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2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8.26 KB
- 文档页数:7
单选题:(共30道试题,每题2分)1.在CAJ-CD规范中,符号“J”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A.专著B.论文集C.报纸文章D.期刊文章正确答案:D2.三次文献包括()A.目录B.索引C.文摘D.综述正确答案:D3.被称为“研究文献的文献”的是()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正确答案:C4.述评主要提供的是()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零次文献正确答案:C5.部首法作为印刷版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首创于()。
A.《中华大字典》B.《说文解字》C.《康熙字典》D.《字汇》正确答案:B6.三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A.原创性B.检索性C.分散性D.参考性正确答案:D7.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资料性工具书()A.类书B.百科全书C.年鉴D.索引正确答案:D8.电子化的检索工具是以()的形式出现的。
B.资料库C.电子版D.印刷版正确答案:A9.循环衍生法的具体内容不包括()A.定义衍生法B.语素衍生法C.语音衍生法D.语境衍生法正确答案:C10.在CAJ-CD规范中,符号“CD”表示的参考文献类型是()A.磁带B.磁盘C.光盘D.期刊文章正确答案:C11.主要用来解释语词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是()。
A.类书B.字典C.词典D.百科全书正确答案:C12.“民用!!建设”中的两个叹号代表嵌入的字数是()。
A.2个B.4个C.0—1个D.0—2个正确答案:D13.网页时间是指()A.网页最终修改的时间B.网页生成的时间C.网页浏览的时间D.网页初次修改时间正确答案:B14.高级检索的检索特点是()。
A.组配检索、清晰检索、限定检索B.清晰检索、限定检索、模糊检索C.组配检索、清晰检索、模糊检索D.组配检索、模糊检索、限定检索正确答案:D15.下列哪项工具书不是参考性工具书。
()A.手册B.图录D.年鉴正确答案:C16.一次文献具有的特点是()A.原创性B.检索性C.综合性D.参考性正确答案:A17.手册的基本特点是()。
《大学生信息检索概论》模拟试题一、填空题1、文献的级次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2、《中图法》有五个基本部类,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_、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在此基础上又划分为_22_个大类。
3、按内容可将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数据库类型分为:文献书目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数值型数据库和全文型数据库。
4、我国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部标准和企业标准三大类。
5、在实际检索中,文献的检索方法主要有:直查法、追溯法、工具法和综合法。
6、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 、本标准每5年修订一次二、选择题 1、如果需要检索某位作者的文献被引用的情况,应该使用( C )检索。
A.分类索引B.作者索引C.引文索引D.主题索引2、利用图书馆的据库检索期刊论文时,可供选择的中文数据库是( D )。
A.超星数字图书馆 B .万方学位论文 C .国研网 D .维普科技期刊 E. 高校财经库3、如果检索有关多媒体网络传播方面的文献,检索式为( A D )。
A.多媒体and 网络传播 B .多媒体+网络传播 C .多媒体or 网络传播D.多媒体 * 网络传播4、如果对某个课题进行主题检索时,可选择的检索字段有( A D E)。
A.关键词 B .作者C.刊名D.题名 E .文摘5、二次文献又称检索工具,包括:( A C D)。
A.书目B.百科C.索引D.文摘E.统计数据三、名词解释题1、文献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也可以理解为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
2、体系分类语言体系语言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运用概念的划分与概括的逻辑方法,形成一个概念等级体系,按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概念的综分,层层划分,累累隶属,逐步展开而形成的一个等级体系。
3、引文语言引文语言是根据文献所附参考或引用文献的特征进行检索的语言。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述信息检索(IR):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信息素养: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信息检索与文献检索的主要区别:文献检索是以获取文献信息为目的的检索,信息检索是收集,组织,存储一定范畴的信息,并根据用户需求查询文献中的信息或知识单元,比文献检索更深入。
信息检索的分类:1、根据检索手段不同可分为1)手工检索2)光盘检索3)联机检索4)网络检索 2根据检索对象形式不同可分为文本检索、数值检索、音频与视频检索。
信息检索的原理:通过对大量的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加工、组织、存储,建立各种各样的检索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存储和检索这两个过程所采用的特征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的获得和利用信息源。
存储是检索的基础,检索是存储的目的。
信息检索语言是人们在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时用来描述信息内容喝信息需求的词汇或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构成的供标引和检索的工具。
信息检索系统是具有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功能的一类信息服务设施。
其物理结构:是信息检索所用的硬件资源、系统软件以及信息资源集合(数据库)的总和。
信息检索语言的主要目的:把存储和检索联系起来,把标引人员和用户联系起来,以便取得共同理解,实现交流。
信息检索的历史:最早的信息检索主要依靠信息分类。
1手工检索 2机械信息检索。
3脱机批处理检索是计算机初期使用的一种检索系统 4联机检索 5光盘检索 6 网络信息检索后四者统称为计算机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三个经典模型:1布尔模型 2向量空间模型 3概率模型1浏览型模型:扁平式模型、结构导向模型、超文本模型 2检索型模型:结构化模型、基于内容的检索型模型。
信息检索模型是信息检索的核心。
信息检索系统:是具有信息存储和信息查询功能的一类服务设施。
信息检索系统按功能划分5种类型:文献检索系统DR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自动问答系统QA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信息检索物理结构1计算机硬件2软件3数据库信息检索的逻辑结构是指系统所包括的功能模块或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第2章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1.简述文献信息检索的定义和类型。
答:1)定义:文献信息检索就是检索者根据特定的需求,借助于某种检索工具(检索系统),采用一定检索策略、方法和步骤,从信息集合中查找所需文献信息的过程。
2)类型:按文献信息检索的内容划分:文献检索、事实检索和数据检索按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划分:全文文本检索、多媒体检索、超文本检索和网络信息资源检索。
根据检索手段划分:可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2.概述按文献不同特征的文献信息检索语言的分类。
答:(1)描述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可简要概述为:题名——题名索引著者——作者索引、团体著者索引报告号索引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文献编号合同号索引存取号索引其他——人名索引用文献目录等(2)描述信息资源内部特征的检索语言可概述为:分类语言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标题词语言主题语言叙词语言单元词语言关键词语言3.了解和掌握《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体系。
分几大部类和几个大类?计算机网路方面的图书,按《中图法》分类属哪一大类?分类号是什么?答:《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体系共分五大部类22大类;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图书属于TP类,分类号是TP393。
4.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有哪些?答:1) 按文献信息的著录形式划分:目录、题录、文摘、索引;搜索引擎。
2)按文献信息存储介质划分:手工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5.运用布尔逻辑检索技术编写“信息素养对大学生终身学习、自学和创新能力的影响”课题的布尔逻辑检索式。
答:检索式为:信息素养AND(大学生AND(终身学习AND自学AND创新))6.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分别有哪些?分析课题“自动冲床进料机构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应选哪种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
答: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有:直接检索法和间接检索法----循环法、追溯法、常用法(抽查法、逆查法、顺查法)文献信息检索途径有:分类检索途径、作者检索途径、主题检索途径、题名检索途径、号码途径、引文途径等。
一、单项选择题∙1、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进行区分的。
∙ A 加工的层次 B 原创的层次 C 印刷的次数 D 评论的次数∙2、根据文后参考文献信息区别图书和会议文献,主要依据是判断有无( )特征词,有则为会议。
∙ A 出版社 B 会议 C 题名 D 出版年∙3、根据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阅读( )文献是一种有效的情报获取方法。
∙ A 相关期刊 B 边缘期刊 C 核心期刊 D A、B、C三项∙4、概念( )之间属于上下位关系。
∙ A 词典与辞典 B 薪俸与工资 C 小说与故事 D 古代与汉代∙5、如果希望查找“玻璃复合薄膜的研究”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
∙ A 玻璃,复合,薄膜,研究 B 玻璃,复合,薄膜 C 复合,薄膜,研究 D 玻璃,薄膜,研究∙6、记录是对某一实体的全部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在全文数据库中一条记录相当于( ),在书目数据库中,一条记录相当于()∙ A 一条文摘,一篇完整的文献 B 一条文摘,一条题录 C 一篇完整的文献,一条题录或文摘 D 一条题录,一条文摘∙7、若想排除某概念,以缩小检索范围,可使用( )算符。
∙ A 逻辑“与” B 逻辑“非” C 逻辑“或” D 位置∙8、ISBN是哪种文献特有的标识?∙ A 图书 B 期刊 C 科技报告 D 专利文献∙9、下面不是布尔逻辑算符的是∙ A NOT B 0R C AND D NEAR∙10、利用google进行检索时,将输入的关键词用引号引起来的检索技术可称为:∙ A 布尔检索 B 短语检索 C 原文检索 D 截词检索∙11、利用baidu搜索信息时,要将检索范围限制在网页标题中,应该使用的语法是:∙ A site: B intitle: C inurl: D info:∙12、信息检索根据检索对象不同,一般分为( )∙ A 二次检索、高级检索 B 分类检索、主题检索 C 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 D SSReader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13、如果检索结果过少,查全率很低,需要扩大检索结果,此时,调整检索策略的有效方法有( )等。
一、名词解释(5x4=20分)1.截词检索:是指在检索标识中保留相同的部分,用相应的截词符代替可变化部分。
检索中,计算机会将所有含有相同部分标识的记录全部检索出来。
截词符一般用“?”或“*”表示,但不同的数据库中有所差别。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3.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检出文献全部数量的比例。
4.查全率:是指检出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全部相关文献数量的比例。
5.引文索引:是一种将科技期刊、专刊、专题丛书等文献资料所发表的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的作者、题目、出处等项目,按照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进行排列而编制的索引。
二、简答(5x6=30分)1.查找国内外学位与会议论文分别有哪些数据库?每类中分别举2个英文数据库(包括全称、简称与中译)和1个中文数据库。
(1)国内外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包括索引与摘要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如CALIS的《学位论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CNKI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美国博硕士论文库PQDD(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美国学位论文网络数字图书馆NDLTD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is and Dissertations)等。
(2)会议论文数据库包括:会议论文索引与摘要,如CALIS会议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OCLC会议数据库——《在会议上提交的文章索引》(Papers First),《会议出版物索引》(Proceedings),Web of Knowledge的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2.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有哪些?它们各代表什么含义?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信息检索请结合本门课程所学知识,并检索相关信息资源,以《我们应当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为题完成一篇小论文,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应涵盖以下论点,并按照以下论点来组织论文结构:(1)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人人都应当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2)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具备哪些重要的信息素养?(3)你认为自己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了吗?还应当怎样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2.广泛查阅相关信息资源,对以上论点进行充分论证说明;在以上论点之外,也可以提出其他论点并给予论证说明。
3.对于引用或借鉴的任何信息资源(包括网页、图书、期刊文章等),都应当在论文末尾注明出处(即作者、标题、来源网址等),如果引用或借鉴了他人内容而不注明出处,则作为抄袭处理。
4.论文语句通顺,段落格式统一,排版清晰合理。
5.论文字数在1500~2000字左右,字数太少或者太多将不计成绩。
我们应当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1)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人人都应当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持续推进,5G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经济非物质化,世界经济正加速向信息化迈进。
21世纪的一切工业、企业、事业都离不开信息,从这个意义来说,称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为确切。
在信息社会中,物质世界正在隐退到信息世界的背后,各类信息组成人类的基本生存环境,影响着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因而构成了人们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互联网时代,为什么人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因为现在的社会是网络。
信息大爆炸的时候。
不要让人云亦云的,因为语言也是很伤人的。
作为信息化社会中的个体,如何利用好网络上的海量资源,如何从海量资源中提取我们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显的尤为重要,因此,人人都应当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2)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具备哪些重要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人们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善于学习信息技术并能正确、积极、有效地获取、创建和应用信息及信息资源的能力。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可以把是否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概括成下面一些内容:(1)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2)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3)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4)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5)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6)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7)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8)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1.以下关于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两台电脑用网线联在一起就是一个网络B.网络按覆盖范围可以分为LAN和WANC.计算机网络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等功能D.上网时我们享受的服务不只是眼前的电脑提供的【参考答案】: A2.分类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所属的学科门类,利用( )____________进行检索的途径。
A.学科名称B.专业名称C.分类号及其分类名D.ABC均可【参考答案】: A3.文摘和题录的区别是()A.目录只有题目、作者和出处信息,题录的信息更加完整B.题录只有题目、作者和出处信息,目录的信息更加完整C.目录反映文献的馆藏和出版信息,题录反映文献的篇目信息D.目录只有网络电子版,题录有网络电子版和印刷版两种【参考答案】: C4.网络信息资源,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文本信息资源、()、多媒体信息资源、超媒体信息资源A.超文本信息资源B.超电子图书资源C.网页信息资源D.网络检索资源【参考答案】: A5.一般来说,关键词出现在文献的不同字段表达的相关性不同,以表达的相关性从强到弱排序如下()A.关键词标题文摘正文B.关键词文摘正文标题C.标题关键词文摘正文 D.正文文摘关键词标题【参考答案】: C6.关于索引型搜索引擎的采集和索引机制,错误的说法是()A.采用网页采集机器人robot,循着超链接不停采集访问到的页面B.网页采集机器人可以采集到所有的页面C.自动提取网页中的关键词建立索引D.网页的更新有一定的周期,有时候存储的网页信息已经过时【参考答案】: B7.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语言是()。
A.汇编语言B.C语言C.机器语言D.高级语言【参考答案】: D8.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进行区分的。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参考答案】: A9.下列哪种文献属于特种文献。
( )A.期刊B.报纸C.百科全书D.学位论文【参考答案】: D10.网络信息资源的最常用的组织方式有()。
《信息检索》测试题 (二)答案1以下哪项表示在检索结果当中A和B必须同时出现?A. 【A,B】B. A OR BC. A NOT BD. A AND B2 使用检索式“book OR journal OR newspaper”进行检索,会出现以下哪种结果?A. book, journal, newspaper必须同时出现B. book, journal, newspaper出现一个即可C. book, journal, newspaper必须出现两个D. book, journal, newspaper都不出现3()在布尔逻辑检索中表示A. 无意义B. 不检索C. 必须同时出现括号内的内容D. 优先运算4在两个词之间使用位置检索符P/0包含了如下哪几个意义?(多选)A. 顺序不能颠倒B. 中间不能插入任何单词C. 允许插入空格D. 允许插入一个标点符号5 N/0连接两个词比P/0连接两个词检索得到的结果数量会有如何变化?A. 不变B. 更少C. 更多D. 根据词不同结果不同6 在检索中如果不加双引号,那么默认的运算规则是?A. ANDB. ORC. NOTD. 随机7截词检索有哪三种方式?(多选)A. 前截词B. 中间截词C. 后截词D. 将词断开进行检索8以下哪个缩写表示“题名”?A. TIB. AUC. ABD. PU9面对较为复杂的检索内容时,如何才能获得理想的检索结果?A. 利用多种运算符构造积木型检索式B. 太复杂了,我不算了C. 用最新的搜索引擎D. 尽可能少地选择关键词10在构建检索式时要注意考虑到一个词的多个写法,并用OR连接起来,以保证检全率。
A. 正确B. 错误。
信息检索(练习)1、(单选,4分)所有检索策略都包含三个要素,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三要素的一项是()A、匹配函数B、排序函数C、文档表示D、查询表示答案:B2、(单选,4分)在向量模型中,不可以通过()来衡量文档和查询之间的相似度。
A、向量间距离B、向量内积C、向量间夹角大小D、向量间正切值答案:D3、(单选,4分)T1、T2、T3表示特征项,D1、D2、D3、D4为文档向量,Q为查询向量,其中,D1=4T1+2T2+3T3,D2=T1+4T2+2T3,D3=5T1+2T3,D4= T2+3T3,Q=T1+0T2+2T3 。
以上文档中和Q最大可能相关的是()A、D1B、D2C、D3D、D4 答案:A4、(单选,4分)以下选项中属于概率模型的优点的是()A、模型具有内在的相关反馈机制,将文档根据相关概率按递减顺序排列B、模型最初将文档分成相关的集合和不相关的集合C、模型中所有的权值都是二值的D、模型假设标引词相互独立答案:A5、(单选,4分)信息检索模型中,神经网络模型属于()A、布尔模型B、向量模型C、概率模型D、结构化模型答案:B6、(单选,4分)以下关于网络爬虫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在爬虫开始的时候,需要给爬虫输送一个URL列表,作为爬虫的起始位置B、根据某种抓取策略爬行新发现的URL,如此重复下去C、爬虫程序会抓取所有网页,以保证搜索正确性D、对于商业搜索引擎来说,分布式爬虫是必须采用的技术答案:C7、(单选,4分)在实际的搜索引擎系统中,通过存储()来存储文档信息A、文档地址B、文档简化序号C、文档编号D、文档编号差值答案:D8、(单选,4分)下面方法中,不是建立索引的方法的是()A、两边文档遍历法B、排序法C、归并法D、HITS 答案:D9、(单选,4分)关于PageRank标准算法与简化算法正确的是()A、PageRank简化算法对G中的每一个节点n,设定其初始值均为1/nB、PageRank简化算法可以保证迭代过程中的PageRank值之和为1C、PageRank标准算法不考虑没有超链接网页的情况D、在实际运算过程中,由于节点数n的值巨大,因此通常采用适用于稀疏矩阵运算的PageRank标准算法来对运算过程进行改善答案:A10、(单选,4分)关于HITS算法描述正确的是(C)A、算法最后输出的是按照内容权威度排序的结果列表B、如果在原有的扩展网页集合内添加删除个别网页或者改变少数链接关系,HITS算法的排名结果不会有非常大的改变C、HITS算法核心思想是对网页两个方面的权威程度进行评价,一个是内容权威度,另一个是链接权威度,两者具有相互增强的关系D、HITS是与查询相关的算法,计算效率较高答案:C11、(单选,4分)网页重定向属于下列哪种作弊方式(C)A、内容作弊B、链接作弊C、隐藏作弊D、Web2.0作弊答案:C12、(单选,4分)对网页进行两次抓取,第一次是正常的搜索引擎爬虫抓取,第二次以模拟人工访问页面的方式抓取,如果两次抓取到的内容差异较大,则认为是作弊页面,这属于()A、识别网页重定向B、识别页面隐藏C、反内容作弊D、链接反作弊答案:B13、(单选,4分)以下不是搜索引擎的主要功能模块的一项是()A、网络爬虫B、搜索引擎索引C、PageRankD、搜索排序答案:C14、(单选,4分)以下选项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爬虫的作用是为搜索引擎抓取大量的数据,抓取的对象是整个互联网上的网页B、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可以将爬虫分为两种类型,即增量型爬虫和垂直型爬虫C、暗网是一些垂直领域网站,它们通常是网站提供组合查询界面,用户按照需求输入查询之后,才能获取相关数据D、倒排列表是指记载出现过某个单词的所有文档的文档列表、以及单词在该文档中出现的位置信息答案:B15、(单选,4分)以下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A、动态索引包含2个关键的索引结构:倒排索引、临时索引B、查准率是衡量系统在实施某一作业时检出相关文献能力的一种测度指标,是对检索遗漏程度的度量。
信息检索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信息检索中,布尔逻辑运算符包括AND、OR和NOT,其中AND表示什么含义?A. 逻辑与B. 逻辑或C. 逻辑非D. 逻辑异或答案:A2. 在信息检索中,以下哪个不是信息检索的基本步骤?A. 需求分析B. 选择检索工具C. 制定检索策略D. 评估检索结果答案:D3. 以下哪个数据库不是全文数据库?A. PubMedB. Web of ScienceC. Google ScholarD. Scopus答案:B4. 信息检索中,哪个术语表示对检索结果进行排序,以便找到最相关的信息?A. 排序B. 过滤C. 聚类D. 去重答案:A5. 在信息检索中,以下哪个不是评估检索效果的指标?A. 查全率B. 查准率C. 响应时间D. 相关性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信息检索中的检索技术?A. 关键词检索B. 布尔检索C. 模糊检索D. 精确匹配检索答案:D7. 在信息检索中,以下哪个不是信息过滤的方法?A. 基于内容的过滤B. 基于用户的过滤C. 基于时间的过滤D. 基于地点的过滤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信息检索中常用的检索策略?A. 扩展检索B. 缩减检索C. 替换同义词D. 增加无关词答案:D9. 在信息检索中,以下哪个不是信息源的类型?A. 书籍B. 期刊C. 会议论文D. 社交媒体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信息检索中的用户需求分析的内容?A. 用户的检索目的B. 用户的检索背景C. 用户的检索习惯D. 用户的检索时间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信息检索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检索结果的相关性?A. 检索词的选择B. 检索策略的制定C. 检索工具的选择D. 用户的检索习惯答案:A, B, C12. 在信息检索中,以下哪些是提高检索效率的方法?A. 使用高级检索B. 限定检索字段C. 增加无关词D. 使用同义词替换答案:A, B, D13. 以下哪些是信息检索中常用的评估指标?A. 查全率B. 查准率C. 响应时间D. 相关性答案:A, B14. 在信息检索中,以下哪些是信息源的特点?A. 多样性B. 动态性C. 有限性D. 无限性答案:A, B, C15. 以下哪些是信息检索中常见的问题?A. 信息过载B. 信息缺失C. 信息不准确D. 信息不相关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信息检索的目的是什么?17. 描述信息检索过程中的步骤。
《信息检索技术》(第二版)书后习题及参考答案(部分)第1章绪论【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文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根据对信息的加工层次可将文献分为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_文献和___________文献。
2.追溯法是指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__________,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_________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报来源的方法。
3.用规范化词语来表达文献信息__________的词汇叫主题词。
主题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的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利用能代表文献内容的主题词、关键词、叙词、并按字顺序列实现检索。
4.计算机信息检索过程实际上是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匹配的过程。
5.无论是手工检索还是计算机检索,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地思考并通过实践逐步完善查找方法的过程。
检索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索工具按信息加工的手段可以分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共分___________个基本部类,下分________个大类。
8.索引包括4个基本要素:索引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出处指引系统。
答案1.零次,一次,二次,三次2.参考文献,引文3.内容特征4.检索提问词,文献记录标引词5.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及检索式,进行检索,获取原文6.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7.五,228.索引款目,编排方法二、判断题1.在检索信息时,使用逻辑符“AND”可以缩小收缩范围。
()2.逆查法是由近及远地查找,顺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3.按编制方法划分,信息检索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2017秋17春电子科大17春《信息检索》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下列哪个不是超星数字图书馆的检索方式::A. 简单检索B. 高级检索C. 快速检索D. 分类检索正确答案:2. 下列哪个数据库是开放式的数字图书馆?A. 万方数据B. 维基C. 维普D. ELSEVIER正确答案:3. 如果希望了解某种产品在使用中可能出现哪些故障,存在哪些缺陷,最好通过下列哪种渠道检索?A. 产品数据库B. 厂商产品说明C. 产品论坛D. 博览会正确答案:4. 主题语言按规范化程度划分,可分为:A. 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B. 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C. 先组式语言和后组式语言D. 规范化语言和非规范化语言正确答案:5. 综述的写作步骤是:A. 选题,查阅文献,撰写成文B. 选题,查阅文献,加工处理,写提纲,撰写成文C. 题,查阅文献,加工处理,撰写成文D. 查阅文献,加工处理,撰写成文正确答案:6. 手工信息检索的方法中,哪两种属于常用的方法?A. 顺查法和倒查法B. 顺查法和循环法C. 倒查法和追溯法D. 循环法和追溯法正确答案:7. 只知道某书的ISBN,应选择哪种检索途径?A. 分类途径B. 主题途径C. 著者途径D. 信息代码途径正确答案:8. 学位论文不包括A. 博士论文B. 学士论文C. 博士后论文D. 硕士论文正确答案:9.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A. 专利说明书B. 学位论文C. 会议文献D. 目录正确答案:10. 使用WEBOFSCIENCE进行检索,限制检索词在同一个字段的检索命令为A. ANDB. ORC. SAMED. WITH正确答案:11. 下列表示逻辑或的符号是:A. “*”B. “+”C. “-”D. “?”正确答案:12. 一般来说,以下哪个为合理的检索步骤:A. 制定检索式---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B. 课题分析----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选择检索点与检索词----制定检索式----调整检索策略C. 课题分析----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选择检索点与检索词----调整检索策略----制定检索式D. 制定检索式----选择检索系统和数据库---调整检索策略正确答案:13. 下列哪种图书不属于工具类图书?A. 科技专著B. 字典C. 手册D. 年鉴正确答案:14. 关于检索集合操作和二次检索的关系,不正确的有A. 两者是完全等价的B. 二次检索可以由检索集合操作完成C. 检索集合操作不一定可以由二次检索达到D. 大多数系统二次检索都是两次检索集合的“逻辑与”操作正确答案:15. 国际专利分类号的简写为:A. CPIB. IPCC. WPIGD. EPI正确答案:16. 下列属于描述信息内部特征的检索语言是:A. 题名B. 代码C. 关键词D. 著者姓名正确答案:17. 国家图书馆检索系统,检索符“?”和“#”的关系为:A. 两者作用一样B. 采用“colo?r”命中的记录更多C. 采用“colo#r”命中的记录更多D. 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18.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A. 载体B. 纸张C. 光盘D. 磁盘正确答案:19. 科技会议录索引指的是下列哪一个检索工具?A. SCIB. ISTPC. SSCID. WM正确答案:20. Google搜索引擎中可以默认以下哪个逻辑运算符?A. “+”B. “-”C. “*”D. “/”正确答案:。
第一套《信息检索》考试卷(A)一、名词解释1.信息资源2.信息检索3.著录法4.关键词标引5.知识发现二、填空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和()。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 OR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
三、问答1. 信息检索的研究内容有哪些?2. 数据库有哪些类型?3. 搜索引擎的类型有哪些?四、论述1、试例说明传统检索型工具书和参考型工具书的使用。
2、如何利用检索工具查找历史类文献?第一套《信息检索》考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30%)1.信息资源。
是人类存储在载体(包括大脑)上的已知或未知的可利用的资源。
信息中的载体信息和主题信息资源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信息检索。
是从大量相关信息中利用人—机系统等各种方法加以有序识别与组织以便及时找出用户所需部分信息的过程。
3.著录法。
是对信息与文献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方法。
4.关键词标引。
使用非规范化的自然语言——关键词来表达文献或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过程。
5.知识发现。
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使多个步骤相互连接,反复进行人机交互的过程。
二、填空(20%)1.按组织方式分,信息检索有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超媒体检索。
2.信息检索策略有两种方式即手工检索策略和计算机检索策略。
3.表示主体的检索词有标题词、单元词、叙次、关键词。
4.常用的逻辑运算符有:AND或*, OR或+, NOT或-。
5.信息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方法有字序法、类序法。
6.中国特有的工具书是类书,政书。
三、问答(24%)1.信息检索的研究内容有哪些?检索理论研究、检索语言研究、数据库研究、著录法研究、检索系统研究、检索策略研究、检索服务研究。
2.数据库有哪些类型?传统数据库(情报数据库、图形数据库等);专门应用领域的数据库(统计数据库、工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新一代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面象对象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等)。
论述题。
(共2道试题,每题20分)
1、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
答:百科全书起源于古希腊。
Encyclopaedia(又拼为Encyclopedia)一词即源自希腊文,意为“全面教育”。
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一般认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公元5世纪前的百科全书被称为古代百科全书。
这一阶段的百科全书,编者主要是个人,内容主要是汇编通过讲学阐述的全面知识,具有明显的“教科书”色彩。
百科全书的词源语义为“全面教育”,准确地反映了早期百科全书的特点。
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百科全书的始祖,原因就在于他们通过讲学记述了当时已有的全面知识。
古代百科全书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老普林尼的《博物志》。
这部完成于公元77年、作为分
类的知识选集的著述,被认为对后世百科全书的编撰有长达1500多年的影响。
公元5世纪以后至18世纪初期的百科全书被称为中世纪百科全书。
中世纪百科全书宗教色彩明显,编者往往是修道院神职人员,内容上的显著特点,是知识分类成果被广泛运用于百科全书编纂,百科全书对已有知识的概述由“教科书式”逐步走向全面、体系化的科学分类。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受当时新兴的词典编纂方法的影响,百科全书的编排由知识分类向条目字顺演变,开始了中世纪后期百科全书向现代百科全书的过渡。
中世纪最重要的百科全书是法国学者文岑编著的《大宝鉴》。
该书80卷,近万章,内容涉及自然、学理、历史、道德,辑录了许多散佚的文献资料,是18世纪前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
1559年,德国学者萨克雷德出版《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一词第一次成为书名。
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未完成的名著《伟大的复兴》对17~18世纪的百科全书编纂产生了极大影响。
培根在《伟大的复兴》中详尽、系统地表达了人类对各个知识领域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创造了科学分类方法,为百科全书的编纂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体系。
18世纪初,英国哈里斯编的《技术词典》(1704年)、钱伯斯编的《百科全书,或艺术与科学大词典》(1728年),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编纂技术上,都已经明显具有了现代百科全书的因素。
18世纪中期以后,百科全书发展到了现代阶段。
现代百科全书的基本功能定位于以现代科学观念系统概述知识为主、兼及教育作用的工具书。
由于强调内容的全面、系统、权威,个人力量已无法完成,故编者一般是多学科合作,尤其强调跨国合作。
编纂方法与技术全面吸收了现代工具书方便检索的特点,一般按字顺编排条目,强调要建立完整的参见体系,拥有完备的检索系统。
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之作是法国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全称《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分类大词典》)。
这部百科全书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其内容体现了宽容和自由主义的态度,体现了对工业革命中兴起的手工业和机械科学认识的新观点。
它通过百科全书进行知识启蒙、思想启迪,以怀疑论、科学决定论阐述知识的起源和发展,以当时所能允许的各种巧妙方式对宗教神学、等级制度和社会司法进行了批判,大力宣扬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在法国第一个把理性、良知、睿智、悟性等等还原其唯物主义面目”,适应了法国当时日益高涨的革命精神,点燃了人们的思想火花,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前奏,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狄德罗以百科全书编纂为阵地凝聚起来的一批启蒙运动哲学家、献身于促进科学与非宗教思想的先驱,形成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百科全书派”,狄德罗则是百科全书派的主帅。
18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知识的创造、更新超越以往,知识的获得需求迅速增加,不同国度、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现代百科全书迅速、大量地出现。
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意义的,像1768~1771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初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1796~1811年德国布洛克豪斯编纂的名为《社交词典》的百科全书,19世纪问世的法国《拉鲁斯百科全书》、美国的《美国百科全书》,它们被称为是“西方四大经典百科全书”,直到今天仍在连续修订出版。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大都已经编纂出版了本国的综合性百科全书。
现代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正因为如此,一个国家代表性的综合百科全书的质量,被认为是该国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对中国来说,百科全书是“舶来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热潮中,起源于西方的百科全书传入中国。
国内早期出现的百科全书,主要是一些国外小型实用性百科全书的编译之作。
如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日用百科全书》、《少年百科全书》
(据美国“The Book of Knowledge”编译)等。
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百科全书相比,这些编译之作尚有一定距离。
总的来看,自20世纪初至80年代,百科全书虽然已经进入中国,但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中国百科全书编纂出版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开始了中国现代百科全书编纂出版的历程。
20多年来,中国的现代百科全书编纂出版事业和其他许多事业一样,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不仅用10多年时间完整出齐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第1版,而且开始了第2版的修订工作,并有望在近年内问世。
专业性、地方性百科全书和编译百科全书大量出现,百科全书的载体形式也由单一的印刷版变为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多种形式共存。
到目前,我国的百科全书检索工具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主要标志是:以综合性百科全书为主体、以专业性和地方性百科全书为两翼的百科全书体系初具规模;代表国家水平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连续修订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百科全书的品种、类型、载体形式已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基本可以满足不同的利用需求。
2、什么是位置检索,有什么优点?
答:位置检索主要运用于全文数据库。
它是一种对多个检索词在源文献中相对位置进行限定性查找的方法。
比如,要求不同的检索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或在同一自然段中出现,或在同一句中出现,或要求检索词按规定的顺序出现。
从理论上说,位置检索通过位置算符来实现对检索词位置的限定。
在现有中文电子版检索工具中,位置检索功能一般都固化在检索界面中,而且主要的位置限定是“同段同现”和“同句同现”。
位置检索的优点是为查找相关概念在局部环境中的同现情况提供了方便,而相关概念的同现,往往意味着文献信息内容的相关,所以,位置检索同样是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有效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