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课件 统编版语文
- 格式:pptx
- 大小:45.17 MB
- 文档页数:22
课文4《珍珠鸟》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积累“舒适、隐约、神气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道理,增强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重点:1.识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提高默读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出示珍珠鸟的图片2.学生自由表达。
3.预设:珍珠鸟,又名珍珠鸡、珠鸡、几内亚鸟,也叫锦花鸟、小珍珠。
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因羽毛散落许多小白斑点,形似珍珠,故得名。
4.作者介绍:预设:冯骥才:现代作家。
代表作品:《神灯》《三寸金莲》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蔓幽哟挨享陪趴睑眸咂1.领读生词,注音读准字音。
2.观察每一个字的特点!进行口头组词的比赛,比一比谁组得次最多。
3.用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4.用形近字识字。
5.学习词语:AABB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弯弯曲曲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一个什么理儿。
2.同学们,请你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朗读课文:预设:本文生动地描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下、精心呵护下,由害怕到亲近人的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第一段(1)我把朋友送的一对珍珠鸟放进精心准备的鸟笼。
第二段(2-12)我精心呵护雏鸟,取得了它的信赖,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三段(13-14)我发自内心的感受。
预设:提高阅读速度的技巧:默读,避免出声。
(一)认真品读课文,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预设:信任之旅1.出示句子:(1)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珍珠鸟》知识点一、多音字笼lóng(鸟笼)lǒng(笼罩)蔓màn(蔓延)wàn (瓜蔓)待dāi(待着)dài(等待)挨āi (挨着)ái (挨打)二、近义词舒适一舒服温暖一温和繁茂一茂盛亲近一亲密索性一干脆信赖一信任三、反义词舒适一难受自在一拘束伤害一爱护淘气一乖巧信赖一怀疑美好一丑恶四、理解词语深幽:深邃,幽深。
垂蔓:文中指吊兰垂下来的细长的茎。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和傲慢的神态。
伏案: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眸子:同“眸”。
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流泻: 迅速地流出、射出。
文中指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感受从笔端一下子流淌出来。
信赖:信任依赖。
五、词语搭配(舒适又温暖)的巢(茂盛)的法国吊兰(深幽)的丛林(笛儿般)的叫声(尖细又娇嫩)的鸣叫(珍珠似)的白点(细腻)的绒毛(美好)的境界(不动声色)地写六、词语扩展“不”字开头的词语不动声色不由自主不知所措不可思议不辞而别不堪设想不甘落后不远万里不翼而飞不拘小节不遗余力不共戴天七、课文分段第一段(1):写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第二段(2-12):写可爱的雏鸟出生了,在“我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我”取得了小珍珠鸟的信赖,与它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
第三段(13-14):点明主题一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八、句子解析1.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影子”“小嘴”是小鸟的剪影,透过剪影可以看出它们的自在。
从“可爱、鲜红”等词语可以看出“我”很喜欢这对珍珠鸟。
2.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由于“我”给珍珠鸟创造了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不去打扰它们,得到了它们的信任,这种关爱使珍珠鸟这种十分怕人的鸟与“我”越来越熟悉。
4*《珍珠鸟》说课稿[教学目标]1.认识“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为珍珠鸟创造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
3.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信赖,建立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谊。
2.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一、教材分析《珍珠鸟》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变化过程。
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欢人、亲近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
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原本怕人的小鸟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的原因,并和同学们交流。
能体会到人与小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信任建立的,产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
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
三、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原本怕人的小鸟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的原因,并和同学们交流。
2.能体会到人与小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信任建立的,产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
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
四、说教法、学法1.提问法、点拨法、师生互动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提问法、讨论法。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
3.学习抓住关键词去揣摩、品味。
五、说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引出质疑,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回顾旧知,这是什么样的珍珠鸟?(出示课件:填空)巧抓学生填空的词语(怕人),引出课后思考题,原本怕人的小鸟为什么在我肩头睡着了,导入新课。
(二)深入探究,感受人与鸟的和谐。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在和小鸟相处的日子中,我是怎样做的,小鸟有怎样的表现;2.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一两处做批注;3.与同桌同学交流。
4.珍珠鸟多音字màn蔓草蔓延wàn瓜蔓dài等待期待dāi待着待会儿。
近义词熟悉——熟识索性——干脆信赖——信任反义词亲近——疏远信赖——怀疑温暖——寒冷神气十足——垂头丧气熟悉——陌生课文内容理解问题1:我是怎样逐渐取得珍珠鸟的信赖的?阅读第3段:从作者对珍珠鸟精心的布置中可以读出什么?从我的精心布置和珍珠鸟的格外轻松自在,可知珍珠鸟的新居给他们很强的安全感,我为珍珠鸟精心布置居室的行为,表现了我对珍珠鸟真诚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阅读第4自然段,“很少”说明我不忍心打扰珍珠鸟的生活。
阅读第5段,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他们。
“决不”、“也不”表明我虽然好奇,但也坚决不去打扰他们,反映了我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阅读第8段,“我不管他”说明我不干涉小珍珠鸟的行为。
阅读第9段,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他,便一点点挨近。
阅读第10段,“我不动声色地写”写出了我对人与鸟之间情意非常看重,“不动声色”表明我不想惊动小珍珠鸟,希望他能与我更加亲近。
阅读第12段,“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写出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问题2:阅读全文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对我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阅读第2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交代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交代了怕人的特点,说明他不容易亲近人,这样写突出作者后来得到珍珠鸟的信任是多么不容易,这是因为不容易才更加值得珍惜。
阅读第4段:他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渐渐”说明珍珠鸟对我产生初步的信任。
阅读第7自然段: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一系列的动词写出珍珠鸟的淘气和可爱,起先随后的句子写出了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说明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信任我。
阅读第9自然段:渐渐他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小珍珠鸟更加胆大了。
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偏过脸来瞧瞧我的反应。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优秀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珍珠鸟》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短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教授生词短语,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
2.分析课文的情节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3.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对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进行描绘。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尝试从作者的视角去理解文章。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体验能力。
教学准备:1.课本《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PPT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珍珠鸟》的背景和作者。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新课呈现(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能理解基本内容。
3.课文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发展和主题内涵,讨论文章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4.情感体验(10分钟)–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讨论自己对文章中场景的感受和理解。
5.思维拓展(15分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尝试从作者的视角去理解文章,探讨文章的象征意义。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珍珠鸟》内容。
2.用一两段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题和情节。
3.尝试画一幅描绘文章场景的图画,并简要陈述作品的感受。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相信学生在学习《珍珠鸟》这篇课文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内涵,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珍珠鸟》说课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一、教材分析《珍珠鸟》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冯骥才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变化过程。
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欢人、亲近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
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
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原本怕人的小鸟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的原因,并和同学们交流。
能体会到人与小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信任建立的,产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
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
三、说教学重难点1.了解原本怕人的小鸟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的原因,并和同学们交流。
2.能体会到人与小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信任建立的,产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
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
四、说教法、学法1.提问法、点拨法、师生互动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提问法、讨论法。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
3.学习抓住关键词去揣摩、品味。
五、说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引出质疑,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回顾旧知,这是什么样的珍珠鸟?(出示课件:填空)巧抓学生填空的词语(怕人),引出课后思考题,原本怕人的小鸟为什么在我肩头睡着了,导入新课。
(二)深入探究,感受人与鸟的和谐。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在和小鸟相处的日子中,我是怎样做的,小鸟有怎样的表现;2.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一两处做批注;3.与同桌同学交流。
(三)汇报交流,读中感悟,理解人与鸟的和谐相处。
1.朗读课文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放开声音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调。
2.出示幻灯片,默读课文,圈点批注幻灯片的内容是:根据问题快速阅读课文:①归纳我为珍珠鸟做了哪些事?(我的举动)②珍珠鸟对我有什么反应?③我从和珍珠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3.前后桌交流——合作探究(四)初步体会小鸟与人渐渐熟悉。