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88.50 KB
- 文档页数:26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
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
2016 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A.王维B.孟浩然C.陶渊明D.谢灵运2.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著称的是()A.李白B.杜甫C.苏轼D.辛弃疾3.《世说新语·任诞》中王子猷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是指()A.梅B.兰C.竹D.菊4.“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诗句传达的是()A.儒家思想B.佛老思想C.墨家思想D.玄学思想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象征B.比兴C.暗示D.铺陈6.擅长七言绝句,人称“七绝圣手”的唐代边塞诗人是()A.杜牧B.李商隐C.岑参D.王昌龄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孟子的()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思想D.民本思想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描述的人物是()A.薛宝钗B.林黛玉C.贾宝玉D.王熙凤9.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是()A.欧阳修B.韩愈C.杜甫D.白居易10.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秋水》的是()A.望洋兴叹、祸起萧墙B.望洋兴叹、贻笑大方C.贻笑大方、分崩离析D.祸起萧墙、分崩离析11.《饮酒》(其五)中,表现了“无我之境”的诗句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2.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A.《离骚》B.《春江花月夜》C.《短歌行》D.《孔雀东南飞》13.《张中承传后叙》一文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A.洛阳B.长安C.睢阳D.汴州1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夸张C.拟人D.排比15.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提出王朝兴衰的主要因素是()A.伶官B.天命C.人事D.人才16.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下列哪部著作()A.《尚书》B.《论语》C.《左传》D.《战国策》17.《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表现的场景是()A.乌江自刎B.霸王别姬C.决战楚汉D.东城快战18.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不包括()A.《黄金时代》B.《黑铁时代》C.《青铜时代》D.《白银时代》19.《我的四个假想敌》中,“战争”的敌我双方是()A.父亲与女儿B.父亲与男友C.母亲与男友D.女儿与男友20.“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警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 )A.《史记.李将军列传》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C.《左传.郑伯克段于鄢》D.《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正确答案:D解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召公劝谏周厉王的话,让厉王应当听从百姓的意见,适当调整统治政策。
2.下列关于《诗经》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C.古人将其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D.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此后才被称为“诗经”正确答案:B解析:《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后来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
3.《左传》最擅长的是叙写( )A.心理B.环境C.对话D.战争正确答案:D解析:《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千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千姿百态,几乎每战不同。
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4.(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
A.《春秋》B.《国语》C.《左传》D.《尚书》正确答案:B解析:《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史实。
5.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正确答案:A6.“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赤壁赋》B.《赋篇》C.《李夫人赋》D.《归田赋》正确答案:B7.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学派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佛家正确答案:C8.《苦恼》的作者是下列哪国的作家( )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正确答案:B解析:《苦恼》的作者是契诃夫,契诃夫是俄国作家。
9.苏轼的文学主张是( )A.“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出自唐代韩愈《答李翊书》;B选项出自宋代王安石《上人书》;C选项出自宋代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D选项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
2015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A.《凤凰涅槃》B.《天狗》C.《炉中煤》D.《地球,我的母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
《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题单选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A.张勋复辟B.九斤老太的唠叨C.七斤的苦闷D.辫子事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题单选诗集《春水》的作者是()A.张爱玲B.冰心C.萧红D.丁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
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题单选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
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题单选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2015年河南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duó)濒临(pín)迁谪(zhé)B.踽踽(jǔ)殽函(xiáo)够呛(qiànɡ)C.沙砾(lì)娇嗔(zhēn)凝噎(yē)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上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全校师生齐心协力重建校园,使校园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部话剧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演员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B.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C.这类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D.你对我态度恶劣,却指望我对你友好,这怎么可能?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洛阳桥经历近千年的风流考验,至今仍安然无恙,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业绩。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报告。
5.下列作家、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戴望舒——《雨巷》 B.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C.鲁迅——《祝福》 D.汪曾祺——《离太阳最近的树》6.下列古诗词默写错误的一项是()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是A.性善与仁政B.仁与礼C.严刑峻法D.隆礼重法2.诸子散文中汪洋恣肆、辞藻瑰丽的是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3.朱熹在《大学章句》中提出“大学之纲领”,不在其中的是A.明德B.亲民C.平天下D.止于至善4.《氓》产生的地域是A。
河南 B.陕西 C.山东 D.江苏5.《谏逐客书》涉及到的秦国制度是A.世卿世禄B.军功爵禄 C,客卿制 D.郡县制6.《湘夫人》的作者是丸屈原 B.宋玉 C.贾谊 D.曹植7.与秦晋觳之战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A.烛之武退秦师B。
晋楚城濮之战C,晋惠公背信弃义 D.晋公子重耳流亡8.《史记》中以时间先后为历代帝王作传的是A。
表 B.书 C.本纪 D.世家9.曹操《短歌行》中引用历史事件典故的诗句是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的是A。
陶渊明 B。
孟浩然 C.谢灵运 D。
欧阳修11.苏轼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
王维 B.李贺 C.杜牧 D,元稹11,下列未列入唐宋八大家的是A.曾巩B.欧阳修 C。
王安石 D.范仲淹13.下列选项中,一反送别作品常态,别出新意的是A。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4.《前赤壁赋》继承和发展的赋体结构手法是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C.主客问答D.骈俪对偶15.《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A.《望江亭》B.《梧桐雨》 c.《莺莺传》 D.《拜月亭》16.北宋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是A.晏几道B.柳永C.周邦彦D.贺铸17.下列选项中,显现《天净沙·秋思》主题思想的是A。
2015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1/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A.《凤凰涅槃》
B.《天狗》
C.《炉中煤》
D.《地球,我的母亲》
下一题
(2/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
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A.张勋复辟
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
D.辫子事件
上一题下一题
(3/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
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A.张爱玲
B.冰心
C.萧红
D.丁玲
上一题下一题
(4/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上一题下一题
(5/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
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上一题下一题
(6/20)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6题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2024年河南省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一、单选题1、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与茅盾、巴金齐名的另外一位长篇小说家是______A.沈从文B.丁玲C.鲁迅D.老舍2、《左传》的体例是______A.纪传体B.国别体C.断代体D.编年体3、曾国藩给儿子曾纪鸿的家书中,告诫儿子要______A.仁厚博爱,知廉耻B.读书明理,勤俭自持,严谨做人C.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D.淡泊名利,忠厚做人4、法国作家莫泊桑一生创作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长篇六篇,游记三篇。
以下属于他的作品的是______A.《套中人》B.《红与黑》C.《最后的常春藤叶》D.《项链》5、______被誉为“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李白《蜀道难》C.王昌龄《出塞》(其一)D.杜甫《北征》6、魏徵向皇帝李世民上书劝谏的文章是______。
A.《谏逐客书》B.《上枢密韩太尉书》C.《答司马谏议书》D.《谏太宗十思疏》7、下列诗歌不属于边塞诗的是______A.《燕歌行》B.《从军行》C.《出塞》D.《归园田居》8、下列诗歌属于边塞诗的是______A.《将进酒》B.《春怨》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登高》9、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的是______。
A.李商隐B.李白C.白居易D.杜甫10、下列小说集中属于志人小说的是______A.《世说新语》B.《博物志》C.《搜神记》D.《幽明录》11、《过秦论》(上)先从秦国的强盛说起,渲染秦国历代君主的功业和秦始皇的威势,为日后秦国的覆亡作铺垫,这种写作手法是______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前后照应D.侧面烘托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______之”。
A.践行B.实践C.实验D.笃行13、曹操的《短歌行》(其一)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自______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14、写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名句的作者是______。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下列史作中属于国别体的是(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郑伯克段于鄢》D.《马伶传》正确答案:B解析:《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属于纪传体;《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著作;《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是一部编年史著作;《马伶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2.《谏逐客书》的作者是A.李密B.李斯C.王安石D.苏轼正确答案:B解析:《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奏章。
3.宋代苏轼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欧阳修B.柳宗元C.曾巩D.韩愈正确答案:D4.《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正确答案:B5.从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让读者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
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心情和性情的作品是( )A.张洁《拣麦穗》B.余光中《听听那冷雨》C.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D.史铁生《我与地坛》正确答案:B解析: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从“形”上讲,运用了蒙太奇手法,文章穿越时空,将历史与现实编织起来,让读者真实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6.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的是( )A.《墨子》B.《论语》C.《庄子》D.《列子》正确答案:B解析:《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7.《炉中煤》的主题是( )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思念祖国,愿意为祖国献身的精神D.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正确答案:C解析:《炉中煤》是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以火样的激情、浪漫的奇想、热烈奔放的旋律,唱出的一曲充满着力和美的时代赞歌。
2015年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反映了孟子的( ) A.民贵君轻的思想B.反对“霸道”的思想C.人性本善的思想D.得道多助的思想正确答案:B解析:齐桓公、晋文公为春秋五霸的代表,桓、文之事代指“霸道”。
孟子主张以民为本的“王道”。
引文中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反映的是孟子反对“霸道”的思想。
2.“诗言志”出自( )A.《尚书》B.《易经》C.《诗经》D.《诗大序》正确答案:A解析:“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古人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年代里,通过用原始歌舞之言,去言社会集体之志。
3.下列不属于《诗经》艺术特征的是( )A.重章叠句B.赋、比、兴的手法C.香草美人体D.以四言为主正确答案:C解析:“香草美人”是屈原作品《离骚》中的著名意象。
其他几项均为《诗经》的艺术特征。
4.“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春秋》正确答案:A解析:“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是郑庄公评价共叔段的话,说他做多了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5.《汉书》的体例属于( )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D.纪事本末体正确答案:C6.与《诗经.氓》题材类似的作品是( )A.《上山采蘼芜》B.《孔雀东南飞》C.《陌上桑》D.《悲愤诗》正确答案:A7.建安时期,擅长写四言诗是( )A.曹操B.曹植C.蔡琰D.曹丕正确答案:A8.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小说体式的是( )A.章回小说B.话本小说C.传奇小说D.笔记小说正确答案:D解析:魏晋南北朝小说为文言笔记小说,可分为记录奇怪之事的志怪小说与记录人物言语逸事的轶事小说。
志怪小说代表作品为《搜神记》,轶事小说代表作品为《世说新语》。
9.被杜甫称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作家是( )A.吴均B.庾信C.谢灵运正确答案:B解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2015年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一、单选题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反映了孟子的()A、民贵君轻的思想B、反对“霸道”的思想C、人性本善的思想D、得道多助的思想2.“诗言志”出自()A、《尚书》B、《易经》C、《诗经》D、《诗大序》3.下列不属于《诗经》艺术特征的是()A、重章叠句B、赋、比、兴的手法C、香草美人体D、以四言为主4.“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春秋》5.《汉书》的体例属于()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D、纪事本末体6.与《诗经·氓》题材类似的作品是()A、《上山采蘼芜》B、《孔雀东南飞》C、《陌上桑》D、《悲愤诗》7.建安时期,擅长写四言诗的是()A、曹操B、曹植C、蔡琰D、曹丕8.下列属于魏晋南北朝小说体式的是()A、章回小说B、话本小说C、传奇小说D、笔记小说9.被杜甫称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作家是()B、庾信C、谢灵运D、江淹10.被近代人王闿运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作品是()A、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白居易《长恨歌》C、王安石《明妃曲》D、吴伟业《圆圆曲》11.“永州八记”的作者是()A、韩愈B、柳宗元C、范仲淹D、王安石12.对功名富贵进行反思的作品是()A 、《虬髯客传》B、《柳毅传》C、《南柯太守传》D、《李娃传》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哪位作家词作中的句子()A、柳永B、秦观C、李清照D、姜夔14.“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范成大B、杨万里C、尤袤D、陆游15.“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出自()A、《西厢记》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16.下列人物的故事以悲剧结束的是()A、崔莺莺B、杜丽娘C、杜十娘D、赵盼儿17.下列人物属于《婴宁》的是()A、吴生B、席方平C、聂小倩18.《红楼梦》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一段曲词引起了哪位人物的强烈共鸣()A、迎春B、林黛玉C、史湘云D、香菱19.不属于“京派作家”的是()A、周作人B、沈从文C、老舍D、张爱玲20.下列不属于朱自清作品的是()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荷塘月色》C、《背影》D、《故都的秋》21.借鉴马尔克斯等人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当代作家的是()A、莫言B、余华C、陈忠实D、二月河22.《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迟子建B、余秋雨C、王蒙D、王小波23.舒婷的《致橡树》被视为当代()A、哲理诗的代表作B 、朦胧诗的代表作C、格律诗的代表作D、浪漫诗的代表作24.下列作品属于莎士比亚喜剧的是()A、《李尔王》B、《哈姆雷特》C、《威尼斯商人》D、《罗密欧与朱丽叶》25.格里高尔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城堡》B、《变形记》C、《巴黎圣母院》D、《百年孤独》二、填空题26.子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河南省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英语试题卷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语文 1-10;英语:词汇判断 11-20;选择填空 21-30;补充对话 31-40;阅读理解 41-50;完型填空51-60。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语文 1-10(每小题2 分,共 2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忖度(duó)濒临(pín)迁谪(zhé)B.踽踽(jǔ)殽函(xiáo)够呛(qiànɡ)C.沙砾(lì)娇嗔(zhēn)凝噎(yē)D.睿智(ruì)醴酪(lǐ)訇然(yán)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C )A.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这在历史上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全校师生齐心协力重建校园,使校园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部话剧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演员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B.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C.这类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D.你对我态度恶劣,却指望我对你友好,这怎么可能?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语文、英语试题卷第 1 页(共 11 页)C.洛阳桥经历近千年的风流考验,至今仍安然无恙,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业绩。
专升本复习资料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共24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毗.连琵.琶筚.路蓝缕B.伶.仃拎.包身陷囹.圄C.格.式楼阁.恪.尽职守D.拾掇.点缀.忧心慑慑..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乖戾过谦荒无人烟B.松驰聒噪看风使舵C.聆听门禁天翻地复D.双赢户籍言简意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支青年足球队旗鼓相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
B.大佛湾的上万尊雕像居然无一雷同,这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绝无仅有。
C.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老李不得不明珠暗投,开始四处打工。
D.卢梭晚年写的《忏悔录》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别具一格的名著。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从巴丹吉林沙漠西端的戈壁向北张望,的戈壁一色铁青,稀疏的骆驼草棵棵憔悴,一棵和另一棵之间距离很远,像是——的战士,伫立在广漠的戈壁当中,看日月轮转,大风奔流,饱受严寒和烈日侵袭,这仿佛是它们的宿命。
A.一望无边独树一帜根深蒂固B.阔大无疆孤立无援与生俱来C.阔大无疆独树一帜与生俱来D.一望无边孤立无援根深蒂固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影《侏罗纪世界》公映前一周,制片方为影评人和有关专家组织过小范围试映,结果美言不多。
B.要改变目前教学内容繁、难、偏、重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课本和教学的误区不可。
C.科学家发现了大脑中能够控制恐惧的区域,这将有助于改进创伤后压抑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D.代表们从尚法守信、励学思进、务实求真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这种梦境往往会被顽皮的鱼鹰搅破。
②忽然间鱼鹰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
③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模模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战国策》的体例属于( )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D.自传体正确答案:A2.《寡人之于国也》选自( )A.《左传》B.《论语》C.《孟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C3.《国殇》主要描写的是( )A.劳动场面B.战斗场面C.送别场面D.狩猎场面正确答案:B4.《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孔子C.班固D.左丘明正确答案:A5.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一首( )A.爱情诗B.田园诗C.送别诗D.咏史诗正确答案:B解析: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一首田园诗。
6.《诗经》中主要收集宗庙乐歌的是( )A.风B.小雅C.大雅D.颂正确答案:D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首;“颂”主要是宗庙乐歌,共四十首。
7.贯串《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意象是( )A.月亮B.星星C.太阳D.春花正确答案:A解析:贯串《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意象是月亮。
8.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高适正确答案:A解析: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9.贯串《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 )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万尺竹正确答案:C解析:贯串《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画竹。
10.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春秋》B.《国语》C.《左传》D.《史记》正确答案:D解析:《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下列诗作属于长篇叙事诗的是( )A.《长恨歌》B.《春江花月夜》C.《燕歌行》D.《关山月》正确答案:A解析: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4.(1)①孙悟空被推入八卦炉中,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逃了出来。
孙悟空大闹天官,玉帝请如来救驾;如来施法,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②在沧州,陆虞候等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大雪压倒草厅,林冲到山神庙避雪。
陆虞候指使人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林冲获知真相,在山神庙前杀了陆虞候等人。
(2)①《夜莺》示例:以前读到真夜莺的歌声能赶走疲劳和死神时,感叹它歌声的神奇;现在又读,从皇帝、侍卫以及老百姓对真假两只夜莺的态度中,体悟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赞颂。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示例:贫穷的渔夫放走一条会说话的比目鱼,渔夫妻子一再让比目鱼满足她的贪欲,最终魔法消失,他们贫穷如初。
以前感叹魔法的神奇,憎恶渔夫妻子的贪婪;现在则叹服作品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5.①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②书法也在不断发展6.(1)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并逐步推进。
(2)示例:图案以足球为主体,足球上标明“CSF”,意为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给足球画上翅膀,寓意腾飞、活力和足球运动带给学生的快乐。
“阳光体育,快乐足球”8个字,点明校园足球的宗旨和意义;这几个字错落排列,富有动感,显示出活力与快乐。
二、现代文阅读(一)7.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
“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
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
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
8.①情节: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②主题: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厚。
9.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
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10.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