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
- 格式:docx
- 大小:850.25 KB
- 文档页数:25
柴油机电控系统柴油机电控系统(一)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开关、ECU(计算机)和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如图2-59所示。
其任务是对喷油系统进行电子控制,实现对喷油量以及喷油定时随运行工况变化的实时控制。
电控系统采用转速、温度、压力等传感器,将实时检测的参数同步输入ECU并与ECU已储存的参数值进行比较,经过处理计算,按照最佳值对喷油泵、废气再循环阀、预热塞等执行机构进行控制,驱动喷油系统,使柴油机运作状态达到最佳。
(二)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原理1.概述图2-59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原理(1)喷油量控制柴油机在运行时的喷油量是根据两个基本信号来确定的,分别是燃油控制旋钾和柴油机转速。
喷油泵调节齿杆位置则是由喷油量整定值、柴油机转速和具有三维坐标模型的预先存储在控制器内的喷油泵速度特性所确定。
在运行中,系统一直校验和校正调节齿杆的实际位置和设定值之间的差异,以获得正确的喷油量,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2)喷油定时控制喷油定时是根据柴油机的负荷和转速两个信号确定,并根据冷却液的温度进行校正。
控制器把喷油定时的设定值与实际值加以比较,然后输出控制信号使定时控制阀动作。
以确定通至定时器的油量。
油压的变化义使定时器的活塞移动,喷油定时就被调整到设定值。
当发生故障时,定时器使喷油定时处在最滞后的位置。
(3)怠速两种控制方式怠速有两种控制方式,分别是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借助于选择开关可选定怠速控制方式。
选定手动控制时,转速由怠速控制旋钮来调整。
选择自动控制时,随着冷却液温度逐渐升高,转速从暖车前的800r/min降至暖车后的400r/min。
这种方法可缩短车辆在冬季的暖车时间。
(4)巡航控制巡航控制是由机械速度、柴油机转速、加速踏板位置、巡航开关传感器和电子调速器的控制来实现。
一个快寒、精密的电子调速器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自动进行巡航控制,使发动机始终处于最母工作状态。
在原有的电子调速器基础上,只需增加几个开关和软件就可实现这项功能。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十分复杂,需要多个部件和系统的配合才能实现。
为了让柴油机能够高效工作,电子控制单元(ECU)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电控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简要描述:
1. 空气供给系统:电控柴油机的空气供给系统由进气道、空气滤清器和涡轮增压器组成。
通过进气道吸入的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后,进入涡轮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通过加速和压缩空气,使其更充足,增加柴油机的动力输出。
2. 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向柴油机供给燃油,并控制燃油喷射的时机和量。
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
燃油泵通过压力将燃油送入喷油器,喷油器则根据ECU的控制
信号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
3. 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通过控制喷油器的喷油时机、压力和喷孔形状,实现燃油的精确喷射。
ECU接收多个传感
器信号,包括转速、负荷、氧传感器等,根据这些信号来确定喷油量和喷油时机,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排放。
4. 其他控制系统:电控柴油机还包括其他控制系统,如点火系统、冷却系统、发电机系统等,这些系统通过ECU进行监测
和控制,以确保柴油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电控柴油机通过ECU对各个系统进行精准控制,实现
了燃油喷射、空气供给、点火等过程的优化,提高了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动力输出和环境友好性。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控制柴油机工作的一种发动机。
它基本原理如下:
1. 燃油喷射系统:电控柴油机采用电喷系统来控制燃油喷射过程。
电控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包括电喷油泵、喷油嘴和喷油控制器。
通过电喷油泵将燃油压力提高到所需的喷油压力,再通过喷油嘴将燃油喷入进气歧管或燃烧室。
喷油控制器控制喷油的时间、量和压力,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2. 进气与排气系统:电控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和传统柴油机相似,通过进气歧管将空气引入到燃烧室。
排气系统则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3. 点火系统:电控柴油机不需要点火系统来点燃燃料,而是通过压燃的方式实现燃料的自燃。
4. 电子控制单元(ECU):电控柴油机的关键部件是电子控制单元。
ECU接收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包括发动机转速、
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和冷却水温度等信息。
ECU根据这些信
息计算出最佳的燃油喷射时间和量,并控制喷油控制器来实现精确的燃油喷射控制。
同时,ECU还可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
情况,并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码存储。
总的来说,电控柴油机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精确控制燃油喷射过程,提高燃油喷射的精度和效率,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法讲课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3. 电控防爆燃系统的控制方法4. 电控尾气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3. 使学生了解电控防爆燃系统和电控尾气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柴油机电控系统模型。
2. 投影仪。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柴油机电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2. 教材讲解:详细讲解电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控制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并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电控系统的组成。
2. 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2. 请详细解释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
3. 请分析电控防爆燃系统和电控尾气净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研究柴油机电控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农业、船舶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方法讲课课件,敬请期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电控系统主要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执行器等部分,它们共同协作,实现对柴油机的精确控制。
2. 电控喷射系统的控制方法电控喷射系统主要包括喷油泵、喷油嘴等部件,通过ECU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机,实现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优化。
3. 电控防爆燃系统的控制方法电控防爆燃系统通过控制柴油机的供油量、供油定时和供油压力,有效防止爆燃现象的发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4. 电控尾气净化系统的控制方法电控尾气净化系统通过控制柴油机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
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修理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原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虽然复杂,但道理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电控系统有三类电气原件:传感器与信号输入元件(检测元件)、控制单元模块(ECU,分析计算元件)、电磁阀执行机构(执行原件)。
传感器相当人的感觉器官,ECU相当人的大脑,执行原件相当人的手、脚。
比如:当人发现环境变化的时候,靠感觉器官将信息传给大脑,大脑思考做出决定后,由手、脚做出行动。
电控系统也是这样:发动电控系统有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燃油温度传传器、曲轴转速传感器、凸轮轴角度传感器、共轨压力传感器等,它们检测到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结合人输入的控制信号,ECU计算出结果,最终通过喷油器(电磁阀)、高压油泵(电磁阀)、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尾气处理系统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状态的控制。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方框图学会使用修理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专用仪器为了方便修理工程机械电控系统及发动机电控系统,通常生产厂商会配置一套传门用来诊断电控系统故障、调整系统参数的仪器,虽然它们名称、用法可能有不同,但作用是一样的。
通过使用这样的仪器,可以读取机器的历史工作数据,查看故障代码及维修建议,调整机械的工作参数等。
(现在,很多厂家的工程机械已使用了多功能的电子显示监控仪表盘,也可以对整机的部分故障及修理提供一些信息)如果没有专用的仪器,修理整机电控系统及功能设置、调整会有很大困难,有些故障也可能无法修理。
所以,准备并学会使用专用的仪器很重要。
日立专用修理仪器及软件使用五十铃电控柴油发动机维修专用仪器要收集并学会使用故障代码分析故障现代的工程机械电控系统有很强大的功能,不仅可以对机械或发动机实现控制功能,还可以进行自我诊断、故障原因显示(故障代码),历史数据存储等多项功能。
如果能了解了故障码的含义,对分析发动机故障原因及修理会有很大帮助。
有些故障代码显示的内容就是故障本质,直接更换部件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章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第一节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由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
1、信号输入装置(1)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加速踏板的位置,此信号输入ECU后与转速信号共同决定柴油机的喷油量及喷油提前角,是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信号。
(2)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用来检测发动机转速或曲轴位置,与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共同决定喷油量和喷油提前角,是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信号。
(3)泵角传感器:检测喷油泵凸轮轴转角,与曲轴位置传感器配合共同控制喷油量,并保证在喷油正时改变时不影响喷油量。
(4)着火正时传感器:检测燃烧室开始燃烧的时刻,修正喷油正时。
(5)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水温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
(6)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
(7)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进气压力,以修正喷油量及喷油正时。
(8)溢流环位置传感器:检测溢流控制电磁铁的电枢位置,以反馈控制溢流环的位置。
(9)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正时器正时活塞的位置,将喷油正时提前量信号输入ECU。
(10)控制杆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柱塞式喷油泵调速器中控制杆的位置,将燃油喷射量的增减信号反馈给电脑。
(11)控制套筒位置传感器:检测电子控制分配式喷油泵调速器中控制套筒位置,将燃油喷射量的增减信号反馈给ECU。
(12)E/G开关: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向ECU输入发动机工作状态信号。
(13)A/C开关向ECU输入空调工作信号,是怠速控制信号之一。
(14)动力转向油压开关:检测动力转向管路油压的变化,是怠速控制信号之一。
(15)空档起动开关:向ECU输入自动变速器是否处于空档位置信号,是怠速控制信号之一。
2、电子控制单元ECU是一个综合控制装置,具有如下功能:(16)接受传感器或其他装置输入的信息,给传感器提供参考基准电压:2V 、5V、9V、12V。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发动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传感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包括:(1)空气流量传感器:测量进入气缸的空气量,为控制器提供必要的信息。
(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检测凸轮轴的位置,以便控制器能够确定喷油时刻。
(3)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曲轴的位置,以便控制器能够确定哪个气缸正在进行燃烧。
(4)进气温度传感器:测量进气的温度,以便控制器能够调整喷油时刻和喷油量。
(5)压力传感器:测量燃油喷射的压力,以便控制器能够调整喷油时刻和喷油量。
这些传感器能够将检测到的各种参数,如空气流量、压力、温度、位置等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2.控制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控制器主要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和PCM (脉冲控制模块)。
这两个组件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根据预设的程序和算法处理这些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
这些控制信号可以包括喷油时刻、喷油持续时间、喷油压力等。
3.执行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执行器主要包括喷油器和燃油泵。
喷油器负责在正确的时间将精确量的燃油喷射到每个气缸的燃烧室中,而燃油泵则负责提供必要的燃油压力。
执行器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具体的机械动作,以实现对燃油喷射系统的精确控制。
总的来说,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个主要部分的协同工作,能够实现对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为柴油发动机的持续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柴油发动机的电控系统柴油机电控系统以柴油机转速和负荷作为反映柴油机实际工况的基本信号,参照由试验得出的柴油机各工况相对应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MAP来确定基本的喷油量和喷油定时,然后根据各种因素(如水温、油温、、大气压力等)对其进行各种补偿,从而得到最佳的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然后通过执行器进行控制输出。
柴油机电控系统概述【任务目标】(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2)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3)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4)应用在柴油机上的电控系统。
【学习目标】(1)了解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2)了解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
(3)了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4)掌握应用在柴油机上的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1)柴油机技术的发展历程柴油用英文表示为Diesel,这是为了纪念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鲁道夫·狄塞尔(RudolfDiesel)如图8-1所示。
狄塞尔生于1858年,德国人,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
1879年,狄塞尔大学毕业,当上了一名冷藏专业工程师。
在工作中狄塞尔深感当时的蒸气机效率极低,萌发了设计新型发动机的念头。
在积蓄了一些资金后,狄塞尔辞去了制冷工程师的职务,自己开办了一家发动机实验室。
针对蒸汽机效率低的弱点,狄塞尔专注于开发高效率的内燃机。
19世纪末,石油产品在欧洲极为罕见,于是狄塞尔决定选用植物油来解决机器的燃料问题(他用于实验的是花生油)。
因为植物油点火性能不佳,无法套用奥托内燃机的结构。
狄塞尔决定另起炉灶,提高内燃机的压缩比,利用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点燃油料。
后来,这种压燃式发动机循环便被称为狄塞尔循环。
鲁道夫·狄塞尔压燃式发动机像所有伟大的发明家一样,狄塞尔的前进道路上困难重重。
实验证明,植物油燃烧不稳定,成本也太高,难以承担狄塞尔的“重任”。
好在当时石油制品在欧洲逐渐普及,狄塞尔选择了本来用于取暖的重馏分燃油———柴油作为机器的燃料。
压燃式发动机的结构强度始终是个难题。
一次实验中,汽缸上的零件象炮弹碎片一样四处飞散,差点儿造成人员伤亡。
实验不顺利,狄塞尔的资金也渐渐耗尽。
他不得不回到制冷机工厂谋生。
但狄塞尔没有向困难屈服,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实验,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机器。
1892年,狄塞尔终于研发出一台实用的柴油动力压燃式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扭矩大,油耗低,可使用劣质燃油,显示出辉煌的发展前景。
狄塞尔随即投入到柴油机生产的商业冒险中。
不幸的是,作为优秀的工程师,狄塞尔缺乏商业头脑。
他在经济上渐渐陷入困境。
1913年狄塞尔已处于破产的边缘。
但狄塞尔发明的柴油机,在汽车、船舶和整个工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发展。
1976年,德国大众首先在高尔夫轿车上采用柴油发动机;1989年,德国大众高尔夫柴油车获得“低排放车”的称号。
同年大众从Fiat的研发机构获得部分技术,制造出第一台带有增压、直喷技术的5缸发动机R5 TDI,这台发动机被放在奥迪100车型上试用。
1990年,德国大众正式推出增压、直喷系列柴油机TDI,从此德国大众在柴油动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1993年,开发出4缸涡轮增压直喷柴油发动机(TDI);1995年,开发出自然吸气式直喷(SDI)柴油发动机;开发出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 1998年,开发出泵喷嘴(Pumpe Düse)技术;1999年,开发出百公里油耗3升的路波轿车柴油动力。
而一升级柴油动力轿车的出世创造了百公里油耗0.99升的记录,成为世界上最省油的轿车。
发动机采用铝制自然吸气式单缸柴油机,采用了先进的高压直接喷射技术,排量为0.3升;2002年,一汽-大众率先将捷达SDI轿车投放中国市场;2004年,一汽-大众引入TDI技术。
20世纪90年代,电控技术在柴油机上应用日益增多,控制精度不断提高,控制功能不断扩大,提高了柴油机的竞争力。
2000年欧洲轿车的柴油化率达到27%,到2005 年增加到30%。
2003年西欧柴油轿车产量达到400万辆。
一向对发展柴油轿车保持低姿态的美国,2000年也有10% 的轿车装用了柴油机。
2)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柴油机电控系统:采用“位置控制”和“时间控制”,供(喷)油压力与传统柴油机相同,称为常规压力电控系统。
以电控泵为代表。
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系统:采用“时间-压力控制”或“压力控制”,喷油压力较高,称为高压电控系统。
以共轨系统为代表的。
第三代柴油机电控系统:集“共轨”技术、“时间控制”燃油喷射技术、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多气门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过滤器再生技术、压电技术等于一体,以压电式高压共轨系统为代表。
共轨系统构成示意图3)现代柴油机先进技术“共轨”技术:指利用一个“公共油轨”向各缸喷油器供油,油压可独立控制。
“时间控制”燃油喷射技术:由ECU控制的高速电磁阀来直接控制供(喷)油的开始与结束时刻。
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废气涡轮增压及结构如图8-4所示,中冷却器冷却(50 ℃以下)。
多气门技术:每个气缸2个以上气门。
废气再循环技术:降低NOx的排放量。
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增压结构多气门技术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特点1)柴油机采用电控技术的优势(1)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更好。
(2)工作可靠性更高。
(3)低温起动更容易。
(4)运转更稳定。
(5)适应性强。
(6)动力输出和负荷匹配更精确。
(7)实现增压控制。
(8)结构紧凑,维修方便。
的,而非点燃的。
压燃点火方式柴油发动机工作时,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气缸中的空气压缩到终点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500-700℃,压力可以达到40—50个大气压。
活塞接近上止点时,供油系统的喷油嘴以极高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缸燃烧室喷射燃油,柴油形成细微的油粒,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可燃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时温度可达1900-2000℃,压力可达60-100个大气压,产生的扭矩很大,所以柴油发动机广泛的应用于大型柴油设备上。
传统柴油发动机的特点:热效率和经济性较好,柴油机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来提高空气温度,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的自燃点,这时再喷入柴油、柴油喷雾和空气混合的同时自己点火燃烧。
因此,柴油发动机无需点火系统。
同时,柴油机的供油系统也相对简单,因此柴油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比汽油发动机的好。
由于不受爆燃的限制以及柴油自燃的需要,柴油机压缩比很高。
热效率和经济性都要好于汽油机,同时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柴油机的扭矩大,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低,适合于载货汽车的使用。
但柴油机由于工作压力大,要求各有关零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所以柴油机比较笨重,体积较大;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嘴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较高;另外,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大;柴油不易蒸发,冬季冷车时起动困难。
由于上述特点,以前柴油发动机一般用于大、中型载重货车上。
传统上,柴油发动机由于比较笨重,升功率指标不如汽油机(转速较低),噪声、振动较高,炭烟与颗粒(PM)排放比较严重,所以一直以来很少受到轿车的青睐。
特别是小型高速柴油发动机的新发展,一批先进的技术,例如电控直喷、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得以在小型柴油发动机上应用,使原来柴油发动机存在的缺点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而柴油机在节能与CO2排放方面的优势,则是包括汽油机在内的所有热力发动机无法取代的,成为“绿色发动机”。
现代柴油发动机2)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对混合气浓度的控制方式不同,汽油机在理论混合气浓度附近工作,柴油机对混合气浓度没有相对固定的要求。
柴油机与汽油机对喷油压力的要求不同:汽油机多点系统压力0.25~0.35MPa,单点系统压力0.07~0.10MPa,而柴油机喷油压力高达100~200MPa,建立更高的喷油压力是重点和难点。
对燃烧过程的控制途径不同:汽油机通过控制点火正时和点火能量来控制,柴油机通过控制喷油正时、喷油持续时间和喷油速率来控制。
柴油喷射的电控执行器复杂:柴油机具有高压、高频、脉动等特点,而且对喷油正时的精度要求很高,这就导致了柴油喷射的电控执行器要复杂得多。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形式多样:传统的柴油机具有结构完全不同的系统,形成了柴油喷射系统的多样化。
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是以汽油作为燃料的发动机。
由于汽油粘性小,蒸发快,可以用汽油喷射系统将汽油喷入气缸,经过压缩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后,用火花塞点燃,使气体膨胀做功。
汽油机的特点是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
与柴油发动机相比,汽油机具有噪声低,运转平顺、冬季易于启动、发动机有效转速范围大(1000-7000rpm)、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汽油机的缺点是热效率低于柴油机,油耗较高,点火系统比柴油机复杂,可靠性和维修的方便性也不如柴油机。
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发动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
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
不同之处主要是,柴油发动机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而不是点燃的。
与汽油发动机相比,柴油机具有燃油经济性好、尾气中氮氧化合物较低、低速大扭矩等特点,因其出色的环保特性而被欧系车推崇,而对于平顺性、噪声等缺点,在欧洲先进汽车工业下,已不是什么难题,当前柴油机性能和工况已经和汽油机相差无几。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1.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类型柴油机电控系统。
柴油机电控系统框图2.电控的基本组成: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由传感器、ECU控制单元、执行器和线束四部分组成。
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各部分的功能。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1)电控系统的类型:(1)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系统在开环控制系统中,系统输出只受输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扰的特性都比较差。
开环控制系统中,基于按时序进行逻辑控制的称为顺序控制系统;由顺序控制装置、检测元件、执行机构和被控工业对象所组成。
主要应用于机械、化工、物料装卸运输等过程的控制以及机械手和生产自动线。
(2)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反馈原理基础之上的,利用输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对系统进行控制,可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性能。
闭环控制系统又称反馈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3.柴油机电控系统传感器(三类)运行工况传感器:用来检测柴油机运行工况基本参数的传感器,如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空气流量计等。
修正信号传感器:用来检测柴油机运行工况非基本参数的传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燃油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等。
反馈信号传感器:闭环控制系统中用来检测执行元件实际位置的传感器,包括供(喷)油量传感器(如供油齿条位置传感器、滑套位置传感器、燃油压力传感器等)和供(喷)油正时传感器(如分配泵正时活塞位置传感器、着火正时传感器等)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