 (5)1.1.10 人员培训 (5)1.1.11 人员分工与协作 (5)1.1.12 检修材料准备 (5)1.1.13 检修设备准备 (5)1.1.14 现场环境准备 (5)第三章燃料系统检修 (5)1.1.15 检修目的 (5)1.1.16 检修范围 (6)1.1.17 检修内容 (6)1.1.18 检修注意事项 (6)1.1.19 检修目的 (6)1.1.20 检修范围 (6)1.1.21 检修内容 (7)1.1.22 检修注意事项 (7)第四章锅炉系统检修 (7)1.1.23 检修目的 (7)1.1.24 检修内容 (7)1.1.25 检修方法 (7)1.1.26 检修注意事项 (8)1.1.27 检修目的 (8)1.1.28 检修内容 (8)1.1.29 检修方法 (8)1.1.30 检修注意事项 (8)第五章汽轮机系统检修 (8)1.1.31 检修目的与要求 (9)1.1.32 检修内容与方法 (9)1.1.33 检修注意事项 (9)1.1.34 检修目的与要求 (9)1.1.35 检修内容与方法 (10)1.1.36 检修注意事项 (10)第六章发电机系统检修 (10)1.1.37 发电机本体检修 (10)1.1.38 发电机辅机检修 (11)第七章冷却系统检修 (12)1.1.39 检修目的 (12)1.1.40 检修范围 (12)1.1.41 检修内容 (12)1.1.42 检修方法与步骤 (12)1.1.43 检修目的 (13)1.1.44 检修范围 (13)1.1.45 检修内容 (13)1.1.46 检修方法与步骤 (13)第八章热力管道检修 (13)1.1.47 检修目的 (13)1.1.48 检修内容 (13)1.1.49 检修方法与步骤 (14)1.1.50 检修注意事项 (14)1.1.51 检修目的 (14)1.1.52 检修内容 (14)1.1.53 检修方法与步骤 (14)1.1.54 检修注意事项 (14)第九章自动化控制系统检修 (15)1.1.55 检修目的 (15)1.1.56 检修内容 (15)1.1.57 检修方法 (15)1.1.58 检修周期 (15)1.1.59 检修目的 (15)1.1.60 检修内容 (16)1.1.61 检修方法 (16)1.1.62 检修周期 (16)第十章安全及环保措施 (16)1.1.63 安全教育与培训 (16)1.1.64 安全防护设施 (16)1.1.65 个人防护 (16)1.1.66 应急预案 (17)1.1.67 废气处理 (17)1.1.68 废水处理 (17)1.1.69 固废处理 (17)1.1.70 噪声控制 (17)1.1.71 环保培训与宣传 (17)第一章总则1.1 编制依据1.1.1 编制目的本《电厂热力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电厂实际情况,旨在规范电厂热力系统检修作业流程,保证检修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热工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范文1目的为使计量检定工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范围凡本公司使用计量、卡具的检定作业,均适用。
3工作程序3.1技术标准:3.1.1 UJ33A型直流电位差计使用说明。
3.1.2 ZX25A直流电阻器使用说明。
3.1.3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使用说明。
3.1.4 SFX-4000校验信号发生器使用说明。
3.1.5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执行JJG617-1996标准。
3.2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3.2.1检定项目3.2.2仪表指示部分的检定3.2.2.1外观检查,用目力观察,在基本误差和设定点误差的检定过程中观察。
3.2.2.2绝缘电阻的检定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对于供电电源为(50~500)V范围内的仪表,必须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500V的绝缘电阻表(供电电源小于50V的仪表采用额定直流电压为100V的绝缘电阻表)按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
测量时,应稳定5 s,读取绝缘电阻值。
3.2.2.3绝缘强度的检定仪表电源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将各电路本身端钮短路,按规定的部位在耐电压仪上进行测量。
测量时实验电压应从零开始增加,在(5~10) s内平滑均匀地升至试验电压规定值(误差不大于10%),保持1 min 后,平滑均匀地降低电压至零,切断试验电源。
注:为保护仪表在试验时不被击穿损坏,可使用具有报警电流设定的耐电压试验仪,设定值一般为10mA。
使用该仪器时,以是否报警作为判断绝缘强度合格与否的依据。
3.2.2.4基本误差的检定a)按规定接线具有热电偶参考端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1所示图1b)不具有热电偶参考温度自动补偿的仪表(包括直流电压输入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图如2图所示:图2c)输入为直流电流信号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3所示:图3d)与热电阻配合使用的仪表,包括与电阻型传感器配合使用的仪表,检定时所用的标准器和接线如图4所示:(R为连接导线的阻值)3.2.2.5通电预热和调整接通电源后,按生产厂家规定的时间预热,如果没有明确规定,一般预热15min。
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华能轮台电厂(2×350MW)热电联产工程1号机组电流、电压及电能表的校验。
2.编写依据2.1《电测量指示仪表规程》2.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3《电流、电压表检定规程》JJG124-822.4《火力发电机组精品工程暂行标准》2.5《电能表检定规程》2.6《火电厂电气设备启动调试》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因相关图纸未到齐,工作量不做统计,以最终设计图纸和修改的图纸数量为准。
4.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4.1电气试验工应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有效证件(包括计量证书)。
4.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
4.3主要试验人员应熟知设备状况、性能、参数,能正确分析试验结果。
4.4现场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现场指挥。
4.5试验人员必须服从各级安全监察人员的管理。
4.6所有人员应具备基本触电急救知识和防触电知识。
5.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备6.施工准备6.1指示仪表及电能表应在安装就位、投运以前进行校验,并应在所规定的温度、环境及其它技术条件下进行。
进行基本误差校验时,所采用的标准设备,其整套装置的综合误差宜小于被检仪器仪表的等级值的1/5,最低要求为1/3。
6.2试验室试验电源供电安全可靠,并有足够的容量裕度;电源质量满足试验要求。
交流电源要求波形好,频率和幅值稳定,相序正确;直流电源要求波纹系数小,幅值稳定,极性正确。
7.作业程序外观检查——绝缘检查——基本误差测试——试验结果判断及误差计算。
8.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8.1电流、电压表的校验8.1.1外观检查表计外壳应无破损,接线端子应牢固,且轻摇时无异常响声;调整电流(电压)表零位,并校核机械误差,记录误差值。
8.1.2绝缘检查使用500V兆欧表检查接线柱的绝缘不低于2MΩ。
使用500V兆欧表检查接线柱的绝缘不低于2MΩ。
8.1.3 基本误差测试a.直流表计(75mV直流电流表),应选择甲电池和电阻;直流电压表应选择整流性能好的电源进行校验。
仪器:温度计
一、基准仪器/工具:数字温度计
二、作业环境:温度:20±5℃;湿度:≤80%
三、校正项目、范围(量程)和精度:
根据以上表格所列标准进行校正,将读数记录在“校正记录表”上。
四、判断标准
如果检定数据在判定基准范围内,则被校准的计测器为PASS,在计测器上贴上合格标贴,否则为FALL,贴上不合格标贴。
但是,如果某本些测定项目或测定范围不合格,校准实验室在通知使用部门确认这些测定项目或测定范围对使用无影响时,则把这些测定项目或测定范围封掉后,也可判为合格,在计测器上贴上准用标贴。
五、校准记录的核验
检定员整理检定原始记录经确认无误后,校准工作完成。
全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单体调校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相关资料三、作业条件四、作业程序五、危险点源控制程序表六、质量控制点七、检查验收八、作业环境一、工程概况:1.1施工范围:本作业知道书包括瑞祥化工工程1#25MW机组安装工程所涉及的所有热工测量仪表、控制仪表的单体调校工作,包括锅炉部分、汽机部分、除氧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燃油输送系统等。
二、相关资料:2.1 各类仪表、设备使用说明书。
2.2 设计院提供的图纸2.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09.1-2002》2.4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1998)》2.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三、作业条件3.1 人员配置:班长1人,技术员1人,调校人员2人。
3.2 机具配置:压力校验台及标准压力表1套,电脑1台,打印机1台,万用表4块,对讲机2台,通讯器1台,电阻箱1台,现场仿真器2块,其它常用工具2套。
3.3 所有的一起仪表使用前必须进行性能检查。
3.4 调校工作开始前,组织所有调校人员学习调校规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并在调校过程中由班长和技术员负责全方位跟踪,随时随地进行技术制导。
四、作业程序4.1 调校:外观检查→绝缘电阻检查→通电预热→零位校准→满度校准→中间点检查→调校记录。
4.2 就地压力指示仪表的调校4.2.1 就地压力指示仪表的调校也采用比较法。
对于压力高于1.0MPa的压力表,可采用高压校验台,低于1.0MPa的,可采用低压校验台。
4.2.2 压力表的示值误差应小于允许基本误差,对于不合格的表计,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修正。
A:指针重新定位C:调节幼丝的张力B:改变连杆的作用点D:修改刻度盘。
一、工程概况工程为4×600MW燃煤发电机组,其主要温度测量元件有工业用热电偶、热电阻和双金属温度计。
温度参数是对电厂经济安全运行监控的重要依据。
单台机组共有热电偶近675支,热电阻443多支,主要用于汽水系统温度、壁温、烟温、轴温等的测量。
测温元件按照要求强检项目为100%检定,抽检项目按总数量的均方根进行检定,双金属温度计约有198多支,应进行100%进行检定。
二、施工依据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火电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3、《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51-96 工业用廉金属热电偶JJG229-98 工业铂、铜热电阻JJG226-98 双金属温度计5、西南设计院图纸及有关厂家说明书。
三、主要量具、工器具(一)热电偶校验1、二等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两支2、6位半数字万用表一个3、管式检定炉、油恒温槽各一台4、电子交流稳压器一台5、冰点槽一个6、工业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各一套7、500V兆欧表一台8、钢卷尺、游标卡尺各一只9、平口、十字花螺丝刀各一把(二)热电阻校验1、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两支2、电子交流稳压器一台3、标准油槽一台4、工业热电偶、热电阻自动检定系统5、绝缘电阻表100V 一台6、冰点槽一个7、数字万用表6位半一台8、平口、十字花螺丝刀各一把9、万用表一个四、劳动力组织1.工程负责人:刘洪胤施工责任人:李茂果安全责任人:何述胜质量责任人:唐增军技术责任人:陈华2.调试工:5名五、施工条件1、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及必要的仪表使用说明书齐全。
2、施工人员已经过必要的技术培训等工作。
3、已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
4、检验用的标准仪表和仪器应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
5、计量室应光线充足,不应有震动和较强的电磁场干扰。
6、校验人员应具有校验温度元件的资质且持证上岗。
目录目录 (1)第一篇汽机部分 (2)一.DCS系统作业指导书 (2)二.DEH系统作指导书业 (13)三.TSI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 (25)四.ETS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 (34)五.小机 ETS系统作业指导书 (41)六.开关量控制气动门作业指导书 (52)七.气动调节执行器作业指导书 (60)八.压力控制器作业指导书 (67)九.凝泵作业指导书 (77)第二篇锅炉部分 (83)一.油枪点火枪作业指导书 (83)二.点火系统气动阀作业指导书 (91)三.吹灰程控系统 (99)四.火焰电视作业指导书 (107)五.SIPOS(专业型)电动执行器作业指导书 (115)六.伯纳德电动调节执行器作业指导书 (123)七.磨油站程控系统作业指导书 (131)八.氧化锆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140)九.给煤机控制系统 (148)十.电接点水位计 (156)第一篇汽机部分一.D CS系统作业指导书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热控部分)名称DCS系统班组审核批准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检修部热控专业二.DEH系统作指导书业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热控部分)名称DEH系统班组审核批准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检修部热控专业三.TSI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热控部分)名称TSI系统作业指导书班组审核批准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检修部热控专业四.ETS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热控部分)名称ETS系统班组审核批准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检修部热控专业五.小机 ETS系统作业指导书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作业指导书(热控部分)名称小机ETS系统班组审核批准国电驻马店热电有限公司检修部热控专业。
热控专业——热工表计一次校验作业指导书要点
热工表计一次校验作业指导书要点
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1.1工程概况:
主要介绍工程名称、规模及热工设备概况。
1.2工程量和工期:
1.2.1 分类统计需要进行检验的热工仪表名称、规格、数量。
1.2.2 工期: 60天(绝对工期)
2.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计量器具检定规程,行业、企业校验规定。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技术准备
根据工程热工仪表的种类,准备好对应的计量检定规程。
3. 2作业人员
3.2.1资格(表格)
作业人员必须持有上级计量检定部门核发的相应类别、相应等级、有效的资格证书。
3.2.2配置
每项计量检定作业不得少于两人。
3.2.3作业活动中人员职责
作业人员必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爱岗敬业,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3.3作业机具
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配备必要的、符合准确度等级要求的、经检定合格有效的计量标准器具。
并且建立计量器具台帐。
(表格)
3.4材料
3.5安全器具
3.6场地
提供必要的房间满足检定人员正常的检定工作和用于存放被检定仪表
第 1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