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信息检索与原文获取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81
一、单项选择题1、分类途径是按照文献所属的学科分类,利用(C)进行检索的途径。
A学科名称B专业名称C分类号及分类名D以上均可2、利用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叫(A )。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3、逻辑算符包括(D)算符。
A.逻辑与B.逻辑或C.逻辑非D.以上三项4、机检效果与检索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D )。
A.对检索策略的掌握程度B.对数据库的掌握程度C.对检索语言的掌握程度D.以上三项5.最早的网络搜索引擎是(A)A. Yahoo B .Excite C. Archie D .Google6、我国最早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创立于___年,它是__A____ 创始人_____A. 1920 武昌文华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韦棣华B. 1922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杜定友C.1927 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韦棣华D.1947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图书馆学杜定友7、“我思故我在”,是____C____的名言,这句话说明思想的重要性。
人类的认知是不断进步的,随着人们不断的认识到新的事物思想也在不断转变A.帕斯卡尔B.伏尔泰C.笛卡儿D.孟德斯鸠8、Google和Baidu在其高级搜索中都提供特定格式文件的搜索,他们分别支持几种文件格式(D)A. 6 4 B .6 5 C.6 6 D. 6 79、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是在信息产业部的授权和领导下的,得到国际互联网络管理机构认可的,中立的,非盈利性的服务和管理机构,行使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职责,属于国家事业单位。
CNNIC在行政上受____A___的领导。
A. 信息产业部;B. 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C. 中国互联网络协会;D.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10、2003年12月1日是第16个“世界艾滋病日”,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84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艾滋病病人8万名。
请问艾滋病的医学全名是什么?(C)A 、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B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C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D 、动物免疫缺陷综合症11、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现有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75处,雕像共___C_____余尊。
作业任务书姓名:学号:注意事项:将文件命名为“学号+姓名”,例如“2015012345张三”,以添加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当中发送至公共一、选择题1.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导航中农业工程类期刊有()种。
A、38;B、11;C、8;D、62.《环境科学学报》的ISSN号是A: 1001-8667 B: 0253-2468 C: 1002-8867 D: 1001-88683.《环境科学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是A: 2.120 B: 1.336 C: 1.214 D: 1.0104.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新媒体”相关的文献,检索区域:期刊;检索词:新媒体、大数据,并含关系;检索字段:主题;年度:2000-2014;来源期刊文献数量最多的是?A、声屏世界.广告人;B、中国广播;C、新闻前哨;D、中国报业5.检索与“大数据”相关的文献,检索区域:期刊库;检索字段:全文;检索词:大数据;其他条件不限,在所得的检索结果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A、周济;B、袁连生;C、沈红;D、郭全中6.检索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文献,检索区域:期刊库;检索字段:全文;检索词:一带一路;其他条件不限,在所得的检索结果中,发文量排名前五的机构没有以下哪一所?A、中国人民大学;B、北京大学;C、复旦大学;D、清华大学7.秦珂编著的《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导论》一书出版社是A: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B:气象出版社C: 石油工业出版社D: 科学出版社8.中国知网中是从哪一年开始收录《金融研究》这本期刊的A:1991 B:1988 C: 1981 D: 19589.检索“地球物理学”学科,中国知网所签署的“独家授权”和“优先出版”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最高的是?A、地球地理学报;B、室友地球物理勘探;C、打底测量与地球动力学;D、冻川冻土10.以“生态足迹”为热点主题,在学术热点检索结果中的所属的学科是()。
A、水利水电工程;B、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C、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D、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二、简答题1.假如你在撰写论文时,参考了李江华发表在《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285-291页上的《48份新疆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的由唐军主编的《糖蜜草栽培及利用技术》一书12-21页中的内容,请分别按参考文献格式著录1.李江华. 48份新疆野生狗牙根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1,04:285-2912.唐军.糖蜜草栽培及利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2-212.文献信息的检索步骤及原文的获取方法;利用百度文献助手或者读秀,传递1-2篇论文截图说明具体的操作过程。
《信息检索技术》(第二版)书后习题及参考答案(部分)第1章绪论【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文献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根据对信息的加工层次可将文献分为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文献、___________文献和___________文献。
2.追溯法是指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__________,进行逐一地追溯查找_________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报来源的方法。
3.用规范化词语来表达文献信息__________的词汇叫主题词。
主题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的主题内容进行检索的途径,利用能代表文献内容的主题词、关键词、叙词、并按字顺序列实现检索。
4.计算机信息检索过程实际上是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匹配的过程。
5.无论是手工检索还是计算机检索,都是一个经过仔细地思考并通过实践逐步完善查找方法的过程。
检索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检索工具按信息加工的手段可以分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共分___________个基本部类,下分________个大类。
8.索引包括4个基本要素:索引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出处指引系统。
答案1.零次,一次,二次,三次2.参考文献,引文3.内容特征4.检索提问词,文献记录标引词5.分析课题,选择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及检索式,进行检索,获取原文6.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7.五,228.索引款目,编排方法二、判断题1.在检索信息时,使用逻辑符“AND”可以缩小收缩范围。
()2.逆查法是由近及远地查找,顺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3.按编制方法划分,信息检索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机械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
第一章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一.概述1.信息与文献信息知识的分类:已掌握的知识和需查询的知识。
信息的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并且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传输和储存。
这里有几个词组需说明: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研究的对象(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机械运动、化学运动、思维运动和社会运动)运动方式:在时间上所呈现的过程和规律:运动状态: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状和态势。
信息已成为与物质、能量同样重要的三大资源之一。
信息是一种原料,人类接受外界大量信息后,经过实践活动和大脑的思维机制加工提炼后变成有用的知识(知识的认识程度)。
文献:将知识记录并保持在一定的载体上,就形成了文献。
文献信息是文献所表达的内载信息,以文字、符号、声像信息为编码的人类精神信息,也是经过人们筛选、归纳和整理后记录下来的信息。
科技文献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记录,积累了许多有用的事实、数据、理论、方法和科学假设,反映了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和水平,是科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2.信息的特点(1)普遍性;信息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c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是信息的母体;(2)时效性:信息的获得和传送需要时间,信息反映的总是特定时刻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当人们获得信息后,它反映的是某段时间的事物,是一种历史纪录,如果传递很慢,信息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3)传递性:指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效应,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时期传到另一个时期;信息的传递决定了信息的可扩散性,信息是通过各种渠道、媒介传播和扩散;(4)共享性:信息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载体本身的信息并不因此而减少,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极大地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5)可转换性:信息的物质载体形态是可以相互转移变换的;信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能量、时间、金钱、效益、质量等;(6)可伪性:在人们得到信息后,必须进行分析判断和筛选,以便正确享用信息。
信息检索考试重点信息检索考试类型:闭卷考试题型:单选、判断、名词解释、应用(信息检索过程)考试重点:1、文献: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
凡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记录下来,具有存贮和传递知识功能的一切载体都称为文献。
2、文献类型: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3、知识:是在人们对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的解决方案。
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信息能够服务于人们的行动和决策。
4、信息:是凭借人的认知能力和经验对数据进行选择、评价、组织和分析的结果。
信息管理主要是解决数据的相关性、系统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5、数据:指离散孤立的互不关联的事实、文字、数据和符号,这些资料之间缺乏相关性。
6、文献级次:零次文献(灰色文献):指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
一次文献(原始文献):凡是著者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根据科研成果,发明创造撰写的文献,称为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是最基本的情报源,是文献检索的对象。
二次文献:它是将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加工,整理、提炼、组织,使之成为便于存贮、检索的系统。
如目录等检索工具。
三次文献:它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综合研究和评价而编写出来的文献。
它又可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类型。
前者如动态综述、学科总结、专题述评、进展报告等;后者如年鉴、手册、大全等。
三次文献源于一次文献,又高于一次文献,属于一种再创性文献。
三次文献一般来说系统性好,综合性强,内容比较成熟,常常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有时可作为查阅文献的起点。
高级文献:计算机型文献,如:PTF、HTM等。
7、十大文献源1图书(Books) 2期刊(Periodicals)或(Journal,Magazine) 3科技报告(Technical reports) 4政府出版物 5会议文献(Conference papers) 6专利文献:(patents) 7学位论文(Thesis,Dissertation)8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9科技档案 (document) 10产品样本8、文献检索:从大量的文献中查找与特定课题有关的文献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