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28.82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酒泉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题数量:试卷共有五大题,共21小题。

2.试卷结构:

3.试题难度:主要由常规题组成,大部分题目比较简单,学了就应该会做,部分题目命题比较灵活,全卷也有难、繁的题目。易、中、难的比例为7:2:1。

二、试题的基本特点

1.试题难易适当,区分度不好

试题要有较高的区分度才能实现选拔功能,今年中考物理试题的基础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为7:2:1,没有拉开不同水平学生的档次,从阅卷的情况分析使得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布合理,区分度不好,不利于实现中考的选拔功能。

2.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试题没有偏题、怪题和模棱两可的试题。但同样也较为繁琐计算题。本次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3.考查的知识全面

试卷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穿插刻度尺读数,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及

电压表的使用,天平调节,生活中的杠杆使用等实验技能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多道试题的设计是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4.突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今年的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通过对仪器的调节、实验现象的分析等过程,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

5.试题融入探究性和开放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试题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题目的答案极具开放性,如第18题探究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考查图像分析提取解题信息,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选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

6.综合题,计算难度较大

试卷中的计算题量为两道,计算难度较大,多考查的是基本公式和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计算繁杂。注重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第21题考查了全自动米糊机工作原理,结合工作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交替工作P-t图象,通过公式W=Pt计算电能,联系比热容的计算对加热效率相关内容的考查。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好

试卷中的大部分题是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其中有些题得分率偏低甚至一部分同学综合应用题得0分或直接白卷,表明一些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尚有欠缺。

2.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试卷中很多题目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学生实验探究中设置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应用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解决问题,但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脱离,知识与现象之间仍处于相对游离状态,不能很好的解决。

3.学生对学科交叉与综合方面的知识认识、掌握不够,科学素养不高,利用各学科综合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通过阅卷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差,很多时候物理公式能写对,相关数据也能代对,就是最后的计算结果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必须继续加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4.学生的思维方法,语言文字表达,解题过程缺乏规范训练,严格要求。(如:计算题不写解、答,不写原始公式,不写文字叙述,乱套公式,乱用字母,不注意单位及换算等。)

四、具体的试卷内容分析(识图与作图)

本次试卷中识图与作图题共有4道小题:

1.第13题“通电螺线管”主要考查右手螺旋定则即安培定则。解析:由小磁针的指向可判断出电磁铁的极性,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有磁性的变化情况可知电流的变化,从而判断滑片的移动情况。解答: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则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

右端为S极,则左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则可以判断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为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需正大电路中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要减小电路中的电阻,故滑片向右移动即向b端移动。点评:通电螺线管磁极的判定要利用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中涉及三个方向:电流方向与线圈绕向即四指的指向:磁场方向即大拇指的指向。在关于安培定则的考查中,往往是知二求一。

2.第14“题开瓶起子”主要考查杠杆五要素(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的掌握,力臂的画法,在使用杠杆时分清楚动力和阻力。解析:(1)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2)掌握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在此题中盖子对起子的力即为阻力。解答:(1)首先在F1的方向上做出力F1的作用线,然后从支点O向F1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L1。(2)F1使起子逆时针转动,其中盖子对起子的力阻碍了起子的转动,所以是阻力F2,方向竖直向下。点评: 考查杠杆中力臂的画法,关键是正确的理解掌握力臂的概念,找到支点和力的作用线。

3.第15题“木球静止在水面上”考查的知识点力的示意图,二力平衡条件(等大、反向、同体、共线)的应用。解析:木球在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由于木球漂浮,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重力和浮力相等。解答:木球漂浮在水面上,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点评: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

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注意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

4.第16题“平面镜成像”考查的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等大、等距、连线垂直、虚像)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1、B1,连接A1、B1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根据数学中作对称图形的基本方法,作出物体AB两个端点A、B的对称点A1、B1,连接A1、B1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点评:(1)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2)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像点得到物体的像。

通过阅卷发现在识图与作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审题不清:有些同学没有看到题目要求,而少做题目。如第14题杠杆的作图。

2.表述不清,词难达意:主要表现在第13题,滑片P向(a或b)但有些学生是向(左或右)有些同学叙述不清,从而失分。

3.答题不规范:主要表现第16题平面镜成像问题中。

五、从具体的阅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基本概念不清

一些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物理规律弄不清,相似的概念或规律不能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