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票据时效
- 格式:pdf
- 大小:148.05 KB
- 文档页数:4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经济法(注会)第九章 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知识点:票据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详细描述:1.形式要件: (1)票据凭证: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
(2)记载方式: ①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
②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3)签章方式:自然人签章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单位签章单位签章 +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的签章 (1)银行签章(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出票人、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银行公章或票据专用章(2)其他单位签章(商业汇票和支票的出票人):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支票可以是预留银行签章)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未记载,票据行为无效例题:1.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银行本票自出票之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为()。
A.1个月B.2个月C.6个月D.9个月正确答案:B解析:本票自出票之日起,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2.2006年6月5日,A公司向B公司开具一张金额为5万元的支票,B公司^支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
6月12日,C公司请求付款银行付款时,银行以A公司账户内只有5000元为由拒绝付款。
C公司遂要求B公司付款,B公司于6月15日向C公司付清了全部款项。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B公司向A公司行使再追索权的期限为()。
A.2006年6月25日之前B.2006年8月15日之前C.2006年9月15日之前D.2006年12月5日之前正确答案:D解析:支票的持票人对出票人(A公司)的票据权利,自出票之日起6个月不行使而消灭。
3.甲公司对乙公司负有债务。
为了担保其债务的履行,甲公司同意将一张以相对必要记载事项未记载,票据行为仍然有效,但是按法律规定默认决定任意记载事项(可以记载事项)未记载,不发生相应效果;记载了,发生效力记载不生票据法上效力的事项不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产生民法上的效力(如背书附条件、在票据之外另外以书面形式记载)记载本身无效事项在票据法和民法上均无效,不影响票据行为本身的效力记载使票据行为无效事项不仅该记载无效,而且整个票据行为无效本公司为收款人的汇票质押给乙公司,为此,双方订立了书而的质押合同,并交付了票据。
票据时效和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李绍章票据权利依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产生,也依一定的法律事实而消灭。
但对票据权利的消灭问题,在票据法学上却鲜有专门研究。
然而,票据权利的消灭却是在票据关系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客观事实,例如,因付款行为之完成而使票据权利消灭,这是最普遍、最广泛也是最常见的票据权利消灭形式。
再如,票据的灭失也会使票据权利暂时消灭等。
除了这些导致票据权利消灭的事实之外,票据时效之经过也是票据权利消灭的法律事实。
一、票据时效票据权利的行使不是无限期的,它需要一定的时效期间。
票据时效,也称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是指票据权利人在一定时间内不行使其权利,票据权利就归于消灭,票据债务人就可以票据权利已超过时效为由拒绝履行票据义务。
票据法上的消灭时效,与民法上的诉讼时效不同。
从时效经过的效果来看,超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和起诉权并不随之消灭,权利人仅仅丧失胜诉权。
而票据权利则是一种消灭时效,超过了消灭时效,票据权利人就在实体上丧失票据权利。
此外,票据时效较一般民法上的时效期间为短,它实行短期时效制度。
之所以作出这种立法安排,是由票据法追求的票据之流通性以及商法追求的商事交易效率价值决定的。
我国《票据法》对各种票据权利分别规定了消灭时效。
汇票持票人对汇票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汇票到期日起2年内因不行使而消灭;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上的权利,自出票日起2年内因不行使而消灭;支票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内因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内因不行使而消灭;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内因不行使而消灭。
二、利益返还请求权1.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概念和性质。
在第一节阐述“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时提到,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关系属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
这一关系产生票据当事人的利益返还请求权,由于其并非产生于票据法上的票据关系,所以严格来说,利益返还请求权并不属于票据权利范畴。
浅谈我国《票据法》关于票据时效的规定⼀、票据权利时效及其法律特征票据众所周知是具有可流通性、转让性质的有价证券。
我国《票据法》所规范的对象为汇票、本票和⽀票三种。
票据因其有价证券的属性,为了督促持票⼈及时⾏使权利,票据法专门对票据时效作出规定。
票据时效是指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即持票⼈在⼀定期限内不⾏使权利,导致票据权利消灭,票据债务⼈可以因超过票据时效⽽拒绝履⾏票据义务。
票据权利消灭是指持票⼈向票据债务⼈请求⽀付票据⾦额的权利消灭,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的消灭。
《票据法》第⼗七条规定的票据时效分为⼀般的票据权利时效、追索权和再追索权的时效。
⼀般的票据权利时效系持票⼈对票据的出票⼈和承兑⼈的权利,该权利期限为⾃该票据到期⽇起⼆年;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时效为⾃出票⽇起⼆年;持票⼈对⽀票出票⼈的权利,时效为⾃出票⽇起六个⽉;持票⼈对前⼿的追索权的时效⾃持票⼈被承兑⼈或出票⼈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起六个⽉;持票⼈对前⼿的再追索权的时效为⾃清偿⽇或者提起诉讼之⽇起三个⽉;持票⼈在上述期限内未⾏使票据权利,其享有的票据权利消灭。
《票据法》属于民商事法律规范的特别法,其所规定的票据时效也不同于⼀般民事诉讼时效,票据时效具有⼀定的特殊性,其法律特征如下:(⼀)票据时效属于消灭时效。
所谓消灭时效是指权利⼈在⼀定期间内不⾏使相关权利,该权利即告消灭,债务⼈可因超过权利时效⽽取得拒绝履⾏相关义务的抗辩权。
消灭时效的规定是为了督促持票⼈及时⾏使其权利,避免因其怠于⾏使权利⽽使票据权利义务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不利于经济及⾦融市场的稳定。
与⼀般的民事诉讼时效相⽐,票据时效期间届满,持票⼈不仅丧失了票据权利的诉权,⽽且其票据权利的请求权也将丧失。
⽽⼀般的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只发⽣诉权或胜诉权丧失的法律后果,其民事债权请求权仍然存在,债权⼈可以民事权利主张债务⼈履⾏债务。
(⼆)票据时效属于短期时效。
短期时效属于特殊的民事诉讼时效,⼀般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在两年以内。
注会《经济法》练习试题第九章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导语:参加全国统一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工作二年以上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师协会申请。
下面和来注会《经济法》练习试题:第九章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某公司签发汇票时出现的以下情形中,导致该汇票无效的是()。
A.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B.汇票上金额记载为“不超过50万元”C.汇票上记载了该票据项下交易的合同号码D.签章时加盖了本公司公章,公司负责人仅签名而未盖章2、票据权利人为将票据权利出质给别人而进展背书时,假设未记载“质押”、“设质”或者“担保”字样,只是签章并记载被背书人名称,那么该背书行为的效力是()。
A.票据转让B.票据承兑C.票据贴现D.票据质押3、甲私刻乙公司的财务专用章,假冒乙公司名义签发一张转账支票交给收款人丙,丙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
当戊主张票据权利时,以下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甲不承担票据责任B.乙公司承担票据责任C.丙不承担票据责任D.丁不承担票据责任4、甲签发一张票面金额为2万元的转账支票给乙,乙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将票面金额改为5万元后背书转让给丁,丁又背书转让给戊。
以下关于票据责任承担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丁对2万元负责,丙对5万元负责B.乙、丙、丁对5万元负责,甲对2万元负责C.甲、乙对2万元负责,丙、丁对5万元负责D.甲、乙对5万元负责,丙、丁对2万元负责5、xx年6月5日,A公司向B公司开具一张金额为5万元的支票,B公司将支票背书转让给C公司。
6月12日,C公司恳求付款银行付款时,银行以A公司账户内只有5000元为由回绝付款。
C公司遂要求B公司付款,B公司于6月15日向C公司付清了全部款项。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B公司向A公司行使再追索权的期限为()。
A.xx年6月25日之前B.xx年8月15日之前C.xx年9月15日之前D.xx年12月5日之前6、丙公司持有一张以甲公司为出票人、乙银行为承兑人、丙公司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到期日为xx年6月5日,但是丙公司一直没有主张票据权利。
一、票据权利的时效是如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17条规定,我国票据时效的期间分为三种:2年的期间、6个月的期间、3个月的期间。
这三种期间,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票据权利。
1、二年期间之适用。
有以下三种对象(1)汇票的持票人对出票人的权利。
汇票的出票人,对持票人负有保证承兑和保证付款的义务,持票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在二年内对出票人得行使追索权;(2)汇票的持票人对承兑人的权利。
承兑人承兑汇票后,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因此,持票人对承兑人有付款请求权。
当不获付款时,持票人在二年内对承兑人有追索权;(3)本票的持票人对出票人的权利。
本票是自付证券,出票人在持票人提示见票时,必须承担付款的责任,持票人未按照本票上规定的期限提示见票请求付款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在时效期间内对出票人有追索权。
本票持票人对出票人的权利,适用2年的时效期间。
2、期间6个月的时效,适用以下二种对象(1)支票的持票人对出票人的权利。
支票是委托证券,出票人对持票人承担保证从付款人处获得付款的责任,自己并不向持票人负担支付票面金额的义务,因此,持票人对出票人无付款请求权。
在支票不获付款时,持票人对出票人有追索权。
《票据法》第17 条第1款第2项所指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为追索权,时效期间为出票日起6个月。
支票的付款期限很短,持票人在很短的付款期限内不获付款时,应当尽快行使追索权,使支票关系当事人的财产关系处于确定、安全的状态,为有力促使持票人尽快追索,票据法将支票持票人的追索权时效期间,定为较短的6个月时间。
(2)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
票据以背书转让方式进入流通状态之后,背书人与被背书人之间、最初背书人(也叫“ 第一背书人”)和他之后的任何背书人、被背书人或者持票人之间,形成“前手、后手”关系,各国票据法上都规定,前手对后手承担担保责任,保证转让的汇票能够得到承兑和付款,转让的本票和支票能够得到付款,否则,后手或持票人对前手得行使追索权,我国《票据法》第37条、第68条、第81条第1款、第94条第1款等,即是如此的规定。
第三编商事法律制度——第九章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考情回顾及考情预测本章是教材中的重点章节,每年直接考查的分值在12分左右,考查题型全面,涵盖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考点主要分布在票据法律制度这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以来,本章几乎每年都会单独或者与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结合起来考查一道案例分析题。
2019年,本章的考查题型和分值会与往年基本相当。
本章重难点【重点】票据的签章和记载事项;票据权利与抗辩;背书、保证和承兑的具体规定;追索权的行使;支票的授权补记。
【难点】票据签章的效力;票据抗辩及其限制;票据的记载事项;票据无权代理的法律效力;票据提示承兑和提示付款的期限;票据保证责任的独立性;票据权利善意取得;追索对象的确定;伪造和变造的区别及其后果。
知识点:票据和票据关系(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1.票据的概念票据,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由本人或者委托他人在见票时或者在票载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有价证券。
2.票据的种类(1)汇票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本票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3)支票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二)票据的特征1.票据是有价证券票据上记载的是请求支付一定金额的债权,并且票据权利与票据具有紧密的结合关系。
2.票据是债权证券和金钱证券票据权利即持票人请求票据债务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权利,性质上属于债权,而且以金钱为内容。
3.票据是设权证券票据权利因出票行为而创设,没有票据,就没有票据权利。
4.票据是文义证券票据上的一切权利和义务,严格以票据上记载的文义内容而定,文义之外的任何理由、事项都不得作为依据。
(三)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1.票据关系票据关系,是指基于“票据行为”而发生的、以请求支付票据金额为内容的债权债务关系。
什么是票据时效
票据时效是指票据权利人或持票人效地进行票据权利行使的法
定期间。
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其行使的也包括请求承兑、请求作出拒绝证明书等。
由于票据权利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债权,票据时效也不同于民法上的时效。
票据时效均为短期时效
各国票据法对时效的规定不尽相同,大致分为均一主义和差等主义这两类。
均一主义无论是主债务人还是次债务人均适用同一时效,不分债务人的种类。
差等主义,意思是指对票据主债务人和次债务人分别适用长短不一的时效,我国票据法时效可划类为差等主义。
票据时效具有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票据时效独立于基础关系债权时效,二是对不同的追索权人其权利时效各自独立发生、独立存在。
1、票据关系产生于票据的制作与交付,是一种形式关系或抽象关系。
但在票据制作与交付之前一般都有一定的民法上的债权关系已经存在,票据关系在这些已有的权利义务关系基础上,通过票据关系当事人的票据行为而发生,这些关系因其为票据关系产生的基础而称为基础关系,基础关系内容多为民法上的权利义务。
虽然票据关系依赖基础关系而产生,但票据关系成立后即与基础关系相分离,票据权利因此成为独立于基础关系上的债权,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是票据的无因关系上的时效,与原因关系上请求权的消灭时效互无关联。
2、根据票据行为的独立性,当某一个追索权利人超过时效丧失追索权时,该追索权利人的所有前手并不必然因此而丧失追索权,这些前手在履行了对后手的付款义务后,仍有权在自己的追索时效期间内行使追索权。
各追索权人时效的起算点不同,时效期间也不承继前手连续计算而要独立起算。
注会考试《经济法》第9章第九章票据与⽀付结算法律制度本章简介1.本章⼏乎每年考试都会考查案例分析题,学习难度较⼤。
票据的内容虽然很多考试都有,可是注会教材中的表述却和其他考试有所不同,特别是票据代理、票据的善意取得等都融合了民商法的基本观点。
2.本章重点为票据权利和汇票的制度,其余准备客观题。
3.本章学习建议多画线路图,理清思路;同时要接受本教材采⽤的表述⽅式。
【考点⼀】⽀付结算概述(两星)【考点介绍】本考点很少涉及考题,建议关注结算账户的使⽤要求。
⼀、⽀付结算的⽅式1 同城结算银⾏本票、⽀票异地结算托收承付、银⾏汇票同城和异地汇兑、商业汇票、委托收款、银⾏卡等2票据结算汇票、本票、⽀票⾮票据结算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国内信⽤证、银⾏卡、预付卡、电⼦⽀付等⼆、⽀付结算的特征1.必须通过法律规定的中介机构进⾏(1)银⾏是⽀付结算和资⾦清算的主要中介机构。
(2)取得《⽀付业务许可证》的⾮⾦融机构可以成为⽀付机构,在收付款⼈之间提供⽹络⽀付、预付卡的发⾏与受理、银⾏卡收单和其他⽀付服务。
①⽀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转移应委托银⾏业⾦融机构办理,不得通过⽀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或委托其他⽀付机构等形式办理。
②⽀付机构也不得办理银⾏业⾦融机构之间的货币资⾦转移,经特别许可的除外。
【总结】⽀付机构两不得:⽀付机构之间的不得;银⾏业⾦融机构之间的不得。
2.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1)⾦额、签发⽇期、收款⼈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结算凭证,银⾏不予受理;(2)票据和结算凭证⾦额须以中⽂⼤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两者必须⼀致,两者不⼀致的票据⽆效(NOT 以⼤写为准),两者不⼀致的结算凭证,银⾏不予受理。
【例题·多选题】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所有⾮⾦融机构均可以成为⽀付机构B.票据⾦额以中⽂⼤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两者不⼀致的以⼤写为准C.⽀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转移应当委托银⾏业⾦融机构办理D.银⾏是⽀付结算和资⾦清算的唯⼀中介机构『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付结算的特征。
第三编商事法律制度第九章:票据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本章考情分析(12-15分)A.基本存款账户B.除注册验资和增资验资以外的临时存款账户C.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D.QFII专用存款账户答:ABCD第二节票据法律制度基于票据行为产生票据关系,有了票据关系产生票据权利、票据责任,就会了票据抗辩,和票据丢失和补救,然后是类型一、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理解)(一)票据关系:指基于票据行为而发生的、以请求支付票据金额为内容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非票据关系:与票据有密切联系,但并非基于票据行为而发生,并不以请求支付票据金额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1)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又称为票据基础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是票据签发、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票据原因关系。
(2)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其中比较主要的是利益返还请求权关系。
*(票据失效对出票人的非票据关系)例:甲、乙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甲先付款,乙后交货,甲向乙开出一张票面金额为5万元,付款人为丙银行的转账支票交付于乙,乙没有在出票日起10日内向丙请求付款,也没有在出票日起6个月内向出票人甲请求付款。
答:此时票据关系消失,按基于非票据关系请求出票人执行非票据责任,即利益返还请求权。
二、票据行为★★★(一)票据行为的类型:(二)票据行为成立与生效1.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1)必须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统一格式。
(2)票据金额以中文大写和数码同时记载,二者必须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
(15单选)(3)票据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4)签章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后,为了支付价款,甲公司签发了一张以乙公司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公司财务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公司的合同专用章。
承兑人丙银行的代理人签字并加盖了银行的汇票专用章。
乙公司背书转让给丁公司后,丁公司在票据到期时向丙银行请求付款。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A.丙银行可以拒绝付款B.丙银行无权拒绝付款C.如果丙银行拒绝付款,丁公司可向甲公司行使追索权D.如果丙银行拒绝付款,丁公司可向乙公司行使追索权答:BCD,本题中出票人签章不符合规定,票据无效,丙银行可以拒绝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