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 格式:doc
- 大小:328.00 KB
- 文档页数:6
香蕉组培苗春植冬收关键技术(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香蕉组培苗概述二、春植冬收的关键技术1.组培苗的培育2.春植的注意事项3.冬收的注意事项三、总结正文香蕉组培苗春植冬收关键技术一、香蕉组培苗概述香蕉组培苗是一种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的香蕉树苗。
这种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病虫害少、品质稳定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香蕉产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香蕉组培苗春植冬收是指在春季种植香蕉组培苗,冬季进行收获。
这一技术使得香蕉的产出周期缩短,提高了香蕉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春植冬收的关键技术1.组培苗的培育组培苗的培育是香蕉组培苗春植冬收的关键环节之一。
首先,需要选择健康的母本香蕉树,取其叶片或茎部分进行组织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条件,以保证组培苗的健康生长。
2.春植的注意事项春季是香蕉组培苗种植的最佳时期。
在春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址: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种植。
(2)定植:将组培苗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定植,注意保持苗木直立,根部适当覆土。
(3)浇水: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要保证香蕉苗的水分供应,及时浇水,但避免过量。
(4)施肥:在春植过程中,要根据香蕉苗的生长情况,适时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5)病虫害防治:春季是病虫害高发期,要定期检查香蕉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3.冬收的注意事项冬季是香蕉组培苗收获的最佳时期。
在冬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成熟度:香蕉果实成熟时,果皮会由青变黄,果肉甜度增加。
要适时采摘成熟度适中的香蕉果实。
(2)采摘方式:用手轻轻捏住香蕉果穗,向上一提即可摘下。
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果实损伤。
(3)包装和储存:将采摘下来的香蕉果实进行包装,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震、防摔,以保证果实的品质。
三、总结香蕉组培苗春植冬收技术对于提高香蕉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香蕉育苗有哪些方法?
芽分株法或球茎切块法繁殖种苗。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除用吸芽分株法外,主要是用组织培养法和快速繁殖法。
组织培养法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香蕉根、叶、茎尖、花和果等器官和一小部分组织,培养在人工控制的环境里,使其再生、形成完整的植株。
组织培养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很快地大量繁殖种苗,利用茎尖培育技术去除可能带有的病毒。
如已选育、引进、获得1株品质优良的香蕉,需在最短期间繁殖大量的种苗,若按照传统的吸芽繁殖方法很难办到,采用组织培养法,则在较短期内可生产出百万的无病、种质纯正、规格齐一的健康种苗,并能保持原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快速繁殖法则将良种的吸芽苗植于育苗地,加强管理,促进其快速生长,到花芽分化前即营养生长阶段,采用刺死球茎中央的生长点办法,中止花芽分化,促使球茎发生更多的吸芽。
据观察未开花结果的植株,球茎发芽率高,而结过果的植株,球茎发芽高低。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一个球茎繁殖出10个以至几十个吸芽。
此外,也可采取球茎切块繁殖法加速繁荣昌盛殖。
其方法是,将已采果的良种植株的球茎挖起,将球茎切成若干小块,每小块保留1个粗壮的芽眼,切面涂上草木灰防腐。
然后,按株行距20厘米,把切块的芽眼朝上,平放于畦面,再覆土盖草。
育苗地要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
香蕉怎么繁殖香蕉是一种热带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了解香蕉的繁殖方法,对于种植香蕉的朋友来说至关重要。
香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子繁殖1.选择良种:挑选品质好、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的香蕉品种进行繁殖。
2.种子处理:将香蕉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以软化种皮,提高发芽率。
3.播种:在育苗床上进行播种,播种深度约为2厘米,间距保持20厘米左右。
4.管理:保持育苗床湿润,适当施肥,防止病虫害。
5.移栽:当苗高30厘米左右时,选择健康的幼苗进行移栽。
二、顶端优势繁殖1.选择母株:选取长势好、无病虫害的母株作为繁殖材料。
2.切段:将母株的顶端生长点切除,留下约1米长的茎段。
3.埋植:将切好的茎段埋入土壤中,保持间距约20厘米。
4.管理:适量浇水、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5.出新芽:大约一个月后,埋入土壤的茎段会长出新的幼芽。
6.移栽:新芽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移栽。
三、组织培养繁殖1.取材:剪取香蕉植株的茎尖、叶片等组织作为繁殖材料。
2.培养基制备:配置适当的培养基,如MS培养基。
3.接种:将取材后的组织放入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培养。
4.生长调节:根据组织生长情况,适当调整培养条件。
5.炼苗:当组织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炼苗,使其适应外界环境。
6.移栽:将炼苗后的组织移栽到土壤中,进行正常管理。
总之,香蕉繁殖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
在繁殖过程中,注意选择良种、加强管理、防治病虫害,以提高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不断学习新技术,探索更适合香蕉繁殖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水平。
香蕉组培苗的建棚育苗技术介绍1香蕉组培苗的益处我国香蕉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举行工厂化迅速育苗法取代过去传统吸芽种植法,这是香蕉育苗技术的重大突破,是香蕉产业的*革命,为香蕉产业的迅猛进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工厂化香蕉组培苗(试管苗)的优点:(1)繁殖速度快,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年四季都能举行生产,极大地满足香蕉生产进展蕉苗的需要。
(2)组培试管苗性状全都,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和生育期的全都性。
(3)组培苗纯度高,变异少,香蕉的成熟期和心得生育期基本全都,比用传统的吸芽种植,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保证香蕉种苗达到:种性纯优,质量牢靠,无毒无病,高产优质,是进展香蕉产业,提升经济效益一条重要技术措施。
2 香蕉组培苗建棚育苗技术2.1 香蕉假植苗圃地的挑选香蕉组培苗假植苗圃地宜挑选阳光充沛,地域开阔,雨后无洼积水,病虫源少,土壤适作养分杯基质土,有清洁水源的地方。
育苗地附近须无香蕉园和花叶病中间寄主植物。
宜挑选远离旧蕉园及简单传扬香蕉病害,昆虫的中间寄主作物如茄科的茄子,辣椒:葫芦科的瓜菜及玉米、生姜、芋头等50米以上。
同时交通便利,有淋喷灌水源,排水良好。
地下水位低于,50厘米以上,且周围无树木和巍峨建造遮阴的地方建育苗棚。
2.2 苗棚搭建搭建前先清除苗圃地的杂草。
以竹木或钢管为支架搭建苗棚,也可购买现成的棚架安装。
规格普通为30~50米8米2.5米。
管间间隔0.6米(竹)~1.0米(钢管),门口设立缓冲间。
苗棚先笼罩40目防虫网,再笼罩塑料薄膜和遮光率70%~90%的遮光网。
2.3 养分土的配制配制好无毒无病菌而又富含有机质的养分土是哺育健康合格杯苗的关键。
森林灌木丛的表土和塘泥、河泥等腐殖质较丰盛,是*抱负的养分土。
养分土要求疏松透光,无土传病虫害,并有一定黏性,pH值6.0~6.5,有机质含量5%~10%,含全氮0.5%~1.0%,速效氮60~100毫克/千克,速效磷100~150毫克/千克,速效钾100毫克/千克。
香蕉组培苗促早熟技术简介香蕉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品种,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种植和消费。
为了提高香蕉的产量和质量,许多农民和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早熟技术。
其中,香蕉组培苗促早熟技术被认为是一种效果显著且可行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香蕉组培苗促早熟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效果。
原理香蕉组培苗促早熟技术基于植物生理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组培技术:组培是将植物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和激素的培养基上的一种技术。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大量繁殖植物苗,并且有利于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激素调控:在香蕉组培苗促早熟技术中,激素是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适当调节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可以促进香蕉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从而达到提前果实成熟的目的。
3.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管理也对香蕉的早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适宜的光照条件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加速果实的发育。
操作步骤香蕉组培苗促早熟技术的操作步骤如下:1.培养基准备:准备含有适宜营养物质和激素的组培培养基,并进行无菌处理以防止污染。
2.组织培养:将香蕉幼苗的组织或细胞放入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
培养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3.激素处理:根据具体要求,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激素。
例如,可以通过加入生长素促进植株的生长,加入乙烯促进果实发育等。
4.环境管理:确保培养环境的稳定和适宜。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等方面的管理。
5.观察与调整:定期观察苗的生长情况,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培养条件和激素浓度,以达到促进早熟的效果。
效果评估香蕉组培苗促早熟技术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估:1.生长速度:观察香蕉组培苗的生长速度与传统苗的生长速度进行对比,以评估组培苗促早熟技术对提高生长速度的效果。
2.花序形成:观察花序的形成时间和数量,并与传统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评估组培苗促早熟技术对花序形成的影响。
3.产量和品质:比较组培苗和传统栽培苗的产量和品质差异,通过测量果实的大小、形状、糖度和营养成分含量等指标来评估组培苗促早熟技术的效果。
香蕉技术培育香蕉品种的方法一、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进行繁殖的技术。
香蕉组织培养主要包括离体培养和愈伤组织培养两种方法。
离体培养是将香蕉的花药、花粉、幼胚、茎尖等组织通过无菌培养基进行培养,使其分化成新的植株。
愈伤组织培养是通过香蕉组织的愈伤能力,将其愈伤组织分化为新的植株。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量繁殖优良的香蕉种苗,缩短繁殖周期,提高繁殖效率。
二、遗传改良技术遗传改良是通过选择、杂交、突变等手段,改良香蕉的遗传特性,培育出更好的香蕉品种。
选择是指通过挑选具有良好特性的香蕉植株作为亲本,进行后代的选择繁殖。
杂交是指将两个不同的香蕉品种进行人工授粉,培育出具有优良特性的香蕉品种。
突变是指通过诱变剂处理香蕉种子或组织,引发基因突变,从而培育出具有新特性的香蕉品种。
遗传改良技术可以提高香蕉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和产量等重要性状。
三、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香蕉的基因组来实现特定功能的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具有特定特性的基因导入香蕉中,使其具有抗病虫害、耐逆性等优良性状。
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等。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加快香蕉的育种进程,培育出更加优良的香蕉品种。
四、生物技术育种技术生物技术育种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进行香蕉育种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包括DNA标记辅助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学等。
DNA标记辅助选择是通过检测香蕉的DNA标记,进行选择繁殖具有优良特性的香蕉品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通过检测香蕉的分子标记,进行选择繁殖具有优良特性的香蕉品种。
基因组学是研究香蕉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香蕉育种的技术。
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可以提高香蕉的育种效率和育种准确性,培育出更加优良的香蕉品种。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遗传改良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育种技术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培育出具有优良特性的香蕉品种。
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摘要香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
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
香蕉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
香蕉也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它如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也会开花结籽儿。
野生香蕉中有一粒粒很硬的种子,吃起来极为不便。
因此,有人把野生香蕉树和四倍体的芭蕉杂交产生了三倍体的香蕉。
也就是现在的香蕉。
这样的香蕉屮就没有种子了。
香蕉的种子退化了,人们常通过香蕉地下的根葉幼芽来繁萌它的后代,现在随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更加高效进行香蕉繁殖,同时为其优良品种的保存扩大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香蕉;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转化1.香蕉植物组织培养长期以来,香蕉生产上主要采用吸芽繁殖,用这种常规方法繁殖,不但故量有限,而且挖取吸芽还会伤及母株的地下真茎及挖断母株的根群,从而影响当年产量。
同时,挖取的种苗切口大,成活率低。
为了提供发展香蕉生产所需的大量种苗,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大量香蕉苗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通过组织培养还可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速度,以满足生产上品种更新的需要。
1.1香蕉组培苗的培育技术1.1.1品种的选择选用适宜当地栽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选取剑状吸芽若干个进行脱毒。
1.1.2原种吸芽苗的选择选作吸芽的母株果梳应是果梳整齐、果大均匀、产量高、无病害症状、健壮的母株。
用作外植体的剑叶吸芽必须按株系进行编号并建立株系档案,必要时拍照全株相片。
1. 1. 3香蕉吸芽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从田间取回来的吸芽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不锈钢刀将吸芽切去根和顶端,剥去外层包片并切成高2厘米X直径 1.5厘米左右的圆锥体。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2 分钟,倒掉酒精,再用0.1%升汞,另加2〜3滴吐温80,消毒20〜30分钟。
消毒剂一定要浸过料,消毒过程屮要经常摇动以便材料充分灭菌。
用无菌水清洗4次,使药液彻底洗净。
用解剖刀剥去外层叶鞘,留用5毫米左右的基座,并将此圆锥型外植体十字形切为4块,编号后,置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VC〜31°Co开始培养时,可只用自然弱光,待长小芽后光照采用800~1000Lxs。
“金手指”( Goldenfinger)香蕉又称皇帝蕉、帝王蕉、贡蕉、甜蕉、米香蕉、金香蕉等,原产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华南地区已有引种栽培。
其果实小巧,长 10 cm左右,无籽,皮薄,熟后皮金黄色,色泽鲜艳,似金色的手指,非常美观;果肉橙黄、营养丰富、清甜芬芳、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零售价为各种香蕉之最,每公斤可达10多元。
目前,金手指香蕉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少,要增加种植面积,获得无病菌的种苗十分必要。
金手指香蕉常规繁殖采用吸芽,不但繁殖数量有限,而且母株在大田栽培时易受镰刀菌(巴拿马)枯萎病的危害,由带病母株发出的吸芽大多也会受到该病菌的感染,影响生长和结实。
采用吸芽生长点组织培养能获得大量无病菌的试管苗。
从2000年起,我们对金手指香蕉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成功,已生产出数十万株无病菌试管苗用于生产。
1 材料与方法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广州香蕉种植基地,在生长季节选取生长健壮、无病害植株的40~ oO cm高的吸芽为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表面的泥土后,切除上部的外假茎,留下6 cm高的茎和下部外假茎。
在无菌条件下逐层剥去包在茎外的叶鞘,每剥一层用70%酒精擦一次,当外植体为2 cm× 2 cmx2 cm大小时,浸泡在70%酒精中15秒,再用0. 1%升汞溶液消毒两次,每次5分钟,无菌水冲洗4~5次,切去基部变褐部分,将长约2 cm左右的外植体整体或将外植体纵切一分为二接种到腋芽启动培养基中进行腋芽诱导。
同时,为保证获得无病毒的试管苗,可再将外植体剥至长约0.5 cm左右生长点,再接种到腋芽启动培养基上。
当腋芽长出时,可将其切下在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增殖。
当增殖到3~4代,每个外植体有20~30个芽时取1~2个进行枯萎病的病原菌免疫学检测,检测无病菌的株系再进行大规模增殖,继代到10~12代时进行壮苗和生根培养。
试管苗出瓶前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炼苗培养。
采用苗床时,移植基质采用河沙1份、椰糠1份、塘泥4份;直接上营养杯时,营养杯上层1/3基质为河沙,下层2/3基质为园土。
图1 香蕉吸芽经分化诱导形成的多芽体2.3 丛芽增殖用吸芽诱导时使用的培养基继续对香蕉组培苗进行丛芽增殖,保持光照强度为1 500 lx,培养温度依然为~30 ℃,丛芽增殖的速度要高于初代,20 d左右即可刘伟光:香蕉组培苗快繁技术浅析充足光照时间,每天应不少于8 h。
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没有光照或者光照时间不够,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叶柄和假茎部分的绿色就会淡化,从而影响整体的增殖率。
一般而言,丛芽隔代增殖的次数应不超过12次。
2.4 生根培养经过一定次数的隔代增殖之后,香蕉组培苗会充分生长。
当其丛芽上的叶有3~4片并且芽高为3 cm时就可以转入生根培养基中。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琼脂、MS、AC、IBA,其浓度和含量均按规定的比例事先调配好。
生根培养时的光照强度要高于丛芽增殖,为3 000 lx,培养温度与之前步骤一致,培养时间为25~30 d不等。
2.5 假植苗培育香蕉吸芽经诱导、隔代培养以及生根培养之后就可进入假植苗栽培阶段。
在脱离培养基进入大棚培育之后要注意在四周覆盖防虫网,以避免过于强烈的紫外线对幼苗造成伤害。
同时培育假植苗的大棚和外部环境之间还应设置一个缓冲空间。
香蕉组培苗生长过程中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尤其在刚刚移入大棚之后的7 d内一定要保持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95%左右。
为了加快生根和生长速度,可以在组培苗上部加一个小拱棚,以减少水分散失从而保证湿度稳定。
在生长时如果遇到高温和干燥天气,应及时打开棚门进行通风,必要时通过喷水进行降温,避免高温灼烧幼苗。
香蕉组培苗在生长早期阶段对于肥料的要求并不高,因此施肥时可进行少量施肥或者后期进行叶面追肥。
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影响,每隔一段时间要定期喷防治药剂以提高成活率。
待香蕉组培苗生长至20 cm左右,且叶片数目为5~7片时即可离开大棚进行种植。
在种植之前可以将遮阳网和薄膜掀开,炼苗3~5 d,以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保证较高的成活率[4-5]。
香蕉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
在多年的研究和工厂化生产基础上,我们总结了香蕉标准化组培快繁技术如下:
1、外植体:
1.1采芽母本园:须为确认品种纯正、无香蕉花叶心腐病和束顶病病株的正常管理香蕉园。
1.2采芽母体:须为农艺性状优良的植株作为采芽母体。
1.3外植树体(采芽):采集采芽母体生长健壮的、30-50cm高的吸芽,在无菌条件下切割其呈1.5*1.5*1.5的生长锥。
2、消毒方法:0.1%HgCl2消毒3-5分钟,无菌水冲洗4-5次。
3、培养基:
3.1诱导培养基:MS+6-BA5.0+NAA0.2,蔗糖3.0%,PH5.8
3.2增殖培养基:MS+6-BA3.0+NAA0.1,蔗糖3.0%,PH5.8
3.3诱根培养基:MS+NAA0.2,蔗糖3.0%,PH5.8
3.4增殖所需培养基:7ml/每个不定芽;
诱根所需培养基:5ml/每个不定芽。
4、增殖切割技术:以1-2个芽为1个单位,大小芽搭配为佳,剔除异常芽;繁殖倍数在2.5左右。
5、继代培养周期:20-25天。
6、继代代数:不超过10代。
7、诱根切割技术:选取高2cm以上的单个不定芽。
8、诱根培养条件:温度28±2℃,光强2000-3000 Lux,每日光照10-12小时。
9、炼苗:在诱根培养18天后,置于可控制光强的遮荫棚内进行炼苗,以达到壮苗的目的。
10、移栽:培养袋中的小苗,达到假茎高4-5cm、具体3-4片以上的真叶和根系生长良好的规格时,即可在假植苗圃中移栽,培育达到杯苗质量标准,方可定植于大田。
11、检疫性病原检测:对每一个外植体发生的不定芽进行病毒检测。
喷鼻蕉的组织造就与快速滋生摘要喷鼻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普遍栽培食用.喷鼻蕉味喷鼻.富于养分,长年可收成,在温带地区也很受看重.喷鼻蕉也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它如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也会开花结籽儿.野生喷鼻蕉中有一粒粒很硬的种子,吃起来极为便利.是以,有人把野生喷鼻蕉树和四倍体的芭蕉杂交产生了三倍体的喷鼻蕉.也就是如今的喷鼻蕉.如许的喷鼻蕉中就没有种子了.喷鼻蕉的种子退化了,人们常经由过程喷鼻蕉地下的根蘖幼芽来滋生它的子女,如今随植物细胞工程的成长,植物组织造就及快速滋生加倍高效进行喷鼻蕉滋生,同时为其优秀品种的保管扩展供给有利前提.症结词:喷鼻蕉;植物组织造就;快速滋生;转化1.喷鼻蕉植物组织造就长期以来,喷鼻蕉临盆上重要采取吸芽滋生,用这种通例办法滋生,不单故量有限,并且挖取吸芽还会伤及母株的地下真茎及挖断母株的根群,从而影响当年产量.同时,挖取的种苗瘦语大,成活率低.为了供给成长喷鼻蕉临盆所需的大量种苗,运用植物组织造就技巧,滋生大量喷鼻蕉苗是异常须要的.此外,经由过程组织造就还可加速优秀品种的滋生速度,以知足临盆上品种更新的须要.选用合适当地栽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拔取剑状吸芽若干个进行脱毒.1.1.2 原种吸芽苗的选择选作吸芽的母株果梳应是果梳整洁.果大平均.产量高.无病害症状.硬朗的母株.用作外植体的剑叶吸芽必须按株系进行编号并树立株系档案,须要时摄影全株相片.从田间取回来的吸芽用自来水冲洗清洁后,用不锈钢刀将吸芽切去根和顶端,剥去外层包片并切成高2厘米×直径1.5厘米阁下的圆锥体.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2分钟,倒失落酒精,再用0.1%升汞,另加2~3滴吐温80,消毒20~30分钟.消毒剂必定要浸过料,消毒进程中要经常动摇以便材料充分灭菌.用无菌水清洗 4 次,使药液完整洗净.用剖解刀剥去外层叶鞘,留用5毫米阁下的基座,并将此圆锥型外植体十字形切为4块,编号后,置入引诱造就基中造就,造就温度为27℃~31℃.开端造就时,可只用天然弱光,待长小芽后光照采取800~1000Lxs.将已开端增殖的芽顶部叶片切除,切除的叶片可作为病毒检测的材料.将基部切成含有2~4个芽的小块,转接到继代造就基中造就.造就温度27℃~31℃,光照为800~1000Lxs,经检测不带临盆上检定病毒的株系方可作为滋生材料继代增殖.20~30天继代一次,继代造就次数不超出12代.将假茎发展至2厘米阁下的无根继代苗转入生根造就基中造就,造就温度为27℃~31℃,光照2500~3000Lxs,天天光照的时光为10小时阁下.将造就室内造就的约3厘米高以上的组培苗转换至外界天然光温前提下造就,待叶片转浓绿色后(时光大约7~10天)开端移栽.移栽时最好先打开塑料袋一个晚上,第二天用清水冲洗失落根部的造就基,并依据苗的大小进行分级.重要检测束顶病(BBTV)和花叶心腐病(CMV).采取血清学DAS-ELISA法检测.按喷鼻蕉组培检定苗质量尺度中划定的6种变异株予以剔出.变异株的6种类型:①假茎和叶片.叶脉变红;②假茎变青.叶片尖形,叶柄修长;③假茎矮粗,叶距较密集.叶片短圆(矮变);④叶片卷曲对称;⑤叶片消失黄.白色条纹或缺绿斑块;⑥植株发展特快,和一般的植株不一样,叶片特大,杆特粗(高变).以MS+3%蔗糖+0.6%琼脂作根本造就基,每个处理3次反复,每个反复10株(块),接种后置于室内日光灯下造就,光照强度为 1 500~2 000lx,天天光照12 h,造就温度为(28±2)℃.引诱造就于第二代接种后30天.分化造就于接种后20天.生根造就于接种后30天进行查询拜访不雅察,盘算遍地理的芽引诱率.增殖率(倍)和生根率.引诱造就实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0.02.0.04.0.06.0.08 mg/L和6-BA添加浓度为2.5.5.0.7.5.10.0.12.5 mg/L共25个处理.各供试品种取嫩球茎,在自来水冲浴下除去外层叶片,置于0.1% HgCl2溶液中浸泡15 min,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沿球茎发展点纵切成2~4块,每块大小约 3 cm3,分离接种到引诱造就基中进行造就,每代造就30天.分化造就实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0.0.1.0.2.0.3.0.4 mg/L 和6-BA添加浓度为2.0.4.0.6.0.8.0.10.0 mg/L共25个处理,将经2代造就并引诱成功的芽体分离转接到分化造就基进行分化造就,每代造就25天.生根造就实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2.0.4.0.6.0.8.1.0 mg/L和6-BA添加浓度为0.0.02.0.04.0.06.0.08 mg/L共25个处理,将分化的丛芽切成单株,分离转接到生根造就基中进行造就.由上可得出通俗喷鼻蕉(巴西蕉,AAA)引诱成苗为6-BA 5.0 mg/L+NAA 0.02 mg/L,继代增殖造就为6-BA 4.0 mg/L+NAA0.1 mg/L,生根造就为6-BA 0.02 mg/L+NAA 0.8mg/L;粉蕉(ABB)引诱成苗为6-BA 10.0 mg/L+NAA 0.04 mg/L,继代增殖造就为6-BA 2.0 mg/L+NAA 0.2 mg/L,生根造就为6-BA 0.02 mg/L+NAA 0.8 mg/L;贡蕉(AA)引诱成苗为6-BA 7.5mg/L+NAA 0.02 mg/L,继代增殖造就为6-BA 4.0mg/L+NAA 0.1 mg/L,生根造就为6-BA 0.02 mg/L+NAA 0.8 mg/L.植物发展调节剂的心理作器具有两面性,它既能促进发展.增殖,也能克制发展,甚至杀逝世植物,其症结取决于植物发展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及植物细胞的年纪和器官的种类等,一般低浓度下促进发展,中等浓度下克制发展,高浓度下致畸致逝世植物.在通俗喷鼻蕉.粉蕉.贡蕉组织造就临盆中,假如植物发展调节剂的种类.浓度组合运用得当,完整可以或许获得知足的后果.2.农杆菌介导的喷鼻蕉遗传转化对于大多半的喷鼻蕉产区, 喷鼻蕉临盆长期遭遇着诸如喷鼻蕉束顶病.喷鼻蕉花叶心腐病.喷鼻蕉枯萎病.喷鼻蕉叶斑病和喷鼻蕉交脉蚜等病虫害的轻微威逼,这些病虫害不但使植株长势受到影响, 甚至给喷鼻蕉临盆带来扑灭性的灾害.因为喷鼻蕉的种质资本相对缺少, 现有的喷鼻蕉品种中还未发明高抗病品种.喷鼻蕉栽培品种绝大多半都是三倍体, 难以采取传统的育种办法进行遗传改进,是以, 运用转基因技巧对喷鼻蕉进行遗传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喷鼻蕉是作为生物反响器临盆口服疫苗的幻想材料, 要将喷鼻蕉变成实际的生物反响器, 实现喷鼻蕉的财产进级, 必须树立有用的转基因技巧平台.用基因枪(轰击用的金微粒不包被外源 DNA)轰击植物组织造成微伤, 植物组织受伤后释放出的旌旗灯号引诱分子, 可以促进农杆菌对转化材料的吸附.用抽气减压或离心力的感化使农杆菌与植物细胞充分接触, 也可大大进步农杆菌对喷鼻蕉外植体材料的附着.今朝喷鼻蕉转基因研讨中所采取的外植体材料重要有:胚性悬浮细胞或原生质体,茎尖分生组织和茎微盘.个中胚性悬浮细胞运用最为普遍, 该体系的长处是细胞决裂兴旺,单细胞来源的体细胞胚胎产生可防止嵌合体的产生,与其他外植体材料比拟,胚性悬浮细胞更有利于T-DNA 的摄入和整合.2.2.3 Vir 区的活化在喷鼻蕉组织本身可以产生少量旌旗灯号物资的基本上,外源乙酰丁喷鼻酮(Acetosyringone AS)的参加可以战胜喷鼻蕉细胞排泄酚类旌旗灯号物的缺少, 从而大大激活vir(virulence)区基因的表达,促进外源基因向宿主细胞核中转移.菌液浓度和侵染时光是影响转化效力的重要身分, 所以最佳的菌液浓度及侵染时光是高效转化体系所必须的.预造就有利于进步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和转化效力.侵染后的共造就时光也是影响转化频率的一个重要身分.共造就时光太短, 晦气于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引诱受体细胞的分化, 共造就时光过长, 外植体四周的农杆菌发展过旺, 乃至于掩埋全部外植体, 使部特别植体因褐变而逝世亡.EHA105 是经常运用的超毒力菌株, 比其他菌株更经常运用于喷鼻蕉的转化.转基因植物可否成功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的表达程度.在喷鼻蕉转基因研讨中经常运用到的启动子有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玉米泛素蛋白启动子(Ubi),水稻肌动蛋白启动子(Act).参考文献杨秀坚,孙诚志.2005.不合植物发展调节剂对喷鼻蕉组织造就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第六期:35-38王丽萍,邓泽周,吴勇谋等.2014.皇帝蕉组织造就与快速滋生技巧研讨.中国南边果树.43(2):71-73赵静, 金志强, 徐碧玉.2006.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喷鼻蕉遗传转化研讨进展.遗传.28(12): 1619-1626吴坤林.2006.喷鼻蕉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组织造就技巧.生物学传递.41(10):5-7夏晶晖,鲜敏,杨春艳.2002.喷鼻蕉的组织造就与快速滋生.西南园艺.30(3):3-4李华平,胡晋生,王敏等.2000.喷鼻蕉茎尖遗传转化法研讨.热带作物学报.21(4):33-38黄永红,易干军,周碧容等.2006.喷鼻蕉遗传转化办法研讨进展.分子植物育种.4(3):79-84。
香蕉该怎么繁殖?香蕉的繁殖方法【常见问题】香蕉该怎么繁殖?【专家解答】香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种植效益高。
香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吸芽繁殖、块茎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由于香蕉是单性结实,通常没有种子,栽培上都是采用无性繁殖。
但野香蕉是有种子的,可通过种子繁殖。
现将香蕉的繁殖方法介绍如下:一、吸芽繁殖吸芽繁殖是香蕉栽培传统较为普遍的育苗法。
主要是用剑芽(红笋)和褛衣进行繁殖。
供分株作种苗的及芽一般要高达40厘米以上。
1.红笋:头大尾小,形似笋、剑,因此也称剑芽。
一般在上一年的11月份长出,当年立春后天气转暖时露出地面,,呈红色,通常在当年3、4、5月份种植时用。
种植后特点是先出叶后长根。
2.褛衣芽:褛衣芽一般在上一年的8、9、10月长出,因遇干旱,寒冷不长,冬天来临时叶变枯。
由于低温,缺水,上部长得较慢,下部积累营养,因而养分充足,型状上小下大,根系多,一般在2、3月份种植时用。
种植后是先发根,后抽叶。
二、块茎(球茎)繁殖块茎繁殖主要是为了在短期内培育大量芽苗而采用的繁殖方法。
采用尚未开花结果的植株或大吸芽的地下茎(10-11月份萌芽)为材料,切块时间最好在11月~翌年1月份,大部分可以发芽,4、5、6月苗高40~50厘米即可栽植。
此繁殖方法的优点是可减少病虫害,成活率高、生长、结果整齐,初期植株比吸芽繁殖矮,较为抗风,但有第一代产量低的缺点。
地下茎切块繁殖的方法,先将地下部植株切掉,挖起块茎,留假茎12~15厘米高,然后把块茎切成小块,每块重量约120克以上,上带一个粗壮的芽眼,切面涂上草木灰防腐,接着按株行距15厘米,把切块平放于畦上,芽眼朝上,再覆土盖草,进行施肥管理。
芽苗出圃前一周,应连续喷射等量式波尔多液2次,以防叶斑病。
如发现束顶病苗应及时拔除,并撒施石灰消毒,以防传染。
有线虫危害严惩的地方,事前将地下茎外面黑腐的表皮刮净,用54~55℃的热水(或5%的甲醛)浸20分钟,杀死线虫,然后育苗。
香蕉的繁殖方法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其独特的香味和丰富的营养使其备受人们喜爱。
而要想获得新的香蕉植株,就需要了解香蕉的繁殖方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香蕉繁殖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香蕉的主要繁殖方法包括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
种子繁殖是指利用香蕉的种子进行繁殖,而分株繁殖则是指通过香蕉植株的地下茎或侧芽进行繁殖。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繁殖方法的具体步骤。
首先是种子繁殖。
首先需要准备成熟的香蕉果实,并将其取出种子。
然后将种子清洗干净,并在温暖的环境中晾干。
接着,将种子放入盆土中,浇适量的水,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待种子发芽并长出一定高度后,就可以进行移栽。
需要注意的是,种子繁殖需要较长的时间,且成活率较低,但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新植株。
其次是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比较常见的香蕉繁殖方法,也是较为简单和快速的方法。
首先需要选择一株健康的香蕉植株,并将其地下茎或侧芽分离出来。
然后将分离出的地下茎或侧芽进行修剪,并浸泡在生长促进剂中。
接着,将修剪后的地下茎或侧芽移植到盆土中,并进行适当的浇水和光照管理。
分株繁殖的优点是成活率高,且可以更快速地获得新的植株。
除了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外,香蕉还可以通过组织培养和离体繁殖等方法进行繁殖。
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香蕉的繁殖方法有多种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合。
在进行繁殖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以提高繁殖成功率。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香蕉的繁殖方法,祝您在繁殖过程中取得好的成绩。
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摘要香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
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
香蕉味香、富于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
香蕉也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它如其他绿色开花植物一样,也会开花结籽儿。
野生香蕉中有一粒粒很硬的种子,吃起来极为不便。
因此,有人把野生香蕉树和四倍体的芭蕉杂交产生了三倍体的香蕉。
也就是现在的香蕉。
这样的香蕉中就没有种子了。
香蕉的种子退化了,人们常通过香蕉地下的根蘖幼芽来繁殖它的后代,现在随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更加高效进行香蕉繁殖,同时为其优良品种的保存扩大提供有利条件.关键词:香蕉;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转化1.香蕉植物组织培养长期以来,香蕉生产上主要采用吸芽繁殖,用这种常规方法繁殖,不但故量有限,而且挖取吸芽还会伤及母株的地下真茎及挖断母株的根群,从而影响当年产量。
同时,挖取的种苗切口大,成活率低.为了提供发展香蕉生产所需的大量种苗,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大量香蕉苗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通过组织培养还可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速度,以满足生产上品种更新的需要.1.1香蕉组培苗的培育技术1.1.1品种的选择选用适宜当地栽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选取剑状吸芽若干个进行脱毒。
1。
1.2 原种吸芽苗的选择选作吸芽的母株果梳应是果梳整齐、果大均匀、产量高、无病害症状、健壮的母株。
用作外植体的剑叶吸芽必须按株系进行编号并建立株系档案,必要时拍照全株相片。
1.1。
3香蕉吸芽外植体的消毒与接种从田间取回来的吸芽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用不锈钢刀将吸芽切去根和顶端,剥去外层包片并切成高2厘米×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锥体.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消毒2分钟,倒掉酒精,再用0.1%升汞,另加2~3滴吐温80,消毒20~30分钟.消毒剂一定要浸过料,消毒过程中要经常摇动以便材料充分灭菌。
用无菌水清洗4 次,使药液彻底洗净。
用解剖刀剥去外层叶鞘,留用5毫米左右的基座,并将此圆锥型外植体十字形切为4块,编号后,置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7℃~31℃.开始培养时,可只用自然弱光,待长小芽后光照采用800~1000Lxs。
1.1。
4。
继代苗的培养将已开始增殖的芽顶部叶片切除,切除的叶片可作为病毒检测的材料.将基部切成含有2~4个芽的小块,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中培养。
培养温度27℃~31℃,光照为800~1000Lxs,经检测不带生产上检定病毒的株系方可作为繁殖材料继代增殖。
20~30天继代一次,继代培养次数不超过12代。
1.1.5生根苗的培育将假茎生长至2厘米左右的无根继代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温度为27℃~31℃,光照2500~3000Lxs,每天光照的时间为10小时左右。
1.1。
6组培苗的炼苗培养将培养室内培养的约3厘米高以上的组培苗转换至外界自然光温条件下培养,待叶片转浓绿色后(时间大约7~10天)开始移栽。
移栽时最好先打开塑料袋一个晚上,第二天用清水冲洗掉根部的培养基,并根据苗的大小进行分级。
1。
1。
7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测和变异株的剔出1。
1.7。
1病毒的种类主要检测束顶病(BBTV)和花叶心腐病(CMV).1。
1。
7。
2检测方法采用血清学DAS-ELISA法检测。
1。
1.7.3变异株的剔出按香蕉组培检定苗质量标准中规定的6种变异株予以剔出。
变异株的6种类型:①假茎和叶片、叶脉变红;②假茎变青、叶片尖形,叶柄细长;③假茎矮粗,叶距较密集、叶片短圆(矮变);④叶片卷曲对称;⑤叶片出现黄、白色条纹或缺绿斑块;⑥植株生长特快,和一般的植株不一样,叶片特大,杆特粗(高变).1。
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组织培养的影响以MS+3%蔗糖+0。
6%琼脂作基本培养基,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株(块),接种后置于室内日光灯下培养,光照强度为1 500~2000lx,每天光照12 h,培养温度为(28±2)℃。
诱导培养于第二代接种后30天、分化培养于接种后20天、生根培养于接种后30天进行调查观察,计算各处理的芽诱导率、增殖率(倍)和生根率。
诱导培养试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0.02、0.04、0。
06、0。
08 mg/L和6—BA添加浓度为2。
5、5.0、7.5、10。
0、12。
5 mg/L共25个处理.各供试品种取嫩球茎,在自来水冲浴下除去外层叶片,置于0.1%HgCl2溶液中浸泡15 min,无菌水冲洗5次,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沿球茎生长点纵切成2~4块,每块大小约3cm3,分别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每代培养30天。
分化培养试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
0、0。
1、0.2、0。
3、0。
4 mg/L和6—BA添加浓度为2.0、4.0、6.0、8。
0、10.0 mg/L共25个处理,将经2代培养并诱导成功的芽体分别转接到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每代培养25天.生根培养试验设NAA添加浓度为0。
2、0。
4、0.6、0.8、1.0 mg/L和6—BA添加浓度为0、0。
02、0.04、0。
06、0。
08 mg/L共25个处理,将分化的丛芽切成单株,分别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由上可得出普通香蕉(巴西蕉,AAA )诱导成苗为6—BA 5.0 mg/L+NAA 0.02 mg/L ,继代增殖培养为6-BA 4.0 mg/L+NAA0。
1 mg/L,生根培养为6—BA 0.02 mg/L+NAA 0.8mg/L ;粉蕉(ABB)诱导成苗为6-BA 10.0 mg/L+NAA 0。
04 mg/L ,继代增殖培养为6-BA 2。
0 mg/L+NAA 0。
2 mg/L ,生根培养为6—BA 0。
02 mg/L+NAA 0.8 mg/L;贡蕉(AA)诱导成苗为6—BA 7。
5mg/L+NAA 0.02 mg/L ,继代增殖培养为6—BA 4.0mg/L+NAA 0.1 mg/L ,生根培养为6-BA 0。
02 mg/L+NAA 0.8 mg/L 。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面性,它既能促进生长、增殖,也能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其关键取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及植物细胞的年龄和器官的种类等,一般低浓度下促进生长,中等浓度下抑制生长,高浓度下致畸致死植物。
在普通香蕉、粉蕉、贡蕉组织培养生产中,如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组合使用得当,完全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2.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对于大多数的香蕉产区, 香蕉生产长期遭受着诸如香蕉束顶病、香蕉花叶心腐病、香蕉枯萎病、香蕉叶斑病和香蕉交脉蚜等病虫害的严重威胁,这些病虫害不仅使植株长势受到影响, 甚至给香蕉生产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由于香蕉的种质资源相对缺乏, 现有的香蕉品种中还未发现高抗病品种。
香蕉栽培品种绝大多数都是三倍体, 难以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因此,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香蕉进行遗传改良就显得尤为重要.香蕉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口服疫苗的理想材料, 要将香蕉变成现实的生物反应器, 实现香蕉的产业升级, 必须建立有效的转基因技术平台。
2.1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2。
2影响农杆菌介导香蕉转化的几个重要环节2.2.1侵染过程用基因枪(轰击用的金微粒不包被外源 DNA)轰击植物组织造成微伤,植物组织受伤后释放出的信号诱导分子, 可以促进农杆菌对转化材料的吸附。
用抽气减压或离心力的作用使农杆菌与植物细胞充分接触, 也可大大提高农杆菌对香蕉外植体材料的附着。
2。
2。
2受体材料目前香蕉转基因研究中所采用的外植体材料主要有:胚性悬浮细胞或原生质体,茎尖分生组织和茎微盘.其中胚性悬浮细胞使用最为广泛, 该体系的优点是细胞分裂旺盛,单细胞起源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可避免嵌合体的产生,与其他外植体材料相比,胚性悬浮细胞更有利于T—DNA 的摄入和整合。
2。
2.3 Vir 区的活化在香蕉组织本身可以产生少量信号物质的基础上,外源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 AS)的加入可以克服香蕉细胞分泌酚类信号物的不足, 从而大大激活vir(virulence)区基因的表达,促进外源基因向宿主细胞核中转移。
2。
2。
4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是影响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 所以最佳的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是高效转化系统所必须的。
2。
2。
5预培养与共培养对转化效率的影响预培养有利于提高外源基因的瞬时表达和转化效率。
侵染后的共培养时间也是影响转化频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共培养时间太短, 不利于外源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中并诱导受体细胞的分化, 共培养时间过长,外植体周围的农杆菌生长过旺, 以致于掩埋整个外植体, 使部分外植体因褐变而死亡。
2.2。
6不同农杆菌菌株类型的影响EHA105 是常用的超毒力菌株,比其他菌株更常用于香蕉的转化。
2.2.7启动子转基因植物能否成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
在香蕉转基因研究中常用到的启动子有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玉米泛素蛋白启动子(Ubi),水稻肌动蛋白启动子(Act).参考文献杨秀坚,孙诚志.2005.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组织培养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第六期:35-38王丽萍,邓泽周,吴勇谋等。
2014.皇帝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43(2):71—73赵静, 金志强, 徐碧玉。
2006。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进展.遗传。
28(12): 1619-1626吴坤林。
2006。
香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组织培养技术。
生物学通报.41(10):5—7林贵美。
2005。
香蕉组培苗的研究与推广.中国热带农业。
24—27夏晶晖,鲜敏,杨春艳.2002.香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西南园艺。
30(3):3—4李华平,胡晋生,王敏等。
2000.香蕉茎尖遗传转化法研究.热带作物学报.21(4):33—38黄永红,易干军,周碧容等。
2006。
香蕉遗传转化方法研究进展.分子植物育种。
4(3):79—84郑晓英,欧阳曙.1989.植物组织培养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
亚热带植物通讯.36—38马雪筠,周丽侬,陈俊秋.1989。
香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