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火电厂大机组调峰运行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中的节能管理措施发布时间:2022-02-16T06:41:45.791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2期作者:张明辉[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对于电力的需求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就造成了电网的峰谷差日益增加。
尤其对于耗电量大的省市,其电力需求的峰谷值更加巨大。
贵州华电桐梓发电有限公司贵州省遵义市 563200摘要:电网峰谷差的加大及新能源发电入网的需求对于电厂调峰能力提出严峻的需求和考验。
另外,提升电厂的深度调峰能力、研究调峰方式和措施也是改善电厂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针对当前火电厂机组运行实际情况,从深度调峰的主要方式入手,在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节能管理发表了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节能管理;经济安全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对于电力的需求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也就造成了电网的峰谷差日益增加。
尤其对于耗电量大的省市,其电力需求的峰谷值更加巨大。
另外,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正在快速发展,对于电力行业的调峰提出严峻的考验和要求。
目前,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调峰电源,尽管其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建设周期长、建设地地理要求高等特点,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利用和实施。
由此我们推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技术对发电机组的调峰风力进行节能优化改进是电力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我国的电力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因此开展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主要围绕火电机组调峰研究进行展开,对影响机组调峰的因素进行探讨,并对深度调峰的负荷及经济性进行说明。
2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方式2.1 负荷变化进行机组调峰根据电网系统的需求,对机组的实际运行负荷进行调整,以满足电力入网的要求。
变负荷调峰方式在电厂中是比较常见的调峰方式,随着电网的需求多少对机组负荷进行深度快速调整,此种调峰方式相对方便,但对于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要求较高。
660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运行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逐渐步入到发展的新常态,加之电网结构的变化,电网的峰谷差越来越大,调峰压力与日俱增,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任务也越来越重,甚至很多电厂需要频繁进行深度调峰,使火电机组能够到达最低安全稳定运行负荷以下。
本文就对660MW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运行进行了分析,旨在共享运行操作的经验,规范调峰操作的要点,为相关电厂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660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安全稳定运行前言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国的电网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电网的峰谷差越来越大。
电网调度对于660MW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的需求日益凸显。
在运用660MW火电机组进行深度调峰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机组出现非停的状况,因此,研究660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运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必要性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新能源发电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煤电产能逐渐出现过剩的现象,对火电机组进行灵活性改造就显得势在必行。
因为电能无法有效贮存,同时,在实际生活中,白天与晚上的用电量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用电,相关电厂必须根据电网调度的命令,减少或增加发电机出力,以满足电网负荷变化的波动需求。
在电网运行中,一般的调峰调频任务均是由水电站承担的,作为我国重要发电组成的火电站则承担着基荷和腰荷的重任,这是因为火电站的气轮机从锅炉起炉一直到汽轮机并网发电,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而且,并网后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停机,运用火电调节电力峰荷,需要不停地开关机过改变出力,这样会影响到燃煤的利用效率。
但随着新能源电厂的建设,并在电网中占据越来越多的比例时,电网调度对于调峰电源的需求也逐渐升高。
与新能源电源相比较,火电机组具有良好的调峰性能。
而且,我国的煤炭储量相对较多,在面对电网峰谷差的逐年增加的情况时,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性,依次进行深度调峰就成为最为现实的可行选择。
火电厂燃煤机组深度调峰控制思路浅析发布时间:2022-01-11T02:08:18.079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29期作者:韩斌[导读]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出以及2035国家战略目标韩斌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韩城市 715400摘要: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出以及2035国家战略目标,各能源企业均将新能源发展作为近几年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也都对国家做出承诺完成碳达标。
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对燃煤火电机组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深度调峰。
2017年7月26日,西北网电力调控中心下发关于直调火电企业进行灵活性改造的通知,要求各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下线由目前的50%THA负荷降为30%THA负荷,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调峰负荷,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让出通道。
2018年12月24日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综合处发布西北监能市场〔2018〕66号文“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关于印发《西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及《西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对原执行的《西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西电监办〔2015〕28号)进行了修订。
对深度调峰机组进行调峰补偿;2019年7月西北电网要求西北网调直调电厂在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30%工况灵活性改造。
关键词:火电厂;燃煤机组;深度调峰一、深度调峰设备改造深度调峰,对于燃煤火电机组来说,最大的影响便是排烟温度低(脱硝SCR入口烟温)。
根据脱硝催化剂日常运行要求,其最低连续运行烟温不得低于310℃(各厂家催化剂温度不一样,但基本都是高于300℃),但燃煤机组深度调峰以后,SCR入口烟温低于290℃,无法满足催化剂的正常运行要求,因此火电燃煤机组进行深度调峰设备改造是必须要进行的改造之一。
以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锅炉为例,采用的是哈尔滨锅炉厂四角切圆锅炉,机组容量600MW,30%负荷时,脱硝催化剂入口烟气温度平均为287℃,最低约280℃,远低于催化剂的正常使用温度(310℃),导致SCR系统被迫退出运行,在机组深度调峰时,无法达到环保要求。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660MW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热电厂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效率和低排放的特点,是供热供电领域的主力设备之一。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比例的增加,电力系统对于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启停调峰运行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需求,采取灵活的机组启停控制方式,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高效稳定地调节机组出力并保持系统运行稳定。
尤其在新能源占比增加和电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优化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旨在提出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机组的响应速度、降低启停过程对设备的影响、减少燃料消耗等方面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该研究对于推动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660MW超超临界机组是目前电力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发电设备,其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对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电站的运行成本,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火电厂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优化调峰运行方式可以提高电站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适应电网负荷变化的需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化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还可以延长机组的寿命,减少设备损耗,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电站的运行效率。
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向着高效、清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问题,通过对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和性能,减少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同时提升机组对系统调度的响应能力,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为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操作指导,为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火电机组如何实现深度调峰及安全稳定运行发表时间:2019-02-13T09:49:57.0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作者:冯登贵[导读] 摘要: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运行能力和精细化调整,挖掘其深度调峰潜力,不仅是解决当前新能源消纳困境的有效途径,同时亦是延续火电企业生命周期,实现电力绿色转型的必要选择。
(身份证号:63212619770928xxxx;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发电分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摘要: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运行能力和精细化调整,挖掘其深度调峰潜力,不仅是解决当前新能源消纳困境的有效途径,同时亦是延续火电企业生命周期,实现电力绿色转型的必要选择。
关键词:火电机组;可再生能源;灵活性改造1引言近年以来,随着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电网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尤其可再生能源发展快速,使电网高峰与低谷负荷的峰谷差有时候最多甚至超过一倍多,给电网的调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按照国家节能调度的原则下,火电厂成为电网调峰的主力即承受着巨大的调峰压力。
火电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要面临机组深度调峰和负荷相应速率所带来的经济性、安全性及环保等技术问题,因此,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是当前电源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企业生命周期的必要选择,同时,通过不断地探索、摸索,作者总结出了一套大型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的经验,既避免了深度调峰过程中的大量投油造成经济性急剧下降,又保证了省网调峰任务的顺利完成。
2我国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试点工作及相关鼓励政策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牵头研究制定我国火电机组灵活性升级改造技术路线,开展国内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示范试点工作,其选取了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较为突出地区,主要分布于弃风弃光较为严重的东三省、内蒙古、河北、广西等省份;试点项目以3O0、6O0MW机组为主,共涉及44台机组,约1818万kW。
深度调峰机组的发电鼓励政策也顺应而生。
火电机组的调峰运行火电机组是一种重要的发电设备,是目前我们国家主要的电力输出方式。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对火电机组进行调峰运行,即按照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合理调整机组的负荷。
本文将介绍火电机组的调峰运行的意义、方法和实际应用。
一、火电机组调峰运行的意义火电机组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发电设备之一,它的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调峰运行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调整火电机组的负荷,使其满足系统的负荷特性。
这种运行方式可以实现以下几点优势:1.保证稳定供电。
通过火电机组的调峰运行,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保证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从而保障用户的用电需求。
2.调节市场价格。
火电机组在调峰运行中可以通过调整负荷来影响市场价格,从而达到供需平衡,减少能源浪费。
3.减少能源消耗。
调峰运行可以根据电力需求自动调整火电机组的负荷,从而有效地减少机组在低负荷时的能源消耗,避免了不必要的机组运行浪费。
二、火电机组调峰运行的方法火电机组的调峰运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调整。
1.基于电网负荷预测的调峰运行。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电网负荷和发电能力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调峰运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
2.基于可调度能源的调峰运行。
可调度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光伏等等,这些能源的产能不受火电机组的制约,因此可以用来调节火电机组的负荷,实现调峰运行。
3.基于中央控制的调峰运行。
这种方法是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调整,从而实现调峰运行。
此种方法需要利用电力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容错性。
三、实际应用火电机组调峰运行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广泛采用火电机组调峰运行,这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结论火电机组调峰运行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实现电力系统稳定供电和市场平衡的重要手段。
600MW火电机组低负荷调峰的经济运行方式分析摘要:随着电网峰谷差的日益增大,600MW火电机组调峰是其必然趋势。
提高调峰机组低负荷运行的经济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最优化的角度出发,对600MW汽轮机低负荷调峰运行中火电机组之间负荷的优化分配、汽轮机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优化和配汽方式的优化方法进行分析,给出了通过改变运行方式指导调峰机组低负荷经济运行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600MW;火电机组;调峰;经济方式;分析1 导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地增长,电网容量不断扩大,我国的用电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水电、风电、核电被大规模引入电网。
水电风电等新型能源引入电网之后加剧了电网的峰谷差,使调峰成为电网运行的难题。
2 火电机组几种调峰运行方式的分析比较2.1 安全性在控制好负荷变化幅度的范围内,采用低负荷运行方式,不论从设备使用寿命和操作安全来看都是最好的,而两班制调峰运行方式所涉及的安全问题最多,对机组的寿命损耗最大,操作也最多,因而事故率增加,所以安全性能较差,而少汽无负荷调峰运行方式从设备的寿命损耗、操作量和操作过程中所设及的安全问题均介于减负荷和两班制运行方式之间。
2.2 调峰幅度两班制和少汽无负荷方式调峰幅度均可到百分之百,而低负荷调峰方式在锅炉不投油助燃的情况下调峰幅度通常只能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经过燃烧设备改进后国内一般可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且还要受煤种等条件的制约,调峰幅度的限制是低负荷调峰方式最主要的缺点。
2.3 机动性低负荷运行方式,通常可将负荷变化率控制在每分钟百分之二到每分钟百分之五的范围内,这样在二十分钟以内即可改变机组负荷百分之四十以上,两班制运行方式,对非再热机组从锅炉点火到汽轮机满负荷运行约需一百到一百二十分钟,对中间再热机组在机组的结构和旁路系统的不同,起动速度差异较大,通常约需三个小时到六个小时,少汽无负荷方式,在汽轮机工况改变(从无负荷到带负荷)过程中省去了抽真空、冲转、升速、并网等操作,而且汽缸温度保持较高的水平,故从无负荷到满负荷的过渡时间大大缩短,这一过程通常在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
浅谈600MW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升级,新能源接入的增加及电网弃风电现象日益增加,为了电网的稳定运行,增加火电厂的深度调峰能力,正成为一种新常态。
火电机组相比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为了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其发电能力不受限制,燃煤电厂的深度调峰势在必行。
关键词:火电厂深度调峰安全运行一、概况贵州某电厂4×600MW火电机组SG-2028/17.5-M916型锅炉是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引进美国CE公司技术并在总结了贫煤锅炉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和制造,为亚临界压力、中间一次再热、控制循环汽包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型露天布置。
锅炉燃烧采用中速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直流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配六台ZGM-113N型中速磨煤机,五台磨煤机运行(一台备用)可带MCR负荷。
汽轮机采用了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N600-16.7/538/538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反动凝汽式汽轮机。
发电机采用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二极三相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其型号为QFSN-600-2型汽轮发电机,采用水--氢--氢冷却方式。
机组在设计阶段基本均未考虑深度调峰工况,导致运行过程中调峰能力比较差。
此外,深度调峰和快速升降负荷时的运行工况严重偏离设计工况,深度调峰常态化以后,大量设备运行在非正常工况,对机组安全性、环保性及经济性的影响比较大。
二、调峰前准备工作2.1要实时掌握电网形势,积极与调度协调沟通,了解其它厂机组的调峰情况,尽量减少深度调峰的次数和时间。
遇有深度调峰要根据总调调度令及电网情况,提前做好机组深度调峰准备工作。
2.2加强和输煤专业联系,确保上煤方式准确,避免向煤仓上挥发分低的煤种,尽量选择挥发分较高的煤种,保证A、B磨为高热值煤。
2.3调峰前选择邻近的两台或三台磨煤机运行,避免隔层燃烧。
火电厂300MW汽轮机组变负荷调峰运行方式摘要:在过去,中国大部分电力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的峰值负载调节电网,导致中国电力规划的发展只能按照其最大负荷增长需求进行添加安装,为了满足峰值负载的要求规定,不得不增加峰值负载调节电源的成本。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相应的发电设备利用率开始大幅下降,而由于还本付息导致其电价开始飙升。
虽然整个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安装水平的提高,但电网的调峰情况仍不乐观,往往会导致负荷突然出现峰值,且由于预测距离较宽,导致电网出现限电行为。
因此,有必要对火电厂汽轮机组调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探索该类机组的调峰能力。
该工作的开展对汽轮机机组调峰运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300MW汽轮机组;变负荷调峰;定压运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整个过程中多个行业的产业结构开始整顿,间接的在用电方面的需求开始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变,用电的比例开始不断增大,因此电厂运行的经济性问题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具有相当一部分的火电厂,为了能够真正促使火电厂的运行满足经济性的要求,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内部机组调峰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主要针对300MW火电厂中汽轮机组变负荷调峰运行状况进行思考,结合实际的状况,提出在电厂机组负荷产生问题时,通过对负荷变化实际及趋势来找出火电厂汽轮机组调峰运行的优化方式,期望能够以此来实现火电厂汽轮机组蝙蝠和调峰的经济性目的。
一、分析我国火电厂机组主要调峰运行方式1.两班制运行方式分析。
这种运行的方式主要是指内部机组结合电网逐渐变化负荷曲线情况,来进行分配的一种轮班规律。
通常在白天正常运行,而在夜间由于电网负荷处于低谷而不得不停机6至8小时,直到次日清晨启动,并促使机组重新并网。
这种运行方式的优势主要在于机组的可调出力比较大,能够有效的达到100%机组最大负荷,具有非常明显的电网负荷调节效果。
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而且主、辅机的启停也非常频繁,通常会对设备的寿命造成极为明显的影响。
660MW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660MW超超临界机组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发电机组,其具备启停调峰运行方式,通过对其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灵活性。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过程,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 启动过程优化:在机组启动时,可以采用分段启动方式,即先启动辅机(如给水泵、循环水泵等),再启动主机。
这样可以避免主机在冷机状态下启动,减少机组启动时间和能耗。
3. 调峰运行优化:针对电网调峰需求,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机组的出力来满足电网负荷变化。
对于超超临界机组,其调峰能力较强,可以通过调整锅炉给煤量和汽机负荷来实现调峰运行。
通过建立机组的调峰模型,并根据电网的负荷预测结果来进行优化调度,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电网调峰需求,减少电网中的短期功率波动。
需要对66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分析。
通过对机组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机组的运行特性和性能参数。
基于这些参数,可以构建机组的动态模型和优化模型,进一步分析机组的启停调峰运行方式。
在机组的启停过程中,关键的优化指标包括:启动时间、停机时间、能耗和设备损坏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到不同的运行方式的优劣。
以启动过程为例,可以通过对启动过程中各个辅机的启动时间和主机的启动时间进行研究和优化,来减少机组的启动时间和能耗。
还需要对机组的保护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其对启动过程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采用合理的启动策略和参数设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组的启动时间和能耗。
对于停机过程和调峰运行方式的优化分析,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
通过对停机过程中各个辅机的停机时间和主机的停机时间进行研究和优化,来减少机组的停机时间和能耗。
针对调峰运行方式,可以对锅炉给煤量和汽机负荷等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机组的调峰能力和效率。
浅析火电厂大机组调峰运行方式
作者:符旭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36期
摘要:在电网容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也已经加入了进来,而这样峰谷差的矛盾也就更加的突出了。
现阶段,火电仍是我国各大电网的最重要组成结构,那么大容量的火电机组参与调峰运行就也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发电机组的调峰方式都很多因素都是密切相关的,如系统改造的成本、电网的负荷特性、调峰的幅度、机组的性能以及操作的实际工作量等,现阶段,最常采用的就是低负荷运行、两班制启停运行以及少汽无功和低速旋转热备用这三种运行方式。
文章便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深入的对比和分析了这三种火电大机组调峰运行方式,并临界时间这一概念为基础,对不同环境下应采用的调峰运行方式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关键词:火电大机组;调峰运行方式;临界时间
1 低负荷运行方式
当带有基本负荷的火电机组参与到电网调峰的进程中时,汽轮机的低负荷运行是其最主要的运行方式,而锅炉燃烧过程中是否是足够稳定的对其最低的负荷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火电机组技术上所允许的最低负荷值则直接决定了调峰的幅度。
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用三种运行的方式,分别为定压运行、变压运行以及混合变压运行,而混合变压运行就是一种将定压运行和变压运行结合起来的运行方式,在某一个负荷段,机组是采用定压运行的方式的,而在其余的负荷段,机组则是采用变压运行的方式的。
在分析定压运行和变压运行这两种方式的安全性时,如果采用了变压运行这一方式,因为其蒸气温度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那么汽轮机转子、锅炉汽包、气缸以及下降管管座等位置处也都不会产生太大的热应力,因此,采用变压运行这一方式时,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更好。
2 两班制启停运行方式
所谓的两班制启停的运行方式就是指火电机组在承担调峰任务的过程中,其白天是正常工作的,而在夜间则是停止运行的,到了第二天清晨再重新启动并网。
两班制启停运行方式虽然有着更大的调峰范围,但其运行操作也是更为复杂的,同时由于运行过程中要不断的对设备进行启停操作,那么机组的金属部门就会经常遇到剧烈的温度变化,产生很大的交变热应力,那么这些部件的低周疲劳损耗就会不断加大,从而降低机组的使用寿命。
所以,如果火电机组是带尖峰负荷或是带中间负荷的,机组的生产厂家对其寿命的损耗率、启停的方式以及启停的次数都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
如果火电厂大机组采用恶劣两班制启停运行这种调峰的方式,那么就会大大的增加机组热状态下的启动和停机的次数,运行工作人员的操作复杂程度以及劳动强度也都大大的提高了,那么也会提高机组发生故障和事故的概率,因此,我们就必须不断的提升火电机组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另外,这种方式还提高了设备出现腐蚀问题的概率,原来沉积在汽轮机和锅炉内部的腐蚀性物质就会被重新搅起来,大大的加剧了设备的腐蚀程度。
而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运行方式,相关人员就必须准确的估算出设备启停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对机组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
3 少汽无功和低速旋转热备用运行方式
少汽无功调峰运行的方式就是指在停炉不停机的状态下,发电机是以电动的方式运行的,电网与机组并不会解列,而是处于热备用状态的。
对于因为鼓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来自于母管的少量蒸汽或是相邻机组的抽汽就可以将其全部带走。
少汽无功的运行方式不再有并网和冲转的过程中,而是多了蒸汽运行的阶段,设备的运行状况、选择的供汽方式、机组的容量以及启停设备时的操作方式对燃料的实际消耗量都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
而与两班制的运行方式相比,由于少汽无功这种运行方式的冷却汽轮机叶片蒸汽的热量损失更大,因此,其经济性也就是更差一些的。
与少汽无功的运行方式相比,低速旋转热备用的运行方式是一种将汽轮机负荷降低到零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发电机会发生解列,汽轮机无论以怎样的转速运行,其都是要低于转子第一阶临界转速的,并且其是处于热备用状态的。
一些发达国家对低速旋转热备用这一运行方式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研究,实践也证明了与两班制启停运行方式相比,低速旋转热备用这一运行方式的经济性更好,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时,必须有专人在现场实时的监控机组的运行状况,避免其速度超过临界转速,因此,这一运行方式的应用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4 不同调峰运行方式的比较
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参数对不同的调峰运行方式进行对比和分析:(1)调峰的幅度。
从实际的运行效果来看,采用低负荷的调峰运行方式时,其调峰的幅度是要低于50%的,而采用两班制启停、少汽无功以及低速旋转热备用这三种调峰运行方式时,调峰的幅度是可以达到100%的;(2)安全性。
在负荷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采用低负荷的调峰运行方式时,其安全性是最好的,而采用两班制启停的运行方式时,由于其操作是最为复杂的,并且涉及的安全问题也最多的,因此,这种方式是最常发生设备运行事故的,其安全性是最差的;(3)操作量。
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操作量最多的运行方式应是两班制启停的运行方式,而操作量最好的则是低负荷的运行方式,少汽无功运行方式的操作量是介于这两种运行方式之间的;(4)机动性。
机动性最好的调峰运行方式同样也是低负荷的运行方式,而少汽无功的运行方式由于不再有并网、冲转、升速以及抽真空等复杂的操作,并且其启动的时间也很短,因此,少汽无功的机动性是仅次于低负荷的运行方式。
而两班制启停运行方式需要花费大量的启动时间,那么其机动性就是最差的;(5)经济性。
采用低负荷运行这种调峰方式时,机组的
效率是在不断降低的,那么其运行的时间越长,所产生的经济损失也就越大。
而两班制启停和少汽无功这两种调峰方式在机组的启停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可见,从经济性上来评价不同调峰的运行方式时,低谷负荷的持续时间对其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的。
对于单台的机组来说,我们应引入临界时间这一概念,那么这三种方式临界时间的计算公式就应为:
Ter=Bs/N(bl-bn),在公式中,Ter就是临界时间,Bs为机组的调峰启停损失,bl为低负荷的耗煤率,bn为额定负荷下的耗煤率,而如果T为机组低谷负荷的持续时间,如果Ter是小于T 的,那么就应让机组停止运行,所以,如果采用的是两班制启停的调峰运行方式,其与低负荷运行的方式相比,前者所消耗的燃料量就是是更多的。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火电厂大机组不同调峰运行的方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如果参与到调峰运行工作中的是带基本负荷的机组,那么应有专人实时监控其运行状态,同时应科学的处理操作改进、设备改造的费用与调峰收益之间的关系;(2)如果电网低谷负荷的持续时间不长,那么建议采用低负荷调峰的运行方式,而如果时间较长,则应采用两班制启停调峰的运行方式;(3)如果负荷过低,不建议采用变压运行,如果在额定负荷附近,定压运行的操作简单,并且经济性更好,混合变压运行更加适用于大机组低负荷的调峰运行。
应以机组调峰的性能测试来确定变负荷的速率,通常情况下,每分钟是应小于3%的额定负荷的;(4)在为火电厂大机组选择调峰运行方式时,应综合的考虑机组的经济性、安全性、电网负荷的特性、人员操作设备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因素。
参考文献
[1]苗乃金.国产燃煤机组调峰性能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07.
[2]赵洁.浅谈机组参与电网调峰的运行方式及效益分析[J].电网技术,2012.
[3]李正华.大机组调峰及负荷调度的优化研究[J].武汉水电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