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上学期三年级美术期末考核方案——叶璐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美术考核方案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美术考核方案
一、考核宗旨
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在美术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美术学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实现在美术学习上的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评价促进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美术教学,进一步了解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能。
二、考核细则
美术期末考核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采用平时习作的成绩,美术创作积极性,以及参赛得奖和期末测试共同评定考核成绩。
评定成绩各按A(100——80)、B(79——70)、C (69——60)、D(59——59以下)进行评定。
凡两项被评定为优秀的则总评给与优秀。
三、考核内容
1、测试内容:自由画
2、评定标准
A——能准确的运用颜色的搭配,具有丰富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画面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B——能准确的运用颜色的搭配,具有丰富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C——能准确的运用颜色的搭配,具有较好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D——能准确的运用颜色的搭配,具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潜在的创新。
三、考核成绩(附下页)。
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美术考核方案小学第二学段美术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美术是小学综合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美术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本考核方案旨在通过绘画、手工、造型等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全面考察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考核内容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本考核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绘画技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运用、构图的布置等;2. 素描:如生活物体的写生、静物的构图等;3. 手工制作:如折纸、剪纸、拼贴等;4. 造型:如黏土造型、泥塑等;5. 观察与创作:通过观察自然、人物、风景等主题进行创作;6. 艺术赏析和理解:通过欣赏名画、名人作品等,使学生对艺术有一定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三、考核形式通过考核学生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作品、造型作品、创作作品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等,评定学生的综合美术能力。
四、考核要求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进度,制定不同的考核要求。
一般来说,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主要考察学生的绘画技法、素描和手工制作等基本能力;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绘画、手工制作和创作等方面能够有一定的创新和表现力。
1. 小学三年级美术考核要求:(1) 绘画技法: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简单的色彩进行绘画,并能够表现出简单的形象和场景;(2) 素描: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写生和静物的构图,并能够表现出简单的透视关系和光影效果;(3) 手工制作: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折纸、剪纸和拼贴等手工制作,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创意和技巧;(4) 造型: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黏土造型和泥塑,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形象和纹理;(5) 观察与创作: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自然、人物和风景等主题,进行简单的创作,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6) 艺术赏析和理解: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名画、名人作品等,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赏析和理解。
2. 小学四年级美术考核要求:(1) 绘画技法:学生能够运用较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并能够表现出丰富的形象和场景;(2) 素描:学生能够进行较复杂的写生和静物的构图,并能够表现出较复杂的透视关系和光影效果;(3) 手工制作:学生能够进行较复杂的折纸、剪纸和拼贴等手工制作,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创意和技巧;(4) 造型:学生能够进行较复杂的黏土造型和泥塑,并能够表现出较复杂的形象和纹理;(5) 观察与创作: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自然、人物和风景等主题,进行较丰富的创作,并能够表达出较深的观点和感受;(6) 艺术赏析和理解: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名画、名人作品等,对艺术作品进行较深的赏析和理解。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期末考查方案2012.6
一、评价内容:
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技能以及日常所形成的健康的审美能力,在作品创作或评述中表现出的个人的美术素养。
二、评价方式: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对学习态度的评价,采取过程评价的方式。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否带全美术用具;
⑵能否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活动;
⑶能否按时完成美术作品;
⑷作业数量是否足;
2、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个性表现的评价,采取期末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分段进行。
⑴低段(一、二、三年级):以命题画的形式评价基本技能、个性表现;基础知识部分可以采用口头测试。
⑵高段(四、五、六年级):期末终结性评价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
以书面文字测试部分和命题画(命题制作)相结合形式进行。
命题时要以课标为依据,全面评价学生应知、应会的“双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结果:
1、过程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均以等级的形式呈现。
评价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2、过程性评价占综合评价结果的30%,期末终结性评价占综合评价结果的70%。
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期末)考核方案一、考核方案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二、考核方式:1.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2.现场绘画3.评委打分三、考核成绩计算办法:随机抽取的学生的成绩平均分加学生参赛获奖的分四、加分办法:1.教师辅导学生获奖按人数加分,可累计加分。
2.国家级奖加1.5分、省级1分、州级0.8分市级0.5分备注:教师提供获奖作品图片和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幻灯片的形式上交年级组长)五、评分标准1.低段(一、二年级)A、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大胆表现自己的特点;B、形象突出,作品较为完整;C、态度认真,基本符合主题。
2.中段(三、四年级)A、作品构图饱满,形象较为准确,有一定创意;B、色彩和谐C、绘画态度认真,能基本体现对象特征。
3.高段(五、六年级)A、突出主题,画面饱满;(90分段,最高分一般不超过95分)评分标准:画面构图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形体比例均衡协调,色彩关系准确生动,色调鲜明。
塑造深入,并能充分体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和造型特征,画面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B、作品有一定创意,作品较为完整;(80分段)评分标准:符合构图的基本规律,画面布局错落有序,形体比例合理,色彩关系准确,形体塑造完整,色调倾向明确。
C、构图饱满和谐,色彩运用恰当,有一定特色。
(70分段)评分标准:基本符合构图的一般规律,画面布局和形体比例大致合理,色彩关系基本准确,具有一定的塑造能力和色调倾向。
D、(60分段)评分标准:构图布局和形体比例整体上没有明显的错误。
色彩关系不够协调,形体塑造能力较弱,调性不强,整个画面显得较为平均、生硬。
E、(不及格试卷)评分标准:不符合构图的基本规律,布局杂乱无章,形体比例失调,色彩关系混乱,没有统一的色调,缺乏整体塑造的能力,画面呆板、凌乱、平均。
美的学校2015第一学期
陈达文
为全面贯彻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演讲与表达能力,提高我校学生的演讲水平。
通过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特举办此次演讲比赛活动。
二、考核目的
考核旨在检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的放矢,查缺补漏,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评价方式
(1)平时成绩40%
老师每节课都认真评价学生表现与作品,及注重创作过程.并写出课后评价意见,评价方式采用等级评价制,即A+ , A , B 与C。
(2)作品创作60%
主题画创作,评价内容:构图均衡,画画时的耐心与平时的观察,对线条的运用与画面的完整性。
评价方式采用等级评价制,即A+ , A , B 与C。
四:总评
每项内容可视学期教学内容需要作增和删、重与轻的安排,并可按每个学生起点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选项考核。
考试内容:
时间:待定
二年级
题目:《线描外形》
要求:
1、构图饱满
2、注意线条的粗细运用,画一件物品或人物
3、注意线条的装饰运用
4、2个课时完成。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测评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造型表现:利用基本形和常用色彩进行命题创作,体现造型乐趣。
要求:1.对绘画活动表现出兴趣并积极参与。
2.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准确的表现主题。
3.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测评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造型表现:利用基本形和常用色彩进行命题创作,体现造型乐趣。
要求:1.对绘画活动表现出兴趣并积极参与。
2.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准确的表现主题。
3.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美术测评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理论卷一.填空题(每空两分,共20分)1.三原色是指、、,其中绿色是由加调和出来的。
2.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后面,就会产生的感觉。
()3.连环画的组成部分有部分和部分。
()4.教师节是在每年的月日。
二.选择题(每题两分,共10分)1.交通信号灯由()组成。
A.红灯、黄灯、绿灯B.红灯、绿灯、紫灯C.黄灯、蓝灯、绿灯D.红灯、黄灯、蓝灯2.《五马图》是宋代画家()的作品。
A.苏轼B.李公麟C. 张择端D. 赵佶3.()即将布料等扎好后染色。
A.浸染B.点染C.泡染D.扎染4.以下属于中国动漫角色的是()。
A.哆啦A梦B.葫芦兄弟C. 蓝精灵D.米老鼠5.三间色是指()。
A.橙色、绿色、紫色B.黄色、蓝色、紫色C.粉色、绿色、紫色D.红色、黄色、绿色绘制卷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利用彩纸剪贴或撕贴主题作品,体验创作贴画的趣味。
要求:1.根据主题,正确安全的使用纸材、剪刀等工具,完整的表现作品。
2.能运用折、叠、剪、刻、贴多种方法,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进行主题作品表现。
作品体现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的和谐统一。
3.画面装饰性强,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能表达自己的创意。
美术期末成绩测评具体实施方案质量检测是检查教学质量成效的手段之一。
是对教师教,学生学实施调控,是促进教与学发展的重要措施。
是美术新课程实验不短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对有个性差异、发展差异的所有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研究的过程。
美术检测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以认知、情意、表现等方面发展情况,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过程。
测评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平时考核和期末笔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总评价。
总分100分,平时考查占60%,期末卷面测试占40%。
平时检测占60分,主要考查学生在平时学习活动中对美术学科所表现出的学习习惯(工具准备情况占10%,课堂纪律占10%)是否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占10%,平时美术作业完成情况30%。
期末检测为40分,美术实践创作,考查学生美术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形、色、肌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任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展示学生的形色知识与造型方法的运用能力及其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
命题创作画内容:(具体要求:突出主题、创意新颖、构图饱满注重色彩搭配、技法表现。
)
一年级:绘画——“我在空中飞”(8开纸)(绘画以及电脑绘画)
二年级:绘画——“乘着大象”(8开纸)(绘画以及电脑绘画)
三年级:科技创想画(8开纸)(绘画以及电脑绘画)
四年级:环保主题绘画(8开纸)(绘画以及电脑绘画)
五年级:环保主题绘画(8开纸)(绘画以及电脑绘画)
六年级:科技创想画(8开纸)(绘画以及电脑绘画)。
小学美术评期末考核方案小学美术评期末考核方案1客观、全面地评价同学在美术学习上所取得的成果,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同学的全面发展。
通过评价能促进同学正确对待自己的美术学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长与缺乏,以完成今后在美术学习上的持续发展。
一、总体思路美术教育应当是激励同学人人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个个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目标方向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让每个同学面对同一的标准,产生压抑和挫折感。
因此,用以人为本的看法,纵向看待和评价每个同学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活动的爱好,激励他们自信的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美术学业评价是促进同学全面发展,促进老师分析、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监控美术教学质量以及完善美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和发展,并表达肯定的导向性。
二、评价原则1.从过分强调学业成果,转向评价同学的综合素养;2.从注意评价的量化转向强调对质的`改变的描述;3.评价的目标从鉴定、选拔,转向导向、鼓励与调控;4.评价的主体从单向性转向多向性和交互性;5.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和发展性。
三、评价方式为平常表现与期末测查相结合的方式。
1、同学平常作业老师评定细则除了课堂上重视同学的自我评价外,同学平常的美术作业成果评定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作业量,凡作业量上缴次数缺额过大的,老师须请同学补上,然后可赐予合格等级。
二是行为表现,凡材料携带、课堂卫生等工程有一半获得优秀的可以赐予优秀等级,良居多的可以评定为良好,及居多的可以评定为及格。
上述两者合起来有一项为优秀的平常即评为优秀,两项良好的评为良好,两项合格的评为合格。
2、期末测试成果细则这一部分是期末测查成果,主要由任教的老师进行评定。
四、比分布置:1、平常作业占50%。
2、课堂常规占10%。
3、期末考查占40%。
五、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差四个档次六、免试制度为了进一步强化校级艺术类学科竞赛等活动对孩子们的吸引力。
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美术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通过美术考核,旨在评估学生的美术能力和潜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考核内容1. 素描:要求学生能够用铅笔、钢笔等工具进行简单的写生和素描练习,刻画出基本物体形状和轮廓。
2. 涂色: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色彩知识,运用不同的颜料进行涂色,掌握调色的基本技巧。
3. 剪纸: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设计并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4. 模型:要求学生能够使用纸张、纸板等材料,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模型作品。
5. 版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版画的基本技巧,创作并印刷简单的版画作品。
三、考核方法1. 设计题目:老师根据学生的美术水平和能力特点,设计适合的题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美术创作。
2. 现场绘画: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观察对象,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现场绘画。
考核主要评估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书面测试:通过给学生一些美术知识的选择题和解答题,考核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4.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将作品展示出来。
可以考核学生的创意、技术和表现力等方面。
四、考核要求1. 表现力要求:学生的作品要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能够体现学生的个人风格和创意能力。
2. 技巧要求:学生的作品要求使用适当的美术技巧和工具,符合相应的要求。
3. 完整性要求:学生的作品要求有一定的完整性,能够清晰表达出主题和意图。
4. 色彩运用要求:学生的作品要求运用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够给人美的享受。
5. 题材要求:学生的作品要求符合题目要求,能够创造性地表达出学生的思想和感情。
五、评分标准1. 视觉效果:评估学生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包括构图、色彩运用和形象表现等方面。
2. 技术能力:评估学生使用美术工具和技巧的熟练程度,包括线条的处理、颜色的运用和造型的表现等方面。
三年级美术上册期末考试方案
一、考试目的
对本学期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材所学的内容(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进行检测,了解学生对所学本册的知识掌握程度。
这次检测注重学生的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考试。
注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考试。
也是为了进一步地改善美术教者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有效的促进教学的发展。
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及动手实操能力。
二、考试时间:第17周;
三、考试对象: 三(1)班—三(8)班;
四、考试地点: 本班教室;
五、考试形式:实操,即试题绘画考试。
六、考试时长:一节课40分钟,绘画考试一节课40分钟。
七、考试内容:1.基本技能绘画方式进行手绘创作考试。
主题是:(肚子里的故事)
八、计分办法:满分100分,绘画考试占100%100分。
绘画考试根据《绘画评分标准》计分。
九、绘画评分标准:
1.结构合理(10分),2色彩明确,画面生动和谐(20分),3.符合主题要求(20分),4.画面干净整洁(20分),5.造型生动完整(20分),6.内容新颖有创意(10分)。
十、考试流程:宣传、动员、公布考试内容和方式——落实准
备情况——实操——总结、评价。
十一、考前准备
绘图铅笔、色彩笔、颜料等相关文具参加考试。
美术组
2020-12-3。
美术期末测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美术期末测评是对学生在一学期内美术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检验,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
为了确保测评的公平、公正和科学,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测评内容。
1. 作品展示,学生需准备自己在本学期内的美术作品,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等,以展示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2. 创意设计,学生需要进行一次创意设计作品的展示,包括创意构思、设计稿、最终成品等,以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能力。
3. 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色彩搭配、构图原理、艺术史知识等。
三、测评流程。
1. 作品展示,学生按照指定时间和地点,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向老师和同学做简短的介绍。
2. 创意设计,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并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评议。
3. 理论知识考核,学生进行笔试,考核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
四、测评标准。
1. 作品展示,评分标准包括作品的创意、技巧、表现力、完整性等方面。
2. 创意设计,评分标准包括创意的新颖性、设计的合理性、表现手段的多样性等方面。
3. 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标准包括对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答题的准确性、逻辑性等方面。
五、测评结果。
1. 作品展示和创意设计的评分结果将由老师和同学共同评定,形成综合评价。
2. 理论知识考核的成绩将由专业老师进行评定,形成最终成绩。
六、测评总结。
通过期末测评,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检验,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准备,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七、结束语。
美术期末测评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总结和检验。
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美术学科考核方案一、背景介绍美术学科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美术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能够有效地评估学生在美术学科中的学习成果,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小学美术学科考核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二、总体目标本考核方案的总体目标是评估学生在美术学科中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的发展情况。
具体目标包括:1. 考查学生对美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2. 评估学生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3. 考察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观。
三、考核内容和形式1. 美术基本概念和原理考核内容主要涵盖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等基本概念以及画法、构图等基本原理。
考核形式可采用选择题、填空题等方式,以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考核内容主要以学生的美术作品为依据,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技巧运用情况以及表现力。
考核形式可采用开放性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并书写创作说明,以便于评估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实际操作能力。
3. 艺术作品感知和理解能力考核内容主要涵盖对艺术作品的观察、描述和理解。
考核形式可通过观看艺术作品、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评估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 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观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建筑等)的鉴赏能力和对审美视角的理解。
考核形式可采用辨析题、判断题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考核标准根据考核内容和形式,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评估学生在各个层面的表现情况。
考核标准可以包括以下要素:1. 美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准确理解程度;2. 创作作品的创造性和技巧运用情况;3. 艺术作品感知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4. 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观的发展情况。
五、考核工具和评估方式为了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以采用以下工具和方式进行考核:1. 书面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美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2. 创作评估: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估,包括技巧运用和表现力;3. 观察和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和作品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4. 面试和访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美术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继续深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以文化美术的教育理念指导校园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强调文化中快乐求美,愉悦中技艺习术的艺术教育策略,以课程改革、学科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深化课改的各项要求和内容,多角度、多途径的实施有效教学。
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美术学科综合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美术文化活动,探究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的新途径,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持久发展,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和谐、持续地发展。
二、工作目标:深化课程改革,不断用新课改理念充实头脑,加大对美术教材的研究。
加强业务学习,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愉悦中文化求美,快乐中技艺习术特色教学为目标,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高美术教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美术创作内涵。
三、主要工作:一、潜心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1、组织美术组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时了解美术教育动态。
对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和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内化,对美术教材进行适当的整理,也是为教材的进一步修改做好资料的收集与归纳等准备工作。
同时结合艺术第八册教材的使用继续展开艺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
2、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业务方面进行强化培训。
三十岁以下青年教师须认真参加各级组织开展的进修活动和岗位培训,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个人特长参加区进修学校组织的相应的研修班,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努力争先,争取成为市区活动的骨干。
实习期教师第1 页共1 页必须实行传统备课方式。
3、提高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实行电脑备课,加强二次备课及检查,提倡每周有一节制作质量较高的教学课件应用于课堂学习。
4、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
对课题整合美术课程资源,提高美术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开展实证性研究。
5、继续实施青蓝工程,深入、有序地进行镇、校两级师徒结对工作,对新教师进行跟踪听课。
一、考评目的和原则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期末考评,旨在检测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此外,考评还可以评估美术教育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考评原则如下:1.公平公正:考题设置应做到全面、平衡,充分考察学生的学科水平和综合能力,不偏袒任何一方面能力。
2.综合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不只看结果,更注重过程。
3.发展导向:考评结果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
二、考评内容和形式1.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
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通过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美术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作品展示:考察学生的创造力和技能表现。
学生需要准备几幅作品,包括绘画、手工制作等不同类型的作品。
作品展示考察学生的构思能力、表现技巧和艺术审美。
3.实践操作: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给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美术实践任务,如绘画、剪纸、模型制作等,考察他们的创造力和手工操作能力。
三、考评流程和时间安排1.理论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设置50道选择题、10道判断题和2道简答题。
学生需自己填写答题卡,交卷后由老师评卷。
考试将在期末前一周进行。
2.作品展示:学生需在期末前一周准备好自己的作品,并在指定时间进行展示。
展示时间建议为1小时,学生需要简短介绍每幅作品的构思和制作过程。
3.实践操作:在期末的倒数第二周,老师布置具体的实践任务,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和打分。
四、考评评分和结果处理1.理论考试评分:选择题和判断题按对错计分,每道题1分;简答题评分参考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满分5分。
总分100分,满分为60分及格。
及格线以上的学生根据成绩等级进行评定,同时给予文字评语,及格线以下的学生需给予适当的补考机会。
小学美术期末考核方案
一、考核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全面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体系,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堂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积极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核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三、考核的方法和内容
期末考核由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30%)和期末主题画(占期末总评70%)两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分为两个部分:对学生工具材料佩戴的齐全和课堂表现来考评。
2、期末主题画:期末的测评主要通过制作作品或创作一幅主题画形式来完成。
四、具体操作
美术考核中平时成绩主要是以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和教师评价进行打分,整理后结合主题画进行总的评价,并按得分分为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75—89分)、及格(60—74分)、尚需努力(60分以下)分四个等级。
2017学年小学美术上学期期末考试方案一、评价目的
立足面向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细小进步,班级各个层面开展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才艺展示活动,搭设平台,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张扬个性、显示才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积极推动美术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学期总评采用等级评价制,即优秀,良好、合格。
二、评价形式
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内容和方法:
平时成绩(50%)+考核成绩(50%)
(一)平时成绩----评定方法
总分50分,其中课堂作业(平时上课中学生完成的作品)占40分,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占10分。
学习习惯
1、上课是否无故讲话、大声喧哗,不认真听讲,影响课堂纪律、捣乱影响他人上课学习。
2、上课是否准备好绘画、制作工具,能否认真听讲,发言积极。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1、是否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和任务.
2、对美术有深厚兴趣,积极参加各类美术兴趣活动。
3、能否在合作小组中与其他人配合,合作愉快
(二)考核成绩—评定方法
具体实施办法:
考试内容:命题绘画
评分标准:主题突出,有创意,构图完整,色彩表现好。
一年级平常成绩考核
二年级:
绘画:《我爱春天》
三年级:
绘画:《雪来了》
四年级:
绘画:《对称图案》
五年级:
绘画:《2018年元旦》
六年级:
绘画:《印象 .春节》。
2017-2018(上)三年级美术期末考核方案
叶璐
美术期末考核总体思想:
美术教育应该是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个个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目标方向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同一的标准,产生压抑和挫折感。
因此,用以人为本的态度,纵向看待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信的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变得尤其重要。
而学期美术成绩评定又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分析、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监控美术教学质量以及完善美术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每个人对于美术,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也有着自己比较擅长的方面,比如:有的学生虽然画得不好,但作业构思可能很有新意(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一些设计、制作类作品中);有的学生虽画得不够理想,但尽其所能,学习态度很不错;有些学生的作品有时也能出现一点偶发效果等等。
因此,在美术期末考核进行的过程中,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在美术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就有了重要的价值意义,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通过评价能促进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美术学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实现今后在美术学习上的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案
一、考核目的
通过美术期末考核工作,能够客观、全面地检测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美术学习,了解自己在美术上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把握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实现美术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让美术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美术教学,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考核方式
美术期末考查以“期末测试”与“学期课堂作业平均分”相结合的方式,既要看结果,更注重看过程。
1、学期课堂作业平均分
学期课堂作业平均分占总成绩50%。
根据每节课的随堂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美术作品,注重创作过程的评价,采用等级评价制,即优(优+
、优、优-、良+
)、良(良、良-)、及格(及格+
、及格)。
2、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结合美术学习活动的四个领域要求,小学美术期末测试可分四个方面进行,满分为50分。
具体如下:
1、知识点(15分):
主要考察学生的欣赏与评述能力,以及美术学习中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随堂提问形式和期末试卷知识点检测相结合进行。
2、创造力(15分):
主要是对学生在绘画或制作过程中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独创能力进行的评价。
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作品来进行考察。
3、工艺(10分):
对学生动手制作能力的检测。
在本学期的相关手工课及软陶校本课中进行考核。
4、绘画(10分):
对学生绘画表现能力的检测。
通过学生平时的随堂作业和期末现场绘画考核进行评定。
本学期期末测试题目:三年级《大人国与小人国》
三、考核时间:
第十八周(2017年12月25日----2017年12月29日)
具体如下:
四、考核地点:
三年级各班级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