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系梁和基础梁有什么不同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建筑结构作业2一、填空题1.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为在同等条件下(即截面相同、配筋相同和材料相同),(长柱承载力)与( 短柱承载力)的比值。
2.在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中,当2/400mm N f y <时,取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y f =( );当2/400mm N f y >时,取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y f =( )。
3.钢筋混凝土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 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4.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或)的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反之为小偏心受压构件。
5.根据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方法的不同,分为( 先张法)和(后张法)。
6.混凝土施加预压完成之前出现的预应力损失称为(第一批)损失,混凝土施加预压完成后的损失,称为(第二批)损失。
7.预应力混凝土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有:(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快硬、早强;弹性模量高。
8.单层厂房中的主要受力构件是屋面梁或屋架、(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排架结构和刚架结构)。
9.排架结构分无檩体系和有檩体系两种。
( 无檩体系)由大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及屋盖支撑组成,( 有檩体系)是由小型屋面板、檩条、屋架及屋盖支撑组成。
10.单层厂房的支撑包括(屋盖 )支撑和(柱间)支撑两部分。
二、选择题1.轴心受压构件,配置纵筋的作用是( D )。
A .发挥套箍的作用,防止纵筋压屈 B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C .防止发生失稳破坏D .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减少构件截面尺寸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 C )有关。
A .混凝土强度 B .配筋率 C .长细比 D .荷载3.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截面破坏时,( B )。
A .受压钢筋是否能达到钢筋的抗压强度 B .受拉钢筋能否达到钢筋的抗拉强度 C .受压区混凝土是否被压碎 D .受拉区混凝土是否破坏4.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 D )。
建筑结构:由若干构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建筑结构由水平构件、竖向构件和基础组成。
按其承重结构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混合结构五种。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就地取材、耐久性好、整体性好、可模性好、耐火性好。
缺点:自重大(轻质高强度混凝土)、抗裂性能差(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工期长(预制构件)。
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钢筋表面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作用、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钢筋被混凝土包裹着从而使钢筋不会因大气的侵蚀而生锈变质。
砌体结构优点: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及耐久性、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性能,节能效果好、施工简单,技术容易掌握及普及,也不需要特殊设备。
缺点是:自重大、强度低,整体性差,砌筑劳动强度大。
钢结构优点:材料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材质均匀;便于工厂生产和机械化施工,便于拆卸,施工工期短;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无污染、可再生、节能、安全,符合建筑可持续发展原则。
缺点:易腐蚀,需经常油漆维护,故维护费用较高。
钢材的力学性能是恒量钢材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强度、塑性、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梁的配筋: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筋等,有时还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及相应的拉筋。
纵向受力钢筋:配置在受拉区的纵向受力钢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配置在受压区的纵向受力钢筋则是用来补充混凝土受压能力不足。
不少于2根,最好不少于3-4根。
架立钢筋的作用:一是固定箍筋位置以形成梁的钢筋骨架,二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拉应力,防止产生裂缝。
弯起钢筋的作用: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应力,即作为受剪钢筋的一部分。
箍筋的作用:用来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拉应力,并通过绑扎或焊接把其他钢筋联系在一起,形成空间骨架。
纵向构造钢筋及拉筋:当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时,为了防止在梁的侧面产生垂直于梁轴线的收缩裂缝,同时也为了增强钢筋骨架的刚度,增强梁的抗扭作用。
基础拉梁是指独立基础,在基础之间设置的梁。
可起到抵抗不均匀沉降的作用。
一般仅承担首层墙体荷载。
可按构造设置,而不按计算设置。
其宽度一般与墙同宽或略宽50-100,且不小于250,宽度宜大于等于L/25~L/35,高度大于等于L/15~L/20
基础梁是指条形基础的地基梁或筏板基础的肋梁,也叫地梁,地基梁。
基础梁基础梁作为基础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柱子间连系的作用,使基础形成较稳定的结构,也部分抗弯和抗剪的作用,当独立柱之间不均匀沉降时会起到抗剪的作用。
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8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础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计算确定。
具体请看地规74页。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 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
基础梁和基础连系梁的官方定义
基础梁和基础连系梁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定义如下:
基础梁是指在基础土层上的梁,属于基础的一部分。
它通常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柱可以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
基础梁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承重结构,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有时也作为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
而基础连系梁则是一种辅助结构,位于两个或多个基础梁之间,起到承重的作用。
它的设计目的是增强基础梁的受力能力和承载能力,以及加强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总的来说,基础梁和基础连系梁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以满足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基础梁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在工业厂房中,一般都以柱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而墙只起到围护作用,这时就需要在柱的基础上设置一根承担两柱之间墙体荷载的梁,此梁叫基础梁。
地基梁地基梁(也称基础梁或柱下条形基础)是整体式基础,包括普通交叉地基梁、有桩无桩筏板上的肋梁、墙下筏板上的墙折算肋梁,是钢筋混凝土基础梁。
地基梁和地圈梁的区别地梁(也有称弹性地基梁):1.地梁一般指梁板式筏形基础和柱下条基中的梁,该梁的最大弯矩在上部跨中及下部支座处,纵向钢筋的接头尽情避免在内力较大的地方,选择在内力较小的部位,宜采用机械连接和搭接,不应采用现场电弧焊接。
2.地梁的纵向钢筋应该在支座锚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地基梁:通常是指用以承担围护结构荷载的梁,如厂房的围护砖墙下,有时不做墙基础,而是设基础梁将其荷载传至柱基础。
这时,可以和地圈梁,拉梁一起考虑,一梁多用!地圈梁是砖混结构中为抗震设置的构造要求。
地基梁是在框架结构中将其荷载传至基础的受力构件。
可以看出地基梁是结构构件,要承受荷载,而地圈梁一般是为了满足构造而设立的。
不过,我曾经在一个独立基础框架结构的基础工程施工中,设计的地圈梁按照常规设置,没有考虑跨度达到了将近5米(因为独立基坑开挖,造成地梁势必有悬空的),上部有将近4米的砌体,地圈梁施工时因为下部的土方没有夯实(施工管理问题),造成地圈梁施工后还没有砌筑上部的砌体就已经因为自身的问题开裂了,所以在框架结构的地梁施工时,要注意这些问题.连系梁连系梁就是联系结构构件之间的系梁,作用是增加结构的整体性。
柱子中部为系梁,上部为盖梁连系梁主要起连接单榀框架的作用,以增大建筑物的横向或纵向刚度;连系梁除承受自身重力荷载及上部的隔墙荷载作用外,不再承受其他荷载作用。
基础梁、基础连系梁、基础圈梁、地圈梁你还是搞不清楚?基础梁是承受整个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基础连系梁只是起到拉结基础与基础的构造作用。
基础圈梁是砌体基础中的构造圈梁。
地圈梁与基础圈梁的含义相同。
从结构分析角度来说,基础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
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和结构物自重,通过柱和墙传递到基础,基础又将其传递到地基土。
基础对地基土产生了作用力,同时地基土对基础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工程界称其为地基反力。
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基础梁受地基反力的作用,在跨中无墙区域,产生向上隆起的变形趋势。
与上部结构的腾空梁在受到竖向荷载向下作用后向下弯曲变形恰恰相反。
与基础梁相反,不受地基反力作用,或者地基反力仅仅是地下梁及其覆土的自重产生,不是由上部荷载的作用说产生,这样的地下梁,就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基础拉梁、基础连梁,或者是地下框架梁。
顺便提一句,单层工业厂房,杯形基础的杯口上方,紧靠柱放置在杯口上的预制基础梁,它是用来托墙的,是将其上墙体的重力荷载传递到杯形基础,这梁本身不受地基反力的作用,不是结构分析意义上的基础梁,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俄语翻译不懂专业而翻错的一个前苏联的专业名词,将错就错,错到现在。
若这梁的上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低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JLL(基础连梁),其纵向钢筋必须锚入基础,不是锚入柱子,因为在施工JLL时,KZ还仅仅只有插筋,没有形成柱子,所以不存在锚入柱子的说法;若某梁的下表面与基础(承台)顶面持平或者高于基础(承台)顶面,这梁是DKL(地下框架梁),在《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第38页第2节第5.2.1条中阐述得明白:地下框架梁系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0.000(室内地面)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的梁。
其纵向钢筋必须按照上部框架梁的相关要求锚入柱子。
基础梁与基础拉梁分析【摘要】分别对基础梁、基础拉梁做出了定义,对其设置位置,计算及其构造作出了简要的介绍,以方便设计人员理清概念,合理设计。
【关键词】基础梁;基础拉梁;定义;设计1.基础梁与基础拉梁的定义(1)基础梁简单说就是在地基土层上的梁。
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如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中基础梁,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起承重和抗弯功能,一般基础梁的截面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议取1/4~1/6 跨距,这样基础梁的刚度很大,可起到基础的效果。
(2)基础拉梁又称为连系梁,一般起到承担柱底弯矩、地震时承担轴向拉力、调节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承受低层隔墙的荷载的作用,实际计算模式中,拉梁可考虑为仅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总重传给两边基础的单跨梁或连续梁。
但实际施工中由于基底下土层为老土或压实填土,且在协调变形过程中会承受一定的两边基础的变形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也会有一定的土反力。
因此,拉梁计算应考虑上下部均配置受力筋,一般上下钢筋均通长配置,且钢筋配置一致。
2.基础梁的设计(1)柱下条形基础一般由基础梁和翼板组成,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梁和基础底板组成。
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或梁板式筏形基础。
这种基础的抗弯刚度较大,因而具有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并能将所承受的集中柱荷载较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基底面积上。
(2)计算方法有反梁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及剪力平衡法。
反梁法适合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 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它的内力刚好与正向连续梁相反,弯矩为跨中上拉,柱下下拉;弹性地基梁法分为普通弹性地基梁、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弹性地基梁,上部结构为刚性的弹性地基梁,一般按普通弹性地基梁计算,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刚度;剪力平衡法假定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但不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建筑结构简答题题库1.建筑结构作用力的类型有哪些?各举一些例子。
答:作用力与作用的关系:1.荷载:风荷载、重力荷载、活荷载 2.作用(效应):沉降作用、温差作用、地震作用作用力与时间关系又分为三类:1.永久作用力:恒载 2 力:风荷载、温差 3.偶然作用力:地震、爆炸2.什么是荷载的设计值,什么是荷载的标准值?两者间有何关系?标准值:作用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估值,设计值:作用力在考虑必要的安全储备后的设计参数作用力的设计值等于其标准值乘以分项系数3.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何区别?地震震级:地震的震级是地震的强烈级别,它是地震是时震源处释放能量的多少来确定的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各类建筑物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烈程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的深度、震中距、地质条件、建筑物类型等因素有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4.影响风荷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风速、建筑物体型及地面粗糙程度5.影响地震荷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1. 建筑物总重力荷载(成正比)2. 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基本烈度(成正比)3. 建筑物动力特征,主要指它的基本周期T,周期与建筑高度成正比与宽度成反比4. 建筑物所在场地上的类型(土地越硬越好)6.如何降低风荷载?选址、平面形状、立面减少竖向线条、重力锤7.如何减小地震荷载?选址、结构方案8.除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及地震荷载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在结构中产生内力?温差内力效应、不同沉降9.柱、墙竖向荷载的估算方法。
P3310.结构设计的有哪两个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1.建筑结构设计的三个基本要求是什么?1.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正常施工时可能出现的荷载或内力,不致因承载力不足而破坏(包括因长细比过大而发生失稳破坏)2.结构应能承受正常使用、正常施工时出现的荷载,不致因抗倾覆能力不足而倾倒3.结构在正常使用时有很好的工作性能,不致产生使用所不允许的过大变形、过宽裂缝。
建筑结构作业1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俗称软钢,一般取屈服强度作为钢筋设计强度的依据.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表示方法为,符号C代表混凝土,C后面的数字表示以2/mmN为单位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结构的极限状态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种.4.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定义为强度标准值除以相应的材料强度分项系数.5.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用c表示6、钢筋混凝土从加荷至构件破坏,梁的受力存在着三个阶段,分别为弹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阶段.7、受拉钢筋首先到达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梁,称为适筋梁,这种破坏称为延性破坏.8、影响有腹筋的斜截面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剪跨比和配箍率.9、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中,只有剪压破坏是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10、T型截面梁按中和轴位置不同分为两类:第一类T型截面中和轴位于翼缘内,第二类T型截面中和轴位于梁肋内.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DA.最大应变对于的应力B.极限抗拉强度C.倍极限抗拉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2.我国规范采用A作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轴心抗压强度C.轴心抗拉强度D.劈拉强度3.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称为结构的BA.安全性B.适用性C.耐久性D.可靠性4.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A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B.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振动C.挠度超过允许值D.裂缝超过了允许值5.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一定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的关系是C.A.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B.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小C.当配筋率在某一范围内时,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D.配筋率大小和正截面承载力大小没有关系6.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s2ax的意义是C.A.防止出现超筋破坏B.防止出现少筋破坏C.保证受压钢筋达到规定的抗压设计强度D.保证受拉钢筋达到规定的抗拉设计强度7.在截面设计时,满足下列条件D则为第二类T形截面.8.当剪跨比适中,且腹筋配置量适当时,常发生B.A.适筋破坏B.剪压破坏C.斜压破坏D.斜拉破坏9.在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若,则应采取的措施是A.A.加大截面尺寸B.增加箍筋用量C.配置弯起钢筋D.增大纵筋配筋率10.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斜压、剪压、斜拉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大致关系是A.A.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B.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C.斜拉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D.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有哪些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一般应能满足下列要求:1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屈强比;2较好的塑性;3可焊性;4低温性能;5与混凝土要有良好的粘结力.2.在结构设计的表达式中,如何确定永久荷载、可变荷载的代表值答:对于永久荷载,规定以其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对于可变荷载,则以其标准值、组合值、准永久值及频遇值作为代表值:3.根据梁纵向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各有何破坏特征答:根据梁纵向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适筋梁的破坏始于受拉钢筋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由于钢筋屈服后产生很大塑性变形,使裂缝急剧开展和挠度急剧增大,给人以明显的破坏预兆,这种破坏称为延性破坏.适筋梁的材料强度能得到充分发挥.超筋梁混凝土被压碎时钢筋的应力还未达到屈服强度;这种单纯因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破坏,发生得非常突然,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实际工程中不应采用超筋梁.少筋梁一旦出现裂缝,钢筋的应力就会迅速增大并超过屈服强度而进入强化阶段,甚至被拉断.在此过程中,裂缝迅速开展,构件严重向下挠曲,最后因裂缝过宽,变形过大而丧失承载力,甚至被折断.这种破坏也是突然的,没有明显预兆,属于脆性破坏.实际工程中不应采用少筋梁.五、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1.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5,钢筋采用HRB400级,已经配置有3根直径为20mm的纵向受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该梁承受最大弯矩设计值M=.试复核梁是否安全.4.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的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反之为小偏压构件.6.根据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方法的不同,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5.混凝土施加预压完成之前出现的预应力损失称为第一批损失,混凝土施加预压完成后的损失,称为第二批损失. 7.预应力混凝土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强度高;收缩、徐变小;快硬、早强;弹性模量高.8.单层厂房中的主要受力构件是横梁屋面梁或屋架、柱和基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排架结构和刚架结构.9.排架结构分无檩体系和有檩体系两种.无檩体系由大型屋面板、屋面梁或屋架及屋盖支撑组成,有檩体系是由小型屋面板、檩条、屋架及屋盖支撑组成.10.单层厂房的支撑包括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两部分.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轴心受压构件,配置纵筋的作用是D.A.发挥套箍的作用,防止纵筋压屈B.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C.防止发生失稳破坏D.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减少构件截面尺寸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C有关.A.混凝土强度B.配筋率C.长细比D.荷载3.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截面破坏时,B.A.受压钢筋是否能达到钢筋的抗压强度B.受拉钢筋能否达到钢筋的抗拉强度C.受压区混凝土是否被压碎D.受拉区混凝土是否破坏4.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D.A.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比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早发生B.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比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晚发生C.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另一侧钢筋屈服同时发生D.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5.先张法的施工工序是C.A.先张拉钢筋,并将其固定,浇注混凝土后,马上放松钢筋B.混凝土浇注后,马上张拉钢筋并固定C.先张拉钢筋,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钢筋D.先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张拉钢筋6.对先张法和后张法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果采用相同的张拉控制应力值,则CA.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比先张法小B.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与先张法相同C.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比先张法大D.没有任何关系7.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相比较B.A.前者的承载力高于后者B.前者的抗裂度比后者差C.前者与后者的承载力和抗裂度相同8.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D.A.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B.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C.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D.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9.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A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A.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B.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C.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D.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10.单层厂房柱进行内力组合时,任何一组最不利内力组合中都必须包括A引起的内力.A.恒载B.吊车荷载C.风荷载D.屋面活荷载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及其判别方法.答: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受压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拉钢筋首先到达屈服,然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其承载力主要取决与受拉钢筋,故称为受拉破坏.这种破坏有明显的预兆,横向裂缝显着开展,变形急剧增大,具有塑性破坏的性质.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受压构件破坏时,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值,受压钢筋应力达到抗压屈服强度,离轴向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不论受拉还是受压,其应力一般都达不到屈服强度,属于脆性破坏.其承载力取决于受压区混凝土及受压钢筋,故称为受压破坏,这种破坏缺乏明显的预兆,具有脆性破坏的性质.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判别:当b时,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形态;当b时,为小偏心受压破坏形态.2.简述先张法与后张法的基本施工工序.答:先张法基本工序为:1在台座或钢模上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至控制应力,并用夹具临时固定;2支模并浇灌混凝土;3养护混凝土一般为蒸汽养护至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切断预应力钢筋.后张法基本工序为:1浇筑混凝土构件,并预留孔道;2养护混凝土到规定强度值;3在孔道中穿筋,并在构件上用张拉机具张拉预应力钢筋至控制应力;4张拉端用锚具锚住预应力钢筋,并在孔道内压力灌浆.3.先张法与后张法施加与保持预应力的方法有何不同,各有何适用答:先张法构件是通过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预应力的.此方法适用于在预制厂大批制作中、小型构件,如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屋面板、梁等.后张法构件是依靠其两端的锚具锚住预应力钢筋并传递预应力的.因此,锚具是构件的一部分,是永久性的,不能重复使用.此方法适用于在施工现场制作大型构件,如预应力屋架、吊车梁、大跨度桥梁等.4.单层工业厂房中支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屋盖支撑包括哪些答:单层工业厂房中支撑的作用主要是:1在施工和使用阶段保证厂房结构的几何稳定性;2保证厂房结构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刚度,以及空间整体性;3将水平荷载传给主要承重结构和基础;屋盖支撑包括:设置在上、下弦平面内的横向支撑和设置在下弦平面内的纵或屋面梁上翼缘的侧向稳定,向水平支撑,以及设置在屋面梁或屋架间的垂直支撑和水平系杆.5.抗风柱、圈梁、连系梁、过梁和基础梁各有何作用答:抗风柱的作用:抗风柱的作用将山墙风荷载传递至基础;圈梁的作用:圈梁的作用是将墙体、柱箍在一起,以加强厂房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引起对厂房的不利影响;连系梁的作用:连系梁的作用是连系纵向柱列,以增强厂房的纵向刚度,并传递风载到纵向柱列.基础梁的作用:在一般厂房中,基础梁的作用是承担围护墙体的重量,而不另做墙基础.6.作用在排架上的恒载和活载各包括哪些答:作用在排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恒载和活载.恒载包括屋盖自重、上柱自重、下柱自重、吊车梁和轨道等零件自重,以及有时支承在柱牛腿上的围护结构自重.活载包括屋面活载,吊车荷载、均布风载以及作用在屋盖支承处的集中风荷载等.建筑结构作业3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定义为高层建筑,10层以下的建筑物为多层建筑.2.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表现出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位移大的特点,属于柔性结构,随着房屋层数的增加,水平荷载逐渐增大,将因侧移过大而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框架结构房屋一般不超过15层.3.根据承重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的结构布置方案可划分为: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及纵、横混合承重.4.墙、柱的高厚比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与墙厚或柱边长的比值.5.确定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时,应考虑的因素有:高厚比和砂浆强度等级.6.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块材的强度等级和厚度、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砌筑质量.7.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分两步进行,包括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与壁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8.钢材的机械性能主要指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及冲击韧性等.9.碳是形成钢材强度的主要成份.碳的含量提高,则钢材强度提高,但同时钢材的塑性、韧性、冷弯性能、可焊性及抗锈蚀能力下降.10.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的性质静力或动力、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焊接或螺栓连接、钢材厚度工作温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钢号和材性.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结构体系既有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优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装配整体式框架是将预制梁、柱和板在现场安装就位后,在梁的上部及梁、柱节点处再后浇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力,因而广泛的应用与高层办公楼及宾馆建筑.A.框架B.剪力墙C.框架-剪力墙D.框架-筒体2.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因无节点间荷载,A.A.梁、柱的弯矩图都是直线形B.梁、柱的弯矩图都是曲线形C.梁的弯矩图是直线形、柱的弯矩图是曲线形D.梁的弯矩图是曲线形、柱的弯矩图是直线形3.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的近似计算可以采用分层法.下-分层法A.反弯点法B.D值法C.分层法D.力矩分配法4.砌体结构采用水泥砂浆砌筑,则其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B A.0.9B.0.85C.0.75D.0.55.砌体局部受压可能有三种破坏形态,D表现出明显的脆性,工程设计中必须避免发生.A.竖向裂缝发展导致的破坏——先裂后坏B.劈裂破坏——一裂就坏C.局压面积处局部破坏——未裂先坏D.B和C6.无筋砌体,结构截面面积A<0.3m2时,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调整系数C.A.0.75B.0.89C.0.7+AD.0.97.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刚度与A有关.A.屋盖楼盖类别、横墙间距 B.横墙间距、有无山墙C.有无山墙、施工质量D.屋盖楼盖类别、施工质量8.钢材的伸长率用来反映材料的C.A.承载能力B.弹性变形能力C.塑性变形能力D.抗冲击荷载能力9.C是衡量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确定强度设计值的重要指标.A.抗拉强度B.极限强度C.屈服强度D.抗压速度10.钢材经冷作硬化后屈服点C,塑性降低了.A.降低B.不变C.提高D.变为零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哪几种其组成如何答: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全现浇式框架、半现浇式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四种形式.全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半现浇式框架是指梁、柱为现浇,楼板为预制,或柱为现浇,梁板为预制的结构.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然后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所谓装配整体式框架是将预制梁、柱和板在现场安装就位后,在梁的上部及梁、柱节点处再后浇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2.分层法计算内力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答:分层法计算内力的主要步骤是:1、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单层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柱远端假定为固端;②用力矩分配法分别计算各计算单元的内力;③分层计算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最后弯矩.3.多层砌体房屋承重墙布置有哪几种方案纵、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如何答:多层砌体房屋承重墙布置有下列几种方案: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和纵、横墙承重体系.纵、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是:1横墙的间距可以加大,房间的使用空间较横墙承重体系增加.但横墙间距受现浇板的跨度和墙体截面的限制不宜太大.2纵、横墙承受的荷载比较均匀,常常可以简化基础的类型,便于施工.3纵、横两个方向的空间刚度均比较好.4.作为刚性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为了保证屋盖水平梁的支座位移不致过大,横墙应符合下列要求有哪些答:作为刚性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为了保证屋盖水平梁的支座位移不致过大,横墙应符合下列要求,以保证其平面刚度:1横墙中开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积的50%;2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5.影响墙、柱允许高厚比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何影响答:影响墙、柱允许高厚比的因素有:1砂浆强度等级:墙、柱的稳定性与刚度有关,刚度与弹性模量E有关,而砂浆的强度直接影响砌体的弹性模量,砂浆强度高,允许高厚比β大些;砂浆强度低,则β小些.2砌体类型:毛石墙砌体较实心墙刚度差,β值应降低;组合砖砌体刚度好,β值相应提高.3横墙间距:横墙间距小,墙体的稳定性和刚度好;反之,横墙间距大则稳定性和刚度差.在验算高厚比时,用改变墙体计算高度H0的方法来考虑这一因素.4支承条件:刚性方案房屋的墙、柱在屋楼盖处假定为不动铰支座,支承处变位小,β值可提高;而弹性和刚弹性方案,也用计算高度0H来考虑,墙、柱的β值应减小.5砌体的截面形式:有门窗洞口的墙即变截面墙,墙体的稳定性较无洞口的墙要差,规范规定,允许高厚比β应乘修正系数产U2予以折减.6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非承重墙属次要构件,且荷载为墙体自重,β值可提高;使用时有振动的房屋,β值应降低.6.钢材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各有何特点答:钢材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即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塑性破坏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破坏前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和明显的颈缩现象,且变形持续时间长,容易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脆性破坏断口平齐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前没有明显的征兆,不能及时觉察和补救,破坏后果严重.因此,在钢结构的设计、施工和使用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一切发生脆性破坏的可能性.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对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哪几种答: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对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3号钢、Q345钢16Mn钢、Q390钢15MnV钢和新品种Q420钢15MnVN四种.建筑结构作业4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钢结构的连接通常有焊接、铆接和螺栓连接三种方式.在房屋结构中,常用焊接和螺栓连接.2.普通螺栓的优点是装卸便利,不需特殊设备.高强度螺栓是靠被连接板间的强大摩擦阻力传递剪力.3.焊接接头有平接、搭接、T形连接和角接,所采用的焊缝主要有对接焊缝及角焊缝两种.4.受压柱由柱头、柱身、柱脚三部分组成.柱身截面有实腹式、缀板式和缀条式三种.5.对于一般有翼板的组合工字形钢梁应进行梁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6.根据支撑设置的部位不同有上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纵向水平支撑、屋架垂直支撑和系杆等.当有天窗时,还应注意天窗架间支撑.7.构件的长细比是计算长度与回转半径之比.8.震级是地震规模的指标,按照地震本身强度而定的等级标度,用以衡量某次地震的大小.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9.在多层砖砌体房屋中的适当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与圈梁结合共同工作,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防止和延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突然倒塌.10.抗震结构的构件应有利于抗震,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柱、墙应合理的选择尺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和钢筋锚固粘结破坏先于构件破坏.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直角角焊接的焊脚尺寸应满足hfmin1.51t及hfmax1.2·t2,则t1、t2分别为A的厚度.A.t1为厚焊件,t2为薄焊件B.t1为薄焊件,t2为厚焊件C.t1、t2皆为厚焊件D.t1、t2皆为薄焊件2.部分焊透的对接焊缝的计算应按B计算.A.对接焊缝B.角焊缝C.断续焊缝D.斜焊缝3.在承受动力荷载的连接中,可用B等.A.普通焊缝或深熔焊缝B.平坡焊缝或深熔焊缝C.普通焊缝或平坡焊缝D.深熔焊缝或斜焊缝4.一个承受剪力作用的普通螺栓在抗剪连接中的承载力是D.A.栓杆的抗剪承载力B.被连接构件板的承压承载力C.A、B中的较大值D.A、B中的较小值5.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往往是由D条件决定的.A.强度计算B.整体稳定性C.局部稳定性D.稳定6.轴心受力构件应进行强度计算,其净截面的平均应力不应超过钢材的B.A.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C.比例极限D.极限强度7.轴心受力构件不应过分柔弱应具有一定的刚度,不使构件产生过大的变形.刚度用C表示.A.杆件计算长度B.截面回转半径C.长细比D.稳定系数8.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腹板设置加劲肋的目的是D.A.提高梁的抗弯强度B.提高梁的抗剪强度C.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D.提高梁的局部稳定性9.“三水准、两阶段”的抗震设防目标可概括为A.A.“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B.“小震不倒,中震不坏,大震可修”C.“小震可修,中震不倒,大震不坏”D.“小震不坏,中震不倒,大震可修”10.下列A为可不进行天然地基与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A.砌体结构B.多层框架厂房C.有山墙的钢筋混凝土柱等高多跨厂房D.有山墙的砖柱单跨厂房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普通螺栓在什么情况下可用于受剪连接答:普通螺栓在下列情况下可用于受剪连接: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次要连接;承受静力荷载的可拆卸结构的连接;临时固定构件用的安装连接.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受拉连接应采用双螺帽或其他能防止螺帽松动的有效措施.2.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哪两种他们分别是如何传递外力的其特点和适用如何答:高强度螺栓连接可分为摩擦型和承压型两种.摩擦型连接:外力仅依靠部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其特点是连接紧密,变形小,传力可靠,疲劳性能好,主要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的连接.承压型连接:起初由摩擦传力,后期同普通螺栓连接一样,依靠杆和螺孔之间的抗剪和承压来传力.其连接承载力一般比摩擦型连接高,可节约钢材.但在摩擦力被克服后变形较大,故仅适用于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的连接.3.对于一般有翼板的组合工字形钢梁应进行梁哪些计算答:对于一般有翼板的组合工字形钢梁应进行梁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4.屋架杆件的受力特点如何答:屋架杆件的受力特点:上弦杆一般为受压杆件,当有节间荷载时为压弯构件.下弦杆为受拉杆件,当有节间载荷时为拉弯构件.腹杆为轴心受拉杆件或轴心受压杆件.5.抗震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哪些要求答:抗震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的构件;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6.框架梁、柱的构造措施应考虑哪些内容答:框架梁的构造措施应考虑:梁截面尺寸、梁的配筋率、梁的箍筋、梁内纵筋锚固.框架柱的构造措施应考虑:柱截面尺寸、轴压比限值、柱纵向钢筋的配置、柱的箍筋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课后思考题答案沈蒲生第4版Zz1521.1 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根据结构的概念设计,确定结构材料,结构体系,布置和施工方法;结构分析与设计(其中包括计算简图,内力,变形分析及配筋计算等),结构的构造设计;绘制结构的施工图(其中包括结构布置图,构件末班和配筋图等)1.2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有几种形式?他们是怎么样划分的?由单向板组成的梁板结构称为单向板梁板结构,由双向板组成的梁板结构称为双向板梁板结构。
当L2/L1<=2时,按双向板设计,2<L2/L1<3时,宜按双向板设计,若按单向板设计时,沿长边方向应配置不少于短边方向25%的受力钢筋。
1.3荷载在整体式单向板结构的板、次梁和主梁中式如何传递的,为什么?按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计算式两者的计算简图有何区别?单向板以次梁为支座,次梁以主梁为支座,主梁以柱和墙体为支座,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首先由单向板传递给次梁,再由次梁传递给主梁,最后由主梁传递给柱和墙体。
为了减少整体式单向板梁板结构中的跨度,应设置次梁,为了减少次梁的跨度,应设置主梁,为了减小主梁的跨度,应设置柱或墙体;两者计算简图在结构计算跨度处不同。
按弹性理论计算时,结构计算跨度按下述规定取用:1.4整体式梁板结构中,欲求结构跨内和支座截面最危险内力时,如何确定活荷载最不利位置?(1)欲求结构某跨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时,除恒荷载作用外,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活荷载(2)欲求某跨跨内截面最大负弯矩时,除恒荷载作用外,应在该跨不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活荷载(3)欲求结构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除恒荷载作用外,应在该支座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活荷载(4)欲求结构边支座截面最大剪力,除恒荷载作用外,其活荷载布置与该跨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是活荷载布置相同。
欲求结构中间跨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其活荷载布置和求该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布置相同。
浅谈基础梁与基础联系梁的差异摘要:实际工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经常会在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或桩基承台间设置基础梁或基础联系梁。
本文将对两种构件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设计要点,以便于设计人员理清思路。
关键词:基础梁;联系梁;基础;拉梁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oundation beam and foundation connecting beamXuziqiang(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Shenya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110015,China)Abstract:In practical engineering,for some reasons,we often set foundation beams or foundation connecting beams between strip foundation,independent foundation or pile cap. This paper will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structure elements,and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design,so that the designers can clear their minds.Key words:Foundation beam;Connecting beam;Foundation;Straining beam1 基础梁与基础联系梁的定义基础梁,侧重于“基础”。
作用于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荷载与自重,沿着竖向构件传递到基础,基础再将其传递给地基。
基础对地基形成作用力的同时,地基相应也会给基础一个反作用力,我们称之为地基反力。
凡是这类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们称其为基础梁。
连系梁和基础梁有什么不同?
1、连系梁一般是从其发挥作用定义的,就是联系结构构件之间的系梁,作用
是增加结构的整体性。
比如厂房结构,柱之间为了增强其侧向刚度以及各
柱之间的变形协调,可以增设水平系梁。
再如独立基础或单向柱下条基,为
了增加基础整体刚度以及减小不均匀沉降,基础之间增设基础连系梁,将
其连接为一体。
地震区采用中型砌块建筑时,每个楼层都应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此圈梁一般兼作开洞剪力墙的连系梁,连系梁和圈梁一样都有增强整体刚度作用。
(注意,连系梁和连续梁是有些区别)
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
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
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1)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700-1000mm,现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
(2)后浇带的接缝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槽口缝和X形缝四种形式。
(3)后浇带内的钢筋,有全断开再搭接,有不断开另设附加筋的规定。
(4)后浇带砼的补浇时间,有的规定不少于14天,有的规定不少于42天,有的规定不少于60天,有的规定封顶后28天。
高层建
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是14天,60天。
),
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规定是28天。
(5)后浇带的砼配制及强度,有的要求原砼提高一级强度等级,也有的要求用同等级或提高一级的无收缩砼浇筑。
(6)养护时间规定不一致,有7天、14天或28天等几种时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