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16年高三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范文
- 格式:docx
- 大小:259.05 KB
- 文档页数:17
静安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小题3分,第9-1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3分)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的射线是()A.阴极射线B.α射线C.β射线D.γ射线2.(3分)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A.质子B.中子C.β粒子D.α粒子3.(3分)声波能绕过建筑物传播而光波却不能,是因为()A.声波是纵波,光波是横波B.声波振幅大,光波振幅小C.声波波长较长,光波波长较短D.声波波速较小,光波波速很大4.(3分)布朗运动实验,得到某个观察记录如图,该图反映了()A.液体分子的运动轨迹B.悬浮颗粒的运动轨迹C.每隔一定时间液体分子的位置D.每隔一定时间悬浮颗粒的位置5.(3分)图甲是沙摆装置,细沙均匀漏出,同时匀速拉动纸板。
图乙是细沙在纸板上形成的曲线,其粗细不均匀,主要是因为沙漏从最高点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A.加速度逐渐变小B.位移逐渐变小C.速度逐渐变大D.回复力逐渐变大6.(3分)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A.大小相同、方向相同B.大小相同、方向不同C.大小不同、方向相同D.大小不同、方向不同7.(3分)电场强度定义式为E=,也可用类似的方法来描述地球产生的引力场中某点的场的强弱。
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表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一质量为m的物体位于距地心2R处的某点,则该点处引力场强度为()A.G B.G C.G D.8.(3分)如图,“离心转盘游戏”中,设游客与转盘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相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当转盘旋转的时候,更容易发生侧滑向外偏离圆周轨道的是()A.质量大的游客B.质量小的游客C.离转盘中心近的游客D.离转盘中心远的游客9.(4分)如图,通电直导线a与圆形金属环b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相互绝缘。
若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b受到的安培力合力竖直向下,则可推知直导线a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变化情况分别为()A.向右,减小B.向右,增大C.向左,减小D.向左,增大10.(4分)有四个电源,电动势均为6V,内阻分别为0.5Ω、1Ω、2Ω、3Ω.选择其中一个电源对阻值为2Ω的电阻R供电,为使R上获得的功率最大,选择的电源其内阻为()A.0.5ΩB.1ΩC.2ΩD.3Ω11.(4分)如图,绝热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气缸内壁光滑。
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在侧面为正三角形的正四棱锥的A、B、C、D四个顶点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在底面的中心O点处放置一个负点电荷,结果P点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
O点处的点电荷的电荷量为( )A.B.C.D.第(2)题如图所示,质量为3m、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弧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下滑过程中( )A.小球和圆弧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D.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第(3)题放学后,小李在水平路面上逆风匀速行走,他行走过程中没有打滑。
关于小李所受路面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静摩擦力,方向向前B.受到静摩擦力,方向向后C.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前D.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后第(4)题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内由增加到;如图乙所示,汽车以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火箭的速度变化量为B.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C.内汽车的速度变化量为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大第(5)题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A.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B.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C.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D.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第(6)题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第(7)题X射线A.不是电磁波B.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C.只能在介质中传播D.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第(8)题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
静安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三物理试卷2016.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上清楚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考号.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 (共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都容易被压缩(B )理想气体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C )气体的体积就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D )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都有固定的平衡位置2.右图是某简单逻辑电路的真值表,根据这个真值表可以判断此逻辑电路使用的门电路和表中的“X ”的取值分别为( ) (A )或门,X =1 (B )与门,X =1(C )非门,X =0 (D )或门,X =0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B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C )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 )气体自由膨胀是可逆过程4.用一根轻绳将一质量为m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的钉子上,不计钉子和绳子的摩擦。
已知轻绳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T 。
现在增加轻绳的长度,而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则( )(A )轻绳的张力将变大(B )轻绳的张力将变小(C )轻绳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将增大(D )画框所受的合力变小5.关于电动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压之和,若外电阻变大,电动势也变大输入 输出 A B Z 0 0 0 0 1 X 1 0 1 1 1 1(B )电源电动势等于断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接入电路时,电动势减小(C )电源的电动势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D )在闭合电路中,并联于电源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动势6.某理想气体的初始压强为p 0=3atm ,若保持温度不变,使它的压强增大了Δp =2atm ,而它的体积变化了ΔV =4L ,则该气体的初始体积为( )(A )2L (B )4.37L (C )10L (D )6L7.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v v v vO t O t O t O t(A ) (B ) (C ) (D )8.如图所示,轻支架可绕O 点无摩擦自由转动,A 端靠在墙上,将一小物体放在支架上让其自由下滑。
2016静安区高中二模试题汇总以及解析2016静安区高中二模解析之十一选十Section BDirections: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using the words in the box. Each word can only be used once. Note that there is one word more than you need.A. immeasurablyB. replacedC. priorityD. failingE. frustratinglyF. potentialG. minorH. trickI. unrepairedJ. prospectK. wiring Scientific breakthroughs mean that life expectancy continues to rise every year. But the medical advances which now make it possible to think about living to a very great age --- if not forever --- also raise profound practical and ethical issues.Is immortality (永生) a realistic __41__?Not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In last year’s Reith lectures, the gerontologist (老年病学家) Professor Tom Kirkwood firmly quashed (打消) the idea that genetic engineering might result in some kind of “fountain of youth”. Considering how __42__slow the battles against cancer,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s have been, he said, it is fanciful to imagine that we could conquer death. On the other hand, scientists do now understand more about why we age,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slow down the process. “Our ancestral genes placed limited __43__on long-term maintenance and repair,”says Kirkwood. “Ageing comes about through the gradual build-up of __44__ faults in the cells and tissues of our bodies, not as the result of some active mechanism for death and destruction.” The __45__ , then, is to help the body repair the damage done by wear and tear.How can that be done?In many different ways, some of which are already pretty common. Organ transplants from pigs and monkeys are now old news --- the American politician Jesse Helms has just had a ten-year-old pig valve (瓣膜) in his heart __46__. Doctors have succeeded in __47__computerized implants directly to nerve fibres, allowing the deaf to hear, and there is hope that electrodes (电极) planted in the brain may soon offer hope for the blind to see. But the real __48__at the moment lies in the field of stem cells --- special cells that allow lizards (蜥蜴) to grow new tails and humans to grow new skin over __49__cuts. If scientists can learn how to control these cells, they could be used to reproduce parts of the body that are __50__.真相大白41.J 42. E 43.C 44.I45.H46. B 47.K 48.F 49.G 5 0.D名师把脉该篇同样是医疗话题,讲述很有意思的永生话题和对抗机体老化,选词难度不大。
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科学家常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主要是因为中子( )A.质量较大B.速度较大C.能量较大D.不带电2.下列实验中,能证实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B.光电效应实验C.光的单缝衍射实验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3.单色光分别入射到直径为d A和d B的圆孔,形成如图所示的图A和图B,由图可知( )A.A图是衍射图像,d A<d BB.A图是干涉图像,d A>d BC.B图是衍射图像,d A<d BD.B图是干涉图像,d A>d B4.夏天开空调,冷气从空调中吹进室内,室内气体( )A.分子势能减小B.分子势能增大C.速率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增大D.速率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减小5.如图,可视为质点的蚂蚁在半球形碗内缓慢从底部经a点爬到b点,蚂蚁经过这两点所受摩擦力F f a、F f b和弹力F N a、F N b的情况是( )A.F f a>F f b,F N a>F N bB.F f a>F f b,F N a<F N bC.F f a<F f b,F N a>F N bD.F f a<F f b,F N a<F N b6.静置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作用而运动,F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在0~t1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7.一种新型合金材料的磁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如图,A 为由这种合金材料制作的长方体,B 为位于A 左侧的金属线圈。
若对A 加热,则从左向右看( )A .B 中一定产生逆时针方向电流B .B 中一定产生顺时针方向电流C .B 线圈一定有收缩的趋势D .B 线圈一定有扩张的趋势8.A 、B 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由A 点静止释放,它在沿电场线从A 向B 运动过程中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A 、B 两点的电势ϕ和场强E 的大小关系是( )A .AB ϕϕ<,A BE E <B .A B ϕϕ<,A B E E >C .A B ϕϕ>,A B E E >D .A B ϕϕ>,A BE E <9.两列均由一次全振动产生的简谐横波相向传播,振幅相等、波长均为λ、周期均为T ,t = 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34T t =的波形为( )A .B .C .D .10.如图,一端开口的U 形管内装有水银,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左侧水银面更低,右侧封有一段气柱压强为p 气,保持温度不变,在左管K 处开一小孔后( )A.仅K点下方的水银全部流出,p气增大B.仅K点下方的水银全部流出,p气减小C.左侧虚线下方的水银全部流出,p气减小D.左侧虚线下方的水银全部流出,p气增大11.稳定运行的空间站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甲、乙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甲的半径更小,轨道之间有一条粗糙的水平轨道CD相通。
2020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数值()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与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均无关系C.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大小所决定的D.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斗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3.如图,甲、乙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相同,内电阻r1>r2,外电阻R相同.两电路中分别流过相同的电荷量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电路电源内部产生热量较多B.乙电路外电阻R产生热量较少C.乙电路电源做功较多D.甲电路电源效率较高4.a、b是放置在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沿x轴a、b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其中p点电势最低,ap间的距离大于pb间的距离.从图中可看出在x轴线上.以下说法中正确是()A.Q1一定小于Q2B.a和b一定是同种电荷,且均为负电荷C.电势最低的p点的电场强度最小D.ap和pb间各点的电场方向均由a指向b5.如图所示,将一根绝缘硬金属导线弯曲成一个完整的正弦曲线形状,它通过两个小金属环a、b与长直金属杆导通,在外力F作用下,正弦形金属线可以在杆上无摩擦滑动.杆的电阻不计,导线电阻为R,ab 间距离为2L,导线组成的正弦图形项部或底部到杆距离都是L/2.在导线和杆平面内有一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现在外力F作用下导线沿杆以恒定的速度v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导线和杆组成的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t=0时刻导线从O点进入磁场,直到全部穿过磁场,外力F所做功为()A.B.C.D.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的电容器C和电阻R为负载,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输入电压的峰值为60VB.电流表A的示数为流经电阻R的电流C.若输入电压U=100V,则电容器C的耐压值至少为10VD.若输入电压的峰值保持不变,将其频率变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也将增大7.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小船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船所受到水的阻力大小恒为f,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船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经历时间为t,此时缆绳与水平面夹角为θ,A、B两点间水平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则()A.小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B=B.小船经过B点时绳子对小船的拉力大小为C.小船经过A点时电动机牵引绳子的速度大小为D.小船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8.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平面共面,站在地球赤道某地的人,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在自己头顶正上方观察到一颗恰好有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若该卫星在赤道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人造卫星()A.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B.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4小时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相同D.绕地球运行的速率约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的1.8倍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雅楠同学的爸爸是个电气工程师,雅楠同学经常看到爸爸在用一个多用电表进行一些测量.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习了多用电表的用法之后,她对多用电表很感兴趣,她就请爸爸给她出了几道题目.(1)多用电表的内部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S为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O可以接通1,也可以接通2、3、4、5或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开关S分别接1或2时,测量的是电流,其中S接2时量程较小B.当开关S分别接3或4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A是黑表笔C.当开关S分别接5或6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B是红表笔D.当开关S分别接5和6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S接6时量程较大(2)通过测量找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雅楠同学做了如下两步具体的操作:第一,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的×1档,经过之后,他把红表笔接在二极管的短管脚上,把黑表笔接在二极管的长管脚上,发现二极管发出了耀眼的白光;然后他将两表笔的位置互换以后,发现二极管不发光.这说明二极管的负极是(填写“长管脚”或者“短管脚”)所连接的一极.(3)雅楠同学琢磨了一下,然后又依次用电阻挡的×1档,×10档,×100档,×1K档分别进行了二极管导通状态的准确的测量,他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越来越(填写“大”或者“小”)10.(9分)用图示装置测量重锤的质量,在定滑轮两侧分别挂上重锤和n块质量均为m0的铁片,重锤下端贴一遮光片,铁架台上安装有光电门.调整重锤的高度,使其从适当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读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0;从定滑轮左侧依次取下1块铁片放到右侧重锤上,让重锤每次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计时器记录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计算出t02、t12….(1)挡光时间为t0时,重锤的加速度为a0.从左侧取下i块铁片置于右侧重锤上时,对应的挡光时间为t i,重锤的加速度为a i.则= .(结果用t0和t i表示)(2)作出﹣i的图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锤的质量M= .(3)若重锤的质量约为300g,为使实验测量数据合理,铁片质量m0比较恰当的取值是.A.1g B.3g C.40g D.300g.11.(14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Ⅰ象限分布着场强E=5×103V/m、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其余三个象限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从电场中M(0.5m,0.5m)点由静止释放一比荷为=2×104C/kg、重力不计的带正电微粒,该微粒第一次进入磁场后将垂直通过x轴.求:(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2)带电微粒第二次进入磁场时的位置坐标;(3)带电微粒第二次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12.(18分)打井施工时要将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坚硬底座A送到井底,由于A与井壁间摩擦力很大,工程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重锤B质量为m,下端连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工程人员先将B放置在A上,观察到A不动;然后在B上再逐渐叠加压块,当压块质量达到m时,观察到A开始缓慢下沉时移去压块.将B提升至弹簧下端距井口为H0处,自由释放B,A被撞击后下沉的最大距离为h1,以后每次都从距井口H0处自由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1)求下沉时A与井壁间的摩擦力大小f和弹簧的最大形变量△L;(2)求撞击下沉时A的加速度大小a和弹簧弹性势能E p;(3)若第n次撞击后,底座A恰能到达井底,求井深H.(二)选考题,任选一模块作答【物理选修3-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体积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加E.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14.(9分)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且处于平衡状态,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高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0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在活塞A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时,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物理选修3-4】15.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一列简谐横波在t=0.5s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P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关于该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传播方向沿+x方向传播B.波速为16 m/sC.P处质点振动频率为1HzD.P处质点在5s内路程为10 mE.P处质点在5s末内位移为0.5 m16.如图所示,OBCD为半圆柱体玻璃的横截面,OD为直径,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沿AO方向从真空斜射入玻璃,B、C点为两单色光的射出点(设光线在B、C处未发生全反射).已知从B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到B的传播时间为t.①若OB、OC两束单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为λB、λC,试比较λB、λC的大小.②求从C点射出的单色光由O到C的传播时间t C.【物理选修3-5】17.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原子核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会吸收核能B.若原子核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会释放核能C.若原子核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一定会吸收核能D.若原子核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一定会释放核能E.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18.如图所示,载人小车和弹性球静止在光滑长直水平面上,球的质量为m,人与车的总质量为16m.人将球以水平速率v推向竖直墙壁,球又以速率v弹回.求:①在人将球推出的过程中,人做了多少功②人接住球的过程中,从人接触到球到人和车与球的速度相等所经历的时间为T,则人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多大.2020年甘肃省河西五市部分普通高中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系数k的数值()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与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均无关系C.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大小所决定的D.是由质量m、加速度a和力F三者的单位所决定的【考点】32: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分析】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比例系数k才为1.【解答】解: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只有质量m、加速度a和力F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时,比例系数k才为1,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只有F和a的单位采用在国际单位制时,即F的单位为N,质量的单位为kg,加速度的单位为m/s2,比例系数k才为1.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斗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考点】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一定为零,与两物体的重力、斜面的倾角有关.对bc整体研究,由平衡条件分析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和支持力的大小.【解答】解:A、B、设a、b的重力分别为G a、G b.若G a=G b 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为零;若G a≠G b 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为零.若G a<G b 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B正确.C、D、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f=Tcosθ=G a cosθ,方向水平向左.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则摩擦力在减小.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研究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及B所受的摩擦力,要根据B所受的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关系,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如图,甲、乙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相同,内电阻r1>r2,外电阻R相同.两电路中分别流过相同的电荷量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电路电源内部产生热量较多B.乙电路外电阻R产生热量较少C.乙电路电源做功较多D.甲电路电源效率较高【考点】BG:电功、电功率;BB: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由电量q=It,由焦耳定律Q=I2rt=qIr,来分析电源内部产生电热的大小.两个电阻的电热Q=I2Rt=qIR,来分析两电阻产生的电热大小.η=,根据路端电压U的大小判断效率的高低.【解答】解:A、C、D、电源做功W=EIt=Eq,则两电源做功一样多.电源的效率η==,由内电阻r1>r2,外电阻R相同,则甲图电源的内电阻大,甲电路电源内部产生热量较多,电源效率低.故A正确,C错误,D错误.B、两个电阻的电热Q=I2Rt=qIR,电量和电阻相等,I1<I2,则甲电路外电阻的电热少.故B错误.故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将焦耳定律变形Q=I2Rt=qU,即变成电流做功的原始表达式.注意效率高,与输出功率大是两回事.4.a、b是放置在x轴上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沿x轴a、b之间各点对应的电势高低如图中曲线所示,其中p点电势最低,ap间的距离大于pb间的距离.从图中可看出在x轴线上.以下说法中正确是()A.Q1一定小于Q2B.a和b一定是同种电荷,且均为负电荷C.电势最低的p点的电场强度最小D.ap和pb间各点的电场方向均由a指向b【考点】AD: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AC:电势.【分析】φ﹣x图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场强的大小,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得到Q1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2的电荷量,根据场强方向得出两电荷一定是正电荷.【解答】解:A、P点电势最低,切线斜率为零,而φ﹣x图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场强的大小,则P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最小.两电荷在P点的合场强为零,P点距离Q1较远,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知,Q1的电量大于Q2的电量.从坐标a到b电势先减小后增大,因为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知Q1和Q2一定是同种电荷,且都为正电荷,故AB错误,C正确;D、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P点的左侧电场方向向右,P点的右侧电场方向向左,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找到该题的突破口,即根据P点的切线斜率(即电场强度)为零入手分析,以及知道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5.如图所示,将一根绝缘硬金属导线弯曲成一个完整的正弦曲线形状,它通过两个小金属环a、b与长直金属杆导通,在外力F作用下,正弦形金属线可以在杆上无摩擦滑动.杆的电阻不计,导线电阻为R,ab 间距离为2L,导线组成的正弦图形项部或底部到杆距离都是L/2.在导线和杆平面内有一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现在外力F作用下导线沿杆以恒定的速度v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导线和杆组成的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t=0时刻导线从O点进入磁场,直到全部穿过磁场,外力F所做功为()A.B.C.D.【考点】D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BG:电功、电功率.【分析】正弦曲线形状金属导线以恒定的速度v穿过磁场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求出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再求出有效值,根据功能关系求解外力F所做的功.【解答】解:金属导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 e=Byv,y是有效切割长度.且有:y=sinωt得到:e=BLvsinωt,ω===不变则线圈中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其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因为线圈进入和穿出磁场产生的内能相等,外力做功相等.故导线全部穿过磁场过程,外力F所做功为:W==故选:C.【点评】本题电磁感应与交变电流的知识综合题,考查迁移能力.交变电流求热量时,要用有效值.6.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的电容器C和电阻R为负载,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输入电压的峰值为60VB.电流表A的示数为流经电阻R的电流C.若输入电压U=100V,则电容器C的耐压值至少为10VD.若输入电压的峰值保持不变,将其频率变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也将增大【考点】E8: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分析】电压表读数6V为有效值,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得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60V,根据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可得输入电压的最大值;输入功率随输出功率而变化,输出功率变大则输入功率变大.流电能通过电容器,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为流经电阻R的电流与流经电容器的电流的和.【解答】解:A、若电压表读数为6V,由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得输入电压有效值为6×10=60V,根据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可得因此其最大值为60V,故A错误;B、由于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为流经电阻R的电流与流经电容器的电流的和,故B 错误;C、若输入电压U=100V,则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2=•U=×100=10V,根据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可得因此其最大值为10V,电容器C的耐压值至少为10V,故C正确;D、若输入电压的峰值保持不变,将其频率变大,电容器的容抗将减小,则流过电容器的电流值增大,所以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将增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也将增大,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变压器原理,只有理解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读数为有效值,电压电流与匝数比的关系,并熟练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才能顺利解决这类问题.7.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小船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船所受到水的阻力大小恒为f,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小船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经历时间为t,此时缆绳与水平面夹角为θ,A、B两点间水平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则()A.小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B=B.小船经过B点时绳子对小船的拉力大小为C.小船经过A点时电动机牵引绳子的速度大小为D.小船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考点】65:动能定理;44: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根据功的表达式求出阻力所做的功;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小船经过B点时的速度.设小船经过B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F,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绳的速度大小为u,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功率P=Fu,以及小船速度与绳子收缩速度的关系求出B点的加速度.【解答】解:A、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克服阻力做功W f=fd ①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电动机牵引绳对小船做功W=Pt ②由动能定理有 W﹣W f=m﹣mv2③由①②③式解得 v1=④故A正确;B、设小船经过B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F,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绳的速度大小为u,P=Fu ⑤u=v1cosθ ⑥联立④⑤⑥得:F=.故B错误;C、由题可知,O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θ,所以OA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θ,则小船经过A点时电动机牵引绳子的速度大小一定大于.故C错误;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cosθ﹣f=ma ⑦由④⑤⑥⑦得a=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尤其第三问要运用到速度的分解.8.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平面共面,站在地球赤道某地的人,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在自己头顶正上方观察到一颗恰好有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若该卫星在赤道所在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人造卫星()A.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B.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约为4小时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相同D.绕地球运行的速率约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的1.8倍【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4A:向心力.【分析】作出卫星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图,根据几何关系确定卫星的轨道半径.设此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2,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也为T2,依据常识我们可以知道T2=24小时.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T1,由卫星速度公式v=求速率.【解答】解:A、如图所示:太阳光可认为是平行光,O是地心,人开始在A点,这时刚好日落,因为经过24小时地球转一圈,所以经过4小时,地球转了60°,即:∠AOC=60°,此时人已经到了B点,卫星在人的正上方C点,太阳光正好能照到卫星,所以根据∠AOC=60°就能确定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OC=2OA=2R.则卫星距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故A正确.B、设此卫星的运行周期为T1,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2,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也为T2,依据常识知道 T2=24h.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T1=14400s=4h.故B正确.C、由于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不等,所以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不同.故C错误.D、由v=得: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速率之比=≈1.8,即绕地球运行的速率约为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速率的1.8倍.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这个题的突破口是“恰能在日落后4小时的时候,恰观察到一颗自己头顶上空被阳光照亮的人造地球卫星”,运用几何方法作出卫星的位置,求出这颗卫星的轨道半径是解题的关键.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第1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9.雅楠同学的爸爸是个电气工程师,雅楠同学经常看到爸爸在用一个多用电表进行一些测量.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习了多用电表的用法之后,她对多用电表很感兴趣,她就请爸爸给她出了几道题目.(1)多用电表的内部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S为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O可以接通1,也可以接通2、3、4、5或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当开关S分别接1或2时,测量的是电流,其中S接2时量程较小B.当开关S分别接3或4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A是黑表笔C.当开关S分别接5或6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B是红表笔D.当开关S分别接5和6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S接6时量程较大(2)通过测量找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雅楠同学做了如下两步具体的操作:第一,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的×1档,经过欧姆调零之后,他把红表笔接在二极管的短管脚上,把黑表笔接在二极管的长管脚上,发现二极管发出了耀眼的白光;然后他将两表笔的位置互换以后,发现二极管不发光.这说明二极管的负极是短管脚(填写“长管脚”或者“短管脚”)所连接的一极.(3)雅楠同学琢磨了一下,然后又依次用电阻挡的×1档,×10档,×100档,×1K档分别进行了二极管导通状态的准确的测量,他发现二极管发光的亮度越来越小(填写“大”或者“小”)【考点】N4: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分析】(1)要熟悉多用表的原理和结构,根据电表的结构选出欧姆表、电压表和电流表;(2)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要选择合适的挡位,选择挡位后要进行欧姆调零;欧姆表的红表笔与内置电源的负极相连,黑表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二极管正向偏压时内阻很小,反向偏压时内阻很大,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答题.(3)根据欧姆表挡位变化判断内阻如何变化,然后应用欧姆定律分析电流如何变化,最后分析二极管亮度如何变化.【解答】解:(1)A、由图示可知,开关分别接1、2时表头与电阻并联,此时电表为电流表,可以用来测电流,接1时分流电阻相对更小,故接1时电表的量程更大,第1档为大量程,那么S接2时量程较小,故A正确;B、由图示可知,开关分别接3、4时电源接入电路,此时多用电表为欧姆表,可以用来测电阻,其中黑表笔连接表内电池的正极,故B为黑表笔,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A为红表笔,故B错误;C、由图可知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5、6时表头与电阻串联,此时电表为电压表,可以用来测电压.因为6档共用一个表头,所以测电压时外部电源的正极应该接在A表笔上,故A为红表笔,C错误;D、要测量电压,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由图可知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5、6时;测量电压,电流表所串。
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在匀强磁场中,一个100匝的闭合矩形金属线圈,绕与磁感线垂直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动Φ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线圈总电阻为2Ω,则A.t=1.0s时线圈平面平行于磁感线B.t=1.5s时线圈中感应电流为0C.t=2.0s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0D.一个周期内线圈产生的热量为8J2.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四个完全相同的排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相互接触,球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A.上方球与下方3个球间均没有弹力B.下方三个球与水平地面间均没有摩擦力C.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支持力均为D.水平地面对下方三个球的摩擦力均为3.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里,一小球从电梯地板被竖直向上弹出后又落回地板,这一过程中小球没有触碰电梯天花板,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B.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大于电梯的速度C.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电梯的速度D.小球在运动的中间时刻离天花板最近4.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B.光电效应和康苦顿效应深人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外还具有动量C.某种元素的半衰期为T,经过2T时间后该元素完全变成了另一种元素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轻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轻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也减小5.给一定质量、温度为的水加热,在水的温度由上升到的过程中,水的体积随着温度升高反而减小,我们称之为“反常膨胀”某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水分子之间存在一种结合力,这种结合力可以形成多分子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水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势能在水反常膨胀的过程中,体积减小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所有水分子间的总势能是增大的关于这个问题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B.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C.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分子间的结合力做正功D.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克服分子间的结合力做功6.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二、多项选择题7.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半圆的左边垂直x轴放置一粒子发射装置,在−R≤y≤R的区间内各处均沿x轴正方向同时发射出带正电粒子,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初速度均为v,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均忽略不计,所有粒子都能到达y 轴,其中最后到达y轴的粒子比最先到达y轴的粒子晚△t时间。
静安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三物理试卷 2017、4考生注意: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2、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恒星的颜色取决于恒星的 (A )体积 (B )温度(C )质量 (D )体积和温度以及它与地球的距离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受到一个水平力作用的瞬间 (A )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等于零 (B )物体立刻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C )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也同时也获得速度 (D )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都要经过少许时间才能获得 3.一个C 146核经一次 衰变后,生成新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A )6和8 (B )5和9 (C )8和6 (D )7和74. 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做非匀速直线运动的是5.如图所示,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出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A)大小为零(B)方向水平向右(C)方向水平向左(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6.为了比较同一声源发出的声波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传播情况,将某时刻的波形图画在了同一个坐标纸上,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是空气中的波形图,a、b的频率相同(B)a是水中的波形图,a、b的频率相同(C)b是水中的波形图,a、b的频率不同(D)a的频率较高,b的波长较大7.某同学把一体重秤放在电梯的地板上,他站在体重秤上随电梯运动,并在下表中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秤的示数(表内时刻不存在先后顺序),若已知t0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则(A)t1时刻该同学的质量并没有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变化(B)t2时刻电梯可能向上做减速运动(C)t1和t2时刻电梯运动的方向相反(D)t3时刻电梯处于静止状态8.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Γ”型管,一端竖直插入水银槽内,竖直管的上端有一小段水银,水银的上表面刚好与水平管平齐,水平部分足够长,若将玻璃管稍微上提一点,或稍微下降一点时,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的变化分别是A.变大;变小B.变大;不变C.不变;不变D.不变;变大9.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采用如图(a)方式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上,利用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研究R2上的电压与电流变化关系。
2016年上海市普陀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分)所谓元电荷是指()A.电子B.质子C.中子D.自然界中已知的最小电荷量2.(2分)下列属于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的是()A.核电站发电B.氢弹爆炸C.石油的形成D.利用太阳能发电3.(2分)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两缝之间的距离稍为加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干涉条纹将()A.变密B.变疏C.不变D.消失4.(2分)用单色光通过小圆盘和小圆孔做衍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衍射图形,它们的特征是()A.中央均为亮点的同心圆形条纹B.中央均为暗点的同心圆形条纹C.用小圆盘时中央是暗的,用小圆孔时中央是亮的D.用小圆盘时中央是亮的,用小圆孔时中央是暗的5.(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温度升高,则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将变大B.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C.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D.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6.(2分)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到α粒子跟电子碰撞,这是因为()A.电子体积非常小,以至于α粒子碰不到它B.电子质量远比α粒子的小,所以它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极其微小C.α粒子跟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相互抵消D.电子在核外均匀分布,所以α粒子受到电子作用的合外力为零7.(2分)如图为含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
光照射光敏电阻时,其阻值R′将变得远小于R.当光照射光敏电阻时,则()A.R两端的电势差变小B.R′两端的电势差变大C.小灯泡L发光D.小灯泡L不发光8.(2分)现有一台落地电风扇放在水平地面上,该电风扇运行时,调节它的“摇头”旋钮可改变风向,但风向一直水平。
若电风扇在地面上不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风扇受到5个力的作用B.地面对电风扇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空气对风扇的作用力与地面对风扇的摩擦力大小相等D.风扇对空气的作用力与地面对风扇的摩擦力互相平衡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3分)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生两次α衰变和六次β衰变,关于它的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子数减小8B.质子数减小2C.质子数增加2D.中子数减小1010.(3分)如图,站在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内的人向前推车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车的作用力仅是手的推力B.车对人的摩擦力大于车对人的推力C.因为人相对车没有动,所以合外力为零D.该人对车做正功11.(3分)如图所示为安检门原理图,左边门框中有一通电线圈,右边门框中有一接收线圈。
2024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一、综合题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不断探索,人们对组成物质的粒子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应用。
1.打破原子不可分的物质观的基础是()A.粒子散射实验B.质子的发现C.射线的发现D.对阴极射线的研究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外层轨道向内层轨道跃迁放出光子的过程中()A.原子电势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子动能的减少量B.原子电势能的增加量小于电子动能的减少量C.原子电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电子动能的增加量D.原子电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电子动能的增加量3.如图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其中 ___________ 光的波长更长。
若用a、b两光照射某金属,仅其中一种光能使该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则该光为 ___________ 光。
电子通过双缝也能产生干涉图样,这说明电子具有 ___________ 性。
4.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若的质量为m1,的质量为m2,的质量为m3,真空中的光速为c。
氘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A.(2m1 + m2–m3)c B.(2m1−m2–m3)cC.(2m1 + m2–m3)c2D.(2m1−m2–m3)c2牛顿指出地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上物体的运动遵守相同的力学规律,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统一,为航空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至少大于()A.7.9km/s B.11.2km/s C.16.7km/s6.火箭竖直发射升空的某一瞬间,仪器显示航天员对座舱的压力等于他体重的3倍,此时飞船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的 ___________ 倍。
7.某卫星先在圆轨道1运动,在P点变轨后进入椭圆轨道2运动,在Q点变轨后进入圆轨道3运动,若忽略卫星质量变化,则()A.变轨后经过P点的速度大于变轨前的速度B.变轨后经过Q点的速度大于变轨前的速度C.变轨前后在Q点的加速度相等D.变轨前后在Q点的机械能相等E.卫星在轨道3的速度大于在轨道1的速度8.若航天员出舱前航天服内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温度为27℃。
上海市静安区2015学年第二学期质量检测高三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A)改用强度更大的紫外线照射(B)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C)改用X射线照射(D)改用红外线照射2.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间距相等的条纹(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间距不等的条纹(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4.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小5.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B)质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电子的发现表明了原子内部是有复杂结构的(D ) 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基础6.如图所示,AO 、BO 、CO 是完全相同的绳子,将钢梁水平吊起,O 点为这三根绳的结点。
若钢梁足够重时,绳子AO 先断,则(A )θ=120° (B )θ>120°θAOB C3(C )θ<120° (D )不论θ为何值,AO 总是先断7.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 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8.如图所示,斜面体M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光滑物体m 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
若物体在斜面上做简谐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M 的摩擦力F f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像应是F f F f F f F fOt O t O t O t(A ) (B ) (C ) (D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前两个是匀变速运动(B )三种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 )三种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D )三种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相等10.一架飞机在高空中由西向东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飞机每隔相同时间自由释放一个物体,共连续释放了6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
下图是从地面某时刻观察到的6个空投物体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11.如图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
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
在物块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m M(B)库仑力对两物块做的功相等(C)最终,两个物块的电势能总和不变(D)最终,系统产生的内能等于库仑力做的总功12.若用假想的引力场线描绘质量相等的两星球的引力场,使其它星球在该引力场中任意一点所受引力的方向沿该点引力场线的切线,指向箭头方向。
则描述该引力场的引力场线分布图为13.欧姆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关系时因无电源和电流表,他利用金属在冷水和热水中产生电动势代替电源,用小磁针的偏转检测电流,具体做法是:在地磁场作用下处于水平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于小磁针水平放置一直导线,当该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当通过该导线电流为I时,小磁针偏转了30°(已知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通过直导线的电流成正比,磁场对小磁针的作用力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若小磁针偏转了60°,则通过直导线的电流为(A)2I (B)2I(C)3I (D)3I14.如图所示,一圆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为O。
直细棒AB 的B端搁在地面上,棒身靠在球面上并和球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切点为P,细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
若移动棒的B端沿水平地面靠近圆球,使切点P恰好以O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B端向右匀速运动(B)θ角随时间均匀增大(C)PB长度随时间均匀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a、b为x轴上的两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为,()。
a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
已知波速为,在时b的位移为0.05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t=0时刻起的2s内,a质点随波迁移了2my(m)0.0530 123t(s)—0.055v/(m/s)t/s t 1v 00.5v 0O (B )t=0.5s 时,质点a 的位移为0.05m(C )若波沿x 轴正向传播,则可能(D )若波沿x 轴负向传播,则可能1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0匀速行驶,发动机的功率为P ,司机为合理进入限速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设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从司机减小油门开始,汽车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0~t 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的牵引力不断减小 (B )t=0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C )汽车行驶的位移为 (D )阻力所做的功为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
)17.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车静止在水平面上,其中一个车内有人,此人拉动轻绳使两车相互靠近,相遇时甲乙两车距离出发点分别为S 甲和S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车与轨道间无摩擦,则S 甲S 乙(B )若车与轨道间有摩擦,且S 甲S 乙,则人在甲车内(C )若S 甲S 乙,且人在甲车内,则车与轨道可能无摩擦(D )只要S 甲S 乙,则人一定在甲车内18.如图所示,光滑轻质细杆AB 、BC 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A 、C 处用铰链铰于水平地面上,B 处用铰链连接, AB 杆竖直,BC 杆与水平面夹角为37°。
一个质量为3.2kg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穿在BC 杆上,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使其静止在BC 杆中点处(不计一切摩擦,取g =10 m/s 2)。
则(A )F 的大小为40N(B )小球对BC 杆的作用力大小为40N(C )AB 杆对BC 杆的作用力大小为25N(D )地面对BC 杆的作用力大小为25N19.如图所示为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U —I 图线。
图中U 为路端电压,I 为干路电流,a 、b 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 ,对应的外电阻为、。
已知该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为,电源内电阻为r,由图可知(A):r =2:1 (B):=1:2(C):=1:1 (D):=8:920.质量均匀分布的导电正方形线框abcd总质量为m,边长为l,每边的电阻均为r0。
线框置于xoy光滑水平面上,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
如图,现将ab通过柔软轻质导线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电源内阻不计,导线足够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则线框的加速度大小为(B)若磁场方向沿x轴正方向,则线框保持静止(C)若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发现线框以cd边为轴转动,则(D)若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线框以cd边为轴转动且cd边未离开水平面,则线框转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21.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其衰变方程是22286Rn→21884Po+_________。
用此衰变过程中发出的射线轰击199F,可得到质量数为22的氖(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22A、22B选做一题22A.一小船与船上人的总质量为160kg,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船上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以6m/s的水平速度向东跳离此小船,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人离开小船瞬间,小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船的运动方向向______。
22B.A、B两颗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运转的周期之比为22:1,则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加速度之比为。
72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5m/s ,A 质点坐标x A =1.5m 。
若以图示波形图为计时起点,则0.4秒内质点A 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t =___________s 时A 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
24.如图所示,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相距l =0.3 m ,导轨的左端M 、N 用R =0.2Ω的电阻连接,导轨电阻不计,导轨上跨放着一根电阻r =0.1Ω、质量为m =0.1kg 的金属杆,金属杆长度也为l 。
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0.5T 。
现对金属杆施加适当的拉力使它由静止开始运动。
则金属杆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时,才能使得M 点电势高于N 点电势,且R 上的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加,增加率为0.05 V/s ; 若导轨足够长,从杆开始运动起的第4秒末,拉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__W 。
25.如图(a )所示,一滑块在光滑曲面轨道上由静止开始下滑h 高度后进入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大小为v =4m/s ,方向如图。
滑块离开传送带后在离地H 高处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位移为s 。
改变h 的值测出对应的 s 值,得到如图(b )所示h ≥0.8m 范围内的s 2随h 的变化图线,由图线可知,抛出点离地高度为H =__________m ,图中h x =__________m 。
(取g =10 m/s 2)五.实验题(共24分)26.(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做“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
他将铁芯插入小线圈约一半的位置,变阻器的滑动片P置于a b 的中点,在闭合电键瞬间,电流计的指针向左摆。
闭合电键后,为使电流计的指针向右摆,应将铁芯______(选填“插入”或“拔出”)或将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_______端滑(选填“a ”或“b ”)。
27.(6分)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y /cm 2 A 0 24 x /m -2MR BN(1)(多选题)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B )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 )计时起终点都应在摆球的最高点且不少于30次全振动的时间(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野外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块代替摆球.操作时,他用刻度尺测量摆线OM 的长度L 作为摆长,测出n 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 ,由T =t n 得到周期T , 求出重力加速度g =(2πT)2L ,这样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填“大”或“小”).为了克服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该同学将摆线长度缩短为L ',重复上面的实验,得出周期T ',由此他得到了较精确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 =_____________28.(6分)在冬季,某同学利用DIS 系统对封闭在注射器内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作了两次等温过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