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环 螺环烷烃的命名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2
环烷烃命名规则及例题一、单环烷命名1.基本与烷同,加前缀“环”称为环某烷2.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不必编号3.多个取代基时,最小取代基所连的C 编为1(优先顺序规则),其它取代基位置编号尽可能小(最低系列原则); 位号取向需要符合两大规则的要求4.简单环上连有较复杂C 链,或同一C 链上连接有几个脂环烃时,可将环当作取代基123456 1,5-二甲基-2-叔丁基环己烷二、螺环烷命名1. 根据环上总碳数称为—螺[ ]某烷2. 从小环中与螺原子相连的C 开始编号,绕经螺原子,再由较大环回到螺原子3. 尽可能使取代基处在最小位次4. [ ]内注明各环中除螺原子外的碳原子数,由小到大排列,用圆点隔开5. 取代基写于前123456 5-甲基螺[2.5]辛烷三、桥环烷命名1. 根据环上总碳数称为—— 二环[ ]某烷2. 从桥头碳起编,沿最长桥到达另一桥头,经次长桥回到第一桥头,最短桥最后编号3. 尽可能使取代基处在最小的位次4. [ ]中注明各桥中除桥头碳外的碳原子数,从大到小排列,用圆点分开5. 取代基写于前12345678 二环[4.2.0]辛烷四、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的书写规则 1(1)对位的C-C键相互平行(画Z 字形)(2)每碳各有一个C-H在垂直方向,峰上谷下(3)每碳各另有一个C-H分别三左三右(左左右右),且上下交替2、单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总是取代在e键上。
例如:甲基环己烷优势构象:CH33、多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1)取代基尽量在e 键上(2)体积大的取代基尽量在 e 键上(3)同时要满足顺反异构和位置要求例如:反-1-甲基-3-叔丁基环己烷优势构象:C(CH3)3 CH3五、例题1、1234561,5-二甲基-2-叔丁基环己烷2、123461,2-二甲基-3-叔丁基环己烷3、1234561-甲基-2-乙基-6-叔丁基环己烷4、(CH2)4CH3环丁基戊烷(戊基环丁烷)5、H2C CH21,2-二环己基乙烷6、123465Cl71,1-二甲基-3-氯环庚烷7、12345678螺[3.4]辛烷8、1234565-甲基螺[2.5]辛烷9、12345678二环[4.2.0]辛烷10、12345672,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11、二环[ 4.4.0 ]癸烷(十氢萘)12、环己醇优势构象OH13、顺-1,4-二甲基环己烷优势构象CH3 314、顺-1,4-二甲基环己烷(此处没有要求写优势构象)CH3 H3C。
环烷烃命名规则及例题环烷烃命名规则及例题一、单环烷命名1.基本与烷同,加前缀“环”称为环某烷2.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不必编号3.多个取代基时,最小取代基所连的C编为1(优先顺序规则),其它取代基位置编号尽可能小(最低系列原则);位号取向需要符合两大规则的要求4.简单环上连有较复杂C链,或同一C链上连接有几个脂环烃时,可将环当作取代基二、螺环烷命名1. 根据环上总碳数称为—螺[ ]某烷2. 从小环中与螺原子相连的C开始编号,绕经螺原子,再由较大环回到螺原子3. 尽可能使取代基处在最小位次4. [ ]内注明各环中除螺原子外的碳原子数,由小到大排列,用圆点隔开5. 取代基写于前三、桥环烷命名1. 根据环上总碳数称为——二环[ ]某烷2. 从桥头碳起编,沿最长桥到达另一桥头,经次长桥回到第一桥头,最短桥最后编号3. 尽可能使取代基处在最小的位次4. [ ]中注明各桥中除桥头碳外的碳原子数,从大到小排列,用圆点分开5. 取代基写于前四、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的书写规则1、环己烷优势构象的书写(透视式)(1)对位的C-C键相互平行(画 Z 字形)(2)每碳各有一个C-H在垂直方向,峰上谷下(3)每碳各另有一个C-H分别三左三右(左左右右),且上下交替2、单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CH3总是取代在e键上。
例如:甲基环己烷优势构象:3、多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1)取代基尽量在 e 键上(2)体积大的取代基尽量在 e 键上(3)同时要满足顺反异构和位置要求CH3C(CH3)3例如:反-1-甲基-3-叔丁基环己烷优势构象:五、例题1、234561,5-二甲基-2-叔丁基环己烷2、1234561,2-二甲基-3-叔丁基环己烷3、1234561-甲基-2-乙基-6-叔丁基环己烷4、(CH2)4CH3环丁基戊烷(戊基环丁烷)5、H2C CH21,2-二环己基乙烷6、123465Cl71,1-二甲基-3-氯环庚烷7、12345678螺[3.4]辛烷8、12345678 5-甲基螺[2.5]辛烷9、12345678二环[4.2.0]辛烷10、1234562,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11、二环[ 4.4.0 ]癸烷(十氢萘)12、环己醇优势构象OH13、顺-1,4-二甲基环己烷优势构象CH3 CH314、顺-1,4-二甲基环己烷(此处没有要求写优势构象)CH3 H3C。
环烷烃命名规则及例题一、单环烷命名1、基本与烷同,加前缀“环”称为环某烷2、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时,不必编号3、多个取代基时,最小取代基所连的C编为1(优先顺序规则),其它取代基位置编号尽可能小(最低系列原则);位号取向需要符合两大规则的要求4、简单环上连有较复杂C链,或同一C链上连接有几个脂环烃时,可将环当作取代基。
二、螺环烷命名1、根据环上总碳数称为—螺[ ]某烷2、从小环中与螺原子相连的C开始编号,绕经螺原子,再由较大环回到螺原子3、尽可能使取代基处在最小位次4、[ ]内注明各环中除螺原子外的碳原子数,由小到大排列,用圆点隔开5、取代基写于前三、桥环烷命名1、根据环上总碳数称为——二环[ ]某烷2、从桥头碳起编,沿最长桥到达另一桥头,经次长桥回到第一桥头,最短桥最后编号3、尽可能使取代基处在最小的位次4、[ ]中注明各桥中除桥头碳外的碳原子数,从大到小排列,用圆点分开5、取代基写于前四、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的书写规则1、环己烷优势构象的书写(透视式)(1)对位的C-C键相互平行(画两个Z字形)(2)每碳各有一个C-H在垂直方向,峰上谷下(3)每碳各另有一个C-H分别三左三右(左左右右),且上下交替2、单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总是取代在e键上。
CH3例如:甲基环己烷优势构象:3、多取代环己烷优势构象(1)取代基尽量在e键上(2)体积大的取代基尽量在e键上(3)同时要满足顺反异构和位置要求例如:反-1-甲基-3-叔丁基环己烷优势构象:C(CH3)3CH3五、环烷烃命名例题(体会编号,未讲的例题先预习)1、1234561,5-二甲基-2-叔丁基环己烷2、123461,2-二甲基-3-叔丁基环己烷3、1234561-甲基-2-乙基-6-叔丁基环己烷4、(CH2)4CH3环丁基戊烷(戊基环丁烷)5、H2C CH21,2-二环己基乙烷6、123465Cl71,1-二甲基-3-氯环庚烷7、12345678螺[]辛烷8、12345678 5-甲基螺[]辛烷9、12345678二环[4.2.0]辛烷10、12345672,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11、二环[ 4.4.0 ]癸烷(十氢萘)12、环己醇优势构象OH13、顺-1,4-二甲基环己烷优势构象CH3CH314、顺-1,4-二甲基环己烷(此处没有要求写优势构象)CH3 H3C。
桥环、螺环烷烃的命名(2007-05-06 14:56:12)标签:有机物命名桥环螺环烷烃桥环烷烃的命名桥环烷烃(bridged hydrocarbon)是指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bridgehead carbon),两个桥头碳之间可以是碳链,也可以是一个键,称为桥。
将桥环烃变为链形化合物时,要断裂碳链,如需断两次的桥环烃称为二环(bicyclo),断三次的称三环(tricyclo)等等,然后将桥头碳之间的碳原子数(不包括桥头碳)由多到少顺序列在方括弧内,数字之间在右下角用圆点隔开,最后写上包括桥头碳在内的桥环烃碳原子总数的烷烃的名称。
如桥环烃上有取代基,则列在整个名称的前面,桥环烃的编号是从第一个桥头碳开始,从最长的桥编到第二个桥头碳,再沿次长的桥回到第一个桥头碳,再按桥渐短的次序将其余的桥编号,如编号可以选择,则使取代基的位号尽可能最小:?/P>如上式三环烃中,在2,6位中间无碳原子,因此用零表示,在零的右上角标明位号,位号中间用逗号隔开。
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桥环烷烃,常用俗名。
螺环烷烃的命名螺环烷烃(spirocyclic hydrocarbon)是指单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多环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spiro atom)。
螺环的编号是从螺原子上的小环开始顺序编号,由第一个环顺序编到第二个环,命名时先写词头螺,再在方括弧内按编号顺序写出除螺原子外的环碳原子数,数字之间用圆点隔开,最后写出包括螺原子在内的碳原子数的烷烃名称,如有取代基,在编号时应使取代基位号最小,取代基位号及名称列在整个名称的最前面:?/P>螺[5.5]十一烷分子对称,可合并命名,称为螺[二环己烷](spirobicyclohexane。
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一、烷烃1、烷烃的命名和异构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C1-C10:甲、乙、丙……壬、癸C11以上用中文数字:如十一烷正、异、新的含义俗名系统命名法一长、二多、三小的原则(最低系列)书写原则:a、在母体前标出取代基及位次b、相同取代基合并,小的在前(按次序规则)c、数字与数字间用逗号、数字与文字间用短横隔开IUPAC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的区别:取代基书写次序按英文字母序烷基的命名及英文缩写-CH3甲基Me. -CH2CH3乙基Et.-CH2CH2CH3丙基n-Pr. -CH(CH3)2异丙基i-Pr.-(CH2)3CH3 丁基n-Bu. -CH2CH(CH3)2异丁基i-Bu.-CH(CH3)CH2CH3 仲丁基s-Bu.-C(CH3)3叔丁基t-Bu.SP3杂化、正四面体结构伯、仲、叔、季碳原子(1°、2°、3°、4°碳原子)构造式、结构简式、键线式锯架式、投影式、纽曼式等同分异构构造异构碳架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构型异构对映异构、顺反异构(烯烃、脂环化合物)构象异构1、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极性变化规律沸点(直链、支链)熔点(直、支链,奇、偶数)2、烷烃的反应A、氧化反应燃烧生成CO2和H2O 注意碳氢比与产物的关系催化氧化生成含氧衍生物如醇、醛、酸等【例题】三种等摩尔气态脂肪烷烃在室温(25℃)和常压下的体积为2升,完全燃烧需氧气11升;若将该气态脂肪烃混合物冷至5℃,体积减少到原体积的0.933倍。
试写出这三种脂肪烃的结构式,给出推理过程。
注:已知该混合物没有环烃,又已知含5个或更多碳原子的烷烃在5℃时为液态。
(12分)【评析】(1)解题的第一步是写出用烷烃通式来表示的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n H2n+2+(1.5n+0.5)O2=nCO2+(n+1)H2O写出通式的依据自然是试题告诉我们——这三种气态烷烃中没有环烷。
第四章 化合物的命名4.1、烷烃的命名烷烃常用的命名法有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两种。
一、 普通命名法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碳原子数十个以内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癸表示,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用正、异、新表示同分异构体。
例如: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普通命名法简单方便,但只能适用于构造比较简单的烷烃。
对于比较复杂的烷烃必须使用系统命名法。
二、系统命名法 1、 烷基烷基 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而剩下的原子团称为烷基。
常见的烷基如下:CH 3-CH 2-CH 2-CH 2-CH 3CH 3 CH CH 2-CH 3CH 3CH 3 C CH 3CH 3CH3C H 3C H C H 2HHC H 3C H 2C H 2C H 3C HC H 3简写成(C H 3)2C Hn _C 3H 7简写成或i _C 3H 7(正)丙基异丙基C H 3C H 2C H C H 2HHC H 3C H 2C H 2C H 2C H 3C H 2C HC H 3C H 3C C H 3C H 2H HC H 3C H C H 3C H 2C H 3CC H 3C H 3(C H 3)3C或(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C H 2C =C H HH HC H 3C H =C HC H 2=C HC H 2C H 2=CC H 3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或C 6H 5C H 2或C 6H 5C H 2苯基苄基2、系统命名法(IUPAC 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学会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制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再结合我国汉字的特点而制定的。
系统命名法规则如下:(1)选择主连(母体)。
a 、选择含碳原子数目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
b 、分子中有两条以上等长碳链时,则选择支链多的一条为主链。
例如:(2)、碳原子的编号。
a 、从最接近取代基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用1、2、3……编号。
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命名的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化学命名能力和化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2. 掌握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3. 能够正确命名给定的螺环烃和桥环烃化合物。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的介绍(1) 螺环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2) 桥环烃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或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了解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 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的讲解(1) 螺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2) 桥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例,讲解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 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命名练习,并分析和讨论错误的命名方法和原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通过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练习,互相检查和纠正错误,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设计5道题目,测试学生对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规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实验操作设计一次实验操作,测试学生对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命名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综合评估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小测验成绩、实验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有机化学》2. 工具:投影仪、黑板、实验器材3. 资料:螺环烃和桥环烃的结构公式图、命名规则和方法表格等。
五、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现象和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螺环烃和桥环烃的命名规则和方法。
同时,强化了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在小组练习和集体讨论中相互学习、相互检查和纠正错误,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时间安排要合理,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避免教师讲解过多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影响效果。
桥环、螺环烷烃的命名
桥环烷烃的命名
桥环烷烃(bridged hydrocarbon)是指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bridgehead carbon),两个桥头碳之间可以是碳链,也可以是一个键,称为桥。
将桥环烃变为链形化合物时,要断裂碳链,如需断两次的桥环烃称为二环(bicyclo),断三次的称三环(tricyclo)等等,然后将桥头碳之间的碳原子数(不包括桥头碳)由多到少顺序列在方括弧内,数字之间在右下角用圆点隔开,最后写上包括桥头碳在内的桥环烃碳原子总数的烷烃的名称。
如桥环烃上有取代基,则列在整个名称的前面,桥环烃的编号是从第一个桥头碳开始,从最长的桥编到第二个桥头碳,再沿次长的桥回到第一个桥头碳,再按桥渐短的次序将其余的桥编号,如编号可以选择,则使取代基的位号尽可能最小:
如上式三环烃中,在2,6位中间无碳原子,因此用零表示,在零的右上角标明位号,位号中间用逗号隔开。
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桥环烷烃,常用俗名。
螺环烷烃的命名
螺环烷烃(spirocyclic hydrocarbon)是指单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多环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spiro atom)。
螺环的编号是从螺原子上的小环开始顺序编号,由第一个环顺序编到第二个环,命名时先写词头螺,再在方括弧内按编号顺序写出除螺原子外的环碳原子数,数字之间用圆点隔开,最后写出包括螺原子在内的碳原子数的烷烃名称,如有取代基,在编号时应使取代基位号最小,取代基位号及名称列在整个名称的最前面:
螺[5.5]十一烷分子对称,可合并命名,称为螺[二环己烷](spirobicyclohex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