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品牌三个发展时期
- 格式:ppt
- 大小:20.85 MB
- 文档页数:53
从经典到时尚世界顶级服装品牌的文化演变服装品牌作为时尚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体现。
从经典到时尚,世界顶级服装品牌在文化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几个经典品牌的文化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在时尚界的影响。
1. ChanelChanel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奢侈品牌之一,也是经典和时尚的代表。
创立于1920年的Chanel承载着创始人Coco Chanel的独特理念。
Coco Chanel重新定义了女性时尚,在传统束缚下提倡自由和舒适。
她的设计中注重线条简洁、剪裁合身,颠覆了当时的审美观念。
Chanel号称“小黑裙”的发明者,这一经典之作至今仍被视为时尚传世之作。
随着时代的演变,Chanel品牌逐渐与潮流文化产生联系。
品牌创新推出了“Coco Crush”系列珠宝,适应年轻一代对于个性的追求。
此外,Chanel还积极与艺术界展开合作,通过艺术创作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2. GucciGucci是另一个享誉世界的品牌,也代表着经典与时尚的结合。
品牌创始人Guccio Gucci于1921年在意大利成立了这个品牌。
起初,Gucci以手工制作的优质皮革产品而闻名。
这些产品不仅质量上乘,还注重设计的细节。
随着年轻消费者市场的崛起,Gucci积极调整形象,通过与时尚界的合作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
与Supreme、Dapper Dan的合作,让Gucci焕发出新的活力。
品牌通过创意广告宣传,塑造出前卫且有个性的形象,成功地打动了年轻人的心。
3. Louis VuittonLouis Vuitton是另一个世界顶级服装品牌,它代表着奢华与精致。
在品牌创始人路易·威登于1854年创建这个品牌后,Louis Vuitton迅速崭露头角。
品牌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在皮具制作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Louis Vuitton积极与时尚界、艺术界合作,将品牌推向新的高度。
从经典到时尚品味世界顶级服装品牌的文化演变时尚是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其中服装品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世界顶级服装品牌从经典到时尚的文化演变,不仅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也彰显了品牌对时尚的敏锐嗅觉与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个代表性的顶级服装品牌,在经典与时尚之间的文化演变。
1. ChanelChanel是世界顶级奢侈品牌之一,以其不拘一格的设计和高质量的产品而闻名。
创始人Coco Chanel对女性服装的革新扬名世界。
在20世纪初,她推崇宽松的剪裁和男装元素的引入,突破了当时束缚女性的紧身腰身材美的传统观念。
这一经典设计带有一种永恒的优雅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时尚潮流。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Chanel也开始注入更年轻和时尚的元素。
品牌的创意总监卡尔·拉格斐积极地推动品牌走向时尚的领域。
他引入了更多的色彩和流行元素,使Chanel的设计更具现代感。
例如,他将运动鞋和连身裙结合,突破了传统的高级时装概念。
这种文化演变使得Chanel跃上了时尚的前沿,吸引了更年轻的消费者。
2. Gucci作为意大利最富盛名的时尚品牌之一,Gucci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演变。
品牌创立于1921年,最初以其精致的皮具而闻名。
然而,在70年代,Gucci开始寻求与当时的时尚文化相结合,积极与不同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打破了传统的观念。
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Gucci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尚转折点。
当时的创意总监汤姆·福特将品牌带入了一个更为时尚和前卫的方向。
他设计的低腰裤、露脐装等成为了时尚圈的代表。
这种时尚文化演变重新定义了Gucci的形象,使得品牌吸引了更多时尚追随者,尤其是年轻人。
3. DiorDior是另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顶级服装品牌。
在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克里斯汀·迪奥创造了“新看法”的服装风格,通过细腰线、蓬裙等设计元素,诠释了女性柔美与优雅。
这一经典的设计风格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Dior的代表。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断代史的角度来看,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服饰(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500年)在这个阶段,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主要是为了保暖和保护身体。
最早的服装材料主要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植物纤维和动物毛皮,如麻布、棉花和羊毛等。
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是这一时期服装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
古代埃及的法老和贵族身穿丝绸和细致的花纹制作的服装,而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则以丝绸和棉麻为材料制作的服装为主要特点。
第二阶段:中世纪服饰(公元500年-1500年)在中世纪,服装制作逐渐成为一种手工业。
人们开始使用更多种类的织物材料,并运用绣花、染色等工艺技术。
此时期的服装以飘逸的长袍、长袍和服装配饰上的金属和宝石饰品为特点。
欧洲的贵族和教士穿着精美且昂贵的服装来显示他们的权力和地位。
垂直的线条和夸张的轮廓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点。
第三阶段:近代服饰(公元1500年-1900年)随着工业化的兴起,服装制造业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方式,衣服的制作规模得到扩大,外贸交流也出现增长。
这一时期,各地区的服饰风格开始出现差异。
在欧洲,随着封建主义的瓦解,工业革命的展开,新兴的中产阶级对服装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大规模制衣厂开始涌现,使得服装制造业变得更加规模化和商业化。
服装样式也开始变得日趋多样,时尚潮流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阶段:现代服饰(20世纪)进入20世纪,服装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工业化、全球化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服装行业的变革。
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使得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各种新型纤维材料的发展改变了服装的性能和风格。
并且,消费者对时尚潮流和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服装定制和品牌的兴起。
快时尚产业有迅速崛起,并以其快速的反应能力和低廉的价格吸引着大量年轻消费者。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服装消费者获取信息、交流和购买的主要渠道。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开始流行。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服装品牌的初期阶段。
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内的服装行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手中。
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大批量、低档次的服装产品,缺乏自主设计和品牌意识。
2. 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服装品牌和技术,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服装品牌开始崛起,如纺织玩具总公司的"派克"、"维维"、"广州鞋厂"的"安踏"等。
这些品牌主要通过生产廉价的中低档服装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
3. 品牌整合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服装品牌开始迈向整合和提升。
许多品牌开始引进国外的设计师团队,强化品牌形象和设计风格。
例如,李宁、乔丹、361度等品牌开始与国际知名设计师合作,并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同时,中国服装企业也开始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军海外。
4. 高端品牌崛起:近年来,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消费升级,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逐渐兴起。
国内一些服装品牌,如玛奇朵、柒牌等以及国际服装品牌纷纷进驻中国市场。
这些品牌注重原创设计、高品质材料和精致工艺,定位于时尚、高端的消费群体。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也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如Zara、H&M、GU等。
5. 可持续发展阶段:当前,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重要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关注环保材料的使用、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
一些新兴品牌如茵曼、佐藤、垚韵等,以及一些传统品牌如海澜之家、邦蒂、七匹狼等,都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方面做出了努力。
总的来说,中国服装品牌经历了由低档次到高档次、由仿制到原创设计的发展过程。
在未来,中国服装品牌有望继续提升品质和口碑,实现更大的发展。
世界服装十大品牌1 路易威登LV Louis Vuitton创始人: Louis Vuitton发源地:法国成立年份: 1854年产品线:皮具产品 (包括手袋、行李箱、公事包等)、时装成衣、鞋履、腕表、高级珠宝、书写用品及配饰路易-威登革命性地创制了平顶皮衣箱,并在1854年于巴黎开了第一间店铺,创造了LV图案的第一代,从此后,它一直是LV皮件的象征符号,至今历久不衰。
但就像今天一样,他的设计很快便被抄袭,此后,平顶方型衣箱随之成为潮流。
从早期的LV产品到如今每年巴黎T台上的不断变幻的衣装秀,路易威登一直长久地屹立于国际精品行业翘楚的地位,业内专家认为,原因在于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品牌“DNA”。
首先,路易威登高度尊重和珍视自己的品牌。
品牌不仅以其创始人路易-威登的名字命名,也继承了他追求品质、精益求精的态度。
从路易威登的第二代传人乔治-威登开始,其后继者都不断地为品牌增加新的内涵。
第二代为品牌添加了国际视野和触觉。
第三代卡斯顿-威登又为品牌带来了热爱艺术、注重创意和创新的特色。
至今,已有6代路易威登家族的后人为品牌工作过。
同时,不仅是家族的后人,连每一位进入到这个家族企业的设计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也都必须了解路易威登的历史,真正地从中领悟它特有的“DNA”,并且,在工作和品牌运作中将这种独特的文化发扬光大。
路易威登的另一个成功秘诀就是力求为尊贵的顾客营造一种“家庭”的感觉。
你能想象路易威登可以为客户提供永久的保养服务吗?路易威登品牌的产品可以由祖母传给妈妈,妈妈再传给女儿,可以代代相传,无论什么时候你把产品拿来修理养护,专卖店都是责无旁贷地尽心尽力予以帮助。
让一家三代能持续地拥有一个品牌的产品,这对于一个品牌生命力的延续意义非常重大。
2 爱马仕 HERMES创始人:Thierry HERMES 蒂埃利·爱马仕设计风格:精致完美,高贵优雅,手工制作,品位高尚。
品牌简介:让所有的产品至精至美、无可挑剔,是爱马仕的一贯宗旨。
服装行业发展历程服装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以下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大致历程。
20世纪50年代,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国营服装企业,标志着中国服装产业的正式成立。
在这之后,中国的服装行业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6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服装行业的初期发展阶段,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生产规模较小,生产工艺也比较简单,产品多为集体化的制服和民生服装。
80年代是中国服装行业开始逐渐开放的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引入了外资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中国服装行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
此时期国内的服装企业开始积极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相关技术,加快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90年代是中国服装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服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的服装行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并开始努力打造自主品牌。
21世纪的中国服装行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国内外服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服装企业开始进行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
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为服装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使得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当前,中国的服装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服装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
中国的服装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与技术水平,创新产品,提高品牌竞争力。
同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中国服装行业经历了从初创到快速发展的历程,从低端代工向研发创新的模式转变。
在国际竞争中,中国的服装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将继续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
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的文明时期。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和发展阶段:
1. 原始时期(公元前100,000年-公元前5000年):人类最早
开始使用动物皮毛和植物材料制作简单的衣物,以保护身体免受环境的影响。
2. 古代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476年):随着农业革命的
到来,人类开始种植棉花、麻和丝绸,并发展出纺织技术。
此时的服装开始出现不同的样式和装饰,反映了不同文化和社会地位。
3. 中世纪(公元476年-15世纪):在欧洲,羊毛成为主要的
纺织原料,制作精细的织物,如绣花和法国的刺绣。
这个时期出现了封建制度,服装成为反映社会等级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4. 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随着欧洲经济的繁荣和
人们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时装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精致。
丝绸、绣花和装饰成为流行的元素。
5.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19世纪):发明了纺纱机和织布机,大规模生产的出现使衣物的生产变得更加快速和高效。
此时期出现了衣物制造工厂和流水线生产。
6. 现代时期(20世纪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服装行业变得愈加复杂和多样化。
大规模生产和快速时尚
的兴起,迅速推动了服装行业的发展。
此外,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在服装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品牌开始关注减少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
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改变了服装行业的销售渠道和消费习惯。
整体而言,服装行业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三水起步,从事“李宁牌”运动服装生产经营。
以奥运冠军李宁的个人姓名来命名,这对创立之初品牌的传播推广确有良好的收效。
品牌创立之初即与中国奥委会携手合作,透过体育用品事业推动中国体育发展,并不遗余力赞助各种赛事。
如1990年8月,“李宁牌”运动服装被选为第十一届亚运会圣火传递制定服装、中国国家代表队亚运会领奖服以及中外记者的制定服装。
1991年,李宁公司开始全面经营李宁牌运动服、运动鞋。
1992年又被选为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指定领奖服、领奖鞋品牌。
自此开始,中国运动员开始在国际赛事中使用中国民族运动品牌。
这也是李宁牌从中国走向国际的第一步。
李宁的创始阶段多与中国奥委会合作,李宁的创立时期也具有一定优势,对于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国人尚未占据中国市场,其他民族运动品牌也方兴未艾,不具有一定规模,市场形势较好。
1993年,李宁公司由广东迁址北京。
同年,在全国率先建立特许专卖营销体系。
1995年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在此期间,李宁赞助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两届奥运会以及一些其他体育赛事,并收获好评。
由此可得,无论是在品牌创立初期还是发展初期,李宁主要是考赞助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
从1996年开始,李宁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经营战略上有所调整,如1998年3月在广东佛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运动服装的设计开发中心。
李宁品牌95年迅速成为中国本土体育用品的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连续七年居第一位,但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品牌急速扩张后,却遭遇了发展瓶颈。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0年,公司一直未能突破成长上限,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亿元降到1999年的亿元,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此时李宁公司在品牌重塑前面临的问题有:品牌定位不清楚:长期以来公司主要采取跟随国外领导品牌的跟随战略,产品定位和广告主题诉求不断变化,品牌和市场缺乏战略性思考,李宁品牌定位也在“运动”和“休闲”之间摇摆不定。
1:S.T.DUPONT都彭早在1930年,法国都彭精品已成为世界各地显赫人士钟爱的用品,包括欧洲各国的王室贵族、工商巨子等都对都彭的产品爱不释手。
在1947年,都彭更特别为英女皇伊利莎白及爱丁堡公爵之婚礼制造一套旅行手提袋。
业务遍布全球。
随着市场的发展,S.T.Dupont逐渐扩大其豪华产品系列,相继推出男士服装及配饰、皮具、打火机、书写工具、腕表、雪茄配件、眼镜、香水等。
1872年都彭生产各种皮具的作坊,到20世纪初都彭开始制造打火机,其商标就是S.T.Dupont 。
如今的都彭更是富有和品位的标志。
1642年法皇路易十三时代,Tissot家族居于Faverges数公里之小乡村——Ar cier。
而当时之家长,Mermet将其上祖之名“都彭”冠于姓氏上。
1840年Francois T issot Dupont是第一名离开Savoy之家庭成员。
1872年Francois的侄儿,二十五岁的Simon Tissot-Dupont,于繁华的巴黎——奢侈时尚精品结集的大都会,建立其个人事业。
Simon Tissot决定专注于制造皮具及手提袋,成就卓越,更是首位将传统的行李箱冠以“公事包”之名,深受当时绅士贵族的欢迎及使用,一时蔚为风潮。
1884年Simon Tissot-Dupont更被当时时装潮流典范《罗浮宫杂志》推许为当代皮具设计大师,其创造之可灵活挎张手提袋亦被当时的皮革匠极力推崇,一直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此款手提袋仍成为众人梦寐以求之旅行用品。
2:D & G多尔切&加巴纳杜嘉班纳(DOLCE&GABBANA)的其中一个品牌总部位于意大利米兰的杜嘉班纳公司创立于1985年,如何定义Dolce & Gabb ana世界并不容易。
这是一个充满情感、传统、文化和地中海气息的世界。
设计师Domenico Dolce(多梅尼科·多尔切)和Stefano Gabbana(史蒂法诺·加巴纳)。
服装零售行业的生命周期模型解析服装零售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其生命周期模型也在不断演化。
本文将对服装零售行业的生命周期模型进行解析,并探讨其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
一、引言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物品之一,因此服装零售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市场。
然而,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服装零售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服装零售行业的生命周期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有效的经营策略,抓住市场机遇,应对市场风险。
二、初创阶段服装零售行业的初创阶段是一个充满创新与激情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新的服装设计师和品牌涌现,带来新的时尚潮流和消费者需求。
初创期企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市场认可度低、销售渠道有限、品牌影响力不强等。
然而,通过精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产品设计,初创期企业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市场份额。
三、成长阶段在成长阶段,服装零售行业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增加销售渠道扩大规模,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服务提升利润。
成长期企业需要加大投入,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品牌形象,同时关注消费者体验和建立忠诚度。
此阶段企业需要谨防背离核心竞争力,守住创新与品质,避免过度规模扩张。
四、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服装零售行业生命周期模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市场饱和、竞争激烈以及消费者需求的稳定性是成熟期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产品创新、品牌文化和市场营销来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是必要的措施。
此外,开拓新兴市场和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也是企业在成熟期的重要策略选择。
五、衰退阶段衰退阶段是服装零售行业生命周期模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消费者对传统服装品牌和产品的兴趣减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下滑。
衰退期企业需要审时度势,主动调整经营策略。
这可能包括关店减少成本、寻求新的产品差异化、进行市场整合等。
中国服装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一、古代服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公元前5000年-1840年)中国服装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服饰主要以兽皮、树皮和植物纤维为材料,制作简单,功能性强。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麻、蚕丝等纤维材料制作衣物。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封建王朝相继建立,社会分工愈加细化,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展示出明显的阶层特征。
贵族阶层的服装以丝绸为主要材料,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而平民百姓则使用麻布或粗布制作的衣物。
随着中原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的服饰文化也开始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
汉朝时期,中国的丝绸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中国服饰的样式和工艺也开始传入西方国家。
二、近现代中国服装的转型与创新(1840年-1949年)19世纪初,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传统的服饰文化受到冲击。
西方的服装和时尚开始进入中国,这对中国的服装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的服装制作工艺逐渐改变,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被机械化取代。
同时,西方的剪裁和设计理念也开始融入中国的服装设计。
民国时期,中国的服装产业进一步发展。
上海成为当时的时尚之都,吸引了大量的设计师和制衣工匠。
中国的服装设计开始注重个性和时尚感,各类服装设计师和时装公司纷纷涌现。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服装发展(1949年至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服装产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在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和物资短缺,中国的服装产业发展缓慢。
然而,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服装产业开始迅速崛起。
1980年代,中国的服装生产开始大规模扩张。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同时,中国的设计师也开始崭露头角,中国的时装周逐渐成为国际时尚界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服装市场逐渐分化。
高档品牌和快时尚品牌纷纷涌现,消费者对于服装品质和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今,中国的服装产业正朝着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
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
以下是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重要里程碑:
1.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和技术,这使得中国的服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时,中国的服装品牌主要以代工生产为主,合作制造外国品牌服装,并且大多数品牌并没有自己的独立设计能力。
2.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一些本土服装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如雅戈尔、恒源祥、玛丽黛佳等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中国本土市场的领军者。
这些品牌迅速发展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
3. 21世纪初:进入21世纪,中国服装品牌逐渐注重品牌建设、设计创新和市场营销。
一些本土品牌开始推出自己的独立设计,并加强品牌形象和宣传活动。
同时,中国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为服装品牌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机会。
4. 近年来:中国服装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新的品牌涌现出来,并且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一些知名品牌如高尔夫、裂帛、夏丽等成功获得国际关注和认可,成为中国在国际时装舞台上的代表。
总的来说,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经历了从代工生产到独立设计、品牌建设的转变过程。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中国服装品牌越来越注重品牌价值、市场定位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未来,随着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对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追求,中国服装品牌有望继续发展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中国服装产业90年发展史2011-7-1 中国时尚品牌网那时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虽然不像如今的五彩斑斓,繁杂多样,但是仍然是服装史上不可以抹去的。
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兴起,中国自制的缝纫机生产成功,百年老店的经营理念等等都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21-1949 中国纺织服装业在乱世里生存上个世纪的前半段,是个风云幻变的年代。
“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沙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装,也同样地千变万化。
”张爱玲如是说。
那时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虽然不像如今的五彩斑斓,繁杂多样,但是仍然是服装史上不可以抹去的。
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兴起,中国自制的缝纫机生产成功,百年老店的经营理念等等都为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跌跌撞撞的近代纺织工业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不断侵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出现的。
一方面,近代纺织品市场的发展,为近代纺织工业的兴办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西方近代纺织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一些买办、地主商人和手工工场主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促成了民族资本纺织工业的兴起,荣氏家族企业,就是一个典型。
近代纺织企业采用大机器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引起了生产变革和社会变革。
不论是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还是商办企业都是以商品生产,追求利润为目的,因此都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近代纺织业引进西方纺织技术,开拓纺织生产的过程,也是一次训练和培养纺织工人和技术力量的过程。
这期间,中国纺织业有了新的发展。
但整体发展是不平衡的:第一,四分之三以上分布在上海、天津、青岛等少数沿海大城市,而四川、贵州、云南等13个省份的生产能力都很小。
第二,外资比例大,原材料控制在外国人手中,机器设备都依赖外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纺织工业几乎全被日本占领,遭受巨大破坏。
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国政府接管了日本在华的69个纺织厂,组成了名为国营实为官僚资本主义的垄断企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下设天津、沈阳、青岛三个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