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则-写作、思考与解决问题的逻辑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42.50 KB
- 文档页数:28
金字塔原理思维,打通你的思考与写作金字塔原理是一个思考、表达的好工具,但《金字塔原理》不值得花太多时间去读。
综观全书,内容实在有些散乱,把书的核心思想总结起来就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按照“引起读者疑问并回答疑问”的模式展开,横向采用演绎归纳的方法,序言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标题反映思想精髓。
为了简要地提取必要知识点,本文总结了三点:1.文章写作的结构;2.解决问题的思路;3. 文稿演示基本事项。
一. 文章写作的结构* 注意:先尝试自上而下法,不要试图一下写出整篇文章。
1. 序言的写法讲故事:背景—冲突—疑问(S-C-Q),文章内容则是回答。
1) 背景: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准备。
2) 冲突:类似于讲故事时,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它打破当下的稳定,使读者提出“疑问”。
注意:目的是“提示”而非“告知”读者;包含3个要素:背景、冲突、答案(疑问由读者发出);长短取决于读者和主题。
2. 关键句要点的写法关键句要点不仅回答读者的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让读者在开始阅读的最初30秒内就了解全部思路。
1)关键句也应该采取S-C-Q结构;2)关键句应该是个完整思想,而非名词范畴,杜绝“介绍”or“背景”作为标题;3)关键句尽量用归纳法,演绎推理(论证)用于较低层次的观点(正文),演绎推理过程不要超过4个,结论不要超过2个;4)关键句应该有实质思想,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如“我们有五项目标:”,“公司应进行三项改革:”……二. 解决问题的思路界定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按金字塔原理组织界定问题的4个要素:a. 切入点/序幕;b. 困扰/困惑;c. 现状(非期望结果);d. 目标(期望结果)图片来自网络1. 界定问题的方法使用连续分析的方法来界定问题:背景—— R1(非期望结果)—— R2(目标,即期望结果)——实现R1到R2的解决方案需要问5个问题:① 是否存在问题(或机会)?② 问题在哪里?③ 为什么存在(原因)?④ 我们能做什么?⑤ 我们应该做什么?2. 结构化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收集信息→ 描述发现→ 得出结论→ 提出方案1)寻找原因的方法:设计诊断框架,按照MECE原则采用“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分类方法:① 呈现有形结构;按组织结构、行业结构等进行分解② 寻找因果关系;按财务结构、因果结构等做分解③ 归类分组。
金字塔原理的四大逻辑顺序摘要:1.金字塔原理概述2.四大逻辑顺序介绍3.逻辑顺序在写作中的应用4.逻辑顺序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5.总结与实践建议正文:金字塔原理,是一种清晰表达观点、说服力和逻辑性的思考方式。
它认为,一个优秀的论证应该像一座金字塔,底层是基础观念,顶层是核心观点。
在这座金字塔中,有四大逻辑顺序,分别是:结论先行、归纳分类、演绎推理和论证结构。
首先,结论先行。
这意味着在表达观点时,我们要先给出结论,再逐步阐述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和证据。
这种方式有助于读者或听众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并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其次,归纳分类。
这是一种从具体案例或事实中归纳出一般性规律的思维方式。
通过归纳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整理思路,使观点更加有条理。
例如,在撰写一篇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文章时,我们可以从多个具体案例中归纳出一条普遍适用的规律:“合理规划时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接下来,演绎推理。
这是一种从一般原则推导出特定情况的思维方式。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然后通过演绎推理,分析这个观点在具体情境下的应用。
例如,在讨论“环保”这个话题时,我们可以先提出:“环保的核心是减少污染。
”接着,从减少污染这个观点出发,演绎出各种具体的环保措施。
最后,论证结构。
这是一个包含论点、论据、反驳和结论四个部分的论证框架。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论证结构,清晰地呈现我们的观点和论据,并有效地反驳对方的观点。
例如,在一篇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先提出论点:“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
”然后,列出相关的论据,如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方法等方面。
接着,反驳一些可能的反对意见,如“教育投入不足”等。
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在实际生活中,金字塔原理和四大逻辑顺序同样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用结论先行和论证结构来向领导汇报工作;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归纳分类来整理家务琐事;在辩论中,我们可以用演绎推理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一、什么是金字塔结构1.金字塔结构的定义金字塔结构就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性观点后具体数据,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这十句是金字塔结构重点突出、投其所好、逻辑清晰的基本原则。
2.金字塔结构的作用一般来说,金字塔结构的作用主要包括:帮助投其所好人们都期望投其所好、取悦他人,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
因此,要以受众为中心,把握受众的需求点、利益点、兴趣点和关注点。
只有受众愿意听、愿意看,才能听得进去、看得进去,受众有绝对的决策权。
要想让听众听、读者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
听众是主角,说者是配角;读者是决策者,作者是服务者。
不同的工具适用不同的场合,没有万能的工具,但唯一不变的理念是,无论推广何种产品都必须以客户为中心。
只有迎合受众才能打动受众,只有迎合领导才能打动客户。
达到沟通目的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使人们的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很多沟通都是为了达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让别人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要达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必须以沟通的前三个目的为基础,即:第一,对方愿意听、有兴趣;第二,对方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第三,对方记得住说者的指令。
要点提示沟通的四个目的:① 使受众愿意听、有兴趣;② 使受众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③ 使受众记得住说者的指令;④ 让受众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
掌握结构化系统思维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沟通的效果和效率。
掌握结构化系统思维,不仅对目前有好处,对未来的职业晋升也有好处,因为凡是得到提拔的人一定是条理、逻辑清晰的人,尤其是在政府、国有企业等大型企业中。
VOL.1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良好的沟通需要高效准确的表达,良好沟通渠道,和高效准确地理解。
后二者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合理的描述信息是产生良好沟通效果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
衡量信息描述的质量,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信息的组织结构方式。
如果信息的组织结构方式与信息接收者理解信息的思维方式相一致,则信息容易被理解。
根据金字塔原理,人们是按照金字塔方式理解并储存信息的。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揭示了人们理解事物时,最容易的理解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组织结构称为金字塔结构。
在金子塔原理有四条规则:
为什么需要金字塔原理?
大脑处理信息的特征
要点
例子
王来电话说他3点钟不能参加会议。
孙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把会放在明天开也可以,但是10:30以前不行。
唐的秘书说,唐明天较晚时间才能从外地回来。
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定了,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定。
会议时间定在星期四11点似乎比较合适。
您看行吗?
总结
简单的例子
我们可以将今天的会议改在星期四11点开吗?因为这样对王和孙都会更方便,唐也可以参加,并且本周只有一天会议室还没有被预定。
用金字塔表示
纵向关系
纵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的兴趣了解我们的思维脉络。
横向关系
怎么运用金字塔原理?例子。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课程背景:有人喋喋不休、说了半天,听众仍然不知其所云、一头雾水……有人信心满满、汇报许久,领导却似乎还不满意、难得点头……有人激情四射、布置工作,下属却好像无动于衷、不领其要……有人通宵达旦、码字写稿,客户反馈仍是不明白,晦涩难懂……有人面对问题、不知所措,蒙头苦想却始终找不到解决办法……这些时常出现的现象,背后往往具有一个共同原因——缺乏逻辑。
如何逻辑清晰地思考、有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改善逻辑思维、有效规划思考内容、准确高效理顺内在逻辑?如何重点突出、逻辑清晰,怎么样搭建框架结构、组织语言顺序?如何用最短时间说清观点,让听众有兴趣、好理解、易记住?如何能快速提高思考、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用金字塔结构!金字塔是思考、表达、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逻辑思路,是最精炼和吸引人的表达方法,是条理清晰文章必需的结构,是按受众的需求理顺表达思路。
金字塔原理广泛应用于思考、沟通、表达、解决问题和开发培训课程。
金字塔原理是世界500强企业员工领导力必修课,是提高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实用工具。
课程收益:●提高逻辑性、条理性、思考力,清晰思考、有效表达,提高影响力、号召力● 揣摩听众心理,领会领导意图,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快速构思,科学组织● 思考:用左脑、右脑、全脑思维,提高结构化思维能力,有效率有效果的思考,清晰阐述复杂问题● 演讲、表达:逻辑性组织结构,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挖掘听众关注点、利益点。
● 创造性的思考,应用创新工作创造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所有岗位,所有层级。
更适合中高管、两年以上员工。
高水平、高难度、高浓缩,是领导力必修课。
课程方式:专题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学员演练课程大纲第一讲:金字塔基本结构,构建结构化思维一、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1. 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2. 先总结后具体先论点后论据3. 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案例:百度公司产品发布会互动:课堂模拟汇报工作二、金字塔结构的四个特点,逻辑清晰四项实用原则1. 结论先行2. 以上统下3. 归类分组4. 逻辑递进案例:A公司采购智能手机互动:课堂模拟下级向上级汇报三、思考表达要用金字塔结构化思维1. 2大类8种书面表达案例:A公司年终述职大会互动:搭建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结构四、汇报演讲要用金字塔结构化思维1. 如何下达指令,布置工作2. 打消疑虑的法宝:TOPS原则3. 神奇的数字7案例:撕纸游戏、超市购物互动:记忆力测试、沟通效果测试第二讲:纵向: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一、自上而下表达回答\概括式结构1. 自上而下表达四个步骤。
金字塔原理思考的逻辑
答案: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思考方式,广泛应用于说话、写作、演讲、报告撰写等过程。
它强调结论先行,通过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使听众或读者能够逐步理解并接受你的观点。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包括三个部分:结论、主要分论点和具体事实和数据。
首先提出结论,然后是几个主要分论点,最后是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支持这些分论点。
这种结构有助于读者或听众在短时间内抓住关键点,并逐步理解支持这些观点的理由。
金字塔原理的核心原则包括:
结论先行:首先亮出结论或中心思想,以便快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的观点都应该是对下一层次内容的总结和概括,形成层层递进的逻辑链条。
归类分组:将相关信息进行归类分组,使内容更有条理。
逻辑递进:确保论证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紧密相连,逻辑严密。
金字塔原理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撰写报告、演讲、撰写文章等。
它能够帮助使用者创造性地思考、清晰地辨析、准确地表述观点,使推理结构化,论述更为连贯、透明。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一、本文概述1、介绍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是一本备受推崇的思维工具书,由瑞典管理学家芭芭拉·明托所著。
本书提供了一种逻辑清晰的思考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思想,以便在写作、沟通和解决问题方面达到更好的效果。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非常简单,即以金字塔的形式将思想进行组织。
金字塔是由不同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每一层次都承载着不同的信息,从上到下逐渐具体化。
顶部层次通常是一个概括性的观点或主题,下一层次则是支持该观点的子观点或细节,依此类推,直到金字塔的最底层包含了最具体的信息。
这种逻辑清晰的思考方式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非常重要。
首先,在写作方面,金字塔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好文章的结构,确保观点的清晰传达和逻辑性。
例如,一个好的论文应该以简明扼要的摘要开头,然后逐渐展开论述,以支持论文的结论。
其次,在解决问题方面,金字塔原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面临一个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然后逐一解决每一层次的问题,最终达到问题的全面解决。
总之,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思考、更加有效地写作和更加准确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商业管理还是日常生活中,掌握金字塔原理都是非常有益的。
2、阐述本书的目的和结构《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是一本旨在提高人们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经典著作。
本书的作者是巴巴拉·明托,最初出版于1981年。
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人们写出清晰、有条理的文章,更在于培养人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有效沟通技巧。
本书的结构非常独特,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表达思想的金字塔结构”,主要介绍了金字塔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
作者认为,任何一个文章或演讲都应该按照“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原则来构建金字塔结构,从而使观点更加清晰、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