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小时候你爱哭吗? 是□ 不是□ ★你哭的时候,父母怎么哄你的?
□给你零食、零花钱、新衣服、玩具等 □揍你 □讲道理 □不理你
打乒乓球
4
如果你在街上见到一张 10元的人民币,你会在 这条街上来回走几遍, 试图找到比10元更多的 钞票吗?
你参加了英语口语班的 学习,在最初的摸底测 试中,老师说你的口语 能力棒极了,至此后, 你会增加在班上说英语 的次数吗?
6
(1)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kelley,H.1967)主张在遵循共变
原则寻求行为原因时,要运用区别性、普 遍性和一致性三种信息资料。比如,某学 生数学考试不及格,原因是什么?这时要 考虑: (1)区别性:其他科成绩怎样? (2)普遍性:他每次数学成绩都很差吗? (3)一致性:班里其它同学的数学成绩怎 样?所有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综合起来,才 能推论出最终的原因。 (2)罗特根据控制源理论。“内控型” 和“外控型”。
如,下次也不能成功
后继行为
如,丧失动力、 很少参加竞赛
9
应用:学生对学业成败作合理的归因
积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二句)
(1)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 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失败→
→/ → 。
消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三句)
(3)成功→
→/ → 。
(4)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 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15
亚特金森(Atkinson)加以修正。
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 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这两种力量的组合形成如下四种情况:
追求成功
高 高 低 低
避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